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2000亩沙漠承包。大公司承包开了地2000亩,种地。合同到期了,开出来的地我们个人可以种吗?

手机网站:
律师您好:我爷爷去世16年了(2000年去世),去世之前....
分类:遗产继承-财产继承 |
内蒙古 - 呼和浩特市
律师您好:我爷爷去世16年了(2000年去世),去世之前村里有他的耕地,总共4亩地,1亩水地(旱涝保收),3亩旱地(靠天吃饭),当时1亩水地收入不低于3亩旱地。 我爷爷去世之前和我父亲居住生活,有近20年,63岁开始身体不好不能劳动,由我父亲照看,衣食住行看病等,直到82岁去世。 我爷爷去世之后第二年春耕的时候我大伯强行要走1亩水地,因为他的强势,殴打了我母亲,当时我父亲顾忌兄弟情份,并没有报警处理,村里大队给处理了此事,做了耕地分配,大伯要求我爷爷的1亩水地和3亩旱地分成对等的两份,他要1亩水地。之后我们交灌溉费都是一家一半,种地补贴也是一家一半,(早年交农业税的时候,都是我父亲交,分开之后过了几年有了种地补贴,一家一半)当时村里大队处理此事并没有留下字据。 现在我们村设立了开发区要征地,旱地在征地范围内,我的大伯现在找大队要征地补偿。目前征地进行到一半,丈量土地之后签完合同,此事在村里大队被我大伯叫停,扣留未上交的合同,要求分配给他一部分。请问律师我们现在该如何处理此事? 另外,早年父亲、爷爷和大伯在都在旧房居住,大伯结婚后,全家出力为大伯盖了新房子(我父亲当时还未结婚,也出了不少
证据补充:&&
1. 专家1对1服务
2. 电话快速回复
3. 认真分析案情
4. 评估法律风险
5. 提供法律意见
(未托管)
法务咨询师
王远洋法律事务工作室
回答数:83212
还可以为你提供以下服务
相关法律知识
用户声音:
法务在线电咨咨询,足不出户,直接与律师本人通话,很快解决了我的疑问,省时省钱省心,我非常满意!
用户声音:
摊上急事了,身边没有律师朋友,第一次使用法务在线电话咨询,一开始有点半信半疑,支付托管费用后,律师很快给我打来电话,问的很详细,解答的也很全面,超出我的预期了,谢谢!
—— wyy73430
用户声音:
法务在线提供一对一电话咨询服务,提交问题后很快就有律师给我回电,一个电话就解决我的很多难题,法务在线是我用过比较靠普的法律咨询平台,专业的事就去找专业的人去解决。
—— hail2008
用户声音:
欠钱不还怎么办?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打官司才能解决吗?需要如何调查取证?为了解决这个事我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还是一团糟,法务在线律师电话咨询指引帮我做出了正确决策,挽回了大部分损失。我国农村进程正在加速,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告别几千年小农经济,步入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这个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施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冲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的地方并没有遵照农民自愿流转的原则进行,我们在江苏兴化市临城镇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村民的不满。
自今年中央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有些地方政府不可避免会为了追求政绩和规模化经营,强迫或变相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明明是租用土地半年,却再也拿不回来。土地流转中问题出在哪里?当然也有的地方,上访村变成了合作模范村,出现这种变化的内在原因究竟是什么?今晚一起来探讨土地流转中如何保证农民利益。
明明是出租土地为何却再也拿不回来自己的田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村民:他现在卖掉了,我们也不知道,干部讲了这个没有用,那他欺骗老百姓,没有用就没有合同了,他就没有合同欺骗老百姓了。
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的殷美选到现在也没闹明白,自己在2013年跟村委会签了份协议,明明是把自己的土地租用半年,但是现在这3.15亩土地却再也拿不回来了。
殷美选:现在变成工地了,田没有了,变成工地了,你说怎么办合同到期了,最后一分没有了,现在我不租了,你把田拿出来。
村干部:2014年的租金已经给他了。
殷美选:现在我不租了,合同到期了。
村干部:但是这一块已经征用掉了。
殷美选:被征用的又不是卖给你的。
殷美选和村委会签的这份协议里提到,当时村里一共需要流转土地530亩左右。其中涉及乙方(殷美选家)面积,为了确保种植户种植收益,做到和谐流转,经甲乙双方同意,达成如下协议。没想到这协议一签,土地一流转就没有了,殷美选觉得必须得向当时和自己签合同的村委会主任殷杰珍讨个说法。
殷美选没想到签了协议后土地就流转没了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村委会主任殷杰珍:这个是日。你听我说,到2013年11月,为什么只有4个月的时间,就是这一块不好种了,他的田在这里,我们就是说,你不要种了。
殷美选:你们为什么说不能种了,你种了?
