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持有中国有美国多少国债国债吗

拒绝访问 | www.mrcj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mrcj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a843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中国为什么要购买美国国债?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036分享邀请回答3.3K2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K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正确认识中国为何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深度好文)正确认识中国为何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深度好文)军工圈百家号来源:热点事件美文许多对我国购买美债有误解,也有愤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理解,至于到底对错请看下文!一、基本知识美国国债是由美国政府在全世界发行,大家自由认购的欠条。这个欠条的基本条件是“30年到期还本,30年内每年支付利息(目前年息4.4%)”。几十年来,每年都有新债券发行,已经发行并被买家认购了的,则在世界证劵市场上流通。投资者最经常购买的财经产品,就是股票,债券和基金。由于自从发行以来,美国政府忠实地严格地执行了按月付息和到期还本的承诺,这个债券在全世界有极高的信用。在投资界,它是收益较高,最稳定可靠的可以互相倒卖的一种产品(其他产品如股票,基金,都有相当的风险,银行存款则利息太低,且有银行倒闭的危险)。广义说,债券任何人都可以发行,私人间借钱也写一个字据,那也是债券。伊拉克政府没钱了,津巴布韦政府没钱了,都可以发行债卷。只是那种债券没有信用,被称为垃圾债券。那为什么单单美国的债券受到大家的青睐,都愿意持有呢?除了美国政府强大以外,只有两个字:信用。美国政府数十年以来对发行的债券严格执行付息和还本的义务。我拿了美国债券那算不算美国政府欠我钱?算,也不算。根据债券(合同),美国政府只是30年后欠你一次还本;中间每年只欠你利息,你可以按年或按月取现。我拿了美国债券能不能找美国政府还钱?对不起,这个不行!买债券时已经说清楚了,30年还本,其他时间只能按年(月)得到利息。那我急用钱怎么办?美国债券是全世界流通的,你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给任何愿意接手的人,当然售价由当时的市场决定。中国政府积累购入的美国债券,一部分是从美国直接购入,很大一部分是市场上其他持有人再出售的。中国政府出售债券,也不是卖给美国政府,而是在市场上标售,谁出价高谁得。根据中央情报局资料,2014年,美国国债占GDP比率的71.2%,是全球第24高。在日,公众持有的债券为13.08万亿美元,相當于过去12個月GDP的74%。美国政府账目持有的债券为5.07万亿美元,两者相加达到18.15万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2个月GDP的102%。其中,6.2万亿(约47%)的国债由外国投资者持有,其余12万亿由美国人(含机构)持有。两国最大的外国债券国是中国和日本,分別持有1.3万亿(占美国总国债的7.16%)和1.2万亿(占美国总国债的6.61%)美元。很多美国人的投资组合中包含债券,越保守的人,债券所占的百分比越大,越激进的人,股票所占的百分比越大。老年人的养老金投资有很大的债券成分。二、中国哪里来的钱买美国国债?美国债券当然是用外汇,即美元买的。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如此巨额的外储是怎么来的?第一、出口。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广大民工和进出口商人长期的辛苦,中国保持了几十年越来越旺的出口规模,也维持了大量的民工就业。我国长期出口增长强劲,出口到外国的商品都是以外币(主要是以美元为主)结算,这就造成厂商用商品换来的都是美元,厂商回到国内肯定还要重新买原料组织生产,给工人发工资,或者扩大再生产,而美元在国内是不流通的,于是厂商就找到了银行,用手里的美元把人民币换出来。这是其一。这里“厂商找到银行”, 更准确的说,是国家强迫要求厂商把收到的外汇“卖给”国家,称作强制结汇。国家不容许厂商手里持有外国钱,这个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其实国家实行外汇管制,厂商手里有美元,没有进出口权也没法花)。不要小看了这个长期强劲的出口:它解决了数亿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造就了那么多小康家庭。没有这个出口,长三角,珠三角就得萧条。第二,境外对中国投资。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原因,外资希望流入中国投资,那么外资手里的外币,虽然在我国不能自由兑换,也要通过种种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人民币的形式。