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安全防护办公室工作如何抓落实中,要落实哪些安全防护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我的图书馆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3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5、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6、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1,,&&&&& 2,,,&&&& 3
,(HBV)(HCV)(HIV)
,,HIVHBV&&& &4
三、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 &&&& &1&&&&& &&&& &&2&&&&&& &
4&&&&& &4872hHIVHBVHBV(7)11HCVHCVHIVHIV3672()286
五、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临床标本,而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因此实验室医务人员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为保护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污染向实验室外扩散。特制定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实验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 (1)实验室检测的标本大多是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尿等)。其内可能含有多种病原体,为了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选送的标本往往都是含菌数量和活菌数最多的部分。另外,带菌者、亚临床感染者、潜伏期病人,这些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人有时送检标本做例行检查时,标本中也可能含有病原体。
(2)实验室锐利器械&
实验室人员在采血工作中被针头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医务人员血液暴露,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的危险。另外,针刺伤还可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3)检验操作时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
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性的微生物气溶胶。
① 直接涂片或制作湿片时;
② 吸取和稀释体液标本或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时;
③ 倾倒微生物悬液时;
④ 使用组织搅拌器后立即打开搅拌器盖或当培养管振摇后打开管塞时。
2、防范措施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控制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实验室微生物学监控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
&&& (2)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 (3) 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
&&& (4) 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
医务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5 )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
&&& 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1)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2)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3)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4)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六、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均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为有效隔绝皮肤与病人唾液、血液及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接触,医务人员手的防护极为重要,工作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戴手套,并在下一位病人治疗前更换手套,操作后脱掉手套、肥皂洗手。必要时可用手消毒剂,常用的有5000mg/L碘伏溶液或75%乙醇溶液。
二、发生锐器刺伤立即清洗、消毒,必要时包扎。诊疗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眼罩,预防感染性气溶胶吸入和污染。&& &三、口腔诊室内要保持清洁,每个工作日结束后用紫外线照1小时,并保持通风良好。治疗台在治疗每位病人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综合治疗椅表面及在诊治过程中被病人血液、唾液或其他分泌物污染的工作台,在治疗结束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供应室职业防护ppt,供应室职业防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医院职业安全防护,职业安全防护,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导读:浅谈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了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着这种工作对于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有着很大的身体及心理伤害,并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消毒供应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护策略,以提高大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认识,做浅谈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了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着这种工作对于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有着很大的身体及心理伤害,因此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消毒供应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护策略,以提高大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认识,做好职业防护工作。 [关键词] 消毒供应; 职业危害; 安全防护 前言: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体系中一个特殊的部门,是医院消毒、灭菌医疗器具的重要科室,它既承担着各种器具清洗、保养、消毒、灭菌及发放,也是各种污染物回收的地方,各种病人的污染物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工作人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消毒供应中的工作具有很高的职业危险性。为了有效的防治职业危害的损伤,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策略。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高温、高湿、噪音等是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具有危害性的物理因素。高压灭菌器、超声清洗机,大功率排风扇以及清洗器械的流水声等产生噪音,长期反复在该噪音环境中工作,工作人员易引起烦躁、易怒、疲劳、头痛、听力减退等症状。清洗工作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程序中得一个重要环节,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接触冷水,因此潮湿是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因素之一。