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本地连不行卡的不行!经专业人士介绍原来是硬盘老化所致,本人电脑小白,想问换个ssd多少钱

本人电脑小白。10年入手的,惠普康柏的,2G内存,250硬盘,512独显,处理器是奔腾的。配置现在来看是不是很低?一直好好的,最近一星期用来看电影(是下载的)就会卡,声音还有,人物场景就开始慢动作。今年7月开机清理灰尘的。系统从做也一样。各位大神,有没有晓得是什么问题?寻求帮助。
是有点老了
不过 也可以优化系统 清理垃圾和一些不必要的程序
再看看情况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1、杀毒软件安装多,并且全部打开监控,少开监控或不开监控,经常查杀病毒就是了。
2、软件或驱动与系统不兼容,重装或升级驱动。
3、系统问题或有木马,查杀一下木马...
电脑配置非常不错的,绝对不是电脑问题,玩单机如果卡的话,那么就是你系统后台程序太多,或者该重做系统了。
联网的话,1M的网速也必然不卡,除非你进错专区,注意电信...
玩3D游戏卡,一般问题都出在显卡上,还有比较大的可能是你这套硬件不兼容。
建议先换一块显卡试试。
玩游戏要求电脑硬件配置要高,还要会正确使用,不然运作不起来,能...
建议你下载恶意软件和木马强杀工具windows清理助手查杀恶意软件和木马:
下载网址:
下载安装后,首先升级到最新版本,然后退出正常模式并重启按F8进入到安全模...
如果想升级,也就是升级一下内存或硬盘、电源等,因为这几样不是很贵也有效果,如果还想升级别的硬件,建议还是买一个或配一个新机,整体升级吧。因为10年前的机器没有升...
答: 在我的电脑上点右键,再点“硬件”、“设备管理器”、IDE ATA/ATAPI 控制器、又击“主要IDE通道”、“高级设置”、将设备1和设备0的传送模式更改为“D...
答: 一些厂商开支支持多跳网络技术,或者用几个小路由器组成无线网络,以求覆盖到整个家庭
答: 拒绝回答这种危害他人的问题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SSD还分随机和顺序IO吗 - 简书
SSD还分随机和顺序IO吗
上周,有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在 HDD 中,顺序 8KB 写和离散(随机) 8KB 写的 IOPS 差别大,这是因为磁盘机械的原因。那么在 SSD 里面,顺序 8KB 和离散 8KB 写 IOPS 也还会有差别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硬盘每一次随机访问,都需要消耗磁头寻道和盘片旋转等待这两部分时间;而 SSD 使用的是半导体闪存介质,随机访问要快得多。
》一文中,经过推算得出“Oracle Exadata X5弹性扩展与SSD性能计算 Exadata 公布的 SQL 闪存写 IOPS 可以是顺序操作,所以会超过 IntelP3600 标称的 8KB 随机写 IOPS ”的判断。当时也确实有点拍脑袋,印象中看过这方面的测试数字,但却一时拿不出证据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实际测试再验证一遍,这时我已经做好推翻自己的准备:)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上图引用了 IDF 关于 SSD 的演示文稿,“不管顺序还是随机写入,都没有寻址时间,因为它们都是被顺序地写到 NAND 里面去的。”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这里的说明不只代表 Intel SSD ,所有以闪存为介质的固态盘都是如此,通过 FTL “将新数据写入新的物理地址,将原来的 LBA 地址标明无效并不可用”,让我想起了 NetApp WAFL 和 ZFS 文件系统。
以上是理论 基础 ,下面看看测试环境和测试结果。
首先,我可没有 Exadata 那样高大上的东西,话说以我的 Oracle 水平也玩不动,现在拿给我玩也浪费了。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就拿自己用的 SL500 笔记本吧,正好系统盘已经换成 SSD ——被誉为渣渣的三星 840 EVO (TLC ),凑合着做个验证。
如上图,由于 C 盘上安装了操作系统,不能影响正经事儿,所以我在当初预留的 11GB 空间上创建了一个测试分区,并且用 Iometer 将其“填满”后开始测试。
