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ex 镜头佳能长焦镜头可以用吗

推荐一下适合女生用的单反相机吧_百度知道
推荐一下适合女生用的单反相机吧
最近在网上做了一小小的调查-0-徕卡的D lux4 和佳能的400D?450?(感觉没什么太大想买的欲望)或者是80D? 那个80D的对入门的来说 好操作么目前还是比较喜欢这2个牌子希望高人指点啊~嘿嘿
额 80D好像是尼康的 恩 也给一些建议吧 1W元以下这样 大家对D LUX4给点意见吧 谢谢了
佳能500D 配18-200怎么样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80d,是d80,现在已经停产了,市面上应该还有,不过不好买到,而且价格稍微有点贵。既然对400d 450d感觉,就给你推荐他们的升级版500d,
推荐佳能单反相机EOS 500D,500d从一问世就有很高的人气,关注度不断攀升。450d可以说是入门级单反的经典,然而500d将继续延续他的辉煌。500d很适合女孩子用,仅机身竟然才450g ,算是单反中的袖珍了。
或者d90。d90属于中高端,价格上要贵很多,套机想大概7600左右。不过配齐不会超过,1w的、个人倾向与d90,因为喜欢尼康的色彩,镜头头升级方面尼康要比佳能省很多,而且尼康镜头做工要比佳能厚道 ,手感要比500D好很多,女孩子用尼康有点优雅的感觉,佳能有点豪气的感觉。。。。
说55-250不好的,都是发烧友,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55-250已经足够能满足我们的日常拍摄,旅游使用很合适,陪500d先练练手,等技术熟练了再换个好点的镜头也不迟啊 。。。
采纳率:22%
现在刚推出,奥林巴斯ep-1,还有松下的gf1.都是可换镜头的,但不是单反。还有松下的g1和gh1.这些机型都非常小巧可爱。这些机型都是奥林巴斯的m4/3图像传感器的。详细参数你去网上搜一下。莱卡的Dlux4不是单反,价格也高,可参考差不多的机型松下的Lx3.d80,各位说的都清楚了,现在可选d5000和d90.本人也比较喜欢尼康的单反。
d80已经停产了,你可以看看D60有没有货?个头小,重量轻,操作简单,适合女性噢。如果要求不高,入门的话,来个1855的套机足矣4k搞定了
尼康D80不错,不过上是三年了,现已停产,1W以下可以考虑尼康D90,应该能满足你的要求,现价大概是6000吧……用起来不错……
推荐Pantex K7
佳能的500D我最近用的就是这个比较喜欢这款机器,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单反相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以下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请多包涵!为自己单反选购老镜头,首先应注意法兰距!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法兰距,即法兰焦距,是安装法兰到入射镜头平行光的汇聚点之间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法兰焦距指的就是机身法兰焦距。  对镜头而言,法兰焦距是指镜头无限远对焦时,镜头卡口平面到镜头理想像平面(即透镜焦点)之间的距离。对机身而言,法兰焦距是指卡口到焦平面(即CCD或CMOS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当然同一卡口的话,机身法兰焦距与镜头法兰焦距是相等的,即一种卡口只有一个法兰焦距。常见卡口的法兰距  Nikon(尼康)F卡口:46.5mm;  Canon(佳能)&EF卡口:44.14mm;  MINOLTA、SONY(美能达、索尼)α(MA)卡口:44.5mm;  SONY(索尼)NEX-E卡口:18mm;  Fujifilm(富士)富士X-pro1&FX卡口:17.7mm;  Olympus、Panasonic、Leica(奥林巴斯、松下、徕卡)&4/3卡口:38.6mm;  Pentax、Richon、Phoenix(宾得、理光、凤凰)&PK卡口:45.5mm;  MINOLTA、Seagull、Pearl&River(美能达、海鸥、珠江)&MC/MD卡口:43.5mm;  Leica(徕卡|&莱卡)&M卡口:27.8mm;  Olympus(奥林巴斯)&OM卡口:46mm;Canon(佳能)&FD卡口:42.1mm;  Praktica(柏卡|&百佳)&PB卡口:44.4mm;  YASHICA/&Contax(雅西卡/&康泰时)&Y/&C(或C/&Y)卡口:45.5mm;  Sigma(适马)SA卡口:45.5mm;  Mamiya(玛米亚)卡口:45.5mm;  Leica(徕卡|&莱卡)&R卡口:46.9mm;  Konica(柯尼卡)&AR卡口:40.5mm;  Rollei(禄来)QBM卡口:44.5mm;  Contax(康泰时|康泰克斯)&N卡口:48.0mm;  Contax(康泰时|康泰克斯)&M42螺口:45.5mm;  Leica(徕卡)L39螺口:28.8mm;  Zenit(泽尼特)M39螺口:45.3mm;老电影镜头/工业镜头&C口螺口:17.5mm。&&佳能单反想转接老镜头的话,老镜头的法兰距必须大于或等于44.14mm;否则就要改口了。还有就是要考虑全画幅打板的情况!关于对焦,我所使用过的老镜头对焦的手感都比自动镜好(我所使用过最好自动镜头是小白),对于佳能相机用户,买带有合焦芯片的转接环,合上焦后会有di&一声加红点提示。关于心态,玩老镜头心态要好,毕竟老镜头历经风雨,有些比你年纪还大,有尘,有划痕,消光漆脱落,有霉(个人不建议买长了霉的镜头),甚至脱膜是很正常的(斯坦海尔的镜头不脱膜才叫不正常!),十全十美的老镜头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即使遇到,也是天价(有些不是天价,但至少性价比不高)。另外老镜头大多为胶片单反而设计,在胶片上不存在紫边,当时设计师不会考虑控制紫边,所以老镜头转接到数码单反上有紫边是很正常的(天价徕卡系列除外)。老镜头玩的都是性价比!关于保值,老镜头具有升值功能,前提是成色要好,越贵的升值幅度越大,一些狗头也就保值吧,加上sony的nex系列一出,老镜头已经被炒高了好多,曾经八羽怪90rmb,现在500rmb。。。关于光圈,老单反普遍快门最快在1/1000s,所以大光圈镜头少,一些大光圈的镜头在最大光圈成像都不怎么好,需要收一~二档,另外有些老镜头会逆光起雾,我没遇到过,也就没深入了解。还有就是选购老镜头是要注意光圈上有没有油(光圈有油影响光圈的收缩,但不影响成像)关于镀膜,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家的镀膜,(比较有名的是禄来hft,蔡司T*),即使相同的镀膜也有不同的颜色。镀膜的好处这里就不多说了,发明镀膜之前,会用镧系的玻璃或铅玻璃。关于品牌,纯属个人爱好!!!(每个品牌都有各自特点!)关于磨镜,磨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大的乐趣,每一个镜头都有他擅长的地方,需要你在日常使用中不挺发掘,就好比买耳机煲音一样。一个镜头,总有他的用武之地,只是你没发觉而已。磨镜后这支镜头会让你得心应手!同时在磨镜中能提高手动对焦水平。用茶片坊和话来讲:镜不磨不亮,剑不磨无锋,磨磨蹭蹭,才得毒香四溢。&&&&&关于镜头编号,每个镜头都有不同的编号,就好像批次一样,相同的镜头每批次之间也有差异,镜头的编号其中要许多信息,有些xx开头的镜头用了特殊的玻璃,有些xx开头镜头有特殊镀膜。。。。。。关于名镜,名镜不一定是画质好,物美价廉有特色的也能成为名镜,例如八羽怪(价格低,旋转焦外有特色,但镜头做工粗糙。。。)我所知道的名镜:徕卡大九头。小九头,八羽怪,珠戒,冬菜大b,冬菜小b,佳能218,太阳神,宾得三公主。。。。。。。。。。。。恕我无知,其实还有很多,懒得一个一个找了,反正吾等穷人买不起(东蔡&Carl&&Zeiss&&Jena&&pancolar&75mm&&f1.4市场价7w。。。)还有许多电影镜。放大镜。幻灯镜。。。自己会改口的玩玩有乐趣,不会就的看看吧。。。关于镜头结构,镜头的结构每个厂商都各不同,相同光圈相同焦段但由于不同的结构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以及成像质量!
