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i7 7700 的游戏i7主机配置清单 在多少钱这样

电脑很慢,就是一个 i7-7700K!
在2015年英特尔发布了全新的五代酷睿来展示了自家的未来,并推出了一款主频4.0GHz的酷睿 i7-4790K,那年虽然对这个高频杀手十分感兴趣,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剁手的心,最终得过且过的来到了今年年初。 在纳米14nm时代里面如果要说最强&优化&之选,那就要说到年初1月4日凌晨1点正式发布的英特尔 酷睿 i7-7700K!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此次的英特尔 酷睿 i7-7700K肯定能兼容100和200系主板,在100系主板的主板中,只要刷入新的BIOS的话,就能完美兼容最新的英特尔酷睿 i7系列CPU,但在实际体验中,你真的有必要这样麻烦吗?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想玩得更好,你完全有必要让英特尔酷睿 i7系列带上200系列的主板,就例如本次的英特尔酷睿 i7-7700K 。预算上我最高定额在8500元左右,最低的定价4000元左右则不会上英特尔酷睿 i7-7700K,而是英特尔酷睿 i7-7700。 那么英特尔酷睿 i7-7700K和英特尔 酷睿 i7-7700,之间的差价就是那么3-4百元,看性能肯定要上K ,如果钱包额度不足,则反之。
先来稍微过渡一下 英特尔 酷睿 i7-7700K,这次的处理器采用四核心和八线程设计,默认主频为4.2GHz,单核可睿频至4.5GHz,三级缓存为8MB,核芯显卡为最新的HD 630。相比之前的i7-6700K 在频率上比较占优势。
技嘉z270 X Gaming 9 之所以选择它,就是这个主板支持原生的水冷,自带完善的RGB灯光效果,而且这个技嘉z270 X Gaming 9 提供的接口也是十分丰富,2个U.2高速磁盘接口满足我的日常需求。优秀的智能风扇调节和原生的水冷加成,让为英特尔 酷睿 i7-7700K超频都建立了良好基础!
当然配主板方面并不一定说要上面的配置,大家也可以更具需求来配备合适的主板,那么本次的英特尔 酷睿 i7-7700K跑分和游戏性能又如何呢?首先在配置方面,我们采用英特尔 酷睿 i7-7700K+主板 RMIME Z270-A 、内存为双条8G DDR4-2400、硬盘为英特尔 600P 128G与1T的蓝盘。这套装机我就不多细说了,其主要针对对CPU性能比较着重的用户,英特尔 酷睿 i7-7700K稍微超频后性能也有更好的提升,7000元价位档次完美满足用户的游戏和日常办公需求。
在鲁大师跑分中这颗英特尔 酷睿 i7-7700K跑分高达91350分,在鲁大师的数据库里面,各种显示击败全国98%的用户,这也是一个十分亮的数据。
英特尔 酷睿 i7-7700K采用差不多的规格、工艺和内核,在基础频率、睿频幅度以及内存频率的兼容支持上,还是能找到与以往不同的区别,作为Skylake的加强版 英特尔 酷睿 i7-7700K还是有着较为明细的差别。通过super &跑分后,英特尔 酷睿 i7-7700K仅用时8.094秒,主频的提升为处理器带来了更加强大的运行效率。
整体上如果玩的游戏对CPU比较着重使用的话,英特尔酷睿 i7-7700K的确没有什么压力。常见的大型游戏和网游都能兼容,追求完美的游戏效果,可以升级显卡,如果日常的中小型游戏,例如LOL这类的话,英特尔酷睿 i7-7700K无独立显卡也足够玩起。
《杀手6》是一款新推出的游戏。游戏中包含大量的场景和人物细节渲染,对显卡和CPU方面的要求较高,比较侧重显卡,而本次的英特尔酷睿 i7-7700K在跑分中帧数稳定在95-98之间,体验流畅无卡顿,整体还算不错。
