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7年三2017中国四季度gdpp是不是实现新的统计法了

三季度起中国GDP统计方法大变:总量和增速均变化
前三季度研发支出或将纳入GDP 各地GDP总量和增速将有所调整。
今年10月19日将有一个重大变化。该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字。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GDP(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将研发支出纳入,这与过去研发投入被作为中间成本扣除的情况还不一样。
目前各地省地市统计局正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上述准备工作。多地统计局发布消息指出,从2016年年报和2017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将研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GDP),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此前国家统计局指出,研发支出过去主要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新的核算方法是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即将研发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之下。
前三季度研发支出或将纳入GDP
目前各级统计局正在紧张地进行新的研发支出核算改革。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GDP核算方法》,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
另外,各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通知》精神,制定了所在省市自治区的相应的方案。
多地强调,各地市研发支出核算与全省同步开展,即从2016年年报和2017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将研发支出计入地区GDP,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之前各地公布的2016年省市自治区统计公报属于快报性质,研发支出未纳入GDP,即将公布的2016年年报(2017年年鉴公布的2016年的数字),将会把研发支出纳入GDP。在10月公布的2017年各地前三季度GDP,也将首次正式公开把研发支出纳入GDP。
江西公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研发支出纳入GDP后,新修订的2016年江西GDP总量是18499亿元,比原先增加134.59亿元。浙江发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该省研发支出纳入GDP后,新修订的2016年GDP总量是47251亿元,比原先增加了773亿元。
更早的时候,全国研发支出纳入GDP后,多年的数字也进行了调整。比如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调整后的GDP是685506亿元,比之前增加了8798亿元,增幅为1.3%。由于2016年全国研发投入和GDP总量继续增加,相应按照新的方法,GDP总量也会增加。
GDP总量和增速将变化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6年前三季度、2016年全年GDP总量分别为亿元、亿元。上述数字均是将研发支出作为成本内扣除。
如果今年10月19日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GDP总量和增速,且将研发支出纳入GDP,则相应2016年年三季度GDP也需要进行调整,即同样按照研发支出纳入GDP的同一口径,进行比较。
过去公布的季度GDP是使用生产法(按照每个行业的创造的增加值进行汇总),这个里面扣除了研发投入的中间投入成本。以后如果将研发支出算入GDP,可以不再扣除这个成本。
新的算法会使得GDP总量增加,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定位,GDP增速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地区的差距会有,但是也不会因此拉得太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调整统计方法 印度GDP增速赶超中国
  【财新网】(记者 王玲)政府在2月9日发布调整统计方法后的系列经济指标,并预计2015财年(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印度为7.4%,这与中国不久前公布的2014年GDP增速持平。
  印度统计部门此次对统计方式进行的调整包括,GDP将不再按要素成本计算,代之以市场价格;间接税将与产品和服务一并统计;GDP数据的基准年份由2005财年改为2012财年。在新统计方法下,印度2014财年GDP增速也由原来的不到5%修正为接近7%。
责任编辑:王嘉鹏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私房课
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月26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总营收11.95亿元,同比上涨10.06%,净利润7172.3万元,同比上涨48.68%。业绩上涨的原因在于公司由单一面料生产商向纺织服装集团转型。山东如意于1997年成立,前身是济宁毛纺厂,近年因多笔海外收购受到关注。2016年,山东如意13亿欧元收购法国轻奢集团SMCP,获得其下Sandro、Maje和Claudie Perlot三大品牌;2017年,以22亿港元控股高端男装利邦控股;1.17亿美元收购英国品牌Aquascutum;2018年2月,市场传出山东如意将收购瑞士奢侈品牌Bally。(记者 王璐瑶)
中小创整体持续性相对有限,市场核心仍在竞争优势边际改善的标的。经济周期弱化,行业结构改善,当前的市场应该从供给侧出发,专注寻找竞争优势边际改善的行业龙头及潜力龙头。(中证报)
“购买长期美债还是购买股票,如果不得不进行二选一,我会秒选股票。我认为股票将大幅跑赢30年期美债。”(CNBC)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当前位置&>&&&&&&&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的公告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13:30
  按照改革后的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近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财政部财政决算和有关部门年度财务资料等,国家统计局对2015年GDP数据进行了最终核实,主要结果如下:&  经最终核实,2015年,GDP现价总量为68905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35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与初步核算数一致。三次产业和各行业数据见附表。&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说明&  国家统计局&   2017年1月9日&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与初步核算数对比
现价总量(亿元)
不变价增速(%)
