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是唯一一家企业债 连续三年盈利盈利的网站,对吗

视频网站都在亏钱 乐视网是如何盈利的?秘籍有四!_乐视网(300104)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视频网站都在亏钱 乐视网是如何盈利的?秘籍有四!
  日披露的乐视网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达130.17亿,同比增长90.89%,净利润为2.17亿,同比增长68.57%。在国内视频网站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连续9年保持盈利的乐视网是个异类。而且乐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走的也是亲民路线,对营收贡献很大却基本没有利润,甚至是在“赔钱卖”。  那么乐视网持续盈利的秘籍是什么?  首先要知道乐视网是凭什么登陆A股的  乐视的盈利是被A股的上市制度逼出来的,没有利润连上市的资格都没有,上市后不能保持盈利就会被ST.  乐视上市时有两条业务线:网络视频基础服务和视频平台增值服务。  这两条业务线都有相当的盈利能力。前者包括四项业务:  1)通过乐视网及客户端提供免费标清视频;  2)依托早期积累的大量版权内容,乐视展开版权分销业务(客户包括优酷、土豆、迅雷、普乐);  3)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SP业务(主要模式为手机话费分成);  4)2008年,推出UGC模式的视频分享业务。2010年2月,注册用户340万。  后者包括广告及“分流”服务(将流量倒给其它网站).  乐视总结出“版权 用户 增值”的三位一体商业模式,以正版内容基础,向付费用户提供高清视频服务,向免费用户提供标清视频服务赚取广告及分流收入(倒流给游戏、电商及教育类网站,2009年转化率为2.15%,收费标准为47.24元/人次).  付费用户一直是乐视的重要支柱,2007年贡献3200万营收,2010年突破1亿。同期,由于其它业务的崛起,这部分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从86%降至41%。  广告及用户分流收入从2007年的528万增至2010年的8000万,占营收的比例从14%提高到32%。  版权分销收入从无到有,2010年达5300万元,占营收的21%。  乐视从付费用户、版权分销、广告三个来源取得收入,虽然规模不大,但财务状况与“烧钱 盗版”跑马圈地、唯PV是图、单纯依赖广告业务的其它视频网站有天壤之别。惟其如此,乐视才能满足在创业板上市的财务要求。  截至2010年6月,乐视网PV在alexa中文排名173,不仅远远落后于腾讯视频(第2名)、优酷网(第9名)、搜狐视频(第10名)、土豆网(第13名)、迅雷看看(第21名)、酷六网(第22名)。与激动网(第68名)、PPS(第95名)、时光网(第129名)、PPTV(第133名)、间房(147名)相比也逊色许多。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国内30多家视频网站累计获得10亿美元风投。某知名风投对乐视“尽职调查”的结论是:哪有人掏钱买版权?哪有对用户收费的?这是一家毫无希望的公司!  当PV排名靠后的乐视网成为在A股上市的第一家视频网站,“友商”的不服不忿和旁观者的冷眼可想而知。  早在2012年,爱奇艺CEO龚宇就表示“视频网站盈利已无障碍。”但是,直到2015年优酷土豆仍然沿着与盈利相反的方向奔驰:前三个季度净亏13亿,亏损额为2014年同期的2.5倍!爱奇艺没有披露业绩,但如果不是巨亏损,也百度也不会以28亿美元将其剥离。  当年排在乐视前面的视频网站至今仍没有一家盈利,关的关、并的并,有的已被倒了几次手。越亏越多的优酷土豆从美国退了市,但想要回归只能寄希望于战略新兴板。  与众多视频网站相反,乐视网连续9年保持盈利,尽管净利润只有2亿左右、利润率从40%以上跌至2%,依然难能可贵。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企业也是如此。最先动手积累版权内容、培养付费用户、坚持“软硬结合”(从机顶盒、到手机到电视)是乐视最重要的三步,回过头来看大方向和时机都是正确的。  以持续盈利获得并保持A股上市地位,乐视网在版权、会员制及会计准则运用等方面有四个秘籍。  盈利秘籍一:版权分销  早年视频网站把钱烧在带宽、服务器及线上推广上,眼里只有PV和广告收入,不注重内容投入。乐视网却以“白菜价”大量收购版权内容。根据招股文件,2007年采购电影、电视剧的均价为1.74万元/部,2008年为2.68万元/部,2009年采购量为前两年总和的7倍,均价只有1.47万元/部。  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的版权采购费用加起来只有5850万元。