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市场是一个暴利市场吗

【百年 | 家居】为什么家具行业不可能是暴利行业?
很多消费者都会认为昂贵的家具产品一定存在着暴利,但是家具企业和经销商却一直说着自己几乎无利可图。这是一个很怪异的事情,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家具行业到底是不是暴利行业呢?它们成本构成是什么呢?家具产品的利润又有多少呢?有人掰开来算了一算。
一件家具从出厂到参展和到消费者手中的成本构成:
1.出厂价格
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材料,生产人工,车间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要加上28%间接费用(用于水电费2%、房租10%、机器损耗、辅助耗材3%、管理人员工资及招待、出差等管理费用10%,税费3%)。
2.包装加固和运输环节的费用
包括外框架加固材料加人工、整个运输环节费用(物流从周边地区运送到市区集散地、市区集散地到客户楼下、从楼下搬运到客户家里并负责安装单件产品等实际费用)。
3.家具厂商提供售后服务的成本
如果家具厂商提供售后服务,比方客户购买的实木家具由于受天气,湿度等影响出点小问题很正常,您打电话工厂上门维修,这些也会产生费用,那么服务有了保障但是费用也会上升 。
4.明星代言费用
十几年前一线明星的代言费在30万元左右。近年随着各行各业争相请代言人,明星代言费已经水涨船高:少则几十万,多则过千万。其中,几十万一般只能买明星的肖像权。
5.环保认证费用
目前,家具市场上的绿色认证标志有10多种,这些认证机构既有官方组织,也有民间组织。各式各样的绿色环保认证有含金量高低之分,如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即“十环认证”),含金量最高。  
6.参展费用
规模较大的家具展会参展费用,空地近千元每平方米,标准展位不到9平方米,费用过万。除了场地,还有宣传、运输等等其他成本,企业参加一次大型展会,几十万费用是起码的。
探究:缘何天价家具没有高利润?
家具重复消费频次低,回头客少
家具属于耐消品,使用周期长。一般家庭将家具买回家家后都可以持续使用数十年,因此回购的机会很少,并没有像服装行业或是其它行业所谓的“回头客”。
大卖场销售模式使得租金成本高居不下
2013全年建材家具景气指数数据显示,2013全国规模以上家具建材卖场累计销售额为12481亿元,同比上升0.11%。但利润没有增长,甚至还有下降,是由于其他渠道削弱了卖场影响,利润增长幅度不够大,同时建材家具卖场的过剩又大大增加了家具行业的成本。
专卖店运营费用持续增加
泛家居企业的营销成本包括物流成本、卖场租金成本、人工成本、广告促销费等。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存在,中国泛家居企业的营销成本在不断增加。其中卖场租金的持续上涨,致使经销商的利润被压缩,尤其是一些中高端卖场租金高企,让很多经销商望而却步。
高房价压榨了家具行业的成长空间
2014年,多市房地产市场的新房和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交易量齐下降,受此影响,家居市场也渐觉“寒冷”—家居消费需求收窄,家具市场竞争更显激烈,家装建材企业感受尤为明显。
家具这个传统行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暴利,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大概要加价好几倍;第二是薄利,这个行业几乎都不赚钱,工厂、经销商、卖场都无利可图。单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家具并不贵,但租金等各种成本占比很高,因而使价格背离价值本身。
汉唐集团百年印记家具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实现“零”中间商赚差价。在家具制造行业同质化严重、设计缺乏创新的大环境中,百年印记家具重视技术研究和具有差异性、独创性的新产品的开发,每一款产品的推出,汉唐企业精工文化精髓都牵动客户的视觉神经。汉唐家具产品设计重点在于对细节的拿捏,用简约而严谨的设计传递汉唐对家具设计独特的精工文化意蕴,形成了百年印记产品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汉唐木业有限公司,专注精工,精益求精,这不仅是汉唐人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更是对产品设计审美意趣和功能诉求至高境界的缔造。创新破局,汉唐家具必然能在家具制造行业中脱颖而出,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有机食品行业泥沙俱下 业内人士称难获公众信任
  编者按:临近岁末,百姓的餐桌又被央视爆出安全隐忧。12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以假充真“有机菜”》报道,曝光了山东济南一些大超市高价售卖的有机蔬菜并非有机,农药、化肥仍在源头使用。对此,中新网财经中心从市场销售、有机企业、农业专家、认证机构和政府监管等角度采访,试图深度图解“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高”之有机食蔬多方真相。
  有机食品认证乱象迭出 认证机构自身成监管盲区  有机食品商超遇冷 专供送礼市场催生暴利行业  高价有机菜存认知误区 成本仅比普通菜高二三成  中新网12月5日电(财经频道 陈璞)以假充真的“有机菜”被央视曝光,使得原本并不十分受关注的有机食品行业一下被抛到了风口浪尖。而老百姓在惊讶于不法企业如此猖獗地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不禁产生更多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有机食品行业的认证机构是否真如媒体所评价的“泥沙俱下”?虽然有机食品标榜着健康、安全、不污染环境,但是这些食品是否真的值得信任,花高价真能买来健康和安全吗?  为了探寻有机食品行业的真相,中新网财经频道近日采访了一家有机食品企业的董事长,不过这位董事长却在采访中再三叮嘱不要透露他的公司和身份,“因为现在大部分公众对这个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信任,所以我们现在说什么都只会招致反感。”  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体系生产且须获得认证  “央视在报道中所提到的企业,生产有机蔬菜的过程是很不规范的。”对于此次被曝光的山东肥城市和寿光市一些有机食品企业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甚至是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3911”,上述人士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不要说是作为有机食品,就算是作为常规农产品来卖这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  那么,虽然“3911”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但是类似溯菌?五硝苯、醚菌酯和氢氧化铜这类化学农药,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类标准属于低毒杀菌剂,是一般蔬菜种植中允许使用的,为什么有机蔬菜的种植中却不能使用呢?  说到这里,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有机蔬菜。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有机蔬菜指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种植的蔬菜,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功能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以保证它纯天然、无污染的特点。  