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中国受教育程度比例怎样?对中国社会未来20-30年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怎么看?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1改革开放30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30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来源:SRC-1836&&&&&&&&&&&发表日期:
&&[&字体显示:&&&&&]
&&[&&]&&&&&[&&]&&&&&[&&]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八闽大地日新月异,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如今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磅礴的气势,壮丽的风姿,崛起在祖国的东南。本文从经济发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基础建设、区域经济、民生状况、创新能力和社会事业八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辉煌成就。30年来,福建经济发展成就辉煌,对内改革成效显著,对外开放硕果累累,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生状况极大改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社会事业日益进步。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几千万八闽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八闽大地日新月异。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山区,一排排新厂房拔地起,一个个大项目立标杆;出行方便了!公路突破瓶颈,形成“四小时交通经济圈”;用电充裕了!城市不再拉闸限电,农村也实现了户户通电;福建的整体实力提升了!GDP以年均12.8%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1位,人均GDP从居全国的第22位上升到第8位。……八闽,在跨越式地发展着。30年来,福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30年来,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如今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磅礴的气势,壮丽的风姿,崛起在祖国的东南。   一、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一)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1.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1979年至1984年,每年增量在10亿元以上;1984年至1990年,每年增量在20亿元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经济总量快速增加。1993年和1995年,全省生产总值分别越过1000亿元和2000亿元大关,之后各用3年的时间分别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和5000亿元的台阶,2005年跨越6000亿元,2006年跨越7000亿元,2007年跨过8000亿元跃上了9000亿元,生产总值达9249.13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2.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国民经济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七个“五年计划”,全省生产总值除了“七五”时期年均增长低于10%外,其他时期均高于10%以上,各个时期的年均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GDP增长15.2%,增速居全国第4位。1979年——2007年年均增长12.8%,比全国高3.0个百分点(见表1)。 表1:各计划时期GDP总量及增长率
  3.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充分发挥自身各种优势,实施更加开放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在实现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逐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出现六次比较明显的周期波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经济发展迅速。年,年GDP增长率两次位居全国第一位。进入21世纪,全省经济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成熟增长期,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波动幅度很小,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第六次周期从2001年的增长8.7%开始,2004年提升至11.8%,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5年GDP增速略有回落至11.6%,2006年为14.8%,2007年增长再攀升到15.2%,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见表2)。2001年至2007年,福建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平均波动大约只有1.08个百分点,年平均波动幅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六个经济周期中最小的。经济增长进入相对成熟的稳定期,提高了人民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预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表2:福建经济发展周期 &
     ——劳动生产率与工业效益显著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全省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按现价的生产总值计算)从1978年的735元/人,提高到2007年的46655元/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向好,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88.12,是编制综合效益指数以来的最高值,比1992年高90.53个百分点。   ——资源消耗的产出率提高。能源转换总效率从1985年的36.9%提高到53.1%;每消耗1吨标准煤生产的生产总值(现价)从2005年的1.07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1.22万元。。   ——产业集聚功能增强。福建以“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为导向,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并通过产业链的辐射,延伸带动一批项目组团建设。看湄洲湾南岸,正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炼油化工一体项目,总投资达314.16亿元。以此为龙头,相关行业纷纷进入,延伸中下游产品。看机械装备业,东南汽车城、厦门金龙汽车引领汽车工业兴起,东南汽车二期项目,将新增年产6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同时,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配套件和船舶修造及电机电器项目的组团发展。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建成投产中华映管显像管生产线、LG彩色显示管荫罩、厦华液晶显示器、华映液晶模组生产线等项目,同时加快推进福州显示器、厦门视听产品、福厦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等项目组团建设。水泥、钢铁、林纸等产业改造提升和项目组团建设也加快推进,纺织服装、鞋业、轻工、建材等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最成型的行业。软件、光电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呈现出较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1.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量居全国位次前移。经济总量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2位,前移至1993年的第13位,1997年进一步前移到第10位,此后经济总量位次相对稳定,2003年以来一直位居全国第11位,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3.4%。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73元,增加到2007年的25908元,跨越了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大关;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第22位,前移到2007年的第8位。   2.财政收入居全国位次前移。