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会如何成为成功创业者连续创业者,怎样理解这样的

反思:一个90后连续创业者是如何失败的
来源:钛媒体
  90后大学生创业者在中国今天浮躁的创业环境中数见不鲜。创业失败后不甘寂寞卷土重来者不在少数,以致于形成了这样一个词:连续创业(失败)者。
  真正能在创业失败后拥有自知之明,选择不再创业,加入大公司,沉下心来,反思自我的年轻人在今天反而成为了一种可贵的稀缺。
  罗勇林,94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上次与他联系时还是7月下旬,那时他还在做一款名叫“聘爱”的90后的婚恋APP,但他创业维艰,几乎已到放弃边缘,每每联系都是杳无音讯。
  他曾经羡慕余佳文,也希望能像“脸萌”的郭列一样做一款“现象级”产品,获得千万投资,实现“一夜暴富”。直到上周末,他才告诉笔者,他已经以一名产品实习生的身份进入百度贴吧事业部,他希望沉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
  罗勇林的故事,可能是这个所谓“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中国大地上最朴素的大学生创业教材,其中的逻辑和教训可能值得所有怀揣一夜暴富梦想的大学生去深刻反思。
  豪情万丈,一学期连续三次败北
  罗勇林自认为是一位“骨子里的创业者”。当笔者问及何为“骨子里的创业者”时,满怀豪情的他似乎仍有些支支吾吾。
  思考再三后,罗勇林告诉笔者,早在高中阶段,他就下定了创业的决心。这一决心并非来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而是高中应试教育一板一眼的压迫。或许,“创业”二字可以给他带来“叛逆者”的标签,让他对应试教育做出反抗。
  不管怎样,步入大学校园的罗勇林迎来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大一开始创业,但第一个学期就先后做失败了3个项目,分别是借钱炒股、开淘宝店、硬件发明。回头看那些项目,罗勇林用了“都挺扯的”这四个字来形容。
  但正是这些“都挺扯的”项目,为他找到到了一直陪伴自己的创业伙伴,也给大学生活留下了宝贵的记忆。在经历N个项目的连续失败后,罗勇林团队在去年年底开始规划“聘爱”这款校园恋爱交友应用。
  无疾而终,短短三月就陷入绝境
  这次创业,无论是从影响范围还是复杂程度来看,都达到了罗勇林团队挑战的高峰。
  罗勇林团队去年就做出了“聘爱”的 网站版,并参加了 IDG 举办的校园创业大赛。后来,IDG 通知他们,“聘爱”进了全国 50 强,可以到北京参加决赛。那次比赛之后,罗勇林团队就放弃已有的盈利业务,决心专注做“聘爱”,并在年底,拿到了 10 万元种子投资。
  恋爱社交App“聘爱”为了帮助用户找对象,用了一种近乎简单粗暴的方法:招聘。用户可以在这个应用的“招聘会”上发帖招聘爱情,找男朋友称之为“聘夫”,找女朋友则是“聘妻”。如果看到有合适的“招聘”,也可以“投递简历”。简历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星座、城市、学校等。
  “聘爱”今年 4 月正式上线后,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积累了4万用户,而在罗勇林团队主要活动的黑龙江地区,罗勇林团队通过各色校园推广活动积累了3万用户,团队高峰时期人数高达近30人。
  今年7月,罗勇林团队利用暑期来到北京创业,在一些创业类媒体上得到了集中报道,并且开始寻找新一轮融资。
  然而,在会见30余个投资人都无疾而终后,罗勇林团队陷入了绝境。一次次投资人的打击让他明白了,“聘爱”是一款不靠谱的产品。
  三大反思,直面万众创业的泡沫浪潮
  今年8月,罗勇林经过艰难的挣扎之后,选择放弃创业项目。面对过往创业经历,罗勇林陷入了深深的反思。经历了几周的痛苦挣扎,回顾过去的三年后,罗勇林写下了一篇名为《90后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创业过程以及失败的经验教训。
  罗勇林文章里这样一段话让人沉思:或许有人认为创业失败很丢人,但是如果我不敢说出来我会觉得更丢人。这些年看了那么多失败案例,这回终于轮到我们了~哈哈!