接下来引用中关村论坛网友flyingbug007在zol论坛发表的文章(如有不妥,立即删除!)东德蔡司Carl&Zeiss&Jena基本上可以分为3个时代:白银时代、斑马时代,黑铁时代。白银时代的镜头通体银白色,镜片没有镀膜,或只有一层镀膜,反光为蓝色,俗称「蓝眼睛」。这个时代的镜头全为无段光圈,以玻璃锻冶的退火工艺取胜,不过请尽量选购编号400万以内的镜头,玻璃品质更好。而手感方面,因为年代久远,通常很多毛病。另外,由于配方的问题,镜片变质的情况很常见,还会有气泡。白银时代的镜头大略有:35mm&f2.8&Flektogon:常见广角,没用过。40mm&f4.5&Tessar:非常稀有,成像极好,能与双高斯拼高下的Tessar结构。50mm&f2.8&Tessar:很常见,成像比后期天塞好,不需要追求红T,那时代的T镀膜有等于无。50mm&f3.5&Tessar:很稀有,没见过。50mm&f2.0&Flexon:梦幻逸品,从没出现过,跟Pancolar是一样的Planar结构。58mm&f2.0&Biotar:双高斯结构,成像超优,低反差高层次,高光捕捉为东蔡最强,数量不少。60mm&f4.0&UV-Objectiv:限量生产的特殊镜头,似乎没人用过,功能不明。75mm&f1.5&Biotar:58mm&f2.0的人像版本,成像更好,一年难得出现一次的天价逸品。80mm&f2.8&Tessar:另一颗有能力跟双高斯拼的天塞头,拍人的肤色极好,非常稀有。80mm&f2.8&Biometer&:双高斯结构人像头,上面那颗的升级版,很少见。85mm&f2.0&Sonnar:非常少见的逸品,小弟没用过,不过可以买到苏俄??的山寨品。135mm&F4&Sonnar:偶尔会出现,成像非常好,算是经典镜头。135mm&F4&Triotar:上面那颗的cost-down版本,经常有。接下来是斑马时代了&…接下来介绍我比较有研究的Carl&Zeiss&Contax&CY&mount&镜头改alpha&mount的部份。首先,我们先来建立点基本共识:在谈到转接Contax到135相机的时候,我们通常指的是在1970年代开始,与日本Yashica合作,Zeiss生产镜头,Yashica协助出产机身的Contax&Yashica交换镜头。而不是最一开始,从1930年代就开始生产的contax系列相机用的镜头。所以,本篇仅只讨论此一部份。使用在Contax&Yashica的机身的镜头所使用的接环通称CY&mount,但Contax镜头有四个常用的描述名词:AEG、MMG、AEJ、MMG。&AE/MM指的是镜头功能的差异:AE镜头只能支援光圈先决、&MM镜头还可以支援快门先决与P&Mode,MM镜约在1980年代中、末期开始生产,在镜头内部镜组的镜桶结构上及镜片外缘有做额外的抗反光涂漆、在镜身上的光圈数值最小的一个标示为绿色。&G/J代表的是德国产与日本制。所有的镜头仅有Sonnar&2.8/80同时出现四种都有的状况,其他大多为两种、少数三种。接下来为已知成功例子:目前曾经确定看过有成功改到alpha接环(尤其是alpha&900上用过的有,改成其他接环的、包涵M42不在本讨论范围),请特别注意AEG/AEJ/MMG/MMJ有可能得视为四种接环,内部构造有些差异。没列出者表示不能确定其为哪种版本,但是确实有看到改后成品。定焦Distagon&2.8/25&AEGDistagon&2.8/28&AEJDistagon&2/28&MMGDistagon&2.8/35&MMJPC-Distagin&2.8/35&AEGDistagon&1.4/35&AEGTessar&2.8/45&MMJPlanar&1.7/50&MMJPlanar&1.4/50&MMJS-Planar&2.8/60&AEGSonnar&2.8/85&MMGPlanar&1.4/85&AEGSonnar&2.8/135&AEJSonnar&2.8/180&MMJ变焦Vario-Sonnar&3.3-4.0/28-85&MMJVario-Sonnar&4/80-200&MMJ接下来为上面没列表,但是因为有找到曾经改到M42、Pantex或者Nikon上的资讯,所以推论可以改到alpha系统上的:定焦Distagon&4/18&AEGDistagon&2.8/21&MMJDistagon&2.8/25&MMJDistagon&2.8/28&MMJDistagon&1.4/35&MMGTessar&2.8/45&MMJ&100&JahreMakro-Planar&2.8/60&AEJSonnar&3.5/100&MMJPlanar&2/100&MMJTele-Tessar&3.5/200Tele-Tessar&4/300Mirotar&8/500变焦Vario-Sonnar&3.4/35-70Vario-Sonnar&4.5-5.6/100-300&MMJ特别注意事项:镜头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生产而导致的发色、散景、光圈结构等等差异也不在本篇讨论范围中,那些请找网路上有用过整系列Contax系列镜头的大大、前辈们的文章自行研究。Carl&Zeiss&Jena斑马时代,是指镜身黑色,但对焦环却是黑白相间的样式。这时期是单膜镜头,但是已经没有使用蔡司二战时的那批传奇玻璃了。大部分来说,暗部非常优秀,高光稍弱,色彩是一等一的好。不过实际上每个镜头的特性都不同,还是要看场合使用。附带一提,这时期已经出现了光圈顶针,但是没有A/M开关,而是以一个类似按钮的结构,按下去才缩光圈,比较接近景深预览。如果不是使用日本近代牌昂贵封顶针接环,那还是避免使用这个时期的镜头,因为非常不好操作。斑马时代的镜头,小弟只用过一次,因为太难用而放弃,因此成像上完全没有心得可以分享,请有用过的大大补完吧。斑马时代的镜头大略有:20mm&f4&Flektogon:Distagon广角,M42镜头少见的20mm。25mm&f4&Flektogon:同上,只是焦距变成2??5mm。35mm&f2.8&Flektogon:据说跟白银版没啥差别。50mm&f2.8&Tessar:比白银版表现烂,还有个长相奇怪的「星际大战」版,收藏用的天价镜,成像没有不同。50mm&f2.0&Pancolar:Pancolar结构先行试作版,产量不大,很少见。50mm&f1.8&Pancolar:赫赫有名的双高斯标准镜,很常见。55mm&f1.4&Pancolar:极为稀有的版本,从未出现过,具体细节不明。75mm&f1.4&Pancolar:也是超稀有的版本,从未见过,想也知道是天价。135mm&F4&Sonnar:听说也是跟白银版差不多。300mm&F4&Sonnar:很大,很重,很稀有。接下来是黑铁时代了&…Carl&Zeiss&Jena黑铁时代,镜身通体黑色,有A/M开关,转接DSLR很方便,也是市场??上最常出现的版本。这时期是东蔡M42头最辉煌的时代,许多经典镜头都在这时出现。而且这时期正式引入T镀膜前身的多层镀膜,奠定了东蔡那华丽色彩的经典地位。红色MC是早期内销东德,白色MC是后期外销西方世界,基本上差异不大(但是有差)。早期因为跟西蔡的官司,外销西方世界的会只写上aus&Jena,不会写Carl&Zeiss。附带一提,东蔡镜头后面常会写着DDR,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缩写。黑铁时代??