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时福建积极推行各项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税体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居全国位次不断前移。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1282.84亿元,是1978年的84.8倍,年平均增长16.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3.9%,比2000年提高4.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3位,前移到2007年的第12位;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1.3%,提高到2007年的3.0%。   3.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1979年福建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1.4%,出口综合市场占有率也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2006年,全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上升至3.1%,在全国各省市的排名也由1979年的第22位上升到第9位;出口市场方面,2006年福建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在全国排名第6位。农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形成了以水果、茶叶、食用菌和海产品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近年来,福建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大幅提高,水果、茶叶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产量的大幅提高推动了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上升,2006年福建水果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3%,其中柑橘和香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7%和12.3%;作为福建传统特色产品的茶叶,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是一路领先,2006年达19.5%,比1990年的10.8%提高8.7个百分点;福建水产业较早进行生产经营和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渔民的积极性,水产经济发展很快,2006年海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8.3%,比1990年的15.3%提高了3.0个百分点。   4.工业名牌产品竞争力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工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电子通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地位不断提升,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和产品。2001年-2007年,福建省获“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新增名牌产品数分别为1个、7个、9个、18个、26个、15个、24个。迄今为止,福建省共获中国名牌100个,占全国中国名牌总数的5.1%,中国名牌数量排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之后,连续4年居全国第五位,跻身全国名牌大省行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产品陆续获得“福建名牌”称号,仅2007年全省就新增428个福建名牌,截至2007年底全省拥有1026项“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涵盖了制造业中除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外的其他29个大类行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相对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和泉州;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有力地促进我省经济健康发展。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企业数占70.4%,产值占52.7%,出口交货值占68.2%。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民营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民营经济为福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经济成份。民营企业朝着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不断前进,成为福建名牌企业的主力军,对福建名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   (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前,福建的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各类经济成分构成简单,整体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需求结构趋于合理,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78年的36.0: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6.7个和18.5个百分点。彰显福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提升。   2.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福建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的国有、集体和其他所有制的结构由1978年的78.8:21.2:0调整为2007年的5.8:1.3:92.9;实现利税总额的结构由1978年的83.9:16.1:0调整为2007年的8.9:1.6:89.5。   3.就业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福建全社会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2.7:35.1:32.2,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明显减少,比重下降4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提高21.7和20.7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非公有经济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2007年末,城镇国有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比1979年减少约40万人,城镇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72.2%,下降至2007年的31.7%。   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经过30年的发展,福建全社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主体发生很大变化,从国有投资一体独大的态势,发展为国有投资、集体投资、外商港澳台投资及民间投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局面。2007年全社会投资中,民间投资所占的比重为49.4%,比1978年的35.2%上升了14.2个百分点,国有投资的比重则从64.8%下降至34.1%,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国有投资高15.3个百分点,成为投资的主体。国有投资、外商港澳台投资、民间投资的比重由1993年的53.0:12.6:34.4调整为34.1:16.5:49.4。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福建城镇投资以第二产业为主,三次产业比重为10.7:49.6:39.7。30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发展方针,在稳步提高工业和农业项目的同时安排大量资金用于第三产业项目建设。2007年,福建城镇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64.4%,比1979年提高24.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0.5:35.1:64.4。建设资金来源拓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福建投融资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设领域资金来源渠道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国家预算内资金和银行贷款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以自筹资金为主,银行贷款为辅,利用外资、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贷款、发行股票债券、转让经营权等多种融资方式并举的多元化筹资新模式,为扩大投资需求提供了资金保证。