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行业 知乎创业风口在哪

别再问投资人下一个风口在哪了,创业者更应知道这些
[ 亿欧导读 ]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认为①创业者是最大的风险投资人②摒弃英雄史观、客观认识不确定性③常识比知识更关键④用一般化的概念去描述你的想法⑤互联网的内外革命、求同存异。
在10月22日晚举办的搜狐chuang江湖第五期中,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发表了名为《尽力去了解世界的真实运作》主题演讲,谈了他对当下创业及互联网市场的看法。
郑庆生认为①创业者是最大的风险投资人②摒弃英雄史观、客观认识不确定性③常识比知识更关键④用一般化的概念去描述你的想法⑤互联网的内外革命、求同存异。
以下是郑庆生的演讲实录,有删减。
观点一:创业者是最大的风险投资人
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商业模式。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是一种商业模式,对于投资人来说,投资是另外一种商业模式,但是这两种商业模式本质上它的商业模型是不一样的。对创业者来说,实际上概率在其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一直认为,实际上创业者是这里面最大的风险投资人,你们享有了最大的风险和收益,而同时你们也会等于说投入更多的人生的资源。因为对人生来说,如果我们把5—10年化作一段来说,实际上你会发现,假设你从25岁足够早的时候开始创业,实际上你一生能够用于创业的子弹,我说5—10年,可能就是2—3发,你这2—3发的子弹,每打出一发,对你个人的人生履历都是提升,同时,每打出一发,实际上对你的人生资源也都是一次浪费,所以对创业者来说,做出创业的选择的确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我也很同意刚才沈总说的,实际我们可以不通过创业,加入创业的公司,一同去参加到这个伟大的时代里面去,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创业精神的体现。
观点二:摒弃英雄史观、客观认识不确定性
现在整个媒体、包括信息,实际上非常丰富,特别是打开手机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处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信息包围当中,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每天如果你把手机上别人推送的文章包括自己看到的文章全部读一遍,你会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别人想法、别人观点的思想的一个竟技场,都是在自己的脑子里,而自己到底有哪些独特的思考,其实并没有显现出来。
而在这些纷杂的信息里面,我觉得有两点特别要注意,容易误导我们。
第一,这是人的天性,我们总是会喜欢一些比较戏剧化的表达,所以很多的信息充满着比如说成王败寇、充满着阴谋论、充满着各种转折、起伏,写的像小说一样,有很多这样的信息在我们的周围。但是,世界真实到底是怎么样运作的?实际上我们也有足够的信息去了解、去比较、去分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我们,包括我自己,这么做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少的。在这样的戏剧化表达里面,我觉得特别值得一提,我把它叫做英雄史观,历史是英雄创造的,这一点实际上在任何一个乱世里面,英雄史观都特别突出。因为在今天中国互联网这么纷繁复杂的竞争格局里面,实际上跟春秋战国,跟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是很像的,因为它竞争格局非常复杂。所以如果大家看那段历史的时候,可能对今天的竞争格局反而有清醒的了解。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环境里边,我们很容易陷入到,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特别是我参加很多的分享会的时候,老是会被问到这样一个主题,就是你作为投资人,你预测一下下一个在哪里,或者你作为投资人你预测一下,下一步我们做什么,实际上这样一个问题都是英雄史观的体现,你不仅问我,你问其他的BAT的大佬们,或者问一些行业的意见领袖,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下一个商业模式在哪里,实际上我认为大家本质上都是不能够回答的,如果他能够回答他就是超人、他就是英雄。换句话,比如我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我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几个团队我们一起干,因为我已经超过了时代的认知。
所以我们平时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打破英雄史观,我们现在看这些成功人士,实际上你回到当年他创业最初期的时候,他一直是在这种艰难的决策,在这种动态的平衡当中去做出的一步一步的努力,然后最终走向成功的。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拿到最一手的资料,能够做到最一线的访谈,才会做出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决策。
