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纯性肥胖人群群超9000万?

简介/中国式肥胖
中国式肥胖关于肥胖,中国也有个词语叫作“富态”。对于男性而言,自身改变体型的动力不足,会认为胖代表的是“健壮”或者“富足”,不太关心或者上心,任由发展。但是女性就不太一样了。社会对于女性的外表要求会比较高。大陆约15%的超重率3%的肥胖率,比起美国65%和英国50%的超重率还有些差价,但大陆小胖墩的激增令专家担忧。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中国超重以及肥胖儿童的数目就上升了28倍。中国10岁~12岁的城市儿童中,有8%肥胖,15%超重。这已接近美国18.8%的超重儿童比例。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中国肥胖人群将超过2亿。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的胖人也在快速增多。40%的香港成人,30%的台湾成人体重都超标,瘦削的中国人已成为了过去。中国人的体重逐渐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准,中国人终于胖起来了。
发展趋势/中国式肥胖
趋势一在中国,中青年男性比女性胖趋势IHME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存在性别差异。虽然大家都在一起胖,然而发达国家是成年男人一直比女人胖,发展中国家则是成年女人始终比男人胖。研究者就说,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既需要劳作又需要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去管理体重。而在发达国家就相反,那里的男性会花更长的时间在电脑上,久坐不动。中国学者们关于腰围的追踪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年中国9省区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这份科研报告就显示,在18年间里,18—65岁的成年人中,腰围均值男性从76.5厘米增至84厘米,女性从75.3厘米增至80.6&厘米,并且在2006年男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1.7%,男性中心型肥胖率开始超过女性。趋势二青少年肥胖中国的儿童超重、肥胖情况非常严重。教育部牵头,官方每隔五年就会有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这是最权威的反映少年儿童体质的数据。根据此数据,年25年间,我国儿童肥胖检出率从几乎为零,到近年来的全面蔓延,经历迅猛发展过程。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的四倍。这项研究还发现12.1%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在美国只有8.5%的青少年存在这种情况。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
原因/中国式肥胖
其一:洋快餐的腐蚀。洋快餐的腐蚀二十岁以下这一代,随着国门大开,食品特别是婴幼儿食品的引进,喝洋奶,吃洋快餐蔚然成风。这一代人,是由饮食西化到观念西化最为严重的一代。喝可乐超过喝茶;吃汉堡超过吃狗不理。巧克力、冰激凌等舶来零食被赋予“时尚”、“现代”、“品位”等原本不具有的高端意义,甚至与西餐、西方文化等同视之,造成盲目追逐的效果。中国人的膳食,很多时候已经越过了吃本身的界线,而附加了太多额外的功能,如酒文化、茶文化、早茶文化、美食文化,以及打着文化旗号的各种伪文化习俗。《亚健康压迫七亿中国人》一文分析,主因是过度疲劳。据调查,中国人的死亡原因中,因生活方式而导致死亡的将近一半,其中“不良的饮食消费”占九成。过度疲劳其中就包括消化系统的疲劳。其二,中国人摄入的肉食过量。中国胃不受西洋餐,它一下子适应不了太多西化的营养,享受不了太多的福,溢出来的那部分必然会演变成祸害。据报道,多年前非洲贵族去美国参观,那时彩电还是新鲜玩意,就嘿佐嘿佐地搬回非洲去了,结果成了废品——那时他的本土还接收不了信号。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由于糖原储量有限,故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中性脂肪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其三,病态的土地通过食物传染给了人类。由于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转基因等科学技术的干扰,不仅破坏了土壤原有的营养结构和平衡,也异化了作物的品种。各种缺素严重,“带病”坚持工作的土地,产出的食品必然是不健康的,遗害人类也就在所难免。
其四,应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也是重要的原因。长期压力大的人,可能会导致“压力式肥胖”。&因为压力大的人,精神都会高度紧张,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就会兴奋,有饥饿感。人类的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内侧核&(VMH),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处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
如何计算肥胖/中国式肥胖
如何计算肥胖体重指数()是体重/身高的简便指数,通常用于在成年人群中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分类。其定义为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世界卫生组织把“超重”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25,“肥胖”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30。评价标准为: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0为“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实测体重减去标准体重,再除标准体重,得出肥胖度。肥胖度在10%—20%间,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为肥胖。
危害/中国式肥胖
“中国式肥胖”比均匀性肥胖的危害更严重,这种肥胖通常是因腹腔里的脂肪过多造成的。脂肪在腹腔内囤积后,容易产生许多不良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致使游离脂肪酸从腹腔的脂肪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蓄积到肝脏、肌肉等处,引起脂肪肝并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而像脂联素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因子却会因肥胖而减少,造成肌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单纯性肥胖可引起许多不良的代谢紊乱和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肥胖者中,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胆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痛风、骨关节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均会升高,呼吸系统可发生肺通气减低综合征,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导致缺氧、发绀。
预防/中国式肥胖
中国式肥胖人群普遍性预防:是针对人口总体的,以稳定肥胖水平并最终减少肥胖发生率从而降低肥胖患病率为目标,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提倡适当体力活动以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相关疾病,达到普遍性预防的目的。选择性预防:旨在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和危险因素做有力的斗争,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来自遗传,使他们成为肥胖的易患人群,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易于接触高危人群的地方进行,如学校,社区中心以及一级预防场所,方法是从教育入手,加以具体的干预措施,新加坡教育部对儿童采取这种预防措施后已经使肥胖的患病率从15%减少到12.5%。针对性预防:主要是在已经超重或具有肥胖生物学指标但仍不属于肥胖的个体中进行,目的在于预防体重的增加以及降低体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这些人发生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极高,已经存在体重相关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应当成为针对性预防的主要对象。高危因素的个体应当成为针对性预防的主要对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0:20:04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全球“胖子”人数超“瘦子”:中国9000万肥胖者_新浪新闻
