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比较火的国内无人便利店品牌有哪些?

马云的无人超市火了,列举那些国内的知名便利店 小渠说创业文章
马云的无人超市火了,列举那些国内的知名便利店
内容概要:
1. 快客的服务在于“快”字,顾客在买完东西之后,货架上马上就会铺满货物。
2. 分店网络主要在日本关西地区,在中国上海、重庆、大连、杭州、北京也有分店。
3.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便利店作为 北京零售市场的一种新兴业态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认可,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起在上海开展业务,以直接经营、加盟经营和并购方式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国网点布局、业态最齐全的零售连锁超市公司。于日,联华超市及其附属公司的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4,930家,遍布全国22个省份及直辖市,继续保持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零售行业的领先地位。联华超市于2003年以H股形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是首家于联交所上市的中国零售连锁超市公司。
全家品牌1972年成立于日本,全家是便利店。日,全家便利在台北市中山区成立,由日本FamilyMart与台湾禾丰企业集团合资成立,自FamilyMart母公司授权引进便利商店管理技术进入台湾市场,成立时就以加盟店为主要经营方式。
北京港佳好邻居连锁便利店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的连锁便利店是北京第一家专注于专业化连锁便利系统研究的零售企业,也是目前北京便利店市场的第一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便利店作为 北京零售市场的一种新兴业态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认可,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好邻居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店铺数量已经增长到近200家,成长为北京区域内店铺数最多,客流量、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连锁便利店系统。
罗森(LAWSON)是特许经营连锁式便利店。分店网络主要在日本关西地区,在中国上海、重庆、大连、杭州、北京也有分店。罗森在日本的规模仅次于日本7-Eleven便利店,迄2010年1月止全日本店数9527家,中国294家。罗森是首家完成全日本展店工作的便利商店业者,近年来由于致力改革,在业界的评价甚高,股价甚至超越日本7-ELEVEN,一度蔚为话题。
7-11便利店:7-Eleven品牌原属美国南方公司,2005年成为日本公司。7-Eleven的名称则源于1946年,藉以标榜该商店营业时间由上午7时至晚上11时,后由日本零售业经营者伊藤洋华堂于1974年引入日本,从1975年开始变更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发展至今,店铺遍布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其新颖的经营方式也是现在国内大部分便利店经营的典范。
物美是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025.HK,股票简称:物美商业)的简称,是北京及华北地区知名的连锁超市集团,目前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为35%。
快客,全称上海联华快客便利有限公司(原名上海联华便利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日,由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管理。其规模、销售和利润在同行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快客的服务在于“快”字,顾客在买完东西之后,货架上马上就会铺满货物。是上班族的首选便利商店。
本文「马云的无人超市火了,列举那些国内的知名便利店」转载自网络,作者小渠说创业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无人便利店这么火,可你究竟见到过几家?
无人便利店这么火,可你究竟见到过几家?
