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的热量传导为什么要传导至散热器的底部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功率器件热设计及散热计论文 相关说明性文字来自网络收集,欢迎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功率器件热设计及散热计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飞机全电式前轮转弯系统设计与分析分析,设计,系统,系统设计,飞机前轮,式前轮,飞机系统,飞机全,前轮转弯,式前轮转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飞机全电式前轮转弯系统设计与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片】【风冷传奇】主流风冷散热选择帖【配置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3,815贴子:
【风冷传奇】主流风冷散热选择帖收藏
上回写电源基础知识的时候,说了一句,我觉得现在风冷散热的地位很低下,所以哪怕写一个选择贴,估计能有多少的意义也难说。风冷散热的地位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是,对于性价比玩家来说,E3,3470等等CPU往往是首选,而这些U的热量往往小的可怜,100元以下的散热器都能比较好的压制住温度;第二个原因是,超频用户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微了,全面超频时代一去不复返,Sandy Bridge时代可以说是Intel最后的超频顶峰,2600K和2500K的保有量已经越来越少了,而3770K和3570K又因为高密度晶体管和劣质硅脂的缘故,导致导热效率极其的低下,超频性能羸弱;第三个原因是对于高端玩家来说,风冷远不如水冷YY,在散热能力普遍过剩的时代,虽然低端水冷的性价比远不如高端风冷,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会选择低端水冷;第四个原因则是散热器的制造准入门槛很低,并没有太多的高精尖的技术含量,这甚至可以说是整台电脑里面最“不带电”的设备,所以对风冷散热器的研究难以吸引大多数人的兴趣。但是风冷散热仍然是值得研究的话题。现在3570K和3770K并未死透,可调外频的3820+X79平台的成本也在降低,而且AU用户仍然可以利用超频获得较高的性价比。既然有人需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这篇选择贴写出来也是有意义的。
一、主要厂商简介主要的风冷散热厂商分为两类,一类是老牌的以散热起家的厂商,比如传统的风冷大厂,利民(Thermalright)、猫头鹰(Noctua)、镰刀(Scythe)、采融(Prolimatech)等;一类是机电厂商,以做机箱电源起家,兼做散热,比如安钛克(Antec)、海盗船(Cosair),但是贼船不做风冷)、酷冷至尊(Collermaster)、银欣(Silverstone)等。最近几年,国产散热厂商也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出现,比如九州风神就有很多在各自价位相当优秀的产品,而且也涉足高端领域,阿萨辛和德古拉都具备风冷领域的顶尖性能。超频3也在低价位市场有上佳的表现。(1)利民 Thermalright利民是曾经的风冷第一厂,台厂,也是现今最优秀的风冷制造商之一。True Spirit系列、HR02/HR02M以及高端的银箭系列都有相当优秀的产品。银箭至今仍然位居风冷之王的宝座。(2)猫头鹰 Noctua猫头鹰是奥地利的高端散热厂商,以优秀的散热效能和价格不菲的静音风扇著称。NH-U14S/NH-U12S是单塔散热中的顶尖产品,而猫头鹰D14也是双塔中的佼佼者。猫头鹰的高端风扇普遍采用SSO磁稳轴承,静音效果极佳。(3)镰刀 Scythe镰刀是日本老牌散热大厂,以优秀的设计著称。而且产品线中有仍然保有民用级风量之王的GT1850,以及相当优秀的SFF21F。(4)采融 Prolimatech采融和利民同样是台厂,和利民最近的堆料风范不同,采融普遍走的是轻量级路线,其顶尖散热器变形金刚算是各家顶尖产品中,内存和主板兼容性最佳的产品。采融的中低端也极具性价比,待会会详细介绍。
