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交易是什么.贪玩传世真的可以赚钱钱么

伊世顿玩的高频交易是什么鬼? 虚假申报和自买自卖成赚钱利器
  700万元,多长时间可以变成20亿元?伊世顿给出的答案是2年半(详见本报昨天A9版:《初始资金不到千万伊世顿是如何赚到20多亿元的》)。伊世顿主要靠高频交易来获取暴利,那么高频交易到底是什么?专家表示,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场人工智能(算法)战争。  伊世顿利用一套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自动批量下单、快速下单,利用杠杆比例等交易规则,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反复开仓、平仓,使盈利在短期内快速放大,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说白了,就是在白刃战中,突然有人掏出了重机枪,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一位期货从业人员表示,高频交易没有好和坏之分,但被不良人士使用,就会成为致命武器。  有高频交易背景的外籍人士  注册一家利润比营收高的公司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伊世顿公司以贸易公司为名,隐瞒实际控制的期货账户数量,以5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以及他人出借的360万元人民币作为初始资金,合计约700万人民币在中国参与交易,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  伊世顿公司系外籍人员Georgy Zarya(扎亚)、Anton Murashov(安东)在香港各自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后,于2012年9月用两家香港公司名义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以美元出资注册成立的贸易公司。  扎亚的资料显示,之前任职金融市场最大的经纪商之一Prime Brokerage,该公司在2013年曾开发出降低交易延迟的技术系统,将伦敦――莫斯科的数据传输延迟降至39毫秒,占据业界鳌头。  安东最早在俄OTP Bank任职外汇和利率期货交易员。2009年,他在Innovation科技公司担任商业开发总裁,负责开发高频交易的解决方案。  伊世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注册于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1405A室,成立日期日,主要从事原材料及产品、矿产品等业务。根据《财新》杂志的走访,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并无1405A室,“1405A”可能只是一个虚拟注册地址。该公司真正的地址在上海梅龙镇广场28楼,但8月中旬已人去楼空。  根据伊世顿公开的年报数据,该公司2013年和2014年合计纳税3172万元,2015年截至6月底,伊世顿累计所得税费为843.95万元。  更奇怪的是这家公司的利润大幅高于营业收入:其2014年净利润为9886万元,营业收入为5303万元;2013年净利润为1696万元,营业总收入仅为32万元。  虚假申报和自买自卖大赚钱  高频交易坐庄提前看底牌  伊世顿是如何赚钱的呢?之前的新华社报道中曾提到其赚钱手法:安东及其境外技术团队设计研发出一套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远程植入伊世顿公司托管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服务器,以此操控、管理伊世顿账户组的交易行为。伊世顿账户组通过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自动批量下单、快速下单,申报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最新价格,实现包括自买自卖(成交量达8110手、113亿元人民币)在内的大量交易,利用保证金杠杆比例等交易规则,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反复开仓、平仓,使盈利在短期内快速放大,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  “这是对现行的期货交易规则很狂妄的践踏,各项指标均超标,名目张胆地蔑视国内所有的程序和监管。”吴先生之前也曾做过程序化交易,他们一般都是做期现套保,就是发现沪深300指数跟有差价,做一下对冲套保,但自6月份的股市暴跌后,他们已经清仓产品,专心做股票。