引子:无人便利店好像在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Amazon Go的出现引出了概念,淘咖啡的出现让未来商业的实践者更认定了这件事的可能性。于是,各路玩家相继入局,纷纷放出豪言:一个月200家,一年5000家;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但时至今日,你真正见过多少家?1说好的大面积投放呢?“现在落地的盒子已经有30多个了。”缤果盒子相关人员这样告诉亿邦动力网,这是发稿前统计出的最新数字。然而,半个月30多个的投放成绩,和原计划8月份完成200个盒子还是有差距的。“其实每一周都有新盒子,只是盒子的产能还在爬坡当中,目前的状态是工厂出一个就落地一个。”缤果盒子公关负责人吴海宏表示,尽管曾经被城管询问,但政策方面没有对缤果盒子的落地产生任何影响,拓展速度主要受限于工厂的产能。不过,当亿邦动力网询问合作工厂数量及产能时,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暂未给出明确的回复。此前,缤果盒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提到,其盒子的月产能可以达到700台,按照这个数字,一年5000台的计划其实是可以实现的。“每月700台是爬坡完毕,状态调教完成状态下的产能。盒子的生产需要时间,SOP(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和磨合都需要时间。” 吴海宏坦言,照目前的进度,8月完成200台是存在一些压力的,但一切都在逐步进展,9月份也会给大家一份新的答卷。一位刚刚入局无人便利店的零售行业人士表示,缤果盒子作为先头部队,就像是在给整个行业探路,遇到问题都是正常也值得理解的。“无人便利店的硬件未来一定是分单生产,前期SOP流程的制定需要过程,制定好之后生产能力是一定跟得上的。”她补充道,南方与其相关的工厂有很多,未来,产能不会成为无人店拓展的阻碍。2难落地的症结在哪?居然之家EATBOX负责人安利英曾表示,无人便利店未来比拼的是供应链效率和地推速度,加上是否能做到对顾客的数据进行很好的分析,通过判断喜好对选品做出指导。而任何数据的收集也都需要大面积投放,快速地推拓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是,一个新物种要拓展,其可能面临的问题往往不可预估。(1)影响体验的技术今年7月,快闪无人便利店淘咖啡在造物节中占尽眼球,不仅因为逍遥子亲自到店为一个阿里员工买了冰淇淋,还因为阿里的入局让行业看到了希望。不过,淘咖啡对外的当天也曾Bug频出。按照计划,在淘咖啡购物的过程中,除了进场需要用手机注册识别,整个流程都无需再掏出手机进行付款。然而,亿邦动力网在食品区语音点单后,机器人无法完成下单,最终只能通过扫码完成支付,业务员对此的解释是网络不稳定。不过,这次不稳定持续了不短的时间,亿邦动力网在付款处等待了一会,发现很多顾客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止如此,由于无法准确识别用户任意动作带来的商品流动,公布了近1年的Amazon Go仍只敢面向内部员工;居然之家EATBOX也被爆出现了无法付款的情况;缤果盒子最多一次识别五个商品,识别过程中对商品的摆放还有严格的要求……尚不成熟的技术似乎成了影响无人便利店体验的重要问题。(2)运维中的意外一个月前,上海杨浦区欧尚广场的缤果盒子被迫停业,原因是里面的很多食品都被“热”化了。据介绍,盒子中的温度过高,是因为人流过大,经常开光门,加上该盒子所处位置无遮罩,日晒过强因此便导致了室温过高,这个意外被官方定义为极端情况的测试。“如果按照类型来看,有人店、无人店都是一种便利店产品。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都需要长期的打磨。”一位自动售货行业从业者表示,无人便利店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各个品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很难提前避险,只能遇到问题、解决问题。(3)进场政策不明确高温问题刚刚解决,欧尚门口的缤果盒子就又遇到了问题——城管的调查取证,不过这个久经磨难的盒子并没有因此而停业。缤果盒子方面表示,目前,盒子的进场方式没有被认定成为违规,对于无人便利店的定义和规范还在与有关部门持续沟通。一位便利店高管判断了这种不确定中的潜在风险,“原则上,不论再小的无人便利店,每一家店都需要像传统便利店一样有证照,获得出售食品的资格。在封闭场所投放的规则可能相对宽松,只要和物业达成互利关系即可,但无人店延伸到街边,影响到市容时,可能就会比较难了。”(4)忽略便利店本质某自动售货品牌高管指出,“有些无人便利店对低成本带来的好处过分放大了,低成本需要低流量支撑只能说明盈利的难度系数减小了。但作为一个便利店,维持运营和做好是存在差别的,就像连锁店那么多,却只有7-11可以做到日销2~3万。最终,不论便利店有人还是无人,判断成功与否仍要PK盈利能力。”“无人便利店的创业玩家必须要具备完整的零售逻辑,才可能做好。”他认为,无人便利店的本质是零售,并提出了作为零售店达到复制标准的三个要点:(1)完成成本核算:无人店可以减少前台人工成本,但后台可能需要增加人工,无人技术是也可能会增加损耗,非正常损耗行为的风险需要被合理评估。