(8)曜越 Thermaltake,TT曜越科技是台系的机电厂商,和酷冷一样,以散热解决方案起家,逐渐把产品线扩大到电源、机箱等方面。TT现在的风冷产品线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产品,但是也有一些水准不错的型号。(9)九州风神 Deepin Cool九州风神算是现在国产散热厂商中的佼佼者了。低端的玄冰系列,中段的霜塔和冰阵系列,高端的阿萨辛和德古拉,都是比较出色的产品。待会都会说到,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
(13)恩杰 NZXTNZXT最近可谓是一炮走红,因为小幻影等产品出色的外观设计,在国内有了相当的知名度。NZXT的算是散热器业界的新人,比较出色是HAVIK系列,也是NZXT进入散热市场的第一个作品。
二、风冷散热的基本概念和预备知识(1)热量传递的几个方法学过中学物理的都知道,其实学过小学自然课的都知道,热量传递有三个基本的方法:传导、辐射、对流。散热就是借助这三个基本方法,将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转移出去。比如热量从热管底部到热管尖端,则是热传导占主导地位;而热量从散热鳍片到空气,则是热辐射占主导地位。(2)总热容和导热率总热容不严谨的说是指物体储备热量的能力,而导热率是指物体传递热量的能力。(3)热量传递的介质对于一般的散热器,热量传递的介质可以分为固定介质和流动介质两种。固定介质就是散热底座,热管,散热鳍片这类固定的无法移动的介质,这类介质热容量小,导热率高;而流动介质就是空气,液体这类可以流动的介质,这类介质总热容量大,导热率相对低。散热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固定介质将电子元件中的热量转移出来,再利用流动介质将固定介质上的热量带走。任何一个散热器的效能,都要分导热效能和散热效能来考虑,这两部分必须要均衡发展,某一部分较逊色,就会造成瓶颈,拖累散热器整体的效能。(4)热管对于风冷散热来说,热管是相当重要的导热手段。热管并不是实心的,其基本原理是在热端采用蒸发吸热,冷端液化放热,从而大大的提升了金属管的导热效率。热管数量是衡量一个散热器导热性能强弱的重要参考。(5)散热表面积和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是负责将热管传递过来的热量继续传递给流动介质,也就是空气的。一般情况下,散热鳍片的有效表面积越大,则拥有越好的散热效能。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并不是“表面积”,而是“有效表面积”。例如对于一些散热鳍片相当密集的散热器,如果没有高风压的风扇辅助,其有效表面积将远小于其实际的表面积,则难以获得优良的散热效能,这一点一定要注意。(6)散热鳍片和热管的连接工艺热管负责导热,散热鳍片负责散热,但是热管和散热鳍片之间仍然有一次热传递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效率高低则取决于热管和鳍片的连接工艺。一般来说基本工艺分为穿Fin和回流焊两种,而传递效能也是后者高于前者,但是并不绝对。例如利民这种一线厂商,其穿Fin工艺已经相当成熟,能达到与回流焊相近的水准;而一些山寨回流焊,则未必能达到高端穿Fin工艺的水平。(7)散热器的底座散热器的底座负责散热最基础的部位,负责热量离开CPU的第一步传递,也就是从CPU顶盖到散热器底座的传递。优秀的散热器底座应该尽可能的平和光滑,高端产品普遍会采用镜面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底座和CPU顶盖能够比较紧密的结合。散热器底座对CPU顶盖的压力,也是衡量散热器好坏的一个参考。压力不够的散热器,在立式机箱中,底座和顶盖的结合就比较不紧密,影响散热性能。底座和CPU顶盖之间需要涂上散热硅脂(注意,是硅脂不是硅胶,绝对不是硅胶,不是硅胶,硅胶完全是另一种东西了),以保证结合的紧密。