《守望先锋》是一款热门的网络团队游戏,对电脑的性能尤其着重,配备英特尔酷睿 i7-7700K的主机,在游戏中能稳定帧率在136-138之间,操作十分流畅,在显卡的加特之下,在开团的同时,画面并没有因为场景内容增多而掉帧。
整体上如果玩的游戏对CPU比较着重使用的话,英特尔酷睿 i7-7700K的确没有什么压力。常见的大型游戏和网游都能兼容,追求完美的游戏效果,可以升级显卡,如果日常的中小型游戏,例如LOL这类的话,英特尔酷睿 i7-7700K裸奔也足够玩起。
看完各种英特尔酷睿 i7-7700K的跑分对比和实际点评后,你会选择升级还是不升级呢?首先对于英特尔酷睿 i7-7700K这款产品来说,对比上一代的产品至少有了5%-10%左右的提升,这明显的是一种进步,可能有人会说10%是多么的小,其实并非这样,在现在的CPU市场中,除非架构有颠覆性的改变,否则提升15-20%以上的是十分艰难的。因此这次的英特尔酷睿 i7-7700K能提升到10%也是十分给力的了。
英特尔酷睿 i7-7700K强悍的超频性能,不少用户肯定在购买了7700K之后会对进行超频处理而获得更强悍的性能表现,尤其这一代的英特尔酷睿 i7-7700K可以在风冷的情况下超频到能5GHZ左右,鉴于目前大多数软件都是依靠单核表现,英特尔酷睿 i7-7700K的强悍单核性能无疑能带来更好的表现。对此,如果目前想换新机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加入英特尔酷睿 i7-7700K,如果已经拥有英特尔酷睿 i7-6700K的用户可以静观其变。
(C) 2010- 企业定制版 all Rights Reserved选左还是选右?I7 7700HQ+GTX1050TI 游戏本能硬抗 I7 7700K台式机?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选左还是选右?I7 7700HQ+GTX1050TI 游戏本能硬抗 I7 7700K台式机?
自从INTEL 第七代CPU和Z270芯片组发布之后,一直看到的都是桌面版I7 7700K的信息,但是其移动版主力I7 7700HQ却一直难得见到,而NVIDIA也见缝插针得插入了他们的GTX1050TI进入I7 7700HQ的笔记本模具中,作为一款通用型的笔记本模具而存在,传闻移动版的GTX1050TI竟然比桌面版的独立显卡GTX1050TI还要给力今天就来扒一下I7 7700HQ+GTX1050TI这款取代I7 6700HQ+GTX960M的笔记本模具配置!为了准确得到这款笔记本配置的数据,那么我选择了一台ITX平台的I7 7700K+GTX1050TI的配置来对比测试,看一下笔记本能达到台式机效能的多少。这次I7 7700HQ在6700HQ基础频率从2.6G提高到了2.8G,而最大睿频则从3.5G提高到了3.8G,缓存和功耗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相对台式机的7700K基础频率4.2G最大睿频4.5G还是差距比较大的。废话少说,开箱先!速度转掉了去年购入的火影金刚T1之后,我入了火影金刚T2,无它,价格比机械革命便宜点而已,品质一样的,其实笔记本的品质最重要是模具,现在都是OEM ODM代工,找一样的厂家代工贴不同的牌子,投入不同的渠道,扛不同的渠道运营成本而已!外观而言,和火影金刚T1并没啥不同之处。笔记本的后面依然是两个散热格栅设计,当中是IO接口区,DC电源接口、HDMI、RJ45千兆网口、USB3.0两个、USB3.1 Type-c一个。开屏由于采用了LG的一块15.6的FHD IPS,所以屏的效果还可以。从可视角度而言,这块IPS其实一般,这和笔记本薄层的背光设计有关。RGB键盘好评了,这一代模具RGB键盘成为标配了。顶盖的LED LOGO前置左右立体声音箱背置左右散热格栅背壳拆解很简单,感觉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升级而设计的。原配内存其实就是DDR4 2400 8GB的普条,我懒得折腾了直接买了一条,凑了16GB&&和京东这款是一样的东西。