高温灭菌锅消毒完成后释放大量蒸汽,温度极高,湿度极大,这些都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更大。 有些紫外照线消毒设备,由于保护不完全或者操作不当,这些辐射对工作人员的皮肤及眼睛会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出现眼睛红肿,甚至可能出现皮肤癌症,同时产生臭氧,吸入可对呼吸道损害。 制作无纺布、敷料、棉球等物品时,其棉絮纤维、粉尘极易被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呼吸道可能损害呼吸系统功能,甚至形成矽肺。 1.2 化学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化学方面的危害因素主要来自日常消毒操作,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需要经常对空气、超净台、地面、墙面等进行消毒,对于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从病房送回的物品,还需要采用特殊的消毒手段处理,才可以废弃。多酶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对人体的眼睛、皮肤,黏膜、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可引起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头痛等。 1.3 生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是集中处理医院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的特殊部门,接受医院各科室回收的医疗垃圾及器械,包括了被病人感染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护士在每天回收、刷洗、包装过程中,必须暴露于这些感染因子中,别是剪刀、缝针等锋利的器械,更是容易划伤工作人员,导致污染物直接与血液相接触,易通过血液、体液感染病毒,潜在感染疾病的危险。 1.4 社会心理因素 虽然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保障供给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其工作强度大、工作繁琐、重复性劳动多、被感染机会大,心理压力过大,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和回报,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很容易导致心态失衡,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工作人员职业安全意识薄弱,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缺乏,认为供应室工作没有与各种传染病人直接接触,有时怕麻烦,不穿戴防护用品,裸露操作而增加职业暴露的危害性。 2安全防护 2.1 物理因素防护 通过基础设施改善,增大工作环境空间,安装空气消毒设备和通风降温设备。有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水衣、防护鞋、橡胶手套护目镜、皮肤消毒液等。工作服每日更换清洗一次,并备有淋浴设施。处理无纺布、敷料、棉球等物品时,使用单独的工作间,工作人员需戴一次性口罩,防治粉尘对呼吸道的损伤。紫外灭菌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紫外光源不可直接照射到人,灭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和眼罩,照射后通风30分钟以后,方可进入。在处理高温灭菌物品时要穿戴长袖工作服,防治烫伤。压力蒸汽灭菌器由专业为人员负责,熟悉性能,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及时维修。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开门时不要面对锅门,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锅内涌出的热气烫伤。出锅时要戴套袖、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为将噪音降到最低,可在压力蒸汽灭菌器前安装隔音板,尽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员离开房间,有噪音的房间应随手关门,以减少污染范围。 2.2 化学因素防护 通过安装大型风机,增强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化学捎毒剂使用,掌握正确配置方法和浓度,注意事项。配制使用各种消毒剂过程中,必须戴口罩、帽子、眼镜及手套等防护用具,配制完成后保证容器密闭,如不小心出现喷溅,立即在自来水下冲洗,然后给予治疗。同时,加强废弃消毒液管理,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2.3 生物因素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划区管理,分为去污区、清洁区和洁净区。人流物流分开,离开去污区应脱去隔离衣、口罩、帽子和鞋套,洗手,回污染区穿特制双层防护服,佩戴口罩、帽子、眼镜和橡胶手套,如发现手套有破损迹象,立即更换。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清洗手术器械等物品时按标准做好自身防护,物品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刺的密闭容器中运输,特殊感染的化学物品应遵守先消毒一清洗一消毒原则。在处理锋利刀剪针的时候,要格外小心,针头、刀片用持针器取下,分开放置,冲洗时针尖、刀锋朝下,避免刺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手被刺破)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流动水冲洗后,用0.5%碘伏消毒。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如被HIV、HBV等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如暴露源为HBV感染者,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如暴露源为抗一HIV阳性,经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如需预防用药,尽可能在1―2h内服用。按要求做好登记、上报院感染科,并医学随访6―12个月。进行高压水枪或者高压气枪的过程中,要严格保护自己,防治高压水流或者气流冲破防护装置,这种操作对于防护着装有着更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2.4 心理学保健 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繁琐、工作量大,要给予工作人员充分的休息时间,组织各种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或者娱乐活动,调节心理承受能力。并定期进行职业损伤和防护知识培训,加强职工安全管理,增强职业感染危害性认识,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同时,医院领导要给予消毒供应中心足够的重视,主动慰问工作人员,解决与各科室之间的矛盾,以增加工作人员的自我满足感,更好的完成消毒保障工作。 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危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供应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保护自己,降低可能的危害,正确做好职业防护,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害发生,医院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工作环境、劳保设施等多个方面给予关照,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梁琼.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j]. 中国消毒学杂志, ):627-628. [2] 褚文娟, 郝伟.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 鲁护理杂志, ):. [3] 潘淑琴, 吴俊霞, 王建斌等.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调查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415-417.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资格考试、旅游景点、文档下载、word文档、外语学习、专业文献以及浅谈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防护对策