(2)熟悉运营规律:无人店所在的位置客流量是否足够,保本点是多少,适合投放的商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3)完善技术体验:基于技术的前台体验流程是否已经完成测试,足够商用。3真正的赛点是什么?目前,每个企业着眼无人便利店的初衷不同,有企业希望成为技术提供商,如阿里和深兰;有企业希望成为零售渠道,如缤果盒子;也有企业像天虹,希望通过改变终端的成本结构,优化自身业务。但不论初衷如何,对整个零售市场来说,无人商店都是对行业销售形式的一次革新。某传统便利店高管透露,“目前,传统便利店前后台的人工成本已经达到10%~20%,租金和人工的整体成本每年也在以6%~7%的速度递增,便利店无人化一定是合理的趋势。”他补充道,“无人便利店能覆盖传统超市、便利店去不到的地方,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到消费者身边。不过,从效率和数据获取方面看,如果不能迅速规模化,其价值会大大减少。”天虹旗下无人便利店Well Go负责人朱燕霞指出,无人便利店比拼的是综合能力。“现阶段大家都在讨论技术,但技术终将成为工具,就像POS机被广泛应用就不再是零售门店的优势了一样。”在她看来,无人便利店的核心是在做零售,需要具备很多核心能力:(1) 商品运营能力:商品供给、开发以及供应链搭建,能为消费者带来惊喜;(2) 后端运营能力:有足够的低温、常温配送能力,很好地掌握商品动销率,把握每一种商品的运营效率;(3) 点位拓展能力:深入了解市场,知道产品适合怎样的商圈,拥有经验丰富的拓展团队;(4) 技术掌控能力:在符合商业逻辑的基础上,让技术使用更加流畅。朱燕霞进一步表示,“虽然无人便利店的店面很小,只有十几平米,但其实,顾客一进门就能判断出你到底是不是专业,到底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用户规模将大幅增长。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行业还在起步阶段,并不会迅速迎来激烈的竞争。就像缤果盒子所说的,无人便利店综合门槛很高,包括团队的拓展能力,后端供应链的生产能力,后端货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技术的投入等,属于高起点、高门槛的项目,两三年之内,大家都应该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助力连锁,共赢未来。更多连锁专业分享请关注。Wechat: LC52047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记得关注我.. 我不想错过你..
作者最新文章像素级视觉调校,杂志级阅览体验,出版级风格设计——臻诚品质,尽在苏...
更好时代的最新日记
&&&&&&&&&&&&
&&&&&&&&&&&&
11429人参与
8285人参与
57241人参与
13202人参与这可能是史上最全的关于无人便利店的分析
这可能是史上最全的关于无人便利店的分析
自2016年底亚马逊推出线下实体超市Amazon GO,带火了无人便利店概念后,资本开始涌入该领域。仅今年就有多家无人便利店创业项目获投,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其中红杉中国、纪源资本、启明创投等投资机构已经入局无人便利店项目。这些似乎都在预示着无人便利店正在成为继共享单车后的下一个“风口”。l 无人便利店为何成为投资新“风口”随着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迁催生出的“便利”需求,便利店在中国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据《2017 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显示:便利店销售额三年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增长速度跟超市、百货的销售增速严重放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近年来随着人员用工成本的逐年增加,房租成本的逐渐攀升,使得便利店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同时,受劳动力成本和空间限制,一般便利店很难配备足够的服务人员,高峰排队现象普遍,顾客购物体验较差。而受限于教育水平和市场经验,店员往往无法对销售数据做有效分析,加上电商对流量的分流都是便利店绕不开的痛点。除了传统便利店之外,由于线上流量红利期已过,电商巨头们也需要转型才能破解当下的发展瓶颈。横空出世的无人便利店无疑给处于转型阵痛中的零售业一剂猛药,原因在于无人便利店无需雇佣收银员,降低了人力成本;其次,无人便利店模式简单,应用场景多,容易大规模复制;第三,其“拿了就走”的付款方式使得顾客最大程度的减少排队、付款等待时间,从而提升了顾客的消费体验;第四,无人便利店模式符合数据挖掘的趋势,能够将线下没有被收集的零售数据,通过智能或物联网设备与用户信息打通,让数据更加完整、有效,在产品上架、货架陈列等方面能够提供更精确地解决方案。与台湾、日本等发达地区或国家相比,中国便利店的发展较为滞后,便利店布局较为分散。