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完毕是“馅饼”还是“陷阱”

5.5万人被套 员工持股计划是“馅饼”还是“陷阱”?
  被视为股价“安全垫”的员工持股计划,眼下却是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自2016年以来至今,243家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按照5月17日收盘价计算,有135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均价,占比56%,然而也有员工持股计划盈利高达132%的,员工持股计划是“馅饼”还是“陷阱”?   5.5万人被套,员工持股计划是“馅饼”还是“陷阱”?  据数据统计,自2016年至今共有243家上市公司完成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员工9.7万人,累计购买总金额450亿元,其中员工出资金额达314.2亿元。  然而,以往被视为股价“安全垫”的员工持股,其安全性正在被打破,时报君根据统计数据发现,截至5月17日收盘,上述243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有135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均价,占比56%,涉及被套员工人数5.5万人。  其中云图控股、、三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亏损最大,均在40%以上,尤其云图控股,亏损近半,达48%。亏损比例在30%-40%之间的有18家,亏损比例在20%-30%之间的达到36家。  以下是员工持股计划出现亏损达30%以上的上市公司名单  根据云图控股员工持股计划最新公告显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所购买的股票锁定期为日至日,但是在面对员工持股计划出现亏损近半的情况下,公司决定存续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截至日为日,这也就意味着员工持股计划还有很大的解套可能。  但是存续期届满,且面临大幅亏损的员工持股计划有的只能割肉了。最惨的当属员工持股计划在今年5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进行清仓。  据金运激光大宗交易数据显示,5月11日68.15万股的成交价格为18.55元,成交金额1264万元,按照当时购买均价53.83元/股计算,这次员工持股计划可能亏损66%。还有即将在6-7月份面临解禁的、以及等6家上市公司,均出现不同比例的亏损。  分析师向时报君表示,出现大比例亏损情况基本上以民营企业居多,国企进行员工持股计划会相对谨慎,另外80%的持股计划还加了杠杆,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亏损会更严重,当然如果盈利赚的也就会更多,盈亏基本都是风险自担。  冰火两重天,员工持股计划还有这些公司账面盈利  股市嘛,有人亏钱也就有人赚钱。在243家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实现盈利的有108家,例如,员工持股计划盈利高达119%。  日,金轮股份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届满,根据公司公告显示,金轮股份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买154.71万股,成交均价19.22元,交易总价为2947.21万元,大宗交易数据显示,金轮股份在2月7日、2月9日发生了两笔合计154.71万股的大宗交易,金额合计6516.97万元,成交均价42.12元。据此测算,该员工持股计划盈利高达119%。  除了金轮股份以外,还有、盈利均都高达110%以上,尤其三江购物盈利高达132.43%。  以下是员工持股计划盈利在40%以上的上市公司名单:  在第一次员工持股计划尝到甜头之后,也有上市公司开始着手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像,公司在今年2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计划由兴业国际信托通过设立“铁汉生态2号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进行管理,集合计划规模不超过9亿元,按照不超过2:1的比例设立优先级份额和次级份额。职工覆盖数也将从原来的320人扩大至不超过1000人。  抄底员工持股有良机?  长江证券分析师在接受时报君采访时表示,员工持股的成本价还是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一旦跌破员工持股成本,在市场企稳的背景下,这类标的股的弹性将相对好于大盘。另外,不少二级市场投资者视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价为重要的投资参考,其逻辑是,上市公司不会轻易让自己员工亏钱,否则持股计划将失去激励意义,因此不少投资者认为,只要买入价接近或低于员工持股价,就有可能搭上牛股顺风车。  沪上一位投资经理认为,抄底员工持股的上市公司股票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公司员工认购股份锁定到期之前,如果即将面临解禁时,公司股价仍相较于平均成交价折价较高,则很可能会释放积极信息促使股价回升至合理水平,适当减亏。虽然上涨概率不是百分之百,但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ugusl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馅饼”还是“陷阱” 谨慎看待员工持股计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馅饼”还是“陷阱” 谨慎看待员工持股计划
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刊物;是...|
