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怎样计提计提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
坏账准备(Bad debt reserves;Bad Debit Reserve)
  坏账准备是指对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用来,是应收账款的。
  的高度发展是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带来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的发生。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是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1.因或者死亡,以其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2.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一般超过3年)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一、坏账准备的范围
  企业对于应收账款、及符合条件的和计提坏账准备。
  二、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规定
  三、设置“坏账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二是。由于备抵法更符合和,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如下:
  (一)计提坏账准备时
  :——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三)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或者:也可以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和“”。
  (一)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例:泰山企业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 000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0.4%。2007年发生坏账4 000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80 000元。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上年冲销的账款中有2 000元本年度又收回。该年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 000元。假设坏账准备科目在2006年初余额为0。
  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
  解:(1)2006年应提坏账准备=800 000×0.4%=3 2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3 200
   贷:坏账准备 3 200
  2007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4 000
   贷:应收账款4 000
  (2)2007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 000-3 200=800(借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980 000×0.4%=3 920(元),则2007年应提坏账准备=3 920+800=4 720(元)(贷方)。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4 720
   贷:坏账准备4 720
  (3)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3 000
   贷:应收账款3 000
  2008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 000
   贷:坏账准备2 000
  借:银行存款2 000
   贷:应收账款 2 000
  2008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的金额为-800+4 720-3 000+2 000=2 920(元)(贷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600 000×0.4%=2 400(元)(贷方),则应冲销坏账准备2 400 -2 920=-520(元),即2008年应提坏账准备-52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5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20
  (二)
  这是根据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 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例: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分别按1%、5%、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日有关应收款项账户的年末余额如下。按照类似特征将这些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具体情况如下: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2007年年初贷方余额为60 000元,2007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120 000元,则甲公司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为多少?
  分析:(1)题目中给出了各个的情况,则根据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再加上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计提。
  (2)的借方余额具有应收账款的性质,要计提坏账准备。
  (3)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4)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期末应考虑计提坏账准备。
  综合以上分析,甲公司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2 000 000×5%+300 000×10%+1 000 000×1%+400 000×10%+120 000-60 000=240 000(元)。
  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一样在计提坏账准备时,考虑到了该账户原有的余额再做出调整。这两种方法都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观点来估计坏账,注重的是期末坏账准备应有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能更合理地按变现价值评价。但是,期末的应收账款并不都是本期的产生的,可能含有以往年度销售产生的账款,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坏账就不能完全于本期的销售收入配合,在实务上,账龄分析法也使得的有所提高。
  (三)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与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例:丙公司2006年赊销金额为20 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2006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200元。计算2006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解:丙公司2006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 000×1%=2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
   贷:坏账准备 200
  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
  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年度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年度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在同一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第一,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符合条件的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与旧准则规定有所不同。
  第二,计算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坏账准备科目余额时,先要注意题目中要求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判断是否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后,按照题目的要求一步步地处理,通常在每年末都需要将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计算出,以便计算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第三,企业对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关联方(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严重不足等,并且不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或无其他收回方式的,则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关联方的款项也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直接转销法在坏账实际发生时,按实际损失确认坏账损失,计入,同时冲销该笔。
  (2)直接转销法的优点:处理简单。
  (3)直接转销法的缺点:忽视了坏账损失与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及收入相配比的,而且核销手续繁杂,致使企业发生大量陈账、、长年挂账,得不到处理,虚增了,也夸大了前期。
  (1)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2)备抵法的优点:
  ①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合理配比,避免企业;
  ②在上列示,使其接近于未来实际可收回的金额;
  ③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
  (3)备抵法的缺点:账务处理较为繁琐。
  3.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的规定,是针对“部分”的制定的准则,并不是全部长期资产,不适用于在其他具体准则中规范的减值。该准则规范的长期资产减值视同永久性减值,一经提取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或资产离开企业时,再进行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低于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
  准则第六章第四十二条规定,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规定,采用。引入资产的、的、等概念。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财政部发布的《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附录》规定,一般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是:、、、、等应收款项。计提范围较旧准则有所扩大。
  旧准则体系计提8项形成的损失分别计入不同的,比如计入“”、“”、“”等。新准则体系要求统一记入新设置的“”科目。计提时,应借记“”,贷记“坏账准备”、“”等减值准备类科目。资产价值回升时,借记有关减值准备类科目,贷记“”。
  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规定,企业发生的坏账,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可在当期直接扣除。
  由于财税处理的差异,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存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根据规定,应采用计提或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
  【例】某企业2007年应收款项余额200万元,当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2008年发生坏账12万元,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3万元,2008年年末应收款余额22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5.5万元。2009年发生坏账15万元,2009年年末应收款余额26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3万元。假设企业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其发生的坏账损失已全部经过税务部门审批。为30%,每年为500万元,无其他调整项目,税法允许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0.5%.预计在未来3年内有足够的可以抵扣。
  2007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0
  年末计算:坏账准备的账面价值=10(万元);
