2016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策还能独立吗

夏斌:中国需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
  日,网易在北京召开了名为“中国金融的未来谋略”的第三期网易会。国务院参事、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在读书会上解读了其著作《中国金融战略2020》。夏斌认为,中国要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不能围着别人的货币政策转。
  夏斌和本次读书会特约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一起,围绕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方向、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热点问题,全面分析了关于中国现阶段金融战略布局的思考。
  夏斌认为,今后的10至20年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革的累积期,中国身处变革力量的中心,其政策取向和发展势头不仅将决定中国自身的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这一变革的趋势,此时中国金融布局的走向显得尤为重要。
  夏斌指出,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金融弱国”,中国的金融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容易被他国影响,而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有限。经济结构矛盾、体质问题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滞后,都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化无法一步到位,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中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有限的全球化”态势。
  在货币政策问题上,夏斌认为中国要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汇率不能围着别人的货币政策转。夏斌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条非走不可的道路,但应该谨慎慢行,多布局,少操之过急,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不会大,而且操之过急有可能招来更大的风险。
  48万字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是夏斌历时近两年时间完成的一部力作,据他透露说,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的A4草稿纸“摞起来超过两米”。
  由网易财经中心主办的“网易财经读书会”于2011年5月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定期邀请一位重量级财经书籍的作者,与广大读者面对面分享阅读,倡导“深度阅读”理念。读书会创办至今,包括张维迎、、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了读书会的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周迎颖)
  “钱荒”效应已迫使银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了。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黄益平:中国不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金投外汇网-金投网
外汇开户预约
请选择交易商
FXBTG.大旗金融
AETOS艾拓思
ICMCapital英国艾森
Junomarkets君诺金融
ThinkForex
Windsor Brokers温莎经纪
BMFN(博美)
请选择开户交易商
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黄益平:中国不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网友评论:0
摘要:金投网3月23日讯——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黄益平:中国不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金投网3月23日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黄益平:中国不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外汇:1.6$
黄金:4.5$
外汇:1.8$
黄金:5.0$
白银:0.07$
外汇:1.8$
黄金:4.8$
原油:0.5$
外汇:1.6$
原油:0.5$
黄金:2.5$
原油:0.5$
外汇:1.8$
黄金:3.5$
白银:3.5$
外汇:1.7$
外汇:1.4$
白银:2.5$
外汇:0.9$
黄金:2.8$
外汇:1.6$
黄金:3.3$
白银:4.5$
原油:0.6$
外汇:0.4$
黄金:1.8$
外汇:1.7$
黄金:4.3$
原油:0.6$
外汇:1.9$
白银:0.05$
外汇:1.8$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流通着不同的货币。例如,在日本是日元,在美国是美元,在英国是英镑,在德国和法国则是欧元,等等。...
100%STP,订单直达国际市场,原始点差,滑点罚十倍
888X交易杠杆,99.85%无滑点。
澳洲知名交易商,进入中国五年,市场规模行业前茅,客户...
平台稳定性好,点差低,有ecn通道
在亚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经纪商
严格的资金安全监管,极低的交易成本,丰富的交易工具。
炒外汇专题
外汇买卖专题
外汇交易专题
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已从...
在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了近6个月之...
近日,人民币创两年半最长连涨...
随着债券通的正式落地,人民币...
老司机们都知道,安全气囊是汽...
好消息,中国香港加入亚投行了...
一夕之间,卡塔尔成为阿拉伯国...
日,土耳其修宪公投...