(8)风道风道是风冷散热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优良的风道能够保证很好的散热效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混乱的风道则会影响散热。同样的散热器,同样的机箱,优良风道的温度有时能够比混乱的风道低十多度甚至更多。所以风道也是散热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主流风道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负压差风道,一种是由银欣提出的正压差风道。a.负压差风道:负压差风道的精髓在于整个机箱的进风量小于出风量。这样,出风量更大会尽快的将机箱内的热空气排出,而机箱内部的压强小于外部,又会将外部的冷空气吸入,从而达到冷热对流的效果。对于一般的机箱,尤其是洞洞流的机箱,负压差风道都是上佳的选择:对于传统的立式机箱,负压差风道最基本的组法就如上图所示,前面板和下部进风,机箱后端和上部排风。冷空气的路径是从前面板和下部进入,经过显卡和CPU散热器,从后部和顶部排出。这样的思路适合绝大多数的传统立式机箱。b.正压差风道银欣提出的正压差风道,则特殊性比较强。正压差的精髓在于进风量大于出风量。这样,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所以内部的空气就会想法设法的逃出去,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在关键部位开孔,就能引导内部的空气以较高的流速通过这个开孔出去,从而控制空气的走向,只要这个开孔附近有比较多的电子元件,则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正压差风道的代表是银欣的垂直风道机箱,比如乌鸦2:而对于传统的立式机箱,采用正压差散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要求这种机箱具有比较好的密封性,只有这样,空气才会在你想要他们逸出的位置逸出,而不会到处乱跑:风道的选择要根据机箱的具体情况来看。一般洞洞流的机箱采用负压差散热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密封性比较好的机箱,尤其是最近比较火的静音机箱,则可以尝试正压差散热。银欣的很多机箱都是正压差设计,也是可以尝试的。
(9)风扇风扇是风冷散热的灵魂。风扇决定了流动介质流动的质量,一把好风扇,一把合适的风扇可以让你的风冷散热器效能提高好几个档次。关于风扇,能够写的东西简直又能重新开一贴了。从扇形,到开模注塑工艺,到轴承的区别,从基础到高深,能够说整整的一本书。这帖子里面就基本的说说扇子。风扇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偏重于风量的和偏重于风压的,以及中庸的扇子。a.风量扇风量扇,顾名思义,是以风量为主的扇子。风量扇是负压差散热中排风扇的最佳选择,比如机箱尾部的风扇。风量扇普遍都是镰刀形的扇叶,当然也并不绝对。具体还是得看评测来决定,只是说大多数镰刀形状的风扇,都可以确定是风量扇。现在民用级风扇中最优秀的风量扇是镰刀的GT1850:另外,安耐美白蝠,Coolink的几乎全线产品,都可以算得上风量扇。b.风压扇风压扇能够提供较高的风压,适合作为密集散热鳍片散热器的风扇,以及正压差散热中的进风扇,吹出来的风的特色是集束,压力大。风压扇的外形特色是密集扁平的扇叶,当然也是不绝对的。导风罩对风扇的汇聚也有很大的作用,这些都比较繁琐了,犯不上细说。民用级别中比较出色的风压扇是银欣的穿甲弹系列:c.中庸扇中庸形的扇子很多,犯不上多说。其实市面上大多数低端扇子,都是风量风压兼顾的。
(10)下压式和塔式主流的风冷散热可以分为下压式和塔式散热,当然还有V10这种杂交堆料产品。下压式是低端散热的普遍选择,优势是节省空间,可以兼顾内存和供电等主办其他元件的散热。而在高端HTPC散热器中,也普遍采用下压式散热结构,比如利民AXP-200,就是这个时代下压式散热的精髓:高端下压式中高度最低的则是猫头鹰的NH-L9I:塔式散热器的散热效能高于下压式,而且利于机箱风道的设计。在塔式发展的后期,还衍生出了双塔散热等结构,最大化风冷的效能。现今可以称得上风冷之王的产品,都无一例外是塔式散热,比如体积硕大的利民银箭:到底选择下压式还是塔式,也需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塔式散热具有较高的效能,但是对于半高机箱和HTPC等空间不足的情况,高性能的下压式散热器仍然是相当合适的选择。
