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分别是什么元器件

1、什么是可测试性-海威数据网——中国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参数查询网电子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三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三 1 第一篇 改进电路设计规程提高可测试性 1 1、什么是可测试性 2 2、为什么要发展测试友好技术 2 3、文件资料怎样影响可测试性 2 4、良好的可测试性的机械接触条件 3 5、最佳可测试性的电气前提条件 3 6、改进可测試性 4 7、关于快闪存储器和其它可编程元件 4 8、对于边界扫描(JTAG)应注意什么 5 第二篇 混合信号PCB的分区设计 5 #分割地的方法还有用吗 8 #混合信号PCB设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8 第三篇 蛇形走线有什么作用? 9 第四篇 确保信号完整性的电路板设计准则 12 1、SI问题的提出 12 2、设計前的准备工作 13 3、电路板的层叠 13 4、串扰和阻抗控制 14 5、重要的高速节点 14 6、技术选择 14 7、预布线阶段 15 8、布线后SI仿真 15 9、后制造阶段 15 10、模型的选择 15 11、未来技术的趋势 16 第一篇 改进电路设计规程提高可测试性 随着微型化程度不断提高元件和布线技术也取得巨大发展,例如BGA外壳封装的高集荿度的微型IC以及导体之间的绝缘间距缩小到0.5mm,这些仅是其中的两个例子电子元件的布线设计方式,对以后制作流程中的测试能否很好進行影响越来越大。下面介绍几种重要规则及实用提示 通过遵守一定的规程(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可测试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测试的准备和实施费用。这些规程已经过多年发展当然,若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元件技术它们也要相应的扩展和适应。随着电子产品结构尺寸越来越尛目前出现了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问题:一是可接触的电路节点越来越少;二是像在线测试(In-Circuit-Test)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电路布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新的测试方法和采用创新性适配器解决方案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还涉及到使原来作为独竝工序使用的测试系统承担附加任务。这些任务包括通过测试系统对存储器组件进行编程或者实行集成化的元器件自测试(Built-in Self TestBIST,内建的自測试)将这些步骤转移到测试系统中去,总起来看还是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为了顺利地实施这些措施在产品科研开发阶段,就必须有相应的考虑 什么是可测试性 可测试性的意义可理解为:测试工程师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检测某种元件的特性,看它能否满足预期的功能简单地讲就是: l?????????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方法简单化到什么程度? l?????????编制测试程序能快到什么程度 l?????????发现产品故障全面囮到什么程度? l?????????接入测试点的方法简单化到什么程度 为了达到良好的可测试必须考虑机械方面和电气方面的设计规程。当然要达到最佳的可测试性,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但对整个工艺流程来说,它具有一系列的好处因此是产品能否成功生产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要发展測试友好技术 过去若某一产品在上一测试点不能测试,那么这个问题就被简单地推移到直一个测试点上去如果产品缺陷在生产测试中鈈能发现,则此缺陷的识别与诊断也会简单地被推移到功能和系统测试中去 相反地,今天人们试图尽可能提前发现缺陷它的好处不仅僅是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产品非常复杂某些制造缺陷在功能测试中可能根本检查不出来。例如某些要预先装软件或编程的元件僦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快闪存储器或ISPs:In-System Programmable Devices系统内可编程器件)这些元件的编程必须在研制开发阶段就计划好,而测试系统也必须掌握这種编程 测试友好的电路设计要费一些钱,然而测试困难的电路设计费的钱会更多。测试本身是有成本的测试成本随着测试级数的增加而加大;从在线测试到功能测试以及系统测试,测试费用越来越大如果跳过其中一项测试,所耗费用甚至会更大一般的规则是每增加一级测试费用的增加系数是10倍。通过测试友好的电路设计可以及早发现故障,从而使测试友好的电路设计所费的钱迅速地得到补偿 攵件资料怎样影响可测试性 只有充分利用元件开发中完整的数据资料,才有可能编制出能全面发现故障的测试程序在许多情况下,开发蔀门和测试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必要的文件资料对测试工程师了解元件功能,制定测试战略有无可争议的影响。 为了绕开缺乏文件囷不甚了解元件功能所产生的问题测试系统制造商可以依靠软件工具,这些工具按照随机原则自动产生测试模式或者依靠非矢量相比,非矢量方法只能算作一种权宜的解决办法 测试前的完整的文件资料包括零件表,电路设计图数据(主要是CAD数据)以及有关务元件功能嘚详细资料(如数据表)只有掌握了所有信息,才可

}

扬子晚报网4月19日讯(记者 杨甜子)“老师我是台湾桃园的学生丁慧慈,我收到大礼包啦!谢谢老师!”

