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赚快手10万粉丝能赚钱吗比赚钱难

在快手上自己制作作品赚粉丝赚到1000个难不难_百度知道
在快手上自己制作作品赚粉丝赚到1000个难不难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去嘛,我来给你赞
你去快手,我来支持你
嗯,我在快手上已经制作了53个作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到底多少粉丝才能赚钱
作为自媒体人,能让肾上腺素分泌加快的除了新鲜出炉的热点,就是有人愿意花钱找你投放广告了吧。毕竟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认知和思维水平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银行卡上的数字才是真正的强心剂。诚实点,谁做粉丝不是为了赚钱啊!作为一个入坑时间还不长的公号狗,自知粉丝体量还太小,一直没怎么考虑变现的事。直到前几天的一个留言问我的号是否可以接软文广告之类的,才让我对公众号变现这个事上了点心。1多少粉丝才能赚钱说一下我自己的公众号情况吧,3月末才开始写,本来就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来做的。8篇文章就拿到了原创,然后紧接着在知乎爆了一个千赞的回答,每天能为公众号导流几十个,最好的一篇上了领英的三条,还有几篇被几个行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号转载,截止目前一共发了20篇文章,粉丝3000出头。一直知道软文广告占公众号收入的大头,但查过相关资料,也问过做得好的同行,基本都说起码要几万粉丝才会有广告主找上门,最低也得是五位数,所以一直没多想赚钱的事,这次算得上是意外的惊喜了。找我投广告的是一家做在线英语口语的公司,我好奇的问了一下为什么找我这样渺小得在各种榜单绝对都找不到的号,而且我的领域是职场和自我认知,和英语还真没什么关系。对方直接说:粉丝多的大号往往不够精准,粘性也不如小号,价格昂贵投放效果却一般。以前可能是预算5万投一个大号,现在很多公司其实更想5000甚至更少的钱投10个甚至更多的小号,小号虽然人少,但是胜在精准粘性高,可能一个小号带来几十个订单,10个小号就是几百个。而且,由于投放的数量较多,类型和体量不一样,风险要比大号少很多,哪怕咪蒙都曾经有过几十万的广告费没带来几个订单,基本打水漂的情况。虽然人力成本会高一些,但是最终的效果是值得的。想起我公司去年也找过咪蒙,当时广告费还没有现在这么高,但也是6位数,结果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的粉丝中自媒体人多一些,相对比较精准,而且粘性很高,目前公众号打开率普遍在2%-5%之间,但我的号的打开率在15%到20%之间,标题党一些的文章甚至可以达到30%的打开率,远远高过平均值,这也是她会找到我的原因吧。无独有偶,有一个做金融的朋友也告诉我有公司找她做股票方面的广告,她的粉丝目前还不足2000,也是胜在人群精准、粘性高。大号虽然坐拥数十万粉丝,但是精准度和粘性必然会有所下滑,长尾效应存在于任何领域,也为普通的非头部玩家带来了新的机会。除了软文广告,还有一个吸金利器就是付费课程了。从去年开始,知识付费市场迎来了新的高潮。得到上李笑来的《通往财务自由之路》截至目前创造了几千万的销售额,职场大号Spenser的写作课程2期卖出了500万,这些我看了都眼红的数字让无数人投身自媒体这个大坑,但也造成一个假象:好像只有形成了IP,或者起码坐拥几十万粉的头部大号才可以从知识付费上分一杯羹,非也非也。关注过一个英语学习与个人成长的号,平常阅读量也就是4-6千,粉丝在10万左右,但是付费训练营竟然有几千人报名,粗略算了一下一年的营收肯定过百万,一个人一支笔单枪匹马一年一百万,性价比也是没谁了。还有一个活粉大概4-5万粉的小号,近期才开了付费社群,小密圈没封之前我看到里面的人数超过700,营收超过20万。如果几万粉你也觉得难,那就再说一个更简单的吧,简书上某个签约作者,公众号的平均阅读量也就几百左右,没错,就是三位数,同样开了写作课,目前已经做成了2期,收入没有上面几位那么吓人,但肯定也抵得上北上广普通白领好几个月工资。只要粉丝对你爱得深沉,愿意为你的任何产品付费,就足以让你过得很舒服,一个死忠粉抵得过1000个路人粉。截至目前,微信的日活已高达近8亿,对于13亿的人口总量,增长空间实际上已经很小了,流量红利基本宣告结束。