  罗勇林的坦然让人心酸,但更让人看到,一位94年创业者在面临创业泡沫时的成熟与冷静。
  1、疯狂浮躁,每日想着一夜暴富
  罗勇林最初深受媒体的影响真的以为靠想法就能出去融资,最后经过失败清醒了,明白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罗勇林说,“我承认我也疯狂过浮躁过,甚至曾经每天想着如何超越扎克伯格,余佳文以及温成辉,但事实并没有。”
  拿过种子投资,产品上线后做到了4万用户量 ,安卓,IOS,Web都上线了,被各大媒体多次报道,产品都有了,数据也还可以。这个看似美满的结果曾经让罗勇林认为自己无限接近那个梦想――做一款“现象级”产品,实现“一夜暴富”。
  但是互联网创业不是做一个APP就可以成功的事,之后投资人的冷眼和拒绝把他的梦想击的粉碎。他甚至心里默默把拒绝他的投资人看作是“傻逼”。但他自己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产品乃至是团队都存在硬伤。
  2、无商业化,现象产品终要失败
  罗勇林坦承,他在看了无数90后创业者的成功故事之后,曾经羡慕余佳文,也希望能像“脸萌”的郭列一样做一款“现象级”产品,获得千万投资,实现“一夜暴富”。
  而经历面谈30余个投资人,和上百个投资人微信交谈的过程后,他终于明白,互联网很多信息都是未加过滤的夸大的,要学会理性分析,不要光看热闹要仔细思考背后的原因。不要被现象级产品所迷惑,一个产品最终还是要商业化的“现象级”产品无法商业化的话,终要失败。超级课程表、脸萌、足迹、无秘这些短时间内爆红的产品都是难以商业化的产品,即使用户体量庞大,也难以取得成功。他甚至直言,这也是他当初决定做聘爱的时候没有看透的事,“聘爱”正是一款无法商业化的产品,必然会遭受投资人的冷遇。
  3、保持清醒,不可为创业而创业
  罗勇林最后的教训则是,互联网浮躁浪潮下,不要为创业而创业。这种创业思维只能称作是“瞎创业”。
  他从来不反对创业,因为在这种浮躁中总会有成功走出去的,但是要做好当炮灰的准备,不管怎样都会有很多收获的,切记控制风险。不要总喊着创业却不创业,要创业就去创业,以最小的成本去试错去验证是否靠谱,要么就老实上班积累沉淀。
  罗勇林透露,真正决定放弃“聘爱”的前几天实际上已经找到了有投资意投资的人,投资金额高达100万元。而他主动把项目存在的问题都说出来了,并且建议他们理性投资,“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项目不是用投资来解决问题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死掉是早晚的事,我不想浪费自己的青春去坑别人的钱去换来光环。”
  当问及为何会在百度贴吧的实习与100万融资之间选择实习时。他显得可爱而又现实:
  因为大三暑假一般都到了寻找实习的阶段,他不能为了自己而让团队和自己一起“瞎创业”。而他的团队中有3人利用暑期已经进入了BAT级别的互联网公司实习,“我想在百度好好锻炼,或许有一天我会进入百度管理层,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创业者!”
  后记:
  这次的创业,无论是争取融资、产品管理、团队管理、战略判断各方面都让罗勇林有了全方位的提升。一直以来的创业经历也弥补了罗勇林的学历缺憾,让他成功进入百度贴吧事业部实习。
  由于“聘爱”还有几千活跃用户,也出于团队感情,团队成员一致希望能够保留“聘爱”。“聘爱”已宣布成为公益项目,罗勇林和他的核心团队8人依旧租住在北京一间两室一厅的出租屋内,维系“聘爱”日常运营。
  罗勇林在《90后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这篇文章里最后说道:
  我和大家决定一起等待几年后的下一次的创业,在互联网热度顶峰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选择了沉淀,不想为了融资而创业。或许下一个项目可能做的不是互联网,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和我的团队在一起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责任编辑:陈洋)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注册 | 登录
投稿、稿件问题联系Q: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针对美国的知名问答网站Quora网友提出的“如何才能创办一家公司,然后让它被科技巨擘收购?”的“奇葩”问题,一位已经成功创办5家公司的(连续创业者)迈克尔o沃尔夫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发人深省的回答。他创办了五家初创公司,且数量仍在增加。以下为回答全文,本文来自问答网站Quora,由财富中文网翻译:
