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八斗参差不齐的近义词齐

文天祥坚强不屈,建立下许多丰功伟绩,当他被奸人谋害时,还慷慨激昂地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筏心照汗青&的诗_丰功伟绩参差错落意思,解释-行书的错落 参差 曲直
&|&&|&&|&&|&&|&&|&&|&
博文学习网,学习帮手
本站专注提供精品试卷及课件下载马上分享您资料,投稿得VIP会员
用心服务 创造品牌
您现在的位置:&&>>&&>>参差错落意思,解释&
参差错落意思,解释
&&&&&&&&&&★★★
参差错落意思,解释
来源:网络&&&&nbsp 更新时间: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参差错落 ( cēn cī cuo luo )解 释:出 处:《史记?滑稽列传》:...
cēn cī cuò luò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史记?滑稽列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饮五六斗……八斗而醉。”《古文观止》注:“上云,一斗一石,此又添二斗、五六斗,八斗,参差错落。”
1、典故出处
4、英文翻译
5、成语资料
典故出处《史记?滑稽列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饮五六斗……八斗而醉。”《古文观止》注:“上云,一斗一石,此又添二斗、五六斗,八斗,参差错落。”近义词参差不齐反义词井井有条英文翻译uneven成语资料成语解释: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成语举例: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交错不齐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近代
参差错落 ( cēn cī cuò luò ) 解 释: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 处:《史记?滑稽列传》:...
成语[参差错落]的详细解释,拼音:cēn cī cuò luò…参差错落的意思…参差错落近义词、反义词…参差错落 出处在线成语词典 .更新时间:13-10-28
《参差错落意思,解释》文章由:收集于网络友情提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参差错落意思,解释:责任编辑:()
 参差错落意思,解释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参差错落”和“极目远眺”的意思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参差错落”:是指景物或是东西的所在位置没有规律,但是有相应来说让人感到了美.“极目远眺”:是指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眺的意思是看或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词典解释 【解释】: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饮五六斗……八斗而醉。”《古文观止》注:“上云,一斗一石,此又添二斗、五六斗,八斗,参差错落。” 【近义词】:参差不齐 【反义词】:井井有条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交错不齐 【解释】: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现在的位置是: &
& 文章欣赏:现代格律诗百首鉴赏(之一)(死水吧)
现代格律诗百首鉴赏(之一)
作者:死水吧&&作于: 19:21:53&&访问:6002&&评论:0()&&&&&&
&&&&&&&&&&&&&&&&&&&现代格律诗百首鉴赏&&&&&&&&&&&&&&&&&&&&&&&死&&水&&吧&&&&&&&&&&&&&&&&&&&&&&&&&目&&&&录&&&1、山中即景&。。。。。。。。。。。。。。。。。&&李大钊&2、梦与诗&&。。。。。。。。。。。。。。。。。。&胡适&3、相隔一层纸&&。。。。。。。。。。。。。。。。&刘半农&4、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5、过印度洋&。。。。。。。。。。。。。。。。。。周太玄&6、天上的街市。。。。。。。。。。。。。。。。。&郭沫若&7、炉中煤&。。。。。。。。。。。。。。。。。。。郭沫若&8、纸船&&&。。。。。。。。。。。&。。。。。。。&冰心&9、摇篮歌&。。。。。。。。。。。。。。。。。。。陆志苇&10、烦忧。。。。。。。。。。。。。。。。。。。。戴望舒&11、老马&。。。。。。。。&。。。。。。。。。。。臧克家&12、&三代&。。。。。。。。。。。。。。。。。。&&臧克家&13、煤的对话&。。。。。。。。。。。。。。。。。&艾青&14、珠贝&。。。。。。。。。。。。。。。&。。。。艾青&15、伊的眼。。。。。。。。。。。。。。。。。。。