原配的SSD很少见,是海力士原厂的PC300 NVME 256GB,PCIE3.0X4 M.2接口支持NVME。单面颗粒拿掉帖纸可以看到从闪存缓存主控清一色的是海力士产品,闪存颗粒是海力士的16NM MLC正片。是INTEL 8265拔掉内存SSD网卡之后,可以看到键盘的排线要做下一步拆解必须拔出排线,其实下面的拆解过程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请勿模仿。这个模具继续拆解需要下下掉屏轴盖然后下掉两个散热格栅下掉背面所有螺丝之后,从边缘用名片剥离即可拆解键盘盖。键盘盖和指点板均采用排线链接在主板的PCB上下面就是可以看到双风扇设计正对着背面的2个散热格栅拿掉黑色的胶纸则可以看到主板了继续将主板拆卸出来,可以看到完整的散热模式,双风扇四热管拿掉散热器仔皇后可以看到主板全貌首先是移动版本的GTX1050TI核心,N17P-G1-A1,这和桌面版的GTX1050TI的GP107-400-A1核心编号明显不同。GPU核心采用三相供电,显存一相,显存采用4颗1GB容量的32bit的三星GDDR5,组成4GB 128bit GDDR5的显存群。I7 7700HQ的是BGA焊接在主板上的不可替换,其核心也是长方形的,和下面的正方形PCH南桥一样,无任何可以明确识别型号的标识。CPU供电设计采用5相供电设计,其中核心三相,核显两相。其实目前的软件还是无法识别PCH南桥的,但是我怀疑不是HM170就是HM175。BIOS辨识下面对比我组建的竞争对手台式机平台:主板:华硕Z170I GAMING PROCPU:I7 7700KNVME SSD:SKhynix PC300 256GBSATA SSD:金士顿UV400 240GB&&内存:金士顿HYPER X DDR3333 8GBX2&&为了对比测试的公平,我强制这对内存运行在 17 39 2T下,和运行频率一致。铭瑄的GTX1050TI 4GB GDDR5桌面版这是一块不带外接供电的GTX1050TI&铭瑄GTX1050 Ti终结者4G采用最新Pascal架构GP107-400核心,拥有768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291MHz,Boost频率为1392MHz;4GB GDDR5显存容量,128bit显存位宽,TDP只有75W PCI-E 3.0接口供电即可。 值9 点评2 原创1 好价9&测试电源:酷冷V850散热器:酷冷暴雪T400加日食组建好的核心平台下面我开始对比测试1、CPU识别部分I7 7700HQ的GPUZ参数,14NM工艺,KABY LAKE核心,四核八线2.8G,最大睿频3.8G从AIDA64检测可以看到,主频是2.8,四核最大睿频3.4,单核最大睿频3.8。I7 7700K的GPUZ参数,14NM工艺,KABY LAKE核心,四核八线4.2G,最大睿频4.5G从AIDA64检测可以看到,主频是4.4,四核最大睿频4.4,单核最大睿频4.5。2、PCH南桥识别PCH南桥用了一个非常陌生的代码IDA152,这不同于我们常见的HM170,所以怀疑是HM175。Z170I GAMING PRO则无任何悬念3、内存参数同步调整I7 7700HQ 内存控制器原生支持DDR2400,可以看到金士顿的DDR2400内存运行在双通道 17 39 2T下。为了测试公平我将17 7700K平台的DDR3333频率降低到 17 39 2T与笔记本同步。4、核显侦测I7 7700HQ核显是HD630,这个和I7 7700K是一致的,对于独显本而言其实也没啥好说的。5、CPUZ 效能测试那么对于I7 7700HQ的粗测也可以看出,多线程相当于I7 6700K的87%左右,3.4G和4.2G的四核满载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假如计算主频比的34/42在80%,但是这多出的7%就是工艺步进的差距了。I7 7700K则相当于6700K的114%左右,按照这个测试的评分,比I7 7700HQ的多线程效能高出27%。