  坏账准备的计税基础=200×0.5%=1(万元);
  累计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10-1=9(万元);
  期末=9×30%=2.7(万元);
  =(500+10-1)×30%=152.7(万元)。
  借:150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27000
    贷:——1527000
  2008年:发生坏账及收回已冲销的坏账:
  借:坏账准备120000
    贷:应收账款120000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55000 
    贷:坏账准备55000
  年末计算所得税:坏账准备的账面价值=10-12+3+5.5=6.5(万元);
  坏账准备的计税基础=220×0.5%=1.1(万元);
  累计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6.5-1.1=5.4(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5.4×30%=1.62(万元);
  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7-1.62=1.08(万元);
  应交所得税=[500+3-12+5.5-(220-200)×0.5%]×30%=148.92(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5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489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800
  2009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150000
    贷:应收账款150000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130000
    贷:坏账准备130000
  期末计算所得税:坏账准备的账面价值=6.5-15+13=4.5(万元);
  坏账准备的计税基础=260×0.5%=1.3(万元);
  累计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4.5-1.3=3.2(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2×30%=0.96(万元);
  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62-0.96=0.66(万元);
  应交所得税=[500-15+13-(260-220)×0.5%]×30%=149.34(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5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934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0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对企业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额的影响:
对应收款项计提税法允许的3‰-5‰坏账准备。其对企业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额的影响是相同的,即以当年所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金额同时等额减少(或增加)企业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额。在收回应收款项时,也同时等额减少所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企业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应收款项存续期间内,坏账准备对企业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额的累积影响都为0,都起着平滑作用,且影响烈度相同,影响时间也相同,都是应收款项的整个生命周期。
对应收款项计提超越税法允许的5‰坏账准备。其首次计提时,按计提金额减少企业。按税法允许的应收款项的5‰金额减少应税所得额,对企业税前利润的减少影响大于对应税所得额的减少影响,在续提时,按企业确定的计提方法及应收款项的期末计算出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减去其账面上期初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减少(或增加)企业税前利润。按税法允许的5‰比例及应收款项的期初、的差额乘积,减少(或增加)应税所得额,对企业税前利润的减少(或增加)影响大于对应税所得额的减少(或增加)影响。当企业应收款项全部收回时,可按企业期初账面上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增加企业税前利润,可按企业期初应收款项余额乘以5‰的金额确认增加应税所得额。因此,对于整个应收款项的生命周期所计提坏账准备,对企业税前利润和应税所得额都有影响,其累积影响都为0,都起着平滑的作用,但影响烈度不同,对企业税前利润的影响烈度大于对应税所得额的影响烈度。不过影响的时间长度相同,都是应收款项的整个生命周期。
黄莉娟.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会计之友》2008年第21期
秦文娇,许丽丽,付泽民.新准则下坏账准备的财税差异及所得税处理[N].中国税务报.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4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3页& 1页& 1页& 4页& 2页& 1页& 1页& 2页& 6页& 3页
本条目相关资讯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41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坏账准备"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中国一重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证券时报网()03月04日讯
(月4日晚间公告,决定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目前公司执行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6个月以内0.5%,6个月-1年5%,1-2年10%,2-3年40%,3-5年80%,5年以上100%。
中国一重表示,从公司应收款项用户性质分析,80%以上的用户为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小;从公司实际情况看,历年发生的实际坏账金额很小。公司拟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进行调整,具体为:1年以内0.5%, 1-2年10%,2-3年40%,3-5年80%,5年以上100%。预计此项调整将对公司2013年度利润指标产生影响。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财苑社区()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24小时快讯排行权威专业的债权债务法律频道
您的位置:>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比例
  核心内容:什么是准备?什么又是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企业的应收款项计提的,是备抵账户,即是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是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比例。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基本概念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看后心情如何:
相关文章阅读相关咨询推荐咨询专业律师
【2个回复】
【17个回复】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扫一扫,关注法律快车微信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比例为5%,1―3年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比例为10%,3―5年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比例为20%,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50%。已知1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0元,1―3年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3―5年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元。且企业为首次计提坏账,不考虑其他因素,本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______元。A.120000
B.145000C.100000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借:应收账款 30000 贷:坏账准备 30000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B.借:应收账款 30000 贷:坏账准备 30000C.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D.借:应收账款 3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2A.10
B.10.2C.10.4
D.10.53A.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4A.50000
B.62000C.40000
D.520005A.董事会提出股票股利分配方案B.将可转化公司债券转为资本C.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D.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热门搜索:
密 &nbsp 码
在线时间0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20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09阅读权限10UID4944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教材310页第一段列举会计估计是包括了计提比例,可当页第6段列举会计政策时第9点又包括了计提比例,我觉得有点前后矛盾啊,请哪位同学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在线时间0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20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09阅读权限10UID494420
在线时间1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21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14阅读权限200UID486000
是会计估计了
在线时间14 小时鲜花 5 奖杯2 金币 29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372阅读权限60UID32158
在线时间1 小时鲜花 10 奖杯6 金币 273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385阅读权限200UID62319
可是刘老师有道综合题就是作为政策变更追溯了的
在线时间0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20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09阅读权限10UID494420
那道题不是计提比例的改变,是余额百分比法变成按年限计提,应该是会计政策改变吧。
在线时间1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21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17阅读权限200UID3208
不是吧,这是我在轻松过关二答疑区问的问题以及回复:
问:坏帐准备计提方法改变(如从余额百分比法改成帐龄分析法)到底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
答:会计估计变更
问:折旧计提方法改变(如从直线法改成年数总和法)到底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
答:会计估计变更
问: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时,对于由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改为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方法,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答: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除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外,企业由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如属滥用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在线时间6 小时鲜花 1 奖杯0 金币 22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51阅读权限200UID44452
根据财政部的关于企业执行会计制度的有关问答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应该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京公网安备:号&& &&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提坏账准备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