我想用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的想法作为开头,这段话来自亚历克斯o哈里的文章《梦想的阴暗之面》(Shadowland of Dreams):
“许多年轻人对我说他们想当一名作家。我经常给予他们鼓励,同时也告诫他们‘当一名作家’与写作完全是两码事。大多数怀抱作家梦的年轻人其实只为追名逐利,殊不知那打字机前的写作过程是如此漫长而孤独。‘你要有写作的欲望。’我告诉他们,‘而不是只想着当一名作家。”
“其实,写作是一项需要孤军奋战,报酬甚微的工作。受到幸运之神眷顾、一举成名的作家仅是少数,更多的人壮志难酬。即便最成功的作家也会经历一段默默无闻和生活窘困的时期。我便是其中一位。”
1999年和2014年,我们经历过两次创业潮,许多人突然发现他们“想做一名创业者”。刚毕业的MBA学生本可以加入高盛或麦肯锡,但他们却选择前往旧金山。甲骨文或惠普等大公司里的元老突然跳槽,原因是他们不希望与下一次淘金热“失之交臂”。
这些人往往很快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他们都怀揣创业梦想,一番头脑风暴之后产生一些想法,从中选出看起来合理的创意,据此设计一款产品,然后买一辆手推车,静等着收购要约蜂拥而至的时候,将大把的钱运到银行。
但许多人的希望都会落空。创业就像亚历克斯o哈里描述的写作一样:
由一心想“成为创业者”的人创立的公司往往做不到最好。最好的创业者通常对某个具体问题有见地并充满激情,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动力,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公司建设,只想着让其发展壮大。他们很少会参加技术会议,公司成立派对上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迅速被收购也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恰恰相反,那些希望“成为创业者”而一夜暴富的人,所提出的想法没有真正反映出独有的洞察力或兴趣。他们成立的电子商务网站大同小异,几乎没有准入门槛,或者他们在高德纳公司的报告中读到,一个新的市场预计会达到数十亿的规模,然后便拿一款山寨产品一头扎进去。他们一定会遭遇无力越过的障碍,或者没有独到的洞察力去打败竞争对手。
最优秀的创业者,其创业灵感都源自个人的经历和天资。他们的想法往往有违直觉,最初看来似乎不可能实现。建议大家一定要读读保罗o格雷厄姆的经典之作——《如何获得创业灵感》。他最好的一个看法就是:
“创业的点子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在 YC创业营,我们会把从创始人自身经历当中自然产生的灵感叫做‘内生的’创业灵感。最成功的创业公司几乎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现在,许多内生型创始人也希望获得财富,他们的投资者和员工同样想获得回报,但他们也会用数年时间应付可能遇到的挫折,进行反复尝试。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获得财富,这是因为他们在知识与热情方面具有优势,而不是因为从事了一种有利可图的职业——“创业者”。
尽管如此,对于真正有兴趣创业的人,我从来不会泼冷水——而且我宁愿他们来到硅谷,而不是回到华尔街。在创业过程中,你会加速学习,收获深厚的友谊和团队精神,你至少能积累一些了不起的经历。如果你真的希望创业,而不是单纯为了迅速被收购,你可以做以下尝试:
o 在某件事上做到极好。成为一名伟大的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营销专家、销售代表或所谓的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如果大多数初创公司都需要的工作,你做不到出类拔萃的话,不论是创业还是加入一家出色的公司都很难。
o 深入研究一个行业。许多最好的公司最初都掌握了某个特定领域的专有知识,如广告技术、保险、供应链管理、信息安全等。
o 加入一家出色的初创公司。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拥有专项知识或激情,那就追随一位已经确立自身专长的公司创始人。尽早加入团队,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不断学习,等你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想法的时候,你未来或许便能创立自己的公司。
祝你好运!
