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杨浦区生孩子哪个好住想为孩子找个靠谱的陈家沟太极拳老师?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寻源太极拳:陈家沟太极的传承、生意与迷茫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小莲 发自河南温县
12:19 来源:澎湃新闻
抱歉!您的浏览器可能不支持此视频播放器,请用更高版本的浏览器试试!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至今已有近400年。如今教拳的人多,来学拳的更多。对于什么是太极拳、武术,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澎湃新闻记者 章文立 张敏 编辑 张敏(02:57)
陈立法家里有一张摄于1982年的老照片,两位老人推手,陈一华父亲陈伯先旁观。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小莲“(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太极拳,就去否定太极拳,不是很可笑吗?”陈姐忿忿不平,重复了两遍。下午六时,天色尚明,夕阳斜照在河南温县陈家沟一户普通农家房院:两个青年人舞枪弄剑,三五个中老年男女习练太极套路;旁边一位白头老人躺在木制摇椅上眯眼观看,时而指点一二;膝下二孙嬉闹,孩子母亲正忙活着一屋13人的晚饭,其中8人是从外地过来学太极拳的。陈姐来自湖南,早年曾在新加坡生活,看到当地很多老外都练太极拳,自己作为华人却不会,感到遗憾,于是三年前来到陈家沟学艺,之后每年夏天都来,每次待一个月,今年是她第四次到访。这些天,外面江湖喧嚣,令这个武术之乡颇不平静,村民对媒体的到访显得谨慎,又迫切地想发声。“现在外面几亿人学太极拳,90%以上是为了养生,只学个套路,它更多是作为一种运动而不是武术,你不能因此就说‘太极拳是空架子,只有花拳绣腿’。”在陈姐看来,太极拳的技击性毋庸置疑,每一个看似柔软的动作,都可能蕴含虚实变化和势疾力猛的内劲。按她师父的话说,太极拳能不能打,只在于练拳者是否把功夫练到家,是否能自如地发挥出来。她口中的“师父”,即摇椅上那位寸头发白的老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长义,今年71岁,功夫一点没落下,力气和敏捷不亚青壮。他16岁师从族祖陈克忠学习陈式太极拳小架,研练五十余年,外号“闪电手”,寓意出手极快,年轻时跟“四大金刚”(注:民间流传的陈家沟太极拳四位代表人物)陈小旺等交手,胜负各半。“四大金刚”等人的师承关系图。作为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武风兴盛,处处都是练拳人。虽今太极拳馆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太极迷不远万里来到陈家沟,寻根朝圣,学习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寻源:走镖与杀人技问起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史,村里几乎每个成年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说个大概。陈家沟位于黄河北岸,河南温县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北负太行之雄,南据虎牢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太极拳文化研究学者、温县政协副主席严双军(1985年开始研究太极拳,至今已出版15本相关著作)介绍,元末明初,陈家沟陈氏始祖从山西移民到此,便带有家传长拳。这里沟壑交错,常有兵匪出没,为了保卫家乡,村里设立武学社,渐渐习武成风。一家饭店挂着陈王廷的诗词:“披坚执锐,扫荡群匪”。在陈家沟,随处可见太极元素。明末清初,陈氏传至第九世,出现了天资聪慧的陈王廷,自幼习武,少壮时行兵走镖,平贼剿匪无数,晚年潜心研究武术,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汲取百家之长,融合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中医经络学和道家吐纳术,创编了一种集技击、强体、健身、修性为一体的新武术——太极拳。直到清末,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及其儿子仍走镖谋生,“在那个年代,学武是用来保命的,太极拳如果没有技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根本不可能流传下来。”严双军说。五大派系源流图。太极拳经久流传,演变出了许多流派,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是公认的五大派系(注:也有一说是包括和氏在内的六大派系)。“五大门派都出自陈家沟。”陈氏家族理事会会长陈一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是跟陈长兴学的拳,幼时被村里一个富人陈德瑚收买为义子,并请来家贫的邻居陈长兴教其拳法,杨四十艺成返乡,以走镖为业,后于1843年去北京授徒教拳,自此秘不外传的太极拳开始流入社会,故有“陈氏太极杨家传”的说法。