这是由于便利店在选址时需要考虑人流、坪效等各种考核指标,在人流低的地方往往没有便利店,但便利店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便利,而无人便利店在降低了成本后在人流低的地方也能布局,这恰恰解决的是消费者即时消费的痛点需求。此外,传统零售的支付行为是需要顾客到收银台去结算,而近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去年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50倍),尤其是中国消费者已经普遍接受直接通过扫码的方式来完成支付,这无疑是“无人化”能够可行性实施的重要基础。l 无人便利店业态比较以下是目前最受行业关注的几种无人便利店业态,主要从使用的技术、初次投放时间和选址等方面给大家以直观展现。目前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相继出现便利店无人化试点,国内对无人便利店的探索已经花开遍地。无人便利店在技术上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店铺规模、运营能力、购物流程、成本投入等。当前的无人便利店在技术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Amazon Go、Take Go为典型,可实现“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使用的是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但这类技术的稳定性稳定性尚无法保证,且成本过于昂贵,商用难度较大。第二种是指缤果盒子、7-11等主要利用RFID标签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无人便利店,RFID在对货物的识别与防盗上更具优势,该技术出现已有百年,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也在不断下降,但由于RFID标签与二维码类似,如果贴在商品外部,极易被撕毁。第三种是像便利蜂、小e微店这种,主要是利用二维码来完成对货物的识别,成本低,与传统零售较为接近,这类无人便利店的优势可能更多是体现在渠道及供应链上。l 多方主体入局无人便利店今年6月,娃哈哈宣布与研发无人零售店铺技术的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三年供应10万台Take Go无人智能零售店,十年计划扩大到百万台。随后,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无人便利微店,这些品牌商通过规模化布局社区型店铺,从而掌握终端销售渠道及直接抓取库存及用户数据。事实上,除了品牌商,传统零售业也十分关注无人便利店。继欧尚、大润发之后,连锁巨头沃尔玛也在6月初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这些传统零售商主要依托供应链及品牌优势,创新同系无人便利店品牌,还能提供商品店内营销服务。此外,线上零售商、技术服务商等多方主体也参与到无人便利店生态中,催生出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创新服务。以Amazon、阿里巴巴为主的线上零售商主要依托技术及品牌优势打造无人便利店品牌,或以第三方服务商向便利店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服务商可以向传统实体零售提供支付、软件、硬件等一体化无人便利店解决方案服务,亦可搭建第三方便利店入口平台,为便利店提供线上入口服务,还可通过形成的第三方便利店入口流量优势,搭载品牌商品推广营销服务。l 无人便利店面临的挑战当前,越来越多的无人便利店开始出现,资本的涌进、技术日趋成熟、消费升级的推动等,都给无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时机。但从目前无人便利店运营的现状来看,无人便利店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1.无人便利单真能降低运营成本吗?入局无人便利店的玩家们都曾表示无人便利店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这将在未来的便利店业态中取得优势。可实际上,虽然无人便利店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客户拿货后自助结账,从而替代收银员的工作,但营销、补货、整理货架、清洁等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而且无人便利店的空间较小,每种货品的摆放量有限,那么商品便需要及时补货,同时还有仓储、电力、机器定期维护等运营成本。同时无人便利店还增加了开店投入成本,包括后台支持技术研发和部署成本、为技术升级而购置的硬件设备和特别装修,而使用RFID技术的无人便利店还需要承担芯片硬件成本和贴在商品上的人力成本。也就是说,无人便利店虽然减少了一部分人力成本,但前期投入、后期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并没有减少,甚至对商品管理和后台维护的成本更高。便利店想要盈利除了控制成本,还有一个参考指标就是坪效。大部分无人便利店的客单价都在10元以内。