在他看来,伊世顿账户组的申报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最新价格,加上保证金杠杆的自买自卖,这些都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真正做合规的程序化交易或者高频交易的产品,一年的收益率不会超越指数太多,伊世顿的产品明显是坐庄行为。”吴先生表示,高频交易是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程序运算,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大量订单,从极小的价格波动区间中获得利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频交易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快”诠释得淋漓尽致。21世纪初,人工智能控制交易进程的速度还局限于毫秒,即千分之一秒,这个速度大约是人类平均思考速度的200倍。到了2010年,高频交易公司的报价执行速度达到了微秒级,即一百万分之一秒。现在,交易速度的比拼已经达到了纳秒,即十亿分之一秒。  “十亿分之一秒是什么概念?就是你看到数字的时候,伊世顿控制的账户已经提前交易了几千次,它通过"托管服务器"比普通投资者提前几秒看到行情,提前做出判断。还故意做出偏离市场最新价的报单,诱导市场,然后迅速撤单。你还没下单,就输了。”申银万国期货浙江发展中心总经理高建宝表示,托管服务器相当于期货公司的绿色通道,行情速度要快一些。这就跟大家坐在一起玩扑克,但其中一个人提前知晓了底牌,无疑赢的概率大了很多。  吴先生表示,由于高频交易也会在短时间内引发羊群效应,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很多国外的监管层都明令禁止高频交易,更明令禁止自买自卖、虚假申报等价格操纵行为。
(责任编辑:HN666)
10/30 11:2510/29 19:1210/28 14:0410/23 07:4010/17 08:1910/15 00:04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一个高频交易程序员的成长经历:一天赚以前一年的钱
转自微信公众号 交易门(tradingmen) 作者 春晓2002年,19岁的李奥在西安一所重点大学读大二。虽然专业是环境工程学,李奥喜欢捣鼓电脑,打游戏,写代码。很快,他就成功教会了自己用C# 和Visual Studio 编程。不久后,他接了学校附近一个小IT公司的外包活,挣到了人生第一笔“可观”的收入—&#多元人民币。“2000多在当时不算少了,在学校里吃顿饭也就五六块。”李奥回忆起十多年前的第一笔外快,依然难掩激动。李奥在江苏农村出生长大,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从小他跟弟弟和爸妈住在一栋红砖砌成的平房里。他对童年最深刻的回忆是:下雨时,屋顶漏水,雨水嘀嘀答答打在地上,他和弟弟就赶忙用水桶在屋里接水。2000年,当他考上远在西安的这所重点大学时,他的父母喜忧参半——喜的是儿子有出息,愁的是每年光是学费就要一万多。两人四处奔走,从亲戚朋友那里帮李奥借齐了第一年的学费。李奥弟弟比他小六岁,当时还在读初中。当李奥发现帮人编程每个月可以稳定地赚到两三千的时候,他心中升起一丝淡淡的自豪。“从那之后,我大学就再也没有找家里要过生活费。”他说。今年3月的一天,李奥请我在香港中环一家米其林餐厅吃午餐时,离李奥靠写代码挣外快的青葱岁月已经过去十余年了。现在的李奥,虽然头发比以前少了几根,皱纹比以前多了几条,但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似乎还是那个无忧无虑,在陕西郊外爬山露营、保护大熊猫、通宵打游戏、早上5点爬起来编程的大男孩。李奥在骨子里依然是个有点宅的程序员。他坚信程序员用代码改变了这个世界,而李奥也一直在用代码敲打自己的人生:十多年前,写代码给了李奥走出校园、在社会立足的一技之长;再后来,写代码给了他事业进阶,打进国际投行的契机;也正是那一串串代码,赋予李奥转型自立门户、打开交易这片天的勇气和力量。码农的意义李奥的职业生涯,可以总结为他不断探索自己作为一个程序员的“意义”和“成就感”的过程。大学毕业后,李奥前后待过不少名头响亮的公司:亚洲研究院、、(Moody)、香港富达、摩根士丹利(香港)。这些都是竞争激烈,不少人梦寐以求、削尖脑袋要挤进去的企业。然而拿着稳定的收入,待在高大上的写字楼,李奥却始终没有感受到跟自己价值相匹配的成就感。“在投行做程序员成就感很低,交易员要求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完他们愿意用就用一下。而即便程序最终挣了钱,跟程序员也没有多大关系。”他说。2012年,李奥加入摩根士丹利香港,在衍生品部门做定价。跟所有投行一样,发年终奖时,用他程序交易的交易员可以拿很高的奖金,但李奥和其他程序员不管程序写得好还是差,奖金都很平。投行的程序员担当着做牛做马、任劳任怨的角色。在摩根工作时,因为工程比较大,李奥有时光是编译程序往往就要花上一个小时(通常简单的程序几秒钟就跑完了)。