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郭广昌 集团博复星在公司是干什么的呢?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意外辞职 郭广昌称感到震惊_凤凰资讯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意外辞职 郭广昌称感到震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晚上11:05分,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发了一封致全体员工信,表示从近日起,因身体原因,将辞去在复星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工作。
原标题: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意外辞职 郭广昌称感到震惊央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记者赵珂)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复星集团干了25年之后,梁信军终于决定离开了。昨天晚上11:05分,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发了一封致全体员工信,表示从近日起,因身体原因,将辞去在复星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工作。今天上午,恰逢复星集团召开业绩发布会。现场,有记者问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梁信军辞职是否因为不和?以及梁是否要出去自立门户?郭广昌回应表示不要听信谣言。郭广昌昨天已经就梁信军的辞职信发了一封回信,信中透露,一个多月前,梁信军第一次向他提出:因为身体原因,想暂时休息一段时间。郭广昌表示自己当时非常震惊,但因为梁信军的坚持,才有了今天他们共同的决定。郭广昌在邮件中还反省自己对梁信军这位“二把手”过于苛责。他透露,在公司对别人还算比较客气,但对梁信军,这二十几年一直没有客气过,该说就说、该批评就批评。郭广昌说:“实在太多的抱歉,太不容易了”。在梁信军宣布离开之后,复星集团宣布,执行董事汪群斌接任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徐晓亮担任公司联席总裁,王灿、康岚、龚平三人任公司高级副总裁,此外任命李开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命于3月28日,也就是昨天起开始起生效。在今天上午复星集团召开的2016年业绩说明会上,新任领导层第一次集体亮相。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去年复星集团的业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对公司今后5年的发展也充满信心。今天下午港股收盘时,复星集团的股价报收于11.88港元,上涨3.48%。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9岁的梁信军出生于浙江台州。1987年9月~1991年7月在复旦大学就读遗传工程系;1992年与郭广昌等同学一起创建上海广信科技发展公司,担任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一职。广信科技就是复星集团的前身,因此,梁信军实际上是复星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最初,梁信军和郭广昌选择做市场调查业务,被称为“三无创业者”:无钱,无经验,也无商科背景。靠蹬自行车大街小巷寻找客户。但是,到了1993年6月,广信成立不到10个月,公司已经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同年,随着更多复旦同校伙伴的加入,广信科技改名为复星。 之后,复星进入生物医药领域,1998年,复星医药成功上市。2007年年,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梁信军曾说,在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中,复星踩准了重化工行业的发展节点,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投资。 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复星从“制药大王”到“地产巨擘”再到“钢铁大亨”,同时还在健康、传媒等领域动作频频,并完成了财险、寿险、再保险“三驾马车”驱动的保险业投资布局。据了解,梁信军的在复星工作节奏是: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春节后到现在只休息过一天,也许他真的有点累了。梁信军有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郭广昌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又会提出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对此,郭广昌自己也反省说:是不是就像爬山,有时候我没有顾及大家是否疲惫,却一直望着更高的山峰,心里总想着跟大家一起往前走。但其实,可能我们队伍里面已经有同伴需要喘口气、需要休息了。关键词:复星集团;梁信军;辞职;郭广昌[大咖说G20]复星集团梁信军:中国已形成创业可持续氛围作为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就业工作组比较得意的就是SMART这个提法。” 15:21:00复星集团就王宗南案一审判决发布声明复星集团昨天(8.11)就原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宗南案件一审判决引发的报道发布声明。 15:46:00上海首家民营银行筹备受阻 08:26:0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511
播放数:289671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marqueeId++;
marqueeInterval[0]=setInterval("startMarquee()",marqueeDelay);
function startMarquee() {
marqueeContent[0] = "";