  原标题:全球“胖子”人数超“瘦子”:中国9000万肥胖者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数超过体重过轻者。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1日报道称,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男性肥胖人数为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为4640万人,高居全球第一。http://t.cn/RqybgKJ
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中石油等国企不得不大幅缩减产。在大庆油田,停产的石油开采机像“墓碑”一样矗立着。
当然,我说的是全国的平均数。北上广深的情况特殊。城镇住宅建设和供给规模与少子化、老龄化和低生育、低增长的人口相对应,已经严重过剩。
我不认为这几个艺人伴郎的玩闹就突破了道德底线,问题是允不允许有人在亲朋好友间开些低俗的玩笑。
对于未知的东西,人的本能总是抗拒。就像说到谷歌的无人车,大部分人关心的不是无人驾驶的“技术又进步了多少”,而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故”。中国胖子全球最多
中国近9000万全球最多来看看美国对抗肥胖的招数(2)
  原标题:中国胖子全球最多 &中国近9000万全球最多来看看美国对抗肥胖的招数
  我们生存的地球已经并将日益由胖子主导,科研人员最近用数据告诉了我们这个真相。
  根据一项跨度40年的研究,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而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全球有6亿多胖子
  这项研究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牵头、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全球200个科研人员参与,对40年间186个国家的1920万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了趋势调研。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粗略指数,具体算法: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按照WHO公布的标准,BMI等于或大于25为超重,等于或大于30为肥胖,小于18.5为体重不足。
  研究显示,1975年到2014年间,全球肥胖人口从1.05亿升至6.41亿。全球男性肥胖率从3.2%升至10.8%,增加了两倍多,女性肥胖率则从6.4%升至14.9%,增加了一倍有余。研究称,这相当于目前全球有2.66亿男性和3.75亿女性属肥胖。
  与此同时,全球体重不足的人口也在上升,从3.3亿升至4.62亿,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体重不足的男性人口比例则从14%降至9%,女性比例从15%降至10%。
  中国肥胖人口世界第一
  调查还指出,中国的肥胖人口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其中男性4320万,女性4640万。美国则以4170万男性和4610万女性位列第二。
  在严重肥胖的人口中,中国从1975年男性和女性分列第60和第41位升至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所有高收入发达国家中,日本国民的BMI最低。
  尽管与上述研究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中国国家卫计委去年6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承认,中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中国的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
  报告指出,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6.2千克和57.3千克,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分别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推荐,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BMI在24和28之间为超重,高于28为肥胖,比WHO的标准更严苛一些。
  肥胖是世界级严重疫情
  WHO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在内的若干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今面临风险的不再是个别高收入国家,在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城市环境中,超重和肥胖呈急剧上升趋势。
[责任编辑:毛青青]中国逾3亿人超重和肥胖 你躺枪了吗?_网易女人
中国逾3亿人超重和肥胖 你躺枪了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报告显示,以年龄划分来看,从1980年至2013年,20岁以上女士超重和肥胖人数增长了111%,20岁以上男士肥胖和超重人士增长195%。
中新网华盛顿3月31日电 (记者 张蔚然) 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当地时间31日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和人群。全球营养改善联盟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门应对全球营养不良问题的国际组织。根据该组织当天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口正面临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双重压力”,约有3.41亿中国人属于超重和肥胖,7%的5岁以下儿童超重,约为586万人。该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以年龄划分来看,从1980年至2013年,中国20岁以下女孩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增长了211%,20岁以下男孩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增长233%。20岁以上女士超重和肥胖人数增长了111%,20岁以上男士肥胖和超重人士增长19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正在下降,5岁以下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已从2002年的21.8%下降到2010年的9.4%。全球营养改善联盟的合作方、公司董事长温安洛(Van Andel)表示,营养对改善生活状况起到关键作用,但全球仍有许多地区没有满足基本营养需求,这迫切需要引起政府和国际组织重视。全球营养改善联盟高级技术顾问斯科菲尔德(Dominic Schofield)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口正面临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压力”,就算在美国亦有超过3%的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导致生长发育 迟缓和缺铁性贫血等问题。全球营养改善联盟希望通过提供全球范围内营养不良数据,帮助各国政府制定相应对策。报告还显示,在很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营养不良依然严重威胁儿童生存与发展。比如,营养不良是导致印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赶紧按照图上的公式算算,你是不是已经超重了呢?(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你是____?)(本文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肥胖人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