汪静之&16、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17、死水。。。。。。。。。。。。&。。。。。。。&闻一多&18、洗衣歌。。。。。。。。。。&。。。。。。。。&闻一多&19、静夜&。。。。。。。。。。。。。。。。。。。&闻一多&20、一句话&。。。。。。。。。。。。。。。。。。&闻一多&21、忘掉她&。。。。。。。。。。。。。。。。。。&闻一多&22、再别康桥&。。。。。。。。。。。。。。。。。&徐志摩&23、雪花的快乐。。。。。。。。。。。。。。。。&&徐志摩&24、为要寻一颗明星&。。。。。。。。。。。。。。&徐志摩&25、偶然&。。。。。。。。。。。。。。。。。。。&徐志摩&26、海韵。。。。。。。。。。。。。。。。&。。。&徐志摩&27、采莲曲。。。。。。。。。。。。。。。。。。&&朱湘&28、昭君出塞&。。。。。。。。。。。。。。。。。&朱湘&&29、摇篮歌&。。。。。。。。。。。。。。。。。。&朱湘&30&、英体十四行。。。。。。。。。。。。。。。。&朱湘&31、红果。。。。。。。。。。。。。。&。。。。。&陈梦家&32、燕子&。。。。。。。。。。。。。。&。。。。。陈梦家&33、西山&。。。。。。。。。。。。。。。。。。。&陈梦家&34、一支芦笛。。。。。。。。。。。。。。。。。&&孙大雨&35、海上歌&。。。。。。。。。。。。。。。。。。&孙大雨&36、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冯至&37、招魂&。。。。。。。。。。。。。。。。。。。&冯至&38、商籁第二首。。。。。。。。。。。&。。。。。&梁宗岱&39、商籁第四首。。。。。。。。。。&。。。。。。&梁宗岱&40、她这一点头。。。。。。。。。。。。。。。。&&曹葆华&41、夜歌&。。。。。。。。。。。。。。。。。。。&曹葆华&42、多谢你。。。。。。。。。&。。。。。。。。。&曹葆华&43、洗衣歌。。。。。。。。。&。。。。。。。。。&林庚&44、秋之色&。。。。。。。。。。。&。。。。。。。林庚&45、&广场&。。。。。。。。。。&。。。。。。。。&林庚&46、我走上山来见一个月。。。。。。。。。。。。。林庚&47、冰河。。。。。。。。。。。。。。。。。。。。林庚&48、卖布谣。。。。。。。。。。。。。。。。。。。刘大白&49、布谷。。。。。。。。。。。。。。。。。。。。刘大白&50、卖花女。。。。。。。。。。。。。。。。。。。刘大白&51、我将要引长热爱之丝。。。。。。。。。。。。。钱君陶&52、别&。。。。。。。。。。。&。。。。。。。。。沈紫曼&53、淘气。。。。。。。。。。。。。。。。。。。。卞之琳&54、月光。。。。。。。。。。。。。。。。。。。&&辛笛&55、落日颂&。。。。。。。。。。。。。。。。。。&朱大楠&56、季候&。。。。。。。。。。。。。。。。。。。&邵洵美&&57、河边对口曲&。。。。。。。。。。。。。。。。&光未然&58、赣南游击词&。。。。。。。。&。。。。。。。。陈毅&59、王贵与李香香&(片段)&。。。。。。。。。。。李季&60、过小年&。。。。。。。。。。。。。。。。。。&方纲&61、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62&、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63、听歌&&。。。。。。。。。。。&。。。。。。。&何其芳&64、乡村大道&&。。。。。。。。。。。。&。。。。&郭小川&65、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66、苹果树下。。。。。。。。。。。。。。。。。 闻捷&67、在塑像前。。。。。。。。。。。。。。。。。&&阿红&68、《乡愁四韵》。。。。。。。。。。。。。。。。余光中&&69、天问 。。。。。。。。。。。。。。。&。。。&余光中&70、乡愁 。。。。。。。。。。。。。。。。。。。余光中&&71、这头,那头&。。。。。。。。。&。。。。。。。何玉想&72、中秋之夜 。。。。。。。。。。。。。。。。。蓝影&73、乡色酒  。。。。。。。。。。。。。。。。 舒兰&74、风流歌&&&。。。。。。。。。。。。。。。。。&纪宇&&75、祖国,有一个数字撞击我的胸口。。。。。。。。纪宇&&76、世界,请听中国朗诵。。。。。。。。。。。。。纪宇&77、希望&。。。。。。。。。。。。&。。。。。。。胡乔木&&78、凤凰&。。。。。。。。。。。。。。&。。。。。胡乔木&79、歌者&。。。。。。。。。。。。。。。。。。。&胡乔木&80、蚕&&。。。。。。。。。。。。。。。&。。。。&胡乔木&81、临别前的聚会&&。。。。。。。。。。。。。。&&胡乔木&82、野有死&&。。。。。。。。。。。。。。。。&&蓝菊荪&83、蒹葭&&&。。。。。。。。。。。&。。。。。。&&蓝菊荪&84、东门之&。。。。。。。。。。。。&。。。。&&蓝菊荪&85、桃夭&。。。。。。。。。。。。。。&。。。。&&蓝菊荪&86、蒹葭 。。。。。。。。。。。。。。。。。。。张永鑫&87、关雎 。。。。。。。。。。。。。。。。。。 余冠英&88、卷耳 。。。。。。。。。。。。。。。。。。 余冠英&89、葛覃 。。。。。。。。。。。。。。。。。。 余冠英&90、]q 。。。。。。。。。。。。。。。。。。 余冠英&91、葬话吟 。。。。。。。。。。。。。。。。。 刘耕路&&92、邂&&逅&&。。。。。。。。。。&。。。。。。。&死水吧&93、西楼残月&。。。。。。。。。。。。。。。。。&死水吧&94、赏梅&&。。。。。。。。。。。。。。。。。。