深挖粉丝价值一定是以后变现的重点,凯文· 凯利的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将愈演愈强。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公众号,只要粉丝精准粘性高,一样能赚钱。2什么样的公众号才能算有价值每天新闻上各种媒体鼓吹的某百万级大号头条广告费突破多少万,千万级大号又估值几个亿,使无数小编陷入了一个误区:粉丝越多的公众号越值钱。实际上,如果说前2年自媒体行业对公众号的价值判断还是流量为王,大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今年的形式已经明显不一样了。比如号称“创投圈科书式必读公号“的42章经,仅仅10万粉丝的小号,竟然拿到了600多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估值起码数千万。要知道去年把2300万女性粉丝矩阵全权卖出的高飞传媒也就卖了5800万,同样都是粉丝,怎么差距比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大?公众号本身就是一个产品,决定价值的因素远不止是粉丝数,与定位、粉丝属性,商业模式、粉丝购买力、粘性等都有关系,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以后的商业发展潜力,能获得风投青睐的公众号不一定体量有多大,但一定是商业模式靠谱,粉丝精准粘性高,有广阔且可以持续的变现空间的号。42章经的核心用户群主要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GP)、非GP投资人、独立财务顾问(FA)以及创业者,这些高端用户无论是购买力还是以后的社群价值都远远超过普通的大号,能获得如此高的估值也就不奇怪了。对比很多八卦娱乐和情感的大号,粉丝大多只是为了消遣和排解,年龄层偏小购买力不足,商业模式太过单一,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广告,且内容的内涵和水准并不稳,往往是凭借一两个爆款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吸粉容易掉粉也快,变现很容易触到天花板,商业前景相对有限,即使百万级粉丝也难以获得创投圈的认可。就好像常常提到的混圈子,同样都是1000人,一个满是高富帅CEO的圈子和一个家庭主妇讨论韩剧的圈子的潜在商业价值当然完全不一样了。3 公众号下半场该怎么玩目前公众号早已超过2000万,每天新增公众号都超过10000个,想在这么多公众号里脱颖而出,成功变现,最好的模式当然是老生常谈的做细分,而这又回到了定位:你的内容是否具有独特性,粉丝画像是什么,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在运营的过程中,越快想明白这些问题越好。如今知识付费里最火的就是写作课了,我也参加了几个相对比较知名的,总体的感觉是:KOL们对于课程其实是尽力了,起码能看出确实是把自己的经验做了全方面的总结,能让你少走些弯路,但是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说大多会教给你一些容易爆的痛点主题和常规套路。毫无疑问,这些肯定是符合人们痛点的,就像前几天刷屏的《在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朋友圈一个职场领域排名前几大号的小编都忍不住吐槽:北京中产,平均每个月焦虑3次,每次养活一篇10万+。知道了痛点是什么,大家就全往这一方面靠,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和相关积累都是差不多的,能写出新意的寥寥无几,导致内容进入了一个同质化的死循环。当然,疯狂追热点也是如此,有个朋友前几天还和我抱怨:“关注2年多的一个大号竟然连续5天都是《我的前半生》,实在忍不了了一气之下取关了。”热点和痛点容易出爆文,但不是人人都能出爆文,相反,如果本身认识和文笔水平高,任何领域都能写出爆文。《《我的前半生》大结局:女人,靠自己才是王道》可以刷屏,《为什么我不做VC了》同样也可以。内容这场文化的满汉全席绝对不是几道川味辣子鸡和广式甜点可以满足的。