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面馆哪家面馆比较干净卫生的?

当前位置:
>> 广州77家老字号云吞面馆 广州本地特色小吃云吞面
广州7家地道云吞面馆 广州必吃老字号云吞面
来源:金羊网
广州最地道的云吞面馆在哪里?广州本地人最爱去哪里吃云吞面?广州吃云吞面的好去处有哪些?广州老字号云吞面馆在哪里?广州哪里的云吞面馆味道正宗?广州最受欢迎的云吞面馆在哪里?广州特色云吞面馆在哪里?
  食在广州,广州固有美食天堂的称号。说地道的广州美食,云吞面就有一席之地。虽然面食不是广东人的主食,但广东人却对云吞面有一份情意结。广州是云吞面的起源地,也出现过广州云吞面的&四大家族&,但由于战乱或者后继无人的原因,正宗的云吞面在广州慢慢没落。
  据考据,云吞面最早在清末民初,广州的西关一带出现,相传是同治年间从湖南传入。初期多数是由小贩肩挑着四处贩卖馄饨也叫云吞,起初是用于祭祀的。 直到宋代,每逢冬至,市镇店肆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祭品馄饨。富贵人家一盘祭祀馄饨,有十多种馅,谓之:&百味馄饨&。南宋后,馄饨传入市肆。
  广州人爱吃云吞面,一碗上乘的云吞面,有三个条件:一是面,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二是云吞,要三七开肥瘦的猪肉,还要用鸡蛋黄浆住肉味;三是汤,要大地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云吞面上桌也有学问:碗底一般放五颗鲜虾云吞,然后把面条铺放在云吞上面,再加入大半碗面汤,汤里要放些韭黄丝,增添美味并带来清脆的口感。因为要保持面条的弹性,所以要注意不能让面汤把面条全泡进去,必须有一部分面条露在汤上面,而且要趁热赶快吃。 来广州旅游必定吃上一碗地道的云吞面才算来过广州,那么我们来盘点一下广州有哪些可以吃地道云吞面的好去处吧。
  1、宝华面馆
鲜虾云吞面
  推荐理由:位于宝华路上的宝华面店绝对是一间有浓厚广州风味的廿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招牌的鲜虾云吞皮薄馅多,爽滑鲜美。在宝华路上,很容易找到&宝华面店&。这家面店有着近二十年的历史和浓厚的广州风味,用料足,值得推荐!
  推荐菜式:鲜虾云吞面,金牌猪手面,牛腩面,云吞面,牛三星面,鲜虾净云吞
  地址:荔湾区宝华路117号(近恒宝广场)
  电话:(020)
  2、坚记面馆
坚记面馆店面
  推荐理由:坚记面店,经营历史可谓非常悠久了,历经几十年依然是客如云来,如果你是第一次来的话,你很快会被门口玻璃柜里面的层层叠叠的堆积的伊面吸引住。这也是小编最喜欢来这里吃的伊面,每次吃完还会买点生伊面自己回家煮。这里出品的云吞面很好,汤底鲜味,有浓浓的大地鱼味,而云吞则皮薄、滑,馅饱满,肥瘦配搭得当,刚刚好。
  推荐菜式:云吞面,牛腩伊面,云吞伊面,炸酱伊面,猪手伊面,牛腩捞伊面,牛腩面(86)
  地址:荔湾区长寿东路301-303号(近长寿路)
  电话:(020)
本文(广州7家地道云吞面馆 广州必吃老字号云吞面)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东之窗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东之窗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本月点击排行
总编信箱:
粤ICP备号-2
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广州最好吃的15家地道面馆,最后一家居然是“无价”?
