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科研人员可以申请中科院基金会什么基金

当前位置:
&感觉现在中科院在基金申请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感觉现在中科院在基金申请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作者 kiyohawa
作为一名在中科院系统工作青椒,近年来倍感基金压力山大。一方面随着前些年地方经济的纷纷崛起,地方高校不惜砸重金聘请人才,不仅包括中科院在内的优秀毕业生和海外人才被选用,甚至一些中科院在岗职工纷纷离职投奔高校。在这种情况下,“全民想当科学家”的大氛围必然导致高校洪水般基金申报的浪潮冲刷着中科院。也许过去中科院的名衔还能靠着多写点 SCI冲冲门面,但是看看眼下高校的本子的基础丝毫不比中科院差,更何况中科院的青椒没资源,没项目,没成果,只能靠 基金开人头费的!现在报基金像买彩票一样,中了则以,不中则连生存都是问题…没什么营养,抱怨下…
说的有点道理啊~~~
拿不到优青,杰青的话, 在中科院就是死路一条。 还是赶快去高校吧、在一般高校拿个青年或者面上,过得还挺悠闲的,
中科院每年基金占将近一半,不能说没优势。只是年青人没根基和没靠山起步压力太大。
万事开头难,高校没有靠山,起步也很艰难。相对于中科院,高校还可以有教学一块工作,能勉强过的下去。
中科院还是更有优势的
如果真的要做科研,中科院氛围好些,高校的杂事很多
可以考虑申请中科院自设的各种人才项目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当前位置:&>&&>&&>&&>&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当前位置:&&&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年度)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科学院组织高水平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基础、成藏和开采与综合利用三个研究方向。  为了鼓励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产业部门高水平研究团队与本实验室开展交流合作,支持和联合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天然气水合物科学研究,推进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实验室设立开放基金课题,对意义重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资助,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单独或合作研究,同时也欢迎国内外科研单位自带项目与资金来本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现发布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一、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人资格  国内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研究人员、已获得博士学位研究人员和博士研究生,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均可申请。博士研究生申请须有导师推荐。  二、开放基金课题资助方向  1、&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演化动力学过程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  2、&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与衍生应用技术  3、&天然气水合物储存、输运和抑制研究  三、开放基金课题申请和管理  1、申请人根据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方向填写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见附件二),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  2、由实验室组织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评审并由学委会审核通过,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  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和管理参照“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见附件一)。  年度开放基金课题分独立资助研究课题和联合资助重要课题。  (1)独立资助课题经费由重点实验室单独提供,研究周期原则上为2年,平均资助金额为2-3万元人民币,成果要求至少有一篇(标注第一)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2)联合资助重要课题需与本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合作,由合作者(联合资助者)的在研重大项目匹配经费。联合资助重要课题先按独立资助研究课题申请和评审,待评审通过后再由联合资助者与申请者另外商定匹配金额和成果要求。  四、申报受理时间与要求  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受理截止日期为日,一式三份,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书一份。  注明:以广州能源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中科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分别发出开放基金申请指南,申请者届时不能重复申请。  联系人和联系方法  联系人:颜克凤  电话:020-  E-mail:yankf@ms.giec.ac.cn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水合物大楼301  邮编:510640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号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电话:020-(党政办) (科技处)传真:020-
&技术支持: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综...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
近几年,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日益猖獗,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钱...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可谓是头等大事,...
作为“天宫一号”的“继承者”,天宫二号即将进行的各类实验...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已于...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发布时间:&&【字号:&&&&&&】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8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该实验室瞄准我国亚热带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亚热带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人地矛盾尖锐、生态退化严重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等问题,重点开展亚热带农田生态系统过程、亚热带农牧复合生态系统过程和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等3个方向的研究。  本着“开放、共享”原则,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现面向所内外发布2016年度开放课题,欢迎申请。  一、基金资助范围  本实验室主要资助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又具有创新意义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设置开放基金4项,每项5万元。  主要资助如下研究方向:  1、亚热带农田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研究亚热带土壤-作物生态系统水和碳、氮、磷等关键元素的关键转化过程、土壤碳氮磷积累机制与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农田的安全利用技术。  2、亚热带农牧复合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研究亚热带主要作物营养体在养殖动物(猪、牛、家禽)的转化规律、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与畜禽机体健康的相互关系,以及集约型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效应与减排技术。  3、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调控研究。研究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演变规律、亚热带主要作物的生态环境(高温干旱、低温和淹涝等)过程分子生物学机理;构建亚热带三大类型区(喀斯特低山区、红壤丘陵区、平原湖区)农业生态系统功能调控与结构优化模式。  二、申报条件及执行年限  1、研究内容应在申请指南所规定的资助范围内。  2、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提出资助申请。与实验室有合作关系、或在实验室从事访问交流的研究人员优先资助。同时,实验室也接收国内外研究人员自带课题和经费,利用本实验室设备条件开展科学研究。  3、申请者不能同时主持两项(及以上)实验室开放课题。  4、2016年度资助课题的年限为2年。  三、申报办法和时间  1、申请者下载开放课题申请书(详见附件),按规定格式填写,将申请书打印,一式四份,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寄至实验室,同时提交电子版。  