产业结构(%)
农林牧渔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其他服务业
注:本表中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构成等数据中,有的不等于各产业(行业)之和,是由于数值修约误差所致,未作机械调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说明&  1.年度GDP核算概况&  1.1 基本概念&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是从生产活动成果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不变价GDP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GDP换算成按某个固定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剔除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以使不同时期的价值可以比较。&  1.2 核算范围&  1.2.1 生产范围&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生产者为了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而进行的知识载体产品的自给性生产,但不包括住户部门所从事的类似的活动;第四,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以及雇佣有酬家庭服务人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生产范围不包括没有报酬的家庭和个人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1.2.2 生产活动主体范围&  GDP生产活动主体范围包括了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本报告中的年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1.3 核算单位&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在核算中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行业,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GDP。&  1.4 核算步骤&  按照GDP核算时效性的要求,中国年度GDP要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为GDP初步核算,第二次为GDP最终核实,每一次核算结果都会有所变化。&  1.4.1 初步核算&  由于2015年以前我国季度GDP核算采用累计核算的方式,所以1-4季度的GDP初步核算数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数。从2015年3季度开始我国季度GDP核算改为分季核算方式,即分别计算各年1季度,2季度,3季度和4季度的GDP数据,将各季度GDP数据相加即得到年度GDP初步核算数。年度GDP初步核算在次年1月20日之前完成。&  1.4.2 最终核实&  年度GDP最终核实在隔年1月份完成。之所以做年度GDP最终核实是因为取得了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专业统计年报资料、部门年度财务统计资料、财政决算资料等。利用这些资料采用生产法或收入法分行业核算其增加值。&  1.5 法律依据和制度规定&  GDP核算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目前,中国GDP是按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CSNA)的要求进行核算的,该体系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  1.6 保密性&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GDP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GDP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GDP数据也严格保密。&  1.7 用户需求&  年度GDP数据的国内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行业协会、媒体以及社会公众。此外,国家统计局定期向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提供中国年度GDP数据。&  2.年度GDP核算方法&  2.1 分类体系&  在年度GDP核算中,行业划分依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并采用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国家标准管理部门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在实际核算中采用两级分类。&  第一级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门类为基础,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9个行业。其中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行业;其他服务业包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9个门类行业。&  第二级分类在第一级分类的基础上,细化为行业大类。&  年度GDP初步核算的行业分类与年度GDP最终核实的行业分类的差别,主要是对第二级分类的细化程度不同。&  第二种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2.2 资料来源&  年度GDP初步核算采用季度GDP核算方法及资料来源,此处仅介绍年度GDP最终核实的资料来源情况。&  一是国家统计调查资料,指由国家统计系统实施的统计调查获得的各种年报资料,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统计调查年报资料,住户调查资料,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资料,以及价格统计资料等。&  二是部门年度财务统计资料,指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制度、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部分国有企业负责收集的本行业年度财务统计资料,如交通部、卫计委、中石化集团公司汇总的所属企业或事业单位年度财务统计资料等。&  三是财政决算资料,指由财政部编制的财政收支决算资料,以及中央部门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决算资料等。&  四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主要包括:税务总局、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例如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资料、税务总局分行业的税收资料等。&  2.3 核算方法&  年度GDP初步核算方法与季度GDP核算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以下介绍年度GDP最终核实方法。