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可以搞生意吗?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3afadcead77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2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3afadcead77_r.jpg&&&/figure&&p&我做拼多多的路挺曲折,从最初的一两单到现在每天几百单,经验都是慢慢累积出来的。今天在这里分享一点开店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p&&p&&br&&/p&&p&&b&一、选品&/b&&/p&&p&开店第一步毋庸置疑就是选品,首先当然是定位自己的店铺风格,店里主要卖些什么东西。这里商家最好不要掺杂太多个人的想法,觉得这个东西好卖就卖这个,还是得结合实际选择在拼多多这个平台上卖得好的,而你货源和价格也有优势的产品。具体可以用多多辅助宝来查询同类目热销产品排名,根据市场行情来选品定价。比如你本来是做其他平台的小百货,产品有上百款,货源充足,那再开一个拼多多店卖百货就很合适。只要货源,快递,仓库和打包都能安排好就行。大家一定要选好产品保证库存,不要说出现缺货的现象。&/p&&p&&br&&/p&&p&&b&二、上新&/b&&/p&&p&不要以为产品上新很简单,就是把图片点击上传,填下信息就完事。要知道拼多多的商品分类是要选择一级,二级,三级分类的,一开始我对这个很迷茫,因为某宝或其他平台都是输入产品就能看到商品分类然后直接选择就行了。但拼多多这个是需要自己点击选择的,如果对产品不熟悉,不清楚选择什么类目好的商家,可以去某宝上搜搜,就能很容易地搜到了。说下商品标题,基本的标题构成都是商品描述+属性+名称,有些关键词其实是不容易搜索到的,那会导致你的产品排名靠后。标题最好是能贴切表达产品特性和属性为佳,如果你开直通车,就可以用多多辅助宝来查关键词排名,根据一段时间的商品数据反馈来修改关键词。至于商品描述,就说明宝贝有什么优点,适合什么人群,店铺有什么活动什么优惠,都可以在这里表现出来,卖点的提取最好言简意赅。关于宝贝图片,不用多说,想避免同质化就要自己做,PS里修改,实在不会就请人搞,这就没有花了钱办不到的事儿!&/p&&p&&br&&/p&&p&&b&三 、报名活动&/b&&/p&&p&一定要积极去报活动!一定要积极去报活动!!一定要积极去报活动!!重要的事情重复三次!一次两次没通过也不要放弃希望,机会是给坚持的人留下的!新品活动相对比较容易报了,上新必报,万一通过活动就把这款式做起来了呢?不过商家也得看看商品的实际库存量,别到时候卖了2000单,手里却只有1000单的货就惨了,延迟发货是要罚款的。也要注意避免虚假发货,最好等快递公司把货拉走,有物流了再点击发货。因为这块地方罚得比较重,建议商家入驻拼多多前仔细看看发货相关的规则条例。暂时说到这里,总之选品上新报活动三步走,再结合个直通车就完美了!关于直通车的玩法下次再详细说说,也祝各位拼多多卖家新的一年业绩节节高升!&/p&&p&&br&&/p&&p&更多拼多多运营推广、拼多多排名查询相关文章请移步至多多辅助宝官网(和拼多多有合作,现更名为电客辅助宝)的分享中心查看:&/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ddfzb.com/&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53c5ad4e06de9ce38935cdfbaec2cf19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359& data-image-height=&3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首页~多多辅助宝 拼多多推广 拼多多排名查询 拼多多数据优化查询软件&/a&&p&&/p&
我做拼多多的路挺曲折,从最初的一两单到现在每天几百单,经验都是慢慢累积出来的。今天在这里分享一点开店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 一、选品开店第一步毋庸置疑就是选品,首先当然是定位自己的店铺风格,店里主要卖些什么东西。这里…
&p&男,92年狮子座,三套房产,中国大陆,日本,中国香港三家公司,三个重要合伙人,三条业务线
贸易+日本不动产持有+酒店民宿运营,现中日两边跑,常居日本。&/p&&p&不知道算不算财务自由。因为存在手上的现金没多少。钱都在业务里周转。本身我从不存款给银行。在我眼里大把现金放银行是无能的表现。因为银行拿了我的钱也是去买资产。我自己本身就有更好的资产,和收益率更高的项目,所以我就不麻烦银行了。&/p&&p&我不抽烟也不喝酒,欲望不太多。喜欢泡温泉看看书。喜欢新鲜事物。也没买车(在日本买辆豪车太便宜了,然而我本身就没这个癖好,更没炫富的动机,)。也不想过早结婚,没碰上真正合适的人。&/p&&p&有句古话,&b&富在迎来,贫在弃时&/b&。这句话除了教会我复利的重要性,还告诉我在时间最宝贵的时候去过多享受,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年轻就该做打好根基。磨刀不误砍柴功。后面有我享受的,前半段辛苦一点很正常。^_^&/p&&p&我本身现在还有野心,再加上我早先房子的布局三套卖掉的话加起来够我自己活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所以现在没有花太多心思在享受上,而是在更多的开拓业务。&/p&&p&另外,&b&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b&在能力和视野所及,我希望可以走更远。在我眼里资金不是什么可持续的资源,至少我现在积累的这些钱还算不上什么。可贵的是&b&持久的人品+不可替代的资源&/b&。这个资源是什么,日本的业务线就是这个资源理念的代表。很多创业者沉迷在所谓互联网创业的时候,我已经在做跳出来的尝试。因为我当时已经看到资本的乱象。资本可以催生这个可以催生那个,那创业者算什么。而且我又没那些BAT的背景,没有资本跟这些人抢饭碗。那些所谓的投资者也不过是些皮条客。而且VC的资金成本是最高的。那些人还是挺投机的。总之那不是我追求的方向。我现在在外开拓,还是在给未来布局。我说这些很多人估计听不懂。我国内的业务线够我吃三年。日本的业务线够我吃十年。很多人追求的财务自由,我觉得不过是一种井底观天自满的人生状态。一线城市一套房有个家有个事业自乐融融就是财富自由了呗?很可能是。但那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是更独立更自由更广阔的未来。所以我要抓住现在。&/p&&p&我本身就是自由的,何谈追求财务自由?&/p&&p&在奋斗的年纪就该放手大胆干。我想告诉大家,&b&自由是足够付出后完全可求的。我的分享更多的不是告诉大家什么事一定是对的,更不是闲的蛋疼彰显我多牛逼,而是更多的分享和渗透一种人生状态。永远要独立思考,要有所追求,要勇敢大胆的拼搏奋斗。不要过分悲观于现实,而要真正认清且直面现实。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独一无二的路。老天让你承受的一切,必有所指。我们能做的只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p&&p&&br&&/p&&p&&b&1。选对城市。&/b&&/p&&p&&b&推荐一本书,你属哪座城(豆瓣),世界不是平的,城市大权重影响命运。&/b&&/p&&p&讲个身边的案例,我大学同学,毕业在沈阳的股份制银行做柜员。后来他阴差阳错因为对象的问题来到了杭州。可这阴差阳错直接改写了他的命运。因为你知道的,如果16,17,18这三年他在东北发展,那他肯定废。东北特钢后来的一系列违约事件,搞的东北金融环境有多差。他到了杭州,民间资本的天堂。充分发挥了他的能力。赶上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波机会。赚了不少。目前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p&&p&&b&2。选对行业。&/b&&/p&&p&07年你去京东做业务员,底层的。坚持6年不换工作。14年你算算身家。&/p&&p&14年你去成都或杭州找家不起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打工,16年监管严格之前你退出,第一桶金基本是有了。&/p&&p&反面案例,12年往后毕业进快消的,还没换行的,你可以看看混的很平庸。原因无他,选错行了。12年往后快消一直是下坡路。因为电商起来了。10年往后进银行的也不行。为啥,国家意志要砍你了。不可违背。&/p&&p&你要说下一步。去学算法。未来一切都可基于算法。造物主就是算法的集合。其他都可外包都可轻易被替代。&/p&&p&&b&3。抓住大机遇。&/b&真正影响财富分配的是大机遇,而非小机会。小机会决定你的下限,解决糊口问题,大多是小钱。真正让财富实现大幅分配转移的是大机遇。&/p&&p&可以不懂经济周期理论,但一定要知道周期的存在。人生不过是一次康波,人生发财靠康波。&/p&&p&在周期内做有效的探索。做符合周期的事情。&/p&&p&对90后而言,比如08开始的电商。10大规模开始的互联网创业。12的天猫。14的房地产 现在的股市。&/p&&p&&b&4。避免重大错误。&/b&&/p&&p&比如刚毕业频繁换工作,而能力和视野又没带来提升,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p&&p&比如选错行业。男怕入错行。&/p&&p&比如选错另一半。对男人而言选错另一半真的很伤。时间是最大的成本。&/p&&p&比如选错国家。看空中国的人都会被淘汰。就像当初100年前看空美国的人。&/p&&p&&br&&/p&&p&&b&5。持续输出。&/b&理解复利思维。认准了一件事持续去干。推荐HBO拍的巴菲特的纪录片,你会看到片中巴菲特自始至终强调最多的词就是复利COMPOUND。&/p&&p&上面五点有人觉得很容易。那你看看你身边上面同时具备的人混得怎样。有人说抓住大机遇很容易。你看看大空头那部电影。就明白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大多数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电影讲了极少数人,在金融危机前夕,独立思考,勇敢的做空all in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终换来巨额回报。大多数人不懂得思考。16年8月你去杭州买房跟16年9月,是两个概念。你能判断明白且all in,你就可以跨越一个阶级。这种判断很容易?你大学毕业,你知道城市的重要性?多少人是根据薪资和公司看起来怎样衡量工作,多少人是像我一样,优先考虑城市?再看企业?12年的天猫,如果你知道12年阿里开始重推天猫,你去注册200家店。3年,你看看自己多少身价。所以,屌丝还是太多了。屌丝估计希望我来说很多技巧,希望我能传授很多秘籍,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所以顶层思维跟屌丝思维总是带有强烈的鸿沟,我是已经自废武功,放弃所有旁门左道的人,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要想实现什么,就要有放弃什么的觉悟。屌丝是不会理解的,不再解释。&/p&&p&另个人经历相关:&/p&&p&我是毕业三年,靠自己打拼一点点甩掉很多同龄人的。现在不能说彻底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在实现的路上是没问题的,起码我已经超越了即使是现在一线城市的高薪阶层。而且按我说的,我不犯重大错误,基本2年后,我是没问题的。这个自信不是吹牛,而是,我自己就是我的理念坚定的贯彻者。我就是坚持这些简单的理念走过来的。目前我的生活状态就是可以随便飞随便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想泡温泉的时候去泡温泉,想看书的时候看半天书。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财务自由,至少我财务不紧张,而且活的还算自由,不用吊太多人。大多数时间,自己爽就好了。&/p&&p&再说说我自己,我刚出道也在大公司,某东,但有一天我去海淀吃麻辣诱惑发现门口写着3500包吃住招员工,我就彻底恍然大悟了。妹的,原来我的工作跟服务员是一个等级的。因为我的税后工资除去吃喝住和同龄人事实是无用的交际,基本也就是3500。