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样删除豆瓣企业负面信息拦截

3·15前删帖明码标价:豆瓣700天涯2300
据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天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的网上删帖生意又火爆起来了。
随着3&15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细心的网友可能都会发现,在使用QQ等聊天工具时不时会弹出这样一些信息:&负面消息删除&&专业删帖&&负面压制&等号称网络公关的服务。记者与其中一些删帖公司联系后了解到,这种删帖服务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咂舌,什么新闻,论坛,网贴,博客等无所不及,而且全部明码标价。
记者咨询能删什么样的贴时,对方回应:&论坛的都可以,新闻需要验单。百度知道100、贴吧150、豆瓣700、天涯2300,小论坛小网站都可以,新浪新闻可以处理掉,网易新闻也可以处理掉,那就比较贵一点。&
删帖人员告诉记者,随着难易程度删帖的价位也不一样,低的一两百,高的甚至可以达到上万元,&腾讯、新浪,一般这些大的门户网站需要验单,验单过后才能决定能不能删&。而且随着3&15临近,不少企业对于删帖的需求量增加也是造成价格水涨船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记者还发现,对于付款方式,一些删帖人员甚至同意先删帖后付款,原因就是删了的帖子他们还可以再恢复,不怕你赖账。根据2013年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有偿删帖为非法经营罪。另外,也有专家建议,要杜绝有偿删帖,用法律约束删帖者的同时,也要对网络上恶意诬告及虚假不实的信息建立合法合规的删帖程序及投诉渠道。
责编:李文瑶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当搜索企业或品牌名称,百度下拉框出现负面/百度底部相关搜索关键词出现负面不良信息,我们如何处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竞争对手利用一些软件非法对同行进行恶意的攻击,以至于同行品牌/企业/产品百度下拉框出现负面/百度相关搜索出现负面信息。
  这些不实信息可能是同行竞争时的恶意诽谤,非常容易引发企业爆发网络危机事件。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下拉框的负面信息呢?很多企业将负面新闻想象得简单,实质上企业的负面新闻很容易使企业遭遇破产危机,这也正是近几年来,网络危机事件的处理开始受到更多的企业关注的重要原因。  
  深圳赢销网络公司小编建议当企业遭遇百度下拉框出现负面信息时,应及时有效的做好清除负面的工作内容。其次可以根据公司的性质、行业、规模等做一个详细的网络运营计划,再进一步通过互联网推广维护企业形象(百度下拉技术QQ:)。  
  为防止他人的恶意攻击,企业应该在日常情况下进行网络危机预警工作。深圳赢销网络公司为企业免费提供合适的网络危机处理方案,并承诺在48小时之内解决企业面临的网络危机,在后期会对企业的网络负面信息进行有效跟踪,做好扎实的网络危机预警系统,为企业提供清除百度下拉框负面信息的一站式服务(百度下拉技术QQ:)。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旅新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密码:&&& 匿名发表
请你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青年记者会员登陆
· · · · · · · · · · · ·
豆瓣网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
  ● 肖潇雨  豆瓣网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中长尾理论和Web2.0的实践代表,它有着独特的传播模式,凭借口碑推广。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豆瓣网由电子商务模式做成了社区;内容也由评论延伸为小组发言。但这个以口碑著称的网站,如今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问& 题  基于豆瓣网的传播模式,创始人始终想营造的就是个自由、民主、有聚集点的网络服务。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书托让人烦  在豆瓣网,书托的出现不可避免。其中,以《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的炒作最为典型。在豆瓣网中,书托不仅撰写大量正面书评,在各个小组散发数量惊人的广告,并将此书加入几百个小组的收藏,并隐藏负面书评及抗议的书评。这一行为让豆瓣网用户颇为愤怒,并于2007年12月底引发了剿灭书托运动。2007年12月,豆瓣网采取行动,封禁了部分账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徐舫州出版图书《电视节目类型学》,并布置作业让其学生评论此书,作业提交至豆瓣网。①于是,学生的各种溢美之词出现在豆瓣网评论页面上,引起很多用户的不满,引发了论战。最后,豆瓣网管理者删除了所有关于该书的评论。面对众多书托故意推销书刊,豆瓣网用户自发成立“反书托”小组,以抵制这一行径。  2.