的镜头大略有:20mm&f2.8&Flektogon:里三宝之一,M42时代最强广角镜之一,近拍0.19m,镧系玻璃,全开绝对可用,变形控制极佳。不过价格飞天了,正常人不见得买的下手,包括小弟。35mm&f2.4&Flektogon:表三宝之首,东蔡最出名的全能镜头。名气太响,不用多介绍。50mm&f2.8&Tessar:东蔡最可耻的一颗镜头,不是说很糟,但不像是蔡司拿的出手的东西。50mm&f1.8&Pancolar:表三宝之一,镧系玻璃,华丽色彩的最佳代名词。不过抗耀奇烂,要注意。55mm&f2.8&Macro&Pancolar:只闻其名的谜之镜头。80mm&f1.8&Pancolar:里三宝之首,M42时代顶级人像头,熊的最爱,各项指标都超水准,偶尔会出现,价格也是在天位。135mm&F3.5&Sonnar:表三宝之一,最容易入手的三宝镜,也是最适合入门的镜头。发色清雅,几乎全能。180mm&F2.8&Sonnar:里三宝之一,代号Olympia。&1.3公斤重的怪物,成像极为优秀。小弟没用过,但是某位路过的毒物似乎有…200mm&F2.8&Sonnar:1.2公斤重,没用过。300mm&F4&Sonnar:2公斤重,很稀有,没用过。500mm&F8&Fernobjektiv:不是反射镜,是个非常长的大炮,可以拆成两节,天价。500mm&F4&Spiegelobjektiv:7.3公斤(没打错)的反射镜,海湾见过一次,价格已经不是人类可买的了。1000mm&F5.6&Spiegelobjektiv:14公斤(发誓没打错)的反射镜,从来没出现过。偶尔会出现29mm&F2.8这个东西,那是Pentacon的镜头,蔡司贴牌,也没有T镀膜,别被骗了。Meyer&是东德仅次于蔡司的光学大厂,由做电影镜出名的Hugo&Meyer先生创立。在二次大战后被Pentacon收购,Pentacon的镜头则沿用Meyer的结构。Meyer的历史就不多说了,网路上一堆,还是写实用的资料吧。Meyer&镜头大略上可以分为4个时代:白银时代、斑马时代、宝塔时代、Pentacon时代。白银时代的镜头通体银白色,镜片跟蔡司一样没有镀膜,或只有一层镀膜,反光也是蓝色。这个时代的镜头全为无段光圈,玻璃退火工艺略逊于蔡司。大部分镜头高光细节优秀,可以轻松拍出高调照片。白银时代的镜头大略有:35mm&F4.5&Primagon:Meyer第一颗反望远广角镜,为Triplet三片前加一片的结构。不太贵,也很常见,小弟没用过。40mm&F4.5&Helioplan&Wide-Angle&Anastigmat:名字很长,好像很有名,小弟没看过,不清楚是什么。50mm&F2.9&Trioplan:标头,跟蔡司天塞不能比。50mm&F2.8&Primotar:cost-down&后的标头,三片结构,钱太多才买吧。50mm&F3.5&Primotar-E:标头cost-down以后再cost-down的版本,钱多也别买啦。58mm&F1.9&Primoplan:Meyer经典标准镜头,双高斯,完全不输蔡司的Biotar,某路过的有一颗。75mm&F1.9&Primoplan:Meyer&白银年代最好的镜头,没用过,但是某路过的好像也有。80mm&F3.5&Primotar:上面那颗的cost-down版,不是很常见,没用过。90mm&F3.5&Telefogar:超稀有,没见过&…100mm&F2.8&Trioplan:性能很好的三片结构,适合人像,但不知道为什么被炒高了。135mm&F3.5&Primotar:理论上不该是稀有品,但竟然没见过…150mm&F5.5&Telemegor:没见过&…180mm&F3.5&Primotar:经常出现,但没用过。180mm&F5.5&Telemegor:上面那管的升级版,没用过…250mm&F5.5&Telemegor:小弟不爱超长焦的…300mm&F4.5&Telemegor:又是超长焦&…400mm&F5.5&Telemegor:太长了啦&…Meyer后期的斑马时代,跟东蔡一样,都改为黑色镜身,黑白纹路对焦环。后来斑马时代结束,Meyer&被Pentacon收购,Pentacon就沿用Meyer的所有结构,连外观都照抄。当时镜头前方Pentacon的商标旁,会打上一个电波塔一样的标志,所以称为宝塔时代。这两个时代的镜头,基本上光学性能和白银时代相差不远。虽然已经使用了单层镀膜,但Meyer的镀膜跟蔡司很难比,所以不太需要计较这方面。这两个时代的镜头出现了光圈顶针,也和东蔡一样,安装了类似景深预览的按钮设计。不过东蔡的按钮是突出来,但Meyer的镜头却是在镜尾安装一个凹进去的按钮。保证难用,如果转接环没有顶针挡板,尽量别买这时代的镜头。斑马及宝塔时代的镜头大略有:29mm&F2.8&Orestegon:有名的广角结构,Meyer版的不是太常见。30mm&F3.5&Lydith:上面那颗的平民化版本,没有光圈顶针,成像非常锐利,价钱不贵。50mm&F2.8&Domiplan:很常见的三片结构,超便宜,成像不好,缩到F8才像样。50mm&F1.8&Oreston:Meyer&有名的双高斯标准镜头,低反差高层次,传世名作「胜利之吻」就是这颗拍出来的。90mm&F3.5&Telefogar:只存在于Meyer斑马时代,超稀有,没用过。100mm&F2.8&Orestor:常出现,但没什么人买,价钱不高,我也没用过。100mm&F2.8&Trioplan:海湾从未出现过,都是白银版本的,只存在于Meyer斑马时代。135mm&F2.8&Orestor:偶尔出现,成像很好,没有光圈顶针,15片形状奇特的光圈叶片,外号「莲花宝座」,价格算中等。200mm&F4.0&Orestegor:很长很大支,算稀有,没用过。300mm&F4.0&Orestegor:更长更大支,更稀有,更没用过。500mm&F5.6&Orestegor:3.5公斤的巨炮,非反射镜,看都没看过。进入了多层镀膜时代后,Pentacon把镜头全部改为黑色,并针对有光圈顶针的镜头,安装了转接方便的A/M开关,正式进入Pentacon的时代。这时代的镜头似乎卖的很好,二手市场很常见,玩转接的人也很爱用,是很理想的入门选择。不过相对于斑马时代的Meyer镜头,Pentacon虽然使用了相同的结构,但是却在看不见的地方cost-down,也就是镜片用料。因此Pentacon后期的镜头,成像表现和原本的Meyer相去甚远。虽然加上了多层镀膜,但毕竟不是三大镀膜那种水准,用处不大。Pentacon时代的镜头大略有:29mm&F2.8:原Orestegon广角结构,很不容易控制的镜头,但是拍出来味道很好。常见,不贵。30mm&F3.5:原Lydith广角结构,还是一样的锐利,又便宜。但因为cost-dowwn更凶了,所以变的很没风格。无段光圈,没有顶针。50mm&F1.8:原Oreston双高斯结构,经常出现,价格合理,标头中的标头,低反差,很容易用。50mm&F1.4:文献上有这颗,但从来没见过,无法评论。100mm&F2.8:原Orestor结构,斑马版一天到晚有,但后期版本就很少见。不贵,没人买是主因,小弟没用过。135mm&F2.8&早期版:原来那颗Orestor「莲花宝座」,好像没卖多久就改版了,不太常见,算是cost-down比较少的镜头。135mm&F2.8&后期版:大cost-down版本,光圈叶片减少为6片。颜色异常浓郁,高光暗部都收的很快,但是锐利讨喜,非常现代风格的镜头。200mm&F4.0:斑马那只改的。300mm&F4.0:就斑马那只改的啦。500mm&F5.6:啊就斑马那只改的咩。