&&死水吧&&95、邶风•北风 。。。。。。。。。。。。&。。。。朱杰人&龙向洋&96、邶风•静女。。。。。。。。。。。&。。。。。。庞坚&&97、邶风•旄丘&。。。。。。。。。。。。。。。。 昝亮&&&98、邶风•泉水。。。。。。。。。。。&。。。。。 昝亮&&&99、邶风•新台 。。。。。。。。。。。。。。&。 周啸天&&&100、黍离 。。。。。。。。。。。。&。。。。。 梅花鹿(兀了草)&&&&&&&&&&&&&&&&&&&&&&&1、山中即景&&&&&&李大钊&&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云在青山外&人在白云中&云飞人自还&尚有青山在&&&&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早期白话诗人&之一。&此诗原载于《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从五言旧体诗中脱胎而来,具有早期新诗摆不掉的古典诗词的影子在里面。看似五言旧体诗,却既不遵循古典律绝的用韵原则,也不追求平仄的对仗,仅以一种内在的旋律结构全篇,而且不加标点,句与句之间的排列又错落有致,是一首较成功的早期白话诗。可以说它具有古典的句式,白话的语言,新诗的格律。&&&2、梦与诗&&&&&&&胡适&&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鲜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胡适,白话新诗的初始人之一。创作白话新诗,胡适自有一套诗歌理论,他侧重于形式方面的破坏,主张打破五七言律绝的格式,废除平仄,对仗严格的诗韵,不用典故等。但他仍主张诗的形式美的建立。该诗作于1920年10月,系其创作成熟期的作品。它脱尽古诗的影响,完全运用白话入诗,用韵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音节的追求”。&&&3、相隔一层纸&&&&&&&&刘半农&&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里与屋外,&相隔只有一层薄纸!&&&刘半农,原名刘平复,白话新诗创始人之一。他创作白话诗,既有理论,也有实践。他是以新的诗歌理论指导新的诗歌&实践的。其早期新诗理论是:内容上求真,形式上多式多样,重视节奏。作为音韵学家,至于诗的节奏,就更为重视。他在《扬鞭集。自序》里说:“我在诗的体裁上是最会翻新花样的,当初的无韵诗,散文诗,后来用方言拟民歌,拟“拟曲”,都是我首先尝试。至于白话诗的音节问题,乃是我自从九年(1920年――引者)以来无日不在心头的事。”&&&其新诗主张在《我之文学改良观》里有详细的阐述。&此诗从内容上看,揭露了阶级悬殊,令人联想到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四骨”。从押韵上看,句句押韵,前一半属合口呼,后一半属齐齿呼,韵律的变换表明诗人作为一个音韵学家,主张“破坏旧韵,建立新韵”。&&&4、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密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此诗一二节写白天与月夜,暗示一天;三四节写春天与秋天,暗示一年。整首诗暗示着:海外赤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景物,都要怀念自己的祖国或者爱人。&此诗在构思技巧上虽继承了传统的反复与比兴手法,但在语言运用上却是生动活泼的,在意境上是新鲜别致的,抒写了远离祖国的游子的情怀。由著名的语言音韵学家&赵元任配谱,广泛传唱,名噪海外:由于它的每一个音符、节奏,多次重叠、反复,拨动了海外游子的心弦,所以,收到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5、过印度洋&&&&&&&周太玄&&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那里是非洲,&那里是欧洲,&我美丽亲爱的故乡却在脑后!&怕回头,怕回头,&一阵大风,&雪浪上船头。&飕飕,吹散一天云雾一天愁。&&&周太玄(1895――1968),原名周焯,号太玄。1909年在成都石室中学和郭沫若是同学。郭老曾说:“那时,太玄最年青。。。。。。他是翩翩出世的一位佳公子。。。。。。他多才多艺。据我所知,他会作诗,会填词,会弹七弦琴,会画画,笔下也很能写一手&的好字。”&这一首诗是诗人二十四岁所写,发表于1919年的《少年中国》,署名周无,发表后曾得到朱自清的赞赏,还被赵元任先生谱成了一首歌。&这首诗得以广泛流传,不仅仅由于蔡芸芝先生的教学和巍巍的写作,还在于它本身有着绝妙的韵律,长短的句式,对称的韵脚,反复的语言,表现了强烈而缠绵的情感律动。诗句隽永清丽,音韵铿锵,读来琅琅上口。&&&&&&6、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主张写自由体诗。他曾说:“我愿意打破一切诗的形式写我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尽管如此,他的诗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格律化的&倾向。&这是一首每节四行,二四句押韵的格律诗。