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绘制的有人坦克和俄罗斯无人战车车怎样,能装备部

「无人驾驶坦克」终于走出了传说,战斗民族要“搞事情”? | 潮科技阅读  
这是36氪推出的晨间栏目「潮科技」。我们将筛选国内外科技公司的最新技术、潜力公司的酷产品、在实验室茁壮成长的新概念展现给大家。潮科技,又潮又有趣。
只能说一句:厉害了!
文 | 谭菲君
编辑 | 傅博
从被拿来求婚(你学汪峰了吗),再到森林防火,民用无人机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生活中掀起了一股潮流。
但实际上,无人机最初是因军事侦察的目的而诞生的。牛津英语词典也将无人机定义为“遥控的无人驾驶飞机或导弹”。 虽然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再将无人机看作远程杀伤的武器,但无人操作系统在军事领域的研究却从未终止。
譬如从很早就开始集成人工智能系统的战斗机,再譬如也开始走“无人驾驶”路线的坦克……
以制造AK-47步枪而闻名的伊茨玛希工厂最近引发了轰动。其首席执行官Alexei Krivoruchko最近发布声明,他们正在建造一种新型的无人战斗坦克,可携带重量20吨的机枪以及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在接受俄罗斯国营媒体Tass的访问时,Alexei Krivoruchko表示,他们在潜心制作无人地面坦克之前已经全面升级了原先苏联的RPK-74,研制出了RPK-16轻机枪:配备完整的RPK-16重量仅4.5kg,边冲锋边射击毫无压力。
现在,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正集中精力研制这款新的名叫“робота”的可携重20吨的无人地面坦克。
RPK-16 轻机枪
虽然伊茨玛希工厂还没有发布最新的这款携重20吨的无人坦克的原型,但是我们可以从公司去年在阿联酋IDEX-2017军备展上展出的可携重7吨的无人驾驶战车BAS-01G Soratnik中窥见一二。
可携重7吨的无人驾驶战车BAS-01G Soratnik
BAS-01G Soratnik是伊茨玛希工厂的第一款战斗机器人。它的研发初衷是为了响应俄罗斯国防部的号召,开发一种战车来支持步兵的行动。
它是一台装有反坦克导弹的机枪式步兵支援战车。这辆战车开上去像是一个微型坦克,上面配备了7.62mm卡拉什诺夫PKTM机枪和12.7mm的重型机枪,榴弹发射器,八个Kornet导弹与反坦克导弹,可携带了7吨的重量。
可携重7吨的无人驾驶战车BAS-01G Soratnik
和一般的坦克战车不同,BAS-01G Soratnik可以独立运行,它每小时最高可以行驶25英里,最远可以在6英里范围内的接收远程操作指令。
此外,BAS-01G Soratnik还探索了机器人分组工作的趋势发展。据伊茨玛希工厂宣称,BAS-01G Soratnik还将与两家公司子公司制作的小型Zala无人机合作,它们可以分别完成侦测任务,并将信息传达Soratnik。
(请一定要看视频……)
  据说,BAS-01G Soratnik甚至能够自主执行部分任务,但是该公司对于这辆战车在没有人类命令的情况下执行哪些任务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
BAS-01G Soratnik在俄罗斯很受欢迎。俄罗斯的国防部长Sergei Shoigu还因此向伊茨玛希工厂颁布了在武器、军事和特种装备开发方面的“特殊成就奖”。
“这个新机器的部分非常合适,但是有些不是特别适合。我们对于这个新系统的主要标准就是它对军队的用途。”俄罗斯地面总司令Salyukov说到,“我们和公司代表进行了对话,对新机器的改进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BAS-01G Soratnik大获成功的基础上,伊茨玛希工厂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建造一个有的Soratnik三倍大的无人驾驶坦克,它对军事行动的用处是巨大的。
加之伊茨玛希工厂是一家部分国有的武器制造公司,来自俄罗斯政府的官方认可也使得投资人们对这家公司的信心倍增。
据统计,全球一共有多达一亿把AK-47手枪,伊茨玛希工厂在战争年间也因此既扬名天下又臭名昭著。和平时代的到来让枪支的需求量下降,但是伊茨玛希工厂的成功还将继续下去。也许有一天,这座武器制造厂不再是与突击步枪联系在一起,而是和机器人相伴相生。
点击蓝字,查看更多潮科技:
管他房价怎么涨,「背上」这个36平精装小户型,逃离北上广
88根「手指」弹遍世界名曲,这个钢琴机器人能媲美钢琴家
再不用担心出车祸了!这种两轮电动车根本「撞不倒」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订阅「开氪」美俄较劲研发无人坦克 “粗齿锯”PK“阿玛塔” | 北晚新视觉
美俄较劲研发无人坦克 “粗齿锯”PK“阿玛塔”
日讯,英国媒体近日报道了美军无人坦克研发的进展,称这种被称为“粗齿锯”的坦克,是迄今科技含量最高的坦克之一,而且它不需要驾驶者。无独有偶,就在5月底,俄罗斯媒体发表了题为《“阿玛塔”坦克将成为机器人》的报道,称俄最新型的“阿玛塔”坦克未来将用遥控代替乘员。世界军事强国隐然在无人坦克上有了较劲的态势。那么,无人坦克到底威力如何,现在它又发展到哪一步?
