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创新创业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改革和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践体验空间,着力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原标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学院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办学思路,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人才培养类型,科学把握目标定位。学院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的突出表现,及时提出了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教育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目的;着力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制定了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考试和实验实践大纲以及教学计划;提出了为基础教育、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发展目标。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就业市场所需。学院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在调整或整合部分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实用性较强、办学质量较好、社会需求较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建立了以文理学科为主体,教师教育学科为特色,应用学科为增长点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符合学院办学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本科专业布局结构。同时,将探索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鼓励教师中的学科带头人、优秀人才和校友中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逐步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学院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共享山西师范大学图书、仪器、实验、学科专业、学术成果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特别是依托山西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现有的71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124人,占总人数的17%,具有高级职称的260人,占总人数的36.6%。其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8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并有20余人分别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学院在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完善对实践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同时,探索建立人才合作新机制,将逐步聘请知名人士、企业家、创新创业成功者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以及专题讲座授课或指导教师,着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2014年4月,学院曾举办历届优秀毕业生返校报告会,邀请成功人士回母校分场次在学生中间进行了交流活动。
逐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从制度建设入手,修订和完善了有关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等系列规章制度及质量检测体系,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列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采取组织听课、经常检查、评教评学、综合考察、质量跟踪等方式方法进行质量检测、过程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发后,学院及时讨论、反复酝酿,将围绕“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实施弹性学制、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优秀学生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等方面的内容认真研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改革和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践体验空间,着力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推进“质量工程”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及落地转化。近年来,有“无机化学实验可视化建设与创新”等18项教改项目和“金属纳米粒子参与的化学发光及其应用研究”等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省级立项。2014年3月启动院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已有31项教改项目和1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院级立项资助。学院自主研发的网络教学,已经有文学、艺术、人文、自然四大类12门课程可选取“985工程”“211工程”等学校的优秀教师授课视频供学生学习。从2014年开始,学院在专任教师中开展“写好一份教案、做好一个PPT、上好一堂公开课、发表一篇文章”为主题的“四个一”工程活动,以此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之目的。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学院把实践、实验、创新创业教学延伸到校外,写进教学计划,纳入学分管理和学位授予条例,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了通识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加强了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创业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在天津滨海新区、青岛海洋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多个地点建立了60余处稳定的实践教育、创业示范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与省内多所中学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学生实践合作协议,并按照培养计划和要求组织学生实地实习、实训。从2010年开始,依托省培和国培“顶岗实习与换岗培训”项目,在师范类专业推行了“3.5+0.5”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三年半在校学习,大四半年“顶岗支教”,至目前已经有3100余人完成了省内许多市县的“顶岗支教”实习任务。2011年,探索建立并完善与海外知名学府的学习交流机制,曾选拔优秀实习生赴日本进行了实习考察。2012年与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学生通过“3+1”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在该校交流学习。2015年和美国宾州滑石大学签署了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将有学生去该校考察实习。
探索毕业论文改革,注重考察实践效果。学院将社会实践、技术开发、科技活动列为毕业考察的重要内容,强化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力求使毕业生在选题、文献利用及综述、开题报告、实验与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中期汇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8个环节得到训练。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和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内容相关联,学生须先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并根据其作品的创作思路和灵感,阐明作品的设计理念,论述作品的主体和内涵,才能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比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将自行拍摄的短片作为毕业设计,音乐学、舞蹈学专业毕业生将毕业汇报演出作为毕业设计。这种基于设计作品而进行的创新性论文写作模式,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转化应用,而且从根源上杜绝了以往论文写作中的“假、大、空”现象。目前,这项改革已经从最初的美术专业扩大到广播电视编导、音乐学、舞蹈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和学前教育专业。
搭建素质拓展平台,促进人人成功成才。学院坚持把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实践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鼓励设立多元化的学生社团,组织和指导开展各种活动,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素质拓展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体现价值的机会。校园内月月有活动安排,周周有创新内容:演讲比赛、才艺表演、技能展示、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公益服务等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为学生们提供了成才成功的机会。特别是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月、未来教师素质大赛、综合文体赛事,规模大,质量高,展示了风采,鼓舞了志气,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同时,想方设法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就业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创业就业信息和创业项目,开展专题讲座、创业测评、创业模拟、咨询帮扶等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创业就业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累累
学院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各类大赛成绩优异。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赛均获得好成绩,仅在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累计荣获一等奖38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80项。学年,喜讯不断,捷报频传:外语系李文静、历史系张盈等31名同学分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外语系郝艳红等19名同学分获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物理系郑丽红等3名同学分获全国第六届“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数学技能展评一等奖和三等奖;化学系王锐英等4名同学分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大赛写作和演讲两个单项比赛的二、三等奖;美术系郭晓旗和侯晓峰同学获国际少儿书画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世界儿童画展览(中国)组织委员会“组织辅导金奖”;教育系景潇颖获中国文艺盛典全国优秀艺术人才选拔活动青年组器乐类钢琴项目银奖;音乐系商艺璇获“花乐之韵”第四届国际二胡大赛铜奖;传媒系侯明玮同学在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影视节目评选“校园专题”和“微电影”两项竞赛中分别获得金奖、铜奖。
专业知识得到强化,综合考研率连年攀升。学院近年来综合考研率均保持在20%以上,许多优秀学子分别跨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985工程”名校。部分学生研究生毕业后继续选择深造,不少学生又成为“985工程”或“211工程”名校的博士生。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毕业生受到社会青睐。学院的考研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成绩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办学13年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4万余人。教师、博士、公务员、名企管理、技术骨干以及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等优秀毕业生遍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特别是毕业生的道德素养、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目前,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6个系、34个专业、在校生1.07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选专业——201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独立学院版)》中,学院的综合实力继2014年之后又一次位列山西省8所独立学院第二。
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创业就业,其办学措施和经验被多家媒体多次报道。
(薛建红)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  [摘 要]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铸就未来,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为保障,坚持把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提高科技人才队"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机制