(11)热管直触热管直触产品最近在中低端里面比较多见。是使CPU顶盖直接接触热管的一种底座设计方式。但是现在的产品中,评测结果热管直触仍然逊色于纯铜底座。理论上热管直触缩短了热传递的过程,能够提高热传导的效率。但是实际上因为工艺问题,现在的热管直触普遍是采用弯曲热管工艺,大大降低了热管的性能。但是同样的,工艺不到家的纯铜底座散热,热管和底座的焊接水准达不到,底座和热管的热传递也不通畅,照样会影响散热效能。
三、各个价位的推荐和参考(1)0-50元0-50元并没有太多有亮点的产品。按照实体店比较多的来看,超频3黄海Mini和酷冷至尊的暴雪T2,同样是弯曲2热管等效4热管的设计,而且全是热管直触,按照用料来看,效能应该类似。对于I5以下的CPU能够比较好的压制——当然这样的CPU采用原装盒装的散热就可以解决了。(2)50-100元50-100元是现在散热器选择的集中价位,因为3470和E3,乃至3770,Intel全家不带K的CPU,AMD全家的CPU默频默压,都可以采用这个价位的散热器非常好的压制住温度。九州风神玄冰400玄冰400跌到100元以下之后,立即称为这个价位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之一。12cm风扇,具备4热管和100元以下几乎最大的散热表面积。在各家评测里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对付E3之类的CPU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但是玄冰400的体积并不小,而对于这样体积和重量的散热器,仍然采用简易的塑料环扣具,则显得有点不厚道。采用热管直触底座,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做法。不过总的来说,这仍然不是为100元价位的优秀产品之一。采融Basic 45采融B45可能是能在100元以下买到的唯一的四大厂产品。采用的是纯铜底座结构,9CM风扇和密集的散热鳍片,两个热管。值得特别提出的是B45采用的并非简易扣具,而是带背板的金属扣具,这一点十分的厚道。虽然B45只有两根热管,但是其散热效能比同价位的三、四热管散热器要高很多,这得益于采融优秀的底座回流焊工艺。很多吧友反映在B75 Pro3上安装简易扣具散热器的时候都会遇到“反人类电容”的影响,而B45则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其采用自家的金属扣具。
(3)100-150利民风灵90M风灵系列是利民相当优秀的产品,从小体积的风灵90M开始就几乎占据着各个价位性能的头把交椅。风灵系列突出的特点是散热鳍片的弯曲工艺,这样保证了有效散热面积,又使之不太难于吹透。风灵全系都采用纯铜底座结构,再加上利民的焊接水准和业界最成熟的穿FIN工艺,其散热效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挥。90M可以说是现在拉四倍频的不二选择,不算太贵,也有比较好的性能,小超下表现良好。九州风神玄冰S40玄冰S40是九州风神玄冰系列最高端的产品,同样采用4热管直触,不同的是热管镀镍。而且在散热鳍片上开了很多的对流孔以增大空气的对流速度,同时保障有效散热面积。S40的散热效能强于同样是九州风神旗下的冰凌黑玉,但是逊于上面说到的风灵90M,比银欣的AR02也要差。不过AR02的价格基本是199元,到了那个价位,就没多少性价比了。(4)150-200其实150元到200元算是低端入门产品中竞争十分激烈的价位,相当多的优秀产品,比如采融B81,利民风灵120M,九州风神冰刃等等。现在一个一个来说。采融B81采融B81其实是变形金刚的简化版,业界罕见的并列双塔设计,也是最便宜的6热管散热器。六根热管全部镀镍,镜面底座和穿FIN工艺以及优秀的压力扣具,各方面都决定了B81是200元价位散热器的首选。只要室温25度左右的情况下,B81的散热性能足以将E3V2之类的CPU温度稳稳的压在50度以下。300元以下的其他品牌,也没有太多能够与B81相抗衡的产品,这也是采融之所以被称为业界良心的原因。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没有AMD扣具,而且B81因为较大的体积,在某些主板上可能会挡住第一条内存槽的高马甲内存,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利民风灵120M曾几何时,风灵120是2500K之类的CPU超频的标配,SnB系CPU良好的散热,使风灵就能胜任高端CPU的非极限超频工作。风灵120M是120的简化版,用料上有所缩减,但是效能并没有降低。依旧是这个价位优秀的产品。虽然其性能逊于B81,但是其独有的歪脖子结构,对各种高马甲内存条都有比较好的兼容性。九州风神冰刃玩家版冰刃玩家版也是九州风神不错的产品,虽然性能比B81和风灵120都要逊色,但是在这个价位里属于比较便宜的产品。采用4热管直触,热管全镀镍。对于低端超频用户还是比较靠谱的。
