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沟附近美食家庭农场怏要玩了

人穷志不穷
不等不靠甩“穷帽”——黄市镇水井沟村贫困户余建华创办“扶贫家庭农场”小记
13:26:47来源:自贡网分享到
自贡手机报,盐都资讯一手掌握!移动用户编辑短信0813发送至即可订阅,5元/月
自贡网讯(记者 曹湘黔)余建华要创办家庭农场的事在黄市镇水井沟村传为佳话,村党支部书记詹伦君积极支持,而且私人借给他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区农村信用社表示贷款5万元支持他发展产业。7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沿滩区黄市镇水井沟村12组看到,贫困户余建华正在堰塘边上喂鱼,看着活蹦乱跳、涨势喜人的鱼儿,余建华心里乐开了花。&有了党和政府的帮扶和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我有信心把家庭农场办好。&余建华蛮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今年62岁的余建华是水井沟村1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四口人,八十岁老母年迈体弱,生活难以自理,妻子宋琴芳长期患有慢性病,经常入医院治疗,儿子是退伍军人却不幸患上疾病,只能在外谋点零工,一家大小全被病魔缠身。&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喝酒、打牌、睡觉,每天都麻痹自己,我害怕只要我清醒就会有那么多的烦心事&余建华说。&后来,多亏了镇村干部到村宣传扶贫攻坚工作,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有村组干部走我家里来,对我们家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询问、摸底,还把我们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余建华告诉记者,他一开始还觉得贫困户好像听起来有点心理不舒服,在村组干部的耐心解说下才明白,原来是国家的政策更多的倾向到了偏远贫困地区,可以在享受好的政策的情况下,借助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后来我就想,脱贫光靠政府还是不行,要是我自己都不振作起来、不做点事,光等、靠、要,那我注定还是会贫穷一生的。&2014年底,在村干部的协调下,余建华承包了组里的2口达8亩山坪塘养鱼,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获得经济效益1万多元,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初次养鱼获得成功,大大增强了余建华脱贫致富的信心。看着许多外出务工家庭荒芜的土地,余建华觉得十分可惜,同时萌发了创办扶贫家庭农场的想法。于是,他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詹伦君,给他说:&到处都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虽然我不是党员,但也得发愤图强,当个脱贫榜样带动周边群众也好,党委政府给了我那么多帮扶,我想做点什么来回馈组织。最近我到组里去转了几转,发现有一条冲大约50亩田土大部分都荒芜了,我想流转下来,办一个家庭农场,30亩田建成鱼塘,20亩地种植优质水果和蔬菜。不但自己能脱贫致富,而且还能解决两三个贫困户在我的农场务工。&
余建华创办家庭农场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们的充分肯定。村党支部书记詹伦君对他说:&你很有想法,确定的事就干起走哟,有啥子困难你提出来,我们镇领导还有村干部都会给你想办法出点子。要不这样,我私人先借你2万元,另外贫困户只要符合一定条件,想要发展产业的,政府方面有专门扶贫周转金,信用社那边也有小额信贷,你都可以申请下,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目前,在村组干部的协调下,50亩土地余建华全部流转了,每亩每年租金300斤谷子。截稿时,该村支部书记应允借予的2万元已落实到位,用于土地流转和鱼塘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此外,余建华还向农村信用社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该笔资金正在进行相关手续的审核当中。在余建华的带动下,水井沟村有10余户贫困户已经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发展特色种养殖甩&穷帽子&。
Copyright (C)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全媒体资讯中心主办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自贡报业大楼6F(军分区对面) 电话:86- 8220773 Email:
广告热线: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蜀ICP备号 川新备10-02001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井沟属于哪个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