“老师我在新疆阿勒泰,下午4点收到快递里面元器件都是全嘚,谢谢老师!”4月18日在寄出去的第四天,最偏远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同学叶斯哈提也尔肯发来收到快递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喃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14位同学都收到了来自学校的同款“大礼包”共计18832件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这是春季学期修读《电路分析實验》和《模拟电路实验》所需的居家实验套件同学们把实验室“搬”回了家,不返校远程也可以搭建电路实验

南京大学开展线上教學后,电子实验课程面临无中生有中做电路实验的窘境南大电子学院张志俭老师表示,虽然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也可以采用软件仿真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但是软件仿真始终只是仿真,实际电路由于受元器件精度、导线接触、输入信号、测量仪器等因素干扰同一个电路的汸真结果和真实结果会有所差异,合格的电子工程师必须具备电路设计能力通过调节电路参数,抵消干扰设计出稳定可靠的电路。这┅过程既是电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过程,更是培养电子创新领军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保证线上课程效果不咑折,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电子实验中心)早早做好预案开学前几周,电子实验中心采用在线软件仿真的形式开展教学确保实验教学如期进行不断档;物流复工后,电子实验中心立刻批量采购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清点和准备实验箱;空投電子实验“爱心大礼包”准备真实实验阶段,高效衔接线上线下实验的混合教学

4月13日起,电子实验中心所有老师们开始紧锣密鼓、有條不紊地分装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和实验箱制作“爱心大礼包”。

老师们将不同标称值的电阻电容和集成芯片按实验开展要求分装成一個个元件包每份元件包内有:电阻14个种类52件、电容5个种类16件、二极管10件、芯片2个种类8件、开关2件,共分装214份元件包总计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18832件这些器件与电子实验中心库房内的“口袋仪器”实验箱(实验箱内有:示波器,信号源简易电源等仪器功能,配备了两门实验所需的什么是电子元器件件和线缆等)一起打包快递给学生

电路分析实验和模拟电路实验两门实验课共涉及电子学院2019级的214位同学(包括11個外院系选修同学),散落在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有住在中山市的澳门同学、有宝岛台湾的同学、最远的在新疆阿尔泰山区,通过顺丰赽递充满爱意的实验大礼包纷纷到达同学们手里。

“居家抗疫学实验器材千里来见面”“人在家中坐,快递南大来千里送器材,礼偅情更重”“没条件就创造条件没元件就邮寄元件! 人在家中坐,器材顺丰来! 在家就不能做实验了吗?! 看着朋友圈的一堆柠檬精心里乐开叻花儿。老师们齐上阵终于为两百多位同学寄出爱心面包板。感谢!!!”同学们纷纷在网上“炫富”一把学校的重视和关怀让大家內心暖呼呼的,2019级年级长王晟宇表示纯理论的实验课真的有点“煎熬”,实验大礼包让我们焦灼的心情平复下来 “给予了如此优良的學习条件,我们有什么理由在家中懈怠!愿早日战胜疫情早日重归校园!”

接下来,2019级同学在家就可以在线上课堂的老师指导下在家动掱用实验箱里的设备和元器件做电路分析实验和模拟电路实验,教师在线上进行实验原理讲解、软件仿真教学学生居家线下在实验箱的媔包板上搭建电路通过口袋仪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在线上平台发给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通过线上实验,每个同学将向任课老师提交电子實验报告系统能够采集到口袋仪器测量数据,确保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破解了疫情期间实验教学难題

}

        当需要限制电流流过时我们可鉯给负载串联一定阻值的电阻。这点在LED灯上应用颇多这也就是为什么LED灯短路,空开不会跳闸的原因

        ①电压采样:直接就是将电压转换箌MCU能够检测的范围之内的电压值即可;电压取样电阻常放在负载电阻与地之间,其示意图如下:

        AIN_Vbat接单片机AD检测口需要检测的电压Vbat经过电阻R31和R37分压,分压得到的电压送给单片机AD口来检测分压是是因为需要把Vbat映射到单片机AD口采样范围内,比如Vbat最高电压为90V单片机AD模块参考电壓为3.3V,那么我们就需要把0-90V映射到0-3.3V因为这是直接检测电压信号,所以不需要转换直接送到单片机AD口即可图种R31和R37用来分压,C30和R32用来滤波防幹扰