6、内存读写效能I7 7700HQ内存双通道2400 C17的读写在3.23W和3.5W左右,延迟69.5nsI7 7700K内存双通道2400 C17的读写在3.37W和3.48W左右,延迟63.0ns。差距确实存在,但是不大。7、M.2 NVME读写I7 7700HQ平台M2的海力士PC300 256GB NVME测分1794I7 7700HQ平台M2的海力士PC300 256GB NVME测分1844,其实这个差距可以纯粹认为是CPU主频带来的对4K读写的BOOST效果,除了4K读写随着频率差的变化以外几乎无改变,PCH南桥的NVME磁盘效能是基本一致的。8、SATA磁盘效能I7 7700HQ平台SATA的金士顿UV400 240GB测分1002I7 7700HQ平台SATA的金士顿UV400 240GB测分1053结果和前面的NVME测试是一致的,CPU主频对4K读写起主要作用了,实际的PCH磁盘效能差距不大。9、GPU识别这颗移动版的GTX1050TI确实让我大跌眼镜了,桌面版的TMUS是48,移动版本提高到了64,而核心频率则是直接在桌面版1293基础上增加了200MHz,而BOOST频率更是从桌面版1392基础上提高到了1620MHz,而其他参数基本没变化。桌面版的铭瑄GTX1050TI 4GB GDDR510、3DMARK测试I7 7700HQ+GTX1050TITIME SPY:2528FIRE STRIKE ULTRA:1891FIRE STRIKE EXTREME:3637FIRE STRIKE:6982压力测试中TIME SPY 99.4%通过,FIRE STRIKE ULTRA 97%通过下面是I7 7700K+GTX1050TI平台TIME SPY:2446FIRE STRIKE ULTRA:1783FIRE STRIKE EXTREME:3481FIRE STRIKE:6731压力测试中TIME SPY 99.5%通过,FIRE STRIKE ULTRA 98.7%通过。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即使有27%的多线程CPU效能差距,但是显卡的先天强势无法掩盖,所有3DMARK结果也说明了问题,在游戏测试中,I7 7700HQ和移动版的GTX1050TI还是比I7 7700K加桌面版的铭瑄GTX1050TI技高一筹。游戏表现中的CPU的差距并不足以拉平GPU上客观存在的差距。所以玩游戏,你盲目强调CPU是不完全灵的,适度增加GPU投入会比投入CPU来的更加明显!那么对比测试完毕,在回到这台笔记本模具的本身去看下散热和面板效果。这台T2使用的面板是LG的LP156WF6-SPK3屏库的资料是LG原厂的AH-IPS屏,6bit面板,FHD分辨率,对比700:1,这里也可以解惑我刚才对可视角度一般的原因,资料显示是上下左右可视角度均为最小80度,这和厂家宣传的可视角度最大178度是不同的概念。散热而言,I7 7700HQ的温度确实有降低AIDA64 FPU单拷CPU,FURMARK拷GPU,双满载的情况下15分钟,CPU 77度左右,GPU 62度,说实话,对于一台笔记本来说,满载拷机这样的温度是令人非常满意的,如果换成I7 6700HQ和GTX960M此时就这个模具的散热已经妥妥CPU在90度附近了,而GPU会在75度以上,而此时I7 7700HQ加上GTX1050TI移动版的配置让人顿时安心了太多太多,让我此刻对做出换掉I7 6700HQ和GTX960M的T1的决定感到非常的明智!然后我也测试了一下是否有更换内存的必要性。我使用了一对金士顿的HYPER X DDR4 2400 8GBX2的内存C14&&而原配金士顿内存是DDR4 2400 C17装上去之后我测了一下内存读写差距金士顿的HYPER X DDR4 2400 8GBX2的内存C14原配金士顿内存是DDR4 2400 8GBX2 C17换上去之后这种内存读写差距不到10%的差距实在让我找不到换下这内存的理由毕竟是成对换内存,不过普条和骇客神条的价格差距也不大,如果4GB这种小容量替换16GB大容量,神条值得考虑 。