截至2010年4月,乐视拥有电影版权2324部,电视剧版权4.31万集。  2009年起,视频网站之间爆发“版权大战”,所有玩家都同时成为原告和被告:搜狐联合优朋告优酷、优酷起诉酷6、酷6起诉土豆、优朋起诉迅雷、土豆要求政府吊销优酷资质……  与此同时,版权内容价格开始蹿升,2011年《攻心》、《还珠格格》网络版权分别卖出2000万元和3000万元,《浮沉》单集价格突百万。  早年积累的版权成为乐视的宝藏,版权分销收入对乐视网的价值在2011年达到极致。这一年3.56亿的版权分销收入占营收的59%、广告收入的311%、相当于净利润的272%!  2012年,乐视网对版权分销业务的依赖有所减弱,但卖版权的收入仍然是广告收入的132%。说明那时候的乐视内容储备有余、通过广告将内容变现的能力不足。  2013年,广告收入开始超过版权分销。排在前三的版权买家是迅雷、腾讯和爱奇艺,三家的贡献占乐视总营收的13.82%。  版权内容的采购、分销作为乐视网的核心能力之一延续了下来,早期采购的内容陆续到期,新采购的内容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2014年、2015年版权分销收入分别为7.05亿和7.76亿,虽然占营收的比例越来越小,对净利润却有莫大的贡献.2015年,版权分销收入相当于净利润的357%,没有这部分收入就不会有净利润。  乐视运营版权内容的目的当然不仅是分销,更重要、更长远的意义在于吸引付费用户。在这方面,有Netflix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盈利秘籍二:硬件销售的安排  2012年9月,乐视网宣布将推出自有品牌的乐视TV,次年5月乐视TV面世。三年后,乐视TV累计销售500万台,远远领先于三星、小米等竞品。  智能电视不靠硬件赚钱,乐视与小米对此是有共识的。但小米没有上市,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放手亏。乐视网要维持A股上市地位就不能承受亏损。  乐视网子公司乐视致新(天津)担起重任,负责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生产、销售。2013年、2014年、2015年,乐视致新营收分别为7.24亿、41亿和86.9亿,乐视网几乎是唯一的买家。  最近三年,乐视致新净亏损分别为4700万、3.86亿和7.31亿。乐视拿走94%以上的产品,却只分担58.55%股权的亏损,实质上是让乐视致新的少数股东分担了四成多的亏损。  布局已经很巧,贾跃亭还要巧上加巧,那就是从硬件销售价格中拆出一部分做为服务费。以乐视“超3X55”为例,硬件价为3699元,1年服务费为490元,再优惠300元,消费者实际支付3889元。这样一来,消费者感觉乐视的硬件不贵,投资者觉得凭内容赚钱的乐视象空间更大。  从下表(单位:百万元)可以看到,乐视终端业务收入远小于终端业务成本,但加上付费业务收入后则略有盈余。  2015年,终端业务、付费业务收入之各超过终端成本6.13亿元。  但这6个多亿可不是“硬件 服务”业务的毛利润,还有购买版权内容的巨额开支呢。  没有丰富的正版内容,绑定的付费服务到期后,用户不再续费,乐视将前功尽弃。下面看看乐视如何处理版权开支。  秘籍三:版权内容多购买少计提  版权采购是视频网站最大的一块成本。2013年、2014年、2015年,乐视采购、制作版权内容的成本分别为12.8亿、14.6亿和23.9亿。  乐视没有躺在早年囤积的版权内容上吃老本,面是奋勇加入版权采购大战,到2015年末累计采购金额已达61亿。  每月价值2亿的新增内容是乐视网跻身一线视频网站的保障。估计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爱奇艺的内容投入都在这个水平(后面两家没有上市只能估算)。搜狐略逊一筹、迅雷、暴风在内容方面早已掉队。  最近三年,乐视版权摊销分别为5.7亿、10亿和14.3亿,占期初版权内容账面值的比例从35%提高到49%。2010年,摊销只相当于当年采购成本的15%;2015年这个比例提高到60%。  乐视网的摊销力度不算小,但优酷土豆的力度更大——采购的版权内容,在第一年就摊销掉50%。按这种会计方法,乐视网不会有一分钱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没有采取优酷土豆式的“加速摊销”,他们认为内容是有“长尾价值”的,特别是对付费会员。比如卡拉OK点歌机,没有最新、最流行的那几首是万万不行的,但只有最近一年两流行过的几十、几百首也卖不出多高的价值。某款售价2680元的“超级智能点歌机”的曲库里有18万首。  到2015年末,Netflix在全球拥有7000多万付费用户,凭的就是海量的高品质内容(账面净值高达72亿美元).  粗粗算来,乐视让用户感觉内容十分丰富并且每年新增价值20几亿的新内容,而每年计入财务成本的版权开支仅为10几亿。  