(4)200-250不知道为什么,200-250元之间能推荐的散热器并不多,好像各大厂在这个价位区间并没有太多产品,而因为B81的实力,使得这个范围内的别的产品黯然失色了。九州风神大霜塔标准版其实把大霜塔列在这里,完全是因为这个价位没有别的有特色产品,而大霜塔可能是最便宜好买的纵向双塔散热器了。其实大霜塔的效能并不比B81优秀,也就犯不上多说了。(5)250-300250-300元又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价位,这个价格段基本上是各家的高端入门产品聚集的地方。利民HR02M曾经的Fanless之王,现在简化之后加上风扇,就成为利民高端入门产品中亮丽的风景。可以说HR02M现在完全配得上利民产品线上的最亮点的地位。6热管单塔,硕大的散热鳍片,宽大的散热片间隙,说明了这款散热器最初就是用于无风扇系统的。因为散热片间隙较大,所以一般的静音风扇就能将其吹透,这对于整个系统的静音是大有裨益的。在评测中,HR02M的表现已经追上了利民的老旗舰Venomous X,这样的实力对一款300元不到的散热器来说是十分出色的了。HR02M是K超频的首选,我曾经用2500K拉4.5g,hr02M能够将温度死死的压在55度左右,表现十分出色。如果对于3470和E3之类的低发热量的CPU,配合良好的风道,HR02M完全可以胜任无风扇散热的任务。利民AXP-100AXP-100是曾经的下压之王。6根镀镍的8mm热管堪称当年的顶尖用料。现在仍然是HTPC和半高机箱、ITX主板的入门首选产品。对付E3V2之类的低热量U,能够把温度压在55度左右,性能在下压式里还是十分抢眼的。关键是其高度加上风扇只有5.8CM,而且具有几乎完美的高马甲内存条兼容性。
(6)300-400300-400元开始出现了真正性能级的纵向双塔散热器。银欣 HE01HE01是银欣氦气系列的第一款散热器。六热管镀镍的双塔散热器。在评测中对3960X在4.5GHz@1.45 V的表现比较出色,将满载温度控制在了68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HE01的鳍片较难吹透,原配一把14038的暴力扇,效果不错,但是噪音相对比较大;而其如果更换较静音的风扇,则可能散热效能会略为逊色。采融变形金刚C(7)400-600400-600元之间,是几乎所有散热厂的顶尖旗舰产品汇聚的区间。猫头鹰NH-D14现在来看,NH-D14算得上是猫头鹰整条产品线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了。光是附赠的两把价格不菲的猫头鹰风扇,D14就值回票价。六热管双塔,499元的售价在各家旗舰产品中并不算特别夸张。九州风神 Assasin阿萨辛是九州风神产品线上的顶端,八根镀镍热管,各种评测中与D14的效能不相伯仲,价格也近似。同样也是500元左右非常好的选择。本人现在采用的是3770K+阿萨辛的组合,超4.5G@1. 2V下能够把温度压在70度以下,对于Ivy Bridge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温度了。利民银箭SB-E利民银箭有很多版本,最高版本是银箭SB-E,当然也是最贵的版本。散热效能是现在风冷散热器的王者,当然价格也是还在生产的风冷散热器中最高的。采融创世纪创世纪是顶端双塔中的一大奇葩,采用罕见的塔式&下压混合设计,六根镀镍热管。因为下压部分预留较大的空间,所以对高马甲内存条的兼容性是所有顶尖风冷中最好的。
补充:300-400元之间采融世界末日采融世界末日应该是400元以下的单塔之王。在很多评测中,其效能略逊于400元以上的执政官SB-E,只有几度的温差。因为是单塔型号,所以其内存兼容性也是相当好的。不过效能相比同价位的双塔则有一定的下降。采融变形金刚C变形金刚C的散热效能和世界末日相似,在高内存条的兼容性上稍差,不过便宜不少,350元左右使得变C还是相当有性价比的。并列双塔设计也是业界比较罕见的。值得一提的是,变形金刚C带有AMD扣具,而其原版,也就是变形金刚,则不带AMD扣具。