以上说的其实就是我们总在媒体上看到的“我国经常账户(外贸往来)和资本账户(外国投资)的双顺差”——即造成外汇储备的持续高增长。这是其二。但是,对应这些新增的人民币的来源归根结底都是从央行出来的。银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要把等额的人民币“换”给厂商在境内使用——这里用于兑换人家美元的人民币,是央行先发行央票(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债券),然后新印制发行的钱。问题来了,因为贸易或者外资进入,就要发“新”钱,是不是就造成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我的回答是:不全是。这就是央票的作用,央票已经吸收了一部分流动性。这时发新钱不过是补偿了因为央票丧失掉的流动性。但是,当贸易或外商投资增速过猛,发行央票的速度赶不上这一增速的时候,就成为“输入型通胀”的原因之一。这是后话,也是许多人讨论的话题。回到正题,你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国拥有的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其实并不“欠谁的”,流入的外币我们都用人民币还了。所以中国国家手里有了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闲钱),其去向当然是关系到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金融发展。而且,维持一定量的外储是维系汇率的工具之一(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三、为什么不全花掉?为什么不全花掉?为什么不做其他的投资,而是要买美国国债?这一点经常误导大众,看到很多人说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却拿去养美国人,这句话漏洞百出,不值一驳。钱太多,花不掉。中国每年也会在国外买东西(飞机啊什么的),也会花一大笔,但是出口实在太多,花不完。而且中国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比如高科技的一些技术,设备,武器等,外国对中国出口有限制。其实中国的外汇也不全是买美国国债,也有部分是做其他的,比如买黄金,投资等。但是这么一笔巨额的外汇资金,只做这些小投资是消化不了的。那还能做什么呢?■放着不动?资产不利用,不现实!■存银行?利息太低!■买外国股票?可能真买了一些,但是不可能大批量,一是不安全(跌了谁负责),二是没那么多专家天天盯着市场!■买别国国债?俄罗斯,伊拉克,津巴布韦都发行债券,开玩笑吧!■选来选去,只有买美国国债比较合适:1、有保障(美国后台,安全,信用稳定),2、用的掉(美国国债发行量大),3、回报率尚可,每年大约4%的利息。钱是已经在手上了,与其干看着,不如得点利息,而且还保本。中国政府决定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国家行为绝对不是银行几个操作员甚至行长的事:傻瓜也可以猜到,起码要有副总理,以至总理的批准吧。有人对美国国债还是有疑虑,总觉得美国占了中国便宜,其实这一个完全商业的行为,没有谁逼谁,购销双方完全自愿的行为。美国国债安全吗?■比大多数股票投资安全。看看现在股市的起落无常就明白了。■美国国债贬值怎么办?美国故意印钞票怎么办?美国不想还怎么办?■先说一个数据,中国虽然购买美国国债量大,但并不是最大的。■中国购买了美国总国债的百分之七,日本比中国少一点,其他国家也购买了一部分。另外,美国国债最大的买主是美国国内的银行、机构和美国人民,占30-40%(大家可以查一下数据)。美国要赖账,要故意贬值,没等中国不同意,美国最大的债主他们自己国内的公司和老百姓就先闹开了。中国不买美国国债,美国会不会很惨?■不会!中国购买比例不算最大,影响不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不可以叫美国马上还钱?买债券时双方已经交代清楚了,到期(一般30年)还本,没到期只能取利息。另外债券可以到市场上公开出售,售价由市场决定。■美国为什么可以卖出20万亿国债?因为美国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按时还清本息,而且他的回报率很好。下次发国债的时候,才会有人来买。强调一次: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是一个商业的行为,不是说上面的人是大傻子,白白给美国钱花。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归根结底是一个钱放在哪里好的问题?当然,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投资赚钱,可能回报率比美国国债高,说到这里又回到我的正文。重点是,那么大笔的重要的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回报率是第二位的!四、再说说外储外储,顾名思义都是储在手里的外汇,这些在国内也不流通的钱,必定要用到国外去,还要具有稳定的收益.究竟怎么用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2.境外股权投资。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外储应该怎么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种方法。