var str=marqueeContent[marqueeId];
marqueeId++;
if(marqueeId>=marqueeContent.length) marqueeId=0;
if(marqueeBox.childNodes.length==1) {
var nextLine=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nextLine.innerHTML=
marqueeBox.appendChild(nextLine);
marqueeBox.childNodes[0].innerHTML=
marqueeBox.appendChild(marqueeBox.childNodes[0]);
marqueeBox.scrollTop=0;
clearInterval(marqueeInterval[1]);
marqueeInterval[1]=setInterval("scrollMarquee()",24);
function scrollMarquee() {
marqueeBox.scrollTop++;
if(marqueeBox.scrollTop%marqueeHeight==(marqueeHeight-1)){
clearInterval(marqueeInterval[1]);
initMarquee();
您所在的位置:
复星集团郭广昌讲诉自身故事 推进企业发展再迈新台阶
来源:大河财经网
&谈及企业未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汇总立足这个问题时,复星集团郭广昌付之一笑用,用自己的经验为人们上了一谈生动的历史大课。就在日前,复星集团郭广昌签署了向朝日集团购买青岛啤酒股权的协议,复星将接替朝日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
  省了两顿饭,终于喝上了青岛啤酒
  复星集团郭广昌讲诉自身创业故事。自己在30年前,20岁的我还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就读,一个人抱着社会研究的热情,从上海骑着自行车一路北上调研。抵达北京后,我把自行车卖了,换来一点回程的旅资,途中我第一次路过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复星集团郭广昌说到,这次长途骑行考察,穷学生一个,毕竟还是有几分囊中羞涩。要知道,那时的青岛啤酒还是凭票供应,是很奇缺的&大牌奢侈品&。但既然到了青岛,怎么能不利用地利的优势,尝一尝青岛啤酒。盘点了一下所剩的旅资,在吃饭和喝酒的问题上,看来还得二选一。仔细盘算了一下,省了两顿饭,终于喝上了青岛啤酒。
  火热的青春、澎湃的企业家精神
  复星集团郭广昌表示,30年过去了,每次在海外出差有那么几天,总要当地找一家中餐厅犒劳一下自己的胃。毫无例外的,青岛啤酒总是必点的佐餐酒水;几乎毫无悬念的,每家中餐厅都供应着来自中国的青岛啤酒。
  复星集团郭广昌历经30年沧海桑田,中国经济早已告别了短缺时代,青岛啤酒不仅产量大幅跃升、全球排名靠前,而且毫无争议的保持着中国啤酒品牌价值第一的龙头地位,成为向世界推广中国的名片。
  复星集团郭广昌表示,30年潮起潮落,很多让国人充满记忆的品牌遗憾地消失了,但是青岛啤酒品牌依旧、充满活力,成为寻常百姓家随时都能点来的饮品;如果在&青啤快购&APP下单,甚至足不出户,就能送货到家&&这在我20岁骑行抵达青岛的时候,真是无法想像的生活变化。
  复星集团郭广昌表示在青岛啤酒30年的变化里,我们读到了民族品牌蕴藏的巨大能量、也读到了一代代青啤人火热的青春、澎湃的企业家精神。
  历史传承是一家企业最可贵的财富
  复星集团郭广昌表示,因为这次投资,才有机会了解到,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青岛啤酒的供应几乎就靠着青岛当地的工厂。无论在生产组织还是物流系统上,更重要的是在经营理念和体制机制上,青岛啤酒当时并不具备向寻常百姓提供供给的条件&&企业家精神往往是撬动变化的那个支点,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1996年,李桂荣、彭作义这两个名字和青岛啤酒联系在一起。现在可能已经不容易为新世代的消费者所了解的故事是,这一对董事长和总经理搭档,内部强力优化管理、外部放手并购整合,开创了撼动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大布局、大发展时代。
  复星集团郭广昌说道,在2001年彭作义先生意外英年早逝的短暂波折后,年仅45岁的金志国出任这家中国啤酒老大的总经理,这再次体现了青岛啤酒管理上的创新思维。金志国时代的青岛啤酒坚持&好人酿好酒&,稳快结合,产能规模突破1000万吨,多品牌战略日益成型。
  复星集团郭广昌认为,最近5年来,在孙明波董事长、黄克兴总裁的带领下,青岛啤酒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啤酒消费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平稳地度过这段高速增长十余年后的换档期,产品线日益丰富,青岛纯生、青岛黑啤、全麦白啤、IPA、经典青岛1903、鸿运当头等等,产品品质日益贴近国人更有品质、更美好的生活追求。
  复星集团郭广昌认为,历史传承是一家企业最可贵的财富。我这次细读青岛啤酒近20年的辉煌历程,与这样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精神同行,我们感到格外荣幸。回看这20年,青岛啤酒受益于百年品牌的历史积淀,受益于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关心,受益于时代的潮流,更受益于青啤人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
  复星和青岛啤酒一起长期共同发展
  复星集团郭广昌表示,相比于青岛啤酒百年传承,复星显得年轻、充满活力。我们也受益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时代,有幸在25年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全球布局资源和&产业投资+产业运营&的商业模式,聚焦&健康、富足、快乐&三大理念,为各类投资企业持续提供赋能和价值创造,这其中包括35次和国有资本的合作,每次合作都很愉快。
  在和朝日的谈判沟通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作为第二大股东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岛啤酒的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历史责任,也是一个值得想象的话题。
