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后催收骚扰通讯录犯法吗被骚扰怎么办

以前一同事贷款,把我填为了紧急联系人,现在要债的来骚扰我-免费法律咨询-中顾法律网
品效营销:中顾总机
当前位置: &
& 以前一同事贷款,把我填为了紧急联系人,现在要债的来骚扰我...
中顾法律网投诉平台
中顾法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以前一同事贷款,把我填为了紧急联系人,现在要债的来骚扰我...
用户:qwry***
| 浙江-杭州 | 发布: 11:18:35
以前一同事贷款,把我填为了紧急联系人,现在要债的来骚扰我,还说我是什么联合骗贷的,请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被纳入征信黑名单吗?我真的是不知情啊,什么紧急联系人根本不在我允许的 情况下就加了,什么玩意啊!!!
登录中顾法律网会员注册
登录回复咨询可查看联系方式!请勿灌水,否则将取消查看权限!
(咨询请说明来自中顾法律网)
已帮助2281人
你好,这个纯粹是吓唬你,别人填了你的号码。你又不知情,且跟你只是同事关系
您还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
相关法律问题
0位律师解答
5位律师解答
6位律师解答
1位律师解答
0位律师解答
相关法律法规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专业律师推荐
同城专长律师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鲁ICP备号 【济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备案:20】
版权所有:济南中顾法商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闻热线:021-
男子莫名成“紧急联系人”一天接10多个追债电话
&nbsp&nbsp&nbsp&nbsp原标题:莫名成“紧急联系人”一天接10多个追债电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律师:如果收到多次恶意拨打的骚扰电话,可报案&nbsp&nbsp&nbsp&nbsp■天府早报记者刘睿&nbsp&nbsp&nbsp&nbsp成都马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儿,他被一家贷款公司持续电话骚扰催还钱,但向这家贷款公司借钱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朋友李某。马先生打来热线称,“李某是我前同事,几年前就已经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了紧急联系人。”事实上,马先生所面临的情况并非个案。对此,律师表示,“紧急联系人”并不是担保人,没有还款义务,不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来电已经影响正常生活,可报警处理。&nbsp&nbsp&nbsp&nbsp经历&nbsp&nbsp&nbsp&nbsp莫名其妙成借贷“紧急联系人”&nbsp&nbsp&nbsp&nbsp过去的一个月里,并未向任何机构借款的马先生平均每天都会接到10多个催债电话,这让他不堪其扰。原来,数年前的一个旧同事李某,在向一家民间贷款公司贷款时,将马先生设定为紧急联系人。其后,并不知情的马先生,作为紧急联系人,竟然成为这家贷款公司的电话轰炸目标。“几年前,这个老同事辞职了,我们虽然在一个大办公室,但交集并不多,所以之后就没有再联络过他。”马先生非常困惑,不知道当时李某为何将他设置成紧急联系人,“我也问了单位上的其他同事,大家都没有跟他联系过,让我上哪儿找他去?”&nbsp&nbsp&nbsp&nbsp威胁&nbsp&nbsp&nbsp&nbsp将合同寄到户籍所在地村委会&nbsp&nbsp&nbsp&nbsp马先生将他所知道的情况告知了贷款公司工作人员,但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贷款公司的电话仍然会不厌其烦地打进来。“不管我怎么说,公司的人都让我联系李某,让他还钱。”马先生说,工作人员称李某欠了300多元钱,并威胁说,要么联系李某督促他还钱,要么让马先生换手机号码,不然会一直拨打他的电话。&nbsp&nbsp&nbsp&nbsp果然,每天下午马先生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让他无法专心工作。&nbsp&nbsp&nbsp&nbsp此外,贷款公司还向马先生发来短信,天府早报记者看到,短信称,“马*,您的朋友李*在*贷款公司的分期业务因严重逾期,目前涉嫌恶意拖欠,为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请转告其处理并联系我们。”在另一条短信里,该公司还声称,“如仍未处理,我们将寄送相应合同资料到您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马先生非常无奈和愤怒,“等于他们还知道我的户籍地,我住哪里他们都知道,我的人生安全都受到了威胁!”&nbsp&nbsp&nbsp&nbsp贷款公司&nbsp&nbsp&nbsp&nbsp请求紧急联系人协助&nbsp&nbsp&nbsp&nbsp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拨打了该贷款公司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称,如果借款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还款,且无法联系上,公司的风险管理处便会拨打借款人当初留下的紧急联络人电话,请求协助公司联系到借款人,人工拨打电话催促还贷是正常的办公流程。