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土板的降噪能力

最小起购量为100平方米
最大可采购量为10000
库存不足请联系卖家
产品成功加入进货单!
查看进货单
企业诚信档案
注册资金:
移动手机:
企业地址:
广东&佛山&南海区
佛山中声建材有限公司
隔音是指通过某种物品把声音或噪音隔绝、隔断、分离等,因此就需要隔音材料。材料一侧的入射声能与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相关的分贝数就是该材料的隔音量,通常以符号R(dB)表示。
隔音材料或构件,会因使用场合不同,测试方法不同而得出的隔音效果不同。对于隔音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音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的,如钢板、铅板、砖墙等一类材料。隔音材料材质的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
由于这类隔音材料密实,难于吸收和透过声能而反射能强,所以它的吸音性能差。隔音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10-3~10-4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音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
凡是能用来阻断噪音的材料,统称为隔音材料。隔音材料五花八门,日常人们比较常见的有实心砖块、钢筋混泥土墙、木版、石膏板、铁板、隔音毡、纤维板等等。 严格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具有隔音作用,其区别就是不同材料间隔音量的大小不同而已。同一种材料,由于面密度不同,其隔音量存在比较大的变化。 隔音量遵循质量定律原则,就是隔音材料的单位密集面密度越大,隔音量就越大,面密度与隔音量成正比关系。
隔音材料在物理上有一定弹性,当声波入射时便激发振动在隔层内传播。当声波不是垂直入射,而是与隔层呈一角度 θ 入射时,声波波前依次到达隔层表面,而先到隔层的声波激发隔层内弯曲振动波沿隔层横向传播,若弯曲波传播速度与空气中声波渐次到达隔层表面的行进速度一致时,声波便加强弯曲波的振动,这一现象称吻合效应。这时弯曲波振动的辐度特别大,并向另一面空气中辐射声波的能量也特别大,从而降低隔音效果。产生吻合效应的频率fc为:
fc=co2/2 π sin2 θ [12 ρ (1- σ 2)/eh2]1/2 ⑨
式中 ρ 、 σ 、e分别为隔层材料的密度、泊松比和杨氏模量,h是隔层厚度。任意吻合频率fc与声波入射角 θ 有关。在大多数房间中的声场都接近于混响声场,到达隔层的入射角从0°到90°都有可能,因此吻合频率出现在从掠入射( θ=90°) 的fc0开始的一个频率范围,也就是说吻合效应使某一频率范围的隔音效果变差。一般这一频率范围发生在中高频。从质量定律知道,中高频隔音量较大,除了内阻尼很小的金属板外,因吻合效应使中高频隔音量降低的现象,不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不透气的固体材料,对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都有隔音效果,隔音效果的好坏最根本的一点是取决于材料单位面积的质量。
一个面积非常大的隔层,其单位面积质量为ms,当声波从左面垂直入射时,激发隔层作整体振动,此振动再向右面空间辐射声波。以单位面积考虑,透射到右面空间的声能与入射到隔层上的声能之比称透射系数 τ 。定义无限大隔层材料的传递损失(也称透射损失)tl:
tl=101g1/ г ⑦
上述简单情况下可计算得到传递损失近似为:
tl=20lg ω ms/2 ρ oco (db) ⑧ 
式中 ω=2πf 为圆频率, ρ0 、c0为空气的密度和声波传播速度。tl的大小表示材料的隔音能力。⑧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材料单位面积质量增加一倍,则传递损失增加6db。这一隔音的基本规律称 “ 质量定律 ” ,也就是说隔音靠重量。所以像砖墙、水泥墙或厚钢板、铅板等单位面积质量大的材料,隔音效果都比较好。 ⑧式也表明,单层隔音的高频隔音好,低频差。频率每提高一倍,传递损失就增加6db。
需要说明的是:传递损失tl是隔层面积为无限大时的理论 “ 隔音量 ” ,作为一垛墙或楼板,它都有边缘与其它建筑构件连接,这时的 “ 隔音量 ” 与⑦式所表示的传递损失有差别。既有因边缘接近于固定而增大隔音能力,也有作为边缘固定的板振动有一定的共振频率,使某些共振频率点上隔音效果降低的现象。而当作为两相邻房间之间的隔墙或楼板,因为两室之间有多条传声(或振动)通道,这两个房间之间的隔音量(只能称声级差)更不能以该隔层的传递损失来代表。
