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资源外取战略?资源外取战略的今日支取收益率有哪些

资源外取战略
资源外取战略(OutsoucingStategy),又称外包战略目录[隐藏]??????1资源外取战略概述2资源外取战略的动因3资源外取战略的效用和风险分析4资源外取决策框架的设计5资源外取战略的选择6资源外取战略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方法[编辑]资源外取战略概述资源外取(Outsoucing)源于社会分工的概念,但是随着企业管理方式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它正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透过对资源外取的含义、发展的过程和动因、理论基础的回顾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把握资源外取战略的实质,并且能够预见到这一战略今后的发展趋势。基本上,“资源外取”一词是由于信息系统外包(InfomationsystemOutSoucing)才产生的名词,发展至今其涵盖的层面已非常广泛,简单地讲其含义就是将自己的一些业务“包”给“外”面去做,这一管理用语是指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资源外取给外部资源供应商。关于资源外取的相关名词为数不少,例如:“外部合约(Contactingoutn)”、“专用化(Pivatizing)”、“外部依赖管理(Managemenygoingoutside)”、“服务供应(Suppotsevice)”等;中文则有“外包”(台湾的一般说法)、“外包服务“及“资源外取”等名词(本文则穿插使用),虽然用语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内涵则是一致的。简单地说,资源外取就是“将组织运作所需的部分(非关键功能)以合约方式交由外部资源供应商负责”。对于资源外取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统一的定义,美国的资源外取研究所(TheOutsoucingInstitute)认为“资源外取是一种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力量进行的企业重新设计”。这一定义较为准确地说明了资源外取的基本含义,但是却未能突出其战略特征,也没有反映资源外取的发展趋势,所以略显狭隘。因此应时代环境的变革,有学者将资源外取的定义扩大为:“假若有一份工作,外面的组织能做得比组织本身更有效率而且便宜,则此份工作应由外面的组织来做,假如组织本身能将此工作做得较好,则此工作应该保持自制。”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资源外取是再造工程(BusinessPocessReengineeing,BPR)或企业资源规划(EntepiseResoucePlanning,ERP)的副产品,此类说法虽然未与资源外
& 果果文库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287&&人浏览
17744&&人浏览
11875&&人浏览
14553&&人浏览
5349&&人浏览
10219&&人浏览
5723&&人浏览
11297&&人浏览
9165&&人浏览
1693&&人浏览
12897&&人浏览
19521&&人浏览
3146&&人浏览
2847&&人浏览
17769&&人浏览
本文标题:资源外取战略 链接地址:
copyright@ 201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果果文库 版权所有 联系站长: ;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号会展管理三七作业
多元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业务已经超出一个行业的范围,从而在多个行业中谋求企业的发展。它主要包括同心(相关)多元化、离心(不相关)多元化和混合多元化等3种类型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36.试用PEST模型来分析会展产业的宏观外部环境。 PEST分析是指对企业宏观环境进行的分析,P是政治环境(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环境(Economic),S是社会文化环境(Social),T是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1. 政治与法律环境: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其发展程度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会展业是一个备受各级政府重视与干预的行业。会展企业应当深入研究政策,积极与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好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发展自身业务,开拓市场,推广自己的品牌。对我国会展企业而言,若出国参展或办展,在关注和分析国内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同时,更需关注国外与会展相关的政策,特别是知识产权等方面,否则可能会受到较大损失。
2. 经济环境:
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前来推介产品,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必将带动会展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我国进入了举办国际赛事等大型活动高潮期。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一种,随着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会展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3.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概况,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文化低,文化发展,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人口与人口统计因素。会展业属于服务业,也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基于这样的产业特性,会展企业特殊的企业文化将会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企业整体发展。
4. 技术环境:
和经济环境一样,技术环境变化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面临原料,能源严重短缺的今天,技术往往成为决定人类命运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同时,技术水平及其产业化程度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因素具有变化快,变化大和影响面广的特点,有时某些新技术的产生能够引起一场社会性技术革命,创造一些新行业,同时迫使一批现有行业被淘汰。如计算机打字机取代电子和机械打字机,无氟制冷剂代替氟利昂,无一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也都造就了一批新企业,淘汰了一批老企业。技术创新能为企业提供特殊的竞争优势,反之,缺乏产品更新和跟不上技术环境变化的企业不用说获利,甚至连生存的可能性也受威胁 37. 资源外取战略的内涵是什么?结合会展活动,分析会展业实施资源外取战略的主要受益。 资源外取,又称业务外包,是一种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提供的经营策略。资源外取战略的主要收益体现在:(1)降低成本;(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3)实现风险分散;(4)有利于开拓市场;(5)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会展主办企业选择把会展服务承包商,将展览会的运输、搭建、餐饮、住宿等方面外包给DMC( 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以求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完美服务的同时降低成本。
基本上所有的会展主办企业都选择外包物流与搬运业务,而不是自己投资,从而将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展览业务本身,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