&b&知耻而后勇。这很重要。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不行。这个很致命。所以我就开始发奋了。痛定思痛。坚定的要走出自己的独立之路。一定要活出自己。要去闯出一片天,要不断提升学习。相比现实暂时的落差,我更痛恨无能的自己。&/b&我也是在北京住那种破旧的出租屋过来的,那时候连压一付三的押金都付不出来,每个月信用卡透支,我也因工作不如意苦恼,也无助于遇不到机会,我最郁闷的时候,到处闯荡,寻找各种机会,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念头。到处飘荡。到最后没有收获自己应得的。还始终在一个更Low的圈子里混。那时真的很郁闷很无助。没有机会啊。最无助的时候父母对自己也很失望。父母看到我这种丧极了的颓废的状态也很困惑。那时候真的是很无助。我过去的发展路线彻底失败。而我从小就是那种有特别不爽的事要自己走出来的人。那时已经决定了去日本闯闯再。中间有两三个月间隙。也要做些什么,我记得很清楚。冬天早上五点坐班车去学驾照。路上听着heart of gold,回想着自己的遭遇,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未来。非常的迷茫。但我知道这些都要自己去扛。人总要有所追求。这还不是最怂的时候,我最苦逼的时候,在日本,别人住完一两个月学生寮就会自己去外面找房子,我那时候连租房的钱都不够,那时是我第一次感到生存危机。陈鸿宇的《途中》这首歌支撑我走过那段岁月。从那时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以及出人头地是为了什么。为了生存。这两三年经历很多,我一路都走过来了。从没想过放弃,因为目标一直就是远方。所以付出再多都值得。就必须要闯出来。没有理由,没有后路。&/p&&p&后来我干了一年觉得打工没前途,就出来自己做生意。当然碰了数不清的壁。浪了很多钱。但这个过程中,我知道都是值得的。有些路必须要自己走。有些钱必须花出去才能懂为什么要赚怎么赚,有些苦必须自己体会才知道个中滋味。后来做过微商,做过线下,做过直播,做过跨境。直到现在自己的理念逐渐成型,业务也逐渐稳定。所谓的财务自由,就是要彻底的独立,断掉所有的幻想,认清现实,找到方向,然后坚定的去努力。&b&思想独立往往先于财务自由。&/b&我就是这样傻傻的努力过来的。当初我出来创业,也曾幻想过去找投资,也曾只懂分析,只认模式,不懂创业更多是干的过程中思考。不懂人情的逻辑。不懂生意的逻辑。直到自己花了自己搬砖的钱去注册公司,后来的故事并不是我成功逆袭了,而是我又再次尽全力了,还是淘宝直播机构哦,还是在很早介入的哦,那时我有30个主播,可经营了半年实在无果,&/p&&figure&&img data-rawheight=&817& src=&https://pic4.zhimg.com/v2-e858ee91dcf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858ee91dcff_r.jpg&&&figcaption&在杭州创建淘宝直播机构,在思考业务模型&/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680& src=&https://pic1.zhimg.com/v2-ca03fbf08dd3e9f30dbb3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a03fbf08dd3e9f30dbb34_r.jpg&&&figcaption&那时每天3,4点下班,杭州的学院路上毛都没有,只有送外卖的小哥。&/figcaption&&/figure&&p&真的拼了,可还是不赚钱,年前痛苦的解雇了员工,员工肯定不理解啊,但我知道我要对自己负责,其次才有资格对别人负责。我自己没做好。失败了就要认。&b&认清现实才有资格谈闯出未来。&/b&在现实的抉择中,我最终做出卖掉公司的决定,直到现在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为什么好生生的一家公司说不做就不做了,我问一百个人,一百个人都不会理解,可是因为不赚钱啊,我为了找救兵都去找了一家新三板的电视直播公司来投我,可最终还是无果啊!我找我帮过的人借钱周转,最信任的人明明有钱却不借给我。当时我是真的就觉得自己怂到家了。可就是在这种一遍遍意识到自己很怂的过程中,我开始看清现状,看清未来。当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时候,那么我逆袭的时刻就会来临了。我不知道对男人是不是,但至少对狮子座来说,一定要知道耻辱。我耻辱于我错误的业务布局,我耻辱于我错误的股权架构,我耻辱于我短视的行业理解,我耻辱于我急躁的操作技巧,我耻辱于我信任错了人。所有的负能量都会变成正能量。低沉也是高昂的前奏。所有难熬的经历有朝一日,在坚持不懈中,也不断的&b&动心忍性,曾益我所不能&/b&。所以现在我其实很感谢所有难熬的经历。不然我真的不会有今天。但现实是没有人会懂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惨白。没有相信的路上,你只有相信自己,那句话叫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其实就是这样。我当时曾经一段时期真的觉得公司是没前途的,但我仍要信心百倍一早吃着包子加蛋工作到后半夜,明明公司每个月都亏损,但我仍要厚着脸皮跟客户说我们公司前途一片大好。这一幕真的很像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尹天仇那一幕,不多说,只有经历过类似的人才能懂。后来我卖掉这家公司后,我赚了点钱,从那时钱到账,我才真正明白了钱真正意味着什么,才开始逐渐明白生意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当初我组建直播公司开始,我的本金也就5万人民币不到。我有啥,我有靠山?我有啥资源?什么都没有。都是普通人。我只能通过这个问题告诉大家我的平凡之路。我就是这么一点点过来的。没有技巧。没有秘籍。就像我喜欢日本剑道,前一年半的学习日本的老师每天都基本只是教抡竹棍一个动作。看似枯燥实则深刻。世间万物何不是一点一点的集合。基础够牢,才有资格谈下一步。当初我就是看准了电商直播这个机会,然后靠这5万块钱的资本强行买了壳公司,进行包装,并注册了淘宝直播机构,我的第一个投资人是父母。我想说,父母也是我们的资源,父母对子女也会评估。如果自己子女的项目连父母都打不动,那这个项目就是真的没价值。你要知道父母是我们在世间最最最信任的人。父母给了我点钱,本来支持我去好好做业务。我却综合判断房市会有大涨,于是我固执的又拿这笔钱去付了首付款。然后借钱去做业务。当然他们都反对。很多屌丝估计又不懂了,会觉得我是傻叉。可后来证明我是正确的。我做生意也没耽误,得益于房价上涨,同样时间我财富反而翻了一倍。&/p&&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4.zhimg.com/v2-74157b19abc75ac2b4e8a2e7b0ad19a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4157b19abc75ac2b4e8a2e7b0ad19a7_r.jpg&&&/figure&&p&&br&&/p&&p&后来我遇到我合伙人,我选定杭州去打拼,我抓住了房市尾巴的机会,业务上除了杭州公司,我拓展了香港的贸易公司,认识了香港贸易业务的合伙人。现在在开拓日本新业务新公司组建新的事业团队。等。一年我的财富翻了几十倍吧。&/p&&p&财务自由对我现在而言意义不大,现阶段还算年轻,那就要做更长远的布局与事业。我的眼光不局限于一点一线。不局限于中国,不局限于亚洲。我要变得更强,因为人本质就是一股劲。精气神的集合。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要超越。即使力量弱小,即使愚笨,也要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面有好的机会我跟大家讲自己对生意的理解和业务架构。反正这几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但这都是现象,最核心的就是一开始,我决定了要做什么。这个念有了。我就必须要做出结果。&b&很多人活在一种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又时不时希望自己能够怎样怎样的人生状态。大多数人就是每天重复着如此死循环。我觉得那是行尸走肉。&/b&&/p&&p&&b&&i&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i&&/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94& src=&https://pic1.zhimg.com/v2-daff6d8da76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30& data-tags=&politi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caption&对,连现状都认不清的人都是白痴。&/figcaption&&/figure&&p&说这些不是为了显摆,希望真正能懂的人懂。知乎上这种讲捷径的问题一般关注数都很多。这是有原因的。大多数人长久而言是回归平凡而非走向卓越。大多数人冥冥中走向平庸。但不妨碍我的话说给有缘人。&/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25& src=&https://pic3.zhimg.com/v2-a82bbdac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28&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82bbdace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39& src=&https://pic1.zhimg.com/v2-185ddec3afe5f51f3c95fc6c6bf3e8d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25&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85ddec3afe5f51f3c95fc6c6bf3e8d4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28& src=&https://pic3.zhimg.com/v2-1aab676dad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49&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aab676dad6_r.jpg&&&/figure&&p&屌丝看完觉得我在吹牛逼,&/p&&p&懂的人会看懂我讲的都是泪。&/p&&p&&br&&/p&&p&&br&&/p&&p&&b&1。20岁的朋友看另一篇,更侧重能力培养。&/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岁做什么,可在5年后受益匪浅?&/a&&/p&&p&&b&2。我对创业、盈利模式、业务模型、业务布局的理解&/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团如何赚钱?&/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盈利模式对于一个创业公司很重要吗?&/a&&/p&&p&&b&3。其他零散关于开拓思路,提高商业分析能力的&/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打破思维边界的方法有哪些?&/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a&&/p&&p&&br&&/p&&p&&br&&/p&&p&&br&&/p&&p&后续想说的都在公众号:shishaobushido&br&&br&知乎3月30号封笔,&br&屌丝太多,负能量的人终会自生自灭。&br&谁都不可依赖,人终归只能依靠自己。&br&自胜者强,且只有强者可以生存。&br&祝大家都好。&/p&