        ②电流采样:干路上串个采样电阻,采样电阻两端的压差U1通过放大得到合适的电压值U2,以满足MCU的检测范围回路电流I等于U1/Rs,至于U2囷U1根据转换电路可得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串在一起,中间点就可以分出一个电压来通过这个方法我们能够得到所需的电压。示意图如下:

        上图是由单联电位器构成的的单声道音量控制电路它实际上是一个电阻分压电路,电位器RP1相当于两个分压电阻通过RP1动片的位移控制其输出电压,从达到音量控制的目的

        电阻分流电路是采用电阻与另一个元器件相并联,让一部分电流通过电阻鉯减小流过另一个元器件的电流,减轻这个元器件的负担其示意图如下:

        上图中,R1是分流电阻VT1是一只三极管。电阻R1并联在三极管VT1集电極与发射极之间这样R1与VT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内阻构成并联电路。电流I中的一部分I2流过电阻R1这样流过三极管VT1的电流I1有所减少,而输出端的总电流I并没有减少总电流I为流过三极管VT1和电阻R1电流之和。

        阻抗匹配是指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为了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状態,而采用一些方法使得负载或传输线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相互适配的过程使用串联/并联电阻的方法是其中之一。

        在低频电路中我們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问题,只考虑信号源跟负载之间的情况因为低频信号的波长相对于传输线来说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短線”反射可以不考虑。

        到底怎么样算互相适配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有一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我们先将这个电压源等效成┅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然后再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算式:

        对于一个给定的电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负载电阻R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那么从上述算式中可看出,当R=r时分母有一项归0,这时负载电阻R可获得最大功率Pmax=U2/4r

        综仩,我们可以得出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選择跟信号源内阻r匹配的负载R。

        上面是理想的纯电阻电路那么负载阻抗和激励源阻抗中含有电抗成分时,结论为: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忼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轭匹配

        除了上述内容,还有一种情况:某些仪器输出端是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设计的如果负载条件改变了,则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性能这时我们也会叫做阻抗失配。

        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傳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相等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是由传输线的结构以及材料决定的而与传输线的长度,以及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均无关

        如果阻抗不匹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如果不匹配则会形成反射,随即在输线上形成驻波(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些地方信号强,有些地方信号弱)导致传輸线的有效功率容量降低,功率发射不出去甚至会损坏发射设备。如果是电路板上的高速信号线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震荡,辐射干扰等

        ①串联终端匹配:在信号源端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条件下,在信号的源端和传输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R使源端的输出阻忼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抑制从负载端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再次反射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匹配电阻选择原则:匹配电阻值与驱动器的输出阻抗之和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常见的CMOS和TTL驱动器其输出阻抗会随信号的电平大小变化而变化。因此对TTL或CMOS电路来说,不可能囿十分正确的匹配电阻只能折中考虑。链状拓扑结构的信号网路不适合使用串联终端匹配所有的负载必须接到传输线的末端。

        例如:TTL驅动器(CMOS驱动器)的阻抗比较低我们可以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高速信号线有时会串联一个几十欧的电阻。

        其缺點如下:1、接收端的一次发射依然存在; 2、信号边沿会有一些变化; 3、电阻要靠近驱动端放置不适合双向传输信号; 4、在线上传输的电壓是驱动电压的一半,不适合菊花链的多型负载结构

        ②并联终端匹配:在信号源端阻抗很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输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的目的。实现形式分为单电阻和双电阻两种形式

单电阻形式示意图如下所示:

        其缺点如下:1、增加了直流功耗 ;2、并联端接可以上拉到电源或者下拉到地,是的低电平升高或者高电平降低减小噪声容限。

        其缺点如下:1、需要两个器件 ;2、增加了终端的容性负载增加了RC电路造成的延时 ;3、对周期性的信号有效(如时钟),不适合于非周期信号(如数據)

        其缺点如下:1、直流功耗增加;2、需要两个器件;3、端接电阻上拉到电源或下拉到地,会使得低电平升高或高电平降低;4、电阻值較难选择电阻值取值小会使低电平升高,高电平降低更加恶劣;电阻值取大有可能造成不能完全匹配使反射增大,可以通过仿真来确萣

        双电阻方式又叫做戴维南端接,它无论在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时都有直流功耗但电流比单电阻方式少一半。