  复星集团郭广昌表示,未来将会毫无保留地开放分享复星推动管理激励机制优化的经验,坚定依赖青岛啤酒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团队;我们也会坚定不移支持青岛啤酒品质战略、做最好的啤酒,代表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还会在营销领域加强复星体育、娱乐资源的嫁接,推动复星投资企业在酒店、餐饮、商业地产等领域开放协作,包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C端共享合作,等等。
  总之,作为一个战略投资人,复星希望和青岛啤酒一起长期共同发展;我们也希望青岛啤酒因为有了复星的参与,更好地应对消费市场的升级变迁,迎来下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018年,青岛啤酒将迎来115岁的生日。中国的民族品牌,拥有这样骄傲的历史和灿烂的前景,还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互动,不可谓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美好生活,来一杯青岛啤酒。
  干杯过去,致敬未来。复星集团郭广昌携手青岛啤酒的战略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共同进步也相继发展。对于此次投资而言,不仅仅是情怀予以促动,更是以复星集团郭广昌那极为敏锐的商业嗅觉为之加持,相信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双赢。
北纬网手机版郭广昌:复星现已定位为一个产业运营公司,投资只是手段
复星集团微信公众号
[ 亿欧导读 ]
郭广昌说:我们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希望是产业公司。我们有几个聚焦:一是聚焦家庭。二是聚焦家庭“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活。三是聚焦C2M,打造全球幸福生态系统。
【编者按】上周,“清华经管企业家学者讲堂——走进复星”活动在总部BFC39楼进行。马化腾、刘强东也参加了,就复星的模式和战略,做了内部分享。在郭广昌看来,他最崇尚的就是这样的企业,有情怀,有坚持,做好的东西,做对的事情,可能稍微慢一点,但觉得非常好。
本文发于复星集团微信公众号,作者郭广昌;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复星唯一提倡的就是学习、进化
复星的战略是要不断进化和提升的,现在我们的战略非常明确,就是要做的智造幸福生态系统。
复星到去年年底,总资产约4800亿元人民币。今年我们有信心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先说一下复星的定位。一,跟别人想象的不一样,我们现在定位自己是一个产业运营公司。复星确实有投资基因,但投资只是手段,复星认为自己是一个产业运营公司。第二,复星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相互赋能的。第三,复星是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并不是只讲经验,而是有很多教训可以学习。我跟很多复星员工说,你们到任何一个企业去,待遇等方面我不敢说,但有一点复星是超越所有企业的: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因为我们看到的行业、人,接触的事,太多了。只要你肯学,可以看到各种东西。复星唯一提倡的就是学习,要比别人学得更快,懂得更多。
复星是从三“无”公司走过来的:无技术,无资金,无人才。我是学哲学的,也不懂怎么做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一句话,“边学边做”,不断否定自己。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就是看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我们也没有一开始就把五年十年以后的事都想清楚了,先求生存,再一步步走过来。2007年我们在香港上市之后,开始对战略进行调整。
首先,我们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当时复星的定位还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感觉,海外的投资企业都进入中国了,我们怎么跟它竞争?我们必须反向,走出去,利用中国优势到海外投资,这样我才有全球眼光。所以我们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开始在全球布局。
第二个战略是“保险+投资”双轮驱动。我看了很多所谓的投资公司,我感觉投资最好的人,不一定是收获最丰富的人。黑石的投资很成功,巴菲特的投资也很成功,但如果从公司的价值积累来说,黑石和巴菲特比,不是一个数量级。原因就是巴菲特用保险公司的资金,是为自己做的,黑石管着很大的一笔钱,但是为别人管的。我为什么不喜欢黑石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原因是,要做一个价值投资者,当你觉得应该加大投资的时候,没有人给你钱,因为所有市场都是恐惧的;而当你觉得现在不该投了,比如在股市6000点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你为什么不把钱给我投掉?所以投资行为是被扭曲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一定要以管理自己的资金为主。全球的投资公司,最好的模式就是用保险资金和投资能力相结合,双轮驱动,这就是巴菲特模式。2007年的时候,我们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但在这十年里,我们积累了保险的实力。
到今天,我们的战略又有一个调整。我们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希望是产业公司。我们有几个聚焦:一是聚焦家庭。二是聚焦家庭“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活。三是聚焦C2M,打造全球幸福生态系统。这又是一个战略转型。投资现在变成了我们的基因、工具。复星相信,唯一的壁垒就是不断创造壁垒,不断进化壁垒。因为我们壁垒还没有到那种比较安全的地方,我们还不安全,我们觉得自己还很脆弱,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进化,包括进化我们的战略。
