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专题

着力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日,运载着货物的集装箱货车队从天津港太平洋码头发车,标志着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启动。人民视觉
日,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举行。图为代表在论坛展会上的手工艺品区参观。人民视觉
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在青岛举行,10国与中、日、韩海上互联互通向纵深发展。图为代表在观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1模型。人民视觉
引领政策协调 谋求务实合作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二十国集团(G20)经济政策合作中的一大核心内容,不仅在应对危机中发挥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也是后危机时代G20发挥领导力、引领全球经济走向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道路的关键工作。
然而,在经历危机期间的高峰表现后,G20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在后危机时代出现了下滑。这一下滑,部分是经济走向常态的自然后果,更主要是由于G20内部各经济体面临的经济挑战出现明显分化,继而带来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分化。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紧密联动,使得主要经济体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对其他国家的国内经济调控带来了不可回避的挑战。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领域的矛盾浮出水面。
近年来,G20各轮值主席国与其他国家一道,一直在积极探索推动常态时期G20宏观经济合作的方式,包括充实关注议题,建立越来越深入完备的合作机制等。目前,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减小全球失衡;二是加强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以促进短期全球市场稳定与增长;三是通过结构改革和基础设施投资以在中期促进潜在增长;四是强调各项宏观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譬如财政可持续性议题、促增长政策的包容性问题等。
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成果的落实,G20还加强了其成员间的互评程序,并建立了问责评估机制。这为G20引入了更大的来自同行评议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以强化有关经济体落实政策承诺的政治意愿。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非常脆弱,面临来自多方面复杂而艰难的挑战,全球潜在增速相比危机前已明显放缓。应对这些全球经济层面的基本挑战,不仅需要各国之间的政策合作,还需要不同政策领域间的协力配合。
今年以来,G20在多方面做出了务实努力。首先,G20意识到之前宏观经济政策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而当前的低利率乃至负利率环境对经济可能存在负面影响,开始明确强调短期和中期内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等多方面工具的共同使用与相互配合。其次,G20为加强结构改革的结果导向,明确了G20结构改革的九大领域、每个重点领域改革的指导性原则及量化衡量指标。这对于加强G20经济体实施结构改革的努力,针对性破除影响潜在增速的结构性障碍,是必要的一步。第三,作为今年的轮值主席国,将创新型增长作为一个关键议题纳入议程,引领G20经济体更为重视在中期实施提升经济增长潜能的政策行动,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转移,并强调工业化进程的包容性。这一议题不仅本身与全球增长直接相关,还拓宽了G20的政策合作空间,并具有很强的动能作为一个常设议题在G20工作层面延续。
目前看来,G20宏观经济政策覆盖面逐步增大,同时政策领域之间的协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发展与全球经济形势走势息息相关,对轮值主席国引导和把握议程的能力也提出了更大挑战。未来,G20在自身机制建设上还存在更多努力空间。
改革金融架构 激发经济活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成了G20首届领导人峰会的召开。各国形成共识,以改革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努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从此,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成为G20重要的常设性议题。2012年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成立,为G20层面推动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提供了新的依托。此后,该工作组的工作一度停滞。2016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重新启动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在G20层面继续推进完善国际金融架构。
国际金融架构缺陷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推动其改革的最初动力。然而,老的问题至今仍未根本解决,新的风险又在不断涌现,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加以应对。一方面,应有效抑制当前金融市场风险不断上升的挑战,逐步提高各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建立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框架支撑。因此,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既要能够应对当前出现的短期风险,又要能够对长期的治理机制给出设计思路。
2016年,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重点关注五大问题:推动(IMF)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改善主权债务重组;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督管理;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特别提款权作用。这五个问题既注重对当下短期风险的关注,同时又体现了G20议题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的延伸。
改善主权债务重组,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督管理,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等,重在应对短期风险。当前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仍在不断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造成跨境资本流动加剧,特别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资本大进大出使得其汇市和股市波动加剧。跨境资本的高速流动也造成各国金融风险关联度和传染性上升,局部或个别国家的金融风险更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震荡效应。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债务规模不断上升,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风险点,也成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阻碍。为抑制以上风险,需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督管理,同时改善主权债务重组体系,维护债务的可持续性。