后来的武氏、吴氏、孙氏均在陈氏和杨氏的基础上衍变创编而成。1932年,武术史学家唐豪曾三下陈家沟考察,走访遗老,查阅族谱、家谱等众多资料,最终确定太极拳创始于陈家沟。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陈家沟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前几年还有很多人说太极拳是什么张三丰、李四丰(创立的),都是奇谈怪论!国家有考证,太极拳就是源于河南省陈家沟!创始人就是陈王廷!这个历史永远改变不了!”提起太极拳发源地之争,68岁的陈立法激动难抑,字句顿挫。他出生于太极世家,爷爷是陈氏第十七世太极宗师陈省三,与陈发科等三人并列当时陈家沟的四大高手。唐豪来村里考证时,陈省三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史料。1972年,陈照丕逝世,全国恢复武术运动。随着陈家沟太极拳名气渐长,越来越多人以学拳、交流的名义上门挑战,但“没有一个人能打出去”。陈一华回忆,大约在1963年,河南省武术处一个练长拳的金姓干部来陈家沟摸底,与父亲陈伯先的师父陈克忠比武切磋,几个回合后,尚未分胜负,对方已抱拳称败。当时村里还有另一位高手叫陈照丕——陈发科的侄子和徒弟,“四大金刚”的师父。这位干部问陈伯先:“陈照丕和陈克忠哪个厉害?”陈回答:“都厉害。”陈一华与记者谈话间隙,他的儿子吃着面忍不住插了几句:“太极拳练好了,可以防身,练得不好,可以健身。凡是扯上内功、心法,都是骗人的。”5月3日,王思聪在微博回答网友问题表示:“相对于太极,我更相信物理。”陈一华的儿子认为王思聪不懂太极,他听老人们说,“雀不飞”以前存在过,鸟在手掌上,蹬爪起飞那一瞬间,手掌向内缩,使鸟失去着力点,飞不起来,“这也是物理”。“太极拳是一门科学运动。”“四大金刚”之一朱天才相信“雀不飞”真实存在,但他同时认为,当今几乎没有人能把功夫练到如此敏感的地步。在古代,武术是一门杀人技,“打架要签生死契约,打死人不负责”。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技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大部分拳师没有实战经验,比赛都在规则下进行。1950年,5岁的朱天才,随母亲陈富英从西安回到陈家沟,落户外祖父家,住在“拳窝”里,隔壁是当时的四大高手之一陈宝璩,从小耳濡目染 ,13岁跟着族舅陈照丕学拳。72岁的朱天才于5月6日晚回到陈家沟,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媒体围拥,被反复追问太极拳到底能不能实战、怎样证明它的技击性、太极拳的真功夫是否已失传,老爷子被问烦了,把冷了的茶一泼,反问:“只有打才是真功夫吗?不打就不是真功夫?这是最低级的认识!”类似的问题问过很多陈家沟人,得到最多的回应是:“你们都不懂太极。”断与续:披星戴月,偷练太极如今国内外,太极拳馆遍地开花,普及程度空前,但六十多年前,陈家沟太极拳的四百年传承曾几近断裂。1928年,陈照丕受邀去北京,在宣武楼立擂,广会武林同道,前后十七天,未遇敌手,“站住了脚”。彼时,陈氏太极拳才算是真正走出了陈家沟。两年后,陈照丕推荐三叔陈发科来京,自己转去南京授拳。1938年南京沦陷,又回到河南,在部队机关教拳,并在解放前一年,随机关参加了革命。解放后,陈照丕于1958年退休回到陈家沟,发现村里除了传习小架的陈克忠,几乎已无人教拳,当即挑选了几个孩子“重点培养”,其中包括后来的“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1966年,温县掀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破“四旧”运动,所有人不得聚众学拳、公开练拳。陈一华、陈立法等被抄家数次,陈照丕、陈克忠被批斗而死,诸多太极拳典籍被毁,部分太极拳套路失传。陈立法回忆,当时大家都是在家里趁着天黑偷偷练,常常夜里去师父家学拳,凌晨再踩着月光回来。68岁的陈立法坚持每天练拳。“没有人见过我练拳。”陈立法说,那时他每天天未亮,去村委处来回挑三担水,家门口一条长长的窄巷通往大街,一路练出去,再一路练回来,前院到后院五道门,都是实实在在的厚木,用拳肘“啪”一下,一道道打开。陈立法的太极拳就是这样在日常中练成的。14岁学拳,他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没有丢掉功夫,“那时候谁丢下不练了,那就没了,以后再练回去,很难。”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友人时,挥毫题词“太极拳好”。直到1992年,严双军才在王西安家里从日本带回来的杂志上发现了题词。1980年,温县成为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次年3月,陈家沟第一次迎来了19人的日本代表团,村里在操场上举行了太极拳表演,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上,楼上,树上,全是人。”日本电视台将表演全程摄录下来,以至于陈立法怀疑有偷师嫌疑:“人家回去把你的动作放慢一百倍,还学不会吗?”5月9日,旅游团在陈家沟国际太极交流中心演练太极。据媒体报道,从1981年4月到1982年下半年,陈家沟接待了27批外国代表团,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和欧洲各国等。