2007年,在全省各渠道到位的5011.52亿元建设资金中,企业自筹资金共计2437.05亿元,比重达48.6%,比2000年提高10.3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比重分别为20.9%、5.7%、4.3%;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1007.90亿元,比重20.1%。   5.需求结构趋向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形成总额(投资需求)、最终消费(消费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出口需求)这三大需求拉动。由于福建省净出口比例较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此消彼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需求结构由消费需求主导向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向发展。投资作用日益增强,投资率不断上升。福建省投资率由1978年的34.0%上升到2007年的50.4%。消费率趋于下降,福建消费率由1978年的79.9%下降到2007年的45.7%。最终消费内部结构变动大,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用的消费比重下降,住、行及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上升。2007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和46.1%,分别比1978年下降了26.7和24.9个百分点。出口需求有所提高。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也带来更多的进口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加大,由1978年的-13.9%提高到2007年的3.9%。   二、对内改革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稳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大胆探索了一条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计划、财政、金融、投资、价格等各项体制改革顺利开展,宏观调控能力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改革成效显著。   (一)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福建农村改革经历了改革突破(年)、迈向市场化(年)、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年)、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99年至现在)等四个阶段。成功地开展了土地制度变革、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有效地缓解了“三农”问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产品产量改变了长期短缺的状况,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07年达到1692.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6.2%。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教育、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正进入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硕果累累   1、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不断探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鼓励国有、集体、私营、外资一齐上,并从重点战略上调整了国有经济的布局,使福建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各主要经济领域的所有制构成发生巨变。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5.5%,2007所占比重已超六成,非公有制经济已撑起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投资的比重从1978年的64.9:16.6:18.5:0演变为2007年的35.2:2.7:24.5:37.6。   2.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和进展。福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在经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租赁后,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着眼于搞好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通过联合、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和集团化经营。从1998年底开始,全省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走向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开始,到十六大以后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再到十七大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福建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的步伐快速推进,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向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福建积极探索国有资产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建立了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建立起新型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3.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效灵活畅通的商品流通体系。福建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发展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主题,努力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建设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新体制,努力搞活国有流通企业,加强市场建设,强化市场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效灵活畅通的商品流通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市场的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福建进一步深化国有商贸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企业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4.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改革开放30年,福建大力推进计划、价格、财税、金融、投资等多项体制改革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直接计划模式,逐步向以间接为主的调节机制转变。福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推进企业走向市场的同时,切实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力度,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强管理,深入普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条例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建设从为单位服务向为社会服务逐步展开,覆盖范围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拓展,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14.71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179.93万人,年均增长9.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6.12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235.08万人,年均增长15.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8.15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78.55万人,年均增长4.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8.2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123.28万人,年均增长11.4%;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3.52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119.44万人,年均增长14.6%。