“粗锯齿”无人坦克
“粗锯齿”在沙漠行驶
“粗锯齿”在雪地奔驰
“粗齿锯”坦克
从4米高蹦下来 也不会摔倒
粗齿锯(Ripsaw MS1)是由美国民间的双胞胎豪都兄弟研发的,在2005年获得美国国防部资助,并在2009年初步交付。
“粗齿锯”最大的特色是速度,它在平路上的时速高达97公里,基本是美制M1坦克的1.5倍。豪都兄弟削减了一般坦克的厚重装甲,采用一种昂贵的高级钢材,重量减轻了一半,强度却增加了50%。
“粗齿锯”还安装了能够“忽略”4米地面高度差的减震器,它的履带也具备比普通坦克好许多的平衡感。即使从4米高的沟坎蹦下来,“粗齿锯”也绝对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武器方面,目前美军对其的配置是一挺机关枪。
怎么个无人法?
有两条路可以走
作为陆战的主战兵器,一辆现役坦克通常配备3名至4名成员,其中车长负责指挥,驾驶员负责驾驶,炮手负责主炮射击,没有自动装填设备的还需要一位装填手。上了战场,这几个人基本上都要忙得团团转。那么如何把这几个重要岗位给“无人”掉?
一般来说,“无人化”的武器有两个路子。其一是遥控,人不坐在坦克里面,而是在一定距离外通过线路远程操纵。其二是自动化、AI,就是将原本由人来完成的操纵工作,改由电脑完成,换言之电脑取代人脑,无人武器成为“机器人”,这一种做到了真正的“无人”。
这次“粗齿锯”采用的主要是第一种,即远程操纵。在测试中,“粗齿锯”在前面行驶,操纵坦克的人坐在其后方约1公里的装甲运兵车里,通过无线设备进行遥控。既可以指挥坦克前进、停止、转向,也可以操纵坦克的武器开火。据称,“粗齿锯”的行进速度和灵活性都很出色,能够跟上正常的作战节奏。
当然,在这个框架下,也用到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例如,坦克上的武器装备和其他功能设备都加以模块化,坦克手只要按一个键就能实现射击,未来甚至可以更换武器,这些都是自动化技术的集成。
至于说未来坦克能否真的“无人”,完全由电脑来指挥?理论上可行,但这不但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也涉及伦理风险。“粗齿锯”项目负责人泰斯塔说,陆军官员一再表示,“仗是由人来打的”,机器人永远不会取代士兵。
坦克无人难在哪?
环境和任务更有难度
说起无人化武器,有的读者会纳闷。按说,飞机技术不是比坦克更难么,可无人机早就搞得风生水起,无人坦克怎么还在测试呢?
这主要是因为无人坦克和无人战机在应用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要造出个远程遥控设备很容易,但要真把它应用到战场上,那干扰的因素就多了。很重要的一点是无人机和无人坦克的环境挑战不同。复杂地形既会阻挡无线信号,本身又会对无人设备的自动化驾驶提出挑战。飞机在天空飞行,如果天气良好,其“环境”很单纯;而坦克在地面奔驰,什么壕沟丘陵山地河谷沙漠都要一一处理,难度很大。如果说专门造一辆在平地用的无人坦克,那适用范围又太少了。
另一个原因是,无人兵器本身的任务复杂程度不同。无人兵器必须用远程遥控和自动化完成原本人在现场完成的操作,所以一件兵器要担任的任务越复杂,其无人化的难度就越大。目前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是侦察。这种侦察任务相对简单。美军曾用无人机进行攻击,那也只是虐杀手持单兵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无辜平民;而坦克是主战兵器,无论是冲锋在两军战线,还是进入城市巷战,面临的战场环境、敌人行动、我方反应都要复杂得多。塔利班或ISIS击落“全球鹰”无人机的概率基本为零,但击毁M1A2坦克的方法却有很多种。因此,无人坦克至今还是在测试阶段。实际上,即使是无人机成果最多的美国,也没说把主力战机F-22无人化。目前“粗齿锯”装备的武器也远远达不到主战坦克的水准。
无人有啥好处?