外宾频繁来访,终于引起省政府的重视,纷纷成立武术馆、研究院、旅游局,设立赛事,出版书刊,选派拳师到国外交流,重新发扬传统武术。“四大金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推出来。朱天才四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习武练拳,70年代开始代表县里、市里、省里参加比赛,80年代到90年代,每到年底都要到国外转一圈,“陈家沟太极拳走向世界,早期就是我们推广的。”改革开放后,媒体来村里采访,经常由这四人接待、表演,“四大金刚”便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也不知道是谁传的。”朱天才的妻弟陈启胜告诉澎湃新闻,官方并不认可这类江湖气的称号,“现在武协都不让叫了,都叫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四大金刚”的延续,下一代中年拳师中则出了个“八大天王”,严双军直言这主要是宣传的结果。2006年,陈家沟选派拳师参加深圳文博会,“谁在家就叫谁去了,八大天王就是这么来的”。张福旺说:“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其他拳,首先它是拳,拳就是技击术。”“八大天王”之一、“70后”张福旺表示,武术界自古以来都有江湖绰号,“人家往往记不住真名,记住了绰号。”张福旺是陈家沟土生土长的村民,师承王西安,5岁开始练拳,19岁开始参加比赛,上世纪90年代出去闯荡时,才20来岁,没有名气。大家对太极拳普遍有偏见,一种认为太极是张三丰创造的神功,一种认为太极就是简化的24式。难免不断有人来挑战踢馆。“人家一看你打拳像摸鱼,就找上门来了”。1995年,他到湖北教拳,有个练外家拳的警察,身高体壮,约他在山顶比赛,很多人围观。对方一拳轮过来,肩膀空了,张顺势打了个肩靠,将其击得碎步退至一丈外,重心不稳,往后倒了下去。张赶紧跑过去拽他起来,“要不要再来?”“不要了。”两人化敌为友。产业链与怪现象: “大师满天飞”忆往惜今,陈一华不禁感慨,太极拳真正精华的东西失传太多。他坚信,现在几乎没人能达到前人的水平,但相伴而来的是,普及程度达到历史最顶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3亿人研习太极,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游客在陈家沟拍照。2000年,温县开始规划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景区,先后建造祖祠、博物馆、王庭大街等,以太极元素为核心,催生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光是陈家沟一段800米左右的主街,就有四五家太极养生馆,六七家太极服装店,十几家饭店和家庭旅馆。温县旅游局局长杨照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陈家沟一家服装店每年的销售额就有200万,每年景区旅游人次达110万。陈家沟村有近30家家庭武馆。1980年,陈家沟新建武术体校,由陈一华父亲陈伯先组织管理,属于公办,当时有教拳的老师偷偷在家开武馆,被视为陈家沟太极拳产业化的开端。此后民办武馆渐多起来。2000年,武术体校以38.5万卖给陈小旺家族,改名为“陈家沟太极拳学校”。至今,全村成规模的武校有3家,大大小小的家庭武馆近30家。张福旺的家庭武馆是其中办得比较好的,他告诉记者,在陈家沟靠教拳发财并不容易,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收入。“挣钱不是关键,关键是受人尊重,所有人看见你,都叫你师傅,他们跟我学了之后,身体或者家庭改观了,这才是最大意义。”据张福旺、严双军、陈启胜等人介绍,在外教拳的陈家沟人,多为30-40岁的青壮年,做得好,一年挣30万-50万;多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地区;知名拳师陈向武在汕头开馆,一对一教学,1小时1000元;陈正雷4000多名弟子,弟子的弟子已在开拳馆;朱天才的弟子在日本开会馆,一个会馆就有10万会员。历史最悠久的陈式太极拳学校。陈家沟太极拳产业延伸到外面的部分才是巨头,但数据无法统计。“因为好多人在外面开拳馆,不想让师父知道。弟子在外面辛苦灌溉,有些师父一过去就‘摘桃子’,把学生都带走了。”严双军了解到,这种情况虽然只是极少部分,但在年轻一辈的弟子中间影响很大。心直口快的陈一华感觉到,陈家沟太极拳发展起来了,也出现了不少“怪现象”:以前都是义务教拳,有责任传承,“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学了,能靠教拳挣钱了,味道就变了”。他认为,太极拳发展到今天,是对人性的大检验,有些人为了挣钱不择手段,有些人学拳就为了作秀、包装,有些人水平不高,没什么可教,却大喊大叫,还有一帮人跟在后面叫喊。陈一华直言,现在很多所谓的拳师、大师、宗师,有些人名副其实,但也有人沽名钓誉。“好多人外地人问我,这里谁的水平高?我也没办法解释。‘四大金刚’的水平有多高,也没有衡量标准。”朱天才的家庭武馆,正在练功的弟子,他们大多14-16岁,习练五六年后,可到分馆当助教,工资一般有6000元。朱天才也认同,所谓的大师没有衡量标准,有些人练三年五年,也称自己是大师。“不仅是武术大师,各种大师都有,什么易经大师、国学大师,大师满天飞!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国家也是不承认的。”