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怎样才能做到家园共育合作

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随着《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和实施,以及家园合作意识的逐渐增强,幼儿早期教育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就在幼儿阶段。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平台,于是结合课题《依托幼儿园科学服务家庭教育》,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浅谈家园合作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共2页
重要说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文章仅向科研人员提供!
新课程 2016年1期 文档列表
新课程名家视角
作者:杨阳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敬德书院〉
新课程理论研究
作者:冀永慧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作者:黄登翠
 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郭春霞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中心小学
作者:侯彬
 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晓辉 李运辉 王勤
 单位:甘肃省宁县教学研究室 甘肃省宁县教育体育局 甘肃省宁县宁江幼儿园
作者:唐宜宜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东曲矿幼儿园
作者:郝玉莲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第十七小学
作者:吴应军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作者:张喜荣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回族小学
作者:张月琴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作者:周银霞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小学
作者:李艳花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佳县螅镇中心小学
作者:杨雅颉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宁换霞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东曲矿幼儿园
新课程课题展示
作者:李崇敬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冯晓杭 王硕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魏世娟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城关二小
作者:冯成莲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中心校
新课程德育园地
作者:邀广东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桦南中心小学错草教学点
作者:周运青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红火炬小学
作者:黄雪营
 单位: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水泥厂学校
作者:李正吉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北京路小学
作者:韩广吉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学校
作者:何旭红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
作者:于璐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者:芮娟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林丽琼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培真小学
作者:县徽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城关中心小学
作者:周小均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恒大校区〉
作者:许洪娇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作者:杨玉玲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小学校
新课程教材研究
作者:徐源
 单位:江苏省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作者:杨蕾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潘建敏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作者:程武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上戍小学
作者:陈翠娥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外国语学校
新课程文本解读
作者:田丽春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海洪幼儿园
作者:张燕 黎年冰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 重庆市酉阳酉州中学校
作者:马丽娜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王府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张凤
 单位: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省新中心小学
作者:张心侠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镇三里小学
作者:王正恩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上沟小学
作者:曹宏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第三小学
作者:朱丽双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前洪小学
作者:吴令明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高雅小学
新课程教学创新
作者:李晓慧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八一小学
作者:王玉勇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鸡冠山小学
作者:徐晓雯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作者:邹利央
 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长河镇大云小学
作者:吴慧红
 单位:浙江省庆元县城东小学
作者:徐学娟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
作者:雷建新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实验小学
作者:钟彩虹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一幼儿园
作者:常登位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头寨镇马堡晓华民族学校
作者:石晶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金门路小学
作者:毛冉
 单位: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小学
作者:郭雪强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七小学校
作者:公丽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中心小学
作者:王小燕
 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
新课程高效课堂
作者:张海燕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一小学
作者:刘颖
 单位: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作者:陶云娥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马山镇中心小学
作者:黄明慧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哈达小学
作者:张艳珍
 单位:山西省石楼县城关小学
作者:柳艳娟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作者:朱锡明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心小学
作者:毕树臣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中心校
作者:邢燕
 单位:安徽省芜湖县湾沚镇第二小学
作者:陈巧凌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小学
作者:曾伟生
 单位:江西省全南县第二小学
作者:张公殿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安南陈小学
