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和“均衡”是什么关系

经济增长和“均衡”是什么关系?
经济增长和“均衡”是什么关系?
提要:本文首先指出“均衡”概念的局限性,认为增长尤其不能使用“均衡”概念。经济学家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是在研究什么经济,然后才考虑使用合适的数学。文章最后期望北京、武汉能够出几位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唱反调的经济学家。一.引言&&&&在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到处可以见到关于“均衡”的描述。有人吹嘘:&&&&“均衡作为一种方法,在1947年,被一位精通当时数学各种方法的――萨缪尔森在其博士中系统地建立起来。所谓‘系统地’,是说萨缪尔森的如此彻底,他运用数学工具于经济分析是如此娴熟,以致今天(90年代)出版的教科书里,这种方法已经被写成可以机械地一步一步执行的‘菜谱’和机程序。人们可以不用任何思维就从输入一组‘数据’得到关于整个问题的解答。……萨缪尔森为此得到了他的诺贝尔奖。”(博客)&&&&但是“均衡”究竟是什么含义,究竟是怎么定义的,很多学者,依我看,甚至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是稀里糊涂。难怪老有人问:何为“均衡”?在欧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关“均衡”通常是这样解释的:“经济分析中使用的均衡一词,原是从机械力学借用来的一个词语,意指相互作用的力量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处于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因此,经济的均衡分析方法,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考察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在其相互作用中(1)是否趋向均衡,即所谓均衡的存在性(existence)问题;(2)均衡是否稳定,即均衡的稳定性(stability)问题;以及(3)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宋承先,1997,第20-21页)由以上引述可知,所谓“均衡”,是指经济系统“处于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既然经济学里的“均衡”是从力学里借用过来的,那我们就先回忆一下力学里“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是个什么概念。&&&&力学里讲,如果施加于一个质点的合力为零,则该质点处于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如果合力不为零,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显然,力学里讲运动状态,一般有三种: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运动并非静止一种。静止和平衡也不是一个概念。静止是指质点速度为零,而平衡是指质点所受合力为零。静止时不一定平衡,平衡时也不一定静止。例如钟摆,当钟摆摆到最高位置时刻,此时速度为零,钟摆瞬间处于静止状态,但此时钟摆所受合力不为零,所以钟摆不会停在最高位置,而是往回摆动。当钟摆摆到最低位置时,按说钟摆应该停在这里,但钟摆也不会停留在这个位置上,因为它要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往前运动。如果考虑运动有能量损耗,则最低位置是钟摆的稳定平衡位置,因为在这个位置上,当运动速度最后趋向于零时,钟摆上的合力为零;而且,这个最低位置也是稳定的,如果你把钟摆偏开一点,它最终还会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这样,静止、平衡、稳定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西方主流经济学里的“均衡”如果是指“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宋承先,1997,第20-21页),这等于说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研究一只死钟的“学问”,其意义可想而知。下面我们就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obert&Solow)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例,说明胡乱套用“均衡”是何等荒谬。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荒谬&&&&“例3.2.1&&Solow&方程给出的人均资本存量的积累方程为&&&&&&&&dk(t)/dt&=&sf(k)-nk(t)&≡φ(k),&&&&&&&&&&&&(3.2.2)&&&&和初始资本存量k(0)=K(0)/L(0)给定。其中f(k)为人均生产函数,满足性质f(0)=0,f’(k)&0和f’’(k)&0,s为固定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方程(3.2.2)表示人均储蓄用来增加人均资本存量和补偿人口的增长所占有的资本存量。通过这个方程,在给定的生产函数下,可以得到人均资本存量积累的路径。”“性质3.2.1&&&&如果生产函数,参数n和s满足0<n/s<f’(0),则存在惟一的k*,满足φ(k*)=0,即系统(3.2.2)存在惟一的均衡点,它为k*。”“性质3.2.2&&&&在性质3.2.1的假设下,系统(3.2.2)的均衡点k*是渐近稳定的。即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下,从任意的初始资本存量出发的系统(3.2.2)的解将收敛到均衡点k*”&&&&以上引文见(龚六堂,2002,第61-63页)。这个例子“证明”了经济增长系统均衡点的存在及其稳定性。&&&&下面我们指出索洛(Robert&Solow)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荒谬之处。&&&&(1)索洛认为经济系统一定要达到“均衡”,均衡时满足dk/dt=0,或φ(k*)=0,人均资本k不随时间而变化,即人均资本保持为常量。人均资本保持为常量,意思是要求资本存量K的增长与劳动力人口L的增长保持同步:人口增长,资本存量也增长;人口下降,资本存量也下降。而事实是,劳动力人口无论是增长、持平或者下降,资本存量都有可能实现增长。索洛的这个结论特别不能用来指导人口已经很多的中国家发展经济,这些国家应该控制人口数量的盲目增长,以便尽可能快地赶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2)索洛认为,为了实现“均衡”,人口增长率n和固定储蓄率s应该满足不等式0<n/s<f’(0)。首先,根据这个不等式,“均衡”要求人口增长率n一定要大于零,等于或者小于零则经济系统不可能达到“均衡”。前面说了,人口数量持平或者适度下降都有可能使经济增长,人们要求的就是经济增长,不“均衡”才是人们期望的经济状况,这样,您要求经济系统达到“均衡”还有什么意义?其次,要求分母上的储蓄率s不能取得较低,特别不能趋向于零,因为这样肯定会使后面的不等式不成立,从而也使经济系统不可能“均衡”。但是我们知道,储蓄率s=0,表示没有积累,资本存量K保持常量,生产按原有规模进行简单再生产,这在理论上也是一种可能的生产模式。如果资本存量K保持常量,而人口的增长率为n,则人均资本存量k肯定要按指数率衰减:k(t)=k(0)exp(-nt),最后衰减到零,在理论上这也是一种稳定状态(属于人类应该避免的“均衡”状态)。而根据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显然得不到上式,因而也解释不了这种经济现象。&&&&(3)在几乎所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人们还画出了经济系统趋向“均衡”的收敛轨迹,如果k(t)<K*,则K(T)会向增大的方向趋向于K*;反过来,如果K*<K(T),则K(T)会减小以便收敛到K*。这后面一种情况颇令人费解。