坦克手从“刀尖”撤到“刀柄”
说是无人坦克,其实还是要占用人手在后面遥控,那么费劲地折腾还有啥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在于直接保护了坦克手。别看坦克手坐在大铁坨子里,看似威风凛凛,六面都有保护,可他们的目标也大,敌方战机、导弹、火炮、坦克和单兵反坦克武器都冲他们来。加上往往在最前面冲锋陷阵,因此实际战争中,坦克的损毁率远远高于步兵的伤亡率。对于现代战争来说,优秀的坦克手是比坦克更为宝贵的财富,一旦坦克手跟随坦克殉难,就是双重损失。现在,无人坦克将坦克手从冲锋的“刀尖”撤到了刀柄位置。即使坦克被击毁,坦克手也能保全生命,回头领辆新坦克再战,能有效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
另一个好处是无人坦克作为战斗平台,减少了“保护乘员”的要求,设计上能更加纯粹。无须乘员舱,无须通风换气设备,无须逃生救护模块,能够相当程度地减轻坦克的负载和尺寸,从而较之有人坦克更轻便,更灵活。
还有,坦克手不必与坦克同生共死,这使得坦克的战术应用也减少了限制。虽然军人不应怯战怕死,但实战中,并不是每个坦克手都有胆量驾车冲火海、趟雷区、杀入敌军火力密集的防区。一旦坦克实现无人化,对坦克手而言,心理障碍会随之减少。而指挥官在使用坦克部队时,也可以更加大胆。
无人等于无敌?
可能停机发傻 甚至倒戈相向
无人坦克虽然有不少好处,但比起常规的主战坦克来,也存在若干不足。尤其在当前技术条件限制下,投入实战的时机尚不成熟。即使未来有所发展,要取代现有主战坦克依然难度很大。
首先,遥控无人坦克的指令极易受到干扰和阻隔。无人坦克的指令由距离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无线电信号传输,稳定性很差。即使在自然地形和恶劣气候干扰下,也可能发生信号模糊、中断,更别说敌军可以有意识地施加电磁干扰,如释放强大的电磁干扰,甚至以病毒、黑客等方式劫持指令。到那时,一辆威风凛凛的无人坦克,很可能失去控制停机发傻,甚至“倒戈相向”。尤其在城市巷战中,敌军可能潜伏在近处,更有可能针对无人坦克的通讯器材下手。
其次,实现远程遥控的精密仪器,弄不好比乘员还要脆弱,在敌方的火力覆盖和干扰下究竟能承受多久也是个问题。而在整个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坦克手要随时保持在距离坦克一定路程之内,这看似简单,却对搭乘的车辆有很高要求。
此外,远距离的遥控,由于信号的传输、解调,无可避免会带来指令延迟。战场环境复杂甚至还可能造成时断时续。对于瞬息万变的战争而言,哪怕是1秒钟的延迟也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同时坦克手坐在后方遥控,与身临其境,其感受毕竟不同。因此,遥控坦克的战斗反应难与常规坦克同步。
综上,即使遥控坦克真的投入使用,对上实力和技术远逊于自己的对手,还可以玩玩“零伤亡”游戏。可若是遇上同一档次的强敌,用无人坦克抗衡人家的常规坦克,第一波人员伤亡可能确实小,但在整个战场上却多半要吃亏。真到了决一雌雄的时候,估计大家还得用坦克兵坐里面往前堆。
最早无人坦克德国造
昙花一现的“歌莉亚”坦克
历史上最早的无人坦克,是二战中德国研制的“B型”坦克和“歌利亚”坦克。这两种坦克都是遥控操纵的,它们主要用于自杀性爆破。
“B型”无人坦克的块头相当于一辆小轿车。发现目标后,即用无线电遥控该坦克冲上前去,引爆随身的500吨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B型”坦克总共生产了1000多辆,但是在战争中价值很小。原因很简单,一是无线电遥控太容易受到干扰;二是这种几吨重的玩意儿成了敌方反坦克火力的目标。