第二,在我们创业的过程中,我一直跟创业者的沟通当中,其实我喜欢问创业者一个问题,说你能不能告诉我在你的商业模式里面什么是不确定性?就是到底你赌的是什么?我也会跟他分享,我认为你商业模式里面什么是倾向于确定的,什么是倾向于不确定的,我赌的是什么。我作为一个早中期的投资人来说,我必须清晰的知道哪些部门,比如团队很好,这是确定的,你跟我说了几个商业模式,这里面ABC,可能A和B我认为千真万确,但是C,我认为实际上你告诉我和我去论证都没有用,因为C可能是一个猜想。但是很遗憾的是,我跟创业者的沟通当中,实际上很多创业者对我的答案都说,我觉得都是确定的,市场很好、团队很好、商业模式很正确。但是实际上也反映了大家对这个不确定性是没有了解。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你要把确定性的部分和不确定性的部分都非常恰到好处的分开,你很明确的告诉投资人,让投资人知道,我们作为风险投资人,我们的风险到底冒的什么样的风险,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观点三:常识比知识更关键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词叫做“常识”。因为很多地方说常识比知识更关系,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什么叫常识?我们在讲很多观点的时候也会发现,当我们问,什么是好的投资、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人生?包括这些正向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非常难回答的,但是反过来想,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肯定不好的,对常识来说也是这样,什么是常识?大家对常识的认知都是认为这么重要,我一直没有发现好的表达。
后来我看了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我认为我见过对常识分享最好的,说有一个老板和两个伙计,这个老板,因为在农村,所以他想做水果生意,他想派他的伙计甲到市集上去买一些苹果,可能那个苹果买的时候是2块钱,这个村庄去卖是5块钱,他可以挣3块钱差价。他就派了第一个伙计去,说你去看看市集上有没有苹果,第一个伙计到市集上看了看,没有苹果,这是老板给的KPI,他回来跟老板汇报,没有苹果,他完成了任务。紧接着派第二个伙计,做同样的事,说你看看有没有苹果。这个伙计回来了,说这个市集上没有卖苹果的,但是我发现旁边卖梨,这个梨的买价是1.5元,我们卖5块,还可以多挣点。老板说,很好,我们可以卖梨。伙计说,我已经把条款都谈完了,门外停的卡车,卡车上装着一箱梨,我跟卖梨的说,我们尝一尝,如果好就卸一百斤,老板就卸了一百斤。这就反映了什么是常识,具体A常识和B常识是不可比的,无论我们做创业或者在别人的企业完成一份工作,这种独创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是常识的一个非常好的体现。
另外一个例子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大家互相加微信,每次比如跟大家做交流,会后可能都有很多的朋友或者创业者来加我的微信,我就会观察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这个跟常识也有关。比如你加别人的微信你会怎么加?我收到最多的别人要加我微信的说法就是说,我是谁谁谁句号,非常奇怪,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发这样的微信,这是一种。有一次我在会场上还特意跟大家说,大家加我微信没有问题,大家扫,但是一定要解释一下你加我微信干什么用,你是干什么的。还是有大量的人说我是谁谁,紧接着另外一种情况说了,我是ABC公司的谁谁谁,但是我也不知道ABC公司是什么。我后来就观察这个情况反复反复的出现,就说明大家在一面做创业的时候,一面比如说你替消费者思考、替投资人思考,像你加微信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比如我加你的微信说,我是某某某的某某某,其实你是很难判断我是谁的,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加你,我经常碰到电子邮件上写我有一个项目你要不要看,或者微信上说我有一个金融项目你要不要看,没有任何其他的信息。这点对大家说,可以从一个小的角度看,就是什么是常识,你也应该换位思考,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情。
观点四:用一般化的概念去描述你的想法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一直对定义和概念的这样一个理解,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创业的时代,实际上我们为了方便沟通,因为信息流动实在太快,我们需要讨论的事情非常多,在概念的问题上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大量的新概念被产生出来,也有大量的概念被询问起。比如现在资本寒冬,经常说冬天到了,你们还会投O2O吗?我经常反问问我的人,你能定义一下什么是O2O吗?我们在过去的12个月甚至24个月当中,我们对O2O这个概念是反复提起的,什么叫O2O,从互联网发明的第一天就是,你做广告、电商导流,到餐馆,哪一个不是呢?这个模式里面难道你问我说,我投不投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那显然不是这样。
在概念里边我们怎么把概念做一些细分,怎么把我们的创业模式真正的精确的表达出来,我觉得非常重要。就像这个O2O的概念,我觉得至少可以分成很多种,O2O里面有真正的O2O,就是线上对线下的,导流的,包括形成闭环的,还有C2C的,还有2C的,其实模式非常多样。在C2C里面,我们认为比较经典的Uber的模式,但我们会发现,在后面的创业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变种的模式,比如在医疗里面,如果我们做C2C的话,发现很难绕过B,因为B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就是医院,医院是要赚毛利的。在健身里也发现,也很难绕过健身房,因为他也要赚取毛利,才符合商业规则。在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概念里面并不了解它,你把概念一个一个拆开理解、一个一个拆开推演,我认为这样对我们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概念上我还想多说一点,在概念上我认为我们始终要遵循一个基本的思考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呢?