秘籍四:研发费用资本化  早年乐视需要研发的东西不多,2007年、2008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39万和700万。2011年,研发费用陡然增至3.24亿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对保持盈利形成重大威胁。2012年起,乐视网开始了研发费用资本化。例如在2014年、2015年,分别将8.06亿和12.24亿研发费用中的4.83亿和7.32亿资本化,占实际研发支出的60%,相当于当期净利润的330%以上。  研发费用资本化后,相应的非专利技术、软件成为乐视的无形资产。对于这部分无形资产,乐视采取的是“减值测试”法。外界基本无法判断乐视的研发成果是否满足计为无形资产的条件,更无法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程度上、哪些无形资产该减值了。说白了就是想怎么计就怎么计,不想减值就不必减。  2015年,乐视将7.32亿研发费用作资本化处理,非专利技术、软件两项无形资产合共增值了6.95亿,这是乐视盈利的又一项秘籍。  接下来呢  有人对市值1000亿的乐视净利润只有2个亿表示“呵呵”,可市值2600亿美元的亚马逊还在盈亏间摇摆:2015年盈利近6亿美元、2014年亏损2.4亿、2013年盈利2.7亿美元、2012年亏损3900万美元、2011年盈利6.3亿美元。  再看中概公司:2015年前三季,优酷土豆亏了13亿;2016年Q1,京东、去哪儿分别亏了94亿和50亿。如果是在美国上市,乐视大可不必费心维持损益表上最后那行数字——净利润。  一直以来乐视给人的印象是言过其实:以“二流视频网站”的身份登上创业板,许多人不以为然;卖机顶盒不过瘾,又要卖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自行车、超级汽车……似乎应了朱熹所说的: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但乐视不仅上了市,还成为创业板龙头;数十亿真金白银砸内容,终于跻身一线视频网站;超级电视出货500万台面且越卖越好;2016年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影业即将注入上市公司、体育估值超200亿、电商日渐高调……贾跃亭在那么多发布会上吹的牛正慢慢变成现实,乐视生态已从“画饼”到可以充饥的“食物”。  “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乐视通过各种财技远离亏损、维持上市地位是可以谅解的。  从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来讲,在A股上市是非常差的选择。乐视2014年8月就提出增发新股融资45亿的方案。几经周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分钱到账。
是金子总会发光,顺应潮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乐视!
天下第一钱神局 !要发财,买乐视 !
天下第一骗,靠假业绩假报表呗,全都亏损,就你连续六年盈利,视频排名和前三甲一直差距很大,老大老二老三都亏损,尼玛你个小四连续挣钱。你是猴子派来的吗?我去,成龙拍的神话,你一定是主编。2015高位天价天量减持套现,随后股灾发生了。。。你不是股神,你是股灾的罪魁之一!
有利 回击 “市场看不懂” “注册一天” 这些乐黑!!好文章
呵呵,坦坦荡荡的告诉你乐视是怎么盈利的,不服?
呵呵,坦坦荡荡的告诉你乐视是怎么盈利的,服!服!服!
它真正的秘籍之一:葵花宝典(减持套现天下第一)。区别:零成本。受害者:中小投资者。最大亮点:它不是自宫,而是切掉了被忽悠入套者的小jj,这是伟大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创新,颠覆了以往想成功引刀自宫的葵花铁律。
上海网友 : 是金子总会发光,顺应潮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乐视!
可以复牌了!
如果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全世界公司和工厂一夜之间被消灭了,这家公司值多少钱?
主贴没有讲到一个关键问题,老贾两次减持乐视的免息借款34.7亿(后面减持的32亿还没有进入乐视)是支撑乐视的关键。假如美国上市,没有这样好的减持机会。还有应收账款33亿没有提及。
它真正的秘籍之一:葵花宝典(减持套现天下第一)。区别:零成本。受害者:中小投资者。最大亮点:它不是自宫,而是切掉了被忽悠入套者的小jj,这是伟大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创新,颠覆了以往想成功引刀自宫的葵花铁律。
一个值得尊敬且伟大的公司!