双层隔音结构
根据质量定律,频率降低一半,传递损失要降6db;而要提高隔音效果时,质量增加一倍,传递损失增加6db。在这一定律支配下,若要显著地提高隔音能力,单靠增加隔层的质量,例如增加墙的厚度,显然不能行之有效,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如航空器上的隔音结构。这时解决的途径主要是采用双层以至多层隔音结构。
双层隔音结构,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为m1、m2,中间空气层厚度为l。双层结构的传递损失可以进行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复杂,在不同频率范围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化表示,这里只作定性介绍。
两个隔层与中间空气层组成一个共振系统,共振频率为fr(m的单位为kg/m2,l的单位为m):
fr=60/√m1m2l/(m1+m2) ⑩
在此共振频率附近,隔音效果大为降低。不过对于重墙来说,此频率已低于可闻频率范围。例如m1为半砖墙250kg/m2,m2为一砖墙500kg/m2,空气层厚度0?5m,这时共振频率在7hz左右。
对于轻结构双层隔音,共振频率可能落在可闻频率范围内,例如两层铝板分别为5?2kg/m2和2?6kg/m2,中间空气层5cm,可计算出共振频率约为200hz。这时应在两板间填塞阻尼材料,以抑制板的振动。一般若用薄钢板做双层隔音结构时,钢板上都涂好阻尼层来抑制钢板的振动。
在共振频率fr以下,双层隔音的效果如同没有空气层的一层(m1+m2)的隔音效果;在fr以上一段频率范围,双层隔音效果接近于两个单层隔音的传递损失之和;在更高的频率,当空气层厚度l为四分之一波长的奇数倍时,双层隔音效果相当于两个单层的传递损失之和再加6db,l为波长的偶数倍时,双层隔音效果相当于两个单层合在一起的传递损失再增加6db,在其它频率,传声损失在这两个值之间。所以在总体上,当频率大于fr时,双层隔音结构显著地提高了隔音效能。
一般双层隔音结构的两层,不用相同厚度的同一种材料,以避免这两层出现相同的吻合频率。
在设计和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两层之间不能有刚性连接。破坏了固体 —— 空气 —— 固体的双层结构,把两层固体隔层由刚性构件相连,使两个隔层的振动连在一起,隔音量便大为降低。尤其是双层轻结构隔音,相互之间必须相互支撑或连接时,一定要用弹性构件支撑或悬吊,同时注意需要分割的两个空间之间,不能有缝或孔相通。“漏气”就要漏声,这是隔音的实际问题。
通过分切、涂胶、裁剪,模压等深加工方法。制造各种规格,异形规格,满足厅堂装饰设计,家电质检,仪器测试、汽车制模等行业厂家或其它配套企业的需求,根据用户需要开发不同规格型号隔音材料,隔音材料具有密实、质重、阻尼性强、高弹性、耐水性、耐候性佳、耐油性、阻燃性好的结构特征。
电视台、电影院、歌剧院、音乐厅、会议中心、体育馆、音响室、家居、商场、酒店、卡拉OK、酒廊、餐厅等。
1、质量定律
对于隔墙隔音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即材料越重(面密度,或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音效果越好。对于单层密致匀实墙,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音量在理论上增加6dB,这种规律即为质量定律。对于双层的纸面石膏板墙,质量定律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增加板的层数或厚度都可以获得隔音量的提高。由于龙骨双层墙系统声频振动形式非常复杂,故质量定律的体现要比单纯的单层墙复杂。单层纸面石膏板的隔音效果很差,例如:12mm厚、面密度10kg/m2左右的纸面石膏板标准计权隔音量Rw=29dB。即使将四层这样的纸面石膏板叠和在一起隔音量理论上Rw也只能达到41dB。轻型匀质墙体,如石膏砌块、加气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板、轻质圆孔板等,面密度大多在60-100kg/m2,受到质量定律的限制,隔音量Rw=35-40dB。对于单层重墙,面密度大于250kg/m2,如120砖墙,90厚空心混凝土砌块、100厚混凝土墙板等,隔音量Rw可达45dB左右,面密度超过500kg/m2的240砖墙、200厚混凝土墙等的隔音量可达50-55dB左右。
2、共振频率
