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度可能进入世界前三吗

珠三角研发投入强度比肩发达国家
当今社会,各类密码和通信加密似乎神乎其神,但却可以被计算能力逆天的量子计算机“秒破”,能与之抗衡的只有量子通信。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广东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掌握这门“黑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于中国科技大学的技术,该公司在成立短短3年内,参建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2016年还拿下了武汉城域量子通信网项目,“广东公司承担了国盾量子产业化的重任,我们看重的就是广东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环境。”公司总经理肖翔说。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将高新技术企业(下称“高企”)培育作为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抓手,全省高企呈快速发展的态势,高企数量、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专利产出等指标均跃居全国第一位。笔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将坚持高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努力将高企的数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广东高企数量跃居全国第一“我们正在研发世界上首个可以彻底根治乙肝的药物,一旦研发成功,年销售额有望破百亿元!”东阳光药业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邢少龙兴奋地告诉笔者,东阳光集团此前为铝制品行业的传统企业,2002年开始转型,进入医药研发和健康养生的高科技领域。东阳光可谓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部署下,我省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牛鼻子”,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提升。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累计入库企业超1.1万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存量1.9万家,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全省又新增9529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各地市为加大高企培育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广州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4740家,新增2820家,增幅排名珠三角地区第一,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大、后备企业数量多的良好局面。东莞市通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计划,成功引进华为增资项目、华为大学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在高企及财政投入等带动下,2016年全省研发(R&D)投入经费支出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5%,跃居全国首位;研发投入强度(R&D/GDP)也达到2.56%的新高度,其中珠三角地区为2.8%。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计划在2020年实现2.5%的目标。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分别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等。据悉,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创新指数的重要指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5%这一国际通认的关键拐点,这意味着广东已进入创新经济体行列。今后扶持高企发展主推树标提质尽管高企数量、研发投入等指标已跃居全国第一,但是我省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中尚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如高企、新型研发机构及创新平台数量上去了,但质量有待提高;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珠三角研发投入强度达到美国和德国水平,数量占全省总量的95%,而粤东西北地区却非常薄弱。笔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对此,下一步我省将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优势转变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继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立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完善高企入库培育标准和管理制度,扩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力争五年内实现高企数量翻番。还将加强对创新驱动工作的“八大举措”的监测和考核,将成果转化指标、R&D投入强度等指标纳入指标体系;进一步创新人才资助方式,加大各项目资助力度,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建设“人才驿站”,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同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已评选发布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创新、税收贡献、成长性等年度百强企业,对标杆企业实施省市“一对一”挂点服务,并优先引导汇聚民间资本、技术、人才、项目与标杆企业对接。事实上,在南粤大地,创新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位于东莞的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今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公司自1994年便组建技术中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当同行均在收缩战场时,该公司还投入2.3亿元建立了一个居全球同行领先水平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正因为长期以来对研发和知识产权的重视,2009年该公司赢得美国“337调查”(胜诉率通常不到10%)。“如果不应诉或者败诉,公司相关产品都将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那么公司也就不会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7%的今天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罗礼玉感慨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即使今天处在蓝海,明天也终将变成红海,产品如果进入红海,是很难有发展和生存的空间。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永葆竞争力,必须走科技创新的路子,除此,没有捷径可走。■企业样本东阳光药业从传统企业到新型“独角兽”的蜕变走进位于东莞市长安镇的东阳光科技园,这里的工作环境叫人羡慕:花园式园区并配有球场和游泳池,员工住宿都在园区内,步行即可上班,公司高管及研发骨干还有别墅分配。与很多粤企一样,东阳光集团曾经也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2002年开始逐步介入到医药和健康养生的领域。东阳光药业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邢少龙告诉笔者,2002年东阳光集团并购湖北宜昌一家药厂,从而进入医药行业,由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及人口老龄化背后的机会,东阳光集团全面布局医药板块,2005年成立东阳光药业研究院。“真正尝到甜头的是2009年”,邢少龙介绍,起初东阳光主要生产原料药及国内仿制药产品,2006年获得罗氏授权生产流感用药“达菲”,2009年国内多地暴发禽流感,公司受国家相关部门委托大量生产治疗禽流感药物,当年获利颇丰,并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致信感谢。介入新的领域后,公司一方面坚持传统的制造业,为公司研发提供现金流;另一方面,则坚持自主创新,“对比近三年数据,美国药品研发项目中44%是针对新靶点,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创新药研发周期又较长,通常需要10-15年。但我们公司坚持迎难而上,比如我们正在研发的有望成为世界首款彻底根治乙肝的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二期”。邢少龙介绍,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均维持在20%左右,多年坚持终于即将进入产品收获期。公司目前在研新药50个,仿制药150个,今后三年将有大量的药物获批上市,预计到2020年,有100个新药上市销售。“像乙肝等创新药物一旦上市,年销售超百亿元不是问题,我们对5-8年内成为国内第一流的制药集团充满信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Flthan]
热门搜索: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未来五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有望甩掉法国、超发达国家平均_网易财经
未来五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有望甩掉法国、超发达国家平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未来五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有望甩掉法国、超发达国家平均)
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的中国在&十三五&确定了更高的科技目标。
其中,不仅研发投入总额要继续增加,研发投入也有望超过法国和斯洛文尼亚,接近比利时,甚至可能略高于代表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值。