花了大功夫,几年的财务数都给你扒了个遍。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日披露的乐视网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达130.17亿,同比增长90.89%,净利润为2.17亿,同比增长68.57%。在国内视频网站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连续9年保持盈利的乐视网是个异类。而且乐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走的也是亲民路线,对营收贡献很大却基本没有利润,甚至是在“赔钱卖”。  那么乐视网持续盈利的秘籍是什么?  首先要知道乐视网是凭什么登陆A股的  乐视的盈利是被A股的上市制度逼出来的,没有利润连上市的资格都没有,上市后不能保持盈利就会被ST.  乐视上市时有两条业务线:网络视频基础服务和视频平台增值服务。  这两条业务线都有相当的盈利能力。前者包括四项业务:  1)通过乐视网及客户端提供免费标清视频;  2)依托早期积累的大量版权内容,乐视展开版权分销业务(客户包括优酷、土豆、迅雷、普乐);  3)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SP业务(主要模式为手机话费分成);  4)2008年,推出UGC模式的视频分享业务。2010年2月,注册用户340万。  后者包括广告及“分流”服务(将流量倒给其它网站).  乐视总结出“版权 用户 增值”的三位一体商业模式,以正版内容基础,向付费用户提供高清视频服务,向免费用户提供标清视频服务赚取广告及分流收入(倒流给游戏、电商及教育类网站,2009年转化率为2.15%,收费标准为47.24元/人次).  付费用户一直是乐视的重要支柱,2007年贡献3200万营收,2010年突破1亿。同期,由于其它业务的崛起,这部分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从86%降至41%。  广告及用户分流收入从2007年的528万增至2010年的8000万,占营收的比例从14%提高到32%。  版权分销收入从无到有,2010年达5300万元,占营收的21%。  乐视从付费用户、版权分销、广告三个来源取得收入,虽然规模不大,但财务状况与“烧钱 盗版”跑马圈地、唯PV是图、单纯依赖广告业务的其它视频网站有天壤之别。惟其如此,乐视才能满足在创业板上市的财务要求。  截至2010年6月,乐视网PV在alexa中文排名173,不仅远远落后于腾讯视频(第2名)、优酷网(第9名)、搜狐视频(第10名)、土豆网(第13名)、迅雷看看(第21名)、酷六网(第22名)。与激动网(第68名)、PPS(第95名)、时光网(第129名)、PPTV(第133名)、间房(147名)相比也逊色许多。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国内30多家视频网站累计获得10亿美元风投。某知名风投对乐视“尽职调查”的结论是:哪有人掏钱买版权?哪有对用户收费的?这是一家毫无希望的公司!  当PV排名靠后的乐视网成为在A股上市的第一家视频网站,“友商”的不服不忿和旁观者的冷眼可想而知。  早在2012年,爱奇艺CEO龚宇就表示“视频网站盈利已无障碍。”但是,直到2015年优酷土豆仍然沿着与盈利相反的方向奔驰:前三个季度净亏13亿,亏损额为2014年同期的2.5倍!爱奇艺没有披露业绩,但如果不是巨亏损,也百度也不会以28亿美元将其剥离。  当年排在乐视前面的视频网站至今仍没有一家盈利,关的关、并的并,有的已被倒了几次手。越亏越多的优酷土豆从美国退了市,但想要回归只能寄希望于战略新兴板。  与众多视频网站相反,乐视网连续9年保持盈利,尽管净利润只有2亿左右、利润率从40%以上跌至2%,依然难能可贵。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企业也是如此。最先动手积累版权内容、培养付费用户、坚持“软硬结合”(从机顶盒、到手机到电视)是乐视最重要的三步,回过头来看大方向和时机都是正确的。  以持续盈利获得并保持A股上市地位,乐视网在版权、会员制及会计准则运用等方面有四个秘籍。  盈利秘籍一:版权分销  早年视频网站把钱烧在带宽、服务器及线上推广上,眼里只有PV和广告收入,不注重内容投入。乐视网却以“白菜价”大量收购版权内容。根据招股文件,2007年采购电影、电视剧的均价为1.74万元/部,2008年为2.68万元/部,2009年采购量为前两年总和的7倍,均价只有1.47万元/部。  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的版权采购费用加起来只有5850万元。截至2010年4月,乐视拥有电影版权2324部,电视剧版权4.31万集。  2009年起,视频网站之间爆发“版权大战”,所有玩家都同时成为原告和被告:搜狐联合优朋告优酷、优酷起诉酷6、酷6起诉土豆、优朋起诉迅雷、土豆要求政府吊销优酷资质……  与此同时,版权内容价格开始蹿升,2011年《攻心》、《还珠格格》网络版权分别卖出2000万元和3000万元,《浮沉》单集价格突百万。  早年积累的版权成为乐视的宝藏,版权分销收入对乐视网的价值在2011年达到极致。这一年3.56亿的版权分销收入占营收的59%、广告收入的311%、相当于净利润的272%!  2012年,乐视网对版权分销业务的依赖有所减弱,但卖版权的收入仍然是广告收入的132%。