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建阳三爱药业倒闭了吗没有?怎么还没倒闭?

□本报记者
7月18日,苏中药业再次荣登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排名第54位;此前的5月初,苏中药业跻身全省首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全省仅有98家。
三年翻一番,苏中药业近年来快速转型。今年上半年,苏中药业产销利齐增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利税同比增长39%。
苏中转型的动力何在?集团董事长唐仁茂只用了两个字:创新。
打造没有“围墙”的研发中心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唐仁茂告诉记者,当前,医药市场已经完全国际化,在家门口就会遭受来自国际大企业、大巨头的竞争和较量。对医药企业来说,创新必须要更加开放,要走开放式创新之路,打造没有“围墙”的研发中心。
唐仁茂认为,没有“围墙”,就是要把自己对于技术创新的欲求暴露出来,告别“闭门造车”的老思维,摒弃仅靠一己之力搞研发的旧传统,敢于巧借“外脑”,善于整合、嫁接外部优势资源,为我所用。
2008年,当金融危机愈演愈重时,“苏中人”抄底境外,将研发触角伸向美国,先后与美国德州基因工程公司、美国苏吉生物工程公司联姻,建立了生物制药研发中心,以紧盯国际最前沿的基因和生物技术发展。
上海、南京是我国医药人才高度集中的地区。为此,苏中药业将研发机构建到沪宁,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科院上海生命健康研究中心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南京投入巨资,注册成立了南京苏中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这是苏中旗下的一个独资研究所。
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信息荟萃。苏中药业抢抓机遇,在中国医药城注册成立了江苏迈度药物研发有限公司,紧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开发抗肿瘤的国家一类新药。目前,一期投资1亿多元的新版GMP厂房正在中国医药城加快建设。
为了引入“外脑”,苏中药业还与中国医药城科学顾问、诺贝尔奖得主、“伟哥之父”弗里德·穆拉德博士合作,设立了中药单体筛选研究中心,力求建立起一套中药单体筛选研究的体系和方法。
登高,方能望远。
唐仁茂说,研发没有“围墙”,让“苏中人”能及时捕捉到市场动向,做到关键信息先人一步知道,重点产品先人一步拿到,突破性技术先人一步掌握。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中风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为此,苏中药业借助这些研发支撑平台的力量,展开联合攻关,研制出列入863计划项目的中药一类新药复脑素注射液,已获得Ⅰ期临床批件。同时,该公司还自主研发出了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六类新药“肾华片”,去年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立项;自主研发出了治疗乳腺增生药物“克乳痛胶囊”,现已进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申请阶段。
苏中药业行政总监朱善意提供了这样一组信息:近年来,苏中药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企业销售额的7%以上,每年都有一批国家级新药上市,已研发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混悬剂等10多种剂型,涉及领域有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生化药物等140多个品种。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
中药,是苏中药业的“当家”品种,中药剂型的销售业绩占比超过四成。
“目前,国家医疗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医药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愈发激烈。” 唐仁茂分析认为,中药走向世界,更需要推倒“围墙”,在开放创新中融入更多国际化、现代化思维。
为此,苏中药业在抓新品研发的同时,加快了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这是一个技术再创新、品质再提升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没有“围墙”。
生脉注射液,被列为国家医保目录。苏中药业嫁接新技术,在中药材种植、GMP改造、工艺提取等方面展开技术攻关和二次创新,先后研制出了一种剂型、四种规格的生脉注射液。同时,该公司还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侦检设备,实现全程无菌化生产,产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企业监测网24小时监测产品生产、使用状况。
朱善意兴奋地告诉记者,得益于二次开发,生脉注射液被确定为全国中医院急诊用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牌,产品占据国内35%的市场,企业工艺标准也成为全国公认的行业标准。
黄葵胶囊是苏中药业自主开发的国家级新药,专门治疗慢性肾炎。黄葵是一种特殊的中药材,须隔熟种,否则种源就会退化。为此,苏中药业在二次开发中专门建立了黄葵种植基地,并对种源优化工艺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为了破解过去中药定性不定量的难题,该公司与301医院合作,按照西医标准,(下转02版)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破产专业户?索尼为什么还没倒闭
