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销越来越最被受到重视的佛经原因是什么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1.1问题提出
为了应对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与国内的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2%上升到42%,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提升城市形象显得越发重要。如何设计城市形象、营销城市、把城市推向世界,成为当今城市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塑造、提升和传播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营销中的角色定位等角度,研究如何让大众传媒成为城市和谐发展的“助推器”,无疑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1.1大众传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实践证明,大众传媒已经深深影响到一个城市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座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需要有强大的传媒力量来推动。
大众传媒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当前,中国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不仅需要大众传媒实时记录、见证城市发展的辉煌历史,也同样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科学发展与和谐进取的城市文化,这必然要求大众传媒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将自己打造成科学发展与和谐文明城市的思想文化先锋,成为凝聚广大市民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和平台,成为城市性格和城市灵魂的铸造者。这是城市发展的现实赋予大众传媒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应时刻铭记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光荣和神圣历史使命,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为推动城市的科学发展与和谐文明事业而努力。当下,大众传媒正由分散走向融合,从粗放式经营走向集约化经营,不断提升传媒的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现在,我国传媒产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结构日益优化,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也越来越需要大众传媒的文化软实力配合。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声音越来越需要依靠大众传媒向当地人民群众传播,而公众了解社会、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也大多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来获得各类信息的。
大众传媒对城市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考察大众传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城市政治文明的推动作用体现为:一是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及时传达到基层和社会公众;二是反映和监督地方政府工作,使其在良性有序的轨道上运行;三是成为城市管理者与市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的进程,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四是通过舆论监督,反映群众呼声和建议,维护市民合法权益,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顺利开展。
大众传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一是传媒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发展;二是通过经济信息的发布和传递及经济政策的宣传解读,满足市民和企业等单位从事生产、生活的信息需求;三是宣传报道当地企业和提供广告服务,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品牌创建。另外,大众传媒的对外传播可以更好地展示一个城市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大众传媒可以将一个城市塑造成令人神往的中外游客旅游度假目的地,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知识积累和设置文化遗产继承,发挥教育与社会化功能;二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栏目内容的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开展文化交流和设置文化专栏、专版,提升当地文化品位和水准;四是通过现代传媒举办的各类活动,活跃城市文化气息;五是通过现代传媒所承载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让市民感受时尚和流行文化魅力;同时,大众传媒的发展对其他文化产业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与大众传媒的联姻,是大众传媒发展的全新起点。在这个更高、更大的舞台上,中国传媒将以更足的底气积极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实现大众传媒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党委、政府和百姓民生。随着大众传媒资源整合不断深化和优化,各种媒体日益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大众传媒产业的升级,奏响中国传媒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合作共赢新时代。
1.1.2大众传媒是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利器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人际传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城市形象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包括城市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其中既有硬实力的彰显,也有软实力的外化。它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城市形象与大众媒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是大众传媒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土壤,城市的进步与发展也会影响大众媒体的发展和提升。
大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来自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利器。现代社会,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致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产生莫名的压力、浮躁、困顿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无所适从。大众传媒为城市中亟待沟通和交往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市民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了解城市环境的变化、掌握各类信息、寻求娱乐方式和场所、调理情绪、平衡心态,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和品位,提高广大市民的人文素养和参与城市建设的能力,进而成为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推动力量。现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作用是其他手段和工具所无法替代的。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保持着又好又快的发展速度,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大众传媒格局日益细分化,表达消费、文化、娱乐等内容的各种面向小众的媒体越来越多,这些媒体正在无形中扮演着塑造多元化、多层次性城市形象的角色。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与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关系非常密切。只有大众传媒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展现城市的美好形象和厚重内涵。大众传媒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历史表述方式。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一个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大众传媒通过挖掘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城市形象的演变,探寻更能打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城市形象。同时,还应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乡土人情等方面寻找城市精神发展的脉络。若割断城市发展演进的历史,重构其形象,将无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大众传媒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城市,不仅可以为受众展示城市的社会变迁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大众真切感受到城市发展变化的速度和变化的内容。