我最终想了一下是否两个M2都是支持NVME的,所以我做了这个测试!两个M2插满NVME的LITEON T10 SSD,然后进入BIOS看识别。可以看到两个NVME SSD都是可以完美识别的然后我发现了CSM设置,我非常好奇的想尝试下是否BIOS里有最新的ME组建支持NVME RAID0,于是就打开了CSM然后SATA这里选择RAID,重启,再进去,依然没有发现IRST选项,这意味着这个本子是不可RAID0的,最大容许2个NVME SSD和一个SATA SSD。最后说下本子自带的RGB控制软件还是很好用的,键盘RGB灯光总结:过去的游戏本是完全无法和台式机硬抗的,因为其温度注定了软肋,越高配的游戏本热的越像狗,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终还是逼迫人回到台式机去了,但是I7 7700HQ这一代的CPU配合GTX1050TI让人貌似看到了游戏本的曙光,温度控制的非常好,移动版的GTX1050TI效能完全压制桌面版GTX1050TI无法抬头,这套配置让人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消除对温度的恐惧,让我觉得抛弃I7 6700HQ+GTX960M那么的无怨无悔,别说性能有提升,就是没提升光这温度的下降也会让我动心的,说游戏本硬抗台式机其实是个笑话,但是仅仅针对玩游戏而言,这两套平台在游戏中收益较大的还是这套游戏本。当移动版GTX1050TI反超桌面版之后,我顿时觉得桌面版的1050TI很鸡肋了,至少这一代移动版在没有M这个代号了,让人觉得老黄确实厚道了一次。那么我们大约计算一下这样一台游戏本性能的台式机的价格:CPU:一颗I7 7700的价格在2000左右GPU:铭瑄GTX1050TI 4GB GDDR5在1200左右内存:DDR4 2400 8GBX2在800元附近NVME SSD:一块效能略差于海力士PC300 256GB的INTEL 600P 256GB价格在650元附近主板:一块最普通的B250主板京东最平650元散热器:随便选一个50块钱的好了机箱:随便选个100元的电源:350W 200元左右这样一套到处短板的主机在5650元了,对了你还少一台显示器和一套键盘鼠标把。都用最差的650块钱的21.5寸1080P TN屏幕和普通的50一套的键鼠,这样也在6250元了是吧。如果你选择一个心仪的机箱,一个400W的金牌电源,一台自己觉得可以接受的IPS FHD显示器,那么分分钟破7000块,那么面对一套非常接近的等同配置的游戏本而言,你会如何选择确实是个很为难的问题了。&现在说说这个游戏本使用中的一些缺点:1、4400MA的电池其实对于这一台本子来说要完成便携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你不随身带上150W的电源适配器是不可能的,这个级别的游戏本的移动便携性确实不行的,放家里做一台紧凑型移动是可以的。2、按照道理说HM175也好,HM170也好,BIOS里的ME模块带有IRST的话,是应该可以组建NVME RAID的,虽然不是很重要,也不安全,但是总觉得有不爽存在。3、这个模具的搭配可能正好是1050TI配合FHD刚好平衡了,但是配合2K屏,1050TI立刻就鸡肋了,所以这个模具不可能做出效能太惊艳的型号出来。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7)
赞15评论13
赞20评论52
赞564评论469
赞120评论270
赞132评论184
赞1929评论1332
赞911评论1535
赞667评论431
赞557评论698
赞887评论157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主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