破产专业户?索尼为什么还没倒闭
自古贴吧流传着四大传闻,佳能憋大招,尼康不掉渣,宾得出全幅,索尼要倒闭,哈哈...........................作为手机界的鼻祖,索尼其手机业务和诺基亚摩托罗拉一样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而随着新兴手机品牌迅速占领市场,让我们对这个曾经手机行业的王者唏嘘不已,还时不时传出一些倒闭的新闻。然而索尼真成了夕阳公司吗?本文就带你了解这个强大帝国。索尼这家神奇的公司,被“破产”已然成梗。毕竟手机卖不过三星,电脑卖不过苹果。索尼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我也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反正就是干不过苹果而作为曾经的消费电子产业霸主,索尼在过往赖以生存的主要消费领域——影音硬件、家电和方面,以iPhone发布时为导火索,其实正在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考验。索尼手机iPhone引领了电容触摸屏上手机的发展,从硬件再到软件交互功能,促生了一系列的模仿者和竞争者。这些队伍在追赶iPhone和苹果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相杀的局面,而且还对行业中传统的巨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索尼的决定是,奋起直面。为此,索尼不仅精简和重组了自己的移动部门,还推出过一系列的中低端手机,试图抵挡来自多方势力的入侵,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然而索尼固有的产品溢价较高的形象,与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讲究性价比的其他品牌相比,竞争力高下立判。类似于手机行业的这种发展,使得索尼在消费电子方面可谓是节节败退,索尼一度面临极大的危机。然而这就意味着索尼真的要破产了吗?还真是并没有。相较于其他日系品牌在近年纷纷在不同的方面爆出各种困境甚至丑闻,索尼的困境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也正因为这样,姨夫的上台,对于索尼来说等同于开启新时代的转折点。近两年索尼发展的娱乐和影像部门,是索尼承上启下又贴合时代发展的突破口。尤其是在影像部门上,无论是核心零部件还是终端产品,索尼都有着相当的突破。(如各种高端手机的摄像头)手机业务有序发展然而索尼并没有放弃其手机业务,而是将手机做成一个有特色的产品,就在刚刚过去的MWC2017上,索尼公司发布了四款Xperia智能手机。其特色使其获得MWC 最佳新机大奖各行业齐力开火,助力索尼重新崛起除了手机业,索尼在金融方面也是闷声发大。在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索尼人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其根本原因在于基于严格的筛选标准,完善的招聘流程和培训体系上,造就了代理人产能方面具备相当强大的优势。而其在vr领域更是无人能及,全日,索尼正式公布了PSVR,凭借着超低的价格和体验一度成为爆款。另外其电视业业务持续发展,前不久得到了王思聪的夸奖。还有其PS4业务,这台2013年底便已推出的游戏主机,在市场上完胜微软的Xbox One,光是过去一个季度便卖出了350万台,而全球累计总销量更是达到了4350万台作为一家国际化大公司,索尼身上所涉及的项目远不止手机业务: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等等。所以说我们做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总之其各项业务正在蓬勃发展,说起倒闭估计是看不到了。不管怎么说,跌跌撞撞这么多年,索尼的坏日子似乎快熬到了头。而联想到无数索粉心底的情怀和对索尼产品的美好回忆................不说了,毕竟索尼大法好。。。———关注更多科技时事资讯和独到见解,欢迎评论及订阅!码字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网络时代的一些现象分析
作者最新文章个人已经破产 靠还没倒闭的行业活着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读库
  摘要:有的人实际上已经个人破产,只是在靠所供职的还没倒闭的机构活着。不要错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个人之独立,才是真正的强大。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遇到几件职场上的事情,引发一些感触,在这里一并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怀疑下人生。
  我属于那种乐观型选手,相信在现在这个世道,不管是来自家人扶助、社会救济,或者有基本社会能力的成年人随便找个工作,温饱都不会有问题,至少饿不死。有了这个底气,再去做什么,就看自己的能力、志趣和因缘了。去年在上海,有位杂志编辑,说他们的杂志快不行了。我便与他共勉:只有破产的公司,没有倒闭的个人。
  两个月前又见到一位同行,他本是一家颇有名望的杂志社老总,如今再创业,风生水起。我问他用人之道,他说很重要的一条心得是:尽量不用媒体人,尤其是那些老部下。
  这种说法让我很是意外。听他一一道来:当年纸媒红火的时候,那些以“名记”身份行走传媒江湖的人,既眼高手低,又好吃懒做,真真徒有虚名,名不副实。整天乐于听人恭维,忙于开发布会拿红包,急于炫耀自己社会关系之广,却连篇软文也写不好。我不由得表示赞同,听他接着说:这样的名记,是被他所在的媒体赋予的名声,并且也被惯坏了,我要真把他招过来,既不好用,也用不起。
  这位仁兄的偏见实在是颇有道理:有的人实际上已经个人破产,只是在靠所供职的还没倒闭的机构活着。
  冷静想一下,我们是否已经让自己处于这种境地?