2007年,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30.73亿元,比2001年增加156.10亿元,年均增长20.7%;保险基金支出93.61亿元,比2001年增加32.21亿元,年均增长7.3%。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广大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维护社会安定发挥积极了作用。   三、对外开放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对外开放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从沿海到山区不断推进。继1979年厦门特区设立后,1984年,特区范围从湖里扩大到全岛,福州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开辟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国务院先后两次批准扩大福建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使开放区由原先的11个县市(区)扩大到34个县市(区);1989年,批准设立4个台商投资区;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对外开放进入新一轮高潮。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和福州两个保税区及湄洲岛、武夷山两个国家级旅游渡假区;1993年,国务院批准将三明、南平、龙岩及宁德的福安、福鼎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由沿海向山区扩展……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进入全方位拓展的新阶段。目前,福建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各个主要领域都硕果累累。   (一)对外贸易居全国前列   开放之初的1981年,福建进出口总额仅有6.08亿美元,到2007年,突破700亿美元,达744.51亿美元,居全国第7位,比1981年增长121.5倍,年均增长20.3%,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1981年的1.4%上升到2007年的3.4%。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近年来福建积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建立健全外贸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出口商品结构、外贸主体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多元化进程取得明显成效,对外贸易的层次和水平有很大提升,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4.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21.96%,分别比1996年提高23.46和16.12个百分点。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吸引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朝着集团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引资规模持续扩大,保持全国前列,2007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2个,而1979年只有5个;新签合同金额123.36亿美元(历史可比口径),实际到资81.31亿美元(历史可比口径),分别是1979年的1.17万倍和0.98万倍;引资档次提高,质量明显提升,全省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约716万美元,是1979年的34倍。外资投向日趋合理,领域不断扩大,加大了对第一、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力度,2007年福建新签合同外资投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9年的74.3%、9.5%和16.2%调整为1.7%、73.8%和24.5%,基本形成了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投资结构。截止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1665项,合同外资金额逾1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740.19亿美元,约占全国1/10。   (三)对外投资取得积极进展   至2007年底,全省经批准设立的境外企业有613家,累计对外总投资额达8.3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成为福建企业“走出去”发展较好的行业。年,全省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7.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6.49亿美元;累计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48.8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4.6亿美元;在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人数达82.05万人。   (四)与港澳台合作有效拓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认真落实中央促进两岸三地交流合作、惠及港澳台胞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出先行先试举措,提升交流,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对接,在金融业务、农林业合作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两岸口岸海上直航、旅游产业合作等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福建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累计有2.26万港资项目,占所有外资项目的54.2%,合同资金603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58亿美元,分别占所有外资的49.3%、48.4%,列来闽投资的各国家和地区之首。目前,已经有67家有福建背景的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总额超过300亿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台资达126.8亿美元,累计对台贸易额534.6亿美元,其中出口71.44亿美元、进口463.16亿美元。   四、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看高速公路,建成了福泉、泉厦、厦漳、漳龙、漳诏、罗长、福宁、福银(福建段)等高速公路,截止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66公里。八闽时空距离由此缩短了。从闽浙分水关到闽粤分水关,以前行车要20余小时,如今仅需六七个小时;从龙岩至福州,以前要日出到日落,而今只需到晌午。从福州到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行车时间也大大缩短。2008年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浦南、泉三、永武、福州绕城和机场二期、福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泉厦高速公路扩建等。看铁路,赣龙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进出省大通道增至4条;2008年正在建设的铁路还有:龙厦铁路、向莆铁路和厦深铁路,以及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快速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看民航,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晋江、武夷山、连城等中小机场为辅的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海西,福建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大手笔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建设“三纵、八横、三环、二十联”长约4800公里的海西高速公路网,使全省高速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3.9公里,每万人拥有高速公路1.4公里,绝大部分县市30分钟上高速,其余县市依托干线公路1小时上高速。铁路展开建设新篇章,从2004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000亿元,基本建成“一纵两横”铁路主干网,走出全国铁路网“末梢”位置。   (二)能源建设全速推进   经济社会建设离不开能源保障,福建未雨绸缪,加快电力发展步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吸引国电、大唐、华电、鲁能等电力集团纷纷抢滩。泉州南埔电厂、厦门嵩屿电厂、宁德大唐电厂、福州可门电厂……等火电厂陆续投产,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能源也诞生了。漳浦六鳌风力发电一期建成投产,平潭长江澳风电二期开工,莆田、古雷、东山、霞浦等风电的项目积极推进。