2017年第一个货币崩溃的国家,...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400-664-4881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历史与研究方法,以及独立性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运用数理分析、历史分析、逻辑分析和博弈分析的方法,阐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和理论,并进行实证检验。第三部分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目标及政策效应。第四部分分析中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学者评价及理今独立性绩弱的原因;通过对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分析,并结合银监会的分设,提出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货币政策抉择。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图书信息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内容简介
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对该国货币的稳定和经济的发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独立性程序高的中央银行,以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政策支持。
蔡志刚 男,1973年出生,黑龙江省人,1996年、1999年、2002年分别获得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金融博士学位。
出版专著一部,参编著作三部,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课题六项,荣获各种奖励九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金融研究》、《财政研究》、《投资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和《金融与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国家和省级报纸杂志发表论文近60篇。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关于本书的说明
一. 研究的主题与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行为依据: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
一.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石:长期货币中性
二.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理论依据
三. 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第三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要求:独立制定货币政策
第二章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及理论分析
第一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
二.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致因
三.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形式
第二节制度变迁与中央银行独立性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变迁
二. 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
三. 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争论
第三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分析
一. 保守中央银行家方法
二. 政治博弈论
三. 委托——代理人方法
第三章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证检验 上
第一节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指标体系
一. A/PB指标
二. GMT指标
三. CWN指标
四. ES指标
五. 指标间的相关度与评价
第二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数理检验
一. 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检验
二. 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检验
三. 转型经济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检验
四. 其他几种检验方法
第四章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证检验 下
第一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别检验之一:美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础
二. 关联储行为与经济绩效
三. 关联储独立性的本质
四. 关联储独立性的性质和程度
五. 对关联储独立性的评价
第二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别检验之二: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 日本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
二. 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及最新举措
三. 零利率政策的中止与日本银行独立性的增强
四. 对日本银行独立性的评价
第三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别检验之三: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 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
二. 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政策工具的选择
三. 对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评价
第四节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别检验之四:澳大利亚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发展历程
二. 储备银行法中的中央银行独立性
三.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类
四. 近期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进展
五. 储备银行独立性的国际比较
六. 对澳大利亚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评价
第五章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目标
第一节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一.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类型
二.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比较与抉择
三. 各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实践
第二节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与抉择
一.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
二. 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践
第三节货币政策目标的新方向:反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 通货膨胀目标法的实践状况及动因
二. 通货膨胀目标法的理论依据
三. 发展中国家通胀目标法的实践情况
四. 通货膨胀目标法效用的完善
第六章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
第一节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操作规范
一. 规则与相机抉择
二. 关于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概要评述
三. 关于货币政策的博弈论分析范式
第二节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绩效
第三节强化独立性绩效的各国立法趋势
第七章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一个尚待完善的过程
一. 独立性的发展历程
二. 中外学者的分析与评价
三. 现阶段的分析与评价
四. 中央银行独立性绩弱的致因
五. 几点结论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有效性
一. 货币政策目标
二.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三. 中国货币政策未来的抉择