二是国际化表述方式。现代传媒应该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传媒也日益全球化。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种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普遍,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吸纳,使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从而使得城市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城市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和国际化色彩。
三是科学发展表述方式。当前,一个城市对内和对外所开展的信息交流和宣传活动,实际上就是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过程。能否利用现代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平台,吸收对提升城市形象有益的信息,已成为一个城市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显著地位的重要条件。因此,大众传媒在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活动中,应该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多种媒体密切配合,全面、开放、动态地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
1.1.3大众传媒在现代城市营销中的角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城市都展开了城市营销活动,城市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营销”是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首创的理念,它是指通过城市整体的、有计划的营销策略,逐步推广并建立起城市识别系统,将城市营销到世界,争取更多的竞争机会。城市营销是城市引进投资、吸引移民、发展旅游及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形象的重要手段。城市管理者运用多种营销策略,突破城市发展的瓶颈,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发展城市经济的目标。如何营销城市、把城市推向世界,成为当今各国城市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大众传媒在城市营销中的应用,现代传媒在城市营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信息的呈现,就不可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大众传媒已经涉及城市形象营销的方方面面。大众传媒是城市营销的平台和窗口,是城市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城市通过消费者与传媒接触而产生魅力、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城市传媒营销是城市管理者为了推广城市,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媒体主动与公众、消费者进行沟通的宣传活动。城市传媒营销的宣传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公共宣传、公共关系、播出推广和非播出推广。城市传媒营销是达到城市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可为城市在市场竞争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合理定位、突出特色,从而吸引目标群体,并为城市发展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环境。因此,城市传媒营销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城市管理者通过广告等媒体方式来塑造城市形象,以便更好地把城市营销出去。现代传媒是城市品牌与城市消费者连接的主要渠道,城市消费者通过与现代传媒的接触,了解城市品牌,形成对城市品牌的观感及态度。大众传媒可以说是城市品牌在城市消费者面前展示的主要舞台,对城市品牌的推广和发展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我国城市营销的活动大都集中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升和传播上,实施城市营销活动的政府广泛利用现代传媒传播城市形象。从城市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及传播只是城市营销策略的外延表现,还没能反映城市营销的本质。现阶段,我国城市营销大都还停留在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阶段,只是一个外在形象的包装和展示,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城市知名度,以便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而普遍的做法是电视广告,没有体现出城市形象的独特性,结果是千城一色,实际媒介效果偏离预期,浪费了城市宝贵的人财物资源。
为了更好地营销城市,不断提升和传播城市形象,城市管理者和媒介工作者应制定科学全面的媒体宣传规划,有效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升和传播中,城市传媒营销必须突出城市的特色、其精神内涵及文化内容,注重城市品牌的打造和媒体效果。
1.2城市传媒营销的研究基础
城市传媒营销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城市形象理论;二是城市营销理论;三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城市形象的最先提出者是美国的凯文·林奇,1960年他第一个提出“城市形象”的概念。90年代初期,中国引入了这一理念,并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著述,如陈俊鸿的《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1994)、张鸿雁的《城市的建设的“CI方略”》(1995)、仇保兴的《优化城市形象的十大方略》(1995)、卢继传的《持续发展观与城市形象设计》(1997)、张鸿雁的《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2002)等。一方面,一些学者将企业CI理论引入城市形象研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产品、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探讨城市形象问题。
城市形象理论研究表明,城市形象研究大量吸收借鉴城市规划与设计、企业形象、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研究体系和结构以及研究核心没有确立,有特色的研究较少。城市形象是城市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形象的研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城市营销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以菲利普·科特勒为主的一批学者抓住城市竞争和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得出了城市营销的一些理论观点。城市营销基于营销学基本理论,在学术界有两个学派:一是美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来源于战略管理理论,倾向于从宏观的发展态势把握城市营销;二是欧洲学派,该学派表现出对市场的高度关注,他们更倾向于从供需双方和市场三个层面考虑问题,强调“产品化”思考,通过规划手段设计符合市场需要的“城市产品”。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从城市竞争力、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市场营销、城市文化和组合体系等角度来研究城市营销理论。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就是将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最近提出的水平营销理论应用到城市营销理论的研究中来。
  总之,城市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比较明确的内涵。它包括一个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其营销市场既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还囊括了互联网络上的虚拟市场。当前城市营销理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相当不成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都还需要进一步创新。随着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大发展和城市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营销理论必将得到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发展。