任何隔墙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当声波的频率和墙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墙体整体产生共振,该频率的隔音量将大大下降。一般地,墙体越厚重,共振频率越低,当共振频率低于隔音评价参考频率100Hz时,由于人耳听觉特性对低频不敏感,对隔音量Rw的影响大大降低。对于12mm和15mm厚两种不同面密度纸面石膏板存在不同共振频率。12mm纸面石膏板面密度为10kg/m2,15mm纸面石膏板面密度约12kg/m2。15mm厚的纸面石膏板墙的共振频率基本低于考虑频率范围100Hz,因此共振频率对15mm板构造的墙体构件隔音性能影响较小。但对于12mm板,100Hz附近的隔音性能影响较大,造成低频100Hz、125Hz、200Hz处隔音量比15mm板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共振频率的原因。
3、吻合效应
声波接触墙板后,墙板除了垂直方向的受迫振动以外,还有沿着板面方向的受迫弯曲振动。在某个特定频率上,受迫弯曲振动将和板固有的自由弯曲振动发吻合,这时板就非常顺从地跟随入射声弯曲,造成声能大量地透射到另一侧去,形成隔音量的低谷,这种现象被称作吻合效应,该频率被称为吻合频率fc。
理论和实验均表明,轻、薄、柔的墙fc高,吻合效应弱;厚、重、刚的墙fc低,吻合效应强。12mm、15mm纸面石膏板的fc分别为3.15KHz和2KHz左右。12mm板在3.15KHz处的隔音量产生下降,15mm板在2KHz处的隔音量下降更为严重,甚至下降的趋势强过质量定律,造成在这一频率位置上隔音量比12mm的板还低很多。双层相同的板叠合的吻合频率fc和单层板基本等同,由于双层发生振动叠加,吻合效
应更加剧烈,吻合谷会变得更深。如果使用不同厚度的板进行叠合,吻合谷将彼此错开,且每个吻合谷都较浅,对隔音性能有利。双层板的剧烈吻合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会造成双层15mm板构造的隔墙在3150Hz附近的隔音量反倒低于双层12mm板的隔墙。一层12mm和一层15mm板叠合的隔墙比双层15mm隔墙的面密度低,但隔音量反倒会提高,这是吻合效应被减弱的结果。
吻合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不但与材料的面密度有关,还和材料的弹性模量、厚度、泊松比等条件有关。
纸面石膏板制作工艺中的发泡情况会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影响最直接的面密度。从大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减小面密度,吻合频率会变高,而且吻合效应会变弱,对隔音有利。
有面密度较大、较厚的轻质隔墙,如加气混凝土板、石膏砌块等,吻合频率往往会出现在250-2000Hz的范围内,越重越厚的轻质板,越在隔音曲线的低频范围内出现很深的“吻合谷”,严重限制了墙板的隔音。即使做成双层墙,中间附有空气层,也会因为吻合效应的叠加造成隔音性不高,例如双层90加气混凝土板,中空50mm,隔音量只能达到48dB左右,而同样重量的双排龙骨六层12mm石膏板墙的隔音量可达60dB,这主要是因为12石膏板的吻合频率高,吻合效应没有90加气混凝土板强烈。
板材直接固定在龙骨上时,受声一侧板的振动会通过龙骨传到另一侧板,这种象桥一样传递声能的现象被称为声桥。声桥越多、接触面积越大、刚性连接越强,声桥现象越严重,隔音效果越差。在板材和龙骨之间加弹性垫,如弹性金属条或弹性材料垫对纸面石膏板墙隔音有一定的改善量,最多可以提高3dB。此外,轻钢龙骨本身刚度比较小,对两侧板材的声桥作用要好于矩形截面的木龙骨和石膏龙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要比相同构造的木龙骨和石膏龙骨隔墙隔音效果好。
对于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为了减少声桥,获得更高的隔音量,有时将龙骨结构做成错列结构和双层结构。错列结构是竖龙骨错列分立,两边板不同时固定在一根龙骨上,天地龙骨共用一套;双层结构是天地龙骨和竖龙骨分别做两层,中间没有任何连接,板固定在各自的龙骨上。理论上讲,错列龙骨隔墙隔音优于普通龙骨隔墙,可以提高1-3dB;双层龙骨隔墙隔音优于错列龙骨隔墙,比普通龙骨隔墙可以提高7-8dB。隔音量提高是声桥减弱了的缘故。
5、板缝和孔洞
隔墙上如果出现缝隙和孔洞,会大大降低隔墙的隔音量。假如隔墙墙体本身的隔音量达到50dB,而墙上有万分之一的缝隙和孔洞,则综合隔音量将下降到40dB。为了防止石膏板墙和原结构之间的缝隙,通常在墙体四周安装龙骨时垫入塑料弹性胶条。另外,当每面两层石膏板时,应错缝安装,里层可以不勾缝,只对外层勾缝,这对隔墙隔音量影响不大。但是每面一层板时必须勾缝,否则隔音量将会下降12-17dB。