“歌利亚”型无人坦克则相对要成功些。“歌利亚”的块头比“B型”小得多,长1米多点,宽半米多。二是大部分“歌利亚”用有线遥控,屁股后面拖着一条几百米长的电话线,连接到一个控制盒。二战中总共生产了7000多辆。
不过,“歌利亚”依然有短板。它的时速只有10公里,和人跑步差不多,一旦被敌人发现,很容易成为靶子。屁股后面那条长长的电线,在复杂地形和时容易被障碍物缠住。矮小的个头遇上12厘米以上的坎就会被挡住。
在诺曼底登陆战中,德军出动了“歌利亚”,但因为盟军的狂轰滥炸,大部分坦克电线被炸断而失控。唯一的战果是,一位盟军战士向逼近的一辆“歌利亚”扔了一个手榴弹, 却炸死了13名盟军士兵——他们不知道这么个小玩意儿的爆炸力居然能波及几十米。
“谢尔曼”坦克——美军老兵的噩梦
被击毁的谢尔曼坦克
美军对无人坦克的热衷,或许与二战中M4“谢尔曼”坦克的糟糕表现有关。许多老兵对“谢尔曼”坦克耿耿于怀,说到伤心处无不老泪纵横。“谢尔曼”的防护能力弱,最可怕的是它的汽油发动机非常容易起火爆炸,挨上一炮,坦克里就成了地狱般的熔炉,士兵们基本上逃不出来。“谢尔曼”坦克由此得了一个绰号:朗森打火机。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在西线,有德国坦克一发炮弹贯穿两辆“谢尔曼”的战例。一个德国坦克兵回忆道:“我们看到‘谢尔曼’开过来,就彼此打趣说,美国佬又送打火机来了。为什么一个拥有底特律汽车城的国家会造出这种东西让他们的士兵去送死呢?”
据说美军当年有规定,只能救助那些从坦克里爬出来的伤兵,不许翻坦克里面的尸体,因为怕士兵看见里面的惨状影响士气。到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伤亡惨重,以至于出现坦克足够,但坦克兵却不够的局面,许多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在实战中,盟军能用7辆“谢尔曼”换一辆德军“虎式”就算占便宜了。难怪二战电影《狂怒》中3辆谢尔曼围攻1辆虎式坦克,以两辆为代价拼掉敌人的情节被二战军迷嘲讽为“抗德神剧”。(杨益)
来源:北京晚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vip.sina.com
工信部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采用哪种方案向无人坦克时代过渡最好?【补充遥控无人坦克的划时代意义】-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84|回复: 69
采用哪种方案向无人坦克时代过渡最好?【补充遥控无人坦克的划时代意义】
本帖最后由 大海小鱼 于
11:22 编辑
  不久前俄T-14“阿玛塔”坦克亮相,采用了无人炮塔,看来遥控无人炮塔技术接近成熟。各国正在试验的无人战车也常有报道。无人坦克是不是快要取代传统坦克了?
  人工智能要发展到使无人坦克能自主作战,恐怕还需要较长时间。在此之前,无人坦克基本上靠人遥控,计算机只能起辅助作用。遥控无人战车依赖无线数据高速传输,而无线通信受地形地貌、气象、电子干扰等因素影响大,恐难以满足全地形、全天候、高强度作战的要求。
  野战中使用无人坦克,通常遥控操作人员应与无人坦克保持至少一千米的安全距离,否则遥控者易遭敌火力打击,遥控的意义不大。如果敌人施放了强干扰(比如用飞机或火箭弹从空中投放干扰机),如果通信天线被炮火打坏了,如果遇上大雨、雷暴天气,如果是在小山连绵的丘陵地形,……还能在一千米外正常遥控无人坦克吗?用无人机在空中提供通信中继,或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无人机也易受天气影响,还可能被击落,也不可靠。
  较远距离上无线遥控不可靠,怎么办?无人坦克是不是在较长时间内只适合低烈度战争或城市战?