说明那时候的乐视内容储备有余、通过广告将内容变现的能力不足。  2013年,广告收入开始超过版权分销。排在前三的版权买家是迅雷、腾讯和爱奇艺,三家的贡献占乐视总营收的13.82%。  版权内容的采购、分销作为乐视网的核心能力之一延续了下来,早期采购的内容陆续到期,新采购的内容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2014年、2015年版权分销收入分别为7.05亿和7.76亿,虽然占营收的比例越来越小,对净利润却有莫大的贡献.2015年,版权分销收入相当于净利润的357%,没有这部分收入就不会有净利润。  乐视运营版权内容的目的当然不仅是分销,更重要、更长远的意义在于吸引付费用户。在这方面,有Netflix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盈利秘籍二:硬件销售的安排  2012年9月,乐视网宣布将推出自有品牌的乐视TV,次年5月乐视TV面世。三年后,乐视TV累计销售500万台,远远领先于三星、小米等竞品。  智能电视不靠硬件赚钱,乐视与小米对此是有共识的。但小米没有上市,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放手亏。乐视网要维持A股上市地位就不能承受亏损。  乐视网子公司乐视致新(天津)担起重任,负责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生产、销售。2013年、2014年、2015年,乐视致新营收分别为7.24亿、41亿和86.9亿,乐视网几乎是唯一的买家。  最近三年,乐视致新净亏损分别为4700万、3.86亿和7.31亿。乐视拿走94%以上的产品,却只分担58.55%股权的亏损,实质上是让乐视致新的少数股东分担了四成多的亏损。  布局已经很巧,贾跃亭还要巧上加巧,那就是从硬件销售价格中拆出一部分做为服务费。以乐视“超3X55”为例,硬件价为3699元,1年服务费为490元,再优惠300元,消费者实际支付3889元。这样一来,消费者感觉乐视的硬件不贵,投资者觉得凭内容赚钱的乐视象空间更大。  从下表(单位:百万元)可以看到,乐视终端业务收入远小于终端业务成本,但加上付费业务收入后则略有盈余。  2015年,终端业务、付费业务收入之各超过终端成本6.13亿元。  但这6个多亿可不是“硬件 服务”业务的毛利润,还有购买版权内容的巨额开支呢。  没有丰富的正版内容,绑定的付费服务到期后,用户不再续费,乐视将前功尽弃。下面看看乐视如何处理版权开支。  秘籍三:版权内容多购买少计提  版权采购是视频网站最大的一块成本。2013年、2014年、2015年,乐视采购、制作版权内容的成本分别为12.8亿、14.6亿和23.9亿。  乐视没有躺在早年囤积的版权内容上吃老本,面是奋勇加入版权采购大战,到2015年末累计采购金额已达61亿。  每月价值2亿的新增内容是乐视网跻身一线视频网站的保障。估计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爱奇艺的内容投入都在这个水平(后面两家没有上市只能估算)。搜狐略逊一筹、迅雷、暴风在内容方面早已掉队。  最近三年,乐视版权摊销分别为5.7亿、10亿和14.3亿,占期初版权内容账面值的比例从35%提高到49%。2010年,摊销只相当于当年采购成本的15%;2015年这个比例提高到60%。  乐视网的摊销力度不算小,但优酷土豆的力度更大——采购的版权内容,在第一年就摊销掉50%。按这种会计方法,乐视网不会有一分钱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没有采取优酷土豆式的“加速摊销”,他们认为内容是有“长尾价值”的,特别是对付费会员。比如卡拉OK点歌机,没有最新、最流行的那几首是万万不行的,但只有最近一年两流行过的几十、几百首也卖不出多高的价值。某款售价2680元的“超级智能点歌机”的曲库里有18万首。  到2015年末,Netflix在全球拥有7000多万付费用户,凭的就是海量的高品质内容(账面净值高达72亿美元).  粗粗算来,乐视让用户感觉内容十分丰富并且每年新增价值20几亿的新内容,而每年计入财务成本的版权开支仅为10几亿。  秘籍四:研发费用资本化  早年乐视需要研发的东西不多,2007年、2008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39万和700万。2011年,研发费用陡然增至3.24亿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对保持盈利形成重大威胁。2012年起,乐视网开始了研发费用资本化。例如在2014年、2015年,分别将8.06亿和12.24亿研发费用中的4.83亿和7.32亿资本化,占实际研发支出的60%,相当于当期净利润的330%以上。  研发费用资本化后,相应的非专利技术、软件成为乐视的无形资产。对于这部分无形资产,乐视采取的是“减值测试”法。外界基本无法判断乐视的研发成果是否满足计为无形资产的条件,更无法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程度上、哪些无形资产该减值了。说白了就是想怎么计就怎么计,不想减值就不必减。  2015年,乐视将7.32亿研发费用作资本化处理,非专利技术、软件两项无形资产合共增值了6.95亿,这是乐视盈利的又一项秘籍。  