收藏已收藏 | 1赞已赞 | 4
投稿、稿件问题联系Q: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AI产品经理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区块链学习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70个回答56人关注
29个回答60人关注
33个回答40人关注
24个回答43人关注
12个回答20人关注
22个回答62人关注■创客说&&&&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2012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就开始创业,第一个项目已被美团收购。如今,第二个项目已经做了一年多,完成两轮融资,业务扩展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团队接近200人。&&&&创业3年多,感触最大的是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政府一直在鼓励创业,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这本是件好事,但政策落实中也出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创业团队先后入驻清华X-LAB、北大科技园等孵化器,也接触了很多创业公司,大家基本上处于埋头苦干做项目的状态,很少有人会专门关注政府出台的政策。久而久之,延伸出专门做政府政策对接的中介公司,收集各项政策信息及资源,替创业公司去申请补助和优惠,但他们会从中收取高额中介费。&&&&其次,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往往会被“大众创业”的激情点燃,盲目选择创业。他们缺少对自己能力的清晰认识,失败率很高。有鉴于此,政府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创业培训机构,通过对创业者的专业培训,来降低创业失败率。然后创设一些锻炼创业能力的平台,像清华大学的X-LAB,就是给在校学生及校友提供一个模拟创业的实践平台。创业有风险,降低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尝试模拟创业。&&&&同时,清华X-LAB也对创业者提供多维的创业咨询服务。我建议政府可以效仿英美模式,成立扶持创业的专门机构,比如“小微企业服务中心”,聘请具有小企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创业家来担任咨询和帮扶顾问,通过网络或者实地指导等方式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优化投融资环境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创业最大的瓶颈往往就是创业启动资金。清华大学成立了一支用于支持学生和年轻校友创业的专门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投资扶持清华在校学生和年轻校友创业。&&&&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政府与高校应该可以协同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创业者的“起跑线”问题。设立创业基金,设立由财政拨款为主、地方政府和高校匹配为辅,企业、社会捐资为补充的“创业者启动基金”,给有创业意愿并且创业项目市场评估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扶持;还应尝试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与创业者对接,帮助企业实现蜕变。&&&&同时,建议金融机构放宽针对创业者的小额担保贷款条件,对于有创业意愿且项目前景评估较好的创业团队,酌情提供不同等级的担保贷款。(据人民日报)&创业心理学:如何渡过创业低谷期? - 壹心理
创业心理学:如何渡过创业低谷期?
发表于 11:09:45
黄伟强 壹心理创始人兼CEO,专注心理学13年,连续创业者。一直致力于心理学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让心理学帮助大众走出困境。目前,壹心理拥有1100万用户,是中国最大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11月20日,黄伟强受艾瑞集团的邀请,在《CEO协助工坊》上关于创业心理学的分享,与在场的50多位CEO一起探讨,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渡过创业低谷期? -非常谢谢艾瑞协作工坊邀请我来分享这样的主题。我觉得协作工坊这个活动非常棒,在活动中我也受益匪浅。目前我们现在整个创业环境是资本的寒冬,所以我在这个节骨点上,在这样的场所分享这个主题,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分享的主题《创业心理学:如何去渡过创业低谷期》。我自己本人是心理学出身的,在心理学领域有13年了,一直从事心理学相关的事业。我同时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所以觉得蛮适合去分享这样的主题。 创业者常见的三个心理特征 在今年初的时候,科技媒体有一篇文章,标题大概是《创业者都是病人》。我个人很认同这个观点,我自己也是一个“病人”,我耳朵创业后一直有耳鸣,很多时候也是处于非常抓狂的状态。 我觉得创业者有三个很普遍的症状: 第一:焦虑。大家每天都非常非常地焦虑,有时甚至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第二:双向抑郁。我们理解的抑郁都只是情绪低落,但是创业者是不一样的。双向抑郁是有时候整个情绪会很LOW,但有时候情绪很亢奋。创业者就是在高潮、低潮迭代的过程。双向抑郁一般是创业者非常常见的状况。 第三:失眠。很多人都睡不着觉,每天转辗反侧,满脑子公司的钱、人、事。 这三个症状在创业中非常常见。《创业维艰》的作者有句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话-“担任CEO的8年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时间全部是举步维艰”。