这还不算什么,如果程序慢了或者发现bug,李奥需要从十几万行、几百万行里的代码去排错——有时一排就是两三个小时。“做销售的、做服务的,你得经常给他打气,跟他K歌什么的。程序员不一样,程序员如果解决一个bug,他自己就满足了,负能量就消失了。”李奥笑着说。成就感的缺失促使李奥不断在跳槽,而不断的跳槽并没有停止他内心的躁动。在加入摩根前,李奥开始琢磨着把写程序和做交易结合起来。他认为这摊事如果做起来,不仅能让他发挥自己技术和策略的长板,还能避开他跟人交往的短板。加入摩根之后,李奥的这个想法更加强烈。其实为了走出这一步,李奥一直在努力,之前的不同工作让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积累:微软给了他数据挖掘的经验,Moody的风险评级工作把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只会写代码的人带入行,李奥学会了看财报、建模、做数据分析,也树立了风险管理意识。摩根士丹利的衍生品定价经验,为李奥将来往期权定价等数量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几年,上班之余,李奥也没闲着。他一直在狠下功夫补充自己的短板:金融专业知识。他花三年时间考下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并主动学习公司财务报表、股票、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李奥知道,一旦要走这条路,他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他暗自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想得很明白:自己做交易、自己做主,让自己的代码真正产生价值,这才能解决他终极的焦虑,这才是他想要的人生。挣一天管一年2014年,李奥离开摩根,加入香港一家金融公司,开始做高频交易。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最开始承诺注入1000万给李奥交易,并让他搭建团队。虽然还是在帮人打工,但李奥很快在新工作中感到了本质改变:“今天优化几行代码,明天就可能多挣点,这是非常直接的回报。”李奥记得刚开始上实盘交易时自己的惴惴不安:“不是说每行代码都要看过去,至少你要知道你的程序是在做什么。”刚开始交易时,一手股指一二十万,但李奥的账户里可能有一两百万。为了保险,李奥会把多出来的钱划走到银行卡里面,以免实盘时下错单——“要是开成十张合约怎么办?程序有Bug不停开仓怎么办?”这个把多余的钱取走、划到银行卡里的谨慎习惯,李奥一直保持到他后来离开、独立交易的时候。在互联网公司,李奥操作一两百万的资金,每天能挣个一两万。初期试跑后,他开始慢慢增加合约,同时不断优化策略,调整参数。有一次,李奥想测试一个新的逻辑,结果一测试就亏了四五万,“把前几天的盈利都亏完了”。这让他十分沮丧,几乎“不想做交易了”。在不断的挫折和试验中,李奥的交易能力开始得到提升。而同时,他跟老板的分歧也愈发明显。首先,老板承诺的1000万只到位了一两百万。其次,李奥感到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度并不高。“如果哪天亏了一两万,老板就要来找我谈话,对于硬件和数据上比较大的初始投资(几十万)也是一直没有争取到。”最重要的是,老板始终想做P2P业务,认为交易这摊事“太小”,而李奥一心一意只想做交易。2015年春节后,李奥跟互联网公司分手,开始自己做交易。他投入了几百万的起始资金,在家里想了几个简单的策略开始跑。让他欣喜的是,他的策略很快开始赚钱了。最开始,李奥每天能赚三四万,到后来,盈利稳定提高。“刚开始一天赚的钱是(以前)一个月赚的钱,后来有一天赚的钱相当于(以前)一年的收入。”这对李奥来说是极大的鼓励。“我当时想,我很快就可以自己建团队了。”李奥认为,交易的挑战第一是风控——风险控制比盈利重要。“程序化交易玩不好是很危险的。几十分钟、个把小时就可以搞垮一家公司。”李奥的第二大挑战,是不停研发新的、赚钱的策略。“我发现(一个策略)波动一大就亏钱……那我写个策略,波动大的时候赚钱,波动小的时候不怎么赚钱。互补一下。就这样,新策略就来了。”微秒级的竞争一直到现在,“高频交易”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官方定义。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在高频交易最先被发明、也最发达的美国,监管机构怎么说。美国证监会在2010年的一份文件中,提出“高频交易”往往会同时满足以下特征:1. 使用超高速的复杂计算机系统下单2. 使用 co-location 和直连交易所的数据通道3. 平均每次持仓时间极短4. 大量发送和取消委托订单5. 收盘时基本保持平仓(不持仓过夜)高频交易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由专业的交易员发起。正如美国作家Michael Lewis 在他的非虚构畅销书《高频交易员》(Flash Boys)所说,数据传输的速度决定着交易的价格。交易员们不顾一切,拼的就是速度。