总评分0.0|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使上市公司员工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上市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2015年6月,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股灾”后的五项维稳举措之一,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随着后续几轮股灾的“洗礼”,员工持股计划的美好愿望部分已成为泡影,很多投资者因看好而被深套,员工持股计划,是“馅饼”还是“陷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馅饼”还是“陷阱” 谨慎看待员工持股计划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使上市公司员工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上市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2015年6月,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股灾”后的五项维稳举措之一,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随着后续几轮股灾的“洗礼”,员工持股计划的美好愿望部分已成为泡影,很多投资者因看好而被深套,员工持股计划,是“馅饼”还是“陷阱”?  “馅饼”还是“陷阱”?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尚未完成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共有76家公司发起了79次。因为员工持股正式认购通常在股东大会日之后6个月内,因此我们统计目前公布了股东大会公告日公司其后的市场表现,截至目前,62次员工持股计划中有45次阶段涨幅跑赢同期,占比72.58%,但仍有约3成公司的股价表现相较市场平均表现有一定偏差。如(,)推出的清新1号员工持股计划,自今年5月18日股东大会公告至今,股价下跌了24.15%,相比同期跑输了27个百分点。(,)推出的广发原驰天晟新材1号员工持股计划,自2月23日股东大会公告日至今,股价下跌了22.25%,同样跑输了大盘22个百分点。  另外,在2015年以来296家公司完成实施的317次员工持股计划中,剔除来源为股东赠予、上市公司回购等没有成交均价的计划,其中,有99家公司实施的101次计划最新复权收盘价不及成交平均价,占比32.69%。可见,面对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馅饼”有时也会变成“陷阱”。  目前,浮亏最惨的(,),自日完成大成万达信息1号员工持股计划后,最新复权价为49.19元,相比137.26元的成交均价折价高达64.16%,观察万达信息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数,高管与员工合计2010人。其中包括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副总裁李等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10人,合计认购份额为2.75亿份,占比27.5%;其他员工合计认购份额不超过7.25亿份,占比72.5%。对于万达信息的员工持股计划,市场中不乏有戏谑的声音,“中高层员工、核心员工被套,相比股民,或许还不能博得很多同情,但是如果一个公司超过半数的员工都因为持股计划被套,那么,这样的只套自家人的‘良心企业’的确值得关注与同情。”  今年年初,万达信息控股股东万豪投资决定,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以自有资金替换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中的优先级资金6亿元。但在大股东“兜底”解困自家员工的同时,二级市场上,普通投资者如果在该公司当初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时以利好买进,则被套后要想解套很可能是遥遥无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所长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在自家员工、二级市场投资者只能救一个的前提下,自家员工很显然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优先选择的对象,此时只能是牺牲股东权益而保全手下员工了。”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两市有25次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成后,最价相比成交平均价折价超过30%;14次折价在40%以上;6次折价超过了50%。说好的稳定市场,积极持股表决心,在面对系统性市场风险时,所有预期都是“然并卵”。从上市公司最新股价与其员工持股价对比看,多家拥有所谓“安全垫”的上市公司已是“一地鸡毛”。  
  谨慎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尽管不少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后,股价并没有得到“催化”向上,相反继续维持下跌趋势,但仍有多家机构研究员认为,员工持股的成本价还是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一旦跌破员工持股成本,在市场企稳的背景下,这类标的股的弹性将相对好于大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员工持股概念公司,从时间节点上可以重点关注两个阶段,一个是股东大会公告后至完成实施前,此期间是公司股东或员工持续买入的时间段,此时投资者随之一起买入,往往会有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这从上述记者对股东大会公告日后的阶段表现统计也可以看出,虽然上涨概率不是百分之百,但依然是大概率事件。“而市场中也没有任何一个投资概念能促使公司股价只涨不跌”,这位分析师如是表示。另一个投资时间点则是公司员工认购股份锁定到期之前,如果即将面临解禁时,公司股价仍相较平均成交价折价较高,则上市公司很可能通过释放积极信息促使股价回升至合理水平,适当减亏。  “市场中并非所有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都值得关注。”上述分析师同时也表示,尽管同为员工持股计划,但不同的方案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差异。首先,要看员工持股计划中股票的来源。目前来看,最主要的方式为二级市场带杠杆购买、二级市场直接购买、认购非公开发行等,这三类方式占到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此外,还包括了定向受让、股东赠与、上市公司回购等,但后几种所占的比例就相对较小了。相比来看,市场更认可二级市场购入的有“代价”员工持股计划,对于股东赠与等无偿方式获得股票的员工持股计划则要保持一定的谨慎。