大平台到了顶峰,未来会是对平台的穿透
我今天重点跟大家讲一个体会,就是C2M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制造业和销售业经历了一个过程。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供应不足,后来出现大量的制造,制造太富余了,而且都是同质竞争,大量东西卖不出去,只看价格。这个时候,电商就提供了大平台。所以电商平台战略在前五到十年里是最成功的,包括携程、滴滴打车在内的很多电商平台,用免费策略让C端和M端进入一个大平台。但免费不是目的,建立大平台之后,最后的目的是在两端都赚钱。两端之间的平台并不是消灭了中介,而是变成了C和M之间最大的中介。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很多新创的企业投资之后,变成了平台定价。制造端或内容端非常弱势,带来的问题就是利润薄,研发投入不足。而且M端没有掌握客户数据,数据是被平台拿着的。长此以往,对客户端和制造端,都是不利的。
我觉得,现在到了穿透平台的时候。制造型企业如果不能穿透平台,不可能有好的竞争力,未来也没有前途。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店”本身的产品力如果不够,不能直接触达C端,危险是很大的。所以,复星要形成能直接打通C端和M端的企业。我们M端的产品,本身要有触达C端的能力。复星要做的每个事,都是希望自己和帮助M端触达C端。
其实,每个企业都在追求触达C端的途径。我们现在触达C端的有哪些?比如宝宝树,亲宝宝,对年轻家庭触达C端;比如BFC,既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一个家庭中心,它也是触达C端的;再比如我们的旅游,线上线下都是触达C端的。那复星要做什么?复星要在未来五到十年,线上线下触达C端的日活量达到1亿,这就是复星的目标。第二,就是M端的产品力要足够好,比如旅游,就是要去地中海俱乐部,M端足够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觉得,大平台的时代不是说过去了,但肯定是到一个顶峰了,未来会是对平台的穿透。我们要投的企业,就是一定能穿透平台、把两端打通的。这是我对C2M的理解。我们在整个产业链和投资里,去找这样的企业。复星要做两个事,一个是要不断培养C端,然后在One&Fosun平台里,把所有C端都统一起来。第二,M端的产品力要继续深化,寻找最好的M端产品,把两者很好地对接起来,这需要五到十年的努力。
复星投宝宝树是比较有意思的事。当时大家担心社交网站能不能跟电商相结合?现在宝宝树还是很成功的,增长也很快。现在是一个内容泛滥的时代,也是谣言泛滥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事不再是寻找更多的内容,现在缺的是可以信任的内容提供者。为什么宝宝树可以成功?因为对一个母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得到更多知识,而是有一个可信任的知识来源。宝宝树的成功,就是因为王怀南团队非常有情怀,他们在做好的内容,建立起年轻家庭母亲的信任感。这是很不容易的。那能不能商业化,由此取得利润?现在我们做下来,是成功的。比如宝宝树跟我们投资的企业太阳纸业合作,专门给婴童提供特殊的纸巾。我们通过宝宝树,通过投资的企业,把年轻家庭的C2M打通了。
我个人最不喜欢的一种企业,就是利用它的信息垄断,做不该做的事。我最崇尚的就是这样的企业,有情怀,有坚持,做好的东西,做对的事情,可能稍微慢一点,但我觉得非常好。
看上去,C端是一个个人,但背后其实是家庭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我们要聚焦家庭。为什么?我所有的消费决定,都是老婆做出来的,我老婆的所有决定,都是我小孩定的。后来有人说,家庭产品消费价值的顺序,第一是少女,第二是儿童,第三是少妇,第四是老人,第五是狗,最后是男人。这就是我们男人的现状。然后他们说家庭消费需求决策的程序,妈妈最重要,然后是小孩,然后老人,然后宠物,然后最后是爸爸。看上去,C端是一个个人,但背后其实是家庭。所以,复星如何在C端发力?我们希望围绕家庭发力。
那怎么发力?比如说旅游,我们尽量不做商务旅游,而是围绕家庭。比如地中海俱乐部,你把小孩哄开心了,妈妈肯定开心,妈妈一开心,爸爸就很开心。再比如BFC也是这样,要把Mini&Club和电影院做好,把女性的消费体验做好,他们来了,人就跟着来了,周末就靠他们了。
家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想办法,一类家庭一类家庭切进去。首先是25-35岁的以母婴、儿童需求为主的家庭。我们一边是宝宝树,亲宝宝,另一边我们投了Silver&Cross和和睦家医院,等等,把这个闭环建立起来。二是35-45岁的中产阶层,他们需求的特点也不一样。针对这类家庭,我们怎么样从C端切进去,目前远远还没有做好。还有更老的家庭,包括我们自己到了60岁以后,这些家庭怎么切入?如何把他们的消费需求和M端打通,这是我们未来要做的。
复星的核心战略,就是围绕家庭“健康、快乐、富足”的核心,打造我们的供应链。复星未来会有三个层次的资产:一是基础资产,跟保险配合的、有固定回报的资产,像BFC和一些资源性投资。二是核心资产,比如旅游、健康、医疗。第三,引领资产,包括VC投资、科技投入。
我们是做产业的。投资做得好,是做产业的一条捷径。我想做产业,但完全做产业又比较慢,那怎么办?用投资这种手段,能不能为你做产业奠定一个更快、更好的基础?我觉得是可能的。所以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复星希望通过投资的方式夯实产业。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产业里寻找那些对我们非常重要的核心物种进入复星的生态系统。如果觉得自己培养慢了,市场给你机会,你能通过投资把它们收过来,何乐而不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们先去投一个个点,一个个核心物种。比如说和睦家,没有和睦家,复星在大医疗领域就没有今天的地位。复星医药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兼并收购,一是自己培养。国药控股是复星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当初我们投5个多亿,占49%,这个企业去年3000多亿销售额。还有葡萄牙保险、地中海俱乐部、亚特兰蒂斯和太阳马戏,在旅游领域,复星也有了自己的基础。
寻找最好的物种进入复星生态系统