作者:刘月香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李宁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作者:汤文娟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新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张丹
 单位:河北省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徐各庄小学
作者:潘光辉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大营小学
作者:王进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作者:李佩玲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教学指导中心
作者:李文奇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中心小学
作者:周慧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平原中心幼儿园
作者:王冬梅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桦南中心小学
作者:王喻宏
 单位:山西省石楼县城关小学
作者:黄田英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第二幼儿园
第100-100页
作者:龚帮梅
 单位:浙江省庆元县江滨小学
第101-101页
作者:何飞
 单位: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中心校
第102-103页
作者:王之春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刘沛第二小学
第103-103页
作者:李亚文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东曲矿幼儿园
第104-104页
作者:唐百姣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大河初级中学
第105-105页
作者:唐均华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杨柳街小学
第106-106页
作者:张冬梅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前洪小学
第107-107页
作者:林晓丹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二十里堡中心小学
第108-109页
作者:陆雪芳
 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第109-109页
作者:李兰
 单位:重庆市城口县蓼子乡第一中心小学
第110-110页
作者:张淑娟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第111-111页
新课程教法探索
作者:王晓莲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第二小学校
第112-112页
作者:徐宁波
 单位:安徽省巢湖市城北小学
第113-113页
作者:周代万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香龙镇香炉完全小学
第114-114页
作者:王淼联
 单位:湖北省赤壁市华舟学校
第115-115页
作者:万中学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六小学校
第116-116页
作者:张露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
第117-117页
作者:王玲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
第118-118页
作者:杨菲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实验小学
第119-119页
作者:张友满
 单位: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
第120-120页
作者:周静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第122-122页
作者:邹强
 单位:重庆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第123-123页
作者:杨晋 彭永杰
 单位:湖北省公安县毛家港小学 湖北省公安县玉湖初级中学
第124-125页
作者:李宝成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第126-126页
新课程教学反思
作者:邓建伟
第127-127页
作者:薛维林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桦南乡永胜小学
第128-128页
作者:范玉欣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桦南中心小学怀南教学点
第129-129页
作者:李红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勤业小学
第130-130页
作者:还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日月路小学
第131-131页
作者:吴伟 陈琳
 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泰安幼儿园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幼儿园
第132-132页
作者:于岚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教科所
第133-133页
作者:王贞翊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校
第134-134页
作者:季月丹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海虞中心小学
第135-135页
作者:张瑜
 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第136-136页
作者:张芹芹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胡桥小学
第137-137页
作者:刘海军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校
第138-138页
作者:邬显赞
 单位:浙江省奉化市职教中心
第139-139页
作者:王文斌
 单位:浙江省建德市石屏小学
第140-140页
作者:王文娟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临池镇南北寺小学
第141-141页
作者:郝仙凤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中心小学
第142-143页
作者:刘英
 单位:核工业成都机电学校
第143-143页
新课程教育技术
作者:江文娟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
第146-146页
作者:蒋东杰
 单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实验小学
第147-147页
作者:蒋文丽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第148-148页
作者:洪雨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
第149-149页
作者:孙君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新城实验小学
第150-150页
作者:潘晓萍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幼儿园
第151-151页
作者:苏加才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三口小学校
第152-152页
作者:李金海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高雅小学
第153-153页
作者:陈艳文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长坡镇长坡中心学校
第154-154页
作者:杨芳
 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花甲湖学校
第155-155页
作者:陈淑英
 单位:河北省南宫市紫冢学区紫冢小学
第156-156页
作者:王文兰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
第157-157页
作者:呼瑛
 单位:陕西省潼关县教研室
第158-158页
作者:马旭 贾庆红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天台镇中心小学
第159-159页
作者:吴佳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白茆中心小学
第160-160页
作者:李京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双岗镇小学校
第161-161页
作者:肖亮英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庙头学校
第162-163页
作者:周军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东荟花园小学
第164-165页
新课程问题研究
作者:刘文莉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第166-166页
作者:李雪萍
 单位:陕西省杨陵区第二小学
第167-167页
作者:陈庆芳
 单位:山东省兰陵县特殊教育中心
第168-169页
作者:李益红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
第170-171页
作者:宋炜蓉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第172-173页
作者:李显超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体育局业余体校