这里说明 2 点:
我测试的不是整盘,但 SSD 有 FTL 来实现磨损平衡,因此实际写入的 LBA 范围很可能比较大并在物理上不连续,可以像 WAFL/ZFS 文件系统那样永远写到新的位置。
另外我是在 NTFS 文件系统上做的测试,与直接测试裸盘有些差别,每种文件系统 / 卷管理器通常都会有些缓存、元数据之类的,不过对本次测试影响不大。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操作系统是 Windows7 64 位, Iometer 软件版本 1.1.0-win64.x86_64 ,每次测试运行 2 分30 秒(我的 SSD 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老化”)。我们看到 C 盘里的数据也不少,如果是机械硬盘这样测试 Z 盘的话,只要没有(对 C 盘操作) I/O 争用就无所谓;而 SSD 则不同,整个盘的内充满数据的比例、以及碎片化程度都会影响到性能,特别是写入性能。
由于 SSD 的特点,不仅写入闪存页面速度没有读快,另外已经写入数据的页面(大小 4KB/8KB)需要经过块( 64KB 以上)擦除才能再次写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垃圾回收( GC )过程。相比之下机械硬盘不存在这些问题。
测试结果及分析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SSD 随机 / 顺序写入性能对比(关闭写缓存)
为了避免写缓存的干扰,我首先在关闭写缓存的情况下运行了测试。根据以上图表,排除测试误差情况因素,差距确实比较小。 SSD 在队列深度为 1 时的 500 左右 IOPS ,也达到了我笔记本5400 转机械硬盘的 10 倍。
结论初步有了,但是接下来我又面临一个问题——之前对 Exadata X5 存储节点 SQL flash read/write IOPS 的简单分析如何解释?
*“ ExtremeFlash **全闪存节点为 377,000 **,这里是 SQL IOPS **已经考虑到 ASM **冗余带来的写惩罚,那么落到每个 SSD **(每节点 8 **个)上应该就是 94,250 **——好像这个数字明显超过了IntelP3600 **标称的 8KB **写 IOPS 33,000 *?
*那么 HighCapacity **大容量混合存储节点的 192,000 **,落到 4 **块闪存卡上 96,000 **写 IOPS *也是类似的情况? ”
我们仍然以 Oracle 给出的最大性能指标是落在 SSD 上的真实 IOPS 为前提 ,如果顺序写不能比随机写更快的话,那这个数字是怎么测出来的?
有 Oracle 的朋友给出了回答: “ **F160 ****( NVMe SSD ****)的指标和 P3600 ****不完全一样,说用的是 eMLC ****, 8KB ****随机写入指标到 42000 ****”,“我们的卡不是标准产品,比标准的卡性能更好,寿命更长。” **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Oracle 给出的 F160 性能确实比上表中的 IntelP3600 高,但距离我计算之后期望的数值还相差比较多。至于 eMLC 和寿命之说,感觉 Intel 又有点玩了数字游戏——我曾经写过 P3600 没有像P3700 那样标明 High Endurance Technology (HET) 闪存,但新发布同样支持 5 年每天 3 次整盘写入, 1.6TB 型号最大写入数据量 10.7PB 的 S3610 (同容量的 P3600 为 8.76PB ),就标明了高耐久度 MLC 。
我们再看看还有啥提高性能的方法。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参考上图,不知 Smart Scan 能否 将 **8KB ****数据块整合成更大的 I/O **?如此则写入带宽将会增加。不过这违背了我们刚刚设定的前提。
增加队列深度对随机读改善比较明显,也就是发挥闪存的并发能力,其实看前面关闭写缓存情况下的 随机 / 顺序写测试也是如此。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上面的文字重新解释了“ 随机度 ”对性能的影响,理由是 顺序操作减少通道冲突,以及碎片回收的难度 。右边柱状图中的差距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得的呢?