  想起当年电视台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时候,我领教过的一个台里员工。那位负责灯光的人被称为“灯爷”,对别人永远是颐指气使的口吻,对自己永远觉得含着天大的委屈,找他做最简单的事情都得陪着笑脸,而他做最分内的事情都觉得是别人在给他添麻烦。
  更可怕的是,我们都对这样的大爷习以为常。他老人家稍微嘴脸好看点儿,手脚勤快点儿,便觉得是恩赐。
  直到后来见识了一位香港“灯爷”:永远不用你操心、催促,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位,黑着脸不许别人碰他的器材,手脚麻利地快速解决一切事情,工作成效之高、之专业,几乎都让你意识不到他的存在。
  再看我们这位爷,遇到潜在的金主,想给自己捞点野活挣点外快,就倨傲又殷勤地给人家递名片:我是中央台的。
  那时的我年轻气盛,看到这一幕,鄙夷地想:把你名片上“中央电视台”那几个字划掉,你什么也不是。
  这些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空前繁荣。建筑师这个职业,应该是机会大大的,挣钱多多的,心里美美的吧。
  一位建筑界的老师却对我说,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还有那些地标式的公共建筑,不仅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公众审美形成摧残,还把一代建筑师给毁了。
  我吃惊地问为什么。他的要点是:因为活儿太多,素质不高的设计师也可以有干不完的单子应接不暇;因为钱太好挣,许多建筑师没有了自我提高的主动与自觉;因为工程太赶,缺乏原创、智慧含量和时间成本越少的设计成为首选,行业的水准线便越来越低。
  一位做建筑图书的出版业同行,准备引进一套欧洲建筑丛书,全套有二三百本,囊括了当代建筑的各位大师,全面呈现其作品和建筑理念。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套书会很好卖,因为它本来口碑就好,建筑装饰类图书又永远在书店里占据相当比重,中国的建筑设计行业人多,钱多,需求又大。
  她说给我的发行量却低得惊人。这套书只引进了十几种,原来宏伟的出版计划看来会中途夭折。
  她的观点也是:大家的学习动力没有了,因为钱太容易挣。一个建筑师不用看这些书,照样有挣不完的钱。
  一个行业的繁荣,对个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去年签下一套英文书的版权,写人类伟大的历史文化遗迹。因为它和建筑有很大关系,所以我想邀请建筑界的专家――外语又好、又懂建筑的人来翻译。
  找到一位人脉广的老师求助,他说,你可能在建筑界找不到人。没人愿意接你的活儿。你看,能够胜任翻译的人,得是具备一定能力和资历的人。一本书的翻译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稿费最多几万块钱,可人家用几个晚上时间画建筑图纸,就能挣几万块。
  我说,这不正好吗?用几天时间画图,把几万块钱挣出来,那不就没有后顾之忧,更能踏踏实实、专心致志搞翻译了吗?
  你这个逻辑太自作多情了,也把你的书看得太重要了。人家想的是,花几个月时间来翻译你这本书的话,就意味着耽误了画多少图、失去了挣多少钱的机会。并且这种活儿都还排着队等他来接呢,谁还稀罕为你翻译,谁算不明白这笔账呢?