殷杰珍:一千块钱一亩,这个是长期合同。
殷美选:这个不是长期合同,这个没有签合同。
同样是在新银村,村民殷远征也觉得村里的土地流转是笔糊涂帐,今年他一气之下索性把自己家的地抛荒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就是您的地是吗?现在换给你的?
殷远征:因为我以前不到七亩地,现在只有一亩多地,我又没有收入,所以我不愿意种了,那么我要种的话,我肯定还是要种以前我自己的地。
殷远征告诉记者,这几年,镇里开始兴建工业园,村里也每年都在搞土地流转和重新分配,今年土地分下来之后,自家的地莫明其妙缩了水,就算按村里的说法是被征用了,但连个正式的合同都没,租金是什么标准?租期多少年?自己都是一头雾水。
记者:签过合同吗?
殷远征:我没有。
记者:那是怎么样形成这个规定约定的呢?
殷远征:我也不知道,因为当时的话我人不在家里,我人都是在外面。
记者:那家里边其他人没签吗?
殷远征:没有。
不止是殷美选和殷远征,在新银村,说到土地流转的问题,其它村民有不少疑义。
村民:我们老百姓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怎么同意不同意。
记者:什么时候才知道?
村民:才知道的,就是今年才知道的。
记者:今年才知道。
村民:嗯。知道了也没有用。
记者:没什么?
村民:没有什么明文,老百姓也不知道。
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土地流转过程不透明不民主,引起村民的不满,在去年甚至还导致了流转出去的集中连片400亩土地抛荒。
村民:就是有些村民同意,有些村民不同意,那就不种了,不种就不种了。
记者:那去年为什么您不同意这个。
村民:我们老百姓就是要上交什么东西,要把帐结回来,村里面不给我们查,他说你们老百姓没有权。
记者:就是因为帐目不清不同意流转。
村民:对。
村民们说,就是因为土地流转后抛荒的事,前任村支书被免了职,今年,流转出去的土地倒是已经通过招租进行了耕种,但是还是有村民还是没闹明白,自己土地怎么就越分越少了?为此,他们没有少找村委会主任。
江苏省兴化市新银村主任殷杰珍:那么这一块。你听我讲,这整个这一块,我们土地整个这一块,我们是经过村里党干部会议,村里代表一致会议通过了,这个土地流转了。
村民:他是党员,他没有同意。
殷杰珍:他不同意,十个党员你一个党员不同意,两个党员不同意,八个党员同意了。你不可能是100%的。因为这个土地,发展土地的需要,与农民自身利益总得来说还是一个瓶颈,但是符合大多数的群众的利益,我们认为还是同意。
村民:我们不同意,到村里采访,到村里采访,同意不同意,不行到村里采访,不是你这里说了算的,他说经过村委员同意,你到现场,都是假的。
村民们为了土地流转找村主任理论
村委会书记殷杰珍解释说,这两年,随着企业入驻和道路建设,位于临城的兴化市科技工业园在村里征用了部分土地。村里原有耕地面积约为1490亩,在2012年,兴化市农用地转用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得到上级批准,在村里征用了97亩土地,扣除100多亩自留地面积,村里人均可分配面积为1.16,但是在2014年,工业园又征用了148.2亩土地,同时租用了583.7亩土地,加上人数变动,人均可分配面积大约剩下了0.65亩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村民感觉土地流转以后越变越少的原因。实际上,每次的农田调整和奖金分配的方案都是经村委会研究,提交支部大会,村民议事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新银村的土地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到会16人,同意15人。
殷杰珍:不同意1人。
记者:这是什么会这是?
殷杰珍:也是土地流转最后的表决。
记者:这是村委会吗?
殷杰珍:这是村民代表会议。
记者:它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
殷杰珍:村委会下设就是每个小组都有两名村民代表,这个是村民代表,我们所有村委会的一切决定,都由村民代表来决定。
殷杰珍说,经过支部大会和村民议事代表会表决之后,这些征用或租用的土地就不再与村民个人签订合同。
殷杰珍:我们村民委员会跟镇政府签定合同。不可能是一家一户的跟镇政府去签定这个合同,这个是不可能的。
记者:为什么不可能呢?
殷杰珍:这个因为什么呢,大部分的群众,是因为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征用的时候,我们村委会就代表了村民。
殷杰珍告诉记者,村民虽然没有签订合同,但并不代表他们不知情。他向我们出示了这样一沓有村民签字的资金分配方案。
记者:那就是像这个东西,就是相当于咱们签的合同吗?