四面王泰式拉面
充满泰国风情的四面王,最近得到不少吃货的钟情,冬阴王面的汤底让你一秒飞到曼谷,酸酸辣辣的味道挺过瘾。
而且也算是首家泰式专门面店,环境装修都挺有特色,份量还挺多,面比较粗,有点软,易入口,但都是微辣偏酸,还有咖喱面也是非常不错。
地址: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6号首层109B单元(中环广场南塔南门正对面)
人均:58元
[责任编辑:王凌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您的位置:
吃了3碗面付了7000多元 面馆寻寻觅觅退还顾客
9月6日,几位顾客到常州一家面馆吃了三碗面条,支付宝付款时看错小数点,73元的面,付了7300元。面馆老板晚上一看手机,吓了一跳,急忙报警。警方与店家多方查找,终于联系上了这名顾客,将多付的七千多元退还。(江苏广电)
[ 编辑: 彭忠粤 ]
罗师傅在载完最后一名乘客后准备收工回家,整理车厢内务,发现车厢后座下方脚垫上有一个深褐色的单肩包。
10月18日深夜,泰国籍旅客从白云机场派出所领回自己遗失的现金时,对机场消防安保队员致以深深谢意。
广州警方昨晚通报,今年以来,广州交警继续严查酒驾、毒驾,特别是凌晨酒驾和早上上班高峰期查处宿醉,消除事故安全隐患。
通报称,荔湾区一名老人跌倒在厨房。接到报警后,中队立即出动一辆抢险救援车和6名指战员赶往现场。
10月18日,广氮-奥体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征询意见开始公示。
9月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2%。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数据显示,1~9月CPI平均上涨2.3%。
10月中旬开始,各单位和参保人将陆续收到2016社保年度权益单。
大洋社区是广州日报集团旗下大洋网的互动平台,致力打造广州最具人气、最具影响力的综合论坛。报料投诉民意通,同声同气老友记,我爱我家亲子乐,广州生活百事通。广州西关三代人坚守面馆独做云吞面:不惧手艺泄露_新浪广东_新浪网
吴锦星在煮面
吴锦星做的云吞面
  “吴财记”所在的大同路和隆里是一条古色古香的石板街,街边都是古朴的西关大屋。在被香港美食家评价“广州无西关正宗云吞面”时,这家老面馆依旧坚守着“西关云吞面”的“阵地”。
  吴家三代人同做一碗“西关云吞面”,小店如今仍然门庭若市。吴锦云与吴锦星兄弟,作为目前面店的老板,正想着把父亲传下的产业做得更好。
  已经47岁的吴锦星除了经营面店,似乎没什么其他的爱好。他说,如果非要讲点爱好的话,他只喜欢养养乌龟。
  “做面是传承,谈不上喜不喜欢。”吴锦星说,能够通过做面见到多年前的老街坊,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算得上他做面最大的动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图/杨耀烨
  同样的一帮人,同样地“找麻烦”。
  面店马上打烊,但对方依旧在叫嚣着,就算煮面的水倒了,也要“重新烧水再煮一碗面”,否则就要赖在店里到天亮。
  “你的云吞炸得太糊了”,“那不收你钱了。”
  “你的牛腩怎么这么少”,“这份就当送了。”
  想起以前的种种刁难,性格温和的吴锦星再也忍不住了,“之后我们就打起来了,都被送到了派出所。”吴锦星说。
  多年盯守“夜班”的吴锦星,和盯守“白班”的哥哥吴锦云,如今撑起了父亲留下的产业,“这是家里传下来的,谈不上喜不喜欢,我们没有太多选择。”吴锦星说。
  卖面的爷爷被日军杀害了
  吴锦星的爷爷是卖面的,吴锦星的父亲是卖面的,他也是卖面的。
  吴锦星说,他们这一辈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这么多年来,父亲几乎没有提到过爷爷,甚至都没有向他们说过爷爷的名字。
  但可以肯定的是,爷爷也是卖面的。“解放前,爷爷就做走鬼档卖云吞面。”
  从父亲的只言片语中,他还是知道了爷爷在父亲还不到二十岁时,就被侵华日军给杀害了。