会展主办企业有时候会和场馆企业达成协议,以会展门票分成的方式抵消一部分场租与管理费用,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综合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以下关于战略管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 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B. .战略管理是静止的、一管理 次性的管理 C. 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D. 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管理 管理 2.某牙膏厂原来只生产牙膏,现在又增加生产牙刷,这属于(
) A. 集团多元化 C. 同心多元化 B. 无关多元化 D. 一体化 3.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
D )。 A. 可靠性 C. 实用性 B. 信誉性 D. 独特性 4.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5种竞争力模型”,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是潜在进入者、同业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顾客和 ( C
A. 生产商 C. 供应商 B. 服务商 D. 供应商 5.在波士顿矩阵中,当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高的时候,它是属于哪种经营业务(A
A. 明星类 C. 金牛类
B. 问题类 D. 瘦狗类
6.很多会展主办企业将展览会的运输、搭建、餐饮、住宿等外包给DMC会展服务承包商,这属于哪一种战略( C
A. 一体化战略 C. 资源外取战略 B. 集约化战略 D. 多元化战略 7.通过营销宣传活动,香水制造商说服原来每年使用1瓶香水的妇女改为每年使用2瓶,这属于哪一种战略?(
A. 市场渗透战略 C. .市场开发战略 B. 地理扩展战略 D. 市场争夺战略 8.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有些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有档次、有品位的餐馆,而不是选择“物美价廉”就餐地点。针对此类消费者,餐饮企业采取下面哪种战略比较适合?( B
) A. 低成本战略 C. 多元化战略 B. 差异化战略 D. 一体化战略 9. 针对企业整体的、由最高管理层制定的、用于指导企业一切行为纲领的企业战略是(
A.公司战略 C.
职能战略 B.竞争战略 D. 业务单位战略 10.据报道,由于台湾生育率逐年降低,台湾当局正在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倡导一家生三个孩子,这给生产育婴产品的企业带来了契机,这属于PEST分析中的( C
)。 A.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C.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 B.经济环境因素 D.技术环境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1.中国的三大会展城市分别为?(ACD
) A. 北京 C. 上海 B. 青岛 D. 广州 12.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大致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分别为( ABC
) A. 战略分析 C. 战略实施 B. 战略制定 D. 战略创新 13.集约型战略的形式主要包括( BD
A. 市场调查 C. 市场分析 B. 市场渗透 D. 市场开发 14.会展企业可划分为( ABD
)。 A. 会展核心企业 C. 旅游企业 B. 会展辅助企业 D. 会展外延企业 15.新兴产业与成熟产业相比,在结构特征上具有哪些特点。( ABCD
A. 技术上不确定性 B. 战略上不确定性
联系客服:cand57</蒙牛的跟随成长战略(《企业管理》杂志200506) - 其他资料-
当前位置:
蒙牛的跟随成长战略(《企业管理》杂志200506)
馆藏:91242
下载此文档
同系列文档
Baidu Button END -->
官方公众微信战神三十六计有哪些战略资源?战略资源详解网友说:??
战神三十六计有哪些战略资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游戏中的战略资源。?
黄金:消费充值获取,系统少量赠送,用于游戏内各类功能消费使用;
银两:可用于英雄培养、封地建筑建设等;
粮草:部队移动的必要消耗,部队每次移动会消耗一定的粮草;还可用于封地建筑建设等;
木材:主要用于训练士兵和封地建筑建设等;
生铁:主要用于训练士兵和封地建筑建设等;
功勋:可在爵位系统中激活爵位特权,还能在功勋商店内兑换道具;文明6战略资源怎么刷 快速刷战略资源方法一览网友说:文明6中的战略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经常需要刷战略资源,但是战略资源总是非常的少,所以要尽量的多刷一点,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明6快速刷战略资源方法一览,希望能帮助各位玩家!方法一览:文明6修改器:/soft/348251.html文明6联机补丁:/soft/348241.html有个叫哈图沙的蓝色邦国 &只要3个使者就能认你为宗主国然后给你提供所有的你已经解锁缺不拥有的战略资源各一份所以你要多探索 找到这个邦国 在他旁边建城 然后安心发展科技文明6战略资源如何获取 战略资源快速获取攻略网友说:  《文明6》战略资源如何获取?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明6》战略资源快速获取攻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战略资源怎么获取最快吧
  战略资源获取
  有个叫哈图沙的蓝色邦国 只要3个使者就能认你为宗主国 然后给你提供所有的你已经解锁缺不拥有的战略资源各一份
  所以你要多探索 找到这个邦国 在他旁边建城 然后安心发展科技
  不需要再到处求种找资源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明6专题文明6战略资源怎么获得 文明6战略资源获得方法推荐网友说:文明6战略资源怎么获得?不少玩家朋友在游戏中发展的前中期因为缺少各种资源,导致发展滞后严重影响推进,下面为大家带来一种文明6战略资源获得方法推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文明6战略资源获得方法推荐:在地图中有个叫哈图沙的蓝色邦国,只要3个使者就能认你为宗主国,然后给你提供所有的你已经解锁缺不拥有的战略资源各一份所以你要多探索找到这个邦国,在他旁边建城,然后安心发展科技,军事科技成熟后就可以大展宏图了。人力资源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区别是什么网友说:人力资源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关人力与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体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抓住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目的,并将他们转化为前后一致的、整体化的、完善的员工管理计划和政策,是“从人力资源的“质”和“量”入手,评估目前人力资源的质量与企业目前及未来发展变化所需之间的差距,并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过程”。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力在资源部门为了使企业适应外部变化的而对企业的人力在资源方面作出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如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薪酬等。
区别:一个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日常问题,一个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考虑人力资源的储备与规划.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作用是什么网友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及整体运营、各业务单元运作要求,通过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规划、岗位设置(职务、职位体系、定员定岗)、业务流程重组、配套制度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企业在现在和未来获得所需要的人才。( )是在组织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确定后,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为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网友说: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确定后,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为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规划的狭隘定义是: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其实你只要稍微细心一点也能自己排除答案题干中的第一句“是在组织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确定后”,这意味这一行为一定是以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指导的行为。