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每一节都换了韵。但换韵之后,读起来仍然十分自然,流畅,适宜于朗诵。&&&&7、炉中煤&&&&&&&郭沫若&&――眷恋祖国的情绪&&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这首诗作于月间。从诗歌形式看,它的格律很鲜明:全诗四节,每一节都是五行,而且基本上是采用的一三五句押韵的格式,是新诗中最常见的格律形式之一。&&&8、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站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和翻译家。她在诗歌创作上最擅长的是小诗。早期诗作曾尝试采用多种形式。&这首诗不同于常见的每节四行的诗。常见的四行诗多是一二四句押韵,或者二四句押韵,它却是一四句押韵,也就是所谓“抱韵”。这样的韵式在新诗中是不多见的。诗句的排列也是有意为参差式,给人一种海浪汹涌的感觉。&&&&9、摇篮歌&&&&&&&&&&陆志苇&&宝宝你睡吧,&妈妈为你摇着梦境的树,&摇下一个小小的&梦儿来。&宝宝你睡吧,&妈妈为你拣两朵紫罗兰,&送灵魂儿到你笑窝里来。&宝宝你睡吧,&妈妈为你留下些好辰光,&你醒来,月光送你的父亲来。&&陆志苇,五四时期诗人,1920年开始诗歌创作,后来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家。&摇篮歌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具有催眠的性质。这首摇篮歌虽然没有分段,实际上的&三个“宝宝你睡吧”把全诗分成了三节。每节三行,各节的格式基本一致,读起来或唱起来,都容易反复回旋。这也是一般摇篮歌的特点。&&&&10、烦忧&&&&&&&&戴望舒&&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戴望舒,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有“雨巷诗人”之称,其诗作大多注重内在旋律。然而这首小诗不仅仅具有流畅的旋律,也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一、诗体为字数、节奏相同的“豆腐干体”;二、全诗两节,第二节为第一节的反复,而句序却截然相反,宛如无论如何也排遣不掉的烦忧,缠绵,流转;三、韵式为:ABAB,BABA。&&&&&11、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下刻的命,&阿嚏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臧克家(1905――),优秀自由体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他写诗,在诗体自由的基础上讲究节奏感,把诗的韵脚看成是“感情的站口,节奏回归的强有力的记号”。同时,他也十分注意诗的形体结构和内容的相互融合。此诗每节四行,采用了交叉韵。&&&&12、&三代&&&&&&臧克家&&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此诗作于1942年。没有押韵,共三句话,每句之间结构相同。语言精炼,时间跨度却很大,是一首经过精心雕琢的小诗。从臧克家的两首小诗也可以看出自由体诗人对格律元素的追求。&&&13、煤的对话&&&&&&&艾青&&你住在那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诗人。他喜欢写自由诗。但同时,他的诗既注意到了诗体形式的精心雕琢,也注意到了诗体形式的开拓。所做的诗作也同样反映了一个自由体诗人对于格律的追求。&这首诗属于问答式,由五个“一行加两行”的格式组成,显得很有规律。&&&14、珠贝&&&&&&&艾青&&在碧绿的海水里&吸取太阳的精华&你是虹彩的化身&璀璨如一片朝霞&&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观念在心里孕育&结成了粒粒珍珠&&这首诗作于日。作为自由体诗人,到了晚年却作起了格律体诗,这大概可以称为“返祖”现象吧。&诗体呈“豆腐干”体。全诗两节,第一节二四句押“ā”韵,第二节一二句押双声“zh”韵,三四句押“ū”韵。&&&15、伊的眼&&&&&&&&汪静之&&伊的眼是温暖的太阳:&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我手了冻的心就热了呢?&&伊的眼是解结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伊的眼是快乐的钥匙:&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伊的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汪静之,“湖畔诗人”之一。其诗作着眼于整体章法,着眼于韵律,着眼于节于节之间的对称与反复。&&&&16、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时间是一把剪刀,&生命是一劈浸绮;&一节一节地剪去,&等到剪完的时候,&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时间是一根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一朵一朵地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这首诗每节五行,句式参差不齐,二五句押韵。