所以,智造幸福生态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最好的物种进入复星的生态系统。第二步,寻找它们的协同。前面是做点,后面是把点链接起来。比如复星医药跟和睦家,复星医药跟国药,协同起来。把联合健康保险跟葡萄牙保险,葡萄牙保险跟Luz&Saude医院链接起来。让地中海俱乐部、太阳马戏团和亚特兰蒂斯对接起来,比如太阳马戏团现在在地中海俱乐部里已经开店了,这两者之间已经有协同了。首先做点,以超级物种为核心。第二步,链接、协同。第三步,形成闭环。先有一个个点,再形成线,后面形成闭环。
现在要发力做的事,就是把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打通。什么概念?我们希望未来买复星健康保险,不管生什么病,在全球只要有地方能治,保证提供最先进的服务。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很多药比美国要晚5到8年,美国很多癌症将要变成慢性病了,但在中国有可能就是绝症。但更重要的,我们能不能为他们进行健康管理,最好不生病?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闭环的能力。第二个闭环是垂直领域母婴这块的闭环。
第三个闭环是旅游。我们投资地中海俱乐部,但一年也就去一两次,现在我们有另外一个品牌Joyview,就是开在大城市边上的,现在又做Mini&Club,这样让家庭去地中海俱乐部的频次可以大大加强。地中海俱乐部开始是大量应用第三方销售平台,现在开始直接销售,C端要直接销售,这样C2M之间,地中海俱乐部和客户之间直接链接,形成闭环。然后地中海俱乐部跟亚特兰蒂斯,跟其他的大旅游产业形成闭环。
我们希望我们投资的这些企业之间,能相互赋能。当然有人会问,你是不是先把它都控股,完全有个协同不是更好吗?两句话:一,我也想,但很难;第二,协同一定要出于他们的相互需要。所以我们更多希望复星是一个旗下企业相互协同、相互赋能,但又是一个相对开放、相对有自由度的生态系统。
复星重点要做四件事情
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我们追求什么?我们在积极引导什么?
第一,科技引领。8年前我们发力研发,医药研发跟别的不一样,我们和跟硅谷、张江联合起来做8年的医药研发投资,现在还没有一分钱收入,但明年开始,可能在全球会有10亿美元、20亿美元的药品销售出来。所以做医药确实不容易。
第二,我们的初心一定是产业深度。要加大研发投入,就是要有产业深度。所以我特别喜欢注重产品力的人,真正把产品力打造到最深的人,为什么我喜欢地中海俱乐部?因为家庭喜欢,老百姓喜欢。
第三,我们提了一个概念,Glocal,深度全球化。复星在全球化里,有一点值得跟大家讲一下,我们非常注重本地化。我跟所有的老外说,复星绝对不会像日本人那样,日本的全球化企业都是日本人管,复星家庭里的所有人都有同等向上的空间,这是我们非常注重的。同时,我们在全球建立当地团队,然后把中国动力和经验跟他们嫁接起来。这一点我们做得很成功。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最好的投资?因为我们找到了当地最好的团队。当然我们还会深耕葡语区,在葡萄牙,复星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可以和更多的企业共享这些资源。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我们是开放的生态。复星是一个生态系统,但不是说所有东西都是你做。生态系统相互赋能,但又是开放的。你可以在内部相互之间形成一个闭环,但对外,我们也是开放的。
所以,我们重点要做四件事情,就是科技引领、产业深度、深度全球化、开放生态。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希望已经一片狼藉的无人货架不要太快的破坏了社区新零售的蓝海环境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危险政商:复星郭广昌沉浮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随着媒体昨晚确认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经失联,目前尚不清楚是正接受调查还是协助调查。该消息迅速引爆各大媒体和微信朋友圈。
随着媒体昨晚确认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经失联,目前尚不清楚是正接受调查还是协助调查。该消息迅速引爆各大媒体和微信朋友圈。
从浙江东阳的一介寒门子弟到身家数百亿的上海滩商界大佬,在短短20余年里,郭广昌堪称创造了一段资本市场的传奇。然而筚路蓝缕和光鲜亮丽背后,隐秘交错的政商关系,如今却或许成了突如其来但早已注定无从躲避的危险。
寒门子弟的资本传奇
1985年,郭广昌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在了校团委工作。1992年,他决定辞职,下海创业,与梁信军等4人,用从老师、亲戚、朋友们那里借来的10万元,办起了当时还相当少见的信息咨询和调查专业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机缘和努力让他在25岁那年就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经过潜心研究,他们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学院研究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也开始了复星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时为1995年。而时至今日,复星药业仍是复星集团的主力产业之一。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2002年涉足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产业;2011年进入保险业。如今的复星高科技集团如今已成为管理着1350亿元资产的投资集团,涉及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等领域。
郭广昌只用了20余年时间,让自己的财富滚雪球般增长,也缔造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
理财周报发布的&中国家族财富榜&显示,郭广昌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410.33亿元,位居该榜单的第4位。