&  2.3.1现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个行业现价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计算,其余行业现价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  2.3.2 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方法&  分行业不变价增加值采用固定基期方法计算,目前每5年更换一次基期,2011年至2015年不变价增加值的基期是2010年。&  年度不变价GDP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2.3.2.1 价格指数缩减法&  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计算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价格指数&  2.3.2.2 物量指数外推法&  利用相关物量指标的增长速度推算不变价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然后用上年不变价增加值和推算出的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得出该行业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公式为:&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上年不变价增加值×(1+该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  其中,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本期相关物量指标(如运输周转量、从业人员等)增长速度,以及以前年度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与相关物量指标的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  3.年度GDP数据修订&  3.1 修订的必要性&  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时效性很强,一般在年后20天左右公布。这时,由于大量的年度财务资料在时间上满足不了年度GDP核算的要求,核算年度GDP初步数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都是月度资料和季度资料,据此核算出来的年度GDP数据有很大的推算成分。之后,随着基础资料不断增加,特别是年度财务资料陆续报送,按照各国的通行做法,应当根据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适时修订GDP数据。&  3.2 修订程序&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改革的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中国年度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是对初步核算数据的修订。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也要对年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4.年度GDP数据质量评估&  4.1 对基础数据的评估&  对于GDP核算所使用的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有关专业统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都会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数据合理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当GDP核算部门得到这些基础数据后,会再次对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确保这些数据符合GDP核算的概念和要求。&  4.2 对核算方法的评估&  在GDP核算中,GDP核算部门会根据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实际情况,依据不断完善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对中国年度GDP核算方法进行修订,以确保核算方法的合理性。&  4.3 对核算结果的评估&  在核算出年度GDP数据后,要对GDP及其分项数据、GDP与其他核算数据、GDP与相关专业统计数据和部门统计数据的协调性进行检验,保证GDP数据和其他主要相关数据的相互协调和匹配。&  4.4 数据的可比性&  4.4.1 国际可比性&  由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中国年度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4.4.2时间序列可比性&  在开展全国性的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不仅重新核算当年GDP数据,而且还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因此所公布的1952年以来的年度GDP数据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  5.年度GDP数据发布&  5.1 发布时间&  年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在次年1月20日左右发布,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在隔年的1月份发布。&  5.2 发布方式&  年度GDP初步核算数在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公布;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在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以国家统计局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年度GDP最终核实数还在隔年的《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国家统计数据库()将同步更新。
数据咨询电话: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京ICP备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7号(100826)10月19日将公布中国三季度GDP 这次统计方法或大变
  本文作者定军,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原文标题《前三季度研发支出或将纳入GDP 各地GDP总量和增速将有所调整》。
今年10月19日将有一个重大变化。该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字。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GDP(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将研发支出纳入,这与过去研发投入被作为中间成本扣除的情况还不一样。