&&&&17、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他是现代格律诗的最主要的发轫者。既致力于理论研究,又致力于创作实践。他在研究现代格律的文章《诗的格律》中指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死水》是现代格律诗的奠基作品。闻一多这样谈到它:这首诗“每一行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所以每行的字数也是一样多。结果,我觉得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死水》是最能体现“闻一多风格”的诗。&&&18、洗衣歌&&&&&&&&&&&&&&闻一多&&洗衣是美国华侨最普遍的职业,因此留学生常常被人问道:你爸爸是洗衣裳的吗?&&(一件,两件,三件,)&洗衣要洗干净!&(四件,五件,六件,)&熨衣要熨得平!&&我洗得净悲哀的湿手帕,&我洗得净罪恶的黑汗衣,&贪心的油腻和欲火的灰,。。。。。。&你们家里一切的脏东西,&交给我洗,交给我洗!&&铜是那样臭,血是那样腥,&脏了的东西你不能不洗。&洗过了的东西还是得脏,&你忍耐的人们理它不理?&替他们洗!替他们洗!&&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肯下贱的&只有唐人不成?&你们的牧师他告诉我说:&耶稣的爸爸做木匠出身,&你信不信?你信不信?&&胰子白水耍不出花头来,&洗衣裳原比不上造兵舰。&我也说这有什么大出息――&流一身血汗洗别人的汗?&你们肯干?你们肯干?&&年来年去一滴思乡的泪,&半夜三更一盏洗衣的灯,。。。。。。&下贱不下贱你们不要管,&看那里不干净那里不平,&问支那人?问支那人?&&我洗得净悲哀的湿手帕,&我洗得净罪恶的黑汗水,&贪心的油腻和欲火的灰,&你们家里的一切的脏东西,&交给我――洗,交给我――洗!&&(一件,两件,三件,)&洗衣要洗干净!&&&&&&&(四件,五件,六件,)&熨衣要熨得平!&&这首诗作于1925年。它具有严谨凝练的格律。诗人主张建立“戴着镣铐跳舞”的诗的格律。《洗衣歌》堪称诗人潜意创造的新格律诗。全诗共八个自然节,每节字数、句数,表现方式大体相同。每行诗大体有四个节奏点。全诗虽三次换韵,仍感觉和谐自然,铿锵有力。诗的形式有鲜明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做到了格律严谨而不呆板,韵律流畅而富于变化,使诗人刻意追求的和谐、对称、统一、均齐而有变化的艺术美得以具体体现。&&&19、静夜&&&&&&&&&&&闻一多&&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受哺的小儿口妾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谁稀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泥沙,&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话,&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听!又是&一阵炮声,四神在咆哮。&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这首诗每两句一换韵。字数相等,节奏大致相同,富于诗歌的建筑美特点。&&&&20、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全诗共两节,句式结构相同,韵脚对称。&&&21、忘掉她&&&&&&&&&&&&闻一多&&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那朝霞在花瓣上,&&&&&那花心的一缕香,&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象春风里一出梦,&象梦里的一声钟,&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听蟋蟀唱得多好,&看墓草长得多高,&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她已经忘记了你,&她什么都记不起,&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年华那朋友真好,&她明天就教你老,&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如果是有人要问,&就说没有那个人,&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象春风里一出梦,&象梦里的一声钟,!&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闻一多不仅仅致力于“豆腐干”体,也致力于多种诗体形式的建筑美的开拓。这首诗共七节,每节句式结构相均齐,每节一四句牙同字韵,二三句押韵,节节换韵。