  在他们出生之前,父亲还曾经去过爷爷的墓地拜山。但也同样是因为战争,爷爷的墓地被炸弹轰炸了。“可能因为这个原因,父亲就几乎再也不提爷爷,甚至爷爷的名字。”
  兄弟俩对爷爷的唯一印象,也是做面。“父亲告诉我们,最好的碱水是拿榄树烧成的灰制成的,这也是爷爷告诉他的。”
  榄树灰制成碱水,能够做出最好的面,这是爷爷留给兄弟俩的唯一记忆。
  吴财贵和他的“吴财记”
  “吴财记”的名字,秉承了父亲的名字“吴财贵”。
  1953年,已经31岁的吴财贵,终于建起了自己的“字号”——吴财记。
  “当时父亲是在六二三路容安街口摆档,其实按照现在的说法,也属于‘占道经营’。”吴锦星说,当时很流行拿自己的名字作为店面的名字,所以才有了“吴财记”一说。
  “有钱吃盒仔饭,无钱吃云吞面。”云吞面是广州廉价餐食的代表,过来吃面的大多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尽管店面不大,但是云吞面廉价,吃的人也多,所以,当时的收入还能够维持生活开销。
  1958年,吴财贵到惠州博罗县福田公社务农。在1968年、1970年和1972年,吴财贵喜得三个儿子,身为老二的吴锦星便是在1970年出生。
  “在农村肯定就不做面了,就是务农,不做生意。”吴锦星说,兄弟三人都是在惠州上的小学。直到1978年,吴财贵回到广州。最初回到广州的吴财贵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还是在其大伯的帮助下,有个床位暂住。
  1979年8月,在清平街党委和粮食部门的协助下,吴财贵终于在梯云路145号开办了一个加工生面条、云吞皮的加工厂。
  1980年12月,“吴财记”重新开张,就在梯云路水盛里街开档摆卖。
  “老西关的味道”
  “当时我们和别人共用一个档口,那个档口白天是卖鱼、卖肉的,晚上我们就用来做云吞面。”吴锦星回忆说,当时的开档时间是晚上六点到凌晨两点,由于之前开办面条加工厂、“吴财记”重新开档都被媒体报道过,所以开张后的生意还算红火。“许多华侨回到广州后,都会来档口吃一碗云吞面。”
  1981年,档口的生意逐渐火起来之后,哥哥吴锦云就从惠州辍学回到了广州,帮助父亲经营档口的生意。而吴锦星则到了1984年时,才从惠州回到广州上学,并帮忙一起打理档口。
  “我是一直读到了高中毕业,寒暑假和放学的时候,才有空到档口帮忙。”吴锦星说,当时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通过面店的生意基本上解决了。
  由于当时做个体户的很少,所以,生意还算不错,档口要请三四个帮手才能忙得过来。那些归国探亲、旅游的华侨,过来吃云吞面时,就会说:“这才是老西关的味道。”
  面店的名声也逐渐打了出来。
  做面、煮面不外传
  “在记忆中,父亲总是在让我们做面、煮面。”吴锦星回忆说,印象中的父亲不苟言笑,经常只是会吩咐他和哥哥去做面、煮面、帮手做一些杂活。“没有说过要我们学什么,当然自己学也行,不学也行。”
  至于面档最核心的“技术”,如何做面和如何煮面,就只让他和哥哥参与制作。而那些帮手的工人,主要做一些杂活,并不接触这些“核心技术”。
  当时尽管已经有了其他的云吞面馆,但每家面的味道似乎都不一样。“主要是配方不一样。”大部分面家的碱水都是从市场上购买。而他家的碱水,则是从船上购买进口的纯碱,自己制成碱水。
  “比如我们用的是碳酸钠,而其他家用的则是碳酸钾。”吴锦星说,更有一些面家为了让面更加劲道,使用的是工业强碱,面的稳定性很强,弹性也很好,但是做出来的面都不能吃,碱会把人的消化道烧伤。“之前都有媒体曝光过。”
  “父亲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没有太多选择。”吴锦星说,做云吞面就是一种传承,谈不上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只是在做应该去做的事情。
  终于有了独立档口
  1989年,吴财贵一家终于在广州买了自己的房子——大同路和隆里20号。
  “就是买来一家人住的。”吴锦星回忆说,房子的原房主到香港生活,所以才把房子卖了出来。由于之前吴财贵在广州生活的地方,就在和隆里,所以,他把自己的住处安在了这里。