“这个事情已经定好了,全国将统一实施。”10月9日,某省统计局的人士对记者说。根据他的说法,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字,也会将研发投入纳入。相应各地的GDP总量和增速也会有所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各地省地市统计局正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上述准备工作。多地统计局发布消息指出,从2016年年报和2017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将研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GDP),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北大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蔡志洲告诉记者,研发支出计入GDP后,GDP总量会有增加,但是增速影响不会太大,“对于很多发达地区而言,研发投入比重大,新增加的GDP会多一些。”
此前国家统计局在答记者问指出,研发支出过去主要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新的核算方法是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即将研发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之下。
前三季度研发支出或将纳入GDP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各级统计局正在紧张地进行新的研发支出核算改革。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GDP核算方法》,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
另外,各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通知》精神,制定了所在省市自治区的相应的方案。
江苏扬州统计局发布消息指出, 已按照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制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GDP核算方法》完成了年研发支出计入地区GDP后的历史数据修订,并将在三季度核算地区GDP时使用含研发支出的基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多地强调,各地市研发支出核算与全省同步开展,即从2016年年报和2017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将研发支出计入地区GDP,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某地统计局人士告诉记者,之前各地公布的2016年省市自治区统计公报属于快报性质,研发支出未纳入GDP,即将公布的2016年年报(2017年年鉴公布的2016年的数字),将会把研发支出纳入GDP。在10月公布的2017年各地前三季度GDP,也将首次正式公开把研发支出纳入GDP。
“这个工作全国将统一实施。2016年的数字已经算好,也将在年鉴上公布。”这位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确有一些省市自治区公布了研发支出纳入GDP后的数字。
江西公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研发支出纳入GDP后,新修订的2016年江西GDP总量是18499亿元,比原先增加134.59亿元。浙江发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该省研发支出纳入GDP后,新修订的2016年GDP总量是47251亿元,比原先增加了773亿元。
更早的时候,全国研发支出纳入GDP后,多年的数字也进行了调整。比如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调整后的GDP是685506亿元,比之前增加了8798亿元,增幅为1.3%。由于2016年全国研发投入和GDP总量继续增加,相应按照新的方法,GDP总量也会增加。
厦门大学统计系教授罗乐勤指出,将研发支出纳入GDP,是国际惯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多年,中国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实施新的改革后,GDP总量会增加,但是各地研发不一,增加的GDP也会有所差别。
GDP总量和增速将变化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6年前三季度、2016年全年GDP总量分别为亿元、亿元。上述数字均是将研发支出作为成本内扣除。
如果今年10月19日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GDP总量和增速,且将研发支出纳入GDP,则相应2016年年三季度GDP也需要进行调整,即同样按照研发支出纳入GDP的同一口径,进行比较。
蔡志洲告诉记者,过去公布的季度GDP是使用生产法(按照每个行业的创造的增加值进行汇总),这个里面扣除了研发投入的中间投入成本。以后如果将研发支出算入GDP,可以不再扣除这个成本。
新的算法会使得GDP总量增加,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定位,GDP增速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地区的差距会有,但是也不会因此拉得太大。
比如北京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大,相应增加的GDP会多,但是北京经济增速本来就很低。“而有的西部地区研发投入占GDP不大,使用新的核算方法后增加的GDP不多,但是其本身的GDP增速很高。”他举例说。
为什么要将研发支出由中间投入调整为固定资本形成,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曾撰文指出,这是为了反映研究与开发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的研发投入为1384亿元,占GDP比重为6.01%。但是北京经济增速为6.9%。而西部很多地方GDP增速为2位数,尽管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很低,甚至不到1%。
国家统计局此前指出,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改革后各年GDP总量的增加幅度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幅度为1.06%。如2015年GDP总量增加8798亿元,增加幅度为1.30%。但是对GDP增速影响小,从2016年1季度GDP增速变化情况看,因核算方法改革增速变化幅度只有0.04%左右。
但是对很多欠发达地区而言,也没必要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厦门大学统计系教授罗乐勤指出,研发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地方财政实力有限,财政资金还是先保民生为主。另外研发主要是企业的事情,政府难以有太大的投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三季度起中国GDP统计方法大变:总量增速均调整|统计局|gdp|GDP总量_新浪新闻
  原标题:前三季度研发支出或将纳入GDP 各地GDP总量和增速将有所调整
  本报记者&定军&北京报道
  今年10月19日将有一个重大变化。该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字。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GDP(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将研发支出纳入,这与过去研发投入被作为中间成本扣除的情况还不一样。