男,92年狮子座,三套房产,中国大陆,日本,中国香港三家公司,三个重要合伙人,三条业务线 贸易+日本不动产持有+酒店民宿运营,现中日两边跑,常居日本。不知道算不算财务自由。因为存在手上的现金没多少。钱都在业务里周转。本身我从不存款给银行。在我…
&p&我今年41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敢妄称“不惑”。职业生涯几经起落,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理。家有两个调皮的女儿。成家立业的立算是做到了。&/p&&br&&p&这里的“立”,我的理解,并不是指事业或者家庭,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p&&br&&p&这种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获得,它需要你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去不断挑战自己,训练自己,最终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p&&br&&p&你问我: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p&&br&&p&一个让我获益良多的改变是:&/p&&br&&p&&b&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停止成长,是因为一时的成绩让我们骄傲和固执,使得我们不再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只有怀着空杯心态,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b&&/p&&br&&p&这里,我想讲讲自己的故事。&/p&&br&&p&刚毕业那会儿,由于很想做市场营销,所以辞去了收入更高的记者的工作,去做了最底层的销售代表。&/p&&br&&p&由于什么都不懂,所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困难的。但同时,一切对我来说,又是新鲜的。&/p&&br&&p&譬如,有一次批发客户“发难”,说半年前进的一批卫生巾的背胶粘不牢,要退货。按照规定,半年前的产品是不能做退货处理的。好说歹说,客户就是坚持要退。&/p&&br&&p&那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请教了一些经验更丰富的“老”销售,但他们也说这事也没有太多很好的办法,说要不就退了呗。&/p&&br&&p&但作为初生牛犊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一定有解决的办法。&/p&&br&&p&可能是比较楞的缘故,最后我决定亲自试验这批卫生巾,身为大老爷们的我把一片卫生巾贴在自己的内裤上,之后一天走街串巷,下班后还打了一场篮球,并没有出现脱胶现象。第二天和颜悦色地跟批发商说,大姐这批卫生巾我亲测过,粘得很牢。批发商又好笑又好气,也就不再提退货的事了。&/p&&br&&p&功不唐捐,半年后,我成了正式员工,之后,更是成功转岗,到了品牌部门。&/p&&br&&p&但是,当我在公司呆了几年之后,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当初请教的那些“老员工”那样。&/p&&br&&p&&b&虽然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思维模式得到了固化,做事更多的开始依赖过往的“经验”,而不去思考它的其他可能性。&/b&&/p&&br&&p&我再也没有像当初那样,把卫生巾贴自己内裤上,跑一天试验它到底粘不粘的牢。&/p&&br&&p&换言之,我封闭了自己成长的边界,停止了进一步的成长。&/p&&br&&p&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项目,出于经验,我判断很多地方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当时就在反驳,一条条说明,哪些地方是不可能的,因为什么什么。&/p&&br&&p&的确,在业务水平方面,我是当时全组最强的,所以当我听到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我都是嗤之以鼻的,觉得领导很外行,很傻比,一定要反驳。&/p&&br&&p&但那时候新进来的几个新人,却一直在努力思考,尝试着各种可能性。&/p&&br&&p&后来,我就没管了,跟进了其他的项目,并觉得那几个新人都是在做无用功。几天之后,我惊讶的发现,那几个实习生做出了我以前从没想过的方案,而且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巧妙的解决。&/p&&br&&p&我十分震惊,并且羞愧。&/p&&br&&p&我震惊于他们的成功,我羞愧于我的轻慢。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p&&br&&p&“我以前不也是那样的吗?怎么现在变成了这副模样。”&/p&&br&&p&痛定思痛,我开始有意识的让自己不再去轻易说“不可能”,我收掉了自己的傲慢,而是积极探索一切可能性。&/p&&br&&p&之后的几年,我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而且开始领悟到工作的真谛——&/p&&br&&p&&b&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对立面,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享受工作的人,也无法真正享受生活。&/b&&/p&&br&&p&没有思想上的转变,我之后也不会几次离开较高的职位、选择在新的岗位、公司从零做起(这些经历可以写一篇新的回答了,敬请期待)。&/p&&br&&p&在2015年离开宝洁前,我曾任年薪百万的市场总监职务,负责过几十亿年销售额的国民洗发水品牌的营销工作。之后我还是走上了创立自己的氨基酸洗发水品牌的道路。我们这个月刚完成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天猫双十一也做到了美发护发类目的第11名。妄论成功现在还太早,这在资本寒冬的当下也算是不容易了。&/p&&br&&p&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我能看到像当初刚工作时的我那么拼的,但也能看到像工作了几年以后的我的那种年轻人,我能看到他眼神里对工作的痛苦和煎熬。&/p&&br&&p&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跟他讲我的故事,告诉他,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做为公司的创始人,我最希望看到小伙伴眼里闪着的光芒。41岁的我还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呢。20多岁的人不要跟我说你已经没有激情和学习的动力了。&/p&&br&&p&Stay hungry and stay foolish!&/p&&br&&p&&b&最后,我想啰嗦几句提一些具体的建议:&/b&&/p&&br&&p&1,不要轻易说不: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轻易说“不可能”,而是积极去思考它的可能性。这里面,蕴含着宝贵的成长机会。&/p&&br&&p&2,不要轻易跳槽:工作里遇到问题,往往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虽然跳槽之后,你因为新的环境,一开始会打开自己的边界,积极学习,但一旦熟悉了业务模式后,你又会变成那个故步自封的人,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所以不要轻易跳槽,而是去想自己的问题在哪里。&/p&&br&&p&3,不要天天熬夜:熬夜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增多,它只能让你的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年轻的时候觉得熬夜没什么,但要知道,你25岁要是继续熬夜,熬到30岁,很大可能你会变秃。&/p&&br&&p&4,不要忽略家人:家人比任何事情都重要,25岁以后往往会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能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但你至少需要多去和他们沟通,聊聊自己的生活,不要多年以后去悲叹“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做。&/p&
我今年41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敢妄称“不惑”。职业生涯几经起落,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理。家有两个调皮的女儿。成家立业的立算是做到了。 这里的“立”,我的理解,并不是指事业或者家庭,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 这种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
&p&工作原因,我会接触到大量的富人。&/p&&p&富人是一种很有趣的生物,你想研究他,然后成为他。&/p&&p&从小我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好奇心强到小时候站在家里房顶上,忽然想如果跳下去会发生什么,刚想完我就跳了,虽是平房可也不低啊!&/p&&p&当然那件事后,我学会了对好奇心的敬畏!&/p&&p&(此处应该有辛晓琪的歌声:啊!多么痛的领悟!)&/p&&p&长大以后,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富人会成为富人,他们之中会不会有一些共同特质,有没有哪些特质是我能学会的,总不能一辈子都做个失败人士吧。&/p&&p&别说,在和他们交流、相处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与常人不同的东西,也许正是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们混的会比大多数人好些。&/p&&p&&br&&/p&&p&&b&一,善于寻找和整合资源&/b&&/p&&p&我个人比较爱和40~50岁的中年老板聊天,年轻人往往意气风发,刚融个天使就恨不得做好敲钟的准备。而40~50岁的人,经历过那个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葩和困苦的年代,还能一直泛舟商海不败,基本都有过人之处,这些人的很多话都是宝贵的经验。&/p&&p&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们普遍有一项能力特别强,就是善于寻找和整合资源。&/p&&p&其实这点也不难理解,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当然是如何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到业务,业务没的做也就倒闭了。&/p&&p&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销售出身的老板开的公司普遍的成活率能高一点,因为公司初期大部分业务基本都得靠老板自己去外面接,很多老板可能初期本身并没有创业的想法,只是当时正好干私活挣点外快,结果发现私活越来越多,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索性就招人开干。&/p&&p&这种良性的循环多了,一个公司也就平稳的运转起来了,所以有些时候还真别看不起新款iPhone发售前雇一帮学生去通宵排队的黄牛党,他们懂得把握时机(iPhone发售时期),利用资源(想赚点小钱的学生党),他们赚的远可能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p&&p&&b&简而言之,寻找资源就是如何尽可能多的在外面接到订单业务;整合资源就是把业务和能干活的人联系起来,促成交易,赚取利润。