“哪有那么多大师!什么叫‘太极十年不出门’?意思是你辛辛苦苦练,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十年后才可以出去教拳。所以有句话叫‘练拳者千人万人,成手者一人半人’。”张福旺练拳四十年,教拳二十余年,尚不敢自称大师。陈立法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觉得有些人虽练拳时间不长,也能出去教人学个套路,“高级老师教高级学生,初级老师教初级学生,一年级的水平也能教零基础学生”,这是文化普及趋势下必然的传播方式。他一直警诫儿子,练拳好不好不重要,关键要做人,做人一定要守规矩。传承与迷茫:“两条腿走路”随着太极拳普及化,它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养生健体,95%学太极的人都是来健身的。但陈一华认为,对拳师的要求不能止于养生健体,还要达到先辈的水平,要把太极拳的内涵、精神传承下去。陈家沟一家饭店张贴着陈氏太极拳门规戒律,其中有两条“不与无知争强,不与狂徒较量。”是陈家沟人对待徐某一事的态度。在张福旺看来,太极拳的传承应“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继续推广健身功能,另一条是传承技艺。去年11月份起,他们开始筹备一个“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温县的武馆联手定期举行比赛,让学生有更多实战的机会;第二步,推动设立更多国家级的太极拳推手职业联赛;第三步,举办太极拳与其他传统武术的对抗类比赛。最近纷纷扰扰的事情更让他下定决心,在以后的传承中,必须加强德育的教育和技击的训练,“绝对不能让技艺失传。”陈家沟历来注重太极拳技击的传承。以前,陈家沟的弟子、孩子出去跟人打架,把人打伤了,老人会出面摆平,要是打输了,没人会管;现在,陈家沟所有的武馆学生都要参加对抗类比赛,要是谁家的孩子拿了套路冠军,没人记得住,拿了推手冠军,大家会觉得挺不错。给武馆烙画。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是内家功夫,必须从童子功练起。朱天才认为,练功只有两个秘诀,一是遇到明师,学拳先明理;二是长期坚持练习。“现在的孩子头脑灵活,有文化,但缺少苦练的功夫。”“以前的人除了生产就是练功,整天都在练,一间房,房里有一张长凳,练累了就在凳子上休息,一天练30遍。”陈启胜描述“四大金刚”当年练拳的情况。来学拳的孩子大多成绩不好,学成教拳是他们的一条出路,但他深知,这条路不容易,竞争比较激烈,他自己就是吃着苦走过来的。对下一代拳师的走向,陈福旺也比较迷茫,未来学技击的人可能越来越少,有多少人可以传承?正在修建的新武馆。他注册了一个家庭武馆,暂时租用场地教学,申请在陈家沟买一块地,但需要排队等。陈家沟的土地越来越紧张,同一块地,十年前卖10万,现在卖150万,增长为15倍。他在租用的场馆里举办了短期学习班,去年学拳1000人次,有90多名来自16个国家的外国学员。法国骨科医生Matthieu是陈立法唯一一个正经收的外国徒弟,他8岁开始接触中国功夫,2005年来陈家沟游玩时,在杨露禅学拳处偶遇陈立法。当时陈在他面前耍了一遍小架一路,独特的拳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Matthieu在陈立法家练拳。一年之后,Matthieu再次来到陈家沟,拜师陈立法学太极拳,每年集中学习一个月,至今11年未中断,在陈众多弟子中,堪称佼佼者。在欧洲,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太极拳只有助于养生,很少人知道太极拳也可以格斗。“因为他们接触到的大多是杨氏太极,在我的理解中,杨氏较少发力,陈氏更多发力,有更多的擒拿、推手等技能。当我对太极拳的了解越来越深,我知道它是可以实战的。”2011年,他在法国开了一个武馆推广太极,现在有30个学生。外界传言陈家沟人人都会太极拳,陈立法认为这种宣传过分了,陈家沟有700多户,3000口人,他估计现在有一半人会练,但练得好的人依然是少数。有时候他感觉,老外对太极拳比中国人还用心。陈立法小时候跟奶奶一起睡,奶奶常跟他说,爷爷的功夫有多好,因此他从小就有强烈的传承意愿。他14岁随父亲学拳,33岁开始教拳,不过主业仍是耕种,一直到近几年,村里搞旅游开发,没地了,也耕不动了。国际太极院,学生每天5点多就要起来晨跑、训练。如今年近70岁,子孙满堂,衣食无忧,陈立法的想法越来越简单:“有人来学拳,我就教,没人来,我也不去宣传。只要能把太极拳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一代代传下去,就满足了。”他为传承了武学世家的衣钵感到骄傲,“我们家12口人,除了小孙子,11个人都会练。”
责任编辑:黄芳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太极拳 陈家沟 传统武术
评论(1.2k)
澎湃新闻APP下载陈家沟太极拳的武学生态
作者:蔡伟
如果没有太极拳,位于河南省温县的陈家沟村肯定只是黄河边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虽然这个位于清风岭上的小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颇为自豪地说,作为中国温姓的发源地,温县从商代定名、西周分封开始,3000多年来名字从未更改。