这次来讲苏俄镜头,一般来说大家都很看不起苏俄做的镜头,但其实俄镜并不差。二战结束后,俄国佬搜括了蔡司的设计图纸、模具、甚至玻璃坯,所以苏俄镜头严格来说可以算是蔡司的分支。(还有部份是抄莱卡的喔)基本上苏俄镜头镜片用料实在,设计也很好,主要的麻烦是品管奇糟无比。同样的镜头,每一颗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如果看到光圈环装反,也不是太意外的事。苏俄镜大部分都是非常便宜的镜头,有些限在还继续在生产,成像也不差,是M42老镜的入门好选择。但是很大一部份可能是莱卡的M39接环,只要加装个M39转M42的银圈就行了。与真正的莱卡镜不同,苏俄M39镜转上M42,无限远是毫无问题的。顺便来炒作一下二手价吧,基本上只要银色的俄镜,上面有打个红色的「ㄇ」,那就是使用蔡司玻璃的好东西,要抢请快。苏俄镜头大略如下,可能有漏,请大家补完:Industar-10&50mm&f3.5:Leitz&Elmar的翻版。Industar-22&50mm&f3.5:跟Industar-10长的差不多,具体差在哪,小弟不知。Industar-23U&110mm&f4.5:是个放大机镜头,没用过。Industar-26M&50mm&f2.8:很少见,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似乎是个微距。Industar-50&50mm&f3.5: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名的饼干镜,成像除了锐利外,一无是处。Industar-50U&50mm&f3.5:放大机镜头,没用过。Industar-61&50mm&f2.8:天塞结构,六芒星散景,镧系玻璃的微距镜,现在还有生产。Industar-96U&50mm&f3.5:也是个放大机镜头,没用过。Jupiter-3&50mm&f1.5:蔡司Opton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Jupiter-6&180mm&f2.8:蔡司Sonner翻版,没见过。Jupiter-8&50mm&f2:蔡司Sonner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Jupiter-9&85mm&f2:蔡司Sonner人像镜翻版,现在还有生产。Jupiter-11&135mm&f4:蔡司Sonner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Jupiter-12&35mm&f2.8:蔡司Biogon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后镜非常突出,无法转接。Jupiter-21&200mm&f4:蔡司Sonner大炮翻版,没有蔡司玻璃版本。Jupiter-37&135mm&f3.5:蔡司Sonner翻版,没有蔡司玻璃版本。MIR-1&37mm&f2.8:俄国佬自行设计的得奖镜头,很常见。MIR-10&28mm&f3.5:常出现的广角,没用过。MIR-20&20mm&f3.5:现在还有生产的广角。MIR-47&20mm&f2.5:虽然现在有生产,但似乎没人用过。Helios-40&85mm&f1.5:俄镜中最有名气的太阳神,价格已经飞天,某个路过的家伙有。Helios-44&58mm&f2:有各种版本,都是蔡司Biot??ar翻版,很便宜。Helios-77&50mm&f1.8:蔡司Biot??ar翻版最后的变种,建议买44比较好。Rubinar&300mm&f4.5:没见过。Rubinar&500mm&f8:现在还有生产的反射镜。Rubinar&1000mm&f10:现在还有生产的大反射镜。Volna-9&50mm&f2.8:巨大微距镜,基本上跟Industar-61只差在放大率。Tair-11:很有重量的水晶萤石镜头。Zenitar-M&50mm&f1.7:很有名的俄国自制标准镜头。Zenitar-M&50mm&f1.9:上面那颗的廉价版,非常稀少。Zenitar-M2&50mm&f2.0:这颗很渣,别乱碰。Zenitar&16mm&f2.8&Fisheye:很多族友手上都有的俄国鱼眼,还有在生产。Tele-Zenitar&135mm&f2.8:没看过有人用。
说到M42的日本镜头,基本上是眼花了乱,因为品牌实在太多。不过严格来说,日本镜可粗略分为两大派系,分别是旭光学派,还有富冈光学派。旭光学就是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收摊的Pentax,不过在当时可是唯一能和德国镜头平起平坐的日本首席光学厂。当年的大姑妈镜头世界知名,造工一流,用料不惜血本,成像独树一格,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抢着收。旭光学的镜头太多,所以晚一点会专文介绍。至于另一间富冈光学Tomioka,本身并不是一个品牌,而是个大型光学代工厂,帮日本甚至许多德国品牌出镜头。德国两大日本代工品牌Revuenon跟Beroflex,大多都是富冈光学派系的产品。富冈光学派除了很稀少的本身品牌外,最大的旁支便是Mamiya跟Yashica这两间公司了。这两间公司的镜头也不少,下一篇再来谈吧。至于富冈光学的历史,请大家自行google,还是谈实用的镜头比较好。富冈光学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3支非常优异的标头。他们自己也曾出过很少量的标头,以Tomioka&Tominon做为名称,不过很难见到。Tominon&50mm&F2:最平价的镜头,代工的可能会改为F1.7或F1.8。Tominon&55mm&F1.4:在那个年代,只要是这个结构,一定是富冈做的。这颗算是当年最出名的镜头,成像非常优异,绝对有德国水准。横跨超过10个品牌,很常见,不贵。Tominon&55mm&F1.2:富冈光学集技术之大成的顶级镜头,到现在还是M42系统中数一数二昂贵的货色。偶尔会见到,但价格非常贵,而且一堆人抢,小弟连摸都没摸过。那个年代是日本光学起飞的时期,一大堆光学厂都在做镜头。有些可能是好物,但也有不少地雷。小弟胆子小,不敢尝试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请有经验的大大来分享吧。如果真的有兴趣,小弟提供一些自认为比较值得注意的品牌:三协光机(Komura):莱卡接环上有点名气。兴和光器制作所(Kowa):后来跑去做望远镜跟电视镜头。Kyoei:后来去做天体望远镜跟显微镜。Orion精机:镜头品牌为Miranda或Soligor,不过听说成像别抱太大期望。日东光学制作所:市场上没看过这家的镜头出现。Olympus:别怀疑,他们有做M42镜头,也是Zuiko。成像很不错,价格也很贵。栗林写真机械制作所(Petri):嘛,便宜,对得起价格。Sigma:不用多介绍了,M42时期的镜头不会脱皮是亮点。Tamron:也不需要介绍了。Tokina:这也是大家都认识的。Fujinon,算是M42末期的产品,严格来说已经脱离了两大派系。