对于紧急联络人,客户称,“这是由借款人本人同意后,自愿填写上去的。”但对于是否经联络人本人同意,客服人员表示无法确定。对于马先生的诉求,客服人员回复称,“如果紧急联系人确实不知情且联系不上借款人,我们核实情况后会再做处理。”&nbsp&nbsp&nbsp&nbsp对于紧急联系人如何确认,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紧急联系人的电话,会作为了解客户情况的途径。”该工作人员称,联系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系亲属,一类是朋友。那需不需要打电话核实确实是这样的关系呢?该工作人员答复:“征信系统现在已经很全面了,一般不会确认关系,对于有一些贷款类产品,会提前告知客户,需要联系直系亲属和其他联系人。”&nbsp&nbsp&nbsp&nbsp另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则称,该银行只能留直系亲属的联系方式,不允许留朋友电话。&nbsp&nbsp&nbsp&nbsp律师说法&nbsp&nbsp&nbsp&nbsp“紧急联系人”被骚扰可报警&nbsp&nbsp&nbsp&nbsp紧急联系人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吗?对此,四川国金律师事务所赵本富律师称,紧急联系人不是连带保证人,不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往往紧急联系人与当事人有密切关系,比如夫妻等近亲属关系。当发生贷款或申请信用卡时,贷款公司或银行都会要求填下紧急联系人。他们主要是担心,万一不及时还款,可以提醒当事人。”赵本富指出,在此程序上,确实也存在一部分借款人在填写紧急联系人时,不负责任地填上一般朋友或乱填写手机号码的情况,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情况确实无法避免,只能双方协商解决。”&nbsp&nbsp&nbsp&nbsp赵本富表示,骚扰电话是否构成违法,公安机关是否受理,主要看骚扰程度、次数、言语内容等情节来综合界定。“如果有多次发送侮辱、恐吓短信或多次恶意拨打骚扰电话的行为,且影响了他人正常生活,则构成违法,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nbsp&nbsp&nbsp&nbsp违法者进行处罚。当然,建议遇到此情况的人,可以通过录音作为报案依据。”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男子莫名成“紧急联系人”一天接10多个追债电话
日 08:38 来源:天府早报
&nbsp&nbsp&nbsp&nbsp原标题:莫名成“紧急联系人”一天接10多个追债电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律师:如果收到多次恶意拨打的骚扰电话,可报案&nbsp&nbsp&nbsp&nbsp■天府早报记者刘睿&nbsp&nbsp&nbsp&nbsp成都马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儿,他被一家贷款公司持续电话骚扰催还钱,但向这家贷款公司借钱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朋友李某。马先生打来热线称,“李某是我前同事,几年前就已经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了紧急联系人。”事实上,马先生所面临的情况并非个案。对此,律师表示,“紧急联系人”并不是担保人,没有还款义务,不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来电已经影响正常生活,可报警处理。&nbsp&nbsp&nbsp&nbsp经历&nbsp&nbsp&nbsp&nbsp莫名其妙成借贷“紧急联系人”&nbsp&nbsp&nbsp&nbsp过去的一个月里,并未向任何机构借款的马先生平均每天都会接到10多个催债电话,这让他不堪其扰。原来,数年前的一个旧同事李某,在向一家民间贷款公司贷款时,将马先生设定为紧急联系人。其后,并不知情的马先生,作为紧急联系人,竟然成为这家贷款公司的电话轰炸目标。“几年前,这个老同事辞职了,我们虽然在一个大办公室,但交集并不多,所以之后就没有再联络过他。”马先生非常困惑,不知道当时李某为何将他设置成紧急联系人,“我也问了单位上的其他同事,大家都没有跟他联系过,让我上哪儿找他去?”&nbsp&nbsp&nbsp&nbsp威胁&nbsp&nbsp&nbsp&nbsp将合同寄到户籍所在地村委会&nbsp&nbsp&nbsp&nbsp马先生将他所知道的情况告知了贷款公司工作人员,但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贷款公司的电话仍然会不厌其烦地打进来。“不管我怎么说,公司的人都让我联系李某,让他还钱。”马先生说,工作人员称李某欠了300多元钱,并威胁说,要么联系李某督促他还钱,要么让马先生换手机号码,不然会一直拨打他的电话。&nbsp&nbsp&nbsp&nbsp果然,每天下午马先生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让他无法专心工作。&nbsp&nbsp&nbsp&nbsp此外,贷款公司还向马先生发来短信,天府早报记者看到,短信称,“马*,您的朋友李*在*贷款公司的分期业务因严重逾期,目前涉嫌恶意拖欠,为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请转告其处理并联系我们。”