殷杰珍:对。这个分配方案,这个就是分配的,同意了你就签字,不同意的我们没有征用。并且我们还做得很明的,你河南分得面积是多少,河东这一块分面积是多少,自留地是多少,征用款征用地这一块,我们土地流转这个土地流转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那么这个签字率已经达到90%左右。
记者:像在这个表上我们就看不出来它到底要付到多少年,这个年限上面。
殷杰珍:这个再有五年,我们在镇政府签订合同上可以看出来。
殷杰珍向记者出示了一沓有村民签字的资金分配方案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新银村村支书谢瑞华:我们这个流转是为预备留下来的,防止到这个土地批下来以后,要跟老百姓一户一户的征收。
记者:会不会跟保护农田的大的政策有点相悖?
谢瑞华:那我们这个是通过市政府规划的,所有的土地必须符合用地程序我们才进,那么跟老百姓流转的主要是方便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看来,既便是通过审批的征用和出租土地,已在资金分配表上签字并不能替代流转协议。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或者一个行政村为单位,甚至还有以乡为单位,几百亩、几千亩、上万亩的,承租农民的土地,那么对这种情况之下,农民流不流转土地,绝不可以用所谓的少数服从多数,也绝不可以用口头承诺来替农民做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防止少数基层干部私相授受,谋取私利。严禁通过定任务、下指标或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张红宇:我们要求是做到百分之百农民都要有书面的承诺,否则侵犯农民的利益的话,包括引发社会冲突的话,政府应该站在农民的一边。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呈加快之势。根据农业部公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总体上平稳健康,但也存在一些强行推动土地流转,流传过程不公开透明的情况,临城镇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引以为鉴。
前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在土地流转的进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的案例,引发村民不满或上访。不过,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在江苏太仓市城厢镇,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发现了一个曾经的上访村变成了合作农场模范村,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上访村变成了合作农场模范村 &三集中三置换&保证农民利益
走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道路两边分布着格田成方,集中连片的的。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形成了以大承包小包干为核心的合作农场,1370亩耕地只需要14人个进行管理。
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人均种地九十几亩,还是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产量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很快,今年我们水稻是1400斤,那么小麦的740斤,在原有基础上我们算了算,它这样的跟合作农场跟家庭农场的比较,我们现在的毛收益大概在3380块左右,比家庭式的农场增产了大概将近一千块钱。
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形成了合作农场
作为太仓市组建合作农场最早的一个村,东林村在农民自主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土地有序流转,将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而这1000多亩土地的流转和村民的集中安置,只花了不到40天的时间。
苏齐芳:实际上这个会议是2009年的5月4日开的,那么到6月10日,就这一块,6月20日,172人一家不停,全部进行了拆迁安置跟土地的流转。
记者:这一步推行顺利吗?
苏齐芳:很顺利,因为前面我们说话都算数了,老百姓认为村干部也好,政府也好,可信度在增加,所以他们认为自觉地维护,来做这件事了。
苏齐芳说的前面,是指十年前,那时候的东林因为土地问题,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村民周培英:这个就是我们家的宅基地,就是我们生产队的土地,第一个挖机开过来就是挖我们生产队的地,就是在这里,就是在这个地方。
周培英是原来的新横村的村民,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日,一辆挖掘机突然开进了地里,一铲一铲挖走了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泥土。
周培英清楚地记得日一辆挖掘机突然开进了地里
周培英:第一反应是心痛,有说不出的苦,那个地挖掉了我们以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为了支持附近一条高速公路的路基建设,村干部按上级指示,在村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将土地向外租用了。失去了土地依靠的村民们开始上访。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去了吗?
周培英:太仓信访局我也去了,他们问什么事来的,我们说我们要土地,我们没饭吃。
2004年,原东林村、徐泾村、新横村、姚湾村合并为新的东林村,苏齐芳当选为村党委书记,新官上任第一天,就听说村民又要组织上访。
苏齐芳:当时镇里也好,村里也好,压力也很大的。
苏齐芳说,他觉得这件事的导火索,一是程序不民主不透明,二是村民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苏齐芳:我们就召开了村里街道党委会,认为这个区取土对我们村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取土以后我们发现这个取土面积比较大,将来可能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
通过建立生态园,向上级政府申请拆迁补偿,在为村民们争取更大的利益的同时,村委会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透明。
苏齐芳:村干部的拆迁单可以公布在老百姓的面前,让老百姓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来进行拆迁。第二个我们提出来,就是群众工作由群众来做的方法,所以拆迁还是比较顺的,我们三个月就拆了540家人家,一家不停全部拆完了。
记者:那您这个房子就是当时宅基地置换的吗?