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提高国际社会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的金融安全网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以IMF为主的全球安排;地区金融安排;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各国自身的外汇储备。完善全球金融网主要是为各国提供更多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动荡的可用干预资金,从而达到危机预防和危机救助的目的。在这方面,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除了继续完善各层次金融安全网的自身建设之外,还研究如何加强不同金融安全网之间协调与合作。
推动IMF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和提升特别提款权作用更加着眼于长期。IMF份额和治理结构的改革目标是适应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逐步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虽然近期主要是推动基金组织完成第十五次份额改革检查,但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却是未来数年应该持续坚持的工作。提升特别提款权作用的目的是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这更是一项长期工作。
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会引发对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的讨论。本次改革与此前一个重大的不同在于,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与全球经济格局的不匹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活力释放。在中国和G20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这一工作远未结束,G20应进一步推动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提升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不断释放世界经济活力。
推动形成共识 助力结构调整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的增长放缓。在采取结构改革政策提升经济体潜力和韧性方面,各国达成的共识日趋增多,客观上提升结构改革在G20议题中的地位。结构改革已经同货币和财政政策一道,作为G20最重要的工具,共同促进强劲、平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结构改革议题作为增长框架的一部分诞生于2009年匹兹堡峰会,但由于当时全球经济仍然在危机最为严峻的时期,结构改革并未成为各国政策协调的重点。2010年首尔峰会提出了首份着眼于结构改革的《多年发展行动计划》,但伴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结构改革仍未能成为增长框架的重点。直到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结构改革的地位才有了显著提升,峰会通过了G20五年中期增长目标,自2013年起到2018年止,通过各类结构改革措施使G20国家整体GDP再额外增长2%。2016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进一步提升了结构改革的地位。根据今年7月第三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G20已经核准“深化结构改革议程”,确立了结构改革优先领域和结构改革指导原则,并构建了结构改革指标体系,使各国的增长战略更多地包含结构改革内容。
结构改革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目前G20各国重点关注的优先领域包括:创新、产品市场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体系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财政可持续性及贸易投资开放。
创新是一国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的基石,也是一国在未来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国可以通过提升研发支出、促进私营部门参与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成果转化等方式促进创新。各国协调侧重协同创新,促进创新技术成果的扩散转移;产品市场改革是结构改革的基础,产品市场的扭曲是否得以去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他结构改革的有效性。
基础设施投资是各国进行结构改革措施中的优先选项,因为其既能够在中长期打破经济增长瓶颈,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又能够在短期提升经济增速。目前G20各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正积极开展合作,通过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加强各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的整体协同与合作;银行体系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对于提升金融体系稳定和资本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各国目前的关注重点包括在2016年底前完成巴塞尔协议Ⅲ框架、应对资产管理业务结构脆弱性、全球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普惠金融发展等;财政可持续性改革措施将为灵活性财政政策提供保障,各国致力于探索增长友好型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并就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包容性框架开展合作;贸易投资开放是各国协同性最强的结构改革领域,今年新设立的贸易投资工作组致力于促进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并制订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
G20为各国在结构改革领域的协调提供了全新平台,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能。展望未来,为使结构改革更加有效,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深化合作:弥合各国结构改革优先领域与各国实际改革举措之间的差距;基于收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结构改革协调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为各国结构改革措施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配合提供指引;促进各国改革经验成果得到共享。
(本版作者单位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远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展望“十三五”之八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将会做些什么?