当前,噪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建筑物的声环境问题隔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选用适当的材料对建筑物进行吸音和隔音处理是建筑物噪声控制工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术措施之一。
由于对噪声控制的手段缺乏了解,“吸音”和“隔音”作为完全不同的概念,常常被混淆了。玻璃棉、岩矿棉一类具有良好吸音性能但隔音性能很差的材料被误称为“隔音材料”,早年一些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吸音板被命名为“隔音板”并用以解决建筑物的隔音问题……。为了合理使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噪声控制效果,对“吸音”和“隔音”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了解和明确的必要。
材料吸音和材料隔音的区别在于,材料吸音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吸音材料对入射声能的衰减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因此,其吸音能力即吸音系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材料隔音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隔音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10-3~10-4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音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
这两种材料在材质上的差异是:
吸音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音材料,在工艺上通常是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以形成多孔性结构;结构特征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以及热传导作用,将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吸音作用。
隔音材料对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音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如钢板、铅板、砖墙等一类材料。隔音材料材质的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由于这类隔音材料密实,难于吸收和透过声能而反射能强,所以它的吸音性能差。
在工程上,吸音处理和隔音处理所解决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吸音处理所解决的目标是减弱声音在室内的反复反射,也即减弱室内的混响声,缩短混响声的延续时间即混响时间;在连续噪声的情况下,这种减弱表现为室内噪声级的降低,此点是对声源与吸音材料同处一个建筑空间而言。而对相邻房间传过来的声音,吸音材料也起吸收作用,从而相当于提高围护结构的隔音量。
隔音处理则着眼于隔绝噪声自声源房间向相邻房间的传播,以使相邻房间免受噪声的干扰。
可以看出,利用隔音材料或隔音构造隔绝噪声的效果比采用吸音材料的降噪效果要高得多。这说明,当一个房间内的噪声源可以被分隔时,应首先采用隔音措施;当声源无法隔开又需要降低室内噪声时才采用吸音措施。
吸音材料的特有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缩短、调整室内混响时间的能力上,这是任何别的材料代替不了的。由于房间的体积与混响时间成正比的关系,体积大的建筑空间混响时间长,从而影响了室内的听闻条件,此时往往离不开吸音材料对混响时间的调节。对诸如电影院、会堂、音乐厅等大型厅堂,可按其不同听音要求,选用适当的吸音材料,结合体型调整混响时间,达到听音清晰、丰满等不同主观感觉的要求。从这点上说,吸音材料显示了它特有的重要性,所以通常说的声学材料往往指的就是吸音材料。