  一种解决办法是让有人战车控制无人坦克协同作战。让遥控操作人员坐在步兵战车里,不能远距离遥控的时候,步兵战车靠近无人坦克,在近距离遥控无人坦克,编队作战。这样做的缺点:把几辆坦克的乘员集中到一辆车上,乘员伤亡的风险因此也集中了。对手可以针对性地集中火力优先攻击步兵战车,打掉步兵战车,无人坦克编队就瘫痪了。即使通过伪装让敌人很难区分,有人战车仍有可能最先被摧毁,有一定的随机性,导致整个编队瘫痪。另外,较密集的队形更容易遭末敏弹、子母弹打击。
  鉴于“有人+无人”的模式有上述缺点,本菜设想了一种可以在“有人”和“无人”之间快速转换的“准无人主战坦克”——无人坦克+外挂乘员舱,简称“外挂式”方案,作为无人坦克时代到来前的过渡方案。
准无人坦克图.png (399.7 KB, 下载次数: 11)
16:22 上传
  如图,以99式主战坦克为参照设计一种无人主战坦克(本想以MBT3000为参照,实在找不到它的侧视图)。其特点是:外形比99式小;发动机改为横置,车体长缩短;炮塔座圈高度有所降低,同时炮塔略前移,火炮前向俯仰范围不变,但对后向俯角有影响;炮塔的前侧面改成大倾角楔形,正面投影面积减少,炮塔重量减轻,同时提高了防攻顶能力;炮塔后部增加一个顶置遥控武器站,武器为一门30毫米自动炮;车长周视瞄准镜和激光压制器移到遥控武器站上;炮长瞄准镜略后移并降低高度至炮塔顶之下(图中未改炮长瞄准镜的位置)。其它方面就不多说了。
  设想无人坦克的基本参数:长6.2米,宽3.2米,至炮塔顶高2.1米,战斗全重45吨,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主要武器是一门125毫米滑膛炮。
  重点来啦:设计一种可以挂在无人坦克车尾当乘员舱用的半挂小车。如图,它不是普通的半挂车,它的一对车轮可升降,当它挂在坦克尾部时车轮抬起,车体悬空,成为无人坦克尾部外挂的一个乘员舱。舱内可容纳三名并排坐的乘员,装有显示设备和操控设备,将电缆和数据线与无人坦克车尾的接口连接,乘员在舱内可遥控无人坦克。
  小车长1.3米,宽3米,高1.8米,车底距地高0.5米,由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局部受力结构增强,自重2.5吨。车内还装有集体式三防、空调等保障系统。小车车尾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车门,车内中间的座椅可折叠,乘员从尾门出入。车顶也设有舱门。防护方面,侧面是双层间隙装甲,可防大口径机枪弹,其他部位可防7.62毫米枪弹或炮弹破片。车内壁装有防崩落衬层。可在两侧或顶部外挂附加装甲提高防护能力。
  外挂乘员舱的前面有无人坦克遮挡,正面防护优于传统主战坦克,但其它面较弱,仅与轻型装甲车相当。有利的是,它在坦克尾部,一般反坦克武器的瞄准点是坦克中央,因此它被命中的概率相对较低。它与弹药、燃油隔离,乘员不会受到二次杀伤。综合来看,其乘员的安全性不低于传统坦克,可能更好。
  小车挂在无人坦克车尾会带来一些问题:
  一是小车加长了坦克车尾,当坦克爬垂直墙和下垂直墙时会发生小车触地,可能导致损坏。解决办法:采用铰接式连接。小车车首下部用可伸长的液压杆与坦克车尾连接,小车车首顶部与坦克车尾用铰链连接(像门上的合页)。坦克爬垂直墙之前,控制液压杆伸长,小车向上方偏转,增大车尾距地高,估计最多转动20度即可避免触地。下垂直墙前需将小车车轮放下,缓冲下落触地的冲击。可用一个电子水平仪检测小车的水平状态,自动控制液压杆的伸缩。液压杆还有减震功能,可降低坦克动力系统的震动对乘员舱的影响,并在坦克车尾上下晃动时减少小车的摆动幅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二是小车挂在坦克发动机的后面,会影响发动机散热,乘员会吸入发动机废气。解决办法:小车车首向内倾斜,坦克车尾也是向内倾斜,连接后二者之间有较大空隙,对发动机散热影响不大,但小车车首需设置隔热层,减少发动机散发的热量向车内传导;小车的侧面间隙层内置排气管,前面用软管接到坦克发动机的排气口上,将废气引到小车车尾向后排出。
  综上,无人坦克挂上这种小车,对机动性影响不大,必要时人员可登车操控坦克,克服了远程无线遥控不可靠的缺点,并充分利用了无人坦克上的设备。
  平时训练,无人坦克标配外挂乘员舱,乘员在舱内操控坦克与在另一辆车上遥控是无差别的,通常就没必要另外派车,可节省训练经费。
  战时根据需要选择,如果选择用远程遥控模式作战,摘掉外挂的乘员舱即可。也可以不摘掉乘员舱,让它发挥其它作用(根据作战需要选择):
  作用一,战场救护。专用的装甲救护车的数量不多,在交火第一线救护伤员,无人坦克的乘员舱可发挥作用。
  作用二,搭载步兵,方便步坦协同。必要时,无人坦克的乘员舱可搭载3名步兵,车体两侧各有一个射击孔可打开。
  作用三,当伪装器材。小车可以作为半挂车被坦克或其它车辆拖带,辅以其它伪装手段,让小车模拟出坦克的红外特征、雷达反射特征等,欺骗敌人,或充当诱饵吸引末敏弹、导弹来攻击,保护真正的坦克。
  如果选择较为可靠的车内操控模式,可选择派1-3人留在乘员舱内。与传统坦克相比,这种“准无人坦克”的体积更小、防护更强、乘员更安全。
  当无人坦克技术更为成熟时,就可以抛弃外挂乘员舱,以最小代价过渡到机器人战争时代了。
  总结:“外挂式”方案的主要优点是对坦克的改动很小、可靠、使用灵活、成本低、功能多。缺点是对坦克的机动性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另一种常见的思路,就是渐进式发展,先将坦克乘员减为2人、1人,逐渐过渡到无人坦克。而比较激进的观点,可能认为无人坦克很快就能成为主流,不需要过渡方案。