与客单价近20元的传统便利店相比,即使降低了人工和租金成本,无人便利店的坪效却不见得更高。由此可见,无人便利店低成本投入和运营在未规模化复制之前还难以实现,但无人便利店在选址、客群、产品结构、定位上有一定的要求,又很难做到快速的规模化复制。2.技术还未成熟当前无人便利店行业在技术方面仍处于技术探索早期,能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还为时尚早。例如当人流激增时,Amazon Go就无法自动识别并结算。国内同样面临这种尴尬,识别、传感、支付等无人化技术手段已相当成熟,难点在于消费者行为是随机的,实时传导到后台并且进行判断回传难度极高,准确率将大打折扣。由于技术不确定性导致的针对货损、货缺风险防范乏力也增大了无人便利店的运营风险。比如体验过缤果盒子的顾客发现,其商品是靠贴上RFID来感应,如果消费者避开摄像头,将商品上的RFID贴纸撕掉,盒子是无法感应出用户手里的商品,门也会自动打开。3.品类限制,用户购物温度感低从目前无人便利店的主营商品来看,还是以饮料、零食、日用品、鲜食为主,缺少传统便利店的熟食、现煮咖啡等毛利更高的产品,这意味着利润会更小。而且现有的封闭式的无人便利店面积都不大,受面积限制,店里的SKU一般在300-800之间,而传统便利店的SKU数在个左右。但便利店的核心宗旨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一定量级的SKU必不可少,而且消费者进店消费往往有品牌忠诚度和明确嗜好,如果不能提供其所需的品牌或特定商品,便利便无从谈起。在传统便利店购物场景中,尤其是社区型店铺,用户因高频购物会同店内运营人员产生类似邻里的熟人社交关系,从而产生与便利店的情感连接。无人便利店虽然升级了购物的便捷性,却缺少用户的购物温度,无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加强用户粘性。4.国民素质的担忧如何保证顾客和无人便利店的信任关系,是开一家无人便利店首要解决的问题。就像共享单车刚刚出现时一样,大家都担心,会不会有人把单车占为己有。无人便利店的商品那么多,问题自然严重。目前,无人便利店解决该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办法:进门前之后需要绑定手机,实名认证之后才能进入商店,绑定手机后第二次可以直接进入,无需再绑定;进门购物时门自动关闭,结账支付完成后门自动打开。在一些高档小区做尝试,以过滤掉一部分潜在的风险。但是,采取如此措施,自然就限制了更多的顾客群体。如果国民素质无法快速提升,运营方需要额外投入大量人力去监督、管理、整理,为便利店节省人工这一美好愿望就会落空。5.国内征信体系不成熟在无人服务的状况下,消费者身份识别是核心。但众所周知,国内的征信体系并不成熟,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民间征信依然还未拿到牌照,而且民间征信机构的数据并不互通,数据孤岛效应显著。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就曾表示,征信需要将信用信息集中起来,集中度越高越全面。所以征信平台应该要少而精,少而强,或许征信产业将会迎来一轮新变化。6.市场制度不完善无人零售店属于新兴事物,在经过试点后将会大范围及大规模复制投放,但在投放过程中必然涉及接入服务和物业管理等问题,运营后可能还会出现商品服务纠纷和售后处理等问题,但目前市场监管层面尚未有相应的政策指引。而且很多无人零售店具有可移动性,在某些公共场合摆放显然是有违相关法规。无人便利店比如缤果盒子、怡食盒子一再推迟开业日期就是由于证件原因,F5未来商店也正在等特许经营许可证。l 结语无人便利店即使有黑科技加持,也依然属于便利店,必须满足高频发生的基础民生需求。因此无人便利店最终是否能得到普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真的能创造一种更好的购物体验,进而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移动互联网研究与拓展
作者最新文章400-600-9288
最近很火的“无人便利店”,只是新零售的冰山一角
来源:复旦大学EMBA&& 10:16&&&&点击量:
【讯】最近一个月,在国内创投圈里,“无人便利店”的热度就跟三伏天里的温度一样高。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在媒体的密集曝光之下,已经完成了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而在7月份的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也首次对外展示了无人超市“淘咖啡”。
不过在有些人看来,“无人便利店”只不过是新零售革命中的冰山一角,并非核心主流。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便利店里有没有服务员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零售店是否能融合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阿里和京东等巨头在发起新零售革命的过程中,都是将这一点作为杀手锏的。