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在国际市场上,安全有收益的债券不多,美债是其中之一,每年收益率稳定不说,美国还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安全就更有保障,你说能不买吗?至于“两房”债券,即使它跌成垃圾,其实,对我们的收益也不会有影响,因为我们是持有债券,而不是交易债券,所以,只要“两房”不倒闭(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已经非常大,倒闭是根本不可能的),票面上的利率不变,对我们的收益就没有影响。有人说了,那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没错,中国是少量持有一些欧洲债券和日本债券的,不过,首先他们发行债券的规模很小,其次,这些债券的安全性也不如美债。这不,欧洲刚闹出一个债务危机么,希腊等五只小猪(PIIGS)赖账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哟(而美国赖账的几率几乎为0)。所以,对于我们上万亿的外储而言,首要且权重最大的就是美债。所谓分散风险的一些投资占比其实很小(包括下文要探讨的234三种选择),因为没有什么产品的规模能够承得下我们巨额的外储,而且还能达到稳定收益。2、境外股权投资。我国在日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境外股权投资,从这家公司的投资风格可以看出来,它投的都是业绩长期看好的大型企业,从摩根士丹利、黑石到香港大宗商品贸易商来宝集团、印尼最大的热煤生产商PT Bumi Resources等,中投还在固定收益产品、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中配置了数十亿美元,从投资策略来说,是非常稳健且完整的。我敢说,有识之士应该还是比较认同这种策略的!当然,由于择机不对,遭遇09年金融危机,摩根黑石股价大跌,造成中投账面上浮亏超60%,于是又继续追加投资摊薄成本,于是立刻被金融“精英”们骂得狗血临头。这里的确有操作的因素在里面,不过,账面上的短期浮亏长期来说是可以扭转的,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来说,不同于对冲基金,不会迅速地频繁地买入、卖出所持有的资产,这点还是很有耐心的。而且在金融危机中,中投相对全球各主权基金投资的平均损失程度要小很多,单一以“败仗”论处似乎有失公允(当然,我不是五毛党,2008年9月,中投在美国斥资54亿美元买入的一只货币基金也由于跌破净值而遭遇大规模赎回潮并最终清盘,这是真正的亏损)。不过,2009年中投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由负转正,达11.7%。在付出昂贵学费之后,中投交出了第一份成绩不俗的答卷。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很简单,我们想买,人家不卖!对每种高科技产品,中国每次买回一两个,然后就能山寨出来,老外已经怕了。而且,很多高科技产品背后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所以你出多少钱人家也不可能卖给你。另外,即使外国同意卖给你这些高科技产品,几个样品对解决我们庞大的外储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这些操作可以少量进行,但绝对不是主流,因为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只要稍微一有风吹草动,说中国主权基金要投资大宗商品了,大宗商品就一定会狂涨;那边说中国主权基金要抛售大宗商品了,大宗商品就一定会狂跌,而其他国际炒家就会与中国反向操作,这样,中国还没行动,实际上就已经亏损了(前阵子传过一些这样的谣言,就造成了市场波动)。而且,这对中国的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商来说有巨大的损害,他们并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市场波动(插一句,在大宗商品的一轮涨势中,中国有时确实会进入资源行业大宗商品和地产项目,以对冲通胀)。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你要知道,分到你手上的都是外汇,在中国境内是不流通的,中国老百姓境外投资无门,拿着这些钱在中国又什么都不能买,所以又要找央行换回来,于是外汇又流到了央行手里,这不是折腾么?而且,这一来一去凭空多出的流动性势必造成通胀,每个人都拿到钱等于都没拿到,生产力并没有增加,央行还得想方设法发债把多余的流动性吸收回来。最后对经济什么好处也没有。军工圈—军工行业第一公共平台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军工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全球军事热点,传播普及国防军工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真的会减持美国国债吗?|美国国债|外汇储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真的会减持美国国债吗?