作为复星国际的大股东,郭广昌持股45.84%,这也是郭广昌最大的财富来源。得益于复星国际股价屡创6年新高,以及其他资产的稳步增长,郭广昌身家从去年的214.19亿元增加至410.33亿元,成为中国排在第四位的富豪。其次,郭广昌通过持有复星医药18.83%的股份获得83亿元财富,通过持有上海钢铁和*ST南钢各23.02%、23.04%的股权,他还分别获得14.56亿元和14.29亿元财富。除了上述4家上市公司外,郭广昌还通过参股另外7家上市公司,积累了超过38亿元财富。
截至目前,郭广昌掌舵下的复星国际以各种方式持有4 家内地上市公司,2 家港股公司(其中复星医药为A+H 两地上市)以及2 家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权,整个集团业务涉及医药、房地产、零售、钢铁、矿业、保险、PE 等,投资区域由欧洲拓展至北美、中东、东南亚。
而根据财新网最新统计,郭广昌实际控制的六家上市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复星医药(02196.HK)、上海钢联(300226.SZ)、南钢股份(600282.SH)、豫园商城(600655.SH)和海南矿业(6019),在这六家上市公司中,郭广昌身价701.55亿元,根据公开资料测算,郭广昌个人在二级市场持有股权总市值达770.74亿元。
&中国的巴菲特&
郭广昌作为一个多产业投资的推行者,直接、间接控股与参股的公司多达一百余家。对于&复星系&的发展,郭广昌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表示:&复星的确还比较干净,我扪心自问,做得还不错。希望能把复兴做成&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郭广昌是沃伦&巴菲特长期投资策略的追随者,在许多方面,复星是中国版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尽管这家运营多个产业的多元投资集团规模较伯克希尔&哈撒维要小。
从理念上学习巴菲特到如今实现&产业+投资+保险&的模式,是它发展20多年来的新里程。按照郭广昌的设想,伴随着来自保险公司的资金在复星投资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复星将逐步过渡成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公司。
在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完成创业和资本积累阶段后,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开始尝试借用资本链条扩张产业。
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持有13.25%股权,而豫园商城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通过收购豫园商城,复星投资间接控制了童涵春。
截至日,郭广昌在豫园商城11.46%的股权,股票市值为12.18亿元。
之后,他以如出一辙的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的收购:先和友谊股份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合组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友谊股份持有上海联华超市51%股权,友谊复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1年,复星集团将友谊复星股份转让给复星实业,复星实业遂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对友谊股份运作至此宣告完成。
2002年复星涉足零售业;2003年,向钢铁行业、证券业进军,投资宁波钢铁,成立南钢联。2004年,投资招金矿业。2007年投资矿产业;2011年进入保险业,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截至2012年6月,复星集团涉及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等领域。
作为一个投资集团,资金来源很重要。但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后,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复星医药上市之后,我以为资金问题解决了,的确在2004年以前做得也很好,但是实际上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是不完善的,融资一次和上市一次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第二,中国银行体系对投资型企业不支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银行业不支持并购,&郭广昌说,&2004年以后,我们痛定思痛,一定要打开资金渠道。&
3年后,也就是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搭建了一个全球化的融资平台。
郭广昌和他的团队为复星探索了新的生意模式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郭广昌多次强调,复星的国际化路径有所不同,并非单纯要收购某个国际一流企业或者控股,而是希望借助中国市场升级的机会、借用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机遇,与国际一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复星这种新的生意模式,有一个先试验后放大的过程。第一单是2010年6月投资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第二单是2011年5月投资的Folli Follie。在要与凯雷、黑石竞争的时候,复星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尽管不如他们,但可以以复星优势为核心,去反向整合全球资源帮他们在中国获得增长。
作为投资集团,资金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郭广昌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自有资金,二是第三方资金,于是与美国保德信成立了保德信基金,GP(普通合伙人)100%是复星来管。但郭广昌并不认为基金这种模式符合复星的投资战略。
最好的模式是管自己的钱,但是量又不够,怎么办?