而采用非公开发行嵌入员工持股的做法,如果说员工持股的便利性体现在通过董事会和股东会审批后就可实施的话,那通过定增嵌入的员工持股计划则显得并不太便利,因为定增往往涉及再融资,上发审委审批通常需好几个月时间。此外,通过定增的员工持股虽然折价10%,但要被锁36个月,即使2014年实施的方案,目前距离解禁也仍有1年的时间,投资机会显然弱于通过二级市场直接购入的公司。  相比之下,董登新认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认购规模越大、员工参与热情度越高、定价越高,通常可以认为对公司发展前景越看好。同时,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基本面增长速度是否乐观也要加以衡量,而如果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的市值相对较小,员工持股等利好消息对其股价刺激的作用也会相对更强。  不过,与上述相对看多观点不同的是,知名财经评论员却认为员工持股计划不排除危及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比如向员工低价定向增发,其结果最终还是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买单。而为了员工持股得以最终套现,不排除上市公司制造各种利好的可能,向员工进行利益输送。不仅如此,员工持股计划还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用来忽悠投资者的工具。比如在上市公司股价低迷,危及到公司再融资的时候,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刺激股价上扬,达到上市公司顺利实施再融资的目的。又比如,在上市公司解禁前后,为了能让大小非以更高的价格套现,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来刺激股价。如此一来,员工持股计划反倒成了上市公司的‘大忽悠’”。  “董、监、高”大比例回购惹争议  从监管层态度来看,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员工,但记者在观察中却发现,多家公司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普通员工认购比例极低,大量的份额几乎都被控股股东或高管所“认领”,而这种行为也遭到了市场的质疑。如(,)的员工持股计划就被诟病其控股股东、董事长的弟弟和儿子认购了最大的份额。对此,有支持者认为这体现了认购者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发财不避亲”,毕竟存在较大的折价空间。  回天新材在再融资预案中表示,拟以10.16元/每股的价格定向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募资不超过2.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公司表示,本次发行可以促进主营业务的良性发展,为公司的外延式扩张奠定基础,并进一步完善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享机制。不过,就是这个“利益共享”引起了部分中小股东的不满,“老板的弟弟和儿子占了大头,这个方案说到底就是借员工持股计划之名,低价向他们自家人发股票”。有市场人士认为,从回天新材披露的方案来看,认购最多的两人正好都是董事长的亲属,其份额也远超其他高管,这种安排本身就容易引起非议。另一个背景是,以回天新材预案公告日收盘价12.53元计算,10.16元的发行价接近于八折,其“折价”的利益最终被董事长亲属获得,其他股东肯定不会乐意。  统计今年以来公布员工持股计划预案的公司,可以发现回天新材不是特例也不是“极致”,今年的“员工持股计划”似乎正在向“高管持股计划”蜕变。以今年4月22日公布预案的(,)为例,参与公司股份认购的只有12人,其中高管认购比例高达87%,员工认购比例仅有13%。对此记者致电了公司相关人士,得到的答案是“此次公司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10年,高层人士通常离职率低,而普通员工则很少有能长时间留在一家公司的可能”。记者觉得捷顺科技的回答有失偏颇,员工持股计划意在留住并褒奖企业优秀人才,难道说本公司的计划只有高层人士优秀值得奖励,普通员工就没有优秀人才?同样是高管认购了86.42%,员工只认购了13.58%股份的(,),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公司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层级、年龄做了一定的限制性,同时很多中小股东由于资金有限也难以完成股权的认购”。  对于上述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董登新表示,目前A股市场确实有不少公司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变了味、走了样。偏离了员工持股最初褒奖优秀员工,使其即是职工又是股东从而提高积极性分享公司成长的初衷,“从参与热情看,如果自家员工都不敢出手,又怎么谈得上对公司前景看好一说呢?”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馅饼”还是“陷阱” 谨慎看待员工持股计划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股市专栏
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 破发股或存捡漏机会
【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 破发股或存捡漏机会】相对而言,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破发股,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与投资价值。员工持股计划通常有1~3年不等的锁定期,锁定期内股价波动对个股影响有限,进入解禁期后大股东对股价的诉求会比较强烈。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临近解禁期,股价“破发”个股的投资机会。