2、申报截止日期:日,逾期不予受理。  3、申请的课题经实验室初审后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择优资助。项目批准后申请人必须与实验室签订合同,确保研究任务的完成。  四、基金执行说明  1、基金项目每年需提交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结束时,均应提交结题报告。实验室将根据项目组提交的年度进展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资助及资助经费的追加或缩减。  2、根据中科院对实验室管理的有关精神,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承担基金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一律在作者单位栏标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Agro-ecological Processes in Subtropical Region,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受助者需要产出以重点室为第一标注的SCI论文至少1篇。  3、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研究设备和仪器,包括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稳定性同位素质谱仪、ICP-OES、植物生长箱、流动注射仪、C/N仪、荧光定量PCR仪、基因芯片仪、液闪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供使用。此外,所属桃源农业生态站、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的野外观测设备和试验区可供试验研究,并拥有水、生、气等野外观测设备可提供数据共享。请在申请课题时请充分考虑以上科研设施。  五、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邮 编:410125  电 话:5;  传 真:5  E-mail: jrwang@isa.ac.cn;yuanhongzhao@isa.ac.cn  联系人:王久荣 袁红朝
(责任编辑:张楠)中国科学院支持留学人员回国、讲学、科研合作项目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支持留学人员回国、讲学、科研合作项目简介
&中国科学院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工作、讲学及科研合作项目简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简介“百人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重要的人才工作计划,也是我国最早启动的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中国科学院为了加快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步伐,解决人才断层问题而推出的重大举措。 “百人计划”始于1994年。计划实施的初始阶段,提出到20世纪末从国内外吸引百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因此称为“百人计划”。1997年,“百人计划”做了部分调整,适当扩大了招聘规模,并把中科院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纳入“百人计划”管理。199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为适应创新试点工作对人才的需求,“百人计划”进行了较大调整,于1998年增加了“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内容,计划在3年内每年从国外引进100名杰出人才,同时继续面向国内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中“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拨专款予以支持。2001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百人计划”又进行了适当调整,计划自2001年至2005年,每年从国外引进100名、国内引进30名优秀人才。调整后的“百人计划”根据资助经费的来源、额度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外杰出人才”、“海外知名学者”和“国内百人计划”三个部分。2003年,为更好的适应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百人计划”的招聘方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保持现有品牌效应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研究所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由目前的“所先行推荐,院评审决策”改变为“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中国科学院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管理部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办公室联系电话:+6/7418 联系传真:+3 电子邮件:brjhb@cashq.ac.cn 信息网站:http://www.caspe.ac.cn/department/brjhb/index.html
二、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适用于海外人才部分)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  2.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或其他相应职位。  3.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4.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战略构思,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5. 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并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该学科领域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6.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7. 执行期限3年,年在招聘单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9个月。支持力度为经费200万元人民币。
三、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百人计划”招聘海外知名学者)
为了带动一批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资源的当量凝聚,提升在国际上的学术她位和竞争实力,实现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中国科学院推出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团队条件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团队的学科方向必须是院确定的重大创新方向,围绕院优先发展的、国际重大科学和创新技术前沿问题; 2. 系承担国家或院重大创新项目的主要执行单元及院新建重大研究单元; 3. 具备足够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工作基础,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4. 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由国内优秀科学家和在海外工作的知名学者两部分人员组成,各不少于5人。团队拟招聘的海外知名学者的条件要符合《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即:a.在国外获得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b.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国际学术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提出有创新性的构想; c.能够带领一支队伍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d.取得过国际同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在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能够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e. 每年回国工作4个月以上。资助方式对团队招聘的“海外知名学者”,按每人100万元的强度予以支持,经费用于团队整体工作的开展。每个团队的资助额最多不超过600万元。符合要求的海外学者可与已组建团队联系,申请参加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工作。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联系电话: +7/24/19联系传真: +4电子邮件: hjhuang@cashq.ac.cn 咨询网址:http://www.castalents.ac.cn 四、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为鼓励海外优秀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促进海外人才以及智力引进,使项目立项、人才项目评审、重大奖励评定等评审活动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中国科学院建立了“海外评审专家”系统。截止到2003年,我院已聘任116位海外杰出学者为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申报与来源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增选规模为30-50人,根据候选人申报情况进行调整。海外评审专家候选人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和已聘为“海外评审专家”的人员推荐。具体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作为海外评审专家候选人:1) 长期旅居祖国大陆以外的国家与地区;2) 具有(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3) 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或在某个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本专业的研究工作与学术水平得到同行的认可;4) 在本学科范围内有一定的综合能力。5) 有服务祖国科技事业的意向。