接下来呢  有人对市值1000亿的乐视净利润只有2个亿表示“呵呵”,可市值2600亿美元的亚马逊还在盈亏间摇摆:2015年盈利近6亿美元、2014年亏损2.4亿、2013年盈利2.7亿美元、2012年亏损3900万美元、2011年盈利6.3亿美元。  再看中概公司:2015年前三季,优酷土豆亏了13亿;2016年Q1,京东、去哪儿分别亏了94亿和50亿。如果是在美国上市,乐视大可不必费心维持损益表上最后那行数字——净利润。  一直以来乐视给人的印象是言过其实:以“二流视频网站”的身份登上创业板,许多人不以为然;卖机顶盒不过瘾,又要卖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自行车、超级汽车……似乎应了朱熹所说的: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但乐视不仅上了市,还成为创业板龙头;数十亿真金白银砸内容,终于跻身一线视频网站;超级电视出货500万台面且越卖越好;2016年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影业即将注入上市公司、体育估值超200亿、电商日渐高调……贾跃亭在那么多发布会上吹的牛正慢慢变成现实,乐视生态已从“画饼”到可以充饥的“食物”。  “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乐视通过各种财技远离亏损、维持上市地位是可以谅解的。  从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来讲,在A股上市是非常差的选择。乐视2014年8月就提出增发新股融资45亿的方案。几经周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分钱到账。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乐视网连续两涨停,该不该追?读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_公司新闻_股票频道_全景网
乐视网连续两涨停,该不该追?读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导读:度过了多事之秋的贾跃亭,如今正带领乐视挑战苹果乃至由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雷军系、周鸿系构成的移动互联的TABLE。不过,尽管乐视以高性价比产品在电视领域完成颠覆,其这一策略在手机、汽车领域能否奏效,并进而建立一套“开放的闭环”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仍是未知。同时,未来巨量的资金投入和高企的资产负债率会否压倒贾跃亭的乐视帝国,也值得关注。
  4月13日,在自家的乐视超级手机发布会前一天,贾跃亭向苹果轰了一记重炮―发出《致苹果的一封信―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不再需要专制者》。信中指出,苹果虽然颠覆了手机,开创了智能手机APP化模式,但其对APP的严格把控也抑制了创新,拦截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等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应用,被苹果强制下架,降低了消费者体验。这无疑是在为乐视主打的“开放的闭环”进行营销预热。
  按照乐视的说法,乐视将建立一套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其EUI操作系统将应用到乐视旗下的多个终端,如超级电视、手机及未来的汽车等,并且通过各终端之间的互通互联,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向应用、内容生产商开放,从而形成“开放的闭环”。
  这一生态战略能否成功,存在巨大的未知数,而其若能成熟,乐视将有可能颠覆既有的TABLE(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雷军系、周鸿系)格局,成为互联网新一极,贾跃亭的身家或许能在今年143.5亿元、新财富500富人榜第90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跃升。
  以颠覆之名
  颠覆,某种程度上,就是乐视的代名词。而乐视颠覆的插入点,往往是“高性能+低价格”。
  2013年5月,在机顶盒领域通过智能盒子0元销售成为一个搅局者之后,乐视在传统霸主众多的电视机领域,投下了重磅炸弹:60英寸客厅电视X60和40英寸卧室电视S40。乐视引以为傲的X60,不仅有号称“夏普+高通+富士康+乐视”的强力软硬件组合,还只定价6999元,是当时同配置智能电视的一半左右。
  高性价比策略,效果是显著的。2014年,各个型号乐视超级电视销量达150万台,在中国绝大多数彩电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滑的背景下,超级电视逆势增长,截至当年10月,销售份额达7.73%,市场占比扩张超过4倍。其在香港市场也首战告捷,日,超级电视登陆香港,仅用9分38秒,1000台X50Air销售完毕。