还有过量冗余—— Intel 等厂商早就说过“减少 LBA 的访问范围可以提升性能、耐久性和服务质量”。右边的折线图最右端为 100% 随机写,当 超量配置 ( OP )为 0% 时写 I/O 很容易触发垃圾回收;有了 20% 和 40% **空间冗余 **比例可以带来显著的写 IOPS 提升。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让我们再来看看 Intel 当年的 SSD 320 是公布了怎样的“作弊方法”——在 8GB LBA 范围内测试,并打开写缓存。其实消费级 SSD 公布的 IOPS ,有几家不是这样测的呢,甚至于 Fusion-io好像也这么干过。
那么 Exadata X5 是不是也可以预留闪存容量呢——没有说测试数据集一定要多大吧?可惜我的笔记本 SSD 太搓,在 11GB 分区内测试也没快到哪里去,不过可以打开写缓存试试看。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SSD 随机 / 顺序写入性能对比(打开写缓存)
如上图, 4 条不同颜色的实线表示 IOPS ,以左边的坐标轴为单位; 4 条对应颜色的虚线表示延时(单位毫秒),以右边的坐标轴位单位。从左到右的 4 个点,代表每项测试我都运行了 4 遍。我的 Excel 水平不高,大家凑合看看:)
首先,我在队列深度设为 1 的情况下对比了 8KB 随机写和顺序写,由于写缓存的因素,前 2 次测试的 IOPS 波动比较大,而到了第 3 次以后则趋于稳定并出现明显一些的差距。将队列深度改为32 之后,随机写 IOPS 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至于队列深度 32 的 8KB 顺序写,只是拿来做个参考数字,毕竟我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行测试。8KB 是 Oracle OLTP 应用的典型 IO 尺寸;对于批量插入和 redo log 这样的小数据块顺序写操作,我不确定多线程 / 进程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由于我在数据库方面并不专业,所以这里就不妄下判断了。
尝试给出一个结论: Intel 在资料中提到过随机度对 SSD 写入性能的影响(原因前面解释过了)。除了过量冗余能够提高写入性能之外,根据测试, **打开写缓存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改善****SSD 8KB ****顺序写 IOPS **(长时间测试效果有待验证)。
极限测试和 POC ****、读 IOPS ****如何
许多消费级 SSD 大胆使用 DRAM 写缓存来提高 IOPS 性能,我在《 》一文中提到有的企业级 SSD 也这么做,但要用电容来做保护; 这样对性能的效果与控制器 /RAID 卡的写缓存,延时将数据持久化到硬盘 /SSD 的情况类似。
尽管可能会带来数据风险,但对于极限性能测试来说,快一些有什么不好呢?正如同行朋友所说,有多少 POC 会老老实实地使用 write-through 、 SYNC 这样的参数呢?
SSD 还分随机和顺序 IO 吗?
最后我还顺手做了个读测试,可以看到在并发足够(队列深度 32 )的情况下 8KB 随机读 IOPS能够达到甚至超过 8KB 顺序读,这时我的笔记本 CPU 占用率已达 80-90% (还有杀毒软件什么的,就算是个小小的生产环境吧),这个 SSD 可能还有潜力。
另一方面,如果队列深度只有 1 ,那么顺序读还是比随机读要快不少,我理解这是预读的效果。
本人的技术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文中如有不够严谨的观点,权且当作给大家拓展思路
我是程序猿
https://github.com/baboonwu
2016年,几乎所有的存储厂商都推出了TLCSSD存储解决方案,甚至传统的HDD厂商希捷、西数、东芝也开始向SSD市场发力,TLC的大举入侵几乎让HDD溃不成军。 现如今在固态硬盘的市场上已经是TLC的天下,在竞争激烈的存储市场中,一方面是其优秀的读写性能,而更重要的是其平...