整合营销传播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由外而内的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它把营销与传播全面结合在一起,进而认为“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关联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整合营销传播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所以,整合营销传播也被称为“用一个声音说话”,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智。
国内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城市营销的论文比较少,而且多从某一专业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薛敏芝(2002)认为,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而且还关系到城市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必将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崔凤军(2004)对中国各地城市形象广告的投播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杭州在中央电视台的城市形象广告效应为评估样本,探讨了城市形象广告如何在电视频道、栏目、时间、广告创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杨洗、陈怀林(2005)采用大规模的受众抽样调查方式,以量化分析的方法探索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珠海居民对本地持有相当正面的印象。在珠海的多元化传媒信息体系中,本地媒体仍然是珠海市民赖以了解本地的主要信息渠道。在解释性层面,研究发现,在解释人们的城市形象观念形成时,“媒体内容的关注度”和“媒体的可信度”是比“媒体使用时间”更具影响力的变量。董小英等(2005)通过国外媒体对四个奥运举办城市的3607篇报道进行了主题词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国外媒体在关注北京奥运会时,讨论最多的主题是政治,这与对其他三个举办城市的报道有显著差异。因此,提出了政府应协同媒体和企业利用奥运会整合国家形象传播,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等建议。袁菱(2006)以CD的城市营销为例,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从城市营销的战略(城市顾客分析、城市品牌定位、城市竞争战略,以及城市营销的战术)、城市产品与销售主张、城市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CD进行城市整合营销传播应排除的障碍等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各城市的城市营销案例,力图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城市营销传播概念,梳理城市整合营销传播的具体模式,为中国的城市寻找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营销道路提供参考。韩隽(2007)对城市形象传播中传媒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城市形象塑造的传播路径。认为媒体应发掘城市精神,建构城市主体文化,对内扶助城市人群形成特有的文化归属意识,对外形成良好的声誉。张敏(2007)将城市营销与整合营销传播相结合,探讨整合营销传播在城市营销中的运用。
1.3本书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本书的研究思路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鉴最新的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以及信息技术理论等多个视角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城市形象营销的传媒战略与策略。
首先,分别就大众传媒在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中的角色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城市传媒营销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然后,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中国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的历史演进,以期寻求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和得出启示性的结论。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翔实的资料来客观地描述和分析中国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城市营销战略和策略。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媒体对城市形象营销的作用,进而提出并深入论述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播战略;同时,设计了营销城市传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城市形象的传媒营销提供可操作的工具。最后,利用一些典型案例,总结城市传媒营销的一般规律和策略。
1.3.2本书的内容框架
在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分别论述了大众传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大众传媒是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利器,大众传媒在现代城市营销中的角色。然后对本书的研究基础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和创新等进行介绍和说明。
在第二章城市形象基础理论部分,首先分析了城市形象的内涵、特征及具体构成,之后对中外城市形象理论进行比较,并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原则、步骤以及城市形象评价体系的构成及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讨论了城市形象作为社会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既不是对城市的整体包装,更不是为领导政绩增色添彩的权宜之计,它实质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有效结合点和载体,是城市形与象、内与外、精与神的统一。它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社会、经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的城市形象正在快速地全方位地提升,但提升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需在以后的发展中加以重视,以使城市形象建设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本章从中国城市形象的现状分析入手,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四章从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营销研究的主体、对象、内容的介绍入手,对城市营销的重要性,政府、企业、公众等在城市营销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城市营销与企业营销、城市营销与城市经营的关系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述;追寻世界城市营销理论发展的足迹,对不断出现的城市营销理论,主要是目前影响比较广泛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如城市竞争力角度、城市形象角度、城市品牌角度、市场营销角度以及组合体系角度给予简要的介绍,为读者了解城市营销发展概况提供一个基本的描述。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中国的城市营销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城市营销理论研究滞后;对城市营销的理解存在误区;在实践中表现出活动的盲目和混乱;城市营销缺乏个性化的定位,盲目跟进、攀比成风等。从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产生一系列城市营销问题的深层原因。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营销经验,得到两个方面的启示,即政府对城市营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建立城市营销的发展观。
第六章讨论了制定城市营销战略的必要性,城市营销战略可使城市营销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制定了城市营销战略后,我们还必须进行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城市营销战略进程的监控,定期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动态地调整城市营销策略,以保证城市营销战略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本章从方法论的角度概要介绍了城市营销专家总结的城市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基本框架和要点,希望能对推进和提升我国的城市营销研究和实践有所助益。