周培英:置换过来的,我们家拆房子也拆到270个平房,优惠10%,10%就是27个平方,可以拿到将近300个平方,我们拿了235平方,楼上楼下。前面车库25个平方,后面28。
而让这些拆迁上楼的村民们最终安心的,还是土地换社保的做法。政府将土地安置费用的70%直接打到社保局账上,解决了失地村民们的后故之忧。
苏齐芳:因为像一个老年人,如果说我们这里人均土地大概两亩,纯的效益大概在一年也就是,包括劳动力成本在里面,三千块。但是他土地换社保以后,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当时就可以拿到540左右,现在可以拿到1000多块钱,对他们来说这个账完全可以算得过来的。
除了换取社保,土地安置费中还有一部分钱的走向,村委会也给村民们算得明明白白。
苏齐芳:它大部分的钱是换了社保,还有一部分钱,大概现在算下来大概在七千块钱左右一亩地的资金,这部分钱存在政府的账上,每年有6%到7%的利息,返回给村里,村里再用股份量化的形式来跟村民发放这部分钞票。
实际上,东林村的做法,正是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三集中,三置换&,既: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经营承包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正是有了政策支持,加上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这使得东林村很快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而且在后来组建合作农场的过程中,只用了短短40几天就完成了土地的流转和村民安置工作。
苏州市实施的&三集中,三置换&
太仓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闻铭:一个是尊重意愿,第二个要引导老百姓正确的思维,这很重要。第三个要老百姓看到实惠的效益,土地流转不是目的,土地流转还是要从农民出发,让它增收,让它参与,那么这样才能做到让老百姓满意,让老百姓赞成。
现在,东林村全村已经实现三集中,三置换。周培英住进了漂亮的花园洋房,每个月她和她的婆婆还能有1000多元的养老金。东林家园作为东林村的集中安置点,现在居住着768户村民。走在小区里,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人家安装防盗网。在漂亮的外观后面,也隐藏着村民们的福利。
苏齐芳:我们给他每家每户买了200块的保险,两百块钱的保险背后他们如果失窃,可以在5000块以内可以有保险公司赔给他们,
不管是购买保险,还是现金分红,这都需要村里的经济收入做为后盾。东林村村级经济从2004年合并时的70万元,增长到去年已突破2000万元,村级总资产超亿元,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5070元。而这也与合作农场的良好经营状况密不可分。在2009年土地流转之后平整出来的1800亩土地上,有1370亩耕种面积,村里采用的实行&大承包、小包干&的经营方式和&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经营手段,,把这1370亩土地承包给了村里两位农机手,陈惠芳就是其中一位,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抓紧农闲时间,维护农机。
陈惠芳:现在工作是忙一点,比以前是忙了,收入比以前高了。
记者:比以前高,以前能有多少?
陈惠芳:以前那个时候每年就两三万吧。
陈惠芳回忆当时承包下600多亩地时,还很忐忑,很快他发现自己不是孤军作战,从太仓市农委到临前镇农机战,技术专家三天两头就往他地里跑。
陈惠芳:第二年搞了那个机械化,那个工厂化育秧吗,育秧的时候每天都来的,每天都过来看的。那个一收收起来,作物刚起来的时候,人家一看,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不错,那个时候还没底,到收成下来了,一看,心里那是一块石头放在心底,不是我个人要多少收入,就是对领导看得起我们,我们也有交代了,就是这样的。
记者:那您这样的收入有多少钱呢?
陈惠芳:我们,我就在七八万左右,七八万吧。
压力巨大的陈惠芳首战告捷,于是接下来几年他都信心勃勃地和村委会签订了责任状。
陈惠芳都和村委会签订了责任状
陈惠芳:有指标的,都有指标的,小麦产量,这个是660,现在是650斤,水稻产量是1100,人工肥料都得总成本是1300块一亩,利润指标是75万,是一个分厂的,总公司150万,一个农场总共150万,我们主要是拿奖金的,工资就是18000一年的,到最后是结算,拿奖金的,奖金为主的。
记者:这个是什么意思?40%的奖惩是按什么的40%?
陈惠芳:超产,超产的40%是奖罚,我跟职工也有的,4%是给我的,20%要给职工的。
记者:就是说您跟职工一人一半。
陈惠芳:对。
记者:现在您雇了几个工人?
陈惠芳:总共是六个吧。
记者:总共是六个工人。我看2013年这里写的是600斤,今年又涨了,一年一年往下涨。
陈惠芳:那肯定要涨的,不涨的话我们钱拿得太多了,还是600斤,1000斤的话,我们今年1300,超300斤那不得了了,300斤照现在为止要480了,480的40%,那了不得了,那太多了。
记者:那今年能够过好年。
陈惠芳:肯定好的。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张责任状上,除了奖,还有罚。
记者:我看这里扣分的,就是考核分的标准也很严格,真扣过吗?
陈惠芳:扣过,上次农忙的时候我在收割稻子,割稻,我是领导也那样要求的,我也跟他们职工说的,秸秆不能焚烧的,他们有的职工还不当回事,还烧,真的烧了,就扣了。
记者:扣了多少分?
陈惠芳:扣了2分吧,扣了两千多块钱。
记者:真扣了?