而在美国,这个竞争已经到了微秒的级别。李奥几年前就读过《Flash Boys》,书中描述的华尔街对速度的渴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等到自己开始做交易时,李奥才开始对交易速度有直观的体会。李奥最开始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做交易时,用“很烂”的系统、机器和数据。在测试时,哪怕把滑点等因素考虑进去也是赚钱的。但是到了实盘就不挣钱。“后来看,就是慢了。”“再加上程序里很多bug,一个bug(会亏)几千块钱,多几个bug几万块钱就没了。加上资金量很小,一两百万,赚也赚不了多少钱。”他补充道。2015年,等到李奥自立门户开始交易时,他再次认识到了硬件和系统对交易速度的致命影响。那时,李奥的程序已经稳定运行了半个月,结果有一天突然开始亏钱了。他一检查,才发现自己前一天有个程序没关,占用了CPU。李奥平时开两个程序,那天开了三个,没想到两个程序开始互相竞争CPU。“我X,我第一次意识到(硬件)居然会有这么重要。”他说。这次教训后,李奥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研究CPU和系统。他慢慢领悟到,高频交易拼速度,写代码可能占50%,但外围因素很关键:机房,机器,对各种系统要求都很高。“有时候你自己优化C++,搞半天优化一个毫秒,很开心。买个好的CPU,可能就优化五毫秒。(这些事)别人不会出来跟你说的,你得自己去琢磨。”他说。在上海某期货公司为李奥提供技术支持的L对李奥的自学能力赞叹不已。“通常在高频领域,做策略的不懂技术,做软件的不懂硬件,他一个人就搞定了。”L说,“有次调整服务器,我们期货公司的运维工程师都没搞定(我找了两个人来看),结果他自己搞定了。”对于李奥爱钻研的精神,他的太太R深有体会。她告诉我,李奥平时在家,哪怕是跟她一起看电视时,基本都是电脑不离手地在写代码。R告诉我,大学时代,李奥迷上写程序的时候,会早上5点就爬起来写代码;迷上打游戏的时候,会从大清早打到半夜——R常去实验室给他送饭。2015年上半年的一个夜晚,李奥在家左手玩DOTA,右手交易。“他要是想做什么,就很容易钻进去那种。”R说。对游戏的执着让李奥一度严肃地考虑走职业玩家的道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那条路战线太长。”不过,李奥始终还是为自己的激情付出了代价。因为打游戏耽误了功课,他大四挂科,推迟了一年才毕业。交易这条路2016年初,交易门在香港举办新春烧烤会。其实户外烧烤这个点子,是李奥提议的。他不仅主动提出要包揽全部费用(我后来提议AA进行),还自告奋勇要帮我组织。烧烤当天,李奥不仅开车载了我和好几位素未蒙面的交易门读者去烧烤地点,还主动购买烧烤的工具和食材,整个烧烤过程也一直忙前忙后,自己没吃上几口肉。李奥对户外活动的热情可以追溯到大学时期。那时,他经常跟女友和一帮朋友去爬山、露营。有时爬完一座山,前后要三四天。李奥和太太青梅竹马,一路走来。大学时,她跟他一起爬山、参加公益活动(两人都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会员),李奥打游戏时,R就在实验室陪他,帮他分析战术、装备和路线,给他送饭。多年后,当李奥提出要自己出来创业时,R也毫不犹豫地支持:“我说,咱家那点钱, 给你个止损线, 玩到了就停下来好了—— 不赚钱的话我还上班赚钱不至于没饭吃。”2003年,李奥和当时的女友、现在他的太太在西安郊外爬山。2015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的一切,让创业不久的李奥深深体会到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这老掉牙的说辞。去年7月,李奥开始搭建自己的交易团队。他的团队有10个人,分别在香港、深圳和西安办公。7月初,李奥的第一个同事办完入职。他说:“那位同事入职后第三四天我账户就被封过了。9月份等公司所有人入职完,这个市场就基本被关掉了。”中金所去年夏天为了打击市场的“投机氛围”,采取了包括调高交易保证金、提高手续费、调低日内开仓限量标准等一些列严格的管控措施。从9月7日起,、上证50、股指期货客户在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中金所表示即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这一限制意味着股指期货失去了99%的流动性,这对于对于李奥的团队来说无疑当头一击。市场关了,但李奥的公司不能关。李奥对自己的团队承诺过,公司至少要坚持三年。现在,虽然顶着每年几百万的开销成本,他也要咬牙坚持着。国内市场不能做了,李奥就跟同事开始研发海外市场的策略。“海外市场战线长、门槛高,花费也很高,相当有挑战。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前路未知。”他说。李奥的同事很多是有才华的程序员。李奥喜欢程序员的单纯。他们可以花很多时间啃骨头,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一行一行地看程序。