&&&&22、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地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派的著名诗人。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倡格律诗,追求形式美,所以他的诗,大部分都有和谐的韵律,优美的意境和严谨的规律。朱自清曾说:在新诗创作上,徐志摩“所尝试的体式最多”。&这首诗是很能体现徐志摩诗歌风格的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也象康河的柔波一样,给人以柔美的感觉。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隔行押韵,节节换韵,体式参差不齐,错落有致。&&&23、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清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全诗四节,每节一二句押韵,三四五句换韵。每节的形式的几何形状犹如雪花的多角形,“飞扬”“消溶”等诗句给人一冰晶透明般的轻飘飘的感觉。&&&24、为要寻一颗明星&&&&&&&&&&&&&徐志摩&&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绵绵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跨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倒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参差的句式,反复的语言,能够读出快马加鞭的神韵。结构与韵律每节为:ABBA。&&&25、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如果说闻一多追求的建筑美是方块美的话,那么,徐志摩所追求的建筑美就是参差美,此诗也可见一斑。&&&26、海韵&&&&&&徐志摩&&(一)&女郎,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女郎,回家吧,女郎!&阿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在沙滩上,在暮霭里,&有一个散发的女郎――&徘徊,徘徊&&(二)&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阿不,你听我唱歌,,&大海,我唱,你来和:――&在星光下,在凉风里,&轻荡着少女的清音――&高吟低哦。&&(三)&女郎,胆大的女郎!&那天边扯起了黑幕,&这顷刻间有恶风波,――&女郎,回家吧,女郎!&阿不,你看我凌空舞,&学一个海鸥没海波:――&在夜色里,在沙滩上,&急旋着一个苗条的身影,――&婆娑,婆娑。&&(四)&听呀,那大海的震怒,&女郎,回家吧,女郎!&看呀,那猛兽似的海波,&女郎,回家吧,女郎!&阿不;海波他不来吞我,&我爱这大海的颠簸!&在潮声里,在波光里,&阿,一个慌张的少女在海沫里,&蹉跎,蹉跎&&(五)&女郎,在那里,女郎?&在那里,你嘹亮的歌声,&在那里,你窈窕的身影?&在那里,阿,勇敢的女郎?&黑夜吞没了星辉,&这海边再没有光芒;&海潮吞没了沙滩,&沙滩上再不见女郎,&再不见女郎!&&&这首诗五节,近似于第一节的重复,却各有变化。音韵的变化每节各有特色,使这首诗具有了动人的艺术魅力。这是一首在初期极为少见的叙事性格律诗。&&&27、采莲曲&&&&&&&朱湘&&小船啊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松,&浆声应答着歌声。&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蓬,&耳鬓边云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开了啊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融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朱湘(1904――1933),是文学研究会会员,是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和躬身实践者,也是对新诗的形式建设很有贡献的一位诗人。他说:“行的匀配便是说每首诗的各行的长短必得按一种比例,按一种规则安排,不能无理的忽短忽长,教人读起来时得到紊乱的感觉,不调和的感觉。”&《采莲曲》没有分节,但明显可以看出后面的四节&在形式上是第一节的重复,各节的用韵和换韵也极其对称工整。每节共用三韵,前四句一韵,中三句一韵,后三句一韵。各节的长短句相同的错落有致的排列,读来就跟我们划着小船在水里采莲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一样,这正是诗人的艺术追求。&&&28、昭君出塞&&&朱湘&&&&琵琶呀伴我的琵琶:&趁着如今人马不喧哗,&只听得蹄声答答,&我想凭着切肤的指甲,&弹出心中的嗟呀。&&琵琶呀伴我的琵琶,&这儿没有青草发新芽,&也没有花枝低亚;&在敕勒川前,燕支山下,&只有冰树结琼花。&&琵琶呀伴我的琵琶,&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雁飞过暮云之下,&不能为我传达一句话,&到烟霭外的人家。