评选与任期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于每双年度向院属科研单位和驻外使领馆发出海外评审专家增选通知,并组织评选工作。当选为海外评审专家的学者由中国科学院颁发聘书与荣誉性铜牌。海外评审专家任期为四年。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联系电话: +7/24/19联系传真: +4电子邮件: hjhuang@cashq.ac.cn 工作网址:http://www.castalents.ac.cn
五、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为鼓励和吸引海外杰出人才为国服务,充分发挥海外杰出人才的作用,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用于资助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和已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项目的海外杰出学者到我院开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基金的申请资格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本基金的资助:已聘任的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资助到我院短期工作的海外学者,在完成其B类项目工作后。基金的申请方式申请人需填写《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申请表》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属合作单位签订三年期合作协议,向院人事教育局报送。基金项目的审批一般每年两次。基金的资助方式获得支持的申请项目可得到三年50万元人民币的经费支持(其中10万元为院属单位匹配),由院分期拨至院内合作单位,受资助者可自由支配,实报实销。可用于支付受资助者的往返国际旅费,国内食、宿费、合作培养研究生等费用。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联系电话: +7/24/19联系传真: +4电子邮件: hjhuang@cashq.ac.cn 工作网址:http://www.castalents.ac.cn
六、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中国科学院实施“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的目的在于加大对将帅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加强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计划内容本计划每年邀请20~30名世界顶尖科学家,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或相当荣誉获得者(如数学领域的菲尔茨奖、沃尔夫数学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图灵奖、环境科学领域的泰勒奖等获得者,或在某一领域做出特别贡献者)到中国科学院开展1~2周的学术访问。学术访问活动主要包括:1.来访科学家就学科前沿和发展态势作学术报告;2.来访科学家在相关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对研究所提供咨询建议,指导研究工作,探讨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等; 3.来访科学家与相关研究所达成接收高级访问学者协议。研究所选派1~2名研究人员到对方实验室进行3个月至6个月的学术回访,回访经费由中国科学院负担。申请办法每年八月份接受下一年度的项目申报,申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负责;每年十一月份确定立项。欢迎符合条件的科学家在每年八月份之前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协商申报事宜。资助方式中国科学院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本计划实施。经费包括:来访科学家(可以携带配偶)国际旅费、访问期间的食、宿、国内交通等费用、学术报告酬金等。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联系电话: +7/24/19联系传真: +4电子邮件: hqzhu@cashq.ac.cn 咨询网址:http://www.cas.cn http://www.castalents.ac.cn http://english.cas.ac.cn http://www.caspe.net.cn
七、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
自1991年起,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为优秀留学人员和在国外的华人、华侨高级专家学者回国短期工作提供物质条件。其目的是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 资助对象优秀留学人员及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高级专家学者。重点资助国家所急需的应用研究领域或新兴前沿学科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申请条件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务(或同等水平),有突出成就的华侨、外藉华人学者或技术专家,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单位、大学的邀请,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二个月以上、一年以内者。资助方式每人每月可获得人民币2000元和美金625美元的资助。主要用于生活费、国际旅费、科研经费等。申请办法与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科研单位联系并得到邀请后填写申请表。经邀请单位签署意见报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申请时间须于每年10月之前申报下一年度的计划。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联系电话: +4/19联系传真: +4电子邮件: hqzhu@cashq.ac.cn 工作网址:http://www.castalents.ac.cn
八、中国科学院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主办、院属科研单位承办。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研究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高新技术研发中的热点及难点进行研讨,促进我院科技人员与海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和联系,及时沟通和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动态,以促进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研讨会的组织根据需要,每年有选择地资助举办20期左右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可由一个或几个单位联合承办,名称要求统一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其中×××为学科专业名称)”,每会人数控制在50-100人,其中要有20-30名在国外著名科研机构、大学以及著名公司企业担任较高职位的海外学者参加。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将资助每期研讨会会议费5-7万元人民币,并资助部分提交优秀会议论文并回国与会的海外留学人员部分国际旅费资助。旅费资助标准:美国西部:400美元,美国东部:500美元,欧洲及大洋洲:400美元,日本及亚洲300美元,港澳地区:200美元。与会条件海内外学者均可报名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可根据我院发布的信息或有关邀请,直接与会议承办单位联系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联系电话: +4/19联系传真: +4电子邮件: hqzhu@cashq.ac.cn 工作网址:http://www.castalents.ac.cn
九、教育部、人事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费简介
回到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留学人员可申请人事部、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等经费的支持。教育部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等经费项目咨询网址: 咨询网址:http://www.huiguo.cn/applyscience/index.jsp 咨询电话:010-303935
人事部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等经费项目咨询网址:中国留学人才网 http://www.chinatalents.gov.cn/ 中科院联系电话:(010)电子邮件: hjhuang@cashq.ac.cn
&&推荐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青年学者基金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