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互动性与未来抉择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性分析
二.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货币政策抉择股票/基金&
巨额外储考验中国财能 货币政策几乎丧失独立性
作者:李丹丹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巨额外储已成“不能承受之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储持有量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央行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对冲压力,“货币政策几乎受困于外储而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央行人士对此倍感无奈。
  更为糟糕的是,尽管央行不断地进行大规模对冲操作,但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对冲,市场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裕,而当泡沫涌入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行业,又引发通胀预期。
  面对外储膨胀、货币政策受制约的难解局面,如何合理地缓解外储增速、切断基础货币与外储之间的联动,成为近期监管层与业界热议的话题。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艾家静
  外储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
  国际收支失衡引致过多外储,从而对货币政策起到牵制作用――这一迹象一直受到宏观调控部门和学界的关注。如此担忧在最近一段时间迅速升温:包括央行、外汇局在内的多位人士或在公开场合或在公开刊物上流露出对我国外储容量过大,增速过快的担忧。
  央行行长周小川18日在清华大学坦言,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于日前撰文称:“外储增速不降下来,将会极大地影响当前的物价和房价的调控工作。”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解释称,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双顺差,加上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导致外汇储备的增长成为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主渠道。这就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目前来看,尽管央行采取了公开市场操作、调等举措来对冲被动投放的货币,但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对冲。“这样造成的泡沫,即使不流入房地产,也可能流入其他领域。”
  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曾透露,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94%,货币政策几乎受困于外汇储备而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外汇储备的高增长也大幅提高了央行的对冲成本。
  央行人士曾给过记者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到2010年底,外汇储备每年增长31.5%,导致投放的人民币(及外汇占款)每年增长29.7%。这么多的货币放出来,就要进行对冲,结果就是货币年均增长15.7%,贷款年均增长15.2%。央行为了对冲由外汇储备增长导致的多投放货币的成本很大。
  那么,如何让货币政策脱离外汇储备的制约,徐诺金曾撰文指出,央行可运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供求,使汇率在目标范围内波动,彻底切断基础货币和外汇储备之间的联动关系,恢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拓宽流出渠道 缓解外储增量
  在权威人士看来,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无疑是导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原因,但是要解决外储增速过快的难题,究其根源,还是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尤其是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
  管涛日前在最新一期《中国外汇》上撰文表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临时性措施,而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制度性安排。
  他表示,现行资本管制格局就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现阶段,相较于开放资本流入,在开放资本流出方面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
  据管涛介绍,目前我国近70%的对外资本输出是官方外汇储备运用。“以外汇储备方式进行的资本输出,有利于集中管理风险,但外汇储备规模大也面临投资市场容量有限、投资风险过于集中、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
  因此,他认为不断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形成更加均衡的资本账户开放格局,应该成为下一阶段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
04/26 03:2704/26 03:2704/26 02:3204/26 00:5204/25 17:3004/25 13:0304/25 13:0204/25 12:37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刘煜辉:中国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 _ 东方财富网
刘煜辉:中国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
作者:赵衡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近来,渐趋平静,市场都在等待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这一机制能否在欧洲主要国家获得议会批准。如果获得议会批准,未来一段时间,欧债的问题将渐趋平稳,如果不能获得通过,全球金融市场将再次迎来动荡,这对的复苏必将带来重大的打击。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开始走强,黄金和原油都经历了一次暴跌,虽然目前企稳,但这反映出了目前市场对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依然悲观,因此美元资产再度受到欢迎。  怎么来看待当前的市场,特别是欧洲债券危机和中国当下的问题,是目前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期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就这两个问题做一梳理。刘煜辉认为,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如获得欧洲核心国的通过,将成为未来2-3年的主要解决基石,欧洲统一债券则是一个较好的融资方式,有核心国的信用作为担保。欧洲更多的是政治的动荡,只要在政治上把问题解决了,欧洲经济的前景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黯淡。  刘煜辉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将下行,通胀拐点也在未来几个月将形成。中国经济目前的减速是主动加被动,主动是因为中央觉得大规模投资出了很多问题,被动是前期的投资已经被消耗光了。目前的减速仍将继续下去,但是首先必须改变宽松的财政政策。刘煜辉表示,中国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所谓的货币和产业政策其实都是从属于财政政策。因此,刘煜辉认为目前紧货币是无效的,只有宏观政策的核心发生转变,才会有结构调整的空间。至于地方债的发行,刘煜辉也是不看好的,他认为中国地方债务的解决可能依旧需要中央政府来出钱。  网:你认为未来两个季度的货币是否有宽松的可能?  刘煜辉:中国的关键还是财政政策,只要财政政策从扩张转向中性和受约束的状态的话,其他的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结构调整的空间就打开了,产业和货币是从属的。在财政政策扩张的前提下去调产业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所以根本控制不住。看过去一年多的过程可知,如果前提没有变化的话,靠从属的政策去调的话是起不到功效的。现在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转向中性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后面的产业和货币政策都有结构调整的可能。因为货币政策是从属的,宽松这个词对它没有太大意义。财政是扩张的话,货币肯定是宽的。之前的紧词是表述上的紧,事实上是紧不住的。真正要紧的话,首先宏观政策的核心要发生转变,才会有结构调整的空间。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的货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