  在移动互联时代,死守大屏是没有市场的,未来属于移动互联与多屏互通。手机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终端,就成了乐视必然会落子的市场。
  在乐视的超级手机发布会上,贾跃亭再次展现其颠覆本性。由于认为自家的3款新品―超级手机1、1Pro与Max,硬件配置可以跟一流厂商的顶级机型一较高下,贾跃亭喊出了“不服,SOLO(单挑)”的强势口号。
  从价格看,超级手机1定价1499元,1Pro定价2499元。相比其硬件配置,也可以说性价比颇高。而对于旗舰版本超级手机Max,乐视公布了其BOM(Bil&of&Material,物料清单),让用户根据成本定价。这基本上就是告诉消费者,乐视不靠卖硬件赚钱。而且,乐视手机的另一个杀手锏是,存在0元购机的可能:如果用户缴纳1年全屏影视会员费,购买手机时可折价300元。如果消费者的会员资格够长,理论上可能免费获得Max。
  危机考验,有惊无险
  贾跃亭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是乐视在电视、手机等竞争激烈的领域仍敢于高举高打的重要支点。而所有的互联网思维都是烧钱的,无论超级电视还是超级手机,乐视打的牌都是高性价比,也就是在硬件销售上几乎无利可图,仅以此作为扩大用户群体的方式。这就注定了乐视对资金的需求极其庞大。
  不过,至少目前看来,资金对贾跃亭还不是太大的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其深谙资本市场的喜好,懂得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方式向股东“投怀送抱”。
  上市以来,乐视网每年都会推出高比例送配的分红方案。而在2013年10月推出发行股份收购及募集配套资金方案之前,乐视网更是密集发布利好,连发6大股价催化剂(表1),将股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推升超过3倍。
  乐视悉心维护股价,自然是对资本市场有所求。当乐视宣布定向增发计划,拟募集资金12.3亿元用于购买花儿影视100%股权和乐视新媒体99.5%股权之时,其股价已有相当大的涨幅,让乐视得以较小的股本稀释就完成募资,且超过IPO时募集的7.3亿元。
  股价上涨,不仅有利于乐视网再融资,也有利于贾跃亭调集资金,投资于乐视控股旗下的其他产业。
  根据公开资料,贾跃亭对其在乐视网股权进行质押操作融资的比例,高峰时期占其在乐视网持股的77%。也就是说,乐视网股价如果大幅下跌,贾跃亭就有可能被要求增加质押物或偿还借款,这对乐视控股旗下其他公司的资金链将形成威胁。
  正因如此,乐视网对于影响股价的各种因素极为敏感。而2014年对乐视,又可谓多事之秋,其在危机公关上,面临重重考验(图1)。
  首先是2014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加强对互联网电视终端和内容的监管,乐视的机顶盒等业务受到重大影响,网上出现了“乐视UI违规违法,被部分关停”、“乐视机顶盒停止销售”等负面舆情。受此影响,乐视网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为此,乐视紧急申请停牌,在随后的公告中,其一方面澄清不实传言,一方面表示,在互联网机顶盒合作中确实涉及违规,但已经完成整改方案并上报,将对相关业务对当年业绩的影响予以测算,并向投资者公布。结果在复牌当日,乐视网股价就反弹了7.8%。
  此后,乐视网早期股东汇金立方的实际控制人王诚为令氏家族成员,又让乐视网蒙上了一层“官商迷雾”。在海外辗转5个月的贾跃亭,于2014年11月回国,之后又接受了一场机构投资者的调研,以打消各方顾虑。
  度过了最为艰险的一段时间的乐视,尽管12月初宣布终止筹划收购资产以进行外延式扩张的重大事项,其股价并未应声下跌,反而在复牌当日收出涨停。在随后的一个多季度,其股价涨幅超过170%。
  乐视的棋局
  要成为互联网一极,互联网思维和资金的支持都不可或缺,但要“成为风口上的猪”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能等到风起了再去追赶,而必须提前布局。贾跃亭在布局上的能力,似乎有迹可循。
  做视频网站起家的乐视网,虽然起步早,但知名度远不如同行的优酷土豆、酷6、爱奇艺等网站,若不是一部红遍全国的《甄传》,知道乐视网的普通消费者恐怕真不多。难的是,在烧钱速度数一数二的网络视频行业,乐视网不仅能够实现盈利,还能让盈利增长符合A股公司的上市标准。这其实得益于贾跃亭和与其同龄的乐视现任副董事长刘弘的远见。
  乐视网成长之初,国内盗版成风,对知识产权(IP)的保护几乎是一纸空文,视频行业中也鲜有愿意出钱构筑版权护城河的。而乐视却坚持购买正版,如今来看,这让其得以在版权价格处于低谷之时大举收购IP。
  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反盗版联盟的成立,乐视网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盗版视频被迫下架,而已经形成规模的视频网站想挽留住消费者,就不得不购买热门影视剧的版权。曾经少有人问津的版权,一下子“洛阳纸贵”。此时,乐视收购的大量版权为其构筑了宽广的价值护城河,当其他网站头疼版权费不断上涨时,乐视网却开始享受坐地涨价之利。乐视网版权分销收入在6年时间里从5万元飙升至5.55亿元,呈现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图2),乐视也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版权分销商之一。