如果没有太极拳,位于河南省温县的陈家沟村肯定只是黄河边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虽然这个位于清风岭上的小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颇为自豪地说,作为中国温姓的发源地,温县从商代定名、西周分封开始,3000多年来名字从未更改。
谈到陈家沟,老村长张蔚珍同样意气风发:“过去这里是盛产‘四大怀药’的怀庆府。”“四大怀药”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的总称,盛产于黄河北岸的温县、武陟、博爱、孟州、沁阳等县市,因这一地区在元明属怀庆府辖。如今的温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最值得一提的,就只有太极拳了。
据说元末明初朱元璋北进大军在攻击怀庆府时受到怀庆元将的激烈抵抗。此后为了报复,朱元璋三次命常遇春屠杀怀庆地界,导致当地人烟稀少。山西人陈卜在此后移民温县黄河岸边的清风岭,到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开创太极拳,该村遂以陈姓命名为陈家沟。
从温县到陈家沟,“面的”15块钱,1路公交车1块钱。发达的交通网各处都人车稀少。此前看的有关“陈家沟村民兴办农家武院赚洋钱,今年以来户均创收近万美元”的消息,仿佛是冬天的一个神话。这不由得又让人想起了从郑州抵达温县后的首次心理落差:县城内的太极市场空无一人,十字路口的太极商场早已关张,县太极体育馆上的巨大金字已然变成“太极体育馆”。在冬日灰黄的天空下,陈家沟展示出来的,已然是和路过村落毫无二致的萧瑟与单调景象。
难道这,就是太极的江湖?
从家传走向社会
衣着单薄的陈炳在寒冷的冬日里从一片碧绿的麦苗上走过。麦田不怕踩,周围是大小高矮参差不齐的墓碑和墓穴。这一片开阔土地是陈氏宗祠的陵园。对早已普及火葬的河南,这是当地政府特批的惟一一块土葬墓地。从农田中走出的练武之人,最后又回归农田深处,这似乎正是中国传统的家族传承练武人的生命循环模式。
在陈炳父亲年轻的时候,太极拳作为四旧之一是被扫除的对象。对陈氏这个村里的宗族大姓来说,练武在当时更是被禁止的事情。“侠以武犯禁”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为了支撑家庭,陈父很早出外打工,“他没有选择练武,虽然会一些,但并不地道”。
教陈炳学习家传陈氏太极拳的是他的叔叔陈小旺。陈小旺如今是陈氏家族的掌门人,却早在1991年就前往澳大利亚定居。对农家出身的孩子,练武是逃避终身务农的一条出路。家族里的二十几亩地早已租出,而陈炳在得到了太极拳的传承后,最终也走出陈家沟,在上海体育学院度过了4年大学生活。可以说,他是陈氏家族里文武双全的第一人。
大学毕业后的陈炳回到陈家沟任太极拳学校副校长兼总教练。对他来说,振兴陈家沟太极拳的道路远比他自己的人生奋斗之路来得艰难。尽管1992年温县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但陈炳所在的陈家沟太极拳学校作为村里最大的武校,学生人数也不过100多人,绝大部分都还是乳臭未干的孩子。村里其他武校,学生人数通常不过数十人。20世纪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掀起的全国武术热潮让太极拳获得了多年来的首次大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随着武侠热潮的消退,陈家沟终于又回归了一个传统农庄的平静。
说起未能像少林寺那样随武术热的兴起而发展壮大,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陈氏家族目前在国内的实际掌门人陈小星还是非常遗憾。在学校边一个破旧乡村餐馆的餐桌边,陈小星描绘了1978年前陈氏太极拳封闭的家传模式。
“练武人的生计,除了种田就是走镖。我们陈氏家族的先人曾经走镖远达山东莱州。我祖上陈耕耘走镖山东时,在山东为父亲陈长兴立了一个碑。光绪二十六年,袁世凯做山东巡抚,巡视期间看到陈耕耘碑记后,知道太极拳为陈家沟陈氏专精,就派人前往聘请陈长兴的孙子陈延熙到袁家,教袁克定太极拳法。从山东直到天津,总共教拳6年。后来陈延熙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辞去教职,还归乡里,以行医终了余生。陈延熙后来传给我祖父陈发科。陈发科在1928年前往北京教拳,目前流传的陈式太极拳都是陈发科所传。”
对于当时的习武之人,成为达官贵人的家庭教师是个名利双收的出路。当年的杨露蝉正是到了京城给权贵授拳,才有机会成为名震京师的“杨无敌”。不过那时太极拳的传授仅限于此,民间并没有公开传习。直到1928年陈小星祖父陈发科去北京教拳,太极拳才算是真正开始从家传走向社会。
太极经济的白手起家
陈小星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村里一个老人传诵有关陈发科的旧事。抗战期间据说日本人曾经让陈发科给日军授拳,为此陈发科不得不躲避达七八年之久。太极拳的传承和中国其他众多传统家传技艺的命运一样,由于国运的衰微几乎泯灭于历史沉沙中。“先是抗战,然后是运动、文革,这些对太极拳的传播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陈小星说。懂得拳术的拳师在漫长的动荡年代逐渐老去凋零,直到1978年后,陈小星至今记得,到1981年,陈家沟终于第一次有了外国人来访,“来的是日本人。”陈小星笑着说。