&&琵琶呀伴我的琵琶,&记得当初被选京华,&常对着南天悲诧;&那知道如今去朝远嫁,&望昭阳又是天涯。&&琵琶呀伴我的琵琶,&你瞧太阳落下了平沙,&夜风在荒漠上发,&与一片吗嘶相答应,&远方响动了胡笳。&&这是一首每节五行的格律诗。五句全部用韵。单句是平声韵,双句是仄声韵。诗人曾讲:他之所以要这样用韵,是想用一平一仄的韵脚,造成一种抑扬起伏的节奏,给人一种琵琶弹奏之感。&&&29、摇篮歌&&&&朱湘&&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你瞧目光它移的多慢,&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睡呀,宝宝,&蜜蜂飞的真轻。&&天上瞧不见一颗星星,&地上瞧不见一盏红灯;&什么声音也都听不到,&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睡呀,宝宝,&蚯蚓都停了声。&&一片片白云天空上行,&象是些小船飘过湖心;&一刻儿起,一颗儿又沉,&摇着船舱里安卧的人,&睡呀,宝宝,&你去跟那些云。&&不怕它北风树枝上鸣,&放下窗子来关起房门;&不怕它结冰十分寒冷,&炭火坐在那白铜的盆,&睡呀,宝宝,&挨着炭火的温。&&&这首摇篮歌共四节,每节六行,各节格式一致,读起来或唱起来,都有反复回旋的感觉。&&&30&、&英体十四行&&&&朱湘&&草还没有绿起来,但是空中&膨胀开的晴已经&显得异常。&竹子,冬青不见得怎么变动;&柳枝子却有了小牙齿在长。&面色已经活动了,开朗了,山,&虽说它还是硬起头的,沉静。&湖水袒开了胸口对着蔚蓝;&它的情绪在飘摇――许多游艇!&冬天,好一个冬天!过得真久。&天知道。我的身体,心也知道。&已经有人,在空树林子下头,&听不见声音,络绎的在旋绕。&又由蛰眠离醒了,希望,快乐。。。。。。&都是它在作怪,天一片晴和!&&十四行诗,原是外国的一种诗体,流行在西欧各国,又叫“商籁体”,属于格律诗一类。新诗创作之初,不少诗人借用这种诗体写出许多优秀之作。&这首诗的韵式为:ABAB,CDCD,EFEF,GG。&就个人感觉而言,笔者认为朱湘的诗和闻一多,徐志摩比较,在格律的运用上相对成熟。无论章法,韵律,体式等方面都达到了极致。&&&&31、&&红果&&&&&陈梦家&&我看见了一个红果,&结在这棵树上;许多夜&我和我的爱在这里站过。&我叹一口气,说:&“你长着,还想什么,――&还想什么?”&&我听见他回答我:&“我没有别的奢望,我只&让自己长起,到时候成熟”;&他指着西风,说:&“我等着,等着吹落,――&等着吹落”。&&陈梦家,新月社成员。在从事诗歌创作时,进行了多种诗体的尝试。&这首诗句句押韵,节与节排列对称。&&&32、燕子&&&&陈梦家&&我懂得燕子留恋旧巢。&你的眼睛象一只燕子,&今夜筵席上,你在寻找&我无神的眼睛,你迟疑。&&去年的新泥已经变旧。&你的眼泪也曾经揉碎,&在我眼睛里冷冷的流,&今夜单是流我的眼泪。&&忧郁是你留下的羽毛,&风轻轻的吹,它就扬起。&但是燕子只留恋旧巢,&一迟疑,它又往远处飞。&&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节四句,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末节二四句未押韵。&&&33、西山&&&&陈梦家&&多少白皮松的萧萧?&多少云纱挂在松梢?&多少山泉流的幽悄?&山下的驼铃,有多少?&&谁信云纱还送羊群&踩着松稍下山?谁信&今夜远远的骆驼铃&在十七的月下,象星?&&这首小诗,由于运用了相同的句式,连绵的韵脚,朗诵时琅琅上口,句式的排列具有“建筑的美”。&&&34、一支芦笛&&&孙大雨&&自从我有了这一支芦笛,&总是坐守着黄昏看天明,&又望得西天乌乌的发黑;&从来我不曾吹弄过一声,&我生怕人天&各界要心惊。&&我只须轻轻地吹上一声,&文风,苍鹰,与负天的鹏袅,&山中海上不经见的奇禽,&经不起这一声青芦号召,&都会飞舞着纷纷的来朝。&&要是我随口吹上了两声,&不知要吹出几多的懊恼,&几多骇人的失望与欢欣;&萧霜的白发会回复年少,&少年人顿时变成了衰老。&&]我假如放胆吹得第三声,&就有阵阵的天风高缅藐,&吹落那一天的日月星辰,&吹得长虹四窜兮仙山倒,&弥陀拍手兮麻姑哈哈笑。&&自从我有了这一支芦笛,&总是坐守着黄昏看天明,&又望得西天乌乌地发黑,&从来我不敢吹弄过一声,&我生怕人天各界要心惊。&&&孙大雨,二十年代著名诗人,新格律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二十年代,就常和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在一起切磋诗艺。此后,对新诗的格律进行了终生的探索。五十年代,曾撰写了长篇论文《诗歌底格律》,后被错划为右派。&这首诗五节,每节节奏、字数相等,二四五句押韵。&&&35、海上歌&&&孙大雨&&&我要到海上去,&哈哈!&我要看海上的破黎。&破黎张着一顶嫩清蓬;&太阳出在蓬东,&月亮落在蓬西,&点点滴滴的大星儿渐渐消翳。&&&我要到海是去,&哈哈!&我要看海上的风波。&浪头好比千万座高山;&大山是一声喊,&小山是一阵歌,&山坳里不时浮出几只海天鹅。&&我要到海上去,&哈哈!&我要游水底的宫廷。&龙皇生满一身的毛发。&沙鱼披着银甲,&星鱼衔着银灯,&响螺同海蚌在石窟底下吹笙。&&我要到海上去,&哈哈!&我要会海上的神仙。&神仙子不知道住在何方:&好象是在海上;&好象是在天边,――&我寻了许久寻到虚无缥缈间。