吸音和隔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它们却常常结合在一起,并发挥了综合的降噪效果。从理论上讲,加大室内的吸音量,相当于提高了分隔墙的隔音量。常见的有隔音房间、隔音罩、由板材组成的复合墙板、交通干道的隔音屏障、车间内的隔音屏、管道包扎等等。
吸音材料如单独使用,可以吸收和降低声源所在房间的噪声,但不能有效地隔绝来自外界的噪声。当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组合使用,或者将吸音材料作为隔音构造的一部分,其有利的结果,一般都表现为隔音结构隔音量的提高。
为了合理地选用材料,提高建筑物吸音和隔音处理的效果,首先从概念上将吸音、隔音、吸音材料、隔音材料区别开来,应当是建筑物噪声控制中首要的基本问题。
大部分国家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建筑,隔墙大多采用粘土砖,240mm粘土砖墙的隔音量在50dB以上,隔音效果好。但当今的建筑隔墙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为了环保需要,建筑已禁止使用粘土砖,因为制作粘土砖会破坏耕地;另一方面,由于新型建筑体系以及高层建筑要求自重轻,使隔墙结构趋向于轻薄。轻质墙体的隔音量普遍较低,单层墙一般都达不到50dB.通常在45dB以下,这就使得隔音效果与传统的粘土砖墙相比要差。
目前常用的隔墙材料和构件主要有5大类,它们的隔音状况大体如下:
(1).混凝土墙
200mm以上厚度的现浇实心钢筋混凝土墙的隔音量与240mm粘土砖墙的隔音量接近,150~180mm厚混凝土墙的隔音量约为47~48dB,但面密度200kg/m2的钢筋混凝土多孔板,隔音量在45dB以下.
(2).砌块墙
砌块品种较多,按功能划分有承重和非承重砌块。常用砌块主要有陶粒、粉煤灰、炉渣、砂石等混凝土空心和实心砌块;石膏、硅酸钙等砌块。
砌块墙的隔音量随着墙体的重量厚度的不同而不同。面密度与粘土砖墙相近的承重砌块墙,其隔音性能与粘土砖墙也大体相接近.水泥砂浆抹灰轻质砌块填充隔墙的隔音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墙体表面抹灰层的厚度.两面各抹15mm~20mm厚水泥砂浆后的隔音量约为43~48dB,面密度小于80kg/m2的轻质砌块墙的隔音量通常在40dB以下.
(3).条板墙
砌筑隔墙的条板通常厚度为60mm~120mm,面密度一般小于80kg/m2,具备质轻、施工方便等优点.
条板墙可再细划为两个分类:一类是用无机胶凝材料与集料制成的实心或多孔条板,如(增强)轻集料混凝土条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钢丝网陶粒混凝土条板、石膏条板等,这类单层轻质条板墙的隔音量通常在32~40dB之间;另一类是由密实面层材料与轻质芯材在生产厂预复合成的预制夹芯条板,如混凝土岩棉或聚夹芯条板、纤维水泥板轻质夹芯板等。预制夹芯条板墙的隔音量通常在35~44dB之间.
(4).薄板复合墙
薄板复合墙是在施工现场将薄板固定在龙骨的两侧而构成的轻质墙体。薄板的厚度一般在6mm-12mm,薄板用作墙体面层板,墙龙骨之间填充岩棉或玻璃棉。薄板品种有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纤维水泥板、板、钙镁板等.
薄板本身隔音量并不高,单层板的隔音量在26~30dB之间,而它们和轻钢龙骨、岩棉(或玻璃棉)组成的双层中空填棉复合墙体,却能获得较好的隔音效果.它们的隔音量通常在40~49dB之间.增加薄板层数,墙的隔音量可大于50dB.
(5).现场喷水泥砂浆面层的芯材板墙
该类隔墙是在施工现场安装成品芯材板后,再在芯材板两面喷复水泥砂浆面层。常用芯材板有钢丝网架聚板、钢丝网架岩棉板、塑料中空内模板。
这类墙体的隔音量与芯材类型及水泥砂浆面层厚度有关,它们的隔音量通常在35~42dB之间.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有相当一部分的轻质隔墙隔音性能较差,单层墙的隔音量满足不了住宅分户墙的隔音要求,仅能用于套内隔墙。为提高轻质隔墙的隔音量,国内外建筑声学工作者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4~11].以下是墙板隔音的一些基本特性和规律:
1. 隔音量随材质的不同而有变化
单层均匀密实墙板的隔音量服从建筑声学的“隔音质量定律”,即隔音量与构件单位面积的重量成正比,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音量大约提高4~5dB.声波投射于墙板时,重的墙比轻的墙不易激发振动,低的频率比高的频率容易激发振动,因此,重墙比轻墙隔音好,高频比低频隔音好.