第173-173页
作者:郭金波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油坊小学
第174-174页
作者:孟祥瑞
 单位: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
第175-175页
作者:王斌
 单位: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第176-176页
作者:张廷桓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头寨镇教育管理中心
第177-177页
作者:王卫华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廉贻小学
第178-178页
作者:赵颖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来安小学
第179-179页
作者:沈雪姣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邹区中心幼儿园
第180-181页
作者:杨文睿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第181-181页
作者:周刚夫
 单位:浙江省新昌县南明小学
第182-183页
作者:游启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智峰乡中心小学
第184-184页
作者:潘洁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
第185-185页
作者:龚旭川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联龙小学
第186-186页
作者:徐丽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
第187-187页
作者:蔡远辉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小学
第188-188页
作者:姜耀聪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中心校
第189-189页
作者:胡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
第190-190页
作者:杨珠民
 单位:福建省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
第191-191页
作者:黄玉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城西小学
第192-192页
新课程教育管理
作者:王金龙
 单位:吉化第三小学校
第193-193页
作者:杨义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中心完全小学
第194-194页
作者:汪允中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
第195-195页
作者:杨海丽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第196-196页
作者:魏屹琨 邹洪涛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第197-197页
作者:冯丽芳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小学
第198-199页
作者:孟卫青
 单位:山东省滨州高新区第一小学
第200-200页
作者:赵雅丽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救兵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201-201页
作者:周阳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德清实验学校
第202-202页
作者:朱丽
 单位: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第203-203页
作者:王坤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岳屏小学
第204-204页
作者:周佳秋
 单位:吉林省永吉县双河镇大崴子学校
第205-205页
作者:夏文利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石化第七小学
第206-206页
作者:邹洪涛 魏屹琨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第207-208页
新课程教学争鸣
作者:田秋香
 单位:甘肃省陇南文县东坝中学
第209-209页
作者:刘春洁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红石中心小学
第210-210页
作者:俞士兵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甘垛镇甘垛小学
第211-211页
作者:孙凤臣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桦南中心小学
第212-212页
作者:谢秋萍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东方明珠幼儿园
第213-213页
作者:符洁亚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幼儿园
第214-214页
作者:王秀亭
 单位:河北省青县实验幼儿园
第215-215页
作者:朱新军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小学
第216-216页
作者:李凤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东方明珠幼儿园
第217-217页
作者:刘玉芬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庄墓中心校
第218-218页
作者:张土兵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三合镇中心小学
第219-219页
作者:何文娟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幼儿园
第220-220页
作者:丁丽亚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幼儿园
第221-221页
作者:王金成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红旗岭镇第三小学
第222-222页
作者:杨雪松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中心小学
第223-223页
作者:任瑞
 单位: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附属学校
第224-224页
作者:沈意梅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场小学校
第225-225页
作者:石剑峰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京蒙小学
第226-226页
作者:冯霄毅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湄长小学
第227-227页
作者:达迎春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嘴小学
第228-228页
作者:王步胜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新区小学
第229-229页
作者:金英姬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第四小学校
第230-230页
作者:赖碧霜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心养小学
第231-231页
作者:曲晓燕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山东头小学
第232-232页
新课程观察视角
作者:陈静
 单位:吉林省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第233-233页
作者:李彬 王春林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大坝完全小学 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第234-234页
作者:陈亮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香雪海小学
第235-235页
作者:徐蕾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东大街小学
第236-236页
作者:吕艳梅
 单位:吉林省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第237-237页
作者:李浩桢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
第238-238页
作者:赵祖国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河桥镇中心小学
第239-239页
作者:那丽娜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福佳小学
第240-240页
新课程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4-1324/G4
邮发代号:22-40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B5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72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3 公安部备案: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一致,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两者中间的幼儿无所适从,而良好的" />