“外国友人”第一次看到的应该是黄河滩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的荒凉。据说当时只好搬了几张桌子,放在连围墙都没有的操场上。看到这种情况,当时的河南体委拨款七八万元建了两排平房的武术学校。到1985年,又投资十七八万元建了现在学校内的训练大厅。2000年,武术学校由县里卖断给陈小星家族,同时县里也将学校前面的马路拓宽为水泥马路,并在路的东西头各建了一个高大的水泥牌坊。据陈炳说,每个牌坊的造价要几十万元。
“地皮上的所有建筑卖断给我,现金一共是38.5万元。这些在法律上都属于个人了。”说起转让的费用,陈小星记得很清楚。后来学校投资在沿街的一面新修了宿舍楼,政府的投资也让学校周边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太极拳学校的发展速度,陈小星还是无可奈何,“资金是主要的问题。2000年转让的,当年基本上没有赚什么钱。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好得多,利润每年有20多万元”。
从郑州车站走出来,很多人都会注意到登封少林寺周围各个武校的招生广告。如今的登封,上万人的武校已经不是少数。相对于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每年20万元的利润,这是一个普通人都能看出的巨大差距。目前太极拳学校对于国内的学员,不算吃住学费一年是2000块钱。一个月的短期学员的学费是400块钱。陈小星估计,目前每年短期学员平均有400多人,而长期学员只有30多人。所以一走进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感觉更像是进了一个乡村小学,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边打扫卫生边打打闹闹,练武大厅里,几个看起来不到十岁的孩子在打着扑克牌,许多都是稚气未脱的样子。
十五六岁的小赵从不远处的新乡市来陈家沟已经有一年之久。由于从小身体不好,父母把他送到这里来学拳。谈到父母的这个选择他表示还算认可。现在小伙子的身体比以前结实多了。虽然还要在这清苦的地方再继续呆一年,但看来他已经对此非常习惯。同样是因为身体原因,31岁、来自山东淄博的吴建军也来到陈家沟练习太极拳。作为一个“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的老江湖,吴建军对陈家沟太极拳经济的不景气有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好的老师都离开陈家沟外出授拳。村里出去教拳的总有几十个人,县里和邻村出去的也有七八十个。加上名气和条件等原因,即便要学正宗的陈氏太极拳,也未必一定要来陈家沟了”。
学拳之余,吴建军在学校边上新开的一家网吧兼职网管,这个工作让吴建军单调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网吧租的是学校房子。虽然在冬天更像个冰冷的冰窖,好在一年租金只要1000块钱。网吧的小老板是个只有20出头的女孩。虽然她对许多人来这里受罪表示好笑,但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能有点起色。功夫和太极拳自然是吴建军经常和她聊到的话题。“人这辈子就要不断的学习嘛!”吴建军认真地说,“不过现在能有当年武术大师那样水平的实在是太难了。就比如说陈炳老师,他算是年轻一代里有作为的一个,但是一年要去国内外很多地方讲学授拳,哪有时间静下心来练拳啊。”
两次机遇的痛失
说起太极拳是否还有真功夫,一直比较沉默的小赵表现出敬畏的神色:“太极拳很厉害。绝不是花拳绣腿。”
尽管所有人都谈到资金的短缺导致太极拳的发展和宣传规模的限制,但陈小星认为,过去几次机遇的丧失对于温县太极拳的发展影响很大。
说起此事的台前幕后,陈小星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决策的失误。“第一次是省里要在温县投资建设一个武术馆。河南省旅游局要建在陈家沟,但温县政府要建在县城。扯了几年的皮,封闭的陈家沟人却从不知道去省旅游局找领导。”最终武术馆被建在了温县县城,陈小星和许多陈家沟人都认为,这让陈家沟的太极拳发展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硬件基础。
第二次机遇是1990年陈家沟被纳入河南省两条文化旅游线路之一,另一条线是少林寺。但太极拳旅游线最终却被省旅游局砍掉。“当时县旅游局局长和省旅游局局长已经就此挂上了钩。但是那时县旅游局局长是(县委)书记的人,和县长有矛盾。省(旅游)局对县里的决定不买账,后来这条线还是断了。”陈小星说。如此一来,温县失去了省旅游局每年固定的旅游经费来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少林寺成就了登封县。
对于丧失旅游线路的机遇,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半是惋惜半是理解。1992年温县举办第一次国际太极拳年会的时候,成立了一个太极拳开发委员会,时任党校校长的原福全被调到这个机构,从此“弃文从武”至今。1996年开发委拆分,原福全从开发委主任变为体育局局长。后来县里为了开发旅游,又把旅游局并入体育局。原福全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文件:“温县旅游工作由体育局协调”,从此按照陈家沟村长张蔚珍的说法,“原福全这个旅游局长就成了陈家沟的旅游局长”。
加大投入和扩大交流:&到底该打哪一张牌?