不过Fujinon的镜尾设计非常奇怪,转接很容易会出问题,又没有A/M开关,所以虽然有名气响亮的EBC镀膜,但小弟一颗都不想去用,麻烦熟悉富士镜头的大大补完吧。听说某个路过的危险人物是EBC控…M42时期的Mamiya&Sekor镜头,似乎在台湾是非常贱价的货色,但这可是小弟最喜欢的镜头系列之一。Mamiya镜头主要分为两个时期,auto跟SX。不论哪个版本,都是造工精良,不输现在Cosina那批日蔡。auto版本的Mamiya,色彩大多很清丽,带有阴柔的感觉(简单说就是娘炮),有点接近大姑妈,但没有那种暖调。成像细腻绵密,但不是走锐利路线,可能因为这样,到了现代才不受人欢迎。SX版本可就了不起了,基本上就是Rollei的镜头,成像鲜明锐利,层次丰富,绝对有和蔡司不相上下的实力。可惜因为SX出现的时间太晚,已经是M42的末期,所以无法打响名号。SX版本都没有A/M开关,需要封顶针的接环才能使用。Mamiya&Sekor镜头如下:14mm&f/3.5&Fisheye:价格飞天的镜头,极为稀有,听说可以打趴大姑妈鱼眼,只有SX版本。21mm&f/4.0:超稀有广角镜,只有SX版本,没用过,也是天价。28mm&f2.8:非常优异的广角镜,不太容易见到。35mm&f/2.8:比较常见的广角镜,那种阴柔的感觉特别强烈。50mm&f/2.0:廉价版的富冈标头。50mm&f/1.4:SX版本的顶级标头,基本上就是Rollei那颗,价格在天上。50mm&f/2.8:文献上说是auto版本专有的镜头,但从来没见过。55mm&f/1.8:富冈那颗出名的便宜标头。55mm&f/1.4:富冈那颗最出名的标头。60mm&f/2.8&Macro:Mamiya&M42最出名的镜头之一,成像非常之好,价格也非常之贵。85mm&f/1.7:只有SX版本,没见过的神秘镜头。85mm&f/2.8:只有SX版本,没见过的神秘镜头。100mm&f/2.8:只有SX版本,没见过的神秘镜头。105mm&f/2.8:只有SX版本,没见过的神秘镜头。135mm&f/2.8:成像阴柔到接近阴森的镜头,拍人可以拍出「水一般皮肤」的奇妙质感,有名的美人镜头。135mm&f/3.5:auto时代专有,上面那颗的cost-down版本,没有美人效果。200mm&f/4.5:auto时代专有,还满常见的,价格普通,没用过。200mm&f/3.5:上面那颗的高级版,没用过。300mm&f/5.6:SX时代专有的长焦炮,没用过。400mm&f/6.3:auto时代专有的长焦炮,一样没用过。600mm&f/8.0:SX时代专有,超长焦都没用过啦。800mm&f/8.0:一样SX时代专有,又是超长焦…先说在前面,Yashica的M42镜头,小弟见过几颗,也摸过几颗,但没有拿来试拍过。所以个别镜头的实际拍摄情况,小弟无法提供意见。Yashica和富冈光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前中期的镜头全为富冈光学出品,品质非常精良,算是当年日本数一数二的好镜头。不过后期有些镜头交给Cosina或Chinon代工,因此整体品质严重下降。Yashica的成像风格似乎与Mamiya有很大区别,如果说Mamiya是阴柔,那Yashica就很阳刚,一派德国镜头风范。Yashica的镜头分为4大时期,首先是Yashinon时期,这时期的镜头在二手市场不太常见,而且成像品质似乎也不算让人满意。第二时期是DX镜头,单层镀膜。但这个时期据说是用料最好的时期,成像品质非常好,可以跟德头拼。第三时期是DS镜头,实验性多层膜。这个时期的产量似乎较大,与DX差不多,据说风格有些变化。第四时期是DS-M的多层镀膜,很多M42的老前辈都建议,这个时期就别买了。Yashica镜头如下:Yashinon-DX&28mm&f/2.8Yashinon-DX&35mm&f/2.8Super&Yashinon&35mm&f/2.8Yashinon&DS-M&50mm&f/1.4Yashinon&DS&50mm&f/1.4Yashinon&50mm&f/1.9Yashinon&DS&50mm&f/1.9Yashinon&DX&50mm&f/1.7Yashinon&50mm&f/1.8Yashinon&50mm&f/2Yashinon&50mm&f/2.8:天塞结构。Yashinon&55mm&f/1.2:富冈神物。Macro&Yashinon&60mm&f/2.8:价格被炒上天的微距头。Super&Yashinon&100mm&f/2.8Yashinon&DX&135mm&f/2.8Super&Yashinon&135mm&f/2.8Super&Yashinon&135mm&f/3.5Super&Yashinon&180mm&f/3.5Super&Yashinon&250mm&f/4—
终于介绍到当年日本第一把交椅的旭光学了,这年代Asahi&Pentax所出的大姑妈镜头,到现在还有很好的口碑,价钱并不便宜。大姑妈共分为4大时期,分别为自动大姑妈(auto-Takumar)、超级大姑妈(Super-Takumar)、超级多层大姑妈(Super-Multi-Coated&Takumar)、还有SMC大姑妈(SMC&Takumar&)。自动大姑妈为单层镀膜,基本上不是太常见,小弟对这时期也没啥研究,所以只能等有认识的族友来补完。超级大姑妈为2至3层镀膜,全金属打造,很多颗都不惜工本用上镧系玻璃,成像非常细腻,层次分明,空间感极佳,但却不一定锐利,且容易偏黄。超级多层大姑妈基本上跟超级大姑妈是一样的东西,只是镜片镀上7层镀膜。抗耀普遍比超级版好,色彩浓郁,也比较锐利。国外一般称呼的时候,会用SMC当缩写,避免与SMC版混淆。因为后期版权问题,超级多层大姑妈必须改为SMC大姑妈,但那时候的Pentax不明原因大改镜头外观,金属对焦环改为橡胶,镜片材料也有更动。不过这时期使用的镀膜正是惊天动地的SMC镀膜,成像风格跟现代Pentax镜头一样。大姑妈镜头如下:15mm&f3.5:SMC版本独有,全世界第一支直线超广角镜头,手工打磨非球面镜,全世界限量900颗,M42最贵的镜头之一,摸都没摸过…17mm&f4:鱼眼大姑妈,内建滤镜,成像比俄国鱼好很多。18mm&f11:饼干鱼眼,17鱼的前身,成像也不差,只是光圈太小。20mm&f4.5:大姑妈的知名镜头之一,从中央到边角的成像都非常好,全开光圈绝对可用,最近对焦更只有0.2m。24mm&f3.5:成像风格很现代的镜头,色彩浓郁而且锐利,很容易上手。28mm&f3.5:大姑妈广角系列中最容易买到的,结构改过一次,口径从58mm改为49mm,成像差异可以忽略。35mm&f2:大姑妈的名头之一,结构也有改过,前期70mm口径的版本有很特殊的味道,后期49mm口径的则比较现代风格。35mm&f3.5:非常锐利的类饼干镜,在大陆被吹捧的很高,其实很普通。50mm&f1.4:超有名的镧系玻璃标头,发黄问题很严重,但是层次感极好。早期曾改过一次结构,但初代结构没啥人用过。50mm&F4&Macro:大姑妈50微,超锐利的镜头。55mm&f1.8:f1.4那颗的廉价版,成像绝对不差,只是少了镧系玻璃。55mm&f2:f1.4那颗的超贫民版,没用过。85mm&f1.8:有名的人像镜,少数不偏黄的镜头,现在很贵。85mm&f1.9:上面那颗的前身,差在锐利度跟色彩,也很贵。100mm&f4&Macro:大姑妈百微,大姑妈的铭镜之一,不过产量很大,不贵。