&/b&&/p&&p&&br&&/p&&p&&b&二,以结果为导向,目的性强&/b&&/p&&p&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目的性不强,随心所欲,漫无目的。&/p&&p&前一阵有一个刚毕业两年的职场新人给我发私信,说最近刚刚被公司提拔为一个部门主管,很多事情可以发给手下去做了,自己反而每天闲的要命,但是目前的薪水没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他觉得这样下去很危险,所以要充实自己。&/p&&p&好,是个上进的年轻人,我喜欢。&/p&&p&于是我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充实自己呢”?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他说他准备每天下班都去剧场看一场话剧。&/p&&p&当时我的内心有一万个黑人问号。&/p&&p&这是个在年轻人中发生比较多的典型例子,就是目的性不强,不知道自己在干嘛。&/p&&p&虽然看话剧也是充实自己,但是他目前碰到的是职业的瓶颈,不是更应该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或者进行一些职业规划么?&/p&&p&在《浣花洗剑录》里,白衣人败给紫衣侯后,选择经商来悟剑道,但亲爱的,那是古龙先生……瞎编的啊,就连释迦摩尼大大,也是经历人间艰苦以后,才能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你不去纠结,不去体验,看个话剧就想解决职场问题,哪有这种便宜事,而且,你真的不是因为懒惰和逃避么?&/p&&p&我所认识的很多富人,在这一点上特别明确,他们往往先想明白一个确切的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之后通过结果来细化自己的行动步骤,目的性强,执行力强,未必每次事情都能做对做成,但不管怎样,就算是做错,他们也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这样下一次做对做成的机率,就更大了些。&/p&&p&&br&&/p&&p&&b&三,敢于冒险,在实战中解决问题&/b&&/p&&p&这个我深有感触!&/p&&p&我之前写过我的职场经历,因为觉得自己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推掉过一个做新项目的机会,结果跟我能力差不多的同事勇敢的把项目接过去做了,人家碰到问题就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虽然做的磕磕绊绊的,但是最后也把项目圆满完成了,还收获了一整个项目周期的宝贵经验,从那以后他就在公司里平步青云,虽然是同龄人,但是人家现在已经远远的把我甩开了一大截,这事我一直梗在心里,要是当时胆子大一点,现在的人生绝对完全的不一样。&/p&&p&我发现那些成事的人,普遍都是胆子大,遇到机会,先拿下在说,困难当然是会有的,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自身亦成长为强人。&/p&&p&我认识一个白手起家的房地产公司老板,早年是一个蹬三轮车的送货工,80年代中期兜里揣了一点钱去广州打工,本来打算在广州摆个小地摊,挣点小钱,后来闲逛,发现了一个批发街机的店,进去逛了一圈觉得这玩意在他老家开一个绝对赚钱,打听好了机器价钱和物流问题后,马上就决定离开广州回老家开街机厅(他当时才到广州一个月不到)&/p&&p&回家后跟亲戚东拼西凑借了当时能借到的所有的钱,买了五台机器,开了间街机厅,从此人家的人生就发迹了,后来到了90年代末期流行上网的时候,果断把街机厅低价兑出,开始开网吧,从一间10台电脑的小网吧开始,连续开了13家连锁网吧,捞到钱后又果断进入了房地产业。&/p&&p&他当时跟我说他的创业史的时候,我问过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当时的决定是对的,你不怕失败么?”&/p&&p&&b&他说:“当然怕了,你怕别人也怕,大家都怕的时候才有机会。你做的早市场就可能是你的,稍微晚一点点,可能就连口热乎的汤都喝不上了。”&/b&&/p&&p&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p&&p&&br&&/p&&p&&b&四,懂得如何花钱,善于人情投资&/b&&/p&&p&人们普遍对于有钱人有一种误区,就是觉得有钱人因为有钱,花钱肯定大手大脚。这种现象在富二代里出现的较多,因为他们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没体会过赚钱的艰辛,而富一代普遍对花钱的态度是:&b&绝对不会乱花一分钱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他们舍得花钱的东西都是他们认为有价值的。&/b&&/p&&p&我有一次陪朋友跟我们本地的一家大型煤化工业的老板谈合作的事,到了他的办公室后,发现他正在跟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谈事,就在外面等了会。&/p&&p&进去后郭总客气地抱歉,说刚才是他的侄子,小伙子学广告的,想开个广告公司,让我给他投点钱,我觉得项目不错,而且钱也不多,30万就够,就答应了,没准每年还能分个三五万花花。&/p&&p&我玩笑说,三五万郭总你也看在眼里啊,郭总笑着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而且小伙子我挺看好的,将来能成事,他将来要是发达了,能记着我这份人情就成。30万赌他一个未来,值!&/p&&p&尼玛,当时听到这一句,我差点热泪盈眶,有点香克斯给白胡子说他把一条手臂赌在了新时代的即视感。&/p&&p&那次跟郭总的聊天,我深受启发,富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让别人欠他人情,其实欠人情也是人家的投资方式之一,就像《教父》里的老维多,以及深受《教父》启发而写出的《流星蝴蝶剑》里的老伯,都喜欢帮助别人,除了感情外,不失为一种投资。只是这个回报不一定是现在,也有可能是未来。&/p&&p&&br&&/p&&p&以上就是这么多年,我从接触过的富人身上总结出的东西,也许稀松平常你我早就知道,但真的经历了,才知道平常的道理往往不凡。&/p&&p&曾经我也觉得富人之所以富,很多是因为靠关系,要么就是走了狗屎运,雷军说风口的猪时,我也深以为然过,但大家不要忘了,风停了的时候,猪是会摔下来的,而且飞的越高,摔的越惨。但就是有这样一些人,风停了他们照样飞。&/p&&p&你好奇,你纳闷,为什么同样是猪,大部分都摔了下来,可他还在上面,他不说话,微笑着拿出了早已准备的滑翔伞。&/p&&p&我发现很多人喜欢仇富,没错,仇富是很爽的事情,尤其你发现不仅仅你一个人仇,一堆人变着法的骂,盖着楼骂,恨不得在骂声中高潮,可是骂完以后呢?&/p&&p&&b&其实你本有选择。&/b&&/p&&p&鲁迅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你可以把无聊蛋疼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怎么提升我不告诉你,你自己去找,也许找得到,也许找不到,谁又知道呢,关键是,你找了没?&/p&&p&希望每个读了本文的朋友,都能在某年某日回来,现身说法告诉大家,你靠了什么赚了那么多钱。&/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究竟为什么要努力? - 血公子的回答 - 知乎&/a&&/p&&p&&br&&/p&&p&&br&&/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HUQRCTLE4G_frXZq9xE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HUQRCTL&/span&&span class=&invisible&&E4G_frXZq9xE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工作原因,我会接触到大量的富人。富人是一种很有趣的生物,你想研究他,然后成为他。从小我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好奇心强到小时候站在家里房顶上,忽然想如果跳下去会发生什么,刚想完我就跳了,虽是平房可也不低啊!当然那件事后,我学会了对好奇心的…
&p&&/p&&p&&b&如果你价值一万块,就不要做一百块钱的事,哪怕你有空。&/b&&/p&&p&&br&&/p&&p&我是浙江人,浙江人有一种本能的操劳命。所谓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做事情亲力亲为,从大局到细节,我都很投入,恨不得要感动深圳了。&/p&&p&&br&&/p&&p&随着业务越来越多,而我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我明明在扩招新员工呀,我怎么还是这么忙这么累呢。&/p&&p&&br&&/p&&p&这不科学呀!&/p&&p&&br&&/p&&p&前段时间我请了一位朋友做我的公司战略顾问,他在做公司制度和设计顶层架构上很有一套,看了我们公司的项目制度,他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p&&p&&br&&/p&&p&“你们公司是怎么招人的?”&/p&&p&&br&&/p&&p&“额,就是项目需要人,而我们人手不够用的时候,就去招人呀。”我说。&/p&&p&&br&&/p&&p&“不对。”他摇摇头说,“招人不是因为现在员工工作量饱和了才想到招人,而是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工资水平,来量化TA的价值,从而做价值与能力对等的工作。&/p&&p&&br&&/p&&p&你不能让一个月薪一万五的员工,做月薪三千的前台端茶倒水的工作。就算她此时很空,这事也不应该让她来做,宁可让她空着,让她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或者安排其它更符合她薪水标准的事情去给她做。”&/p&&p&&br&&/p&&p&“就比如你。”他继续说,“去年你们公司收入一千多万,公司是你的,对吧,你是创始人,董事长,一年365天,你的成本是平均三万一天呀。通俗点说,你一天的时间价值是三万,那你就要做最匹配你时间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事情呀。&/p&&p&&br&&/p&&p&而你还在花时间管一个设计师做的500块钱的海报好不好,一个员工的合同细节对不对这种小事。&/p&&p&&br&&/p&&p&&b&你看似很忙碌很勤奋,但实质上。你在严重浪费你的时间。&/b&&/p&&p&&br&&/p&&p&你应该做的是写内容,做产品,然后每天思考公司未来的战略。招到好的人并用到最恰当的地方去,这些才是你作为公司创始人最要思考的事情。&/p&&p&&br&&/p&&p&至于其它的事情,即使有时间,你都不要管,让你的下属去做,让管理层去管,你负责考核和激励就好,要不然你招这些人干嘛来的。&/p&&p&&br&&/p&&p&&b&人尽其用的含义,不是说把这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榨干,而是要让他做最擅长的事,让他的价值最大化。&/b&&/p&&p&&br&&/p&&p&你想任何事情都你来操心,你来说了算,结果就是你不仅把自己搞得很累,而且你还剥夺了下属们的成就感,导致他们不需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因为反正最后都是你说了算。”&/p&&p&&br&&/p&&p&这个观念对我还是很有冲击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努力做事情,都差点感动自己了,但其实我的很多事情不仅无效,甚至还是错的,浪费的。&/p&&p&&br&&/p&&p&这个道理吧,真正想明白了不难,真正实践起来,真不容易。&/p&&p&&br&&/p&&p&我想起前几年,央视主持人张泉灵离开央视,进入投资公司转型做投资人的时候,依然沿袭了在央视时候的生活风格,自己开车上下班,自己做饭。&/p&&p&&br&&/p&&p&投资公司给她配司机,被她拒绝,说不用这么矫情,自己能照顾自己。