有效开展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一致,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两者中间的幼儿无所适从,而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的合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意义重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事实情况并不尽人意。笔者在对一些幼儿园进行走访和观察之后,发现很多幼儿园对于与家长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一些硬件软件都比较好的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工作时,也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家长交流中的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交流的基础,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才能展开充分地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中存在两种不平等倾向。一种是教师明显处于地位高的一方,常常以教育专家的身份出现,与家长的交流变成教育家长,家长们也认为教师是教育方面的权威,不对其意见提出任何异议,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害怕得罪教师对孩子有不利影响,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教师的意见一味听从;另一种是家长处于地位高的一方,教师过于强调幼儿园的服务任务,将自己的工作当成单纯为家长服务,处处害怕家长“找麻烦”,家长工作像是向家长汇报情况。这样的家园合作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单向信息输入,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没有平等的交流。   (二)家园合作不够深入,不够密切   家园合作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因此其中必然要有家庭的积极配合。然而从目前家园合作工作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来看,家长的参与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这一表面水平,如仅仅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等,而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等还属凤毛麟角。   造成家园合作处于表面水平的原因首先在于教师及幼儿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办园质量的价值。即使有的幼儿园教师认识到家园合作有很多好处,但因为长期已经习惯了按自己的计划走,且害怕家长参与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太大麻烦,因此只愿意嘴上说说,表面上做做,不愿将工作深入进行。其次,一些教师、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各司其职,互不影响。此外,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对于参与幼儿园教育缺乏自信,只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在家园合作中往往采取退缩、回避态度,这也影响了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家园合作有效性的建议   (一)树立新观念,是做好家园合作的前提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要求,但其核心是孩子,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家园合作需要双方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对幼儿园及教育的信任、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幼儿园是家园合作活动的主体。我们认为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因此幼儿园始终是家园合作的主动方和指导方。由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学习的表现,明白了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逐步理解了一些教育原理。同时通过观摩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们的表现,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能较规范、有效地配合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二)了解家长是家园合作的必要条件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如何整合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事实上,就幼儿园来说,家长是其积极主动的服务对象。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过程看,家长是教育的合作者。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和资源,幼儿园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从幼儿园的社会生存与对外交流看,家长是幼儿园走向社会,获得广泛理解支持,扩大教育和服务功能以及树立园所自身良好形象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因此要搞好家园合作,就必须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的习惯等情况。一般说来,家长教育资源的优势表现有三: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家长的职业是幼儿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能为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使活动生动有趣。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不同的特长,若将家长个性优势资源结合到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中,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三是家长的家庭优势。家长教育资源同样也在家长创设的家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中体现出来,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信任与沟通是促进家园合作的基础   家园携手合作,实现共育,必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家长在孩子入园前总有许多担忧。所以,开第一次家长会时,我们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指导家长对幼儿入园有正确的心理准备,并请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安全保护等,让家长提出建议,在开放与沟通中让新生家长认识我们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信任感。孩子入园后,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向家长开放,通过一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并了解教师工作的繁琐和辛苦。当每位家长在现实场景进行体验时,他们心中的那份信任感就会油然而生,并激发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解,从而有助于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为家园合作架起桥梁。   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者加入到教育者一方,共同施教,将十分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然而这一合作是否取得成功,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何架设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呢?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是双方良好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家园合作是否顺利进行的感情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是充满爱心、诚心、责任心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家园合作才能得到广大家长的真诚配合。   (四)畅通家园联系渠道是保持家园合作的途径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家园合作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幼儿学习成果的展示、接送交谈、反映情况等这么简单。家园合作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都要保证其及时有效。   为此,我们采取了几种有创新意义的合作方式:一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我们尝试利用电脑促进家园合作,在网站互发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方便了家园交流,更是保证了这种交流及时有效。