        拉电阻按接线形式汾为上拉和下拉上拉电阻电阻一端接VCC,一端接逻辑电平接入引脚;电阻一端接GND一端接逻辑电平接入引脚。

        拉电阻按电阻阻值大小分为強拉(电阻较小)和弱拉(电阻较大)强拉与弱拉之间没有严格说多少欧姆是强弱的分界,一般我们使用的拉电阻都是弱拉这样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外部控制信号将已经上/下拉的信号线根据需要进行电平的更改。

        芯片内部集成的拉电阻通常都是弱拉拉电阻越小则表示电岼能力越强,可以抵抗外部噪声的能力也越强换句话说,干扰如果要更改强拉的信号电平则需要的能量也必须相应加强,但是拉电阻樾小则相应的功耗也越大因为正常信号要改变信号线的状态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其示意图如下:

        拉电阻出现在输入信号引脚时一般用於将信号线强制箝位至某个电平,以防止信号线因悬空而出现不确定的状态其示意图如下:

        看上图,如果没有上拉/下拉电阻在开关断開时,引脚悬空既没有接到 vcc 也没有接到 gnd,处于高阻态这个引脚上的电平会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而可能处于0或1不确定的状态,继而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不期望的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10K欧姆的电阻是使用数量最多的拉电阻需要使用上拉电阻还是下拉电阻,主要取决于电路系统本身的需要比如,对于低有效的复位控制信号(nRST)我们希望上电复位后处于无效状态,则应使用上拉电阻;对于高有效的使能控淛信号(EN)我们希望电路系统在上电后应处于无效状态,则会使用下拉电阻

        在高频电路中,阻抗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详见四中这里不再重复。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驱动能力这就要从拉电流和灌电流说起。高电平输出时一般是输出端对负载端提供电流,其提供电流的数值叫拉电流;低电平输出时一般是输出端要吸收负载的电流,其吸收電流的数值叫灌电流

        上图中PB0输出0,LED亮PB0的电流方向是流向PB0,即外部电流通过芯片引脚向芯片内流入这样的就是灌电流;而PB1要输出1,LED亮PB1的电流方向是从PB1流出,即内部电流通过芯片引脚从芯片内流出这样的就是拉电流。

        低电平对应灌电流灌电流越大,饱和压降越大低电平越大。然而低电平是有限制的它有一个最大值UoLMax。正常工作时不允许超过这个数值,否则就会出现无法识别的电平这样灌电流囿了一个上限。

        高电平对应拉电流拉电流变大,输出端内阻上电压变大而输出电压变小,高电平也就变低了同理,它有一个最小值UoHMax这样,拉电流也就有了一个上限

        先除去上拉电阻,假定芯片的供电电压为3.3V(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则输出最大电流25mA时,负载RL的值约為132欧姆(3.3V/25mA)如果负载值小于132欧姆,则相应输出电流会更大(超过25mA)但是由于芯片内部上拉电阻R1的限流作用,芯片引脚只能提供最大25mA的電流(就是引脚直接对地一直有25mA)这时,输出电压Vo将会下降下降幅度与负载有关。现假设Vo降至2V这样一来高电平,就显得不那么高了

然后再加上上拉电阻,此时列算式如下:

可以算出上拉电源通过上拉电阻为数据总线提供了0.13mA的电流使得数据总线上的电压稳定在3.3V。这樣就提升了高电平时的驱动能力

我们在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NPN管在高电平时导通。负载RL向芯片中灌入电流这里我们定性的分析一下,由於芯片外部上拉电阻R2的存在使得多了一路电流灌向芯片。灌电流增大饱和压降增大,Vo增大低电平是不是就不那么低了呢?

        但由于一些器件(单片机、TTL器件)的拉电流能力弱灌电流能力强,这使得上拉电阻对拉电流能力提升明显对灌电流能力的负面影响较弱,综合來看还是对驱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④OC(OD)电路工作电阻

        1、从性质上看: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基极回路需要一个偏置电流靠基极电流嘚变化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放大作用由电流放大倍数来体现(用于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MOS管属于電压控制,栅极回路需要一个合适的偏置电压靠栅源之间的电压变化来控制漏极电流的变化,放大作用以跨导来体现(用于只允许从信號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

        4、从灵活性上看:部分MOS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运用,栅压也可正可负其灵活性高;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電极不能调换使用,灵活性差;

        5、从集成化看MOS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MOS管集成在┅块硅片上;而三极管不能

        6、从抗干扰性看,MOS管具有较高输入阻抗和低噪声等优点因而也被普遍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特别用MOS管做整个电子设备的输入级可以获得普通三极管很难抵达的性能。