封账号删帖遭抗议  自从豆瓣网成立以来,就不断有人遭到删帖甚至封闭账号的处理,这些账号被封的理由各种各样,大多是因为在豆瓣网的讨论群组发表话题不当,或在书籍音像等的评论方面发言不当。由于豆瓣网绝大多数图书音像的资料都是网友们添加积累而成的,豆瓣网无原则的删帖封账号引起了网友们激烈反对。  3.隐藏或解散讨论小组起纷争  豆瓣网上有个叫南方周末的小组。最初不过是由南方周末的忠实读者发起而组建的小圈子,互相交流读报心得。后来南方周末的编辑——“后窗”加入其中,小组风气渐转,似乎成了南方周末半官方的读编交流平台,此事也算正常。厦门PX事件后,这个小组出现了左右两派论战,本来自由平和的言论环境开始变得激烈,转化为不可收拾的口水仗。小组发起人不堪重负,将组长之位让与南方周末官方。这样的行为形成了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之后小组人数过万,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不着边际的言论,删帖封禁账号的事件频频发生。不满的网友搞起了像模像样的管理员选举。最后,豆瓣网管理层不得不出面平息闹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小组风波不断。  4.封杀引来刷屏事件  自2008年初起,由于豆瓣网的封杀使用户不满,同时,豆瓣网本身做广告的方式、处理个人用户广告(疑似广告)的态度和方式,引发网友的争议和不满。被封杀的人数增多,豆瓣网对此事的回应不明确。致使一些网友利用技术手段在豆瓣网的信息发布区重复发布大量内容相同的帖,称之为刷屏。豆瓣网则将刷屏人的账号封闭,将所发内容删除。后来,豆瓣网实行发言必须填写验证码的措施,增加了刷屏的难度。  5.内容分化使一部分用户退出  豆瓣网原先的用户多为高端精英的知识分子,讨论的话题多为由影音书籍等引起的哲学、历史、社会学等问题。但由于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导致讨论的话题和内容出现分化,一部分娱乐的内容开始出现,许多用户纷纷无奈退出。但有些人却认为豆瓣网因此变得更具包容性,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皆有。  豆瓣网中扮演着传播者角色的受众并没有受过严格的把关人训练,豆瓣网的微内容化很容易演变成被过度诠释的娱乐文本。如何协调其中的关系,是豆瓣网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 策  1.乌托邦理想退出  现在看来,豆瓣网的发展是背离创始人杨勃的初衷的。原先是想以“书”为核心,搭建成介绍书、评书、卖书的平台。之后随着用户的增多,才增设了小组概念,以便于书友之间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渐渐延伸到音乐电影。最后,各阶层的人流开始汇聚于此,豆瓣网逐渐向SNS社区发展。这显然和当初把豆瓣网建设成阅读交流工具的想法大相径庭。对一些言论的传播,杨勃起先也是宽容、不删帖,无明文的规矩,相信用户的自律,无为而治。终于有一天,不得不删帖、封账号。最后只好制定规则,充实管理层。  2.“无形的手”出现  在新媒体的传播中,贯穿始终的只有利益。豆瓣网的小规模赢利模式以及对广告的排斥,使得这个组织处于一种清高的姿态。在纷乱的删帖、封账号事件之后,杨勃提的一个原则就是:活下去。从商业利益来说,豆瓣网搭建的平台,希望以自由的服务与贴近用户需求的空间来吸引用户。但把关人是必须存在的,豆瓣网将逐渐成为“善意的独裁者”。豆瓣网正在改变服务用户、不强加于人的理念。  注释:  ①具体争执见: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编辑: 解西伟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我来评两句
后发表评论。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 邮编:250014 &&&&编辑部电话:(97 196286&&&&&& && &&&《青年记者》投稿邮箱:&&& 杂志发行电话:(3&&&&&&&网站电话:(11&&&&&&&&&&&&& &&& &&&&& 《青年记者》邮发代号:24-213 &&& 《今参考·政界》邮发代号:24-216&&& &《今参考·商界》邮发代号:24-61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转载需注明来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当前位置: &
3·15前删帖明码标价:豆瓣700天涯2300
10:07:51 &央广网 & &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天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的网上删帖生意又火爆起来了。随着3&15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细心的网友可能都会发现,在使用QQ等聊天工具时不时会弹出这样一些信息:"负面消息删除""专业删帖""负面压制"等号称网络公关的服务。记者与其中一些删帖公司联系后了解到,这种删帖服务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咂舌,什么新闻,论坛,网贴,博客等无所不及,而且全部明码标价。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负面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