就是说在概念上我们应该只减不增,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用原来的概念进行分析,在原有的分析框架上进行分析,我们就不要去增加概念,这个我记得在物理学上有一个叫什么剃刀的原理,具体名字记不清了,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对我来说我从事了大概超过10年的互联网和投资的工作,对我来说互联网的方法论就在我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遵循我刚才说的概念只减不增。其实我会发现,在互联网全面渗透到消费行业之后,实际上互联网的概念跟线下的概念是一模一样的,现在我看线下店,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分析线下的店铺、线下零售,对我来说,同样,你这个店在街道旁边,你有一个流量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买更好的地段作为商铺,因为它有更好的流量,有多少人进店,就是转化率,最后转化成购买,其实这些概念完全是相通的。为什么我们要用相通的概念呢?因为当你知道相通的概念的时候,实际上商业的实质对你来说就是一套逻辑,而不是两套逻辑。我一直认为,到下一步互联网会深刻的变革城市的面貌,像这样一个观点在两套逻辑里面或者两个思维体系里面实际上你是不容易发现的,因为你一直用比如说线下的思维逻辑思考线下,用线上的思考线上,实际上你就不容易产生一些我认为是预测未来一些细微线索的这样的一些思考的。
接着刚才我说的,为什么在线上会对线下城市的外形有变化呢?因为所有能够导流的地方,实际上都被APP或者线上在完成,你线下开到街边去,这个意义开始衰减。于是我认为大量的服务类的实体类的这种电商,不是电商,就是商铺,他实际上是会往后退,离开那些最繁华的街道,离开那些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因为你在互联网的获取成本将会足够的低,也许不是现在,因为现在互联网获取成本是足够高的,会退到后面。我就会问,一线最繁华的地段,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会被什么占领呢?如果现在我们去看,比如西方发达的国家,我们甚至看中国最大的最繁华城市的人流量,我们看体验式的服务店铺会慢慢的占据街道,所有的街道都会被改造,我还有其他关于街道变化的观点,在这里不展开。我还是强调刚才我的说法,一定要用尽量少的概念去描述,尽量一般化的概念去描述你的想法,这样你会发现你很容易把你不同的想法联结在一起。这块关于概念的一个说法。
观点五:互联网的内外革命、求同存异
因为刚才这几个观点可能都相对来说比较务虚,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对市场的基本观点,我把观点总结成四个字,也是方便我表达,每次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经常会记不住,这四个字叫做“内外、异同”,我认为整个互联网的革命,就是从互联网开始到现在,实际上它革命是分两块,一个是内、一个是外。什么是内呢?内是分两种,第一是我们的认知模式,第二是我们的行为模式,这是我们称之为内。什么叫认知方法呢?认知方法比如我们在原来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我们是喜欢瀑布流这样的表达。还有内,比如我们很难想象我们是会这么频繁的使用搜索引擎,这都是内。行为模式呢?举例,比如在O2O的整个补贴大战里面我们发现,其实补贴大战最重要的前提假设,就是说通过百分之多少的补贴能够深刻的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原来我可能去街边买一个东西,现在在网上买。所以在这一类创业里面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它的风险是相对高的,因为实际我们不知道人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会怎么改变,只是我们有一个想法说,我这么补贴、我这么做也许会改变。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在这一块的互联网创业已经变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实验,只是我们不觉得,这么多的VC、这么多的创业者,前仆后继去试这件事情,有些事情你会发现是对的,有些事情是不对的。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很多听到创业故事的时候,会讲起智能家居,具体我不讲是什么,当比如说你回到家的时候,你说“窗帘,开”,窗帘开了。但是我们想想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它一定是真实的吗?比如我进到家里,我家里的窗帘大概不超过10米,那为什么我不走过去把它打开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可以稍微展开一下,我们可以看见在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看见所有的科幻片它们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们会穿着紧身衣,银光闪闪,在非常光洁的房间里面,这个房间什么都没有,大屏幕什么,那时候的科幻片是这样一种想象。