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想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光凭优质是不够的。就像电视上的网红,瓜子脸欧式大眼高鼻梁美则美矣,但是太多了你不会动心,反倒是美的独特有味道的会让人一眼难忘,稀缺才是好内容真正的标准。希望对你们有用,你的赞赏和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来源:www.jianshu.com,如对本网转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卓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 Hiapk2013
这里有最无节操的小编和最鲜辣的资讯!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黄牛怎么赚粉丝钱?倒票追车抢证无所不用其极
资料图:在分享会上唱歌。
“这场(活动)没报批,他们是偷着办的,只要上去一闹,主办方一害怕,就都让你们进场了”,6日,有网友在微博描述了魏晨在北京举办分享会场外,黄牛(票贩子)欺骗、煽动粉丝时的一幕。
从偷偷倒票到在光天化日卖票,黄牛的业务领域更是拓展到各种发布会和活动,中新网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的黄牛不仅自称“票务代理”,更是花样从粉丝身上榨取利益。
资料图:野蛮生长巡回演唱会海报。
黄牛高价倒票,粉丝、票务联手反击
以前,黄牛都是从粉丝手里低价收票,再转手高价卖出,但目前有媒体爆料称不少黄牛直接从票务公司处拿票。据《北京商报》报道,“业内人士认为,黄牛与票务公司的内外勾结是病灶,背后的利益也滋生了各种乱象顽疾”。
李宇春自2005年出道以来,一直以独特的风格和敏锐的时尚品味活跃在娱乐圈,其举办的个人演唱会和巡回演唱会向来都是一票难求。
6月28日晚,李宇春野蛮生长巡回演唱会正式在网上开售,记者调查发现,某票务公司网站同时在线抢票人数高达134万,创其在线抢座新记录。但随后,网上和社交媒体上均出现李宇春巡演高价票,记者以粉丝身份与多位黄牛询价,这些人异口同声表示拿票渠道正是这家票务公司,黄牛小余告诉记者,“我们都是跟他们签了合同的,只要先给定金,第一、二排不成问题”,原价1880元的VIP在他手里却涨到5000元。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我有1万微信粉丝 如何月赚百万?
稿源:王爷
或许,对于微商的你来说,看到有1万粉丝,应该比较牛逼了。对于运营公众号的你来说,只有1万粉丝,太少了,不屑一顾。不管是算多还是算少,算牛逼还是算差劲,今天来说说我自己运营的一些感受。
这1万粉丝,断断续续运营了1年多了,所以,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确实是比较慢,比较差劲。
一个公众号的运营,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粉丝数量,图文阅读量,转发收藏量以及价值转化率。
一、关于粉丝数量
其实,上面也提到了,我自己运营一年才有1万的粉丝,所以,相对来说,我对粉丝数量的要求不是太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公众号想要获得瞬间的爆发,比如,利用投票获得粉丝关注,关注领红包等方式来进行增加粉丝数量已经比之前难很多了。一方面,微信官方也已经对这些活动进行了限制,有些甚至是直接是不允许了,另外一方面,这种活动太多,已经打扰到了正常使用微信人的生活,大家的参与度已经明显下降。尤其是以品牌销售为导向的旗舰微店账号,在运营推广中更是难上加难,获取粉丝的成本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粉丝的数量,我给大家的建议还是注重质量,求精不求多。我可以说几个例子。
第一个就是我自己,运营微电商之家公众号,每个月其实能够给我产生几千到几万的价值。换句话说,我只要运营好这些粉丝,其实是比上班还要强的。目前,粉丝的价值,才开发了1%,如果能够将粉丝的价值开发10%,是不是就能产生十几万了呢,或者,在幻想点,100%的开发,那是不是就月入百万千万了。
第二个例子,就是在一个新媒体实操大咖的微信里看到,有一个做母乳的卖家,公众号只有1万粉丝,每天有1千多的流水,而她的市场仅仅是局限在北京,只做本地的生意。或许你猜不到,1万粉丝的公众号已经拿到了投资。