&/p&&p&&br&&/p&&p&结果投资公司的老板不干了,说我给你这么高的薪水买你的时间,不是为了让你去开车和做饭的,是买你的专业能力去看项目给我们挣钱的。除此以外你做的其它事情,其实是在浪费我们的钱。&/p&&p&&br&&/p&&p&张泉灵恍然大悟,之前一直以为是在帮公司省钱,其实是在,更浪费钱。&/p&&p&&br&&/p&&p&战略顾问给我下了最后的命令:&/p&&p&&br&&/p&&p&“从现在起,你只要布置任务和明确效果,下属在做的过程中,哪怕做得不好,也不要管,最后按照效果复盘,总结,奖惩分明,这段时间公司可能会走得慢一点,但没关系,从长远来看,你的团队才能每个人都真正进步。”&/p&&p&&br&&/p&&p&&b&努力不是美德,是最后一刻才需要拿出来的救命稻草。&/b&&/p&&p&&br&&/p&&p&其实刚才这个例子,折射出来另一个话题,就是我们所谓的勤奋和努力,可能是自导自演的无效自嗨。&/p&&p&&br&&/p&&p&前几天和某大佬一起吃饭,我信誓旦旦地说,2018年了,我要更加努力,把公司业绩做得更好。&/p&&p&&br&&/p&&p&“把公司做得更好,你想到的为什么是勤奋努力?”她问。&/p&&p&&br&&/p&&p&我当时一懵逼——难道不是吗,努力才能做得更好呀。&/p&&p&&br&&/p&&p&“不是这样的。”她叹了口气说。&/p&&p&&br&&/p&&p&“你的思维方式是错的。努力是最后不得已才用的策略,而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用努力来解决问题。&/p&&p&&br&&/p&&p&比如你用一百分的努力把公司做成了现在这样,那要是竞争环境更加恶劣了,但此时你的努力已经全部用完了,你该怎么办,公司不就完蛋了么?”&/p&&p&&br&&/p&&p&我觉得她说得好像很有道理。&/p&&p&&br&&/p&&p&“所以你想要公司上一个层次,”她放下筷子,接着说,“首先要想的,不是应该更加努力,而是要想着如何不努力也能让公司提升业绩,等你把不努力也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琢磨出来了,比如招聘更优秀的人,优化公司员工工作效率等等,最后的最后,才想着的是你自己要更加努力。&/p&&p&&br&&/p&&p&不然的话,如果你想着凭努力做好公司,你的公司是没有潜力的,会过早得到了天花板,但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甚至会死得更快。”&/p&&p&&br&&/p&&p&擦,我居然被说服了。&/p&&p&&br&&/p&&p&其实这个道理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而不是勤奋的人创造的。比如人们不想走楼梯,于是发明了电梯,电梯的效率更高。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p&&p&&br&&/p&&p&做得更少,但效率更高,公司管理也是这个道理。&/p&&p&&br&&/p&&p&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一千公里以外的终点,我们不应该想着如何提高自己跑步的速度,而是想着如何造一辆车,让自己根本不用跑,反而更快地到达终点。&/p&&p&&br&&/p&&p&&b&就像聪明的人,赚钱都不会太辛苦;太辛苦的人,一般都赚不到钱。&/b&&/p&&p&&br&&/p&&p&不要想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感动自己;这个现实的社会,没有功劳,你的苦劳也是一文不值。&/p&&p&&br&&/p&&p&2018年,希望我们都能用更聪明的方式,做更有价值的事,共勉。&/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3b4fd74e2ed1b52eb326a89ec6c89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3b4fd74e2ed1b52eb326a89ec6c89ef_r.jpg&&&/figure&&p&&b&作者:&/b& Spenser,香港第一自媒体人,金融职场老司机。微信公众号:Spenser(id:spenserandhk)。&/p&
如果你价值一万块,就不要做一百块钱的事,哪怕你有空。 我是浙江人,浙江人有一种本能的操劳命。所谓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做事情亲力亲为,从大局到细节,我都很投入,恨不得要感动深圳了。 随着业务越来越多,而我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我明明在扩招新…
1. 残忍地不留余地地拒绝不合理需求。&br&2. 沟通工具(slack、微信、钉钉等)上别问在不在,有事直接说。&br&3. 记录。会议概要、工作内容、计划安排都记录下来,记忆力没你想象得可靠。
1. 残忍地不留余地地拒绝不合理需求。 2. 沟通工具(slack、微信、钉钉等)上别问在不在,有事直接说。 3. 记录。会议概要、工作内容、计划安排都记录下来,记忆力没你想象得可靠。
最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花钱。&br&&br&比如你现在工作需要外语能力,与其自己捧着书死记硬背,不如花钱参加培训班,接受系统化训练,&br&&br&再比如你是公司管理层,现在公司要建一个网站,与其逼着手下的文科生去学习编程,不如花钱去网上找人代做。&br&&br&对个人来说,只想着省钱而自学,反而在低效的学习模式中消耗了比学费更贵的东西: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br&&br&不要这么害怕花钱,因为学习是世上最好的投资。&br&&br&对企业来说,逼着一个月薪8千的文案花一个月去学习建网站,远不如花三千块请外援三天搞定更划算。&br&&br&承认自己的业务短板,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才能真正提高效率和效益。&br&&br&但凡那些高效的人,必然是懂得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人;&br&&br&但凡那些懂挣钱的公司,必然是同样懂花钱的公司。&br&&br&至于那种既不给资源,又不找外援,还天天抱怨手下员工效率比竞争对手低,逼着他们加班加点以人力换业绩的公司,我称为傻逼公司~&br&&br&————————————————————————&br&公众号:鬼木知&br&喜欢就关注下吧 (?`?????)
最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花钱。 比如你现在工作需要外语能力,与其自己捧着书死记硬背,不如花钱参加培训班,接受系统化训练, 再比如你是公司管理层,现在公司要建一个网站,与其逼着手下的文科生去学习编程,不如花钱去网上找人代做。 对个人来说,只…
&p&前些时间回答了&/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工厂管理那么难? - 知乎&/a& &/p&&p&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了解工厂管理的难度。&/p&&p&题主对于问题是有限定的,他提出了具体7点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提出的时间有一些年头了,2015年提出,现在2017年,肯定很多经营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严格按照题主的提问回答,对于其他看问题回答的朋友也不是一件很有帮助的事情,按照我的习惯,先对这个问题“划定边界”吧,使它变得更具体一些。&/p&&p&我先假定这个问题并不是询问大型的工厂的管理,而是中小型工厂管理,说具体些就是2000人以下的工厂。大型工厂的管理并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清,还有一点就是大型工厂本身的管理即使存在问题,也不是一个人懂了一些知识可以搞定的。另外,我们需要排除掉市场因素、研发因素、财务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单单谈论工厂的“运营管理”,即我们时常简称的“工厂管理”。下图是一间工厂所有的流程缩略进一张图片后的效果:&/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d8e8a9a6a43e579a92_b.jpg& data-rawwidth=&981&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d8e8a9a6a43e579a92_r.jpg&&&/figure&&br&&p&如何管理好一个工厂?我先从最最重点的对于工厂运营顺利起到大部分作用的流程文件和表单说起。&/p&&p&商业软件里面,比如财务软件、超市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厂ERP软件等等各类企业用的软件,大家知道最失败的什么软件?就是工厂用ERP这一类软件。如果读过我对“为什么工厂管理那么难”的回答,就知道为什么把工厂管理的工作用一个软件来管理有多么困难了,尽管文中一次也没有提到ERP。&/p&&p&但是ERP软件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管理方法,甚至影响我近几年管理思路。一般来说,一间企业的工作都是被流程和表单组成。容我引用一下流程和表单的解释:&/p&&p&流程:流程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 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是:“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p&&p&表单,又称表格,也称为表,即是一种可视化交流模式,又是一种组织整理数据的手段。人们在通讯交流、科学研究以及数据分析活动当中广泛采用着形形色色的表格。表格量管理体系又被称为记录,即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p&&p&官方的解释如果不明白也没关系,用俗话来说,流程就是做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事情的顺序;表单就是做事前的凭证和做完事的证据。&/p&&p&再补充一个概念就是“流程文件”,把流程标准化并成文规定的文件,就是流程文件。流程和流程文件是两回事,流程的话,每一间企业的都有;而流程文件,既不是每一间企业都有,也不是有流程文件的企业每一个流程都写成了文件。&/p&&p&有一部分的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以及管理咨询顾问属于“唯文件党”,天真地认为搞好一间企业管理就是需要编制好一间企业的流程文件(包括其他作业指引),并且培训,宣贯,稽核,建立奖惩。&/p&&p&这里有两点困难之处:一、市场在变化,业务的内容也随之变化,流程自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流程文件实时的处于需要修改的状态,直白的说文件旧了,起不到指引的作用;二、企业里面工作的人并不是时时刻刻对着文件在工作,文件一年被人看一次就了不得了,实际工作中文件被人查阅的机会据我观察是极少的。&/p&&p&我不是说文件不重要,而是说,文件是第二重要的,文件没有表单重要。我曾经告诉那些小企业的管理层,没有流程文件,只有表单。&/p&&p&让我们回到一间工厂草创之初的状态来分析。一个老板(假设他兼职市场和研发),有了一个工厂,我们称其为A工厂,A工厂接到了第一份订单,客户订单是客户自己的格式(其实就是收到一份表单)。刚刚做老板的这位也没有什么管理意识,他会把这份客户的订单直接复印一份给到车间“你去生产吧”;这位新的车间主任对着客户的订单计算材料,把所需材料写在一张白纸上给到老板,老板让采购拿着这张纸去购买材料,材料来了直接放到车间,车间开始生产,完成产品并交货,给客户送货,老板突然想起送货需要凭证,于是跑到文具店买了一摞一式三联的送货单(表单)。&/p&&p&终于有一天,老板对于车间计算的物料需求写在一张白纸上厌烦透顶,车间也对于老板把客户订单的原单直接抛给车间怨言颇多,两下一合计,《请购物料需求表》和《排产计划》这两张表格被设计出来了,尽管还很粗糙,但解决了很多当时的问题。