陈惠芳:真扣了,这个我也心服口服的。
从陈惠芳地里收获的稻米,被送到合作农场的粮库,加工成为富硒大米。
陈惠芳:这个就是分给村民的,一包20斤,他凭两张票子就可以拿走一包东西,不要钱的。一个村民有12张票,他就可以拿一包东西拿走。
记者:这个米的话如果在市面上是多少钱一斤?
陈惠芳:市面上样的米,这个是80块一包,这一包米80块钱。
记者:这多少克?
陈惠芳:10斤。
通过大米深加工,提高了销售利润。除了合作农场里提供岗们之外,公司还和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承接政府对外购买的社会服务,比如保洁、绿化,并对有意愿的村民进行培训。
苏齐芳:培训拿到上岗证以后我们就成立劳务公司,成立劳务公司就出钱,把劳务风险保险买掉,我们当时成立已经花了30万块钱,把每个老农民的劳务风险全部买好,保了40万块钱,那么这样后面就成立了劳务公司,下面有七个分公司,分公司在这里面结余越多的,我们给它的奖惩越多,那么这样较好的解决了劳务就业问题。现在在我村里就业的有420个人,其中老农民250人。
实际上,东林村的耕地都享受到了来自于政府财政的支持。对于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种植水稻的面积,太仓市政府给予每亩200元的被贴,对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再每亩300元,两年,市区镇两级财政共下拨生态补偿资金7487万元。在太仓市,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市共组建合作农场102家,全市36万亩土地,已经有26万亩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其中12万亩是由村和村农场自主经营。
闻铭:我觉得我们的合作农场相当于农业产业里面的一个股份化有限公司,我们要找到一个体制,能把各生产要素有机综合起来,能够市场经营更有效的契合对接,这种机制可能是最先进的机制。
张红宇:土地经营权流转特别讲究有序规范,我们讲规模经营特别讲适度,所以这是两个必要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包括新的经营主体的培养也是,要讲多元化,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来,根据农民的意愿来做一切的事情。农民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农村政策的根本要义。
【半小时观察】流转土地必须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有效整合了农业资源,推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有些地方政府不可避免会为了追求政绩和规模化经营,强迫或变相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在推动这项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原则是,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否则好经就给念歪了。同时我们看到,这项工作牵涉的各种问题相当复杂,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是改革推进中难以避免的情况,但是只要出发点是真正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农民切身利益考虑,虽然走过弯路,但是总会找到合适的路径,取得可喜的成效。
补偿不合理,提高拆迁补偿,请拨打全国征地拆迁法律咨询热线:热门推荐:分享到:相关土地分类:174人有用286人有用821人有用424人有用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网站公告《门头沟区水担路改造工程项目征地公告》,征收土地位置循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沙漠治理三大转变:企业渐成投资主体_遥远极光_新浪博客
沙漠治理三大转变:企业渐成投资主体
调研报告分析沙漠治理三大转变:企业渐成投资主体
日 11: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日库布其穿沙公路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启俊及调研组成员考察库布其七星湖植物馆
沙漠化治理,一直是地方干部群众的“心病”。投入不少,辛苦不少,几十年来却是成效甚微,沙进人退仍是现状。据统计,我国沙化土地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尤其是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同时各地区鼓励各类法人实体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跨行业、跨行政区域的投资,治理沙漠和发展沙产业。
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王文彪作了“关于稳定沙漠土地承包关系的建议”的发言,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两会结束后,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同志作出批示,请区政协做调研,对沙漠治理已取得一定成绩,要总结经验,继续着力推动这项工作。随后,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和林业厅、农牧业厅等部门组成的调研组,两次深入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区域磴口县、阿左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对4个旗县的13个治沙企业开展调研,最终形成了“关于企业治理沙漠生态及沙区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近一亿吨,造成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公分以上,直接威胁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及沿黄地区的安全。库布其沙漠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悬在北京头上的一盆沙”,直接关系京津冀和华北等地区的生态安全。两大沙漠构成了我国西北通往内地沙尘暴的主要通道。但这两大沙漠降雨量相对较多,黄河的流经也带来较为丰富的地上、地下水资源。因而这两大沙漠也具有可逆转性,是我国最具有治理改造条件的沙漠。
据内蒙古政协杂志社发布的文章显示,调研报告称,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治理,两大沙漠整体上正在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由政府投资为主向全社会多元化投资为主转变、由小面积零星治理向大面积规模化治理转变、由单纯生态治理向“三效”并重转变。
以杭锦旗为例,近十多年来国家累计投资近10亿元,旗财政累计投资5.2亿元,而同期30多家企业累计投入30亿元。2011年至2013年,磴口县共争取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国家资金5000万元,通过发展酿酒葡萄和梭梭林接种肉苁产业,拉动企业投入2亿元,是国家投资额的4倍。
在两大沙漠的治理中,有一批企业治理面积达到几万亩或几十万亩,有的达到上百万亩。比如亿利资源集团在杭锦旗境内库布其沙漠,通过转包、租赁、划拨等多种形式,治理面积达695万亩(含与农牧民联合飞播封育造林330万亩)。东达集团在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共治理近300万亩。伊泰集团在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营造了20万亩碳汇林。西蒙集团在杭锦旗与当地农牧民合作经营严重退化、沙化草牧场已达10万亩。阿拉善盟规划的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将在沿黄南北长100公里、东西宽5至15公里的地带展开沙漠生态治理。
经过多年的治理,两大沙漠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生态效益。目前库布其沙漠实现绿化面积5153平方公里,控制荒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建成了全长200多公里的沙漠生态绿色屏障,沙漠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