(8)其他产品实际上中高端散热器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大多数都是几度的温差,而低端的反而良莠不齐,同价位的可能有上十度的差距。上面介绍的产品只是值得购买的产品中的一部分,有的是比较好买,有的是确实在同价位十分突出。当然还有一些没有提到的产品照样有很高的购买价值。比如Phanteks则以漂亮的彩色鳍片配色著称:而镰刀的Orochi则是性能级Fanless散热器的早期代表:猫头鹰的单塔双雄NH-U12S/NH-U14S:这些也是相当出色的型号。对于中高端风冷的选择,其实更多的是要看“第一感觉”了,因为几度的温差说明不了性能上本质的区别,但是外观和做工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人打开机箱的第一瞬间,首先就会被散热器所吸引,这也是机箱中最YY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如果不好看,那就确实说不过去了。
四、总结从七点多开始写到现在,东西写了很多,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耐心看完。当然这也不是特别详细,比如风扇规格什么的,就没有细写,那个细写了完全可以当百科全书看了。不过基本可以作为一个选购风冷的参考了。对于大部分吧友来说,150元以下的散热器还是主流,150元以上的就已经可以叫做“超频级”的东西了。但是最近吧里偶尔也会来一些土豪吧友,配上4770K或者3770K的机子,又配着不着调的散热、机箱和电源。所以我觉得普及以下散热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是要说,不要迷信水冷。至少千元级以下的水冷的性能,是否一定能够战胜B81还难说,在银箭D14等等的面前,则更是抬不起头来了。选择一款合适的中高端风冷,往往比一体式水冷靠谱得多得多。本人水平有限,自己亲手折腾过的风冷也不过寥寥,很多还是参照各家比较靠谱的评测来得到的结论,所以很多地方也会有遗漏和错误,希望走过路过的大神,注意到了之后能够指出,不要因为我的错误,而影响到别人的选购和装机。风冷的地区特异性很大,室温对散热效能的影响比较高,所以大家关注风冷的评测,首先要注意评测的室温,如果连基本的评测室温都不给出来的,基本可以当做枪评忽略掉。另外,就是还有一些怪异的散热方式,比如加半导体散热片这种方法,对于极限散热,没有多少帮助,因为热量被从CPU转移到散热片的热面之后,也需要接驳散热器排出去,如果散热器的的散热速率比半导体散热片的转移热量速率慢,也会受到瓶颈。散热是一系列热传递的过程,这其中任何一个步骤瓶颈,就会拖累整个散热系统的效能,所以做好每一步,从涂硅脂,到装风扇,再到设计风道,只有每一步都做好了,才能发挥散热器的最高效能。
五、续:显卡散热器现在是显卡发热量功耗远大于CPU的时代。不过因为显卡厂商大多数原配有比较优秀的散热器,所以单卖的第三方显卡散热器市场并不是太大。但是这个市场还是有的。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公版卡用户。公版卡的散热性能并不是差的不能接受,但是其噪音是比较可怕的。尤其A/N两家的公版基本都为了节省空间,采用OTES散热,转速高的时候,噪音就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公版卡用户更换显卡散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二,老显卡用户。原厂散热的寿命都有一些问题,这倒是真的。往往一张显卡在核心和PCB坏掉之前,扇子就坏了。这时候买一个低端的第三方显卡散热,则能延长这张卡的使用时间。第三,极限超频用户。对于极限超频用户来说,原厂散热的性能未必足够,所以一款高性能的第三方散热也是可以选择的了。第四,Fanless用户。除非原厂就是被动散热设计,否则其他的散热器,直接拆掉风扇的话,散热效能就会大打折扣。Fanless用户可以选用一些比较优秀的Fanless显卡散热器来取代原卡散热器。