  你认为采用哪种方案向无人坦克时代过渡最好?欢迎投票:
————————————————(5月30日补充)
  有些人不看好遥控无人坦克,但我认为这是重大进步,是一场军事技术革命的开始,标志着机器人战争时代到来。
  我在主贴中说遥控无人坦克在某些时候不可靠,仅仅是“某些时候”啊,没有否定它的价值,而是设法弥补其不足。
  看了些资料,感觉要干扰遥控无人坦克挺难的。为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无人坦克会采用微波或毫米波通信。微波通信的特点是视距内传输、方向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毫米波通信还要加个“更”字:方向性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无人坦克的遥控距离在一千米左右,干扰这样近的距离的微波通信很难,需要在近距离设置大功率干扰机,或者把小型干扰机放到无人坦克与遥控车之间。而干扰点对点的毫米波通信几乎不可能。应用了自组网技术的无线宽带战术通信网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抗毁性。每一个节点都可做通信中继,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发给邻近节点,信号能自动选择最佳路径从一个用户传输到另一个用户,通过接力方式到达非直接视距用户。由于每个节点都有一条或者几条传送数据的路径,如果最近的节点出现故障或受到干扰,可通过备用路径继续传输,因此可靠性很高。设想一下,无人坦克的后面有小型无人通信车跟随,天上有固定翼无人机盘旋,多旋翼无人机飞到制高点附近隐蔽,这些节点组成立体的战术通信网,干扰或破坏它谈何容易!我相信假以时日,在大多数时候,遥控无人坦克是能正常发挥战斗力的。
  与传统坦克相比,无人坦克可以实现“零伤亡”,而且可以做得体积更小,生存能力和机动性更强,优势十分明显。当前还需要解决可靠性问题,但这个发展方向是确定无疑的。
  我想的“外挂乘员舱”是一个备用的方法,在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中,或者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或者应对意外情况时有一种非遥控的操控办法。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灵活。它也可以挂在有人坦克的车尾,让里面的乘员遥控另一辆无人坦克,实现有人坦克和无人坦克协同作战。所以,在列出的投票选项中,前三个是可以并存的,当初我要设成可以多选就好了。{:soso_e100:} 对这个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我持谨慎态度,主要疑虑是当坦克过沟过坎时尾舱触地如何确保安全、结构重量会不会太大。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3 项 ), 共有 35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 &渐进式发展,将坦克乘员逐渐减为2人、1人,稳妥可靠
44.44% (16)
2. &混合编队,有人战车遥控无人坦克协同作战,互为补充
41.67% (15)
3. &无人坦克+外挂乘员舱,灵活选用“有人”或“无人”,成本低
4. &无人坦克很快就会成为主流,不需要过渡方案
5. &还有其他方案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超大游击队员
可笑的方案。外挂还不如内置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俄都不是我想的类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外挂- -各种轻型反坦克武器直接教做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几辆有人坦克作为战场指挥,剩下的都是无人坦克,这样比较好。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不管怎么说,这个方案还是很有创意的,除了不适合巷战或孤军突袭任务,在平推的战役中,很适合我军,毕竟跟随步兵的战场掌控力是其他国家的军队不能比的,只是这个乘员挂仓实际上没办法做小...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大,倒车过沟过坎的时候怎么办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实际上军队在采用新技术方面永远是最保守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可笑的方案。外挂还不如内置吧。
内置,怎么布置?和传统坦克有什么区别?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大,倒车过沟过坎的时候怎么办啊?