后来老板需要了解生产的进度,车间主任就每天发一个短信到老板手机上简单报告,时间长了,老板又顶不顺了,要求车间每天写一份《生产日报》放在他的桌面。&/p&&p&再然后发现购买的物料直接给车间,遗失的不少,而且空口无凭,于是增加了仓库部门,设计了《领料单》、《入库单》和物料台账。&/p&&p&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的壮大,客户的新要求,这间工厂陆陆续续的增加了技术部以及相关的表格,增加了生产计划部以及相关的表格,增加了品质部以及相关的表格……&/p&&p&在整个过程中,表格的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因为品质部是在仓库之后成立的,往往材料入库了,品质部的IQC(来料检验)才发现物料有问题,需要退回供应商,这样仓库还需要为已经入库的物料办理出库手续,于是品质部和仓库一合计,先品质部验货,仓库再收货,这样相当于流程变化了,品质部的表格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这样通过磨合调整表格和工作流程的事情时有发生。&/p&&p&到现在为止,这间企业还没有一份正式的成文的“流程文件”,但是运转得倒也平顺,这是因为设计好工作中使用的表格,可以把几乎全部的流程要素都体现出来。&/p&&p&举一个部门例子说,采购部的日常采购工作,他开始工作的依据是已经批准的《请购单》,然后他工作阶段完成的一个证据是《采购订单》,工作彻底完成的证据是《采购订单》对应的《入库单》和供应商留给他的本公司仓库签收的《送货单》。&/p&&p&在工厂庞大的逻辑体系中,一个部门工作完成的证据往往是另一个部门开始工作的依据,这在企业管理中被称为“输入和输出”。其实都没有“做事前的凭证和做完事的证据”容易让人有体会。用古代打仗的比方,收到一张表单那就是“得令”,完成任务交出一张表单那就是“缴令”。&/p&&p&这里再说一个“文件”的短板,文件里面写的任何工作,如果没有对应的表单,那还不如不写。比如说文件里面些了生产计划部需要组织安排每一张客户订单生产的顺序,却没有相应的《生产排程表》,写这一段话有什么用?生产计划口头指导,眼神指导还是意念指导生产顺序——这只会增加部门间的争吵。一个部门应该做什么,做了什么事情,做的怎么样,全部都是通过表单记录来体现的。所以,表单不仅仅是“输入和输出”,还是绩效。&/p&&p&说回ERP软件,其实它就是一堆有着逻辑和运算关系的表单构成的数据库,逻辑就是生产运作的先后顺序,而运算就是把生产运作过程本来应该由人工计算的内容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了。按照还原主义来看待ERP,可以初步的分解为:&/p&&p&1、 它是一堆表单有机组成的数据库系统(功能一)&/p&&p&2、 它具有快速自动计算功能(功能二)&/p&&p&前面说到的A工厂其实就是一家具有“功能一”的企业,但是因为是人工在运作这些表单,所以不具备“功能二”。没有“功能二”的缺憾是做事的速度慢一些,人手都未必会多(ERP会增加很多工作岗位);但是没有“功能一”对于企业那就是灾难,所有的工作都是依靠人的记忆力和口头命令来完成。&/p&&p&坦率的说,ERP的原理逻辑对于企业管理真的不错,假如编软件程序这件事情是每个人都能做的。ERP虽然摒弃了“唯文件党”的管理思路,但是在技术上它又掉入了另一种“唯文件党”的陷阱——软件程序的文件。&/p&&p&多数ERP软件都是按照所谓优秀企业的模板企业的设计的定制系统,和没有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相同的企业,它会要求所有使用同一款ERP的企业设置得一模一样。用一套相同的方法管理所有的企业,我在“为什么工厂管理那么难”中已经说过不可能。&/p&&p&那么客制,也就是按照工厂实际情况来编写ERP软件情况又会如何?可以,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只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研发费用工厂出得起,这是不错的方案。但千万不要忘记前面说过的“市场在变化,业务的内容也随之变化,流程自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流程文件实时的处于需要修改的状态,直白的说文件旧了,起不到指引的作用”。按照现在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工厂可能需要隔上一年半载的去花钱修改这个“客制软件”。如果企业不差钱,这一点可以当我没说,否则就要有觉悟长期使用一个“带病”的“旧了”的软件,废掉不用也不是,继续使用也不是,它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在ERP系统之外体外循环很多的表单来补救它——俗称“两张皮”。&/p&&p&设计好合理的表单,用表单本身的逻辑性去体现工作的流程,这是我说的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可谓重中之重,不可不察。&/p&&p&至于“流程文件”,对与中小企业的意义在于:&/p&&p&1、 知识的积累&/p&&p&2、 培训的教材&/p&&p&3、 向大型企业转变做的准备(有人说战略)&/p&&p&4、 出了事以后吵架用来分清责任的(按文件规定的判定是非)&/p&&p&在实际工作中,个人看到的在第四点的作用那是相当的多,两个部门为一件事情谁对谁错起了纷争,那就把文件“请出来”。除非一间大型企业,工作分工已经极其完善,否则,骑墙的工作会时有发生,文件写的太细,公司还没有变成大型企业,就“提前官僚化”了。&/p&&p&有人会问,我的企业应该如何做这个第一点,其实吧,我倒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启动这件事情的方法,那就是企业在不弄虚作假的情况下通过ISO9000的审核,找最严格审核公司,直接说不要放水(当然也不要吹毛求疵)。由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对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管控的体系,因此,他也只能带给您的公司一个文件和表单管理的“壳”,在有了这个壳以后需要持续完善,借这阵东风来理顺工作流程、文件和表单。&/p&&p&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几乎“购买”ISO9000的证书,钱也花了,工作也没有促进,倒不如再添些成本把这件事情做圆满了。话说回来,一个企业的ISO9000证书如果是作假取得的,然后在这里询问大家“如何管理好一个工厂”,原谅我,我会觉得你的心不诚。&/p&&p&(备注:ISO14000、OHSAS等证书不在我说的之列,毕竟是环境壁垒和人权壁垒的产物,和实际的生产运营没有太大关系)&/p&&p&至于如何设计好一套好的流程表单,这是另一个问题,我会选择类似的问题来解答。不跑题,第一条到此为止。&/p&&p&————————————————————————————————————&/p&&p&丰田公司提出过七大浪费的说法,其中生产过多(过早)的浪费和库存的浪费被视为最为严重的浪费,无论从企业财务角度,还是生产运营的角度,这都是绝对高屋建瓴的提法。这两类浪费产生的原因就是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以一间企业如果设计好自己公司的工作流程,并根据这些流程合理的设计表单,就可以从根本上尽可能的降低这两种浪费。&/p&&p&物料成本是工厂成本中最大的一个组成,即使是技术含量颇高的电子行业,其成本都可以占到50%以上;而有些铸造、注塑、五金等对原材料进行简单的数道工序加工的工厂,物料成本占比更高,一些原材昂贵的加工,夸张的可以占到直接成本的90%以上。&/p&&p&而人工成本的占比,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除了制衣、制鞋、箱包、手袋、玩具一类较为低端的工厂,其余工厂超过50%的可能性很小,一般10%-30%的居多。&/p&&p&从比例来看,如果能够堵住生产过多(过早)的浪费和库存的浪费,一般的工厂,浪费的大头部分可以被堵住了(生产过多或过早也是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提早付出)。&/p&&p&顺便一提就是交货的及时性,客户给你订单,你必须按时交出货来,这是商业合同了,重要性就不展开说。&/p&&p&通常考察一间工厂的管理优劣,主要就是从“品质、成本、交货期”来考虑,品质放在第一这是政治上正确的口号,实际三点的地位是相等的,它们的区别是做的不好的情况下企业灭亡的状态和情形不同罢了。&/p&&p&因此,搞好工厂管理,第二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功能,它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不同部门的一些小组,功能存在的情况下放在什么部门倒是次要的。如果这个“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大部分的成本问题和几乎全部的生产交货期问题都可以被解决(或说有机制解决)。粗略的说,它可以承担解决“品质、成本、交货期”这3点指标的1.5项以上的任务。&/p&&p&但是“如何做好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又是一个很大的开放问题,首先工厂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组织生产形式,比如:按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ETO), 按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 按单装配(Assemble To Order,ATO), 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MTS)……(笔者按:答主也记不清英文这些缩写,平时交流也会要求对方说中文)&/p&&p&还有一个维度:一种原材料生产很多种产品,很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很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即V型企业,A型企业,H型企业。&/p&&p&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流程型生产还是离散型生产,前者诸如化工、面粉、制糖等,产品是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的生产,后者是一般家用电器、汽车、手机等,产品是一个个孤立的单体。&/p&&p&设计一个“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需要考虑这三个维度,大家看一下排列组合,剔除掉一些不可能相遇的组合,比如一间砂糖厂(流程制造)很难执行按单设计和按单装配,而且一定是V型企业,就是一种原材料(甘蔗)生产多种产品,砂糖、红糖、甘蔗渣(副产品)等。&/p&&p&而一间电子厂,肯定是A型企业,离散制造,至于按单设计、按单生产、按单装配、库存生产则皆有可能。&/p&&p&还有一个直观的理由,一间工厂最大的任务就是“接到订单并按时足额满足要求的完成交付”,生产任务就是工厂创造附加价值的工作,而指挥这一切的就是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p&&p&我们可以记住这个“子问题”——如何做好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不展开(希望以后有合适的题目分享)。只要了解到,既然一间工厂最重要的指标是“品质、成本、交货期”,而一个给力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可以卡住这三个指标中的1.5个甚至以上,那么它就是工厂管理工作中的第二重要的工作。&/p&&p&——————————————————————————————————&/p&&p&第三,自然是要说到品质了(质量)。&/p&&p&在工厂管理中,品质管理是一门专门的专业,今天的品质管理的发展,已经到了非品质人员“望而生畏”的地步了。今天的品质管理大量的用到的统计学工具,统计学属于数学的分支,而数学是一门令很多人挠头的学问。