(1)1-1001-100元的价位,超频三的热管显卡散热相对还是不错的。主要代表就是各种海,比如双热管直触的小海:对付6750及以下的显卡,在非猛超的情况下,就已经非常足够了。要知道6750以下的显卡,原厂的散热基本都没有带热管的了。四热管直触的小海加强版:对付6850级别的显卡,就问题不大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超频三的低端产品的这种孤立式的设计,没有导风罩,不太利于PCB板上供电元件的散热,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因为这可能对显卡的超频能力有负面的影响。
(2)100-200100-200元之间,这一价位的显卡散热选择较多了,包括超频三的加勒比海的各个版本,都可以选择,我的意见是,对于7870甚至更高级别的显卡,这个价位的散热器已经足够了。AC Accelero Twin Turbo ProAC双风扇有两个版本,这个Pro版本是比较老的产品,现在的价格已经到了150元左右,极具性价比。四热管加上宽大的散热片,对于ti级别的散热绰绰有余,用在660或者7850都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了。对付660ti满载,风扇不到最大转速的40%,精英方面也做得比较好。AC Accelero S1 Rev.2
新“烤肉架”“烤肉架”是AC的低端显卡散热中的Fanless产品,四热管,不带原配风扇。配合优良的风道,可以压制住7850级别的显卡。如果配上一个8CM的小风扇,则效能仅仅略逊于AC双风扇。超频三加勒比海至尊版加勒比海至尊版对于7870级别的显卡散热也十分出色。效能和AC双风扇几乎是不相伯仲,略强于配上8CM单风扇的烤肉架。由于鳍片密度较大,所以不太适合作Fanless散热器使用。
(3)200-300200元到300元之间的显卡散热,已经可以挑战A/N两家的当代旗舰显卡GTX780和HD7970了。AC Accelero Twin Turbo IIAC双风扇的升级版,兼容性比老板要好,散热效能近似略强,7950级别的显卡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压制670级别的显卡,甜甜圈能稳定在65度左右。(4)300元以上300元以上的显卡散热基本属于各家的顶尖产品,效能自然都是风冷领域的最强者。采融 MK-26 V2MK-26差不多算是这代显卡散热之王了,当然450元左右的售价也基本上是这代风冷第三方散热中的最高价位。评测得到的结果是7970在MK-26的烤机温度,大致比华硕DCII要地上7度左右,而且静音效果也要好得多。不过这样的优势也是在牺牲空间之后得到的。MK-26采用的是外挂风扇的做法,足足占用了4条PCI-槽,整个散热器的体积也非常庞大。利民 Shaman利民的显卡散热器大多数都是很奇特的造型,比如垂直角的Spitfire,或者绕背流的HR03/HR-PLUS,shaman算是利民的显卡散热中,造型比较正常的产品。8根镀镍热管采用了一种很特殊的弯曲方式。利民shaman的价位和MK-26相近,也是450左右,其散热效能略逊于MK-26,但是空间占用比MK26小得多。对付也是足够的。AC Accelero Xtreme大名鼎鼎的AC三风扇,原来的显卡风冷之王。效能和shaman类似,略逊于MK-26,但是静音效果十分的好,三个温控扇看起来吓人,但是因为散热鳍片间距较大的缘故,较低的风扇转速就能将鳍片吹透,获得很好的散热效果。相对Shaman和MK-26来说,AC三风扇的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性价比相当的高。九州风神德古拉德古拉刚出来的时候算是比较轰动了,效能超过了AC三风扇,和MK-26在一个层级。同样的问题在于,德古拉仍然是一个特别占地方的散热器,和MK-26采用同样的外挂风扇的方法,需要占到4个PCI槽,这样大大的打击了组多卡系统的玩家的热情。不过单独看来,德古拉的性能确实无可挑剔。十二根镀镍热管的配置,也算是相当豪华了。本人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德古拉,用在自己的超频7950上,1050MHZ的烤机温度能够稳定在55度以下,确实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器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