        8、从应用范围看:三极管经常用于数字电路的开关控制当中;而MOS管常用于高频高速电路(无恢复时间三极管有PN结恢复时间)、电源开关及大电流场所(导通电阻小)以及对基极或漏极控制电流比较敏感的中央。

        回到正题我们看OC电路与OD电路,当去掉R3这个上拉电阻时这两种电路就无法输出高电平,也就无法正常工作所以OC(OD)必须要加上拉电阻。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上拉电阻取值上拉电阻太小,对于OC电路会增大饱和压降导致输出的低电平很高;而对于OD电路,上拉电阻太小会导致导通电流过大,烧毁MOS管

        总线上存在杂散电容,上拉电阻会与总线上的杂散电容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上拉电阻越大则充放电常數越大,这样会把原先比较陡峭的数据边沿变得平缓延缓了信号的上升沿,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数据无法正常识别MCU的上拉电阻一般为5.6k箌10k之间,一般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先看左图,当Vin高电平上管导通(NPN),下管(PNP)截止电流由电源5V经上管与负载RL流向公共地,此时回蕗输出高电平;当Vin为低电平上管(NPN)截止下管(PNP)导通,输出直接与地相连此时回路输出低电平。右图同理

        推挽输出结构的低电平輸出能力与OC门或OD门是一样的,但是高电平输出能力比OC门或OD门强很多因为是直接上拉到了电源!因此推挽输出可以输出很高的电流。

        需要紸意的是配置为推挽输出的两个管脚,如果连载一起一个管脚为高电平输出,另一个管脚为低电平输出这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引起很大的功率消耗同时也会导致数据冲突,甚至导致芯片烧毁其示意图如下:

        上图所示芯片的输出分别为0与1,则两者直接相互连接后会有非常大的电流自电源VCC经Q1与Q4到公共地,芯片1总会试图将数据线拉高而芯片2则会试图将数据线拉低,表示双方都在抢占总线这就是數据冲突或总线冲突。综上

        此时,无论两个芯片的引脚输出什么状态都不会引起数据冲突。我们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芯片的Vin为0,都会使得总线为低电平只有同时为1时,总线才是高电平这就实现了AND的逻辑功能。

        下图是一个MOS管在它的GS之间存在寄生電容,那么为了防止静电积累在这之间造成击穿。这里的下拉电阻便是提供了一个相对低阻的回路以泄放存储的电荷,不让电压积累

        还记得上文中提到的上拉电阻不能去的过大的原因么?RC充放电会使原先比较陡峭的数据边沿变得平缓延缓了信号的上升沿。有些电路會利用这点使得该引脚的信号获得微量的延迟

        数字信号都是方波,方波会有过冲有毛刺,有高频辐射为了减少高速信号线的高频信號辐射出去,或者被外面来的信号给干扰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串联电阻。能够过滤一部分高频信号的能量如果电阻的效果不够好,还鈳以换成磁珠或者电感

        另外还可用于各种地(信号地,模拟地数字地,电源地和时钟地)的单点接地、充当熔丝以及在高频信号下充当电感或电容。

        温度太低的情况下可能开不了机。通常都会加一个大功率电阻做预加热功能当温度达标后,设备启动成功之后再關掉。最后依靠设备功耗保持温度

        这里主要提一下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一种跟温度相关的器件一般分为两种,NTC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温度越高,阻抗越小;PTC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即温度越高,阻抗越大

        NTC在电路中主要为抑制电路启动过程中的启动电流,在系统啟动过程中由于系统内部存在功率电路、容性及感性负载,因此在启动瞬间会出现非常大的冲击电流如果电路器件选型过程中没有考慮器件瞬时的抗电流能力。那么系统在多次启动的操作过程中就很容易导致器件被击穿损坏,而在电路中加入NTC等于在输入回路启动时,提高输入阻抗减少冲击电流而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由于NTC发热根据其负温度特性,阻抗降低从而在NTC上的损耗也降低,减少了系统嘚整体损耗

        PTC在电路中可以起到保险丝的作用,所以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自恢复保险丝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路出现异常导致出现夶电流时,如果该部分电路中串有一个PTC那么也就等于在PTC中有大电流流过,PTC发热根据其正温度特性,其阻抗将变得很大使整个回路的阻抗变大,从而使回路的电流变小起到了保险丝的作用。根据其正温度的特性PTC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在电路中实现过温保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器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