作为一个创业者,对这句话一定体验非常深刻。 《可兰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如同波涛上的月影,永远没有片刻安宁的时光。我觉得这是创业的一个状态。应对这样的状态肯定是有些方法的,我们处于低谷期的时候,不能被动地消极应对,可以有些积极的方法来处理。所以有了我今天这样一个分享的主题:创业者怎么去渡过低谷期? 创业原来也有心理周期 说到低谷期的话,我们要了解,一个创业者的心理周期是怎么样的?在创业过程他的情绪、思考方式、思维是如何波动的?下面简单分享下我自己分析总结的一个理论:创业心理周期。首先,创业亢奋期。创业还没有开始,你有一个非常好的Idea,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你的。这个Idea简直太棒了,一定可以做出一个伟大的公司。创业者在这时候出现“意识狭窄”现象,这种意识狭窄的现象,就像谈恋爱坠入情网的时候,看到对方全部是好的,看不到任何的陷阱的存在,也看不到任何风险,看到的都是红利,看到的都是机会。所以创业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创业者处于创业的亢奋期。这个阶段作为朋友,一定要泼他冷水,让他清醒,因为他一定有太多的创业的陷阱和盲点是没有发现的。 第二个阶段:创业低谷期。创业一旦开始之后,创业者之前没有预估或发现有问题就会涌现出来,让人措手不及!怎么这个出问题了,那个也出问题了,在接连的问题和挫折打击之下,创业者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创业低谷期。创业低谷期会一般持续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大多数人会在这个阶段放弃创业。作为朋友,一旦创业者开始创业,不管我们之前泼过多少冷水,在这个阶段就不能再泼他冷水了。因为生活给了他足够多的教训,他已经在低谷,我们需要的是鼓励他,给他支持,让他更有能量坚持走下去。 第三个阶段:创业稳定期。如果我们有幸经过创业的低谷期还没有放弃的话,会进入一个创业的稳定期。我们的心态比较平和,会正视已有的资源、盲点。创业者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慢慢变得成熟,并且慢慢成为在自己创业领域的专家。但是,这种稳定的状况绝不会一直稳定下去。创业本身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这个机会过去了又会发现一个新的机会,创业者也会随之进入一个新的亢奋期,然后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低谷期,如此循环反复。 创业都要去渡过这三个期间,每个期间我们每个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然后我们的应对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创业是一件明亮而忧伤的事情 那么,在创业低谷期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应对这个过程当中的孤独、焦虑,以及心理上的折磨。 我们去应对这些问题,首先要重新去认识创业这个事情。创业是一件明亮而忧伤的事情。或许大多数人可能受到创业媒体的影响,他们只看到创业明亮的一面,而忧伤的一面只有创业者自己深味!大多数人对创业这件事情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创业团队,也许就是唐僧师徒4人了。以前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内心一直有一个困惑:我们知道唐僧不会任何法术,所以只能骑着白马去西天取经,但是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完全可以背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但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磨难,而不直接飞到西天去取经,要一关一关去打BOSS,用这样的方式去取经?后来知道,这是创业导师佛祖安排的,他们必须在前往西天的路上经历满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迎取真经。其实创业也是一样的。 创业的过程这些磨难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就是你选择了创业,这些磨难就要经历,不可避免。这张图是我非常喜欢的,说明创业的过程和经历是怎么样的。大多数人认为:创业开始以后,要么是成功,要么是失败。但是真正的过程是不断地经历失败,不断地经历挫折,然后才可以到成功。这是创业的本质。你选择了创业,你就选择了磨难本身,这些东西你不可能避免的。创业从来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别人在洗手间和VC偶遇就能搞定投资的创业经历一定是被包装过的,或者是媒体选择以它喜欢叙事方式去报道的。 选择了创业就注定选择了一个反复痛苦和重复打击的环境,我们去创业,就要不断地去在痛苦中渡过,被重复的打击磨炼。另外,送你一个很鸡汤的观点:苦难是化妆了的祝福。你在创业路上遇到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你,为了成就你的团队和你的公司。这是我理解的创业,明亮又忧伤。徐志摩曾用“Kissing The Fire” 去比喻爱情,其实创业也是一样,如同与火焰相吻,美好,同时又非常地痛苦。这是今天分享的第一点,要重新认识创业这件事情。 我们要重新认识情绪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有这样的想法:如何去消除创业过程中的焦虑和心理上的折磨?我想这是做不到的。任何一个讲座,任何一个分享都没有办法去消除我们在创业路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折磨,为什么?我们要反过来看认识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情绪。在中国人看来,情绪不是一个好东西。我们都害怕情绪,也害怕自己有情绪。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正确对待情绪的方式。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员工招聘的时候,你愿意选择一个会为工作焦虑的员工,还是一点都不焦虑的员工? 