  其前5大客户中,迅雷、腾讯等互联网大佬赫然在列,可见乐视网抢占版权高地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正版化带来的红利,让乐视网率先在视频网站中实现了盈利。优酷、土豆等中国互联网公司远赴美国上市,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难以满足国内上市对持续盈利的要求,而乐视网则成为了唯一一家登陆A股的视频网站。
  乐视在版权内容的布局和超级电视的布局已经让其尝到了甜头。而按照乐视现在的布局,未来仍有可能在互联网世界赢取先机。目前乐视横跨互联网、影视剧、体育、电视、手机五大产业,还在谋局汽车业。根据贾跃亭的规划,这些产业都可以通过乐视网及乐视的EUI操作系统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乐视的生态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在每个环节布局的力度都不小。在内容方面,乐视影业CEO张昭本身来头不小,他的上一个东家就是因成功发行《泰》、《致青春》而名噪一时的光线影业。张昭掌舵乐视影业之后最受瞩目的动作之一,就是成功发行了《敢死队》系列及《归来》、《小时代3》等卖座电影,显示出极强的运作能力。据了解,2014年乐视影业的票房收入超过30亿元,第三季度该公司已经位列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中的第一名。
  而对当前资本市场热捧的体育产业,贾跃亭也早有布局。如今,乐视体育作为互联网体育平台,已经形成相当影响力并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在A轮融资中募资5000万美元,其整体估值为2.7亿-3.3亿美元。据称,其B轮融资的时间表已经排定。
  2015年3月,乐视控股与北京汽车在香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未来随着乐视汽车的落地,乐视在产业上的布局将趋于完善,即乐视旗下影视业公司生产内容,乐视网成为播放平台,而乐视电视、手机和汽车则通过EUI系统互相连接,让消费者可以在休息、乘车和各种零碎时间中,使用乐视的服务。
  颠覆之路不会平坦
  尽管乐视在互联网产业链上有充分的布局,但其颠覆现有产业的方式,仍是比较简单粗暴。用高性能吸引用户,用低价格挤压竞争对手,在电视领域可以成功,在手机领域则仍是未知数。因为电视机仍是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而在手机领域,已经有小米、华为等一大批优秀国产手机厂商,在硬件、价格上拼得你死我活,再加上智能手机市场有趋于饱和的迹象,留给乐视的空间并不大。
  而在乐视有意介入的智能汽车领域,不仅做工精良、价格良心的特斯拉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富士康、腾讯及冯长革控制的和谐汽车也准备联手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其目标正是做“平价特斯拉”。有意搅局的还有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宣布整合旗下汽车业务,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通过整合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服务和汽车金融业务,为用户提供“看、选、买、用、修、卖”的一站式服务。阿里巴巴甚至还和上海汽车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合作协议,首款产品有望于不久的将来上市。
  除了手机和汽车,随着互联网产业链的延伸,在内容、网站到终端的各条产业链上,乐视都有在他人看来似乎不可战胜的对手(表2)。
  除了“外敌”,乐视似乎还有“内患”。乐视网上市以来,净利润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状态(图3),从上市第一年的0.7亿元,暴增到2014年的3.6亿元。与经营成果相匹配的则是乐视多年来投资支出居高不下,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接近6倍(图4)。但由于其投资支出超过经营流入,而乐视最近又少有进行股权融资,因此,其资金只能通过债务筹集。而乐视的权益乘数(资本总额除以股东权益的倍数,企业权益乘数越高,负债率越高)上市以来持续走高(图5),显示乐视在不断地通过负债加杠杆。
  如此看来,除了乐视能否成为互联网新一极这一问题有待时间来解答之外,未来巨量的资金投入和高企的资产负债率会否压倒贾跃亭的乐视帝国,也值得关注。
注: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续盈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