第三个例子,是在我最开始做微信的时候遇到的。一个90后大学生,通过微信私人号卖衣服。我问了下,她说微信好友在两三百,日销售额在2000左右。虽然我不怎么信服,但是,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她不仅仅是依靠微信的,家里是有做批发生意的,有线下的实体店,也会出去见客户,微信主要为了给代理及一些零售商看款式样式,中间穿插生活情感动态。所以,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哪怕只有几百的好友,做到销售额几千是不成问题的。
包括我自己在卖山核桃的时候,微信仅仅是作为一个沟通工具,偶尔发一些产品信息,只要有那么一小撮忠实的粉丝或买家,其实就够了。足够你去经营了。
二、关于图文阅读和转发收藏
对于微信运营者来说,除了粉丝之外,最在乎的就是图文阅读和转发收藏量了。有时候,粉丝数可能是其次的,阅读量和转发才是关键。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传统网站的娱乐编辑,由于兴趣使然,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当时只有3个粉丝,然后编辑了一篇娱乐文章,发给了她的几个朋友和微信群看了看,结果迎来了大爆发,文章阅读和转发量上万,粉丝瞬间爆发到上千人,找到乐趣之后,最终,该编辑放弃工作,全职运营了公众号。
所以,对于图文阅读量和转发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内容,即文章本身,包括标题的拟写,文章内容的排版,文章内容的质量,文章末尾的引导等。其次,才是传播的渠道,即你的粉丝和粉丝精准度,微信群的影响力,包括你的微信好友的影响力。如果你所在的微信群,都是互联网大咖牛人,那么,你的一篇好文章,通过他们的转发带来的效益肯定比在你自己朋友圈转发要好。
对于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编辑或者运营人员就能搞定的。至少也是需要一个几年经验的运营人员,营销人员,文案策划人员,设计人员的组合。所以,当你一味的强求阅读量的时候,不妨多分析分析自己,多分析分析粉丝,多与粉丝互动。
前几天,有个微信好友找我,她说他们有个公众号,粉丝7万多,但是,阅读量仅仅是5%都不到。惊讶之余,看了下她们的公众号,原来是一个比较垂直的账号。虽然,垂直类的账号阅读量不会太高,整体可能也就在10%-20%,能够到达30%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5%的阅读量,确实值得思考。
于是,我关注看了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不接地气,不亲民,没有情感,内容太空洞乏味。只有5%的打开率,那就正常了。
所以,我给他的建议是尽可能多的与粉丝进行互动,尽量将公众号拟人化,增加情感。另外,内容质量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比较基础,需要拓展更深层次的,更加有实操性的原创文章。
三、关于价值转化
其实,对于微商来说,价值转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卖货。不过,对于大部分微商来说,肯定是没有公众号的,只有微信私人号,所以,这些微商,只能选择卖货来说变现。这也是目前微商最让人讨厌的地方。卖货需要展示商品,展示评价,展示物流,所以,只能选择朋友圈晒,结果,一晒,晒的连朋友都没了。
其实,在思考变现的大多是自媒体人。首先,自媒体人大多出身互联网或媒体行业,对网络有着特别的敏感度。其次,自媒体人大多数是以兼职的身份在运营,前期在价值转化方面不一定考虑的很好或者说不是那么急着转化价值。然后,自媒体本身没有一定的产品,这个产品除了实物产品以外,还包括技术,服务,甚至是线上线下店铺场所等。
所以,通过内容输出为主的公众号在变现上一直没有好的模式,自媒体人能够拿到的报酬少之又少。除了一种,即广告。
目前大多数的高粉丝公众号都集中在少数的公司手里,运营者将公众号文章位置出租,通过软文赚取广告费。虽然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如果你的粉丝数量在万级以上,尤其是10万级以上,那么,相对来说,保证你的生活不是问题了。除此以外,就要看公众号定位了。
这个就是下面讲到的,关于卖货公众号了。准确的讲,应该是品牌公众号。比如小米的,三只松鼠的。