医院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物品的供应部门,肩负着各临床科室再生医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和发放。工作中接触大量污染医疗器械、化学消毒剂、一次性物品环氧乙烷的残留物和压力蒸汽灭菌器、清洗机等。操作不慎会导致感染、中毒、烫伤等[1]。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潮湿、噪声环境中,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对供应室人员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如何做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工作中危害人员健康的诸多因素及防护措施报道如下。1危险因素1.1物理因素1.1.1噪声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各类清洗机、空气压缩机、烘干机、高压灭菌器及各种不锈钢物品之间的碰撞。在工作时发出噪声,长期工作在90分贝的工作环境中可使神经元听觉感受器产生器质性病变,导致焦躁、耳鸣、血压升高、失眠等。1.1.2温湿度由于我院供应室位于地下室,一年四季均比较潮湿,清洗时工作人员穿...&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感染是医疗机构所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一方面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对外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医院与患者的医疗负担。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承担着对无菌物品实施消毒灭菌的职能,也是医院再生无菌物品的集中供应中心。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状况以及医疗护理水平[1]。而全面流程管理对于优化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水平有着现实促进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情况为基本资料。其中,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全面流程管理实施前的数据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全面流程管理实施后的数据资料作为观察组。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即,按照传统常规消毒灭菌工作步骤来逐步完成相关工作。观察组采用了全面流程管理,具体如下:首先,对全面流程管理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供应室是为全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以及其他相关科室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无菌医疗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科室,它是医院完成医疗、护理操作的重要保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1科学、严格、正规的完成各种操作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供应室有着自己工作范围和内容,有它的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全面了解、熟悉、掌握它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几年来,供应室已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严格的规章制度,标准的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因此,我们应以此为基准正规地进行各种操作。为提高每位工作人员的素质,科室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有关知识,要求每个人都必须熟练掌握供应器械、物品种类,清洁方法,保养方法,各种手术包、穿制包的使用目的,用物器械数量,正确的打包方法,各种敷料的制备原则及加工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安全操作及保养方法,灭菌效果的检查等,保质保量地保证各个科室的安全使用[2]。2多学习、多观摩、多思考,保证无菌物品供应供应室日常工作...&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需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保护 ,极易造成伤害 ,影响身心健康。现从供应室管理角度对供应室工作中的潜在危险与防护措施进行探讨。1 潜在危险因素1 1 生物性因素 供应室回收的注射器、输液器、纱布类、橡胶类及使用后的各种医疗器械、穿刺治疗包等都不同程度的沾有传染性血液、分泌物等病原微生物 ,这是常见且又严重的威胁。在接触时若不注意个人防护 ,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 ,而且会成为传播的媒介。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 ,丙肝和艾滋病[1] 。据英国医学会 (BMA)调查 ,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YV感染的几率为 1/ 2 0 0 ,被携带乙肝病毒 (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肝的危险性为 1/ 5。1 2 化学性因素 因空气、地面、物品等消毒要求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三效灭活剂、施康等挥发性消毒剂[1] ,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的医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疗养院医疗护理质量 ,也与疗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是预防疗养院感染的重要一环。1 加强培训、提高对疗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针对供应室护理人员对感染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系统的消毒灭菌知识这一薄弱环节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消毒技术规范》,提高感染管理意识和增强消毒灭菌新知识。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 ,变被动执行标准为主动完成 ,同时完善硬件设施 ,使护理工作在预防疗养院感染基础上走向规范化、科学化。2 规范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2 .1 建立合理的工作布局 消毒供应室的布局应按消毒供应室常规严格划分四个...&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当前 ,随着现代医学和现代医院的快速发展 ,以及当今高科技在医疗领域内的普及 ,运用供应室已成为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保健提供后勤保障。供应室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必然影响着医疗质量的好坏。几年来 ,我们有计划地采取措施 ,对所属人员进行了在职教育、训练 ,现介绍如下。1 热爱本职工作 ,加强道德修养教育  长期以来 ,有些护士对供应室工作认识存在偏见 ,认为供应室的工作是 :手动脚动脑不动 ,稀里糊涂混日子 ,老弱病残没前途等错误观念。针对以上突出问题 ,我们以加强做好思想工作为突破口 ,与不同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外出参观学习 ,定期组织政治学习 ,从不同角度启发的思想境界 ,进一步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 ,教育大家热爱本职、以室为家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工作 ,对工作要有高的责任感 ,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具备了这种信念 ,才能把对病人认真负责的精神倾注于正...&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消毒供应室,职业病防护设施,护士职业防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消毒供应中心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