&&&&来源:&&&&
“要完善全球治理,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要共同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早在2013年的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把全球经济治理问题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的确,当前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一方面,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一些国家经济尚未摆脱衰退之势。
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别提出: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备受瞩目的“十三五”进程中,中国将如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会从哪些方面着手行动?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 提高制度性话语权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各国在制定和执行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对某些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共同的调整。从广义上讲,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在接受人民财经专访时表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政策的外部性明显加大,中国制定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会对国际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比如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自身的事,而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另一方面,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变化,对中国也会带来较大影响。在相互影响下,需要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这一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表现得越来越迫切。“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这个概念,表明中国愿意主动作为,并且在促进全球经济新平衡中贡献第二大国的力量。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不仅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更要将国际环境和形势纳入考察视野,对我国来说,既要兼顾国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又要注意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源配置的复杂性。
针对如何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匡贤明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第一,要进一步推进自身开放,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全球经济稳定做出贡献;第二,要用好G20这个平台,并且尽快把G20机制化。明年中国将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在这方面可以主动设置议题,推进相关改革;第三,要充分利用亚投行等机制,对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边际改进,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加快推进IMF等现有国际机构的改革。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则建议,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在当前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创新,朱光耀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中国需要提高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加强中国同国际社会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沟通提供重要的机制保证;二是要对传统的财政标准进行新的思考和必要的调整;三是要研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要对相关指数的相关系数进行调整以使其更真实地反映经济结构变化的情况和经济增长的真实状况。
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十二五”时期,我国在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平台,成功举办了APEC峰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议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瑞士、冰岛、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签署自贸协定,并着力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启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谈判等。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进一步推动多边贸易谈判,推动自由贸易区发展,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霍建国认为,中国应继续发挥在WTO中的影响力,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不断提高我国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匡贤明对人民财经表示,在开放新阶段,我国开始主动参与国际经济秩序构建与全球经济治理。从现实情况看,重点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加快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自贸区建设,尤其是重点推进中欧自贸区建设,形成全球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三是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发展等,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新规则的制定。在这些战略中,无疑“一带一路”是核心。
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还提到,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习近平9月下旬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也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
在平衡国际金融秩序并推动其改革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始终秉持着负责人的态度。目前,我国已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出资设立丝路基金、签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谋求在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组织里与自身贡献、能力相匹配的权力。
放眼“十三五”,“开放”作为核心发展理念之一,已经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开放合作之路描绘了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中国经济发展及改革将会催生出新的活力,中国也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编:刘军涛、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
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机遇(钟声)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中国致力于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G20成员领导人将同有关嘉宾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相聚西子湖畔,共商全球经济治理大计。作为G20主席国,中国将继续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长期以来,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延续了二战后发达国家主导的基本架构。特别是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呼风唤雨,发挥主导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快发展,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提高,深刻改变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加之金融危机爆发进一步暴露出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深层困境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的弊端,七国集团再也难以垄断世界经济事务。国际上要求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的呼声上升。在此背景下,2008年G20机制升格为峰会,对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杭州峰会主办国,中国坚持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致力于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引导有关各方求同存异,凝聚共识,维护合作大局。中国邀请自G20峰会机制建立以来最多发展中国家与会,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从大国协调逐渐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过渡,推动形成各国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近年来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缓慢,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同时,全球多边贸易和投资体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投资规则制订竞争上升等挑战。中国始终以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的影响力,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倡导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为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中国推动将贸易投资列为G20核心议题,打造G20贸易部长会和贸易投资工作组等机制化平台。中国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尽快实施,加强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规则的一致性,避免碎片化,使区域一体化成为迈向经济全球化的通途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障碍。中国推动G20制定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开启多边投资规则制定进程,促进跨境投资合作。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动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续有进展。接任G20主席国以来,中国致力于推动重启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推动IMF和区域金融安全间的协调合作等。中国将在杭州峰会上引领深化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推动IMF尽快完成第十五次份额总检查,进一步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将在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的正能量。人们共同期待全球经济治理新一轮改革从西湖之滨、钱塘江畔扬帆起航。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习近平: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_网易新闻