在任何场合,郭广昌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向巴菲特靠近的野心。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想学习巴菲特,打造自己的第二个轮子,就是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集团。
2007年,复星参股永安财险。2011年,复星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日,复星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区合资成立的鼎睿再保险公司正式开业。至此,复星集团完成了财险、寿险、再保险&三驾马车&驱动的保险业投资布局。
更重要的是,2014年5月,复星正式完成收购葡储蓄总行下属保险集团80%的股份。
&复星现在3000亿元左右的资产,有30%&40%的资产来自于保险。&2014年5月,郭广昌说。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5月,德隆的资本泡沫破灭后,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问下一个会是谁,复星瞬间成为众矢之的。的确,二者有太多相似:多元化;涉足金融和实业;急风骤雨似的收购;握有多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合资公司关系复杂;同样低调不多言的自然人大股东;都是民营企业。没有比这更巧合的了。
2007年,有记者就德隆的问题采访他,一向内敛的郭广昌突然变得十分激动:&你们的前提和基准是什么?&他质问,&你们是不是认为复星跟德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德隆比较不幸倒下了,复星应对得比较好,就活下来了?这种前提和想法就是错的。&他淡淡地说道:&德隆不值得拯救。&
复星&五剑客&
郭广昌的成功,离不开从大学毕业就一起与他创业的几个朋友:梁信军、汪群斌、范伟。
(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
这个被业内称为&最佳合伙人&的团体不断交出靓丽的成绩单:过去20年,复星投了70余个项目,年回报率超过30%。
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就源于郭广昌和梁信军的名字。4人合伙创办公司时,郭广昌是复旦大学团委干部,梁信军是校团委调研部长,汪群斌是生命学院团总支书记,范伟是学校誊印社的经理。
如今,当年携手创业的4位同窗好友在复星多元化产业里面独当一面。郭广昌是复星集团董事长,是整个企业集团的灵魂;梁现任复星集团副董事长、CEO,成为复星投资和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汪现任复星集团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专攻生物医药;范伟现任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地集团董事长,掌管房地产。加上谈剑,现任复星集团监事会主席、软件体育产业总经理。
作为复星的核心力量,他们曾经总结认为,&我们身上有很多相似性和互补性。&
梁信军曾对这个&五人团队&做过逐一评价:
&郭广昌不保守,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只能想不能做,他的系统思维能力很强,处事比较公正,是一个很合格的董事长;在他之外,最适合做总经理的是汪群斌,他对行业的战略意识敏锐,情商智商兼具,行动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很强,是个领袖型的企业家;范伟呢,同他们两人的优点很像,有点差异的地方就是他不太爱说话,是讷于言敏于行的那一类,但从品牌策划上,他又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谈剑的学习能力很强,有段时间她分管我们的行政的时候,在财务上做得非常专业,一般的财务总监都比不过她。而且,在人际关系与业务合作上,她都很有一套。&
郭氏朋友圈
除了复旦的校友圈,通过长江商学院,郭广昌与马云、江南春、牛根生、朱新礼等,既成为同学,也是生意场上的伙伴。他们身上多贴有&民营企业家&的标签。
郭广昌与江南春有着密切合作。日至日期间,复星国际在纳斯达克市场以总代价约2.4989亿美元(约17.09亿人民币)购买分众传媒近30% 的股份,一跃成为分众的第一大股东。
戴志康也是长江商学院CEO班的同学。今年年初,上海证大的戴志康以92亿拿下了上海的新地王。这块地的最终开发商是由郭广昌和戴志康等人合作的一家合资公司。新公司由上海证大与复地集团、杭州绿城置业及上海磐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四方股权比例分别为50%、30%、10%和10%。合资公司中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也是郭广昌的&老朋友&。
圈子里的关系有很多支系。对于郭广昌而言,出生在商人辈出的浙江,自然会有很多浙商朋友。
马云,就是其中一位。
马云一直醉心于通过麾下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平台染指金融业务。今年&两会&期间,这两位浙商你唱我和,建议成立网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郭广昌为这位同乡朋友在媒体镜头面前没少说话。
他和马云显然是英雄相惜。郭广昌曾说:&在企业家里我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马云,我叫他外星人,他的外貌和做事方式都和别人不一样;另一个是史玉柱,我叫他史大仙,能失败了又站起来的也就他了。&
除了在网银方面观点高度一致,不知郭广昌和马云是不是在茶余饭后讨论过投资方向问题。今年上半年,他们开始同时投资快递业。马云投资了星晨急便,郭广昌则看中了他的浙江老乡陈德军的申通快递。
郭广昌和陈德军也同为浙江老乡。郭广昌任上海浙江商会会长,而陈德军是杭州驻上海企业联合会的副会长。两人经常共同出现在投资论坛上。