在生态取得显著效益的同时,治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展示出良好的态势。如亿利资源集团建成了以甘草为主的大规模中药材基地,制药已经成为集团的重要产业;建设大型沙地樟松等种质资源基地,培育百兆瓦级沙漠太阳能基地和百万吨级的碳基复合混合肥产业;依托七星湖的优势资源,沙漠生态旅游已初具规模;通过发展当地生态产业和组建“民工联队”向河北、新疆等地输出劳务技术,每年安排农牧民近万人次就业;建设沙漠新村和亿利东方学校,发展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从2007年开始至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连续四届举办库布其沙漠论坛。
此外,在乌兰布和沙漠肉苁蓉和酿酒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诸如王爷地、游牧一族、汉森、金沙臻宝等一批技术创新型民营企业。
今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确定为“联合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全球分享和推广中国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
对于王文彪委员在2014年全国两会发言时提出的“稳定沙漠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建议,调研报告也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报告称,当前影响企业持续治沙的最大问题是土地经营使用年限。企业经营的沙漠土地绝大多数是从农牧民手中流转的,承包期限基本上是2027年或2028年到期,仅剩14年左右的时间。沙漠治理投资回报期长,因二轮土地承包剩余年限较短,治沙企业普遍存在后顾之忧。
对此,报告建议从沙漠土地的特殊性出发,积极有序地推进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对于具体措施和办法,报告建议首先依法延长沙漠土地承包经营年限。自治区可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取其承包经营期的上限,明确将沙漠土地中的草地和林地承包经营期限分别延长至50年和70年(以原土地承包年为起始年)。其次,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续签补充合同,解决已经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中的遗留问题。此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农牧民实行股份制经营。
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框架基本确立,
2015年,将真正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深化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可以成为内蒙古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新亮点。不仅可以破解企业治沙的难题,还有利于自治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调研报告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将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此外,调研报告还提出了“在保护生态中更好地发展沙漠经济”、“主动解决土地承包经营中的其他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等问题。
以下为内蒙古政协杂志社发布的《解读“关于企业治理沙漠生态及沙区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文章全文:
多元 深化 保障
——解读“关于企业治理沙漠生态及沙区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内蒙古政协杂志社
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王文彪作了“关于稳定沙漠土地承包关系的建议”的发言,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王文彪的发言全面介绍了内蒙古沙漠化的情况,并且指出,“根据沙化规律,自然恢复1厘米厚的沙漠土壤需要上万年的时间;人工治理,也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国现行沙漠土地政策一种是国有土地,另一种是像农村土地一样最长不超过30年承包期,这连沙漠治理的一个周期也完成不了,更谈不上治理沙漠的持久动力和长效保障了。因此,我建议:稳定沙漠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延长沙漠土地承包年限至70年到100年,并赋予承包者对沙漠的使用、收益、流转和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明晰沙漠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和产权主体,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市场机制发展生态产业”。
3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同志作出批示:“王文彪同志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呼吁重视沙漠治理及相关意见和建议,请区政协做点调研。对沙漠治理已取得一定成绩,要总结经验,继续着力推动这项工作。”之后,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同志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和林业厅、农牧业厅等部门组成调研组,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启俊带队,分别于5月12日至5月16日、6月24日至25日两次深入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区域磴口县、阿左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对4个旗县的13个治沙企业开展调研。最终形成的“关于企业治理沙漠生态及沙区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交至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在批示中指出,“有些意见应纳入重点改革方案中”。
调研报告因为什么触动了自治区领导?​
沙漠治理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驱车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出来,沿黄河西行,你会看到一幅奇异的风景——黄沙聚集成山,又越过河滩向黄河倾泻而下。昔日的滩涂、田亩、房屋、树林一一被沙所掩盖……这里是乌兰布和沙漠,中国八大沙漠之中的“红色公牛”。
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近一亿吨,造成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公分以上,巴彦淖尔市西部河段已经成为地上“悬河”,直接威胁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及沿黄地区的安全。乌兰布和沙漠和紧邻的库布其沙漠一并,构成我国西北通往内地沙尘暴的主要通道。库布其沙漠则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悬在北京头上的一盆沙”,直接关系京津冀和华北等地区的生态安全。相比分布在贺兰山以西的其他沙漠,这两大沙漠降雨量相对较多。由于黄河的流经,也给它们带来较为丰富的地上、地下水资源。因而这两大沙漠也具有可逆转性,是我国最具有治理改造条件的沙漠。