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前者。这个问题可以提醒我们:其实有时候焦虑不是一个坏事情。最近有一个电影是非常出名的,叫《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充满了心理学隐喻,它告诉我们负面情绪有时候一点都不负面,大家所谓的负面情绪都有它积极的意义,我们的人生需要不同的情绪帮助我们应对不同的状况。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乐乐和忧忧,乐乐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快乐,忧忧出现我们会变得忧伤。大多数人肯定喜欢快乐出现,而想让忧忧一边去。另外图片中粉红色的大笨象是主人公在3岁时幻想了一个形象,你想,三岁小孩创造出来的事物嘛,当然它代表着天真和幼稚。电影中有一个情节,乐乐、忧忧、大笨象三人想脱离一个困境,回到大脑核心区域。当时出现了一条捷径,但是通过捷径的风险巨大,它有可能将人从三维变成二维,然后消失。这个时候,大笨象站出来说我们要走捷径,这条路是很安全的。这个时候乐乐和忧忧的决策分歧就产生了。乐乐非常同意大笨象这个决定,人嘛,乐观的时候做出的选择是非理性和客观的。然后忧忧一直反对,这个风险太大了,而且这个风险是我们所有人都不能承担的。最后,如忧忧所料,他们陷入了危险的困境,经历了九死一生才脱离危险。 这个隐喻有意思。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乐观的时候,快乐的时候做出来的决策不一定是好的决策。我们在悲伤时候做出的决策,往往有时候是更客观。国外的有这样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说,我们要重新去认识之前一直害怕的这些情绪。这些害怕的情绪不是像我们以前认为的一无是处的,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因此,创业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情绪。首先,创业者是不可能消除焦虑和抑郁状态,一旦选择了创业焦虑会持续而来。 其次,你是抑郁状态,还是抑郁症?你是焦虑,还是焦虑症?我们一定要分清楚这点。人处于抑郁状态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状态。但是如果你抑郁的状态一直持续了2周还是没有任何改善,这个时候,你可能是有抑郁症了。焦虑也是一样。人都有广泛的焦虑,这种广泛性的焦虑实际上在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比如过马路的时候,适当的焦虑能让我们减少事故的发生。如果你的焦虑让你没办法去正常工作和生活了,这时候你可能患上来焦虑症。 第三、无论是抑郁还是焦虑有它们积极的作用,学习去接纳这些情绪。我们可以和自己的情绪对话,比如说现在我站在台上分享,有着一份焦虑。我可以问自己:到底因为什么来焦虑?通过对话和觉察,我发现这份焦虑是想表现得更好,它在提醒我以后演讲准备得更加充分。当我们学会接纳情绪,学会跟情绪对话,我们就把情绪从我们的对立面拉到了我们身边,这会让我们长长地松一口气。 第四、情绪有时候可以作为工具。这是中国人最不擅长的地方,为什么说中国最不擅长利用情绪的这一工具,因为中国人害怕情绪。天然地遇到情绪就想逃跑。其实很多时候情绪可以帮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比如愤怒,有时候你学会去表达自己的愤怒,会帮你愤怒的对象快速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相互推诿不作为。比如适当地披露自己的焦虑情绪,它能获得你团队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让大家一起聚焦在问题解决这个点上。但千万要注意的是,表达情绪一定不是发泄情绪,发泄情绪只会造成情绪污染,让你身边的人状态也变得一团糟糕。我们很多时候情绪超出了我们的负载,已经不在正常的焦虑状态,或者已经不在正常的抑郁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做些事情。创业心理调适小锦囊首先我想说一个概念:AQ、逆商、逆境情商,它是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反映方式和面对挫折,摆脱问题的这种能力。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主要取决于三个点: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逆商。逆商这几年才被提及,AQ对于创业者非常重要。有一个人是出了名的AQ高,他就是褚时健。王石有这么一句话评价褚时健: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能力,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触底反弹的能力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创业每一天都不会好过,每一天都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第一点,我觉得创业需要一颗大心脏创业者具备一个大心脏然后再去创业。这样的话,就是我们更有能力去应对我们创业中遇到的挫折。你很难想象一个玻璃心的人他能创业成功,你也不能乐观的认为,创业能把一个玻璃心的人变成一个大心脏的人。你得承认一个事实,其实大多数人是不适合创业的。 第二、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直面问题再多的旅行也拯救不了你。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想去旅行一趟。旅行唯一的价值是调整我们应对问题的能量,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能量非常非常低,通过旅行可能调整我们的状态,但本质上跟这个问题任何关系都没有,旅行回来之前遇到的问题依然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旅行没有任何的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改变你的情绪状态,改变你的能量状态。 心理学有一句话: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直面问题。