郭广昌的同乡圈里,还不能不提张志祥,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是浙江上虞人,1994年借了5万元做钢铁贸易,4年后贸易额已达18亿元。
2001年建龙与复星联姻,引进3.5亿元组建股份制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纳税近两个亿。这也成为郭广昌后来发展钢铁产业的最初积累。2003年,二人再度合作建设宁波建龙。无奈,2004年宏观政策转向,项目几经波折。
和张志祥的合作,郭广昌评价为:做事情不可能什么都满意,只是力求各方都能满意的结果,相互之间是要做让步的,可能这个结果已经是最令人满意的结果了。
危险的政商关系
筚路蓝缕和光鲜亮丽背后,是隐秘交错的政商关系,如今却或许成了突如其来但早已注定无从躲避的危险。
此次事发,消息人士表示,郭广昌是被带走调查,原因与前期落马的上海&首虎&副市长艾宝俊、泽熙控制人徐翔都有莫大关系。郭广昌和艾宝俊关系密切。有接近其圈子的人士表示,在一次郭广昌组织的饭局上,艾宝俊陪同。
在本轮反腐浪潮中,郭广昌多次陷入&被调查&传闻。2013年年末,多家媒体报道称郭广昌在香港被限制出境,该消息一度导致复星系股价大跌。不久,郭广昌通过电话会议辟谣,称被限制出境系谣言,是做空者散布的假消息,目的是做空股价牟利。
直至今年年中,郭广昌首次被官方渠道公布涉案。2015年8月,上海市友谊集团原总经理王宗南案宣判,王宗南挪用公款、受贿,一审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
在该案判决书中,明确列明了复星集团卷入其中的细节,并点出了郭广昌,&王宗南曾利用职务便利,为复星集团谋取利益。&法院查明,2003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以208万余元的低价将两套别墅卖给王宗南父母,经估价,当时上述两套别墅的市场价与实际价格差额合计269万余元。
有意思的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曾在日刊发一篇郭广昌的署名文章《人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的》,郭在文章中谈到企业家应该如何抵挡诱惑、克服贪婪与恐惧时,表示:
我们相信什么?一路走过来,就外部来说,这个好像说起来很&政治&。我们相信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会是稳定和长期的。你要相信你这个企业只要自己没有犯错误,没有乱来,政府不会整你。很多人不信这一点,我们是信的。很多人跟我说,企业做得再好,政府要整你,要你死是很容易。我当时就问他一句话,我做得好好的,政府为什么要让我死?这跟党的价值观不一致,跟改革开放的价值观不一致啊。所以从大的方向上我一是相信中国的未来经济看好,二是相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我们四个人(创业团队),我们没有一个移民海外、拿海外护照的,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信心。说起来这个相信好像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企业家真正相信呢?不见得吧?
第二,对自己的企业,不管人家说什么,你对自己的企业健不健康要清楚:你有没有生癌症?我们进行&体检&。既是外部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本身有信心。如果你本身有癌症了,你说体检能帮忙吗?化疗能帮忙吗?都帮不了你的忙。很多人体检出癌症早期还能多活几年,但是总归你是绝症,你之前做了不该有的事情,不该有的决策,注定你要死亡,有的时候只是死亡期延缓了而已。
有微信工作号一篇题为《我心本向巴菲特,无奈命归胡雪岩》的文章写道:
刘汉死刑了,徐翔进去了,徐明猝死了,郭广昌失联了&&这些商界大佬的崛起和结局昭示一点:权贵横行政商勾兑的国度,不可能产生独善于权贵的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创新奇才。
有网友认为,在中国做生意是有原罪的,无论谁被抓都不值得惊讶。原罪分两种,一种是主动靠近权力,站错了就是罪过;一种是法律给你下套,想抓你的时候一勒即可。所以,&我是不想赚大钱的,想吃啥吃得起、想去哪儿买得起机票就挺好。&
何以至此?就是因为模糊的产权体系。商人无法获取安全感,即使创造再多的财富,似乎并不属于自己。
当下正在经历一轮权力和资本的博弈与洗牌,更多家臣和白手套已进入人生与财富的抛物线尾声。对他们及其主人而言,民主法治才是最后的稻草,但是,他们并未将此作为未雨之前的选择。
跟刘汉、徐明不同,郭广昌、徐翔属于典型的浙商,信奉闷声发财的哲学,很少谈及政商关系。郭广昌已得政商红海的历练,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的巴菲特&,所以的信息都会支持他,已经稳坐钓鱼台了。但他应该庆幸自己能坚挺到现在。
郭广昌在自述文章《人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的》中,表达了极为矛盾的心境,一方面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出奇相信权力,或者有意向权力示好:&很多人跟我说,企业做得再好,政府要整你,要你死是很容易。我当时就问他一句话,我做得好好的,政府为什么要让我死?这跟党的价值观不一致,跟改革开放的价值观不一致啊。&
他甚至强调,复星创业团队中的四位元老,没有一个移民海外、拿海外护照的,&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信心。&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有过一个段子:商人和政治的关系就像已婚妇女和花心丈夫的关系,丈夫再花心,忠贞的女人都应该等他回心转意,即便她长期独守空房。
事实本就如此,那些寄生于男人的美女,从来不可能有安全感。这些红顶商人的命运趋同,即使亿万身家,也撑不起一根笔直的脊梁,因为他们都患有软骨病,没有独立,无从自由。
猜&你&喜&欢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广昌 复星集团亚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