小沟小坎没问题啊,设计了液压杆把乘员舱向上推一定角度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外挂- -各种轻型反坦克武器直接教做人
神马轻型反坦克武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大海小鱼 于
18:59 编辑
不管怎么说,这个方案还是很有创意的,除了不适合巷战或孤军突袭任务,在平推的战役中,很适合我军,毕竟跟 ...
谢谢你。{:soso_e183:} 巷战当然是用“无人”模式啦。孤军突袭是怎么回事?没办法做小又是什么意思?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神马轻型反坦克武器?
隐蔽火力点RPG29埋伏。一发死全车还能缴获一辆完整坦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选了混合编队。。。但得修正一下,必须得是自主机器人坦克,不能是实时遥控型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大海小鱼 于
12:15 编辑
隐蔽火力点RPG29埋伏。一发死全车还能缴获一辆完整坦克
什么坦克的侧面都档不住RPG29啊。
就火箭弹那精度,得靠多近才能打到长度只有坦克1/5长的外挂乘员舱?100米外凭人品吧。
可能被伏击的地方,就不上乘员了,转无人遥控模式了。敌人打中乘员舱也没用,纯属找死
缴获个P啊。谁能遥控它?换后面车上的人遥控,接着战斗
这个例子正好可以说明我这个方案的厉害之处{:soso_e128:}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什么坦克的侧面都档不住RPG29啊。
就火箭弹那精度,得靠多近才能打到长度只有坦克1/5长的外挂乘员舱? ...
挡不住RPG29但不代表会死全车
RPG29的精度400米打中坦克正面,200米点爆你这玩意儿毫无压力
可能被伏击的地方很容易布置大功率无线电干扰
到时候你的“后车”只能看着干瞪眼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吧现役的坦克和装甲车改成无人化不是什么新技术, 90年代TG的新闻就有吧装甲车改成无人驾驶的遥控战车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过不用外挂 直接在车内安装控制机构 再对天线进行改动就可以做成遥控战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大海小鱼 于
16:08 编辑
挡不住RPG29但不代表会死全车
RPG29的精度400米打中坦克正面,200米点爆你这玩意儿毫无压力
可能被伏击 ...
坦克立靶是2.3*2.3,我这个乘员舱侧面是1.3*1.3,差远了。如果不是正对侧面,目标更小。打横向运动靶又比打静止靶难得多……
敌人难以知道车上有没有人,瞄准车尾乘员舱打是不合算的。
乘员舱侧面是间隙装甲,再挂上附加装甲,不比一般的坦克侧面装甲弱。一发死全车?那是中大奖了{:soso_e112:}
无人坦克就算被伏击了、被干扰了,也不会死人,这就值了。后面的部队再压上去打呗,近距离伏击不就是找死嘛,还想俘获坦克
没有对应的遥控设备和密码,俘获了也没用啊
你倒是提醒了,无人坦克应该备有一种很难被干扰的通信方式,比如毫米波通信,缺点是只能在视距内用,但应急是很好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吧现役的坦克和装甲车改成无人化不是什么新技术, 90年代TG的新闻就有吧装甲车改成无人驾驶的遥控战 ...
是可以用现役坦克改装成无人坦克,但原坦克的结构不改,体积、结构重量就减不了,防护就上不去,和专门设计的无人坦克差距不小。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是可以用现役坦克改装成无人坦克,但原坦克的结构不改,体积、结构重量就减不了,防护就上不去,和专门 ...
