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后向信用炒作会有哪些处罚中国网推送是什么意思

醉驾毒驾人员部分信息公示
核心提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自2017年春运开始,公安交管部门将公开公示涉及13种情形的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张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自2017年春运开始,公安交管部门将公开公示涉及13种情形的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
此次明确公开公示的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具体包括: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登记后,被公安交管部门撤销驾驶许可或者机动车登记的人员、法人;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被取消考试资格的人员;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的人员、法人;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吸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等。
此次公开公示的信息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案件名称、处罚类别、处罚事由、处罚依据、被处罚人姓名、车辆号牌种类、号牌号码、处罚结果等。对涉及人员和企业的其他信息将不予公开公示,并严格保密,以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将定期在&122交通网&统一公布各地公开公示的信息,并向&信用中国网&推送,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社会信用机构等单位提供参考。
《 人民日报 》( 日 11 版)
【责任编辑:薛静】上海:13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被公开公示,或影响个人信用
酒驾、毒驾、超载、超速等在内的13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被公开公示,并将可能和个人信用挂钩 。
5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了解到,交警部门会对这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定期在“122交通网”公开公示,并向“信用中国网”推送,也就是说,一旦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被公开公示,就可能会影响在全国范围内的信用。4月20日以来,已经有503起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被公开公示。
这13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包括:
1.因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登记后,被公安交管部门撤销驾驶许可或者机动车登记的人员、法人;
2.因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被取消考试资格的人员;
3.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的人员、法人;
4.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
5.吸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
6.公路客运车辆、校车载客超过额定乘员20%以上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
7.驾驶营运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规定时速20%或者驾驶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规定时速50%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
8.长途客运车辆违反凌晨2时至5时禁行规定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
9.被吊销驾驶证的人员;
10.因记满12分被降级的驾驶人;
11.因交通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的人员及其所在的道路运输企业;
12.因交通违法行为被处罚的道路运输企业及有关责任人员;
13.在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的驾驶人及其所在道路运输企业。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公开公示的内容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案件名称、处罚类别(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事由(违法事件、地点、事实)、处罚依据、被处罚人姓名、车辆号牌种类、号牌号码、处罚结果、记分,被处罚车辆所属企业名称、法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名称、日期及所在地行政区划。
那么,车主或驾驶人如何知晓自己是否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被公开公示呢?
上海交警总队事故处吴皓警官表示,有两个途径,一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后拿到的“决定书”上会特别注明,例如“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上会写明“该处罚决定将在122交通网()公开公示,同时向信用中国网(www.)推送。”驾驶证被吊销、降级等都会在收到的“决定书”上有类似的内容。
二是可以通过“122平台”查询,在“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http://sh.)上的“业务热点”栏目中会定期对有这13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或企业进行公开公示。
吴皓表示,要想不被公开公示从而影响个人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交通守法意识,安全、文明出行。来源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青岛酒驾多发路段公布 交警晒酒驾七大成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青岛酒驾多发路段公布 交警晒酒驾七大成本
今后,不光是酒驾要公开曝光,交警还将曝光另外12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昨天,市交警支队专门发布酒驾的七大违法成本,在严查酒驾的同时,也来算算酒驾要承受多高的违法代价。新政严查13类严重交通违法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自2017年春运开始,公安交管部门将通过当地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开公示涉及13种情形的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此次明确公开公示的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具体包括: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登记后,被公安交管部门撤销驾驶许可或者机动车登记的人员、法人;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被取消考试资格的人员;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的人员、法人;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吸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公路客运车辆、校车载客超过额定乘员20%以上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驾驶营运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规定时速20%或者驾驶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规定时速50%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非接驳运输的长途客运车辆违反凌晨2时至5时禁行规定的驾驶人及车辆所属道路运输企业;被吊销驾驶证的人员;记满12分被降级的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的人员及其所在的道路运输企业;因交通违法行为被处罚的道路运输企业及有关责任人员;在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的营运驾驶人及其所在道路运输企业。公开公示的信息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案件名称、处罚类别、处罚事由、处罚依据、被处罚人姓名、车辆号牌种类、号牌号码、处罚结果、记分,被处罚车辆所属企业名称、法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做出处罚决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名称、日期及所在地行政区划。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将定期在&122交通网&统一公布各地公开公示的信息,并向&信用中国网&推送,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社会信用机构等单位评估当事人市场准许入、融资授信、确定保险费率、评定纳税信用级别、调整信用等级或评分时提供参考。记者随后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我市交警部门此前已经连续曝光酒司机和渣土车交通违法,下一步还将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增加曝光交通违法行为当事人和单位。发布去年查获1.5万名&酒司机&昨天,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6年,青岛交警共查获酒后驾驶13518人,醉酒驾驶1751人,合计15269名&酒司机&,算下来平均每天查获41.8名&酒司机&。这也是岛城年度查获酒司机首次过万。进入2017年,岛城交警又查获了酒后驾驶604起,醉酒驾驶80起。根据交警部门统计:胶州湾隧道薛家岛收费广场、宁德路与隆德路口、东海路与燕儿岛路口、九水路、黑龙江中路、重庆中路、浮山后、台东、海信桥、杭鞍快速路山东路下桥口成了市区十大酒司机多发路段。晒晒酒驾七大成本&没有一个酒司机被查获后不表示后悔的。 &昨天,宁夏路中队副中队长孙梦这样说。 &我们之所以要给司机们算算酒驾的成本账,就是想让他们知道酒驾的巨大危害,可以把抵制酒驾内化为自觉行动。 &市交警支队宣传处民警夏双武说。第一是法律成本: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第二是诚信成本:酒驾后,律师、医师吊销执照,公务员、法官开除公职,犯罪记录伴随终生,参军、入党等政审难通过。第三是经济成本:酒驾后会产生罚金,面临被单位辞退且无补偿,保险公司也不予理赔。第四是时间成本:酒驾后,一次性被记满12分,需要&回炉&学习;醉酒驾驶被拘役6个月,醉驾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并构成犯罪的,还将被终生禁驾。第五健康成本:酒驾发生事故,不享受国家有关工伤保障,人财两空。第六家庭成本:醉酒驾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家庭将承受巨大心理负担,容易对未成年子女造成影响。第七社会成本:醉驾犯罪记录伴随终身,无法办理移民签注,无法征集服现役。
[责任编辑:王兆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当前的位置 :
严重交通违法将与个人信用挂钩 并向“信用中国网”推送
字体:&& |
新闻热线:
新闻热线:&&QQ爆料:&&短信(微信)爆料:
& &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杨静)4月12日,记者从省公安厅交管局获悉,我省大力推动交通出行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我省各地交管部门将对公安部交管局规定的13种应当公开公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涉及的当事人、法人和具体内容全部予以公开公示,将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并向“信用中国网”推送,供相关单位评估当事人市场准许入、融资授信、确定保险费率、评定纳税信用级别、调整信用等级或评分时参考。
&&&&交管部门还将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实施了应当或者可以行政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者一次性记满12分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将法律文书和相关情况书面通报至当事人所在单位。此外,交管部门将对重点运输企业交通失信和公职人员严重交通违法情况等信息,向“信用江西”网站推送,供有关部门查询。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font color="#、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font color="#、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稿件请投: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新闻热线座机:0
站长:万炳全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炒作会有哪些处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