在另一条短信里,该公司还声称,“如仍未处理,我们将寄送相应合同资料到您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马先生非常无奈和愤怒,“等于他们还知道我的户籍地,我住哪里他们都知道,我的人生安全都受到了威胁!”&nbsp&nbsp&nbsp&nbsp贷款公司&nbsp&nbsp&nbsp&nbsp请求紧急联系人协助&nbsp&nbsp&nbsp&nbsp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拨打了该贷款公司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称,如果借款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还款,且无法联系上,公司的风险管理处便会拨打借款人当初留下的紧急联络人电话,请求协助公司联系到借款人,人工拨打电话催促还贷是正常的办公流程。对于紧急联络人,客户称,“这是由借款人本人同意后,自愿填写上去的。”但对于是否经联络人本人同意,客服人员表示无法确定。对于马先生的诉求,客服人员回复称,“如果紧急联系人确实不知情且联系不上借款人,我们核实情况后会再做处理。”&nbsp&nbsp&nbsp&nbsp对于紧急联系人如何确认,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紧急联系人的电话,会作为了解客户情况的途径。”该工作人员称,联系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系亲属,一类是朋友。那需不需要打电话核实确实是这样的关系呢?该工作人员答复:“征信系统现在已经很全面了,一般不会确认关系,对于有一些贷款类产品,会提前告知客户,需要联系直系亲属和其他联系人。”&nbsp&nbsp&nbsp&nbsp另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则称,该银行只能留直系亲属的联系方式,不允许留朋友电话。&nbsp&nbsp&nbsp&nbsp律师说法&nbsp&nbsp&nbsp&nbsp“紧急联系人”被骚扰可报警&nbsp&nbsp&nbsp&nbsp紧急联系人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吗?对此,四川国金律师事务所赵本富律师称,紧急联系人不是连带保证人,不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往往紧急联系人与当事人有密切关系,比如夫妻等近亲属关系。当发生贷款或申请信用卡时,贷款公司或银行都会要求填下紧急联系人。他们主要是担心,万一不及时还款,可以提醒当事人。”赵本富指出,在此程序上,确实也存在一部分借款人在填写紧急联系人时,不负责任地填上一般朋友或乱填写手机号码的情况,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情况确实无法避免,只能双方协商解决。”&nbsp&nbsp&nbsp&nbsp赵本富表示,骚扰电话是否构成违法,公安机关是否受理,主要看骚扰程度、次数、言语内容等情节来综合界定。“如果有多次发送侮辱、恐吓短信或多次恶意拨打骚扰电话的行为,且影响了他人正常生活,则构成违法,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nbsp&nbsp&nbsp&nbsp违法者进行处罚。当然,建议遇到此情况的人,可以通过录音作为报案依据。”我的位置:
“窃取”通讯录,昭告“全世界”!“拍拍贷”这样催债太流氓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毛锦伟
摘要:逾期还款固然有错,可“拍拍贷”如此逼债,就合法吗?
“你好,XXX现拖欠拍拍贷贷款未还……若今天再不处理将协议曝光所有信息。烦请转告,谢谢!”某天,与网贷平台“拍拍贷”毫无关系的你,或许手机会收到这样一则短信。原因是,你认识的这个人在“拍拍贷”上借钱未按时归还。
而此时,对于这个借款人“XXX”来说,处境更为尴尬:手机通讯录里的数百亲友,都同时收到了这个短信,并且每天一条,直至还款。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询问、质问、甚至愤怒的电话,以及无尽的尴尬和难堪。
日前,多人向“12345”投诉网贷平台上海“拍拍贷”使用盗取手机通讯录、骚扰亲友等恶劣手段催债。逾期还款固然有错,可“拍拍贷”如此逼债,就合法吗?
拍拍贷给借款人亲友发送的催债短信。
逾期10天,“全世界都知道了”
江苏泰州的张先生日前向本报讲述了在“拍拍贷”借款的一段经历。他从2014年5月份起,就开始在“拍拍贷”上借款。一开始3000元,按月准时还款后,借款额度逐渐增加;到年初,张先生已累计在“拍拍贷”上借了18000元。按还款计划,他每月需要还款约2000元。
今年2月,趁着过年假期,他换了份工作。但新旧单位的更替让工资断了一个月,这直接导致他3月份的还款有些困难。逾期后,“拍拍贷”打来催款电话,张先生提出希望网站看在他信用记录不错、以前一直准时还款的份上,能宽限一段时间。当时,网站客服只是催促尽快还款,并未多说什么。
没想到,逾期10天后,一条短信在张先生周围“炸”开了。他的手机通讯录中,家人、亲友、同事,至少有上百人不约而同地收到了“拍拍贷”的催款短信,一部分还收到了电话。内容都是希望他们尽快“转告”张先生,不尽快还款,就“摊上事了”。大多数人觉得很莫名,当即询问怎么回事,为何通知到了这里;更多人则是觉得不安,质问他借钱,为何将别人的电话透露给了网站,质问除了电话还透露了什么?一时间,张先生焦头烂额,只能一边赔不是,一边不断地解释欠钱是真,但电话并非自己泄露的……
如今,在周围人的眼中,张先生已成了“老赖”。他说,这让他“颜面扫地”,抬不起头。更尴尬的是,这样的短信每天发一波。无奈之下,张先生只能借钱,赶紧还上了欠款。
“拍拍贷”如何拿到了通讯录?