  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多被看作是激励和回馈,表明了大股东对公司未来业绩和股价都有较强的信心,因此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通常都较受投资者青睐。但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沪指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截至本月27日,最大跌幅已经高达28.4%,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也难以置身事外。记者统计发现,在去年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00家上市公司中,股价“破发”的个股占比超六成,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其中不少个股还加有数倍杠杆。如果市场继续下调,不仅持股的员工损失惨重,作为担保方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将面临增加保证金甚至到期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而言,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破发股,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与投资价值。员工持股计划通常有1~3年不等的锁定期,锁定期内股价波动对个股影响有限,进入解禁期后大股东对股价的诉求会比较强烈。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临近解禁期,股价“破发”个股的投资机会。  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  从以往历史数据来看,由于员工集资以真金白银买入的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股价有极强的正向引导作用,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层面来说,内部人员的持股价格更容易产生一个安全垫的作用,也正因此,员工持股通常被市场认为是个“馅饼”。2015年以来,员工持股计划开始在上市公司普及,特别是6~7月股灾之后,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自救”,利用较低股价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猛增。不过,面对今年以来不期而遇的暴跌,以往的“馅饼”正逐步演化为“陷阱”。  从大盘走势来看,继本月26日沪指收盘跌破市场心理底线2850点,27日早盘沪指再次遭遇重挫,盘中一度击穿2700点,报2638.3点再创去年以来的指数新低。如果以去年12月23日的近期高点3684.57算起,沪指1个多月内最大跌幅已经高达28.4%。指数的重挫,让不少上市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价被戳破。  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2015年以来共有417家上市公司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已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有200家,其中,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有128家,占比约64%。其中,龙净环保、万达信息、武汉凡谷跌幅居前,当前股价较员工持股成本价均跌超60%,中来股份、广联达、隆鑫通用、芭田股份、双塔食品、卫星石化、香雪制药、宝新能源、海南海药等个股,股价相对员工持股成本价也都被“腰斩”。  以跌幅榜排名居前的龙净环保为例,公司2014年9月发布预案公告,去年3月8日以37.08元/股的均价买入91.99万股,截至本月26日收盘,龙净环保收盘价仅为12.24元/股,员工持股成本价累计跌幅高达66.99%。跌幅紧随其后的是万达信息,万达信息于去年4月筹划员工持股计划并于6月完成买入,以137.26元每股的均价合计买入近728万股,在实施了10转10的年度分配后,买入成本仍高达68.63元每股,以26日收盘股23.41元/股计算,浮亏比例高达65.86%。万达信息在去年7月底又推出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不过,从近期万达信息公告来看,因处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尚未购买公司股票。据了解,万达信息员工持股的锁定期截止日为今年的6月10日。此外,同样在去年6月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武汉凡谷,截至1月26日收盘价为10.57元/股,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来累计跌幅为60.41%  记者统计发现,“破发”的员工持股计划,多集中在去年的3月~5月和7月~8月完成实施计划。从沪指走势来看,此时多数上市公司股价相对当前股价来说均处于高位,但就当时市场而言,恰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好时机。“员工持股开展的数量受大盘影响较大,2015年6月份股灾之前,由于大盘的赚钱效应凸显,公司开展员工持股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其背后的推动逻辑主要是上市公司对大盘以及自身的信心;而7月份开展标的数量的暴涨则是基于救市和稳定市场情绪的考虑。在具有开展员工持股需求的标的集中释放后,目前仍处于消化阶段。”信达证券分析师胡申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目前员工持股计划正在实施中的上市公司仍有198家,其中处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阶段的为155家,处于“董事会预案”中的有43家。  杠杆盛行员工持股风险放大  2015年的牛市又被称为“杠杆牛”,杠杆的魅力和魔力在去年都得以充分展现。作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员工持股计划自2015年以来也流行加杠杆。红周刊记者统计,在2015年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00家上市公司中,多达134家上市公司与杠杆“沾边”,占比高达67%。  员工持股的杠杆比例多数集中在1~2倍之间,在上述134家使用杠杆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有92家使用杠杆比例为1~2倍之间。例如,恒顺众N在公告中显示,在其员工持股计划中,员工筹集资金总额为2000万元,将全额认购设立的宝盈恒顺共赢1号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的进取级份额。该资管计划份额上限为6000万份,按照不超过2:1的比例设立优先级份额和进取级份额,即恒顺众N的员工持股计划放了2倍的杠杆。  