  [摘 要]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铸就未来,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为保障,坚持把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地位,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营造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中国论文网 /1/view-5459034.htm  [关键词]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 G315 [文献标识码] A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当今社会的竞争,主题是社会经济和软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和软实力的建设靠的就是人才。没有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是空谈。故而,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急速增长的中国而言,不可不谓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1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支持和保证   什么叫人才?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都较高的劳动者。它是生产力中最核心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与能源、信息、财富等资源相比,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到目前为止,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已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我国也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相对来讲,起步比较晚,所以无论是专业方向的人才还是管理方面的人才,在面对当前以爆炸速度增长的经济发展来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目标要求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支持。[1]由于自主创新面临的技术和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很高,创新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其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而这两者的载体就是创新性技术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 科技人才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1 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民财富增长和人类生活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将对各国发展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人类社会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技术的突破已成为产业加速的内在动力,以新技术催生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开拓新市场已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鲜明特点,处在深度调整转型期,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增长点、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的发展,带动信息产业及其众多相关产业加快改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方兴未艾,带动健康产业、现代产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产业不断壮大。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基因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这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重大突破,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总的来看,科技创新内在规律驱动和全球发展巨大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迸发出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2.2 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呼唤科技创新的需求。   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创业实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在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培养人才队伍的导向,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上来,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着力改变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方式粗放特征明显的模式,逐渐解决发展代价过高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就迫切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机制的战略支撑作用。我们必须主动地把握全球科技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人才管理不断完善,所属业务不断创新。坚持以“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己任,充分发挥焦作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为政府、企业、各类组织和个人提供科技情报传递、课题研究、科技查新、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和网络建设等多方位服务。根据区域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振兴焦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服务。   2.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健全创新创业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人才队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在充分发挥作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也非常重要,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完善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机制,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前提应通过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的“跟踪”研究,从不同层面展开。在人才建设队伍的建设中注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倡导引领型科技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强调成果集成与产业化和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创新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人则可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会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创业路上需要创新时刻相随,创新思想需要通过创业来验证。把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搭建技术进步的良好平台,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3 探索科技人才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机制完善的方法   3.1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   有效的人才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性等特征。这种特点决定了在人才建设上要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组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平台、技术、基地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构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提高人才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的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激活在实践中的科技创新动力,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完善创新创业机制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以定向培养方式,企业培训科技创新人才,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3.2 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人才成长经历着从“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等基本发展阶段。潜人才阶段的创造性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人才成长的可能性和潜力空间。当前高层次人才开发远远不够。各项人才培养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充裕的研究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他们自我开发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一点,人才是需要培养和发挥的土壤的,我们在建设人才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两点:第一,提高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优化生活环境,让人才能够在我们的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后顾无忧;第二,优化企业生存环境,让大量人才能够有一个宽大的竞技台,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能,能够使潜人才在宽松的市场氛围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显人才,或能够进一步成长为领军人才。   另外,要建立创新科学考评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使用等环节,不断优化人才配置,体现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完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按照发展的标准,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片面平衡等条条框框的制约,多加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推进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种类型的人才。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分创新型人才的层次和专业,依据其成长、发展的规律,细化各职各类人才在品行、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加快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制。促使各类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市场配置机制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人才支撑进步,发展孕育人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才资源、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配置,并产生客观效益的过程,人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支撑作用。就企业人才的成长及其队伍建设而言,根据具体情况,首先要健全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作为市场配置的实现机制而起作用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包括供给主体的竞争即人才之间的竞争和需求方的竞争即用人单位的竞争。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把创新创业人才的选用交给市场。   总之,科技人才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直接体现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方向。这就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科技人才开辟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搞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把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完善创新创业机制,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求是》2013(8).   作者简介:李淑红(1986.2-),女,本科,研究方向:科技情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