105mm&f2.8:不知道是什么定位的镜头,成像偏冷,似乎可拍人像,不算贵。120mm&f2.8:偶尔会见到,不是太贵,但没用过。135mm&f2.5:大姑妈铭镜之一,超锐利,色彩浓郁,散景滑顺,要买请找后期的结构。135mm&f3.5:上面那颗的前身,要买请找早期的Sonnar结构。150mm&f4:看过几次,小小一支,不太贵,但没用过。200mm&f4:过135mm&我就不会碰了&…300mm&f4:这管很粗大&…400mm&f5.6:这管更粗大&…500mm&f4.5:3.5公斤的怪物&…1000mm&f8:只在文献中出现过的5.5公斤巨炮…M42的时代中,西德的光学可是发光发热。在蔡司被分家而元气大伤,徕卡又缺阵的情况下,西德各厂几乎已经等同于「顶级光学」的代名词,接下来的几篇,小弟将会一一介绍M42镜头中,一些「顶尖的好东西」。西德镜头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然是合称「西施」的御三家:Schneider、Steinheil、Schacht。另外还有两个知名度比较低的Enna&和Isco&光学厂,出手的镜头也绝对不是等闲之物。当然,还有存在于传说之中,随便一支都是天价的两大名门:Rodenstock&和Voigtlander。加上拥有天下第一HFT&镀膜的Rollei,西德可以说是众星云集。只不过老镜如果开始收集到西德镜头,表示已经毒入骨髓,就算倾家荡产也难以回天了…首先介绍的是西德2大名门之一的Rodenstock,一般人称为「罗敦」。罗敦这个品牌很多新手可能不熟悉,但事实上这间公司已有超过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顶级光学厂。他们所出品的眼镜镜片,可是比蔡司还要高级的货色呢!在摄影方面,罗敦主要是做大片幅市场,算是大片幅中的顶级镜头。&M42时代,罗敦曾出了几支135的镜头,全都是斑马金属外观,成像非常非常优异,每一支都相当稀有,一出现立刻会有一大堆人厮杀。现在的二手价几乎跟徕卡的镜头有拼,大概都是收藏家在买。罗敦的镜头结构都是自家专利,每一颗都很有特色。总体成像稳重内敛,色彩还原很朴实,但是晶莹剔透,细节非常丰富,有点Schneider&的味道,但散景远比Schneider&华丽。除了抗耀光不是太好外,其他大概也找不出什么缺点了。Rodenstock&M42&镜头如下:30/2.8&Eurygon:广角镜,从未出现过的梦幻逸品。35/4.0&Eurygon:出现过一次,贵到惊人。50/1.9&Heligon:没见过的标头。50/2.0&Heligon:曾出现过几次,就算是发霉的都一堆人抢。135/3.5&Yronar:没见过。180/4.5&Rotelar:也没见过。小弟是秉持着无私的心来写这些资料,因此当然不会藏私,有秘密一定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当年西德Wirgin&Edixa&相机面世时,罗敦曾以代工的方式,帮忙出了一批标头,慷慨地分享了自己那傲人的Heligon&结构。如果花不起重金,又想品尝这间百年老店的光学味道,不妨注意「Edixagon」这个名称吧…
Enna&是位于慕尼黑的一间光学厂,专攻M42&接环。基本上在西德一些顶级光学厂的压抑之下,Enna&屈居于二线,但本身的光学实力并非是二流货色。Enna&镜头的成像非常柔和,色彩细致但不俗艳,调性清雅,是德系镜头中最适合拍东方人像的品牌。&Enna&绝大部分镜头的高光捕捉都很强,用来拍族友热爱的高光人像,简直是绝配。不过因为小弟本身很少拍人像,所以没去收这品牌的镜头,所以比较难介绍每支镜头的特性,也不清楚前期白银头跟后期斑马头的区别,请各位见谅…Enna镜头如下:24/4&Lithagon24/4&Ennalyt28/3.5&Ultra-Lithagon28/3.5&Ennalyt28/3.5&Lithagon28/2.8&Ennalyt35/2.8&Lithagon35/4.5&Lithagon35/3.5&Lithagon35/3.5&Ennalyt35/2.5&Super-Lithagon50/1.9&Ennalyt50/1.8&Ennalyt85/1.5&Ennaston85/1.5&Ennalyt90/2.8&Tele-Ennalyt95/2.8&Ennalyt100/2.8&Ennalyt135/3.5&Tele-Ennalyt135/2.8&Tele-Ennalyt240/4.5&Tele-Ennalyt300/5.6&Tele-Ennalyt400/4.5&Tele-Ennalyt600/5.6&Tele-EnnylytIsco&其实是Schneider&的子公司,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网路上许多卖家都说因为是子公司,所以和Schneider&成像一样,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小弟所用过的Isco&镜头,成像非常冷,而且偏硬调,与绝对平衡的Schneider&有很大不同。所以大家如果想尝Schneider&味,千万别被骗去买Isco&…但这并不是说Isco&不好,其实Isco&的锐度惊人,镜片用料也很好。而且那个镜头工艺,保证摸过就会爱上。不过基本上这间厂商的镜头,小弟只拥有一支,试用过少数几支,所以也没办法详细介绍,还是等人补完吧…Isco&镜头大略如下:24/4.0&Westrogon28/4.0&Westron35/2.8&Westron35/3.5&Westron50/1.9&Westagon50/1.9&Westromat50/2.0&Westagon:这颗外观非常漂亮,成像非常锐利,可惜没有A/M开关。50/2.8&Westanar:这颗也是外观一流,但实际上只是普通天塞。50/2.8&Iscotar50/3.5&Westanar80/2.8&Isconar85/2.8&Westanar85/4.0&Isconar90/1.9&Iscaron100/4.5&Isconar:超冷调的镜头,长相非常怪异,很像电影镜。135/2.8&Tele-Iscaron135/3.5&Tele-Westanar135/4.0&Isconar150/4.5&Westanar180/2.8&Iscaron180/4.5&Westanar400/4.5&Westanarr终于到御三家的Schacht&了,这家光学厂是由Albert&Schacht&先生所创,但一定要强调,这间公司跟世界最强玻璃厂Schott,一点关系也没有,买镜时千万别被人误导。总的来说,Schacht&镜头的特性是色彩爆浓,反差超大,喜爱浓郁发色跟锐利的朋友,一定会很欣赏。&Schacht&镜头的散景也不差,拍出来的照片有很特殊的风格,算是自成一系。Schacht&镜头中,最有名的算是微距跟人像镜头了。不过Schacht&镜头的镜筒似乎不耐操,一般看到的品相都很残破,所以只要镜片完好,就已经算是值得收的。Schacht&镜头如下:35mm&f2.8&Travegon:常见的广角镜,不是太贵。35mm&f3.5&Travenar:非常锐利的广角镜,全开已经爆锐。35mm&f3.5&Travegon:上面那颗的前身,白银头,超级锐利。50mm&f1.8&Travelon:异常稀有的标头,没玩过。50mm&f2.8&Travenar:就是天塞,Schacht最便宜的头。