对于品牌公众号来说,最直白的就是要销量。但是,以目前微信购物的现状来说,想要实现微信端的爆发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
记得今年,搞过一次活动,团购夏威夷果。我的公众号里放入了拍拍微店的商品链接。大家只要打开链接即可下单购物。我在我的私人号里分享了下,要知道,我的私人号里面大部分都是微商,含义就是,按照常理,他们应该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绑定了银行卡,以方便做生意。
但是,结果让我比较吃惊。一共20多个单子,其实有7个是由于未绑定银行卡,微信里没有钱等原因没有付款的。所以,在微信上购物的习惯,远远还没有养成。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自媒体人,在运营公众号的时候,想好未来的出路。至少需要一种变现方式,卖服务肯定比卖广告要强,服务是永久的,能够产生长远的粘性。对于企业品牌来说,公众号是一个很不错的品牌宣传的渠道,在前期,尽量以品牌的宣传,产品的宣传为主,将价值转化放在最后。
以上是我对自己运营公众号的一点感想,不一定全面,但是,绝对的真实。通过运营这个公众号,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一方面,从最开始的兼职运营,到现在的全身心投入,得到越来越多粉丝的认可,帮助了很多微商及微信运营人员。另外一方,让我认识了很多人,通过与大家的沟通,甚至是吃饭聚会,让我对未来的方向更加有把握,甚至到现在成立公司,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
现在,我也全职投入到玩味生活项目的运营中,我希望,从我的山核桃开始,将全国的农特产品的美味带到每个吃货的生活中,在生活里,让我们边吃边玩,玩出味道。
如果你有很好的农特产品,不妨让我们一起开始玩味生活,给吃货一个惊喜哦!
【我是王爷,私人微信onehong123,公众号share009,一个微电商创业者。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来源站长之家】
延伸阅读: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偶像是怎么赚粉丝钱的?终于有人说透了
偶像是怎么赚粉丝钱的?终于有人说透了
日10时23分来源:
关于何为“粉丝经济”,台湾一位作家作了定义——
“ 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不断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
最简单粗暴的解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利用粉丝与被关注者之间的关系来赚钱!
细想之下,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尤其在当下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境遇,有着较高知名度的明星和行业名人是社交平台上的关注热点,他们所拥有的大批粉丝其实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就让我们细细说来:
明星是怎么靠粉丝大赚特赚的
明星光环下对粉丝的影响其实是很直接的。无论他是凭借外表还是才华使所拥有的大批粉丝,只要喜欢他,肯定就乐意在他身上花钱。
专辑、演唱会门票
一个歌手,他会出专辑,会办演唱会。一盘正版专辑现在至少也是100元起了;而一场演唱会,最便宜的100多元,最贵的上千,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小歌星的价钱。天皇天后,歌王巨星那就更不说了。比如周杰伦2015年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徐州站,票价就分为7档,由低到高分别是:208元、380元、480元、580元、980元、1280元、1580元。且整个体育馆内可容纳3万人以上。暂且不提成本,你算算,一场演唱会下来粉丝们贡献了多少收益。
而且,这都还不算有多少“爱之深”的粉丝会爱屋及乌的购买自己喜欢明星所代言的产品。
借“粉丝”抬高自身身价