8月9日,京东集团召开零售创新战略发布会,正式公开了筹划一年之久的线下京东之家和京东专卖店,并称在2017年底前将在全国开设超过300家以3C为主的零售体验店,通过技术驱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方式,重构零售业的格局。
火热的“无人便利店”
在共享经济的概念之后,“无人便利店”成为了最近国内创投圈里最火的领域。2017年6月,创新工场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资,融资将用于产品、供应链的进一步打磨和快速布店。此前F5曾获得创大资本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以及TCL创投的1000万元Pre-A轮融资。
深兰科技联合支付宝、芝麻信用及NVIDIA英伟达,发布了对标亚马逊Amazon
Go的无人智能店TakeGo。演示版本显示,该技术方案摆脱了手机APP,采用了人自身的手脉识别,无需手机、无需安装APP,扫手进店即可购物、拿了就走、无需结账、支付宝自动扣款。小麦公社旗下“小麦便利店”获得1.25亿元首轮融资。该店可通过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技术支持无人值守模式。
此外,原“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也斥巨资投入自助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公开资料显示,便利蜂已获得3亿美元融资。
很多人关心“无人便利店”的模式,都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表示,所有盒子的RFID费用远不到一个人的工资成本。
但这只是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而并非用户的需求。对于用户而言,其实并不会很在意店铺里面是否有服务员,用户在意的是能否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
将线上和线下零售的优势融合起来,才是新零售的真正方向。比如蚂蚁金服技术试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表示,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信息,未来便利店甚至能对消费行为进行预测,为刚运动完的消费者推荐运动饮料。
新零售是O2O的全面升级
“新零售=线上+线下+物流,其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会员、支付、库存、服务等方面数据的全面打通”,东方证券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这样解释道,“新零售是广义模式下O2O的全面升级。”
东方证券将传统的O2O和新零售做了比较,指出两者有三点关键的区别:首先,传统O2O侧重于offline to online,而新零售侧重于online
其次,传统O2O线上、线下的融合多数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单向阶段,核心驱动因素是线上的价格优势,而新零售强调线上、线下数据、供应链更深层次的网状打通,满足消费者更为个性化的体验性需求;最后,传统O2O的研究核心是商品,新零售的核心则是消费者。
新零售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融合并非易事,零售业必须全面升级管理和运营架构。单以服装品牌商打通线上线下来看,就需要进行多领域的管理创新。
首先,为了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可能需要改变实体店加盟体系;其次,为了实现实库虚库一盘货,可能需要解决异构系统的中间件来打通库存信息;第三,为了实现任意终端可调拨发货,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第四,为了采集会员行为数据,需要把会员的帐号打通,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分析消费行为;最后,为了让门店导购与线上导购融合一体,需要软件工具支撑,还有利益刺激,还有技能培训。
作为“新零售”概念的倡导者,阿里其实也针对新零售业态进化提供了一些标准范式,将新零售的全渠道建设总结为“三通”: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商品通主要指:线上线下库存打通,线上下单即可线下取货,线下可购线上产品等。服务通主要指:送货服务、咨询服务互通等。会员通主要强调:线上线下会员资格、权益通用。
门店数字化,才是新零售的核心
在新零售业态中,深度的门店数字化,也是进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的一个关键。数据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新能源、新资源,而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就是数字化的基础。通过数据的内外部共享、交换,企业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及心理,进行需求分析、产品创新,实现精准决策及管理、精准营销、提升运营效率等。