人都不坐了 ,完全不需要考虑伤亡,只需要加强关键部位防护即可 不见得就比新研制的无人坦克要差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人都不坐了 ,完全不需要考虑伤亡,只需要加强关键部位防护即可 不见得就比新研制的无人坦克要差
你说现役坦克改无人化,哪些部位的防护可以减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人都不坐了 ,完全不需要考虑伤亡,只需要加强关键部位防护即可 不见得就比新研制的无人坦克要差
像99式坦克这样,原本就采用了模块化装甲的,可以把炮塔的装甲减一点,但这样的改动很有限。
主贴里设想无人坦克的那段,已经体现了,无人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都要比现役坦克小一些。体积小了,防护的面积就少了,同样重量下防护力就能更高。现役坦克无人化就没这个优势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像99式坦克这样,原本就采用了模块化装甲的,可以把炮塔的装甲减一点,但这样的改动很有限。
主贴里设想 ...
可在炮塔内部填充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可在炮塔内部填充
填充什么?不怕超重么?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填充什么?不怕超重么?
老99还是有余量的 而且只是集中保护火炮正面一小块要害罢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99还是有余量的 而且只是集中保护火炮正面一小块要害罢了
改无人后,炮塔的防护是可以减的,因为需要防护的面积小了。而车体的防护是需要加强的,因为弹药都在车体内,一大坨,哪个方向都不能减防护。所以如果不大改车体和炮塔,防护力提升不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真正的无人炮塔坦克 就得二人制了 炮长可以省了 座圈小直径化 这样方可以让出车体长度给增大的车体成员仓 可以考虑像梅卡瓦那样的结构 然后在后舱布置成员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其实从技术上 苏俄和美欧90年代就足以开发二人制无人炮塔坦克了 苏俄不用是因为苏俄车多人少 自己开得自己维护 三个人已经很紧张了 两个人根本玩不转 而美帝是有NB的黑叔叔所以连装弹机都不开发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真正的无人炮塔坦克 就得二人制了 炮长可以省了 座圈小直径化 这样方可以让出车体长度给增大的车体成员仓&&...
座圈没法小,要装炮弹呢。乘员从炮塔转到车内,车体必然要加大,就像T-14那样。没人会学梅卡瓦那样发动机前置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坦克立靶是2.3*2.3,我这个乘员舱侧面是1.3*1.3,差远了。如果不是正对侧面,目标更小。打横向运动靶又 ...
实战中伏击组等坦克完全过去直接爆菊的战例不少,何况车身有履带结构+裙板+设备等等多重保护,相比之下这个载员舱的防护么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T14的那个烟幕发射器,盘式布局,占好大地方,炮塔投影瞬间增加,就不能紧凑点吗?非要设置在炮塔上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1+2.&&混合编队是渐进式发展的一个步骤。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实战中伏击组等坦克完全过去直接爆菊的战例不少,何况车身有履带结构+裙板+设备等等多重保护,相比之下这 ...
爆菊的机会不是经常有的。如果逼得敌人只能找机会爆菊,那这坦克的设计就是成功的。坦克的价值不是它打不坏,而是需要特殊的武器和战术才能打坏。
乘员舱两侧有车轮、液气悬挂,双层装甲之间也是可以放东西的,外面再挂铁盒子附加装甲,大幅削弱RPG的穿透后效还是可以的。
普通坦克有弹药、燃油殉爆的危险,有被地雷破膛的危险,这个外挂乘员舱没有这些危险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无人坦克,如果是遥控的,抗干扰是关键,目前做不到绝对可靠。
短期发展方向应该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单人坦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与其搞外挂,还不如发动机前置,按动力舱-战斗舱-人员舱来布局。把原来99坦克的驾驶舱取空置,又在后面加个外挂,不是多此一举吗?为了无人而无人,有啥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T14的那个烟幕发射器,盘式布局,占好大地方,炮塔投影瞬间增加,就不能紧凑点吗?非要设置在炮塔上吗?
“烟幕发射器,盘式布局”——你说的是炮塔底下那围成半圈的又粗又长的圆筒状东西吗?那是主动防御系统的弹弹,据说连脱壳穿甲弹都能拦截,不知真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与其搞外挂,还不如发动机前置,按动力舱-战斗舱-人员舱来布局。把原来99坦克的驾驶舱取空置,又在后面加个 ...
发动机前置,都被批臭了,据说以色列人都要放弃它了。
无人坦克明显是先进的,大势所趋,外挂乘员舱只是过渡办法。主贴里分析了外挂方案相对现役坦克的优势,你有不同观点可以讲你的理由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支持搞双人坦克、单人坦克的朋友,你们是不是认为能自主作战无人坦克还很遥远,至少要等到20年以后呢?因为研制、装备新一代坦克,不用上20年就太亏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神马轻型反坦克武器?
反坦克手雷。。。。。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最新无人战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