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其中,《规划》对中国&十三五&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数量化目标。《规划》称,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但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中国同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呈逐年提高的态势。
所谓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一国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同当年P之间的比值。来自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超过了2%,2014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上升至2.05%,比上年又提高0.04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查阅OECD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中国2.05%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了捷克和荷兰,但低于澳大利亚、法国、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等国,其中比利时的研发投入强度刚好在2.5%左右。而美国、德国、奥地利、丹麦、芬兰、瑞典、日本、以色列、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都要超过2.5%。其中,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全球最高,为4.3%左右;以色列第二,为4.1%左右;日本第三,为3.6%左右。而整个OECD的平均水平为2.4%左右。
数据来自OECD
如果中国能在&十三五&末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将达到超过法国和OECD国家2014年的平均、接近比利时的水平。
专家认为,应该说研发经费投入总体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状况,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研发投入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去行政化、强市场性,为更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创造条件,确保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企业、政府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为了进一步鼓励三大主体强化研发,《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同时,《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的任务部署。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建设。
另外,《规划》从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等。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创新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2%|经费|支出_凤凰资讯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王希)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3日联合发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2.0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原标题: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2%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王希)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3日联合发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2.0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398.5亿元,增长10.2%;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003.6亿元,增长9.8%。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0.8%和84.5%。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926.2亿元,增长8.1%;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企业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为84.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对研发经费增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解读公报时说。她表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3%至4%的水平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呈逐年提高态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539
播放数:28974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未来五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有望甩掉法国、超发达国家平均|研发|创新|强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的中国在“十三五”确定了更高的科技目标。
  其中,不仅研发投入总额要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也有望超过法国和斯洛文尼亚,接近比利时,甚至可能略高于代表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值。
  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其中,《规划》对中国“十三五”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数量化目标。《规划》称,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但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中国同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呈逐年提高的态势。
  所谓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一国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同当年GDP之间的比值。来自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超过了2%,2014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上升至2.05%,比上年又提高0.04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查阅OECD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中国2.05%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了捷克和荷兰,但低于澳大利亚、法国、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等国,其中比利时的研发投入强度刚好在2.5%左右。而美国、德国、奥地利、丹麦、芬兰、瑞典、日本、以色列、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都要超过2.5%。其中,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全球最高,为4.3%左右;以色列第二,为4.1%左右;日本第三,为3.6%左右。而整个OECD的平均水平为2.4%左右。
  数据来自OECD
  如果中国能在“十三五”末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将达到超过法国和OECD国家2014年的平均、接近比利时的水平。
  专家认为,应该说研发经费投入总体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状况,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研发投入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去行政化、强市场性,为更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创造条件,确保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企业、政府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为了进一步鼓励三大主体强化研发,《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同时,《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的任务部署。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建设。
  另外,《规划》从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等。
只要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不准进入,一家公司不管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最终总会有新的进入者。如,阿里在做电商,但不仅阿里一家,京东也在做,其他的一些专业类电商网站如一号店也在发展。
至于对于股指期货松绑的必要性,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市场投资者结构改善都有重要作用,对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也有着不可缺失作用,所以下一步对股指期货的松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过去30多年中国的企业家主要是靠套利来赚钱,中国的经济也是靠企业家的套利发展的。人类从古到今都有这个精神的。所以中国下一步的关键是企业家能不能从套利行为转向真正的创新。
房地产商其实都急于将房地产降价卖出,如果现在中央政府允许降价,那么降价就有可能实现。把希望过多的寄托到进城的农民身上是不现实的,老百姓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购买多余的住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发投入强度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