中国真的会减持美国国债吗?
  泷田洋一:有些国家增持了美国国债,较为突出的是比利时,持有额从2017年8月底的969亿美元……
  在2018年年初的美国国债市场,一个熟悉的问题再次出现。中国是否将减持以外汇储备形式持有的美国国债?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将讨论减持”,而中国政府则予以否认。实际情况如何呢?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情况可以通过美国财政部的统计了解,其数据显示2017年8月底的1.2005万亿美元是近期的顶峰。
  9月、10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略微低于这一水平。10月底的持有额为1.1892万亿美元,比8月底减少113亿美元。
  要说作为本钱的外汇储备是否在减少,答案是并非如此。201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保持稳步增加态势。2017年底的外汇储备达到3.1399万亿美元,比2016年底增加1294亿美元。
  即使是美国国债持有额减少的8月底至10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增加了177亿美元。虽然外汇储备正在增加,但美国国债持有额却在减少。金融相关人士了解这一事实,对于美国通讯社的报道,以抛售美国国债作出反应。
  实际上,有些国家增持了美国国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比利时,其美国国债持有额从2017年8月底的969亿美元增加至10月底的1160亿美元,2个月内增加了191亿美元。金额与中国持有额的减少接近,这并非偶然。国际证券保管结算机构欧洲清算中心 (Euro—clear)正是位于比利时。
  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大多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托管(保护存款)账户里。假设2017年秋季中国将自身持有的美国国债的一部分转移至欧洲清算中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中国的持有额减少与比利时的持有额增加同时发生一事,就变得符合逻辑了。通过欧洲清算中心持有美国国债,或许是因为中国不希望自己出面。
  中国政府针对美国通讯社报道作出的说明值得玩味。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消息有可能引用了错误的信息来源,也有可能是假消息”,在此基础上称,“外汇储备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是市场行为,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
  即使中国为对抗特朗普政权的保护主义而动用美国国债这个武器,中国也已经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如果大张旗鼓宣布抛售,会引发美国国债行情下跌,中国自身也将蒙受巨额资本损失(Capital Loss)。
  当然,中国政府使用“市场行为”和“市场状况和投资需要”等措辞,并未否定减持美国国债的可能性。即使采取行动,可能也是利用欧洲清算中心等的不显眼的交易。
  尽管如此,2018年年初以后的美国国债市场对利空因素很敏感。由于超长期国债的买入额减少,日本银行的货币宽松微调开始被意识到,同时欧洲中央银行(ECB)的理事会会议要点暗示出,加息或早于市场预期。由于来自海外的影响,美国的长期利率将更易面临上升压力。
  与此同时,2017年底确定的特朗普减税方案导致的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对债券市场构成重压。随着减税和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将会扩大,但据悉在美国政治的舞台上仍缺乏警惕感。
  美国已出现削减财政赤字的动力减弱情况,同时由于2018年11月面临中期选举,财政支出增加的压力也容易发挥作用。不仅是共和党偏爱的国防费增加,为获得民主党的合作,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也面临增加局面。
  美国处于充分就业情况下。如果财政方面持续慷慨撒钱,并保持放松金融的水龙头,会导致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甚至连被视为鸽派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杜德利都开始发出这种警告。美国国债利率上升显示出“债券义和团”(bond market vigilantes,指由于不满政府货币或财政政策推升通胀压力,于是罢买国债,迫使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侵蚀政府融资能力的债市投资者)已开始行动。美元汇率势必遭遇下行压力。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编辑委员 泷田洋一
责任编辑:郭明煜 SF008
文章关键词:
@@status_text@@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投资者未来不会大规模持有美国国债的三个理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投资者不会持续大规模坚持美国国债。主要原因包括:第一,未来几年内,由于美联储步入新的周期,美元可能继续走强。这使得中国投资者不但不会大规模减持,反而可能继续增持美元资产;第二,在美元资产内部,目前与美债都处于历史高位,都面临下调风险。但由于中国投资者截至2015年已经连续5年增持美股,且美股调整风险不亚于美债,因此处于避险角度考虑,中国投资者更可能减持美股而非美债;第三,最近两年时间以来,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规模与中国外汇储备之比呈现趋势性上升,这说明迄今为止的减持行为主要是由外汇储备存量缩水所致,而非中国央行主动在减持美元资产。
  近期,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7月,中国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220亿美元,这是自2013年12月以来,中国投资者月度减持美国国债的最大规模。由于目前美国国债市场已经处于历史性峰值,且未来美联储加息可能导致国债市场调整,因此市场出现一种担忧,即中国投资者未来是否会持续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这种减持行为是否会加剧美国国债市场的下行调整呢?