宁德核电已开工建设,福清核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福建的发电量从1978年的40.69亿千瓦时,增加到2007年的1038.2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8%。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福建已形成了“山海联动”的发展格局,即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的腾飞。从1986年大念“山海经”促进山海协作到建设闽南金三角,从发挥闽东南地区优势到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从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板块,如何将率先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一直是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为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提出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进一步协调,消费、投资、出口进一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进一步协调的要求;并提出了3个发展目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福建不断加大力度,推动沿海与山区间的“山海协作”。   旨在改善山区交通条件的向莆铁路、厦深铁路福建段开工建设。前者是福建第一条通向中西部腹地的现代化铁路干线,后者则把“长三角”、海西、“珠三角”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得益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铁路和公路建设,福建沿海工业通过“腾巢换凤”,得以向山区梯度转移;山区的自然资源和青山绿水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旅游者;实施多年的山海协作、构建“互利共赢协作体系”等“一盘棋”举措,区域间的经济协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山区和沿海之间通过农业、贸易、科技、信息、文化、教育、旅游、劳务、人才、环保的多方位合作,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良性互动格局。2004年1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占农业人口3%的70多万贫困农民被确定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城市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随着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结对子,开展山区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对口协作、厦漳泉城市联盟、闽东北、闽西南经济协作区,以及惠民政策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和落实,福建省区域经济正朝着协调方向发展。2007年,各设区市生产总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福州市增长15.1%、厦门市16.6%、莆田市16.5%、三明市15.5%、泉州市15.9%、漳州市15.1%、南平市15.0%、龙岩市15.8%、宁德市16.6%。   六、民生状况极大改善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进步,全省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伟大跨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引领人们走向更加全面、富裕的小康之路。   (一)劳动就业成就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末,福建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人,比1978年末增加1090.92万人,增长1.2倍,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37.8%提高到56.3%,上升了18.5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2.3倍,30年间净增从业人员数466.9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10万人,年均增长4.2%。仅是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增长6.4倍。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从25.2%下降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较低,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371元和138元左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改革力度加大,同时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充分发挥“山、海、侨、特、热”等优势,使得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创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7.54元增加到2007年的5467元,增长了38.7倍,年平均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2003年首度达到1万元大关后,2007年再度突破1.5万元大关,达15505元,比1978年的371元增长40.8倍,年均增长13.7%;扣除物价上涨实际增长6.1倍,年均实际增长7%。2007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19元,位于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之后,居全国第7位,比1996年前进一位,收入水平居全国前列。   (三)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卫生事业全面推进,确立了以改革开放为指导思想、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的整体发展思路,建立了功能较为合理、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健网遍布城乡,卫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从1978年的44.15/10万下降到2007年的26.44/10万;婴儿死亡率由36.1‰下降到8.6‰;全省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68.71岁提高到73.7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各类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3809个增加到2007年的8712个,卫生机构床位从5.15万张增加到9.23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从6.76万人增加到10.74万人。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社会进步明显,工农业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消费品的种类极大丰富,全省商业网点迅猛增加,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消费环境得到空前改善,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7.85亿元,是亿元的104倍,年均增长17.4%;2007年年人均零售额8902元,是元的71倍。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由1978年的27.1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33.75亿元,年均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由0.97亿元增加到398.25亿元,年均增长23.1%。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居民的消费水平从184元攀升到1599.9元,消费结构也经历了从贫困型向温饱型和小康型消费的转变。总体上看,30年来居民消费经历了三次大的消费结构升级。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老三件”为代表,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消费结构升级;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家电普及为标志的发展型消费结构升级;三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以汽车、住房、通讯、教育为主导的享受型消费结构升级。每一次升级所实现的购买力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从几十元、千元和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消费转变。消费结构也由衣、食消费在向住、行消费转移,并步入“加速跑”阶段,购房和买车等十万元级以上消费正在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2007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940.72元,比1978年增长32.4倍;农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235.61元,比1978年增长18.1倍;年平均增长10.5%。   