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看书和看纸质书和电子书,有什么区别?

俞敏洪:读纸质书和拿iPad看书,气质养成意义完全不同_观点评论_财经_中金在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俞敏洪:读纸质书和拿iPad看书,气质养成意义完全不同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书柜里必须有一千本以上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里如果只有麻将桌,怎么去指望孩子爱读书?很多家长说,现在网络读书也很方便了。我说捧读纸质书和拿着iPad看书,对孩子气质的养成意义完全不同。”
  ——俞敏洪
  “安于平庸并不保证你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恰恰相反,你的平庸就是对刁顽之人乃至邪恶势力的纵容,他们的兴旺就是对你的安稳生活的威胁。勇敢地站出来,向平庸告别,向邪恶说不,是保护我们生活的前提。”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
  “网络文学是通俗文学的一类,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社会进步而出现的。严肃文学一定有教化意义。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永远是并存的,起着不同的作用,都是针对所有读者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读者会阅读不同的内容。”
  ——网络作家唐家三少
  “2040年的就业市场是什么样的?可以确定的是大批现有的职业会消失。很有可能的是,学生今天学的知识,到了他们40岁时会变得毫无用处。那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我的建议是专注韧性和情商的培育。”
  ——人类学者尤瓦尔·赫拉利
  “质量优先于我们的成本,优先于利润,质量享有最高的优先级。实际中我们如何来平衡这个优先级?就是凡事要首先保证质量,要是因为质量导致口碑差的话,我们就死掉了,质量是我们最基础的生命线。”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拿手机看书跟拿书本看有什么区别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拿手机看书跟拿书本看有什么区别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些手机资源有乱码8.一些人只有拿书背课文.有辐射 4.手机费电,没电时又没充电的地方时很尴尬3.手机费眼.手机看书携带方便6.手机看书资源多且免费71.手机费流量2.手机看书不能圈圈画画5
书本对眼的伤害
有,手机屏对眼睛的刺激很大。
方便与习惯
书本看着更有感觉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手机看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
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技术支持: 监督电话:025-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京ICP证 040089号
|法律顾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世界读书日,你现在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_网易新闻
世界读书日,你现在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你现在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陈天翔在复旦宿舍的藏书。来源: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邱宇)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数字化阅读已经很发达的今天,关于“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的争论一直存在。而“共享图书”模式的出现,似乎为纸质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从8000册藏书到几个硬盘的电子读物
当年在宿舍藏书数千册的“学霸”,如今也喜欢用电子阅读器看书。
2013年,陈天翔还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大四学生,因为在宿舍藏书约8000册并供同学借阅而走红,被称为“馆长”“学霸”。
陈天翔毕业后从事文史相关工作,依旧保持着买书读书的习惯,每周都会在线上、线下买书,遇到“眼前一亮”的古籍、老杂志也会买来收藏。目前,家中藏书有两万多册。
陈天翔家中的藏书。来源:受访者供图
不同的是,在空间狭窄、不方便阅读纸质书比如挤地铁等情况下,或者进行碎片化阅读、读一些网络热门小说的时候,陈天翔更习惯于看电子书。
“电子书便于携带,有的具备搜索和标注功能,方便查找。”他对中新网记者说,一些纸质书难以买到,在网上能找到电子版本。另外,电子书让信息的获取更加廉价。
现在,陈天翔存有几个硬盘的电子书资源,分类整理并设置了检索网站和数据库。
电子阅读普及率达90%
陈天翔的8000册图书占据了一整间宿舍,而一台小小的阅读器就可以容纳数千本电子书。对于租房、常搬家的爱书人来说,搬运大量书籍是一种麻烦。
占地多、搬书费劲、价格高、不方便共享……纸质书的这些缺点让许多人转向电子阅读。
《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电子阅读普及率呈上升趋势,阅读过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比2016年上升6个百分点,达90%。
报告称,64%的受访者认为电子阅读帮助提升整体阅读量,电子书的便捷性让碎片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资料图:一家提供电子书阅读的咖啡屋。中新社发 王路宪 摄
虽然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易观智库分析师黄国锋认为,电子阅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的电子阅读还没有到一个很成熟的阶段,潜在用户量尚未碰到天花板。”他说。
黄国锋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内容方面,除了常见的网络文学、出版图书,现在平台也开始出现有声内容和漫画,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内容形态产物。用户付费方面,用户付费意识仍有待加强,盗版问题依然存在。
仍有人喜欢纸质书的“质感”
对有些人来说,更多地阅读电子书并不意味着放弃纸质书。
有网友在知乎上回答“你更喜欢电子书还是纸质书”时称,“看一些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书,我还是喜欢纸质的,这样看起来不费眼睛,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质感,沉甸甸的感觉,这是电子书比不了的;好书就是应该被捧在手里阅读的。”
北京市杨梅竹斜街的一家特色书店正在打折出售读物。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陈天翔用“温暖”形容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如果想静下心来系统地阅读,更希望在安静的夜晚,手边放一杯香茶或咖啡,细细地读。触摸纸张时能感到一种来自文化血液里的温暖在指尖流淌,而不像电子阅读器的屏幕那么冰冷陌生。”
他说,电子阅读器的屏幕不断升级进化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接近于阅读纸质书的生态。即便如此,电子屏还是没有纸质书独有的舒服触感。
数据显示,纸质图书仍受到一半多读者的青睐。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民阅读调查,2016年,51.6%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纸质书未来会消失吗?
虽然目前纸质书仍有市场,但放眼更遥远的未来,这种书籍是否会消失呢?
“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发生改变的只是知识的载体,而并非知识本身。”陈天翔说,现在电子阅读器非常流行,未来可能会流行新的技术,比如与虚拟技术(VR)结合的图书。戴上眼镜后就像身处图书馆,人们在虚拟世界读书。只是换了一种读书体验而已。
资料图:一名 8岁小男孩正在体验“VR阅读”。 刘占昆 摄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半的读者仍倾向于读纸质图书,这说明传统的纸质图书仍然具有生命力。
他认为,数字化阅读虽然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但只适合快速、碎片化的浅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更适于系统的深阅读。读者对深阅读的需求不会消失,因此纸质图书就不会消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仍将会并存。
互联网时代的“共享图书”模式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共享图书”模式,或许能给纸质书打开市场。
以“借书人”为例,其运作模式是用户在平台挑选图书后,平台按图书的定价收取押金和服务费,服务费包含快递和包装费。平台采购图书并用快递送书上门。用户读完后自费把书寄回,并自愿支付一定的磨损费。
借书人创始人陈东赞告诉中新网记者,今年4月,借书人每天能收到约20单,每单押金多在300元左右。“如果借10本书,平均到一本书只有三四元,比买正版纸质书、电子书便宜,而且是不限时阅读的。”
“借书人”准备寄出的图书。来源:“借书人”平台供图。
但是,也有人并不看好这种模式,因为受众面小、物流成本过高,而且没有完善的信用系统预防恶意破坏图书的情况。
“喜欢读书的人一般比较爱惜书,近一年来,明显不爱护图书的只有两例,我们会将其拉入黑名单。”陈东赞说,虽然是自愿支付,但磨损费支付率很高。
他也坦言,“共享图书”快递成本确实很高,而且与共享单车不同,图书的品种太多,用户需求五花八门,平台运作起来也更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做出改善。(完)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你现在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