可是我们今天2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的科幻片我们会发现,我们今天的科幻片除了他们用着各种各样先进的这些仪器之外,我们会发现它的基本生活跟今天没有两样,我认为这是电影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够想到这一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人的行为模式在很多微观层面是不需要做那么大幅度的改变,你为什么用了那个仪器就要穿一身银色的紧身衣呢,我认为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第一类创业,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这块是最难的,这块我认为你是对人性的洞见,这块基本没有办法解释,你跟我说,我只能把它列为不可确定一类,我们认为像苹果的产生也是对人类行为模式深刻的洞见,这块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另外一块,风险相对小的创业方向,我把它称为外,外是来自于信息沟通和交易成本。我们整个互联网产生其实就是,包括线下物流,深刻的围绕这两点,第一,你知道你要干什么,信息沟通,第二,你把它搞定,就是交易成本,这块实际上是深刻改变了我们社会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不仅改变了我们之间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聊天工具各方面,然后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心理状态,因为我们大家都有这个体会,你在打电话的时候、你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你在通过IM的时候,你聊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你的口头禅甚至都不一样,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
另外一点,在交易成本面前,其实大量的企业结构也被改变,因为原来在企业的理论里面是说,这个企业的边际,他是有边际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企业就不能扩大了,如果扩大基本就变成了拥挤的企业。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一方面想要变大的企业想要变的更大,因为边际成本不断的下降、边际成本不断的上升。第二,显得变小的企业不断变小,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我特别喜欢这个表达,这个表达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说过“未来的社会是自由的联合体”,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关于Uber模式的表达、关于滴滴出行的表达。这个方向上,我认为商业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论证的,这就是我说的内外。
什么叫做异同?第一是差异化,我们处在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啊,这是异,我们认为有了互联网之后,中国的创业者获得了更大的创业空间,我们都投身于这样一个叫万众创新的这样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差一点,我们认为跟历史上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在这样一个跟历史上都不一样的差一点当中,我们始终其实是有焦虑的,因为我们就像刚才沈总说的,我们一直担心,会不会这个游戏就已经终局了,这些巨头这么大。其实我第一次用谷歌的时候,甚至更早,我当时是用微软的这些产品,用完了,然后当时微软还有一个计划,像这些推出的时候,我就觉得微软是不可颠覆的,这个世界就是微软的。后来谷歌出现的时候,后来发现谷歌做邮箱、操作系统,觉得这个世界已经被谷歌占领了。后来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创造了越来越伟大的公司,实际上你把时间曲线拉的足够长,后来我发现当你看长期趋势的时候有助于缓解你的焦虑,你以为历史就终结了,你放在一百年来看。吴小波老师的书上说,他当时总结了当年的创新,我看了非常激动人心,一点不亚于今天。有什么不同呢?当时你发现从无线电、塑料、橡胶、飞机、电视,包括电子元器件,在那大概30年,也是集中像爆炸一样发明出来,那个时候是同样荡气回肠。有一段时间我还特定去研究当时这些发明到底是谁给的钱,我也要刷一些存在感,因为历史其实记住的都是创业者,通常不太记住是谁给的钱。
另外一个跟大家感动的地方,在今年红杉中国成立10周年的会上,当时我听像沈总这样的创业者和包括一些投资人在台上给我们做演讲,当时我就在台下去翻我们这个册子,是一个会刊,这个会刊上有很多企业的介绍和企业家的介绍,很厚的一本,当时我一页一页看我们的企业,大概我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最后一页是一片空白,最后一页用英文写了两个字,我当时非常的感慨,我把大概300家企业翻完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一点对我前一段时间,为什么最后分享这个长期趋势,这个其实我在之前一些分享上,我特地就长期趋势有详细的解释,今天时间关系不展开了。但是我的确认为,今天我们看见有这么多成功得大企业,这么多成功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一切才刚刚开始。对于中国来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我们的渠道效率还有待大幅度提高,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国产的这些优质的产品、品牌、服务、内容,在这样一个时代实际上它完全是刚刚开始。后来我自己想了一句话,“创新没有止境,进化永无终局”,这两句话也送给大家。谢谢!
赵峰、曾玉、张建伟、汪兵、康敬伟舌战,探讨中国物联网与智能设备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有何不同?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第三方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创业者摩拳擦掌 “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_网易财经