食: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全省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2007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支出349.43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28.4%下降到8.1%;而肉、油、蛋、家禽、奶、鲜菜、水果等副食品消费比重从1978年的59.1%上升到2007年的65.5%。农民人均消费油脂类食物5.64公斤,比1983年增长1.54倍;肉禽类食物25.92公斤,增长1.58倍;蛋类食品3.39公斤,增长2.11倍;水产品14.18公斤,增长2.46倍。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2007年末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6平方米,比1998年增加6.67平方米。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私房比重也得到了提高,由1998年的70.2%上升到2007年的90.4%。部分富裕起来的家庭还拥有第二套住房,2007年福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115套住房。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居民家庭居住的环境较为拥挤,一个房间内兼有居住、厨房等多种功能,拥有单独卫生间的很少,而今城镇居民生活在一个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中,住房配套条件大大改善。2007年末,福建城镇居民拥有浴室厕所的家庭达95.8%,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家庭达99.3%。农民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4.5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36.2平方米;其中住房质量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住房比重占85.0%%,比1981年的48.6%提高了36.4个百分点。   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宽裕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截止2008年7月底,在全省轿车保有量61.00万辆中,个人轿车保有量为49.65万辆,占轿车的比重为81.4%。近年来,个人轿车占轿车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上升到2007年的80.0%,2008年7月底进一步上升到81.4%。   用: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2007年底福建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手机186.44部,比1997年增长44.3倍;每百户电脑拥有量达68.58台,比1997年增长29.6倍,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达每百户51.31台。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56.3台、冰箱50.8台、彩电115台、抽油烟机15.1台、热水器50.4台、微波炉19.6台、空调器19.9台、电脑10.9台(其中59.8%接入互联网)、生活用汽车1.37辆。   七、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科技事业进步显著,创新能力明显提升。30年来,全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科学技术的创新点、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加大科技投入,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基础性研究与创新,积极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认真组织实施科研攻关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高新技术与火炬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和互动,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为福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科技队伍持续壮大   2007年全省在校研究生为2.56万人,是1978年的284.2倍,年均增长21.5%;研究生毕业生为0.57万人,是1985年的17.7倍,年均增长10.4%;普通高校在校生50.95万人,是1978年的25倍,年均增长11.7%;普通高校毕业生11.41万人,是1978年的32.6倍,年均增长12.8%。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07年全省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98.31万人,比2001年增加17.85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28万人,其中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6.95万人,比1987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7.0%;全省从事R&D人员4.76万人,其中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R&D人员3.14万人年,是1987年的5.7倍,年均增长9.1%。   (二)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2007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172.76亿元,相当于GDP的1.87%,比2000年(1.17%)提高0.7个百分点;全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82.17亿元,是2000年的3.88倍,相当于GDP的0.90%,比2000年提高0.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132.90亿元,比2000年(31.23亿元)增长3.3倍,年均增长23.0%,占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的67.3%,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已达21.27亿元,是亿元的125.1倍,年均增长18.1%。   (三)科技产出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技工作者的刻苦攻关下,福建省共获得国家科技一、二等奖30多项。专利工作不断发展。全省设立了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出台了《福建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发明创新。2007年全省共受理专利申请1.13万件,是1985年的82.8倍,从1985年居全国第20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12位;专利授权0.78万件,居全国第9位,而1985年仅有1件。至2007年底,福建受理专利申请总量8.24万件,居全国第13位;专利授权总量5.16万件,居全国第9位。大批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如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多年来一直被全国各省及越南等国引进大面积种植。“B121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成果彻底解决了80多年高温催化剂行业铬污染问题。“非线性电视新闻综合网络系统”已在中央电视台、30家省市级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及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电视台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对推动全国广电行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769.69亿元,比2000年(772.88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25.4%。其中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19.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8%,比2000年提高1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76.98亿元,占GDP比重为10.6%,比2000年提高4.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657.44亿元;至2007年年底,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已达2191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83家。   