但同时,他们也很“闷”,李奥在香港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可以坐一天一句话都不说。李奥最渴望的事之一,是等自己公司走上轨道之后,他可以抽出时间,去拍一部关于程序员的纪录片,真实地去记录和反映这个少有人理解的码农群体。作为公司的掌舵人,李奥试着去了解每个人,发掘他们的驱动力, 尽量让所有人都能做跟他们的兴趣更匹配的事。李奥的目标是把交易做成一份稳定的事业,最终做成一个比较成功的私募基金公司,同时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和自己一起成长。他说:“我希望更多有才华的勤奋的程序员,跟着我做也能实现财务自由。”【声明】腾讯证券已取得该自媒体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自媒体授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腾讯无关。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证券(qqzixuangu)。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goldi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hft高频交易此类骗局的运做流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hft高频交易此类骗局的运做流程
&&高频交易可靠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投资1000元三年轻松赚25万? CPF高频交易骗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1页 :披着比特币外衣的骗局
  艾经纬 黄玉婷
  “只要投资1000元,每天分红20元”,“三年轻松赚取25万”。看到这样直白的宣传标语,你会不会蠢蠢欲动呢?
  近日,苏州的张先生向第一财经《财商》(微信:caishang02)咨询,有家“美国CPF技术开发公司”(下称“CPF”)宣称,可以通过比特币智能高频交易系统获取上述高额投资回报率。
  “我家人最近投了1000元进去,介绍她投资的亲戚不仅回本还赚了1000多元。”上述张先生告诉记者。而在一些论坛上,也有不少人声称自己在CPF平台短时间内就回本创收。面对高得离谱的投资回报率,相信诸如索罗斯、巴菲特之类的投资大师都会自叹弗如,稍有投资常识的人也都会本能地怀疑,但仍有不少人投入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
  第一财经《财商》调查发现,所谓的CPF高频交易系统至少存在着四大漏洞,本质上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漏洞一:
  披着比特币外衣的骗局
  在CPF的官方网站上,其介绍称CPF高频交易运作原理是利用该公司大型集群在不同比特币交易平台之间智能化完成毫秒级别的瞬间交易,从而获取最大的交易差价收益。
  但这样的叙述存在明显的漏洞。
  平台在不同的比特币交易平台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必然需要注册多个交易账号。然而无论在该公司网站还是项目资料里,都找不到任何证明该公司拥有比特币交易可供验证的地址。
  某互联网平台技术部门负责人2014年8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反映:通常去中心化货币交易平台都会在官网的显要位置公开源代码的链接,目的是为了公开透明地展示货币系统运作机制。
  而该公司的运作明显不同于一般比特币交易平台的正常运作模式。在其微信公众账号项目简介中介绍到,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CPF平台后,只出现了现金币账户和复利币账户,并不存在与比特币相关的账户,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系统内部运行的现金币、复利币与比特币存在关联。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跟比特币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披了一层比特币外衣的骗局。
  此外,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大多数都是民间自发组织,技术实力都不可能实现毫秒级别的高频交易。作为一家自称专门从事比特币高频交易的公司,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属蹊跷。
(责任编辑:陈大伟)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贪玩传世真的可以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