旅行其实这是回避问题的方式,可能也有一些作用。如果你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不要逃,去直面这个问题,不要回避。回避问题,会把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拖得非常非常长,对很多创业者而言,他们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第三、少看创业成功学,有些坑自己踩过才会再次避免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很多的分享,但依然做不好这个公司?我今天在这里分享,可能对很多人一点作用都没有。我想说的是很多分享的是成功学,我之前成功的经历。我觉得听一个人的成功经历没有用的,反而听一个人的失败学倒是非常有用。因为失败是他之前踩过的坑,是真实的,可以避免再重复这样的坑。但是成功学的话,不可能去模仿别人的成功。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在创业的那些路上的坑,你要一个个踩过,才会深刻,才会去避免这样的错误。 第四、一定要建立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创业就是像玩愤怒的小鸟。当你失败的时候,总有一群猪在笑。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中国人特别喜欢幸灾乐祸。因此,一定要建立你的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指的是个人在社会网络中所获得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当我们在低谷的时候一定能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这你在低谷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身边的人,或者是路人不会给你能量、支持的。可能还会给你取笑。但是如果我们在最难的时候,身边的人给我们这样的支持,所以我们会更容易去渡过难关。因此在平时,要处理好家人、朋友的关系,跟他们讲为什么去创业,创业要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样社会支持系统会让你从低谷里走出来。 第五、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更高效处理遇到的问题你的思维是过去式,还是未来式的?当你的下属本应该完成500万的业绩指标,却只做到来200万,这个时候你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大多数人会问:为什么?你为什么会做到这样?这是过去思维。我们在讨论过去的时候,一定会痛苦。当我们问为什么做成这样?为什么没有没实现?你的下属心情怎么可能是好的。我觉得过去式思维对一个团队来说是低效解决问题的方式。 什么是未来思维?未来思维是说:我们该怎么办?大多数人问的是Why,为什么这样?对一个问题来说我们应该要问HOW,应该怎么办?导向积极的一面,要找方向。当你问一个人Why的时候,他会找原因、找借口。问HOW的时候会找方法,找策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六、创业者必须要跟创业者在一起创业者必须要跟创业者在一起,多来参加今天这样工作坊。为什么这个不在社会支持系统里面呢?我觉得这个跟社会支持系统是不一样的。家里人给你支持,但是不一定跟你正确的道路。当你遇到困境,家里人大多会从你个人的舒适感出发,劝你别那么辛苦要不放弃把。但你创业的朋友不一样,创业者可能会说:我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再坚持一下吧,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强关系和弱关系是不一样的。强关系给的是资源、支持。但是弱关系会给你一些信息、资讯。创业者和创业者在一起的话,更可以帮你看到之前看不到的点。让你咬牙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我们跟自己的家人们分享的时候,他肯定是从你最舒适的方式来给到建议,而不是从整个项目的点给建议。况且家里人根本不了解你项目,给不了建设性建议。 第七、在不熟悉的领域找到你的智囊我们关系里要有几个智囊,要有几个私人顾问。很艰难的时候,甚至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可以给我们一些专业方面的信息。我们在很多方面是一方面的专家,但是在很多领域我们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们要找到这方面领域的专家,在我们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他们能给我们建议。第八、运动是摆脱低谷的最有效的方法养成运动的习惯,那么怎样运动是有效的?每天大概有30分钟流汗的运动经历,这样的话可以很快地帮你摆脱就是你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你在很艰难的时候,你要保持运动的一个习惯,这样的话,它更能帮助你就是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个快乐的因子,能让你的状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今天分享就这么多,谢谢大家。什么是CEO协作工坊?由艾瑞创始人杨伟庆、知名CEO教练曹申联合发起,中国最大的面向天使轮以上创业CEO以协作为主题的社群(CEO协作公社)的注册沙龙。工坊方法论来自于在欧洲优秀企业间并购工具--价值开发工坊(value development workshop),与中国创业环境深度融合。旨在通过沙龙活动盘点自身企业区别化优势,针对企业痛点集思广益,寻找资源池中各类协作机会,为企业间落地协作任务互为援手。
北京会明成长咨询中心
专家级咨询师
用专业的技术帮助人们走出困境。
1050.00元/50分钟
xinli_6120
无论怎样 三个字 爱自己
职场专栏·壹心理
人生中的问题不是课本中的习题,不是直接翻看参考答案照着做就可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成为成功创业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