人均资本已经发展得高了,不是继续向高处发展,而是认为这样不好,要降下来,保持“均衡”,那倒要问问:这“均衡”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4)根据上面的公式(3.2.2),可以得到“均衡”时的人均产出是:&&&&&&&&y=f(k*)=(n/s)k*&&DDDDDDDDDDDDDDDDDDD(1)&&&&根据这个公式(1),人们可以得到这样两个结论:(1)如果人口的增长率n&0但很低很低,则人均产出就会越来越低,而不管人均资本k*是多大。这符合实际吗?(2)如果储蓄率s越来越小,每年的产出几乎吃光用光,没有什么积累,人均产出反而越来越大。这可能吗?这不在骗人吗?&&&&我这里给出一均产出y的公式,起码可以避免以上矛盾,供讨论:&&&&&&&&y=y0exp(s/a-n)t&&DDDDDDDDDDDDDDDDDDD(2)&&&&这里y0表示初始产出,s为储蓄率,a为资本-产出比率,n为人口增长率,t为时间。这个公式中的人口增长率n可正可负,都解释得通。如果n=0,表示人口数量保持不变,这时y=y0exp(s/a)t,人均产出依靠储蓄积累获得增长。如果储蓄率s=0,这时y=y0exp(-nt),没有积累而人口如果增长的话,n&0,则人均产出就会下降,这也好理解;而如果人口数量适度下降,n&0,则人均产出也有可能适度增长,这当然也好理解。&&&&我们再把公式(2)中的各参量的量纲说一下。资本存量K的量纲是“元”,写成式子为:[K]=元。Y为每年的收入,所以,[Y]=元/年。根据公式K=aY,a为资本-产出比率,所以,[a]=年。人口增长率n的量纲,[n]=1/年。储蓄等于资本存量的增加,应该有下式:dK/dt=sY,所以储蓄率s无量纲。时间变量t的量纲是“年”:[t]=年。另外,劳动力数量L的量纲是“人”:[L]=人。人均资本k的量纲:[k]=元/人,即每人多少元资本。人均产出的量纲“[y]=元/(年?人),即每年、每人多少元产出。&&&&公式(2)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存在稳定的“均衡”点,即没有局限于“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增长的经济系统是个不稳定系统。三.结论 &&&&由以上可知,现象和其他现象一样,并非只有“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可供。既然我们研究的是经济增长,那就不应该是“静止不变的平衡状态”,经济总量将会不断增长,不一定非要达到所谓“均衡”。Robert&Solow囿于“均衡”,难免要闹出些笑话。难怪有人会说:“我越来越感觉到数学已经成为了经济学家们故弄玄虚的道具”。数学成为经济学家的道具不可取,经济学家必须首先搞清楚自己是在研究什么,然后考虑用什么数学工具,不能千篇一律地把所有现实经济问题统统硬塞进“均衡”的框框中。 &&&&本来我想把我的一些不同看法与龚六堂先生交流交流的,后来看见主编邹恒甫先生有言在先:“我们期望同学们指出丛书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我们在重印和再版时加以修正”。“如有独到见解和发现,望用撰稿给我们主编的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龚六堂,2002,编者说明)。我既不属于“同学们”,也不会“用撰稿”,更不懂得与国际经济学接轨,所以只好作罢。我就怀疑,邹恒甫先生和龚六堂先生的那么多高足中间,许多年来就没有人提出过“独到见解和发现”?德国的资产阶级学校,培养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无产阶级伟人;苏联的无产阶级学校,方针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结果培养出来的许多知识分子“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满清的科举制度腐朽透顶,结果还出了个主张维新改革的状元郎谭嗣同。所以,我在这里斗胆狂言,有朝一日,在北京、武汉的校园里,一定会站出一位或者几位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唱反调的、不平凡的经济学家。
[1]龚六堂,2002,《动态经济学》,北京出版社。 [2]宋承先,1997,《西方经济学》,复旦出版社。
搜集整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经济增长和“均衡”是什么关系?相关推荐欢迎来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
当前位置: >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 11:15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青海省1990年-2008年间经济增长(GDP)、固定资产投资(T)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作实证研究。最终得出青海省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模型。论文关键词:单位根,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针对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的计量方法,选取1990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在经济运行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选取和变量说明  本文选用的是青海省1990年-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形成总额(I)的数据(数据来自《青海省统计年鉴2008》)。为消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分别采用1990年=100的GDP指数、投资指数计算出各年的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值。本文所有检验结果均使用Eviews-3.1分析得到。为了消除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并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我们对经济增长和投资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t和lngdp表示取自然对数后投资额和省内的生产总值  图一GDP与T趋势图图二LNGDP与LNT趋势图  图一、图二可以看出GDP与T和LNGDP与LNT分别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且方向一致,说明GDP与T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我们进一步利用协整因果检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时间序列可能是平稳的也可能是非平稳的,倘若是非平稳,直接回归则会造成伪回归。因此必须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做检验。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注:M代表D(LNGDP),N代表D(LNT))  分别对LNGDP和LNT进行单位根检验  我们发现带有截距项及二阶滞后项的模型为适当模型,对于给定的α=0.05,,由于ADF=-2.799168>临界值,所以接受原假设,即lnGDP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  同理得到LNT带有截距项、趋势项及二阶滞后项的模型为适当模型。同样为非平稳序列  下面对一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为:    由于ADF=-6.411584临界值,时间序列是平稳序列。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投资序列进行检验,最终判断结果序列非平稳,其一  阶差分0是平稳序列。  (三)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性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具体指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或者,假如这样一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存在,这些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被认为是具有协整关系的,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被认为是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非平稳,但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例如居民收入Y和居民消费C,如果它们各自都是1阶单整,并且它们是(1,1)阶协整,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就是消费倾向,也就是说,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协整检验主要是通过对非均衡误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进行的。  为检验两变量,是否协整,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了两步检验法,称为EG检验。一般先用OLS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回归,用协整向量或协整参数的OLS估计量对回归残差进行非平稳性检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验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两个变量的单整阶数应该相同。然后用OLS方法估计方程。  第二步,检验参差估计值的单整性。如果则认为变量,  阶协整;如果0为1阶单整,则认为变量,  为(2,2)阶协整……检验的单整性的方法既是上述的单位根检验。  对青海省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如下:  第一步,前面已经判断出和均是一阶单整稳定时间序列,所以在此基  础上首先进行如下协整回归  回归结果:  第二步,通过检验上面回归方程的残差的平稳性,来检验和0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回归模型为:    由于ADF=-2.9410临界值,由此可知该残差序列不包含单位根,属于平稳序列这一点确定了和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ECM)是建立在协整基础上的自回归(VAR)模型,如果若干个非平稳  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些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存在。误差修正模型不但能反  映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也能反映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它把表示偏离长期均衡关  系的项即误差修正项作为一个解释变量放在模型中,描述对均衡偏离的一种长期调节。  误差修正模型有单一方程和多方程两种形式。多方程误差修正模型是在向量自回归模型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采用单一方程形式,解释变量包括非  均衡误差、原变量的差分变量以及随机误差项。设,为一阶单整,并存在协整关系,  则误差修正模型为:  由前面单位根检验知,和~I(1),并存在协整关系,则和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回归结果:  其中,是的估计量,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和的长期关系是系数符号符合经济意义,系数大小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因为系数的大小要受到变量度量单位、内在比例等综合要素的影响。
该式说明了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和也存在正向关系;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短期动态关系来看,人力资本的短期波动对GDP短期变化的影响为0.6523,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关系。另外,上年度的GDP、固定资产投资以非均衡误差(ECM)以0.1760的比率对本年度的GDP增长率做出修正,表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很明显的看到F值显著异于零,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青海省  GDP增长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即双向的因果关系。  本文对青海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青海省GDP进行数据分析,ADF检验,协整分析,因果检验以及建立起来的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  一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数数据不平稳,一阶差分平稳进而得到长期的回归模型。  二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因果检验显示:投资增长能拉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同样对投资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三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有高度的相关性,尽管对数数据非平稳,就长期而言构成稳定均衡的协整关系。  四外部性模型对青海省现状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刺激经济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形成相互促进,经济蓬勃发展新景象。然而市场发育也很不健全,这些都使得本模型在适用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1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6)2 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4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0)5 张晓峒.EVIEWS 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2)6 苏盛安、赵付民。我国GDP、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之间的协整分析7 孙群力。公共投资、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 张成。对保持青海省投资与消费平衡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0)9 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千里马论文网:/gl/xz/132852.html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鄂ICP备号-1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技术转移论文&#x5f;经济增长论文技术转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技术转移论文_经济增长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