创业者摩拳擦掌 “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摩拳擦掌 “+”的在哪里?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互联网企业里,中国占据了四席,分别是腾讯、、百度和,这四家公司在社交、电商、搜索、移动互联网领域成绩斐然,如果算上未来几年将上市的小米、滴滴快的等公司,那么中国估值过200亿美元的企业将达到6家以上,在全球互联网十强的版图上可与美国平分秋色。市值最高的十家互联网公司,红色的代表中国公司(单位为10亿美元)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对互联网产生极其强烈的需求,寻求向互联网转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拥抱传统行业,可以说,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正在迅速的连接和融合,“互联网+”因此应运而生,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与此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正是创业创新的利器,它帮助很多创业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效应。那么,接下来“互联网+”将如何进化,下一个风口又会在哪里?近日,多位国内外互联网产业大佬齐聚山城重庆,就“互联网+”的未来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看来,垂直再细分、个性再定制、专业再跨界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美国麻省理工(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SOHO中国董事长、58同城创始人等人认为,智能化、可穿戴设备、O2O会是未来互联网的投资富矿。风口之一:智能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在线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权威专家,高新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可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互联网将是未来发展方向。高新民说:“目前我们的互联网基本上还是连接人的互联网,或者说就是人的互联网,互联网+的背景下,除掉人的互联网以外,要加智能化的发展,使互联网的连接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物不在,在这些方面要做很多功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万物皆在线将成为现实,传统设备与互联网设备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可以与现有社交软件和APP进行互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走向智能硬件的创业,腾讯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我们整个连接的机制,将来,让你的手机和家里的电视与QQ、这些之间实现通信,是将来万物皆在线一个重要的基础。”微信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表示。硬件本来是冰冷的,用户使用的是硬件背后的服务和给他带来的价值,而这正是留给创业者的一个金矿。风口之二:智能可穿戴设备三年或普及”我基本上是受这些心跳数据、每一天的运动量来指挥我的生活,用数字来指挥我的生活。”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的这个指挥他日常生活的工具,就是他手上戴的一块最新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潘石屹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依赖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而随着社交软件向可穿戴设备上扩展,其普及速度正在加快。被誉为可穿戴设备之父的美国麻省理工(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预测,这个孕育了三十年的市场将会赢来收获期。“光有好奇心是不可能成为主流的,人们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肯定是需要可穿戴设备的,其实可穿戴设备更多是关于信息的传递,以及让人们进行社交,”彭特兰表示。正如潘石屹离不开他的智能手表,可以想见,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会成为使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入口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可穿戴设备上投入了巨资,苹果、三星、高通、微软、英特尔、LG等对这块市场都虎视眈眈。而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机会更是巨大,因为中国拥有最大的潜在用户群、最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络、最完善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体系,这块巨大的蛋糕尚待开发。风口之三:服务业升级,O2O领域待人才东风房产中介、旅行社,甚至物业公司,这些传统的中介和服务行业,未来会被互联网O2O企业取代吗?