亚马逊素来以善于通过数据挖掘用户需求著称,并凭借这个优势成长为全球顶尖的电商巨头。而最近亚马逊已经开始将这个发源于线上的“杀手锏”,也复制到线下实体店里去。
当其他传统书店门庭冷落,为客流量操碎了心的时候,亚马逊新开张的实体书店却非常热闹。
这家书店最大的优势在于:书店内的6000多种图书,全是经过亚马逊20多年来积累的大数据分析筛选出的,根据受欢迎程度、收藏数、读者评论等,得出排名,且只有评价四星以上的书才有商家资格,每周更新3次。
亚马逊还将其网上的标签系统,也复制到了实体门店里,这样更利于引导用户选购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针对用户的一些典型购买需求,亚马逊的实体书店里也增添了“给游戏迷的礼物”、“给孩子们的礼物”、“如果你喜欢从0到1”、“最常被添加到心愿单的书”等主题。
按照“新零售”的运营思路,未来实体店和网店就是融为一体的“双店模式”——让线上消费者获得线下的体验和服务;同时可将实体店顾客吸引至线上消费。
2016年的双十一期间,优衣库的“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就令人印象深刻。在天猫旗舰店商品很快全部售罄之后,优衣库提供了就近取货服务:消费者在网店下单付款后,会在24小时之内收到完成备货的通知,随后可前往全国100多个城市的超过400家门店便捷取货。
而在今年情人节,微信和星巴克还联手玩出了一款时髦的情人节礼物——用户可以在微信上给爱人买上一杯星巴克咖啡,并附上祝福语、图片或视频,打造一份特别的DIY礼品,即可在微信上像发红包一样赠送给对方。
然而微信与星巴克的这次合体,绝不仅仅是导流和支付上的合作,更为关键的是仿照微信红包的模式,创新出一种社交礼品消费新体验,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O2O模式。对于星巴克而言,这其实也是在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升级“新零售”。
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2015年有近18万商家实现线上线下打通,2016年则有近100万商家,2017年这个数字将会更大。
互联网电商和零售业巨头们,现在都在忙着进行跨界合作,试图在“新零售”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以求在这场适者生存的“淘汰赛”中获胜。
巨头们的战争
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中国每天都网购的消费者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阿里研究院认为,随着中国消费者数字化程度提高,消费品部分品类已达到50%以上的线上渗透率。
中国的消费者渠购物独具全渠道特色,每个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均有多个可能与互联网相关的激发点,中国消费者与互联网的紧密联系高于其他国家。2016年“双11”阿里零售平台无线占比82%,远超两周后美国“黑色星期五”的无线占比36%。
中国的电商行业已经绝对领先全球,但与此同时,线上流量的红利其实已经日益枯竭,这也是目前阿里京东等巨头花大力气拓展新零售领域的关键原因。
2016年10月,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新零售这个概念,并说道: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在此之后,阿里巴巴也动作不断,入股银泰商业到投资苏宁, 2016 年底,阿里巴巴 20 亿元投资三江购物。之后的 2017 年 2
月,阿里巴巴联手大型国有商贸产业百联集团,继续铺设线下零售产业。
阿里的新零售项目“盒马鲜生”,也进行了多项线上线下服务体验的融合。有人评价盒马鲜生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饮店也不是菜市场,阿里内部则把它叫做一个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平台。
虽然“盒马鲜生”的主打是生鲜,但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买到其他生活常用的商品。当然,如果购买生鲜,你还可以直接在店内加工,并在餐饮区享用。从生到熟,你都可以直接在“盒马鲜生”店内享用。目前看来,这种将购物与饮食的场景融合的模式,吸引了不少人。
盒马鲜生的实体店的招牌上有几个大字“盒马鲜生会员店”。这里清楚地表明了只有会员,才能在此消费,而且必须下载“盒马APP”才能在店内购物,同时,结账时也只能借助APP完成支付。而诸如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等方式则在店内不可用。这意味着两点好处:一、店内运营更加便利;二、更有助于借助数据的力量,构建用户画像,随时对店内的商品进行调整,并逐渐构建自身的社区商业形式。
“盒马鲜生”另外一大特点是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超过3公里的范围,盒马会拒绝派送。