&&这首诗四节。每节句式对称,相对称的句式字数相等。每节七句,三六七句押韵。&&&36、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冯至&&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他们都象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在证明我们生命的暂住。&&&冯至,在三十年代的诗人中,是写十四行诗的圣手,曾出版诗集《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原是外国的一种诗体,流行在西欧各国,又叫商籁体,属于格律诗一类,但它的格律形式又分为许多种。&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四三三。韵式是:ABAB、CDCD、EEF、EFE。&&&37、招魂&&&&&冯至&&&――献于“一二。一”死难者的&灵前&&“死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这里。&“死者,你们怎么走不出来?”&我们在这里,你们不要悲哀,&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哪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哪一个爱自由者的心上没有我们?&哪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你们不要呼唤我们回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你们,&咱们和在一起呼唤吧――&&正义,快快的到来!&自由,快快的到来!&光明,快快的到来!&&这也是一首十四行诗。格式是五三三三。韵式是:AOAAA、BBB、ABO、AAA(其中O是表示没有韵的句子)。&&&38、商籁第二首&&&&梁宗岱&&多少次,我底幸福,你曾经显现&给我,灵幻缥缈象天边的彩云,――&又象幻果高悬在危崖上,鲜明&照眼,却又闪烁不定,似近似远,&&嘲讽一切攀摘的企图和妄念!&但今天,正当我在忧思里逡巡,&你却姗姗地下降,翩跹如彩云,&眼中燃着永恒底光明和火焰!&来!我的幸福,让我们,胸贴着胸,&静看白昼底兰花徐徐地谢去;&任那无边的黑暗,流泉和夜风&&低说万千神秘的名字和诳语――&什么都不能再惊扰我们底心,&我地灵魂既找着了你底灵魂!&&梁宗岱,三十年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十四行诗。&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四三三。韵式是:AOOA,ABBA,COC,OBB。&&&39、商籁第四首&&梁宗岱&&我摘给你我园中最后的苹果:&看它形体多圆润,色泽多玲珑,&从心里透出一片晶莹的晕红,&象我们那天边望的林中灯灭!&&因为当它累累的伙伴一个个&争向太阳去烘染它们底姿容,&它却悄燃着(在暗绿的浓影中)&自己的微焰,静待天凤底掠过:&&象我献给你的缱绻的情思,&它那么恳挚,却又这样地腼腆,&只在我这幽寂的心园里潜滋,&&从不敢试向月亮或星光窥探,――&更别说让人(连你自己,爱啊!)知。&受了它罢:看它尽在风中抖颤!&&这首诗也是十四行诗,其格式为四四三三。韵式是:ABBA,ABBA,CDC,DCD。&&&40、她这一点头&&&曹葆华&&&她这一点头,&是一杯蔷薇酒;&倾进了我的咽喉,&散一阵凉风的清幽;&我细玩滋味,意态悠悠,&象湖上青鱼在雨后浮游。&&她这一点头,&是一只象牙舟;&载去了我的烦愁,&转运来茉莉的芳秀;&我伫立台阶,情波荡流,&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曹葆华,三十年代著名诗人,曾尝试新诗的多种表达形式。&这首诗共两节,每节字数依次是:5,6,7,8,9,10。其几何形式为直角梯形。这也是过去诗人们运用过的新诗的表达方式。句句押韵。&责任编辑:金辉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 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八斗文学”网站发表此作品,同意“八斗文学”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八斗文学”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八斗文学”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书友最新五条评论:[
评&&论&&者:
要说的内容:
注:严禁使用任何html、javascript脚本或其他非法性字符,书评请少于240字
其它作品欣赏:
|||||
八斗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号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14
Copyright & www.8d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齿参差不齐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