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认为,对于O2O在服务领域的未来,他是看好的,因为O2O能够把互联网线下的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就像嘀嘀打车等网上约车这样一些共享的汽车服务,可能是将来城市交通出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环保问题的出路之一,这一点在国际上也有高度的共识,而且这种共识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经济在交通共享的一种表现,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例子”,高新民说。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是O2O行业的坚定支持者,他举例说,“你家里的灯泡坏了,找到一个专门服务的O2O企业,用社会化的方式来解决,未来很多传统企业,包括一些物业公司等,可能都会被一些新型的创业者、一些新型的平台给替代掉。”在服务领域,虽然目前O2O行业已是千军万马,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机会,而这种机会,或许就蕴藏在专业垂直的细分领域。
专业化的O2O,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正如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的观点,“随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不断渗透,他们之间的界限在不断模糊化,跨界在市场当中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同样跨界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也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未来的社会,不仅仅需要那些在每个领域非常精通的专业人才,更加需要的是既懂互联网又懂传统行业的跨界人才。”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具有专业化背景、懂互联网规律的跨界人才,对于O2O行业而言就是当年孔明要借的“东风”,而对创业者来说,这何尝不是一大契机。
(原标题:创业者摩拳擦掌&“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好,分享的企鹅
创业公司的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出海,俨然已经成为创业公司的下一个风口。6月14日,风险投资公司GGV Capital(纪源资本)和Google高管共同探讨了“中国创业公司如何实现全球化发展”的问题。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Google大中华区出口业务总监庄斌、Google游戏和工具类行业总监孟浩分别做了主题演讲,涉及创业公司如何利用“全球化”这一风口成为独角兽,哪些行业将在全球化浪潮中先行,以及如何开拓全球市场等方面。Scott惊讶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他希望Google与中国创业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Google的行销经验能帮助中国创业公司实现全球化拓展。童士豪认为随着全球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创业公司已经到了大航海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创业公司要成为巨无霸类的独角兽,获得长久的成长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诞生伊始,就要考虑全球化发展战略。他以自己投资过的四家公司(包括IOT行业代表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旅游行业代表在线房屋租赁网站Airbnb)为例,详细分析了它们实现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波全球化浪潮也对VC行业产生了影响。GGV作为一个跨越中美两地的投资团队,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童士豪也很早就积累起跨境投资的经验。从2013年始,他就专注于跨境领域的投资,先后投资了Wish,小红书,Musical.ly等具有跨境特点和全球化特征的公司,并帮助这些公司搭建起全球化的网络资源。如今,这些公司都实现了高速发展,短时间内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独角兽。庄斌从开拓全球市场的角度做了分享,总结了他们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一些经验。其中,就创业公司如何通过视频传播产品方面,他总结了一个“3H”策略: 在新品发布或者遇到重要市场活动等时机时,发布有爆点的视频,使得用户乐意主动传播;产品推广过程中,要拍摄Help视频,即指引用户使用产品的视频,类似于视频版说明书; 产品发展成熟些后,推出Hub视频,根据产品不同的应用场景或不同的迭代,做成一系列视频。随着移动互联网席卷全球,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和人才储备的日益完善,出海俨然已经成为创业公司的下一个风口。在这样的风口下,期待更多中国新一代独角兽得以快速成长。关注大豫创业微信dychuangye,关注更多创业沙龙活动以及河南最新创业政策红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haleyli]
【装修福利】家装帮1.9万装90平送全屋瓷砖 最后3天哦!
【活动】快来孕妈课堂当学霸领奖金!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一个风口哪些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