不过,上述杠杆比例与麦达数字、纽威股份等个股杠杆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记者统计发现,麦达数字的员工持股计划高达24倍,纽威股份以19倍的杠杆比例紧随其后,此外,国联水产、慈星股份、华孚色纺、亚夏股份、中安消、沃森生物的员工持股计划,杠杆比例也位居前列,分别高达11倍、8倍、7.87倍、5倍、5倍。  以去年12月份刚更名的麦达数字(旧名,实益达)为例,公告显示,其员工持股计划于去年3月3日实施,4月14日完成实施。该计划由国联实益达1号具体实施,上限为5500万份,按照不超过1.5:1的比例设立优先级A份额和风险级份额,而风险级份额又分为风险级B份额和风险级C份额,其比例不超过9:1。公司实际控制人乔昕以1980万元全额认购国联实益达1号风险级B份额,员工持股计划以220万元认购风险级C份额。优先级A份额和风险级B份额享有预期收益率,风险级B份额和风险级C份额对优先级A份额的本金及预期年化收益提供无限连带担保责任。风险级C份额以参与金额为限,对风险级B份额的本金及预期年化收益提供有限补偿责任。  某券商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说,麦达数字杠杆比例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其运用了双杠杆。一个是员工出资220万,公司实际控制人出资1980万,杠杆是9倍,这笔资金又被用来和券商合作,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1.5倍的杠杆。“因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国联证券的资金都只享有预期收益率,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享有全部超额收益,以此计算,员工用220万元的资金享有了约5500万元市值的公司股票,因此说其杠杆比例为24倍。”该券商人士分析说。  该券商人士同时提醒,员工持股相当于企业的股东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绑在一起。在使用高杠杆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员工持股计划能够让参与的员工得到较高的收益。但反之,若高杠杆使用不慎,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员工持股价,员工自己的利益也会受损。记者看到,截至本月27日收盘,麦达数字最新收盘价为14.9元/股,而员工购买均价为7.78元/股,相对员工持股成本价仍相对盈利91.43%。  除了高杠杆,不少员工持股计划还承诺了高收益率,如果市场持续不景气,上市公司大股东将面临较大压力。例如杠杆比例高达6倍的易事特,承诺员工部分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而恒顺众N承诺员工收益率则更高,达到了8.5%。  关注破发和临近解禁期个股的机会  杠杆越高,承诺的收益越高,在破发越严重的情况下,大股东的损失和风险就越大。作为同样使用杠杆的员工持股计划,是否也会像、大股东杠杆增持一样面临“爆仓”的处境?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破发”股又是否存在“富贵险中求”的机会呢?胡申表示,市场大跌使得前期相对成本收益屡创新高的员工持股标的也出现大幅回调,甚至出现了多只个股跌破员工持股成本。我们认为持股成本是员工持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接近甚至跌破,便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明显的投资机会。  “事实上,上市公司通过配资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大股东一般具有兜底承诺,如包括大股东承诺追加保证金、进行股票质押等,所以被平仓的概率很小,而且短期的大幅波动不会影响大股东对公司股价较强的诉求。员工持股本身是大股东自愿选择的结果,与其看成是对员工的激励,不如理解成是大股东在对公司未来业绩和股价有较强信心的基础上对公司核心员工的回馈,我们认为持股完成后大股东有较强的维护甚至提振股价的意愿,待市场企稳后员工持股标的将迎来较好的布局机会。”胡申分析说。  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来浮亏严重的万达信息为例,其在去年员工持股计划公告中就表明,上海万豪投资有限公司将为优先级份额的权益实现提供担保。今年1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万豪投资作为该计划的资金补偿方始终履行资金补偿责任。目前,万豪投资决定,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以自有资金替换该计划中的优先级资金6亿元。截至1月6日,万豪投资已完成相关工作。洲明科技、武汉凡谷等上市公司也都有类似的兜底承诺,公司的员工持股权益一旦出现风险,将会得到公司控股股东的担保。  不过,通常股市短期的大幅波动不会影响大股东对公司股价较强的诉求。因为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股票进入锁定期,通常二级市场购买模式的锁定期基本为一年,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为三年。也就是说,员工的收益真正受到影响还需等到股份解禁之后,在此之前仅为浮盈或浮亏。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在2015年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00家上市公司中,191家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这也意味着一年后的2016年这部分员工持股计划锁定股份将迎来集中解锁阶段。  从投资角度来看,即将到期的“破发”员工持股计划个股将是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的标的。例如,员工持股将于今年2月5日解除锁定的联化科技,截至1月27日,公司股价相对于员工持股成本家跌16.29%。同样将于2月份解除锁定的御银股份,目前股价也处于“破发”状态。此外,汉得信息、纽威股份、诺普信、芭田股份、獐子岛、海南海药等今年上半年将解除锁定的个股目前均处于“破发”,投资者可多加关注(更多个股见表格).
(责任编辑:DF146)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持股计划是利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