50mm&f2.8&Macro-Travenar:这玩意就贵了,成像很好的天塞微距。85mm&f2.8&Travenar:天塞结构人像镜,海湾从没出现过。90mm&f2.8&Travenar:Schacht最红的镜头之一,色彩控制很好的人像镜,出现频率不小,但不便宜。100mm&f3.3&Travegar&(长):Schacht发神经把同一颗镜头设计成两支,长的这支最近对焦90cm,但拥有人像镜的所有特点。100mm&f3.3&Travegar&(短):短的这颗可以从镜筒拆出,虽然没有Macro字样,但却是一支百微,算是M42&里面最好的微距头之一。135mm&f3.5&Travenar:长焦镜,锐利,散景好。135mm&f4.5&Travegon:上面那支的前身,没用过。135mm&f4.5&Albinar:早期的长焦镜,可能是试作型。白银头,单层镀膜,全开已经相当锐利。200mm&f4&Tele-Travelon:长炮,很少出现。附带一提,Schacht&是SDF&里面的M42&大长老熊爷,最爱的镜头之一喔!想跟随熊爷脚步,快乐用老镜拍妹的朋友,千万别错过…—Steinheil&是一间19&世纪初期便存在的光学大厂,对岸喜欢叫他「海尔」。最辉煌的时候,连蔡司和徕卡都要敬他三分。可惜在二次大战时经过战火的摧残,于战后无法获得振作的契机,最后于1970&年代末期结束其大起大落的一生。M42&的这批镜头,可说是Steinheil&为了翻本,倾全公司之力所打造出的最好镜头。早期的白银镜头更是精致,一出现便会有大批人抢。后期的黑铁斑马镜也很优秀,但是似乎没有白银镜那么好。Steinheil&最大的特色,便是每颗镜头都不惜血本,用上最好的玻璃材料,因此虽然结构简单,也没有多层镀膜,但出来的色彩非常迷人,特别是蓝色。成像通透细腻,弱光暗部有剧毒。一般来说反差偏高,抗耀普遍较差。Steinheil&自己也知道,使用最顶级玻璃的镜头成本非常高,推出来的产品可能卖不好。所以Steinheil&推出两个系列,Q&开头的为最高级材料,C&开头的则为cost&down&版本。另外,Steinheil&所出的饼干镜系列,成像也都非常惊人。Steinheil&C&系列镜头如下:35mm&f4.5&Culmigon:类似Schneider&Radiogon&的简单结构,晴天头,色彩很好,很锐利。35mm&f3.5&Culmigon:上面那颗的后期版,其实没有太大差别。40mm&f3.5&Cassaron:白银饼干镜,变种Triplet&结构,M42&40mm&里面唯一可以跟东蔡那颗最强天塞拼的镜头。50mm&f2.8&Cassaron:黑铁天塞镜头,成像略逊其他白银版。50mm&f2.8&Cassarit:变种天塞,最常见的一颗Steinheil&镜头,成像绝对不差。50mm&f2.8&Cassar&S:白银饼干变种Triplet,算是Steinheil&这一大堆50/2.8&里面最好的,不过差异也不大。50mm&f2.8&Culminar:另一个变种天塞结构。75mm&f1.5&Culminon:Biotar&结构的人像镜,非常稀有,非常贵。其实应该算是Q&系列,但不知道为什么用C&开头。85mm&f2.8&Culminar:变种天塞版的人像镜,也是爆贵。100mm&f3.5&Cassarit:变种天塞中焦,满常见的。105mm&f4.5&Cassar:上面那颗的前身,Triplet&结构。105mm&f3.8&Cassar:Triplet&结构,前半截可以拆下来接皮腔。135mm&f4.5&Culminar:变种天塞长焦,前半截也可以拆下来接皮腔。135mm&f4.5&Cassarit:跟上面那颗一样,只是头拆下来以后,接的是莱卡接环。Steinheil&Q&系列镜头如下:35mm&f2.8&Quinaron:极其稀有,至少能排进M42&前五的广角镜,战平东蔡Flektogon&绝无问题。55mm&f1.9&Quinon:M42&最强标头之一,也是小弟非常肖想的镜头。几乎没有缺点,白银的比黑铁的略好。100mm&f3.5&Quinar:Sonnar&结构人像镜,绝对好物,价格飞天。135mm&f2.8&Quinar:非常重的长焦,做工很扎实,M42&最强135&mm之一。小弟没用过,但是某熊竟然有,令人不悦。135mm&f3.5&Quinar:上面那颗的轻量版,成像差不多,但是最近对焦变的爆远。200mm&f4.5&Tele-Quinar:更笨重的镜头。300mm&f4.5&Tele-Quinar:超笨重的镜头。Q&系列产量不大,加上成像异常的好,所以又贵又难买。小弟一颗Q&系列的都没有,想看测试照,请洽熊爷。
小弟最爱的Schneider-Kreuznach,中文为信乃达,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世界级的光学巨人。虽然台湾很多人没听过,但Schneider&的光学实力,绝对能和蔡司、徕卡平起平坐。而在M42&的时代,Schneider&更是凭借其优异的光学研发能力,在全世界大放异彩,成为西德镜头的高级镜代表。Schneider&最强的是层次感,高光暗部无一不精,每颗镜头的细节捕捉都能让人大开眼界。散景方面,Schneider&镜头散景并不奶油,也不是杂乱的二线性散景,而是一种「凝而不化」的刚性表现手法。Schneider&镜头共有4&个时期,不过光学表现大同小异,只是外观差异很大,大家看喜好收吧。第一时期是无段式光圈斑马镜,因为年代久远,品相一般不是太好。第二时期则是开发给西德Wirgin&Edixa&相机的特殊斑马镜,这是小弟最爱的版本,产量也丰富。光圈顶针是滚轮式设计,A/M&开关是精致的钢珠头,景深表尺更是特别,总之就像个艺术品。第三时期则是全黑镜身,包覆一层皮革,手感更好,看来更为高级洗练,但少了之前的那些高科技特色。第四时期则是把外观改为圆弧型,体积大为缩小,几乎成为饼干镜,不过同时对焦环变得很窄。Schneider-Kreuznach&镜头大略如下:28mm&f4&Curtagon:全开解析度已经非常吓人的怪物,高光捕捉极强,最近对焦0.28m,全能广角镜。35mm&f2.8&C-Curtagon:外型像放大机镜头的小东西,但是很重。全M42&镜头中最强远景镜,立体感跟解析度非常变态,不过最近对焦1m,近景是废的。35mm&f2.8&Curtagon:上面那颗的中近景强化版,正常外观。最近对焦0.3m,成像风格类似28mm&那颗,但远景和C-Curtagon&没得比。35mm&f4&PA-Curtagon:M42&Schneider&最贵也最稀有的镜头,是颗移轴镜,没摸过。35mm&f4&Radiogon:广角镜早期版本,看过一次,不贵,但没用过。40mm&f4.5&Jsogon:稀有白银饼干镜,天塞结构,超锐利。后玉玻璃突出,装后盖都有可能刮伤。50mm&f2.8&Xenar:M42&最强天塞之一,锐利度和细节都是顶级表现,色彩很惊人。50mm&f2.8&Laudar:稀有白银饼干头,收藏价值比较高。50mm&f1.9&Xenon:超级全能标头,色彩及层次感都是超水准。除了抗耀并不是最好以外,可以轻松应付所有拍摄环境。90mm&f3.5&Xenar:只存在于早期的人像镜,异常的重,可能使用特殊玻璃。解析度非常高,层次感一流,色彩有一点点偏粉红。135mm&f3.5&Tele-Xenar:有很强空间还原能力的长焦,除了色彩略淡,其余不会输给东蔡那支。