轻质隔墙的面密度受限制,欲提高它们的隔音量,应用双层或多层复合构造.
2. 空气层的设置
采用双层墙构造,并在两层墙之间留一定空气层间隙,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层作用,可使总墙体的隔音量超过质量定律.
3. 吸音材料的应用
在双层墙的空气层中放置吸音材料,将进一步提高双层墙的隔音量.并且吸音材料的厚度愈大、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愈好,隔音量的提高也就愈显著.
双层墙空气层中放置吸音材料,对于轻质双层墙来讲,其效果比重质的双层墙中更为显著.
4. 应注意声桥的出现
双层墙的空气层之间应尽量避免固体的刚性连接──声桥.若有声桥存在,将破坏空气层的弹性层作用,使隔音量下降.
空心板隔墙或空心砌块隔墙的空心部分,虽然能减轻墙体重量,但对隔音不利.对空心板、空心砌块之类的建筑构件以及砌筑起来的空斗墙等,其内空腔不能误认为是能起隔音作用的空气层.因为这些空腔的周围是百分之百刚性连接的声桥,完全不起空气层的弹性作用.同材质的空心板与实心板相比,在面密度相同时,前者的隔音量将低于或近似等于后者的隔音量.
5. 抹灰层可增加隔音量
孔洞与缝隙对隔音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墙体上细微的孔洞、缝隙会使高频隔音下降,随着孔洞或缝隙的加大,高频隔音量逐渐下降,且影响向中、低频扩展.
一些轻骨料的空心砌块墙,由于砌块材料中存在大量相互贯通的小孔和细缝,砌块砌筑完毕后必须在墙体表面进行抹灰(密封)处理,否则隔音量很低.例如,某190mm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的墙体,表面不抹灰时隔音量低于20dB,抹灰层的厚度增加到30mm以后,墙体的隔音量达到50dB.
6. 不同材质的板可避免“吻合”现象
墙板被声波激发进行弯曲振动时,在一定频段会发生吻合效应,形成隔音低谷.吻合频率不仅与墙板刚度和面密度有关,而且随板厚增加,频率下移.
双层薄板复合墙两面的墙板,选用两种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板,可防止两板同时发生吻合现象,使得两面板的吻合谷相互错开,从而改善墙体的隔音性能.
吸音,对同一个空间,改变室内声场的特性。吸音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室内的混响声,对直达声不起作用,也就是说吸音可提高音质,但对降噪能力效果不好;且吸音材料是以多孔、疏散的材质,隔音则是以密质为主的;
隔音,相对两个空间的,隔音的主要作用就是隔断声音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防止噪声的干扰。隔音材料材质的具体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有较大的重量.
但是一般在进行降噪处理时都是吸、隔音相结合来治理,即运用隔音隔断外来的噪声及室内噪声传于外面,再用吸音调解室内的混响声.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如墙体、门、窗、楼板及屋顶的隔音,直接涉及户外交通、施工以及邻居生活噪声的传入和工厂生产设备噪声、机房以及迪斯科舞厅等室内高噪声的向外传播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建筑隔音材料是获得安静声环境的技术保证,室内低的环境噪声也是室内良好音质的基本条件.