二是在巩固全园家委会的同时,进一步缩小范围,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家委会。在开展每一个主题活动之前或制定每一阶段目标之时,教师都会与家委会成员一同讨论,从活动设计、准备阶段开始就引导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吸收有益的建议。三是及时更新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栏不仅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和进行教育交流的一扇窗户,更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座桥梁。它能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家园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总之,只有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参与家园合作的工作,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好,教育好,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多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关论文推荐】浅谈如何开展家园合作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浅谈如何开展家园合作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梧岗里53好培英实验幼儿园 朱淑贞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接送孩子的任务往往为长辈或者保姆代劳。而老师们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要经常到幼儿家中与家长沟通不很现实,仅依靠幼儿来园和离园时间与家长沟通是不够的,幼儿在园表现无法及时地反馈到家长。当幼儿出现问题时,如不及时沟通,延误了最佳的教育时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矛盾。
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教育由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在彼此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做好家长工作,能使家长更好了解班里的教育教学情况及幼儿在园的表现,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如何更好开展家园工作,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平等交流,真诚相待。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在与家长交流时要主意两个原则:一是对家长尊重,二是要自尊。家长的地位无论高低,教师都要平等交流,真诚对待,只要公正、平等处理、用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家长的信任,家长才会理解。
2.学会倾听。
家园沟通中,倾听很重要,倾听有助与我们更全面地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以倾听家长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做简单判断,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3.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性。教师是家长进行沟通工作的主导者,教师时刻观察家长的需要,不要等幼儿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事情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家长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会不理解,给教师或幼儿园带来负面影响。
沟通方式有这些:
A、召开家长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幼儿在园生活情景。
幼儿年龄小,回到家中,难于清楚向家长表述自己在园情况,家长当然想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了,因此开学以来,我细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点滴,并把活动情况及一些教学活动拍成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在家长会上,播放幻灯片,向家长详细讲述,
还总结开学来孩子在园情况,存在问题,组织家长学习育儿文章,共同交流育儿心得。
B、认真填写《幼儿成长记录卡》细心观察每位孩子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孩子的优点和努力方向,在表扬孩子的进步同时,也客观分析孩子的不足,并向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
C、开展快乐的亲子活动
六一儿童节,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亲子活动游戏,小宝宝和家长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家长观察孩子的表现及其与同伴之间的差异,亲子活动给大家带了了快乐,也拉近了家长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了家长的理解、参与,从而更好搭起了家园共育的桥梁。
D、利用校讯通短信服务
如何让每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园情况,达到更好的家园合作,我通过短信,向家长汇报学习内容,或孩子当天表现。通过短信达到以下四种效果:
短信报喜—与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
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将幼儿在园的出色表现或进步用“短信”形式告知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常常发一些短小的报喜信息“阳阳今天做早操课认真了,表扬你哦。”等等,家长和孩子阅读短信,心里甜密密的。家长和孩子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喜爱。
短信解忧—寻找教育的策略。短信报喜,莫忘解优,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各方面发展也不尽相同,每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更是各具风采。有时当孩子犯错误,如果面对面交流,交流的语言没有经过慎密思考,往往会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我适当选择用短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短信释疑—让误会化理解。彤彤是位聪明的孩子,其家人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在自理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有一次下课,彤彤宁愿直接站在课室尿裤,也不愿意上厕所,我批评彤彤,结果彤彤妈
妈接受不了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对我们老师不理睬,所以我利用短信化解误会,“聪明的彤彤,在学习上你是同伴的榜样,可是老师希望你能学会自己照管自己,因为聪明的孩子不但有聪明的脑袋,还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加油。”信息流露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彤彤的妈妈也明白了我们老师的一片苦心,化解了一场误会。
短信问候—传递爱的祝福。每逢节日,如春节、妇女节、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家长会收到来自我们老师的祝福,如果孩子没上学,也会收到老师的真情问候,让短信问候和祝福深深传递老师、幼儿、家长之间浓浓的爱意。
E、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家长也要参与到活动当中,因为家长们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在开展活动,需要家长准备材料,我们提前通知家长,配合收集材料。例如:常识课《各种扇子》,家长为孩子准备许多不同扇子,开展扇子展览会,有丰富的材料,每个小朋友认真观察各种扇子,欣赏各种美丽的扇子,认识扇子的材料、功能。最后制作 “扇子”,手里握着自己做的扇子,小宝宝感觉很有成就感,在音乐中愉快地跳扇子舞!回到家里还主动为家人扇扇风,培养了孩子从小关爱家人的情感。这就是家长的积极配合,使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很好的效果。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做好家长的工作有很多方法,重要的是教师用真心、耐心、丰富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知识去换取家长信任和支持配合。
在家园共育中,我们充分发挥家园优势,开展家长工作需要创新。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增强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放心,有利于家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家长工作,让我们携手合作,为社会共育人才!
jiaoyuluntan@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