沙漠化治理,一直是地方干部群众的“心病”。投入不少,辛苦不少,几十年来却是成效甚微,沙进人退仍是现状。据统计,我国沙化土地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尤其是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同时各地区鼓励各类法人实体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跨行业、跨行政区域的投资,治理沙漠和发展沙产业。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周边目前已分布有铁路、高等级公路和支线机场,交通日益便利。这又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沙产业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
“我区沙漠治理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企业日益成为投资主体。”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的调研报告中反映,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治理,两大沙漠整体上正在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由政府投资为主向全社会多元化投资为主转变、由小面积零星治理向大面积规模化治理转变、由单纯生态治理向“三效”并重转变。
以杭锦旗为例,近十多年来国家累计投资近10亿元,旗财政累计投资5.2亿元,而同期30多家企业累计投入30亿元。2011年至2013年,磴口县共争取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国家资金5000万元,通过发展酿酒葡萄和梭梭林接种肉苁产业,拉动企业投入2亿元,是国家投资额的4倍。
2013年,阿拉善盟征收了乌兰布和沙漠1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后经自治区政府批准为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企业对此园区投资的积极性很高,截至今年的4月底,已有63家企业入驻,协议出让土地90万亩,部分企业已进场开工建设。
这些年各旗县通过培养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沙漠治理呈现大面积、规模化的特点。在两大沙漠的治理中,有一批企业治理面积达到几万亩或几十万亩,有的达到上百万亩。
亿利资源集团在杭锦旗境内库布其沙漠,通过转包、租赁、划拨等多种形式,治理面积达695万亩(含与农牧民联合飞播封育造林330万亩)。东达集团在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共治理近300万亩。伊泰集团在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营造了20万亩碳汇林。西蒙集团在杭锦旗与当地农牧民合作经营严重退化、沙化草牧场已达10万亩。阿拉善盟规划的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将在沿黄南北长100公里、东西宽5至15公里的地带展开沙漠生态治理。
经过多年的治理,两大沙漠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生态效益。目前库布其沙漠实现绿化面积5153平方公里,控制荒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建成了全长200多公里的沙漠生态绿色屏障,沙漠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据2009年和2013年两次卫星遥感测试,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面积减少15.6万亩,林草植被增加11.6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两大沙漠沙尘暴天气比过去有大幅度减少。
在生态取得显著效益的同时,治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展示出良好的态势。
亿利资源集团建成了以甘草为主的大规模中药材基地,制药已经成为集团的重要产业;建设大型沙地樟松等种质资源基地,培育百兆瓦级沙漠太阳能基地和百万吨级的碳基复合混合肥产业;依托七星湖的优势资源,沙漠生态旅游已初具规模;通过发展当地生态产业和组建“民工联队”向河北、新疆等地输出劳务技术,每年安排农牧民近万人次就业;建设沙漠新村和亿利东方学校,发展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从2007年开始至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连续四届举办库布其沙漠论坛。
东达集团依托生态种植基地,构建现代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和生态民俗旅游等支柱产业。利用沙柳和柠条做饲料,建设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目前仅从事獭兔养殖的达2000多户。建成了年产10万立方米沙柳刨花板和500万只獭兔屠宰及皮毛、肉制品深加工产业链,并形成了与生产相配套的大型汽车运输物流园区。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口,规划建设容纳10万人口的现代特色小镇,目前已经入住3000多户,其扶贫创新模式受到国家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誉。
伊泰集团20万亩碳汇林基地完全由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到第二轮土地承包结束时归还原来的村集体,扶持农牧民增收致富,企业只要碳汇指标。
圣牧高科公司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开发有机牧草基地12万亩,已经建成现代化牧场7座,规划建设50万亩有机牧草基地和30座现代牧场,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机奶基地。日该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主板上市,成为中国有机奶第一股。
此外,在乌兰布和沙漠肉苁蓉和酿酒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诸如王爷地、游牧一族、汉森、金沙臻宝等一批技术创新型民营企业。
今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确定为“联合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全球分享和推广中国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
在有条件的沙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向沙漠要生态、要产业、要效益,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动沙区生态、经济、民生良性互动发展,这种治沙模式是成功的。进一步释放各类企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沙漠治理向纵深发展,是深化改革的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亮点:深化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调研报告对延长企业治沙土地使用权期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影响企业持续治沙的最大问题是土地经营使用年限。企业经营的沙漠土地绝大多数是从农牧民手中流转的,承包期限基本上是2027年或2028年到期,仅剩14年左右的时间。沙漠治理投资回报期长,因二轮土地承包剩余年限较短,治沙企业普遍存在后顾之忧。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势必会影响企业继续投资的信心,不仅已经取得的成果难以巩固,而且会制约沙漠生态治理的整体推进。
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办法是深化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调研报告建议自治区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从沙漠土地的特殊性出发,积极有序地推进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具体采取以下可供选择的措施和办法——