题干第三句“是为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就知道一定是关于人力资源的题干中的第二句“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这之中C是最合适题意的...请问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几个?网友说:浅析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一、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技术员工特点与差异性一般认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或特征:企业内部员工主要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构成;拥有大量高、尖、新技术设备;产品具有较高的知识与技术含量;生产与管理内容和环节主要依赖知识与技术活动;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有相当的比重。
但所有这些只是对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属性的一般认识和理解,如果从人力资源管理方看,从知识技术型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仅仅有以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技术密集型组织和知识技术型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一)知识技术密集型组织和知识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同组织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是什么关系网友说:人力资源战略是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不断的发展与利益,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经营环境、方针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变动所作的长期性策划。战略人力资源是根据制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的战略性人才储备。组织战略是基础,人力资源战略根据组织战略的需要做出相应策略,而战略人力资源是在人力资源战略实施中的人才储备。人力资源战略有哪些?网友说:人力资源战略是科学地分析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不断的发展与利益,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战略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方案有: (1)引进人才战略; (2)借用人才战略; (3)招聘人才战略; (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 (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 (6)鼓励自学成才战略。
人才结构优化战略
可供选择的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方...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宝钢集团产融结合探析--商业会计
                  
······
按标题搜索按作者搜索按期数搜索按内容搜索
当前位置: >> >
宝钢集团产融结合探析
企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就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共同置于一个公司控制主体的行为模式。从两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企业集团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就是利用企业集团庞大的资金流延伸企业的价值链,通过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两种价值增长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以更为独特的方式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资金与资本的双向增值。本文以宝钢集团的产融结合为例,阐述集团产融结合之路。
一、 集团概况
二、对宝钢进入金融领域的分析
(一)基于财务公司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的考虑。
宝钢集团对财务公司的定位是:主要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内部结算、存贷款、投融资、短期资金理财及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综合信贷、网上结算、委托理财等。
(二)基于开辟融资渠道,获取丰厚利润的考虑。
宝钢集团投资控股的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连接证券市场资金供求双方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帮助企业集团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获得产业开发所需的资金,通过参与证券市场交易,分享证券市场的丰厚利润。
集团通过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入主基金业,既可以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效益,又可以开辟一种新的产业融资渠道。
(三)基于筹集资金的考虑。
宝钢入主保险业,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筹集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同时利用自身的资产和员工队伍,来为保险公司扩展业务渠道。
(四)基于资源外取的考虑。为了有效实现企业集团的资源外取战略,企业集团在推进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应当设法至少控股一家商业银行,从而进入银行业,这是企业集团实施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项最基本、最核心的金融业务,也是健全企业集团金融功能的必然选择。
三、宝钢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立足财务公司。笔者认为宝钢应该重点打造自己的财务公司,使财务公司成为集团的金融中心,支持钢铁产业发展,同时注重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
(二)其他金融产业的投资。对于保险行业来说,由于保险业具有为人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等,因此风险相对较大。而证券业和基金业的投资风险也很大,只有在市场处于牛市状态下才能获取高额的收益,下一步的投资应该慎重。这方面可以像GE学习,剥离风险高,市场成长性低的业务,只做全明星业务。
笔者认为如果宝钢想继续在金融产业中进行发散性的投资,而并不注意金融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不对金融产业进行整合,则难免会产生由于大举进入金融业导致大量资金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监管不严时通过各种方式轻松进入产业资本,使产业资本在不同行业中迅速膨胀,金融业占据了主要地位,使产业资本无法配合金融资本发展速度的严重后果。
&&&&&&&&&&&&&&&&&&&&&&&&&&&&&&&& (详文见《商业会计》2008年7月 第13期)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 《商业会计》杂志 图文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copyright & COMMERCIAL ACCOUNTING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设计制作:
订阅热线:010-(发行部)(编辑部)(传真)
电子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益分配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