  “这个事情已经定好了,全国将统一实施。”10月9日,某省统计局的人士对记者说。根据他的说法,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字,也会将研发投入纳入。相应各地的GDP总量和增速也会有所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各地省地市统计局正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上述准备工作。多地统计局发布消息指出,从2016年年报和2017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将研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GDP),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北大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蔡志洲告诉记者,研发支出计入GDP后,GDP总量会有增加,但是增速影响不会太大,“对于很多发达地区而言,研发投入比重大,新增加的GDP会多一些。”
  此前国家统计局在答记者问指出,研发支出过去主要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新的核算方法是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即将研发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之下。
  前三季度研发支出或将纳入GDP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各级统计局正在紧张地进行新的研发支出核算改革。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GDP核算方法》,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
  另外,各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通知》精神,制定了所在省市自治区的相应的方案。
  江苏扬州统计局发布消息指出,&已按照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制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GDP核算方法》完成了年研发支出计入地区GDP后的历史数据修订,并将在三季度核算地区GDP时使用含研发支出的基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多地强调,各地市研发支出核算与全省同步开展,即从2016年年报和2017年第三季度季报开始,将研发支出计入地区GDP,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某地统计局人士告诉记者,之前各地公布的2016年省市自治区统计公报属于快报性质,研发支出未纳入GDP,即将公布的2016年年报(2017年年鉴公布的2016年的数字),将会把研发支出纳入GDP。在10月公布的2017年各地前三季度GDP,也将首次正式公开把研发支出纳入GDP。
  “这个工作全国将统一实施。2016年的数字已经算好,也将在年鉴上公布。”这位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确有一些省市自治区公布了研发支出纳入GDP后的数字。
  江西公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研发支出纳入GDP后,新修订的2016年江西GDP总量是18499亿元,比原先增加134.59亿元。浙江发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该省研发支出纳入GDP后,新修订的2016年GDP总量是47251亿元,比原先增加了773亿元。
  更早的时候,全国研发支出纳入GDP后,多年的数字也进行了调整。比如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调整后的GDP是685506亿元,比之前增加了8798亿元,增幅为1.3%。由于2016年全国研发投入和GDP总量继续增加,相应按照新的方法,GDP总量也会增加。
  厦门大学统计系教授罗乐勤指出,将研发支出纳入GDP,是国际惯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多年,中国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实施新的改革后,GDP总量会增加,但是各地研发不一,增加的GDP也会有所差别。
  GDP总量和增速将变化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6年前三季度、2016年全年GDP总量分别为亿元、亿元。上述数字均是将研发支出作为成本内扣除。
  如果今年10月19日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GDP总量和增速,且将研发支出纳入GDP,则相应2016年年三季度GDP也需要进行调整,即同样按照研发支出纳入GDP的同一口径,进行比较。
  蔡志洲告诉记者,过去公布的季度GDP是使用生产法(按照每个行业的创造的增加值进行汇总),这个里面扣除了研发投入的中间投入成本。以后如果将研发支出算入GDP,可以不再扣除这个成本。
  新的算法会使得GDP总量增加,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定位,GDP增速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地区的差距会有,但是也不会因此拉得太大。
  比如北京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大,相应增加的GDP会多,但是北京经济增速本来就很低。“而有的西部地区研发投入占GDP不大,使用新的核算方法后增加的GDP不多,但是其本身的GDP增速很高。”他举例说。
  为什么要将研发支出由中间投入调整为固定资本形成,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曾撰文指出,这是为了反映研究与开发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的研发投入为1384亿元,占GDP比重为6.01%。但是北京经济增速为6.9%。而西部很多地方GDP增速为2位数,尽管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很低,甚至不到1%。
  国家统计局此前指出,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改革后各年GDP总量的增加幅度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幅度为1.06%。如2015年GDP总量增加8798亿元,增加幅度为1.30%。但是对GDP增速影响小,从2016年1季度GDP增速变化情况看,因核算方法改革增速变化幅度只有0.04%左右。
  但是对很多欠发达地区而言,也没必要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厦门大学统计系教授罗乐勤指出,研发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地方财政实力有限,财政资金还是先保民生为主。另外研发主要是企业的事情,政府难以有太大的投入。
责任编辑:李伟山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2017第四季度gd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