  一个人都温饱无忧了,何必还为挣钱,把自己搞得连翻译一本书这么有乐趣的事都不做呢?我兀自不甘心地咕哝。
  有了小房子还要改善性住宅,有了大房子还要弄别墅。永远挣不完的钱,永远画不完的图。大家的时间,都用来赶这些行活了。
  好吧,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破产的公司、机构不计其数,但中国几百家出版社,好像自始至终没有一家倒闭的。
  行业的繁荣或依赖政策形成的稳定,会给一些鱼龙混杂、蜂拥而入的从业人员造成错觉,相信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不思进取,甚至以为自己“亦有贡献”。可在危机来临之前,一个人的能力储备、职业素养、知识更新、自我成长,会自觉地被激发、强调出来么?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担心:这些永不倒闭的出版社,已经把一些编辑养残,自我破产了。
  我们有没有勇气和清醒,独立于外部环境和行业冷暖,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责任编辑:陈君)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喊了这么多年 索尼为什么还没破产倒闭?
【手机中国】索尼,在我看来是一个自带光环和故事的名字,耳熟能详的“索尼大法好” “先有索尼后有天”是索粉们对索尼信仰的体现。然而,如果这些话放在以前,我会觉得索粉们很可爱、很“傅园慧”,但是搁到现在就不得不令人唏嘘了。
索尼大法还好吗
曾几何时,索尼在科技领域的统治力令人敬仰,跟诺基亚一样,索尼产品也给我们几代人带去了无数的美好和快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些年科技产业的发展说好听点是日新月异,说残酷点是动荡不安,曾经的手机届老大诺基亚被卖来卖去,同样拥有手机业务的索尼也变得摇摇欲坠,破产倒闭的消息不绝于耳。微博上甚至有“关心”索尼生死的群众开了一个账号,名字不叫别的,就叫“今天SONY破产了吗”,于是每天的微博内容便是“没有”。一晃来到2016年,这个账号已经不再如此前般更新内容,有的都是真正关于索尼的消息,难道索尼不会倒闭了?那索尼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没倒闭呢?
索尼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作为一家国际化大公司,索尼身上的头衔有点多: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等等。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任何国际化品牌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总会有一段奋斗史,索尼也不例外。
进入中国20年的索尼
1946年,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在二战后的废墟上与小伙伴井深大一同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这便是索尼的前身。为了让公司实现国际化的目标,井深和盛田制作了新的产品商标——SONY,后来干脆将公司名称也改为SONY,而这个词语的寓意是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可能是为了表达新公司的朝气蓬勃之气吧。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
SONY商标演变
一直到改名前,索尼都没有太多的起色,直到1956年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这时候的索尼,收音机会造了,黑白电视也会造了,日子逐渐好了起来。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都爱看彩色电视了,可索尼的彩色电视机做得太烂,于是又迎来了亏损。不过,两位技术型创始人很快找到了出路,1967年井深大带头开发出著名的特丽珑(Trinitron)映像管技术,这项技术一出现便不得了,索尼电视也因此在全球大卖特卖,之前跟银行借的钱也立马还清了。
第一台特丽珑电视
在整个70年代,索尼在录像带规格竞争中落败,但这都不是事儿,因为随后的Walkman让索尼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卖出了坚实一步。一直到20世纪末,随身听都是全球青少年的音乐搭档,据统计,到1998年为止,Walkman的全球销售突破了2亿5000万台,四舍五入接近3个亿啊!