焦作市市长几年前来温县考察时(温县隶属于焦作地区)曾经做了这样几条指示:焦作要打好山水牌;太极拳牌;要搞好四大怀药。
对于“太极拳牌”,陈家沟村长张蔚珍认为重在宣传和投入。“首先要加大对太极拳景点的投入。否则(陈家沟的现状)是名声大却名不副实。如果投资太小,一年两三百万元,没有效果,反而把人弄疲了。大家会认为陈家沟不过如此。”按照张蔚珍的思路,政府规划中1.2个亿按10年的投资速度太慢,“在我看来,不是钱太少,而是逐步投入不如一次投入有效”。其实温县县委县政府已经把太极拳定位为焦作市、乃至是河南对外交流的一个文化品牌,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原福全正是提供这种思路的一个智囊人物。在他看来,作为古老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的人文精神绝不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景点的建设就能够表现出来的。
“10年1.2亿是总体规划,但我对这个实现的可能性表示怀疑。”有着多年经验的原福全分析了这种心态,“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心态,那就是‘有钱快投,有钱快流’。这有点像前些年所说的‘强力开发’。我认为在人文景观上切不要一轰而上。因为人文景观的建设投资大回收少,而且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有限的资金,我希望用动态的投入代替对静态景点的投入,多搞些国内外交流。陈家沟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来陈家沟的人大多数是为了寻根,寻找太极的根源。按这个思路,陈家沟的发展应该是通过武术大会带动比赛,然后带动比赛场馆的建设。所以对陈家沟来说,比赛场馆的建设比某些人造景点更加重要。这比修纪念馆强多了。”
陈家沟武术学校边,新建的陈氏宗祠亟待完工。仅仅是一个前厅,投资就超过170万元。在全村普遍粗陋的民房中,无论是杨露蝉学拳处还是陈氏宗祠这样的大型建筑,都很容易被淹没在一片荒凉平淡里。只有武校对面残存的一个早已被村民忘却的、雕刻有优美太极拳拳姿的上马石,才能让人追忆起这里曾经是个遍布富庶人家宅院的村庄。即便是原福全试图开发的每月初一、十号和二十号的当地农贸集会,以及明清外壳的商业街,也很难凝聚出人们头脑中所想见的人气。
从1992年到现在,温县和焦作市一共举办了七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前五届都在温县举办,后两届在焦作举行)。到第六届时年会变成“中国焦作(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到第七届就变成了“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温县的名字已经消失。尽管很多人认为这并不利于陈家沟太极拳的推广,温县严重缺乏体育比赛场馆和接待条件的事实却无法回避。“我们准备在新的县一中建立一个4000人的大型体育馆,初步投资为1000多万元。这些资金县财政掏一部分钱,教育投资一部分钱。如果征地顺利的话,将在后年建成。省体育局已经表态,一旦建好,国际太极拳大会将马上回到温县举办。”另外,今年5月,“河南省传统太极拳交流大会暨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将在温县举行,届时将会有6个国家的78个代表队共800多名运动员前来参加。原福全认为,通过这个比赛可以检阅一下温县的接待能力,同时也能实现温县发展太极拳时强调的“三个交流”:国内外太极拳的感情交流;太极拳的信息交流;太极拳的技术交流。■
太极拳的几种起源说
太极拳有迹可考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350余年。但是有关太极拳起源的说法,各家各派却纷繁芜杂,各执一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起源
此张三丰名全,字三丰,是今天湖南芷江县人,为元末明初道教首领,曾在湖北太和山(今武当山)结庐修行。太极拳源于他的说法出现在1921年北京版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一书。书中所录《太极拳经》篇末注“此系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但明初人张三丰和清初人王宗岳相去约400年。更何况据《明史》和历经纂修的《太和山志》,都只字未提及张三丰会拳术。即便是1723年汪锡龄编的《三丰全书》稿本,以及1844年由长乙山人李涵虚重编的《三丰全书》里,都从未有张三丰会拳术的记载。
12世纪宋徽宗时代的武当丹士张三峰
据说此宋张三峰因为“夜梦元帝授之拳法”,还写有《内家拳法》。后来他被确立为内家拳的祖师,于是今天称他为太极渊源的逐渐消失。
清代乾隆年间内家拳传人王宗
关中(陕西)人王宗是明初内家拳家传后人。后人将山西人王宗岳误认为是王宗,试图证明太极拳是内家拳。这一说法通常认为,并在明初就在传习。又有人认为陈氏太极拳系得自蒋发,而蒋发又得自王宗岳。但史料显示,蒋发生活的时代早于王宗岳上百年。
明末清初战将,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庭