SSD(Solid State Drives),俗称固态硬盘,相对原来主轴旋转,并无机械部分,主要由SSD控制器,Flash存储阵列,板上DRAM(可选),以及与Host的接口(诸如SATA,SAS,PCIe等)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
上个月,笔者对国内两大云厂商(阿里云和腾讯云)的云服务器、云数据库和云存储三种产品做了性能评测,算是对两家的部分计算和存储产品(数据库也可视作一种存储形式)做了简要对比。虽然评测文章在 V2EX 等社区的反馈还不错,但确实还存在不少缺失。除了不好评测的售后服务等指标外,还缺...
高并发平台架构 设计理念 1. 空间换时间 多级缓存,静态化前端页面缓存(HTTP Header中包含Expires/Cache of Control,Last Modified(304,Server不返回Body,客户端可以继续用Cache,减少流量),ETag)反向代理...
姓名:郭金
学号: 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LiJianBlog/p/4779934.html 【嵌牛导读】:双11阿里的成交额又创新高,1682亿,支付峰值为25.6万笔/秒。
从阿里的公布各种宣传稿来看,有一...
幼时一回到家,就看到妈妈窝在沙发里,手指飞快的发力,细如发丝的钢签听着妈妈的指挥一上一下,瞬间便是一朵盛开的白莲。 妈妈工作的厂子不景气,在我出生那年就倒闭了,而妈妈看着嗷嗷待哺的我,决定不再去找工作,一时间全家的生活都落在了爸爸身上。而爷爷奶奶心疼爸爸,就时常埋怨妈妈,说...
在终于熟悉了股市的游戏规则之后,一脚踏入币圈,从此进入冰火两重天。 进入币圈之后第一个投入的项目就是EOS,6块多的本,第一天就惊心动魄地破发,然后忽然展示V形反转,第二天第三天两倍三倍,最高达到34,好嘛,两三天内,五千成本翻到两万七。 那两天看的心脏病都快发作了,币圈一...
自动化测试最近几年都是大热,这里从网上整理了一些,自动化测试必问的一些题目,为想进入软件测试行业的同学一点帮助。 一、如何理解自动化测试? 每个面试自动化测试的,80%会被问到这个。不用太宽泛,可以从下面几点考虑,聊聊自动化测试给你的工作带来的好处: 1、用具体的举例,讲述...
前言:嗨,你们好,这里是传道授业解惑三不误的「交互坊」。今天要特别感谢鸿影和镇雷两位同学,有了他们的分享,想必你的面试会格外轻松呐。如果你仍然心存疑惑,不妨点击“阅读原文”,惊喜多多,快来感受。 一、鸿影篇 个人情况:华五某校呆了六年的学渣,理工科出身转设计,无艺术基础,从...
Day9~~ 每日一译 原文:Growth itself contains the germ of happiness. 译文:小白想换ssd,换ssd主要是怕颠簸损坏硬盘,换个ssd到电脑,然后把本来的hdd装个usb3.0_百度知道
小白想换ssd,换ssd主要是怕颠簸损坏硬盘,换个ssd到电脑,然后把本来的hdd装个usb3.0
小白想换ssd,换ssd主要是怕颠簸损坏硬盘,换个ssd到电脑,然后把本来的hdd装个usb3.0壳,然后什么时候想用hdd的系统了,以后可以把hdd连到电脑usb3.0接口,设置电脑从u盘启动,那么原来的系统一点没变,相当于两台电脑,请问这么干可以么,如果可以的话,速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原来的HDD转到光驱位不就好了
采纳率:100%
做移动硬盘也行,貌似现在还没有可从USB启动的系统(pe除外)。换固态可以不太现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可以这样不会慢,用过ssd再也不想用机器
可以直接装双硬盘双系统,何必接什么usb
usb的速度可没有那么快哦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散热不行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