  我们的答案是,可能性很低。
  如图1所示,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峰值出现在2011年7月与2013年11月,分别达到13149亿美元与13167亿美元。2016年7月下降至12188亿美元,这是2013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占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之比的峰值出现在2011年7月,约为28.2%。2016年7月下降至19.5%,这是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
  图1 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与占比
  数据来源:CEIC与PRIME。
  *注:本文中的中国投资者包括中国央行,但不限于中国央行,还包括中国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可以在海外进行金融投资的金融机构或企业等。美国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是中国投资者整体,不能分解到具体机构。
  不过,如果从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与中国外汇储备之比来看,2016年7月该比率仍为38.1%,依然高于2000年3月至2016年7月之间该比率的均值(37.1%),更是显著高于2008年5月的最低点(28.2%)。图2显示,从2014年年中以来,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与中国外汇储备之比更是在显著上升,这说明同期内中国央行很可能是在显著增持美国国债。换言之,近期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中国央行在主动减持外汇储备投资中美元资产占比,而仅仅是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缩水所致。
  图2 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率
  数据来源:CEIC与PRIME。
  如图3所示,作为全球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外国投资者,中国投资者与其他外国投资者在增减持美国国债的行为方面不时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这一年间,中国投资者有8个月在减持美国国债,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外国投资者作为整体有5个月在减持美国国债。而两类投资者同时减持美国国债的月份只有3个月,也即2015年10月、2016年4月与2016年7月。中国投资者在过去一年内减持美国国债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外国投资者,很可能与811汇改之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显著缩水有关。
  图3 中国投资者增减持美国国债与外国投资者增减持美国国债的比较
  数据来源:CEIC与PRIME。
  如表1所示,尽管迄今为止,美国长期国债依然是中国投资者持有最多的美国金融资产,但其比例已经从2011年的75.4%下降至2015年的68.7%。而上升最快的是美国股票,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股票占持有美国金融资产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0.5%上升至2015年的17.9%。
  表1 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金融资产的余额(10亿美元)(截至每年6月30日)
  数据来源:CEIC与PRIME。
  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投资者不会持续大规模坚持美国国债。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未来几年内,由于美联储步入新的加息周期,美元可能继续走强。这使得中国投资者不但不会大规模减持,反而可能继续增持美元资产;第二,在美元资产内部,目前美股与美债都处于历史高位,都面临下调风险。但由于中国投资者截至2015年已经连续5年增持美股,且美股调整风险不亚于美债,因此处于避险角度考虑,中国投资者更可能减持美股而非美债;第三,最近两年时间以来,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规模与中国外汇储备之比呈现趋势性上升,这说明迄今为止的减持行为主要是由外汇储备存量缩水所致,而非中国央行主动在减持美元资产。
  (张明为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郑联盛、杨晓晨、哲、周济均为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投资者未来不会大规模持有美国国债的三个理由》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持有多少中国国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