习近平: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习近平: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国际在线消息:习近平4日在G20杭州峰会上致开幕辞时说,二十国集团应该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用。应该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加强在金融监管、国际税收、反腐败领域合作,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原标题:习近平: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发挥金砖作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发挥金砖作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央广网百家号近年来,世界经济处于疲弱期,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有所上升。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调整期,面临新的挑战。在金砖合作步入第二个十年的重要时刻,金砖国家该如何应对挑战,共同开创第二个“金色十年”?倡导“发挥金砖作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指出金砖国家“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对话、协调、合作,为维护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为新时期金砖合作把脉开方,点明了金砖国家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能让进步持久。”开放包容,是金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砖“中国年”的一大亮点。在中国接任金砖主席国当日,习近平主席就致信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阐述推进金砖“中国年”的总体设想。五国建立了常驻纽约、日内瓦、维也纳代表的定期会晤机制,加强就重大问题的沟通协调。中方还在会晤主题和成果设计等环节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体现了最广泛的共识。厦门会晤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重申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促进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晤期间表示,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增长,要加强协调,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表示,在厦门会晤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再次齐声向世界传递出金砖机制秉承的价值理念。在经济全球化遇到阻碍、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今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更具时代意义。希望更多国家能从金砖机制中汲取智慧,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通过深化合作谋求发展,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塞萨尔?席尔瓦对本报记者说,金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力量,在本次工商论坛中深入讨论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举措。“作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我想说我们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在全球都有业务,而且主要市场在巴西以外的地区。我们对‘开放’一词非常敏感。发展中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金砖国家肩负着重要责任。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让我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埃及《消息报》记者侯萨姆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和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发展,其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厦门会晤强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对世界意义重大。努力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否会触动其他国家的利益?针对国际社会的种种疑惑,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作出明确回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是要动谁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英国广播公司对此评价道:“在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响亮地发出不同的声音。”过去十年,金砖国家走出了一条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团结不封闭的新路。如今,金砖合作的意义已超出五国范畴,承载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期望。本次厦门会晤期间举行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向好,应该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深化南南合作,打造“金砖+”的合作模式,建立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携手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南非赛库集团资深总裁泽纳瑞阿?巴伦兹对本报记者说,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是一个关乎“相容”还是“排外”的重要问题。金砖国家当前的选择,让其他国家感受到这个合作机制是包容的,欢迎各国都来参与合作。她强调说:“这太重要了!因为一旦别的国家感到自己被排除在某一机制之外,就有可能产生对抗与排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格局的变化正由量变转变为质变,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世界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会上升,历史的任务落到了金砖国家的身上。厦门会晤在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召开,迫切需要与会国家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加强南南合作、维护全球化贡献智慧与方案。今年以来,金砖五国共同制定了《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电子商务合作倡议》等文件,大力支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为五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探寻新方向。《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中强调,金砖各国将继续就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开展工作,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挖掘金砖国家增长新动能。确保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中国在各种场合,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改革,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完善作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首次发表新闻公报,呼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此次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述了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方面应当作出的抉择——“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现实,并且完善深海、极地、外空、网络等新疆域的治理规则,确保各国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在《厦门宣言》中,金砖五国领导人明确了将努力提高金砖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推动建设开放、包容、均衡的经济全球化,以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为解决南北发展失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着深刻变革,此次厦门会晤加强了金砖国家的凝聚力,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新方案,为金砖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金砖国家之间合作潜力很大,充分发挥金砖作用,能有效整合各国资源,共同应对挑战,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持续提供强劲动力,扩大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同时也能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新的贡献,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保罗?巴蒂斯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金砖国家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需要扩大“朋友圈”,这样既有利于金砖机制不断成熟发展,也能让更多发展中国家获益。过去十年,金砖合作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了有益探索。从厦门会晤再出发,金砖国家将继续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加速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合力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治理模式和规则,在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的同时,确保各国权利共享、责任共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央广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经济治理 专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