对一些影视明星而言,他在电视上出现的频率以及受欢迎的程度和其所能带来的粉丝经济是成正比的。比如,当红小花旦赵丽颖,最初在2011年上映的《新还珠格格》中扮演“晴儿”时的身价据悉是5000元一集,2013年的《陆贞传奇》后,身价升至50万元一集,近期的《花千骨》和《实习生》让赵丽颖大火,身价直接涨到4000万元,与赵薇齐高。
在认同赵丽颖的颜值和演技的基础上,不得不承认,在她身价大涨的背后可是站着庞大的粉丝群啊。
综艺节目大火吸引广告投资
以《跑男》为例,浙江卫视的王牌综艺节目。第二季刚开播时就收获了3.255的高收视率,连续两周收拾破三,再次稳居所有综艺节目第一。不止如此,《奔跑吧兄弟》相关内容在各大的综艺频道视频播放量排名、热搜排名全部第一!想当时,没看过跑男,你简直就太out了。而且节目中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广告词小编都快能给背下来了……
可见,《奔跑吧,兄弟》所吸引的粉丝数绝对是非常大的。借助这么大的粉丝群体,跑男在2015年初时上迎来综艺大电影《奔跑吧兄弟》,电影公映三天狂拦2.3亿票房,可谓是挣到了大钱。据说很多粉丝看了电影之后觉得很失望,但即便有"粉转路"的,但对跑男的粉丝大军来说恐怕也只是毛毛雨啦。
再比如陈坤。
他有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的付费会员刚开通的时候,就吸引了众多的关注。据2013年数据,陈坤在微信平台上约有100万粉丝,只要其中10%的粉丝付费,就至少能获得1680万元,在会员费之外,陈坤也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销售书籍、T恤、纪念品等偶像衍生产品。
因为收取会员费,陈坤还陷入了“陈坤微信门”。不过对于那些愿意花钱与自己喜欢的偶像近距离互动的"真爱粉"而言,他们应该是非常乐意的。
企业家是怎么靠粉丝挖金的“果粉”,这恐怕是三个粉之中的大哥了。随着苹果手机在中国火起来之后,一大批追随苹果的死忠粉就出现了。这些年,每逢苹果一出新,卖肾什么的新闻绝对会出现,可以这些人对苹果的喜爱是多么的……狂热!同样地,果粉的彻夜排队图也是每年预售时的新闻热点。
上几张图你们感受下:
iPhone6杭州开售,排了一个多小时队伍,抢到第一台
也有聪明的“果粉”让机器人帮她排队买到了iPhone6s,省去了排队的辛苦
当然,不只是中国,全世界的“果粉”都是坚(fēng)强(kuáng)的,带上睡袋和干粮,再领着老婆,这队排得多惬意......
接下来说说“米粉”。小米公司是2010年4月份才成立的年轻公司,第一款手机发布于2011年8月。7月2日,雷军在微博上宣布,今年上半年,小米售出了3470万部手机,同比增长33%。而2014年全年小米一共售出了6112万台手机,增长227%。含税销售额743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小米的增长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但根据IHS
Technology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数据,国内厂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小米的市场份额达到18%,再度稳居市场第一的位置,把苹果、三星等外国竞争者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来自Kevin_王的日记本的微博截图
短短几年时间,小米以几乎“零投入”的营销模式,跻身百亿元俱乐部。追本溯源还是因为其凝聚了大批粉丝的力量。说到小米如何与"米粉"之间保持互动,小米可谓是在各渠道上都下足了功夫,微博、QQ空间、论坛、微信,甚至每年的4月9日还专门为“米粉”们定了个米粉节……
然而,想要靠“粉丝经济”做为主力支撑起小米恐怕是不够的。粉丝越庞大,受到的关注就更多,粉丝的要求也会越庞杂,这给小米无疑是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虽然,雷军自己曾说过:“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但这归根结底还是落在了用户的口碑之上。小米接下来该如何发展,当然,小编就操不了这心了,还是交给雷军吧!
“锤子粉”
做手机的浪潮,好像也就是在这几年一下子火起来了。一个新东方的老师,也在去年开始说自己要做个手机了,而说到老罗的锤子手机,第一个蹦到脑海里的词儿就是“情怀”。
老罗为什么要做手机?