毫无疑问,纯天然、健康、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就是当前有机蔬菜所主打的卖点,也是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相区别的主要特点。  “有机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相比,如果病虫害无法控制的话所有的东西可能就都废掉了。” 上述人士表示,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较高,在某些地区,企业的生产环境非常困难,病害无法控制,虫害也无法解决,于是就出现了像央视曝光的企业那样违规使用农药和化肥,从有机蔬菜变成了普通蔬菜甚至变成了有毒蔬菜。  那么,摒弃了传统蔬菜种植方式的有机蔬菜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上述人士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有机蔬菜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首先是选择产地跟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等因素;第二是种植过程中的育种、施有机肥、病害防治、虫害控制;最后就是采购储存、运输包装等环节。  有机食品如何进行认证?  认证机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审查  “虽然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很高,但是事实上很多的农民兄弟自己吃的蔬菜由于他们同样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于有机蔬菜了。”上述人士笑言,虽然有机构称中国的有机农产品占所有农产品的比例还不到0.1%,但是如果再加上6亿农民自己所消费的那一部分农产品,这一比例就将大幅攀升。  不过,农民们自己所消费的农产品虽然接近于有机农产品,但是与有机农产品仍有着最重要的差别。因为国家规定,即使完全按照规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才能最终被认定为有机食品。  上述人士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目前我国有二十多家第三方认证机构,而这些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其认证能力、专业水平、信用能力进行评估后,给予许可允许其进行有机认证的。  200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有机产品标准》,与此同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条例,这些都是所有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的标准。  但是尽管如此,2009年,《南方周末》还是曝出一家有机食品销售公司抽检代理的产品,两年内共发现两百多个已获得认证的有机产品不合格。而且,有机食品认证的有效期仅为一年,但市场上却鲜见主动标识认证有效期的有机产品。  近日有媒体在走访后也指出,认证环节中明确规定,农场需要有一到三年的转换期,但部分认证机构收钱之后两个月就发证了。在种菜的过程中,对于大量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也完全没有按照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对认证单位进行有效跟踪检查,未能尽到监督职责。  上述人士认为,不能否认中国其实有一个非常严格的体系来管理有机认证,只是这个管理程序有没有被很好的执行目前还无法得到保证,而且不同的机构执行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  “媒体评价中国有机认证"泥沙俱下",认为这个行业很不规范,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上述人士坦言,“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那么复杂的一个过程要想完全让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监督是不可能的。”  消费者认可有机食品吗?  企业销售困难缺乏信任  上述人士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因为第三方认证机构目前尚且无法真正地监督和保证产品的质量,当前的有机食品企业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自身的信誉取得消费者信任。他希望消费者也能参与到监督的行列中,因为做得不好的企业自然会被抛弃,而有信誉的企业也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必须承认,目前在国内有机食品的销售挺困难的,因为它缺少一个相对信任的环境。”  上述人士说,在美国,如果贴一个标识说这个是有机食品,消费者就会相信。但是在中国,消费者却不一定会相信。  “可以看见,在超市销售的有机食品,大家很多时候还是心存疑虑。”  上述人士无奈地表示,目前一般的公司都是在慢慢建立自己的口碑,他自己一些经营有机食品企业的朋友也是靠朋友、亲戚慢慢去口口相传。“虽然比较缓慢,但是这个过程是可期待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这也算是种无奈之举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02 05:0111/29 21:3211/29 13:3111/28 00:0311/28 00:0011/26 10:2511/25 20:5811/25 09:40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09年家居产品市场营销&建立口碑比认证更加可靠家居行业今年重点反暴利&维护消费者权益
眼下正是装修旺季,质量过关、绿色环保无疑是许多消费者选择建材、家具以及装修公司的标准。同时,许多消费者将产品是否具备质量认证、环保认证作为选择依据。但是,这些看似权威的“认证书”是真实可靠的吗?信息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8成以上消费者表示认同家居消费是“实践出真知,口碑最可靠”雅立淋浴房。【相关阅读:家具转内销价格低
家具卖场推出&折上折&盛宴】
上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委、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北京工商联厨卫商会、中国建筑装饰网联合举行了“反垄断反暴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申正义,反欺诈,贯彻十七号令构建和谐市场环境”新闻发布会。
装修:100%事前了解相关信息
“在同一栋楼里,我们公司能同时开工20多户,完全是靠口口相传。”华韵装饰董事长艾云煌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因为是单位的集资房,左邻右舍都是同事,装修时互相传授经验、总结教训的特别多。只要最开始有一家做好了雅立蒸汽房,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找。”据他分析,现在装修的客户绝大多数都不是第一次接触装修,自身和周边的人都会有不少消费经验,因此装修公司的“口碑”就变得日益重要。
雅立淋浴房更多可登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cc产品认证是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