八、社会事业日益进步   (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的30年来,全省基础教育扎实推进,中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稳步提升,初步建成了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福建省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加强“专升本”院校和一批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高校办学条件主要指标由2000年居全国25位之后上升到2007年的前10位。高考录取率已超过70%。2007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92.98万人,比1978年增长35.6%。高校74所,比1978年增加58所;本专科在校生50.95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普通高中在校生77.68万人,比1978年增长1.1倍。   (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文化事业以繁荣发展为主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推进文化创新,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全省文化软实力。全省文艺创作层出不穷,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建成省博物院、闽台缘博物馆等工程,福建大剧院、昙石山遗址保护等。各项指标均比改革开放前有了显著的提升。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突破了思想禁锢,创作热情高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原则,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精品化的创作取向,创作了一大批时代特色浓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剧协“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重要戏剧和文艺评奖活动中,全省已有35个剧目和20多个剧本获奖。例如自文化部1990年设立专业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以来,福建省连续12届蝉联获奖。其中,《天鹅宴》、《丝海箫音》、《大河谣》、《沧海争流》、《邵江海》等5个剧目获“文华大奖”。2002年以来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福建省已有闽剧《贬官记》、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两个剧目先后入选第一、二批“国家十大舞台精品剧目”,并有舞剧《惠安女人》、话剧《沧海争流》、梨园戏《节妇吟》、木偶戏《钦差大臣》四个剧目在初选中入围。2007年,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曾静萍(二度)、省芳华越剧团李敏、省实验闽剧院周虹荣获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福建省获梅花奖的演员达到7人8次。在新时期福建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的获奖数量是全国最多的省区之一,也是福建大型文艺作品在全国性评奖中得奖最多最高、影响也最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充分显示了福建省舞台艺术的领先优势。2007年,全省110个专业艺术表演院团年创作演出2万多场次,观众约1780万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下乡、进社区、入校园、慰问重点工程、拥军演出活动等,为人民群众送去健康而充裕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全省6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日益成为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有生力量。除了戏剧艺术之外,福建的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杂技等艺术也都出现了不少的好作品,如福建漆画作品在全国第七、八、九、十届美展上斩金夺银,独树一帜;省杂技团创作的《单拐倒立》、《小蹬人》、《对手滚杯》、《头顶竿》、《绳技》、《行为艺术——度》等优秀节目屡次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力拔头筹;在书法、音乐、摄影、舞蹈方面也屡有建树,在一些全国性的专业艺术赛事中有上佳表现。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9.25亿元,2005年为163.39亿元,2006年为216.05亿元,2007年为238.51亿元,年均递增19.6%。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体育工作坚持体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发展的方针,坚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开拓进取,推广全民健身,加快设施建设,竞技成绩显著提升,体育产业日益壮大,各项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福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省全民健身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1996年以来,全省共建成2700多个“全民健身工程点”,现共有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7000多个。每年有约1000多万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有1/2的农村县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在全国列第6位。莆田、仙游、福清3个县(市)多次被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称号,有9个县区荣获全国“武术之乡”称号。1995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1997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全民健身节活动,此外定期组织老年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巾帼健身大赛、社区体育运动会等省级重赛事。福州、泉州、龙岩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004年,我省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残奥会,获得4枚金牌,创造了我省残疾人体育运动史上的最好成绩。在举世瞩目、无与伦比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福建参赛的18名运动员,10名教练员顽强拼搏,不负众望,取得了4金2铜的优异成绩,在参赛人数、参赛项目、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上都取得了福建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性突破。   (四)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将环境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把构建可持续生态支撑体系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九大支撑体系之一,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2007年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6%、94.2%,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8%。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6%。全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其中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5%。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第4位,森林覆盖率达62.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国前列。2007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77.97亿元,比1990年的0.96亿元增长80.2倍,年均增长29.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44.53万吨,比2006年削减5.0%;CDO38.32万吨,比2006年削减3.0%。 & &&&&&&&&&&&&&&&&&&&&&&&&&&&&&&&&&&&&&&&&&&&&&&&&&&&&&&&&&&&&&&&&&&&&&&&&&&&&&&&&&&&&&&&&&&&&&&&&& (撰稿:杨洪春、叶一标; 核稿:杨洪春)
&&相关信息
将此文章推荐给好友:
好友Email:
网站纠错: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建议使用: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主办:上杭县人民政府& & & & 承办:上杭县信息管理中心
闽ICP备号&& &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受教育程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