我从小有“造物”的工匠情结(渊源);成年后最热爱的东西是数码产品(激情);绝大多数的现代人都喜欢数码产品(需求);我懂
UI 设计和 ID
设计,在人机交互和营销方面是天才,凑巧又会运作企业(超低概率优势),这行业唯一的聪明人死了(机会);和无聊沉闷的传统行业比,科技行业有无限的可能性,能通过处心积虑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来获得事业的发展,让我享受工作远超过享受生活(愿景、使命和理想),大概就是这些。
——罗永浩微信公众号日
而说到粉丝对罗永浩的影响,怕是在他最初做手机时意义更为重要。
罗永浩曾说:“我们最后是从800份简历里非常艰难地挑出了7个,大部分是听着我的录音长大的。"其实也就是说,老罗手下的这些人本身也就是他的粉丝,他也坦言"粉丝队伍里的工程师整体水准确实不行,估计也是在工程师里偏感性的,可能就不适合做工程师。”
一个抱着情怀的老板,手下跟着一群仰慕他情怀的工程师,怕是这做出来的手机再怎么着也和情怀是撇不清干系了。
网红也来分一杯羹
网红:王可可是个碧池
接下来,介绍几位“正经”的……
2014年,自媒体人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曾对微信付费会员制进行了最初尝试。他将会员费统一定为200元,仅仅半天的时间就卖出去了5500个会员,最终获得了160万元的会员费。但罗振宇除了发出会员编号之外,对于会员并没有额外的服务承诺,而会员费也是基于粉丝认同所自愿付出的“打赏”。
“罗辑思维”成为互联网上越来越多人喜欢的知识性脱口秀,“有种、有料、有趣”是他们喊出的口号。罗振宇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利用他自身的才华和学识吸引了大批“铁粉”,而且他也知道什么样的节目能够更加吸引人。
除了罗振宇将这种新媒体平台灵活运用之外,各路明星也并没有放过这条捷径。
还有个代表就是最初写网文,然后因《盗墓笔记》大火的南派三叔。
2013年,三叔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6元月卡、15元季卡、30元半年卡和55元年卡。成为南派三叔的会员的好处是可以阅读三叔的最新作品,包括独家短篇小说、小说连载以及漫画等;参与到会员讨论区可以与其他会员交流心得。最吸引人的是可以获得三叔亲自点评,并与三叔互动。
还有一家名叫飞博共创的公司,你也许没听过这名字,但一定知道“冷笑话精选”。对,就是那个在微博拥有1490万粉丝、在微信拥有398万粉丝的“冷笑话精选”。
现在,“冷笑话精选”的主人,生于1986年的福建人伊光旭,正试图携包括“冷笑话精选”、“星座秘语”、“精彩语录”在内的近200个自媒体大号及其背后的1.5亿粉丝登陆新三板。这些账号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广告,去年贡献了1912万元收入,和526万元净利润。这意味着一个粉丝一年贡献1毛2分收入和3分5厘的净利润。
小编觉得,利用粉丝去做营销固然不错,但是“粉丝”并不可靠,谁是“真粉”,谁是为了利益或是一时喜好暂时转粉,这个并不好捉摸。
汉堡王曾经就做了两个小测试鉴别“真粉”。
2013年2月,汉堡王推出了一款Facebook应用,如果用户删除Facebook上的10名好友(即粉丝),就可免费获得一个大汉堡。结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共有8.3万人次在Facebook删除了好友,而被删除的好友数量更是达到23.4万人次。如果不是Facebook立即封杀了这款应用,恐怕被删除的好友数量还要继续激增。
2014年1月,汉堡王再度出手,这一次则是针对关注自身产品的粉丝。汉堡王在Facebook上推出了"求掉粉"活动。活动页面上有两个选择:我是真粉和我是僵尸粉。选择后者将可以得到一个免费汉堡,同时还会收到汉堡王的绝交信以及拉黑通知。结果,38000名粉丝中的绝大部分为了得到这个免费汉堡而选择了后者,最终只剩下8481名铁杆粉丝。
这两个“血淋淋”的测试告诉我们,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粉丝与受捧者的关系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的道理是一样的。粉丝可以成就一时的你,也能摧毁你。踏踏实实地做产品,产品好了自然能够满足用户的体验和要求,到时,还担心没有“真粉”撑腰么?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请关注微信号nbdnew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用粉丝福利购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