隔音就是降低从声源到目的地的声压级水平.从能动性角度看,隔音措施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但常采用的是被动方法----即使声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消耗掉。
室内常隔音材料
& [1]一、能过共振吸声的方式的隔音材料有:石膏板、水泥、胶合板、钢板、铝板以及硬质纤维板。
&二、玻璃棉、麻棉毛毡、有机纤维材料、岩棉、矿棉以及聚乙烯泡沫塑料这几种。
三、石膏板、硬质纤维板等能够将板块四周固定,然后连通板后的封闭空气层,从而达到吸音隔音的效果。
四、皮革、塑料薄膜、人造革等具有不透气、张拉能力强而且柔软的材料,通过声音的共振频率能够有效阻隔声音传播。
&五、具有特殊功能的窗幕以及空间吸声体。
主要隔音材料
[2]两块板材中复合高分子材料,形成约隔音板束阻尼结构。当声波撞击隔声板时,高分子材料会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显著阻隔声音的传播。
[3]隔声减振垫采用独特配方和工艺,有烯烃类减振垫材料发泡而成,独特的柔性闭孔结构和分层技术,能控制和缓冲声音的传播,是理想的楼板隔声材料。同时具有出色的防水防潮、耐腐蚀和压缩挠曲等性能。
隔音密封胶
隔音密封胶是隔音建材产品市场中的声学密封剂革新产品,是一种专门为专业隔声材料的密封应用而专业开发的密封胶,并且具有优异的噪音和振动阻尼特性,从而起到高效隔音的作用。
隔声墙板采用特殊工艺配方,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达到超细微孔发泡,增加墙体吸音和隔声能力。墙板内部增加隔声层,形成双吸隔声结构,与同类普通墙板相比,隔声量提高6~8db。
空间吸声体
一种分散悬挂于建筑空间上部,用以降低室内噪声或改善室内音质的吸声构件。空间吸声体具有用料少、重量轻、投资省、吸声效率高、布置灵活、施工方便的特点。许多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已开始使用空间吸声体,70年代应用逐渐广泛。中国从70年代起开始应用。80年代应用日趋增多。空间吸声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面积、层高、结构形式、装饰要求和声源特性,可有板状、方块状、柱体状、圆锥状和球体状等多种形状。其中板状的结构最简单,应用最普遍。
吸音板是指板状的具有吸音减噪作用的材料,主要应用于影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审讯室、画廊、厅、体育馆、报告厅、多功能厅、酒店大堂、医院、商场、学校、琴房、会议室、演播室、录音室、KTV 包房、酒吧、工业厂房、机房、家庭降噪等对声学环境要求较高及高档装修的场所。
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
在家居里怎样才能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如今,选择一些有效的隔音材料做门窗“武装”自己的房子,已成为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隔音材料有多种现在市场上的隔音材料大致有三种:中空玻璃由两层或多层平板玻璃构成,四周用高强度气密性好的复合黏剂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与铝合金框或橡皮条黏合,密封玻璃之间留出空间,充入惰性气体以获取优良的隔热隔音性能。由于玻璃间内封存的空气或气体传热性能差,因而产生优越的隔音效果。
夹层玻璃是指在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上PVB中间膜。PVB中间膜能减少穿透玻璃的噪音数量,降低噪音分贝,达到隔音效果。
吸音装饰板是新型建材,具有优异的吸音性能并有阻燃防火作用。一般都备有多种颜色及图案装饰布可供选择,有些产品还可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成各种形状吸音体。
塑钢、铝合金门窗的特点
业内人士表示,塑钢门窗横拉窗子的隔音性能取决于两片窗之间以及窗与窗框之间的密合度,而推开窗则是取决于其关闭后窗与框的密合度,塑钢门窗一般采用胶条密封,与普通铝合金窗的“硬碰硬”不同,隔音效果较明显。现在的塑钢门窗款式多样,除了传统的内外平开、推拉式和折叠式以外,还有内平开上悬门窗、推拉上悬门窗、推拉下悬门窗等款式。
市面上常见的塑钢门窗多以白色为主,但也出现了彩色型材。塑钢门窗的密封性能好,保证了隔音效果,但同时也带来空气流通不足的弱点。市场上针对该情况,现已开发了在关闭窗户时使用的通风器,既不影响隔音,又保证了室内外空气的交换。通风器可安装在窗与窗线之间,不占地方。一般人认为铝合金门窗的隔音效果不好,但其实新型铝合金门窗在密封隔音性能方面已作出了较大的改善。窗的隔声性能主要在于占面积80%左右的玻璃的隔声效果,其次在于门窗的密封性能。
现在市面上有些铝合金门窗产品,采用了不同的玻璃组合结构,增强了隔音效果。在门窗结构气密性方面,优质胶条、塑料封口配件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铝合金门窗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标签:隔音板
买家还在看
您是否在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璃纤维混凝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