索尼随身听
在此基础上,索尼的发展越发顺风顺水:
——1989年并购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影与音乐部门(2004年又并购了历史悠久的米高梅电影公司)。
——1994年推出第一代PlayStation,日止,PlayStation系列销量超过4亿2300万台,成为继Walkman后最为成功的产品。
——1995年,出井伸之出任索尼新社长,并以电子、游戏、娱乐、金融四大领域,带进数位化、网络化。1996年后索尼接连推出CyberShot数码相机、VAIO笔记型电脑、Clie PDA等数产品,索尼帝国的疆土越来越辽阔。
“我们没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然而家大业大也不一定是好事,在经历20世纪初Walkman和特丽珑技术的衰败后,索尼于2006年重新确立下高清领域、数位影院、游戏和电子娱乐四大支柱业务。直到2012年,平井一夫,也就是索粉口中的姨夫上任,提出One Sony战略,并将移动设备业务,数字影像业务和游戏业务列为索尼电子业务的核心业务。就是这样看似随意的战略调整,让索尼这艘大船逐渐迷失了方向。
平井一夫和他的One Sony战略
2013年,索尼以11亿美元将美国总部大楼出售,同年传出索尼破产的消息,这也是索尼倒闭谣言的开始,随后索尼官方出来进行了辟谣。不过,好端端地干嘛要卖楼呢?机智的群众又不傻。于是在2014年,索尼又干了一件打脸的事情:以161亿日元将发家之地的旧总部也给卖了。据索尼官方称,这次交易可以增加大约10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两位创始人听了很欣慰:虽然我们业绩不佳,但还是要强势进军房地产行业!
索尼旧总部大楼
不过100亿日元还能让身躯庞大的索尼上天不成?于是出售PC业务、出售电子书业务、中国区裁员等一系列举动让索尼抢头条能力达到顶峰。根据财报,索尼2013年财年亏损12.6亿美元,2014年扩大到21亿美元,而这其中智能手机业务的巨额亏损“功不可没”。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索尼8位董事又是退奖金,又是削工资的,连年底红利都给取消了,在如此艰难的时期,能省则省嘛。
为啥还能吃得上饭
索尼这几年亏损根本停不下来,萎靡的手机业务要背下这口锅的一大半。平井一夫早在去年便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手机部门在2016年还不能盈利的话,就要嘿嘿嘿,不是,就要考虑剥离工作了。虽然没人会相信他的这番话,但是手机部门却在今年的二季度实现了盈利!没错,最新的索尼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索尼的手机业务竟然赚了2600万人民币,而其中主要原因竟然是日元升值,连国家都来帮忙,再不盈利就有点过分了。
索尼X Performance
事实上,早在今年第一季度,索尼的移动通讯业务便实现了扭亏为盈,真正拖后腿的其实是“部件和半导体业务”。众所周知,受今年4月份熊本地震的影响,索尼不得已关停了当地的图像传感器制造工厂,一向数量巨大的传感器需求严重下滑,导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净亏损超过4亿美元。
不过好在“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以及“金融服务业务”帮忙填下了这个巨大的坑。
关于前者,不得不说的是PS4,这台2013年底便已推出的游戏主机,在市场上完胜微软的Xbox One,光是过去一个季度便卖出了350万台,而全球累计总销量更是达到了4350万台,真是想不赚钱都难啊!
不过,除了游戏业务,索尼还有另一项闷声发大财的业务,那就是金融服务。在很多人眼里,索尼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科技企业,跟金融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我只能说他们图样图森破,如今哪家跨国公司不在多重领域发展,像三星,造军用战车、卖保险、盖摩天大楼(包括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搞电竞等等,触手遍布全行业。
早在2004年4月,索尼便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包括索尼人寿、索尼保险和索尼银行,而后金融业务便一直默默地为索尼带来巨额利润,比起其他业务部门争气多了。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索尼金融服务业务营业利润达到3.77亿美元,直接占到季总利润的近一半,是索尼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业务。而在整个2014财年,索尼金融服务业务的销售额便占到整个集团销售额的13%,在多个兄弟业务板块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其营业利润直接达到索尼整个集团最终营业利润的3倍。只能说,这大哥当得心好累。
曾几何时,索尼在意气风发时选择大肆扩张,导致多个业务点出现问题,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拖累。而今走上精品发展之路后,一个部门为了另一个核心部门填亏损的坑成为日常,这反倒要感谢当初多元发展的“遗产”。不管怎么说,跌跌撞撞这么多年,索尼的坏日子似乎快熬到了头。而联想到无数索粉心底的情怀和对索尼产品的美好回忆,索尼要倒闭,一开始是拒绝的,而且看起来以后也要拒绝到底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田药业倒闭了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