在“12345”,包括张先生在内,有不少人都投诉反映了相同的遭遇。投诉者认为,自己欠款固然有错在先,但“拍拍贷”此举更为恶劣。
记者联系了这几名投诉者。据称,当初在注册为“拍拍贷”的借款人时,网站只要求用户留了两名联系人的信息,用于核对信息用。那么,“拍拍贷”究竟是如何获取通讯录中大量亲友电话信息的?有人猜测是通过手机“APP”,调取了手机中的通讯录信息,并在后台提供给了“拍拍贷”平台;有人猜测是雇佣了“黑客”,“盗取”了客户的信息……
通过反复询问“拍拍贷”的注册环节,记者“锁定”了一个细节。在注册时,“拍拍贷”均要求注册人提供手机号在运营商处登记的服务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理由是验证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用。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查看过去的通话记录,确认作为主要联系方式的手机号码是否为常用号码,确认手机号码有没有经过实名认证等等。当时,张先生等借款人并未对这一要求起疑心。
如今看来,“拍拍贷”就是通过此举在后台保留了借款人过去的通话记录,并从中分析出了联系人名单,用于催债。显然,索要手机号服务密码的真正用途也正在于此,“验证身份”不过是个幌子。
律师:“拍拍贷”侵犯了隐私权
张先生认为,“拍拍贷”套取联系人信息,侵犯了他的隐私权;无端骚扰借款者亲友,也侵犯了其他人的权利。
就张先生的说法,记者拨打了“拍拍贷”的客服。3018号客服认为这是网站的正常催款手段,网站并没有将这些联系人信息公布出去,所以并不存在侵犯隐私。
记者留意到,在借款人“注册协议”中,网站称“拍拍贷有权使用其通过正当方式获取的借款人的信息资料,且有权将信息资料提供给合作方,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使用。”通过套取手机号服务密码获取联系人信息,是否属于“正当方式”?向亲戚朋友发送骚扰短信,又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呢?
世泽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专家称,验证手机号码是否为常用方式有很多,提供话费账单亦可。而以此为由直接索要借款人手机号服务密码,并套取了联系人信息,这种获取信息方式显然不正当,有一定的欺骗成分。同时,网站在获取借款人信息后一样有使用限制。借款人的家人、同事等与“拍拍贷”并无任何关系,向他们发送容易引起误解的催债短信,也显然属于使用不当。法律专家认为,“拍拍贷”此举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
此外,“拍拍贷”网站也约定了逾期的惩罚措施,如逾期30天以上时,会使用黑名单曝光机制,公布借款人的个人资料和信息。但显然,告知亲友也不在约定之列。
其他一些网贷平台也存在类似的做法,图为另一家网贷平台发出的催债短信。
应重视资格审核、合法催收
“拍拍贷”是一家P2P网贷平台。据业内人士介绍。网贷平台为了吸引投资,承诺了一定的赔偿保本措施,这就给网贷带来催收的压力。
但是,巨大催收压力的背后,是网站对于借款人的审核环节存在问题。到网贷平台借款的,不少人的借款资质显然存在问题;但据记者了解,在“拍拍贷”上,很多人只提供了身份证就借到了钱。
山东济南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刚刚18岁,高中辍学,竟然只用身份证在“拍拍贷”上借了两笔钱,总计3600元。等催款短信发到了张女士手机上,她才知道儿子在外面欠了债。浙江台州的陈先生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交了身份证申请了一下,竟然批下来5000元的借款,可算了下手续费和利息,借款成本不低,对于打工的他来说并不划算……
在一些网贷论坛上,记者看到“拍拍贷”的借款人中,还充斥着赌徒等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本应该在审核环节加以剔除的,但都借到了款。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网贷平台遍地开花,对这些平台来说,健康发展、降低经营风险,重视审核环节、尝试有抵押的贷款等才是正道。学“放高利贷”的,用流氓手段催债,显然不是长久之策。希望监管部门出手,予以规范。
题图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邮箱:)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催收骚扰通讯录犯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