(一)依法延长沙漠土地承包经营年限。2003年3月,国家颁布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对草地执行了与耕地同样的承包经营期限,对林地也没有统一执行70年的最高承包期限。自治区可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取其承包经营期的上限,明确将沙漠土地中的草地和林地承包经营期限分别延长至50年和70年(以原土地承包年为起始年)。这样做首先可以为今后企业治沙创造有利条件,不再形成因承包经营年限短而造成的新问题,也就是说不再欠新帐。
(二)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续签补充合同,解决已经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中的遗留问题。政府依法将沙漠土地中的草地和林地承包经营期限分别延长到50年和70年后,企业需要在原流转合同的基础上,与原具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原具有土地使用权的农牧民续签补充合同,依法取得延长年限的土地使用权。完成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给农牧民补偿。目前,这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实施过程中难度也很大。但是拖延下去会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兼顾企业和农牧民两个方面的利益,在权衡二者利益中寻找结合点。政府应在延长承包经营年限的政策出台后,积极引导双方续签补充合同。
(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农牧民实行股份制经营。对企业治沙中经济效益好的集体沙漠未利用土地,可以由农牧民以土地入股,与企业共同组建股份制利益共同体。企业整体产业化效益好的,可整体组建或改组为股份制;局部效益好的,可局部裂变组建股份制子公司。有的也可在先期效益较差时采取承包或租赁的办法,等到产业化具备条件时改组为股份制。农牧民按期分红,分红方式可以采取固定股息式,也可以按利润进行分红,选择哪种方式由企业与农牧民协商。
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框架基本确立,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即将开启。2015年,将真正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经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后,已于2014年1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土地流转的指导意见最先发布,突破点在于“三权分置”。即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这为今后土地流转更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比如,农民以承包权进行股份合作、经营主体利用经营权融资扩大生产等。
沙漠化土地是内蒙古的一个区域特点,沙漠土地经营制度不能完全等同于耕地或林地,因此,这项改革在我区更是迫在眉睫。深化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可以成为内蒙古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新亮点。不仅可以破解企业治沙的难题,还有利于自治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调研报告建议自治区将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保障沙漠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
除了对制度建设提出建议,调研报告还提出要“保障沙漠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对于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按照生态整体观来变革过去孤立地、分割地管理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对生态治理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处理。在这几次调研中发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如按照沙漠生态规律,大多数沙漠是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也是不可逆转的,对这样沙漠应实行封禁保护,防止人为扰动和破坏。对适宜开发改造的沙漠要严格遵循规划,审慎有序地开发和治理,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有学者提出“用复杂思维而不是简单思维制定我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综合文理,多学科、多视角研究问题。更有先贤钱学森先生强调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指导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第六产业”。十八大报告则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思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人类对生态建设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并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
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在没有防护措施和先期试验的情况下,大面积开垦原生态植被。因此提出,这一问题应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加强指导,对入驻的项目从严论证把关,尤其要强化环境影响评价。要建立健全沙漠治理跟踪监测评估机制,对治理情况进行定期监测评估。
沙漠能否治理和逆转,水资源是决定性因素。黄河是我国第一条实行全流域调度的大江河,对用水指标严格管控。分配给我区的58亿立方米水指标,在保障河套灌区生态用水底线后,可用水指标所剩无几。虽然两大沙漠沿黄地带有地下水,但资源量同样有限,过度利用地下水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更严重的沙漠化。今后沿黄各盟市还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尤其是发展煤化工等高耗水产业,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必须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水危机意识。
调研报告建议沙漠治理首先要统筹计算水资源帐,以水为限、以水定规模。否则,大规模开发了上千年的原生态植被,到了一定阶段由于水资源短缺治理中断,将会重演上个世纪美国和前苏联“黑风暴”的悲剧。为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两大沙漠,灌溉模式原则上应以滴灌为主,这应当成为沙区开发第一道门槛。
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年)》。此次调研报告建议自治区政府按照国家的要求,尽快编制下发我区的总体规划,并与生态建设、区域发展和水资源等规划横向相互配套,盟市旗县纵向层层制定实施方案,形成科学规范的规划体系。
调研报告中还提出“在保护生态中更好地发展沙漠经济”、“主动解决土地承包经营中的其他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也会影响沙漠治理的可持续推进,应当一并研究,尽早解决。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7,08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沙漠承包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