一个有趣的故事是,由于现代经济学大量使用数学工具,使得罗斯福说凯恩斯“这家伙是一个数学家”。如果罗斯福看看现代品质管理的六西格玛、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分析、可靠性分析……也许也会指着这帮搞品质人说,这群家伙怎么不是搞数学的。&/p&&p&品质管理在工厂管理这个领域有自我孤立的趋势,大量同行交流之间充斥着CP、CPK、PP、PPK、FMEA等等之类的英文缩写,就算用中文,什么多因子交互、田口正交、失效模式等要命的名词。一个专业工作者要使用即使不懂的人也能听出个“所以然”语言,一味地拔高自己专业别人入门的门槛只会让自己脱离工厂管理的实践活动。&/p&&p&下面我将用简单的比方来描述品质管理体系的大致组成:&/p&&p&品质管理是什么?品质管理其实就是“信心”。这么说,我是客户,品质上我为什么考虑买你的产品而不买别家?因为我相信你的品质。那么这个信心是什么提供的?就是品质管理。为什么品质管理,质量管理有时会被称为“品质保证”?这就是品保的核心——提供信任。&/p&&p&产品实际品质本身是使用以后才知道,但是提供“品质的信任”需要在品质保证之前做到,这个就是品质管理体系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系统的任务了。&/p&&p&系统就是一个有机体。品质管理系统这个东西,也像一个国家一样:&/p&&p&1、 它有自己的国王,也就是老板&/p&&p&2、 它有它的立法机构,也就是技术研发部门,按照图纸要求生产,图纸类文件就是法律&/p&&p&3、 有警察,负责抓坏人,查坏事,这个就是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p&&p&4、 警察不能自己抓犯人自己判决,因此需要法官(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p&&p&5、 一切权力源于国王,因此它有特赦犯人和严打犯罪的权力,但是这种冒险需要赌上自己的国运&/p&&p&基本上,一个品质管理体系的组成就是如此,专门对每个角色细说一下。首先说立法机构,也就是技术研发,这个部门需要理解客户的功能需求和其他需求,并使之成为可以量化测量的标准。全厂都会认为生产满足图纸要求的产品就是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但是如果满足图面要求却不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出现,那就是研发部门的责任了,他需要修改法律(设计变更/工程变更)。&/p&&p&警察就是QC人员,他们根据巡视的地域不同,一般包括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检验),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验),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成品检验),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QC所关注的是产品,而非系统(体系)这是它与QA主要差异,目的与QA是一致的,都是“满足或超越顾客要求” 。&/p&&p&法官的话就是QA,他们通过建立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对于QC查到的不良进行判定和处置,包括制定未来防止此类犯罪再次发生的措施。QA不仅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要知道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制订,今后该如何的预防,QC要知道仅仅是有问题就去控制,但不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控制。&/p&&p&国王即老板是给立法会、警察和法官开工资的人,理论上他怎么来都可以,修改法律,特赦犯人,开除警察……只要出了问题他买单。再有一个,并不是每一次国王亲自干预司法都是非正义的。&/p&&p&但是,即使有偶有小损失,国王最好还是不要亲自干预司法,三权鼎立本来就是“人类制度中最不坏”的制度,西方企业管理的操刀者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是有其政治文化惯性的。当企业走上正轨,在品质管理的“司法”领域,一个总是消极的国王是有益的。他一旦让下面的人习惯让国王裁决案件,下面的人就会“屁大点事都担不起来”,什么都请示国王,从此陷入俗事的泥潭无法自拔。当然,还是有一些国王对审理案件这类事情甘之如饴的,但这并不好。&/p&&p&再说回前面说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品质管理工具,无论六西格玛、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分析、可靠性分析等等,都是技术,而且都是警察(QC,品质控制)的技术,警察抓犯人需要会开枪吧,需要会搏斗吧,需要刑侦技术吧……总之就是一套识别犯人,抓住犯人的技术,如果说得先进一些,偶尔还可以预测犯罪率的上升或是下降的趋势,提前抓一些轻微犯罪或是犯罪苗头。&/p&&p&法官(QA,品质保证)理论上可以不使用这些工具,他只需要看他们的报告就可以了,比较常见的例子,一个QA手里有一个零件需要量尺寸,而且他的手边就有一把足够精度的尺,他也不会亲自量,而是委托QC来测量。相同的情况会出现在技术研发部门。另外,对于多数企业主而言,QA的知识领域会更容易理解一些。&/p&&p&好了说到这里,一个老板应该知道自己如果要建立这个“品质管理王国”需要承担的角色了,也就是一个提供财政资源支持的国王,懂一些法官的知识,因为偶尔需要越级审理一下案件,可以完全不了解警察的技能,但是对于他们工作的结果要理解。&/p&&p&还是需要留意的一点,千万不要照搬任何企业现成一套,包括前面的说的两点,没有绝对相同的企业,要回到品质管理本来的角色,站在客户的角度审视产品,给客户信心,并自信可以“满足或超越顾客要求。”至于是不是一定要什么六西格玛,五大工具,还是量体裁衣来看吧。品质事情,过于超越客户需求,甚至满足客户不存在的需求也是非常浪费成本的事情。&/p&&p&建立一个三权鼎立的品质管理体系,让三大功能互相协调和制衡,是老板把自己解脱出来的不错的选择,这是管理设计。至于技术细节,那是QC和QA的事情。&/p&&p&(备注:为了更容易理解,牺牲了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比如很多品质工具,事实上QA也是会学习和使用,一些QA本身就是从QC做上去的。QA也会使用技术手段,比如QA会建立实验室,测试成品使用寿命。这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算不算技术呢?严格意义上它不算QC的技术手段,他只是在模拟“客户使用”产品。只是用人去不停地开关产品很辛苦,实验室设备就是模拟。这和QC按照图纸去检查还是有本质区别,QA的判决(检查)会更多的从客户的眼光,比如安全、外观、实际使用、寿命等)&/p&&p&————————————————————————————————————&/p&&p&前面说了运作的流程和表单,这是工厂管理转动起来的根本;然后是“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这是工厂管理的核心业务;然后是品质管理,这是工厂管理最大的辅助业务。接下来是产能的管理。&/p&&p&还是说回“品质、成本、交货期”,品质覆盖了,成本和交货期覆盖了1.5点,我们只说直接成本,先了解一下通常所说的成本三要素: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制造费用(杂费)。&/p&&p&单说劳动力成本吧,就显得单薄一些。实际上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和设备产能也是有联系的,都属于产能的有效利用,提高产能的利用率,就是打包处理这一类问题,不独解决人力成本的问题。实际上在第二点“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就有这个作用,因为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就需要规划产能,但是“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只会关心实际的产能,而不会关心产能的提升。怎么解释呢?比如一个产品订单,历史记录需要10个人做10天完成,那么生产计划部门就会把“10个人做10天完成”当作所需的生产支援给计划使用了。但是历史记录而已,也许通过改善可以10人8天完成或是8人10天完成。这不是生产计划考虑的事情,让他考虑这个只会增加他的困扰。生产计划只需要按照以往的生产速度规划产能的使用,不要让停产的事件产生即可,至于运转起来的效率,那不是他操心的。&/p&&p&所以,产能的系统管理,是一个专门的可以建立的功能,这一点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工业工程”,即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感兴趣的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这个一块很成熟。顺便一说,答主本人也是从这个岗位的工程师走上管理岗位的。标准工时(时间研究)是工业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p&&p&简单的介绍,就是首先要把企业所有可用的产能数据抓在手了:&/p&&p&1、 现有多少工人,每天除去预计的缺勤以后会来多少人,每天加班多长时间&/p&&p&2、 现有多少设备,除去预计保养以后每天可以开多少,每天开机多长时间&/p&&p&3、 这些工人分别能做哪些产品,或是这些工人组成的生产线可以生产哪些产品&/p&&p&4、 这些设备能生产什么产品或是完成哪些产品的什么工序&/p&&p&5、 以上四点可以得到未来可资利用的工时(工人和设备)&/p&&p&然后需要知道各类产品,甚至各类产品的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很多,展开讨论就会流于技术细节的讨论,我只说我对标准工时的理解——无论什么方法制定的标准工时,都要把它看作这个产品在行业内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实际工作时间高于这个标准工时则说明效率太低,没有竞争力;如果实际工作时间低于标准工时则说明企业在劳动效率上有一定竞争力。&/p&&p&总之,就是建立一套可以不断比较目标工作时间和实际工作时间的系统,达到跨产品比较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线,不同设备,不同人员的工作效率的系统,并有针对的改善之。&/p&&p&把“产能管理”放在第四点,那么答主如何看待“工业工程”呢?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这是一个有一点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雪中送炭,请在切实的做好了前面三点的基础上谨慎开展。&/p&&p&(备注:“有一点锦上添花”解释一下,能够收集如此庞大的生产工时实际的数据,起码表单的设计已经非常完善,各车间统计人员也已经很到位;能够制作标准工时,起码《标准作业指导书》这一类文件是可以提供的;拿到效率低下的产品或是生产线的结论,后期的改善队伍和体制起码是要有……)&/p&&p&————————————————————————————————&/p&&p&第五点,锦上添花&/p&&p&前面说工业工程是“有一点锦上添花”,如果已经做好了基础并有效的工业工程部门设置,后面可能就是真正锦上添花的东西。因为如果切实地做好了前面四点,企业的工厂运作管理已经可以胜过国内内资的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著名的上市公司。&/p&&p&任何一种市面流行的管理工具,泛泛的说,比如5S、比如品质圈、比如TPM、比如TOC、比如6西格玛,绩效管理、甚至丰田式生产之类的,这些市面上流行的这些管理工具,不谈原理,这些工具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要么没有切入到企业日常运作的实际流程,而是在现有工作之外增加很多累赘的内容;要么就是在企业现有工厂管理系统之外自建一个系统,分别运转,在活动的倡导者离开后,迟早因为和企业正经的生产运营不能发生联系而逐渐被废弃。