  吴锦星说,房子的价格是3万元港币,在当时相当于人民币27000元左右。“最后还是母亲的伯父在香港,兑换了港币后交易的。”
  1993年前后,政府号召将档口搬到室内,不占道经营。吴家人考虑,面店确实需要有个独立的档口了。所以,“吴财记”就搬到了大同路和隆里20号,楼上住家,楼下经营档口。
  “当时‘吴财记’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媒体还报道了此事,所以生意一直还能维持。”吴锦星说。
  但1996年,周边开始拆迁建地铁,1999年,清平农贸市场取消,这些变故对“吴财记”的生意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为了维持生计,吴锦星还专门考取了一个导游证。此时,年纪颇大的吴财贵已经过上了“退休”的生活,“只是偶尔回到店里转转。”老人每天基本就是打打麻将、喝喝早茶,不再过问店里的生意。
  2006年,吴财贵过世,享年84岁。
  吴锦云与吴锦星兄弟,仍在努力经营着父亲传下来的面馆。
  广州无正宗云吞面?
  吴家兄弟的面店在2009年迎来转机。
  彼时,香港一位知名的美食家有这样一番言论,称广州已经没有正宗的云吞面了,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云吞面,就要来香港才能吃到。
  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广州本地人、媒体记者,都纷纷找寻正宗的西关云吞面。“吴财记”就是在此时被重新发现关注。
  吴锦星介绍说,面店至今仍然坚持着传统西关云吞面的做法,除了面不打折扣之外,云吞也是采用传统的做法,只做猪肉馅的。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馅,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肉汁还会爆浆。
  “有些面店加了虾仁、蟹籽、香菇之类的,这些传统做法都不会加的。”吴锦星说,很多广州的老街坊也认可“吴财记”的味道,所以,生意又开始红火起来。
  拍完照即把面倒掉
  “以前是每天一包面粉,现在基本上都是在两包左右。”吴锦星说,一包面粉是25公斤,两包面粉就是50公斤,加上20公斤的鸡蛋,就是140斤,除了做出20公斤左右的云吞皮,剩下的则全部用来做面。
  “一斤料能够做8份面,一百斤就能做800份。”吴锦星说,因此每天做的面有800碗左右。这在卖面的行业里,算是很出色的业绩了。
  如今,吴家从没担心过泄露“核心技术”,“有的工人学到了手艺后,就自己出去经营了一家面店,但是都没有成功过。”
  他解释说,这些学到技术的工人,要么是做出来的面不好吃,要么是做得还可以但是因为太辛苦,就做不下去了,“做面是一个赚不到多少钱,又很辛苦的行当。”
  “原来,面店的经营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凌晨2点,但工人们撑不住了,就改到了早上7点到凌晨12点半。”吴锦星每天开门前一两个小时就起床做面,做好了当天用的面和云吞皮之后才开张。
  如今来吃面的人多了,吴锦星也听惯了各种各样的南北口音。但最令他感动的,还是能够听到从前老街坊的声音,看到老街坊来吃面,“如果说什么是动力,这就是动力吧。”
  为了配合记者拍照,吴锦星特意将做好的面拿在手上,热气腾腾,汤水鲜亮。一两分钟后,拍摄完成,他却走到了后厨,将手中刚刚做好不久的面倒掉,没有一丝犹豫。
  他解释说:“面还是要趁热吃,刚刚煮出来的才好吃。”
责任编辑: GDN003
04-18 08:18|分享
04-18 08:15|分享
04-18 08:11|分享
04-18 08:11|分享
04-18 08:07|分享
04-18 08:06|分享
04-18 08:04|分享
04-18 08:01|分享
04-18 07:59|分享
04-18 07:58|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较火的面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