“盒马鲜生”之所以能做到30分钟配送,在于算法驱动的核心能力。“盒马鲜生”店内挂着金属链条的网格麻绳是全链路数字化系统的一部分。“盒马鲜生”的供应链、销售、物流履约链路是完全数字化的。从商品的到店、上架、拣货、打包、配送任务等,作业人员都是通过智能设备去识别和作业,简易高效,而且出错率极低。整个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用户下单10分钟之内分拣打包,20分钟实现3公里以内的配送,实现店仓分离。
在新零售方面,京东也不甘落后。刘强东早就在社交媒体上放出消息:未来五年京东要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而早在 2015
年底,京东就宣布成立新通路事业部,为店铺提供配送支持、门店营销、数据分享等解决方案。
今年8月9日,京东集团召开零售创新战略发布会,正式公开了筹划一年之久的线下京东之家和京东专卖店,并称在2017年底前将在全国开设超过300家以3C为主的零售体验店,通过技术驱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方式,重构零售业的格局。
毫无疑问,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在线上流量红利日益枯竭的今天,已经将“新零售”作为新的主战场。
- 复旦管院FBK学堂带你玩转“新零售” -
移动互联时代
为什么说“店面”变成了“界面”?
主讲人 / 孙为民
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
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商业环境,需要不断地调整战略,慎重决策,探索并检验。每次面临改变,企业都要重复这一渐近过程,以确保自身优势得以存续。本期视频关注适应性战略,适用于可塑性低且优势转瞬即逝的商业环境,苏宁从“传统零售”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平台”的转型,演绎了适应性战略从“变化”、“选择”,再到“推广”的路径。
消费者主权时代的零售新物种与新思维
主讲人 / 胥正川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
2017上半年,我国金融市场重大事件频频,有三件里程碑式的创新事件,你关注了么?一、A股加入MSCI ——
6月21日,总部位于纽约的指数编制公司明晟(MSCI),宣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ACWI全球指数。二、债券通“北向通”开闸
—— 7月3日,香港交易所举行“债券通”开通仪式,首日成交逾70亿元。三、中国首批商品期权上市 ——
3月31日,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货期权正式交易;4月7日,白糖期权挂牌。
这些标志性事件就近在身旁,但无一不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有深远影响,你明白其意义与影响么?纳入明晟指数、开通债券通、交易商品期权,这些对中国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会提供哪些助推呢?股指、期权究竟是什么?怎么玩?谁能玩?
顺丰究竟为什么一定要做电商?
主讲人 / 李玲芳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
刚刚过去的顺丰vs.菜鸟大战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对两大重要物流玩家开撕背后的竞争核心大家议论纷纷,是为了物流数据?是为了未来布局?喧嚣渐渐沉淀,我们再来深入探究下这场商业利益之争中企业的逻辑。顺丰速运掌门人王卫对电商可谓有所“执念”,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的电商平台就有6个:
“顺丰e商圈”、“尊礼会”、“顺丰优选”、“顺丰海淘”(后更名为“丰趣海淘”)、“丰生活”,“大当家”。
以快递起家的顺丰速运为何一定要做电商?顺丰的棋局布局如何?
FBK学堂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出品,以传播与分享创新型商业知识为宗旨的学习平台。
以“思维构架未来”为核心理念,依托复旦大学丰厚的学术底蕴,FBK学堂致力于通过学界、业界资源的整合和商业知识的原创研发能力,深入解读当下商业热点;转化学者研究成果;分享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实践经验;指导商业菁英职场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EMBA
备考交流:
2018管理类联考(MBA/MEM/EMBA)备考交流群 /
/ ,2018MPAcc备考交流群,
2018年EMBA备考群:。欢迎各位备考生入群交流。
关注MBAChina微信
免费领真题及解析
热门EMBA项目:
400-600-92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便利店加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