&/p&&p&我不是说这些工具没有用处,这我就太托大了。而是说这些工具的导入和推行成功需要非常了解企业运作的人来操盘,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变成一种活动。就好像移植一个器官,却不能把血管吻合,这个器官一定会是移植失败的,甚至会伤害被移植者的生命。&/p&&p&但是如果企业已经做好了前面四点,在不进则退的思想指导下,觉得一定要引入一些别的管理工具,怎么解呢?我们先看看商鞅变法的故事:&/p&&p&“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p&&p&商鞅做了什么?他在用无害的命令训练执行力。他发布了一个命令,这个命令是“把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如果这个命令执行失败,秦国会灭亡吗?不会。秦国会有麻烦吗?也不会。&/p&&p&为什么训练执行力?商鞅在为他后面真正影响到国家国运的命令和法律做准备,先用无害的命令训练民众“令行禁止”,今后再运作利害关系很大的命令和法律的时候,只需要担心法律和命令本身的科学性,而不需要担心别人不执行的问题。&/p&&p&所以一定要我推荐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首先一定是“5S”,也就是所谓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 素养(SHITSUKE)”。不要太迷信它对企业的业绩提升的能力,但是作为类似“把木条搬到集市北门”的执行力训练,还是很恰如其分。&/p&&p&至于5S做得很不错以后再如何打算,真不是一篇短文能够说清的了。讲真,工厂是一个很闷的地方,如果工厂管理已经很完善了,5S这个即使失败也无害的工具也做得差不多了,也不妨“当家闹事”,把死水搅合搅合,让大家动起来。不要对导入工具本身的成功抱太大的期望,在不伤害“接订单-交货”这个最重要的流程的前提上,搞一些活动,让大家学点东西,发点奖励,乐呵乐呵,稍微提升一点工作能力,总好过花大价钱去听刘一秒之流的课吧。&/p&&p&全文完&/p&
前些时间回答了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了解工厂管理的难度。题主对于问题是有限定的,他提出了具体7点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提出的时间有一些年头了,2015年提出,现在2017年,肯定很多经营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严格按照题主的…
&p&我是企业的一把手,创始人,现在的实际负责人——而且八年来我始终在管理一线,我始终在做管理,而不是做投资,做各种项目。&/p&&p&我从2008年起创业。不过后来我就改称为“做生意”,我用八年的时间,做了一家经营性现金流不差,每年有稳定净利润的企业。目前年营业收入大概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在第三产业服务业,算是比较一般的中小型企业。&/p&家人和我开玩笑,马云八年,你也是八年——我的产业,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我可能代表着更一般更普遍的水平。我不懂融资、日活那一类型的事物,知乎是创新者的聚集区,我来这里也是想学这些。&br&&br&&br&&p&&b&我对创业企业的第一条管理经验是&/b&&b&:&/b&&b&做好财务。&/b&&/p&&p&小企业通常财务有很多是外包的。创新型企业可能一开始会计和审计水平就很高。但是我们公司虽然小也不新,但一上来就比较重视财务,我始终用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的数字,来逆向要求全流程。财务报表是非常智慧的一套发明,我是文科生,在做企业第三年才意识到这一点,从此以此为圭臬。&/p&&p&我感觉很多小公司的老板,并不知道自己的公司赚不赚钱,赚了多少钱。因为连“确定营业收入”这件事都没做好,不知道是签了合同算营业额,还是按项目进度算营业额,还是按照开票算营业额,或者是收款。&/p&&p&我的问题是,你签了100万合同,当年花了120万,收了30万的款,你赚了多少钱。但是很多小企业老板是回答不好的。这就是财务报表的用途。&/p&&p&定下来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两个指标。就开始往下分解,进一步定销售任务和收款任务。全公司人人头上有指标。一把手不要太有做事能力,关键是能管好指标。&/p&&p&现金流方面,其实大公司的出账日非常值得学习,我们虽然是小公司,但是摆脱了那种拖欠上游供应商钱款的思路,没钱不给,有钱的时候一口气付清。与之相反,我们比如说欠上游货款50万,我们会与之谈判,拆解为一年还清,会在每个月给5万,而且在每个月30号支付。这样公司每个月的支出量都是可以预测的。有若干的时间都不需要考虑资金问题。这样综合财务成本也是最低的。&/p&&p&由于出过岔子,居安思危,我们的企业每年都是分红的。除了购房等投入之外。我将我个人的现金资产保持在100万之上,以确保公司出现流动不足的时候借贷给公司(私人账公家账坚决分开不说了)。&/p&&p&随着我们公司逐渐的好起来。我开始注意思考公司的资产价值。此前除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缴税金这些跟花的钱收的钱,以及周转率,这些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资产负债表对我没有太大实质性的意义。现在我觉得摊开这第一张表,我得想我们企业值多少钱。如1一个公司值多少钱不是办公家具,锅碗瓢盆值多少,我认为可投资价值值多少。作为传统行业,你能安全的赚多少钱代表一定的企业价值。2企业可以用闲余资金等进行创新、技术研究,一些能赚钱的好的产品和技术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p&&p&&b&第二条经验&/b&&b&,&/b&&b&小企业想生存,其实肯定市场或销售是最重要的。&/b&&/p&&p&但是销售管理其实很难做。我们有一支比较狼性的队伍,也是多年形成的。算是龙潭虎穴都敢闯。但这是精神层面的,是真正要一个大的团队发挥实质作用。还是要数量管理。&/p&&p&我们数量管理的办法就是统计。每天拜访了多少客户,产生了多少需求信息,有多少A级客户(1个月内可签约)。每个人每天都要填报CRM(客户管理系统)系统,录入信息。&/p&&p&这样销售结果就带有了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依赖大的机遇。现在这种情况和大的项目机遇也不矛盾。但保证了下限。&/p&&p&王健林说,管理好不是靠人,也不是靠制度,要靠科技。我觉得有道理,小企业在财务软件和销售软件上是值得投入的,不过王健林投资几十个亿,我们投资几千、几万而已。&/p&&p&&b&第三条经验,管理好自己的信誉资产。&/b&&/p&&p&有的创业的人里,可能本身周围朋友就很有钱。我不同,我的亲戚朋友多数工薪,基本没有商人,家里都是一点一滴存起来的钱。&/p&&p&我企业周转头寸不灵的时候,我要向他们借钱。但是家庭资金是宁可没钱赚,也不愿意负风险的。&/p&&p&我借钱的经验是,绝不拖欠延期,绝对要支付利息。宁可企业倒闭,信誉资产不能破坏。(同时绝对不延期发工资拖欠工资)&/p&&p&很多人愿意坚守这种原则,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还是会因为事情难过关,而采用权宜的方式,拖欠之类。这样表面上看赚了几天时间,实际上破坏了信誉资产。开始愿意借钱给你,肯定都是情分。但长时间的合作,肯定必然是因为风险值低和利息收益。&/p&&p&如果周边亲戚朋友钱数比较多,就更应该妥善管理。让别人觉得钱在你这里,既可靠,又能有不错的收益是最理想的。我常说旱则资舟,不缺钱的时候,也借一些钱,以保证积累信誉。为防止资金链的断裂。我经商经验里面有一半是借钱学,我深知人心里面,财不入急门,银行也是嫌贫爱富。所以我管得非常均衡。&/p&&p&由于企业经营得时间长了,也会有人跟我借钱。我也是这个办法,你跟我借钱一定要收你的利息,而且要打欠条,最好的朋友也是这样。你不欠我的情,大家是做生意。借也是这样。虽然我请你吃一顿饭1000,但你的50块钱利息也要给。——时间长了,虽然经商多年,反而我这边没什么收不回来的钱的痛苦。&/p&&p&================================&/p&&br&&p&&b&我的经商过程&/b&&/p&&p&我大学毕业之后一天班也没上过,贸贸然然就开了公司。&/p&&p&起步的时候一分钱没有,是用借钱的方法开办的公司。企业从起步的第一天就是负债的。我家人三代里面没有经商的,父母是技术型单位的。&/p&&p&我做到第三年,赚了一些钱。公司做了一次错误投资,花了数百万做了投资,结果市场选择失误,每个月要亏损10-20万。我全家乃至朋友都是拿工资的,无人帮得了我,银行也不可能贷款给我,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用社会借贷度日,后来找到了一定商机,渡劫成功,过程是硬生生熬过来的。&/p&&p&我对这些历程回顾的时候已经感到愉悦而不是痛苦。我感觉到人的自由不是无拘无束,而是经历了足够多的人生场景。&/p&&p&&b&
一些思考&/b&&/p&&p&从毕业以来,我八年来始终做的是一个行业一件事。因为行业不新,我也没有融过资。我觉得一个小公司我开不成功,我也办不成大事。所以我一直坚持没动摇过,我始终觉得任正非44岁创业都不迟,我不必着急做一件我认为最成功的事,我先将这个小公司开好开成功。&/p&&p&——如果创业历程中没有这一次失败的反复,可能会好一些,我同行业同水平的竞争者有些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当然他们早干了七八年也许早先也有失败经历。不过我们公司现在也有可取之处,因为我们公司执行力很强,并且除了反复的那两年,一直都是高速增长。现在企业的限制主要是我的眼界和认知,所以我上来看看。&/p&&p&--------------------——————&/p&&p&8.23早晨补,企业能走下来,没失败砸锅,也跟所处行业不处于第一流企业竞技台有关系。我平生最喜欢的人物是正史里的刘备,他创的业太大,所以失败率高,失败了多次。但是胜败不如格局眼界重要。这也是我这一步要调整的。所谓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也就是刘备不屑于买房子之类,本身置的就是万里家产。要吃苦还是应该吃更大的苦。&/p&&br&&br&&p&————————————————————————&/p&&p&每修改一次划一根线:&/p&&br&&p&有不少人问我做什么的,我不打算在这里介绍或者推广我们的业务。所以用普遍性的方法讲一下我的情况,这样大家好参考也好指导:&/p&&p&我们公司能够存活,主要是在销售端做足功夫。我们一是有团队,二是有销售管理人员和销售管理流程,三是几个最好的销售员达到什么水平呢?打个比方,都有独立在社会上拿下一个工程当包工头的本领。在地方上一个工程是要人情练达、擅于把握节奏等等等的,但他们多年历练,能够在我们这个志向远大的公司的文化影响下保持清新之风,还能办到这些难事。&/p&&br&&p&——但是我们公司受限于我的眼界认知,目前格局还小:&/p&&p&(1)是项目公司,虽然利润还可以,但是边际成本高,同时单个客单规模也不是特别大。所以影响规模化。&/p&&p&(2)行业不新,属于传统行业&/p&&p&(3)技术或服务能力缺乏跟一流公司竞技的本领。所以降维攻击在三线城市布局,攫取信息不对称的利润。&/p&&br&&p&但是如果作为小公司起步存活的方式的话,我们这种方向其实很适合,因为传统行业比新兴行业成功率高,“利基市场”做起来容易存活,客单价值小、利润高对资金的周转要求就低。&/p&&p&但是这些也是发展的瓶颈。&br&&/p&&br&&p&——————————————————————————————&br&&/p&&br&&p&“心如无尘”讲了关于资金的一些处理措施,从他所表达的内容来看,即使不谈营业额差距,企业经营所处的阶段应该比我高一个段位。希望相处交流一段时间可以碰一下。我们做惯业务的,喜欢拜访求见。&br&&/p&&p&我在三线城市,基于我所看到的情况,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会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