200mm&f5.5&Tele-Xenar:太长的小弟不碰。300mm&f5.0&Tele-Xenar:真够长的&…360mm&f5.5&Tele-Xenar:实在太长了&…最后补充一下,Schneider&的镜头普遍脾气大,非常不适合初学者使用,没把握住诀窍很容易脑羞。&Schneider&的镜头号称「真水无香」,主要是因为色彩带有灰调,大部分时候看起来颜色很淡。不过事实上,Schneider&对色温非常敏感,不同光源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调性。如果测光精准,色彩绝对是直追蔡司,真水并不总是无香的。—终于到了最终回,很多族友都想知道M42&最强镜头是哪几颗,就在这边一次满足大家吧。&(文太长,所以分两段)1756年,奥地利维也纳出现了一间光学公司,就是世界知名的Voigtlander(福伦达)。其后的200&年间,Voigtlander&的名号响遍全世界,完全是君临天下的姿态。不过随着时光推进,帝王也开始殒落,但仍不减其霸气。&1960&年代,Voigtlander&决定孤注一掷,赌上200&年的骄傲,推出一套最强相机。但那个年代群雄并起,日本光学已经抬头,Voigtlander&无力再开新战线。于是找来另一位西德光学界泰斗Zeiss&Ikon&合作,同时还有Zeiss&Ikon&最大的战略伙伴Rollei。1966&年,Voigtlander&、Zeiss&Ikon、Rollei&三位当世最强的光学巨人,合作推出了顶级相机「Icarex」。有些人说Icarex&是Zeiss&Ikon&Contaflex&的后继,其实不是,因为Icarex&是Voigtlander&主导的开发计划。Icarex&的镜头虽然打上Carl&Zeiss&的名称,但却结合了Voigtlander&长达200&年屹立不摇的造镜工艺、Zeiss&Ikon&最顶级的玻璃胚和光学设计、还有Rollei&的机械工程技术,更使用了电脑进行精密计算,可谓是当代最高的光学艺术品。更重要的是,三家光学名门以蔡司T&镀膜为基础,合力开发出更胜T&镀膜的镀膜技术,也就是未来的Rollei&HFT&镀膜。这批Icarex&镜头,便是搭载了新型的实验性镀膜。Icarex&相机主要是BM&插刀式卡口,不过随后被迫与市场妥协,于1969&年推出另一套主流M42&的TM&卡口,不过数量很少。而BM&卡口要改口有巨大难度,因为内镜筒及一些机械零件,使用了高硬度的纯钢,因此动手术时非常困难,也因此BM&卡口与TM&卡口的镜头,存在2&至3倍的价差。1970&年,Voigtlander&因为经营不善,并入Zeiss&Ikon。而在1972&年,Zeiss&Ikon&也退出舞台,整个Icarex&系统,便由Rollei&接手,成为Rollei&新加坡厂生产的Voigtlander&VSL1&系统。这时镜头的结构也产生巨大改变,并实装正式的HFT&镀膜。—Icarex&TM&镜头只推出了5&颗(BM&版本多3&颗),但是颗颗精彩。&(某熊竟然又有,令人发指)25mm&f4&Distagon:可以横扫各大广角镜的魔王,目前二手价格比Contax&Distagon&25mm,还有Distagon&T*&25mm&还要贵至少50%,海湾一出现一定全世界疯狂抢夺,实力完全不用多说。35mm&f3.4&Skoparex:Voigtlander&最令人称道的「众神的珠戒」结构,配上实验性HFT&镀膜,以及蔡司退火2&年的顶级玻璃,成像比原本的珠戒还要好。光是全开的边角画质,已经不是东蔡最强的Flektogon&35mm&可比。50mm&f2.8&Tessar:M42&最强天塞,成像品质几乎是Planar&水准,拥有剃刀般的锐度。用过Tessar&结构感到失望的朋友,试试这颗镜头,保证能体会到「百年鹰眼」可怕的地方。50mm&f1.8&Ultron:空前绝后的非对称内凹式高斯结构,正五角光圈,人类光学历史上仅此一颗。成像品质极为恐怖,散景二线性非常低,全开比别的标头缩光圈还好,是M42&中坐二望一的标头之王。135mm&f4&Dynarex:古老的Voigtlander&变种Tele-Tessar&结构长焦,但是用上最好的玻璃及镀膜,成像可以巴掉绝大多数的Sonnar&结构135mm&长焦镜头。随后进入Rollei&时代,镜头选择变多,结构也改了,每颗都是当代最强镜。25mm&f2.8&Color-Skoparex: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25mm&f2.8&Distagon,成像绝对比环保玻璃的ZS&细腻。35mm&f2.8&Color-Skoparex:也变成Distagon&结构,跟珠戒的实力在伯仲之间,可以并列最强35mm,面对后来的多颗35mm&铭镜也毫不逊色。50mm&f1.4&Nokton:看名字也知道是什么鬼,成像之好,绝非现代那些超大光圈的噱头镜可比。50mm&f1.8&Color-Ultron:本体是50mm&f1.8&Planar,这颗有多威不需要多解释,成像和前身那个传说中的内凹镜不相上下。85mm&f2.8&Color-Dynarex:超强Sonnar&结构人像镜,实力据说强过Cosina&代工的那颗F2.0&…135mm&f4&Color-Dynarex:原本的Tele-Tessar&结构已经名满天下,现在升级为Sonnar&结构,大家可以想像其实力…200mm&f4&Color-Dynarex:超长焦不在讨论范围。小弟没收任何Rollei&版的镜头,只摸过Icarex&版。我只能说,这些根本是艺术品,那个造工和外型,完全适合放在柜子里欣赏,不会想拿出去用。不过这批镜头脾气很大,有Schneider&那种对色温及测光要求非常严格的坏毛病,要拍好并不容易。Icarex&镜头的成像特色,给小弟的感觉是「珠圆玉润」,细节和解析度完全是Schneider&等级,色彩浓郁度直追东德蔡司,但更为纯净高贵。这几颗绝对可以拿来跟现代镜拼高下,收了任何一颗镜,其他品牌的同焦段镜头大概也不用买了。—有族友询问Vivitar&的M42&镜头,小弟在这里说明一下。Vivitar&本身并没有镜头工厂,都是靠别人代工的。&1990&年曾换过老板,整个编号系统换过,比较难查证。&1990&年前的镜头倒是可以追查。如果是1990&年之前的Vivitar&老镜,头两位数就是代工厂(除非是6&跟9&开头,那只有一位数)。第三位数是年份,但具体怎么解读小弟不明。四跟五个位数则是生产月份,之后是流水号。
楼主辛苦了,花费怎么大的心机为广大的&喜欢老镜头的&各种屌丝提供建议,非常感谢,看后感触良多,可以再帖子上配上你用老镜头拍的图片哦,给广大色友一份建议的
&发表于&18:48&楼主辛苦了,花费怎么大的心机为广大的&喜欢老镜头的&各种屌丝提供建议,非常感谢,看后感触良多,可以再帖子上配上你用老镜头拍的图片哦,给广大色友一份建议的...
&本人也屌丝,有50&1.4&ssc,具体帖子在http://itbbs.pconline.com.cn/dc/.htmlhttp://itbbs.pconline.com.cn/dc/.html
辛苦。。辛苦。。。。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大三元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