20世纪30年代,经武术考据家唐豪认为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普遍吸收了当时民间十六家拳法,却未曾讲到太极拳。可见当时并无太极拳。此后温县陈王庭编造的太极拳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势一路,炮锤一路,采用吸收了戚氏《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势。陈王庭《拳精总歌》开头两句:“纵放曲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这是太极拳推手的技术特点,而当时明代后期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程冲斗等武术著作中都没有这种特点。■
陈氏太极拳存亡的生死一线
67岁的张蔚珍13岁时因为黄河泛滥,位于黄河滩上的老家旱地滩被淹,才逃难到距黄河岸10里地的陈家沟村。既不姓陈,又不习武,却从1965年起就当上了陈家沟村支书,一干就是17年。1983年陈家沟成立体校时,省体委主任亲自点将让他改当体校校长。后来他又先后办工厂,做生意,直到15年后又重新担任了这个29年前就已走马上任的村支书。
这些经历让张蔚珍颇有些江湖味道。虽然看起来像个老庄稼汉,可说起陈王廷的《长短句》和陈氏宗族,他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他的口述,见证了近代陈氏太极拳存亡的生死一线。
太极拳真正的源流,可以追寻到陈氏祖上陈卜从山西带到陈家沟的长拳。
长拳是外家拳的一种。外家拳外刚内柔,太极拳是内家拳,外柔内刚。这是太极拳起源的武学基础。陈氏第9代陈王廷精通《易经》和《黄庭经》。陈家沟附近的黄河岸边有伏羲台,考证《洛书》和《河图》,洛水和黄河交汇,形成清浊分明的漩涡,这就是太极图的来历。所以陈家沟实在是具备太极拳创立的道教文化基础。
穷修文,富修武。对于庄稼人来说,练武先要填饱肚子。在张蔚珍看来,国家要是败落了则根本没法练武。1941年陈家沟闹蝗灾,加上国民党时代的动乱,大部分村民外出逃荒,村里只剩下几十个人。“屋里住上了兔子,连井水都臭了,哪里还有人练拳?”1945年陈家沟第一次解放后没多久还乡团又卷土重来,共产党政权被迫备战上山,很多村民被杀,太极拳几乎走到灭绝的边缘。1946年第二次解放后开始土地改革,群众虽然又陆续回家,但还是对新政权没把握,没有人练拳了。
1958年,曾任国民党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退休回乡。陈照丕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国术馆教官,也就是今天说的武术教官,后来一直在黄河委员会工作。陈照丕退休回老家,看到陈家沟竟没有人练太极拳,心里很难过。当时的张蔚珍已经二十出头,竟然还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拳,只听说过“张疙瘩(附近的一个村)好放羊,陈家沟尽出些捶把行”之类的顺口溜。陈照丕见这个现状,就开始组织青年人练拳。
“文革”开始后,首先就把太极拳当作牛鬼蛇神。1967年清理阶级队伍,陈照丕家里因为是地主成分,加上其历史背景,被逼投井自杀。好在天不绝太极拳,没想到井水浅,陈照丕摔断了腿后被救上来,至此他授拳意志依然不衰。他甚至想出给武装部授拳的办法,为此专门写出了《太极拳要论十三篇》给武装部,名为“支持红色政权”。直到1968年前后报纸上发表了一条毛主席关于提倡打太极拳的语录,陈家沟才有了能够打拳的尚方宝剑。
张蔚珍说起当年,仿佛一切历历在目:“当年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毛主席说,爬山、游泳、打太极拳。陈照丕看到后跑来找我说:‘这练拳不犯法了!你说我这拳还能不能教?’”张蔚珍说,“我当时很感动。那时候白天斗他,晚上我就让他的学生、民兵队长王西安去安慰他。我想,太极拳学了健身又防身,有啥不好?武术这东西,谁掌权它为谁服务。于是我告诉陈照丕,你只要是正经教拳,出了问题我负责。”
张蔚珍不仅是个有胆量的乡间人物。对太极拳的传教,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陈照丕当时70多岁了,说不定哪天死了,太极拳就没了。所以我觉得只有重点培养几个人才能保存拳法的精髓。我让他重点培养4个人,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这就是现在陈氏太极拳的‘四大金刚’。小旺和正雷是陈照丕的侄子,王西安当时是民兵连长,朱天才是个民办教师。我就对陈照丕说,你把这4个人培养好了,将来你过世后,咱这太极拳还能往下传!”
为了更好地推广太极拳术,张蔚珍甚至还出了练太极拳可以记工分、给饭吃这么个主意。在400多年历史中几乎消失的陈氏太极拳,才最终得以传承下来。■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注册就有红包哦!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杨浦区找月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