第七章从城市形象与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形象营销的传播机理入手,着重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方面来分析各种媒介在传播城市形象信息方面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并通过大量的现实案例说明不同媒介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效果。为后续章节对于城市形象营销的媒介组合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第八章探讨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播战略问题,阐述了城市形象、城市营销与传播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新特点。作者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理论,剖析了我国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误区,明确了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战略方向,阐述了城市品牌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与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播战略策划的建议。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深入分析了苏州城市形象营销传播的成功案例。
在第九章,首先介绍了营销城市传播绩效评价的意义,然后阐述了城市品牌的重要性及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关系,并引进了迈克尔·波特的城市竞争力理论,然后从显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具体论述说明我国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整合营销的角度构建了一套营销城市传播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考核和评价媒体整合营销城市的效果。
第十章选取了香港地区、大连市、雅安市、美国硅谷以及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介绍和分析了这些城市和地区如何利用传媒进行品牌的塑造和形象的推广。香港政府根据香港的经济状况、国际地位以及为了发展规划,经过精心策划、包装,成功推广了“亚洲国际都会”的城市品牌形象。在国内众多城市还没有开始重视城市形象品牌建设的时候,大连率先实施城市品牌形象战略,将“浪漫之都”确定为大连的城市旅游形象。雅安——一个深藏闺中的西南小城,成功地利用了CCTV年度魅力城市评选活动,声名鹊起。硅谷主题文化建立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伴随着硅谷的成长而向外传播,向人们展示着一个高科技的城市形象。河南的形象在中国的争议最多,有关河南和河南人负面故事被夸张地传播着,形成了一股妖魔化河南人之风,而河南政府则下大力气采取了多种形式,通过传媒为河南正名。
本书各章各有特色:在第一章绪论就问题提出、研究基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和创新等进行介绍和说明;然后分别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城市形象基础理论和中国城市形象研究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和分析;接着分别在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对城市营销基础理论、中国城市营销研究和城市营销战略和策略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在以上章节的基础上,第七章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媒体对城市形象营销的作用;然后在第八章提出并深入论述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媒战略与策略;接着在第九章探讨了营销城市传播的绩效评价;最后在第十章结合案例来总结城市传媒营销的一般规律和策略。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城市经济学专业、传媒经济学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对媒体经营管理人员和媒体研究人员亦具有指导意义。
1.4本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研究的理论基础
1.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即在特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企业以市场分析为基础,为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所实施的以产品、定价、地点、促销为主要决策内容的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学原理不仅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而且逐渐应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2.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其研究重点为探讨城市重要经济活动的状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等。
其研究内容主要有:(1)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衰退、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城市更新、新城建设等;(2)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3)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4)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5)环境与城市生活质量,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6)城市发展政策。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信息,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
  4.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媒介和手段,与公众结成的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它是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5.战略管理学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与战略实施两个部分。
战略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赢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系。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6.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兴起于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是一种实战性极强的操作性理论。它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
整合营销传播要借助各种传播和营销手段,传播同一种品牌形象,使品牌脱颖而出。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消费者,企业树品牌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消费者进行,企业必须借助信息社会的一切手段,知晓什么样的消费者在使用自己的产品,建立完整的消费者资料库(用户档案),从而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牢固关系,使品牌忠诚成为可能。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时,必须传播一致的品牌形象。
整合营销传播主张把一切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新闻、直销、CI、包装、产品开发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一品牌的一致信息,以增强品牌诉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信息资源实行统一配置、统一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得一切营销活动和传播活动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运用的传播方式大大增加了。
7.传媒经济学
有人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也有人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个独立的应用学科。这里又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下属的应用学科,另一种则认为传媒经济学是经济学下属的应用学科。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产品。传媒产品有其特殊性,它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另外,从经济属性看,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网络信息等还是一种典型的“捆绑销售”的商品。
(2)生产。传媒产品的生产既有范围经济也有规模经济效应。例如一个报业集团的各家报刊共享信息和销售渠道就是范围经济;同时,还有规模经济,如果一张报纸的发行量大,则各项固定成本能够被充分分摊,因此,报纸的单位成本也就下降了。生产手段上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排版、印刷、制作等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率。
(3)市场需求。这就要研究消费者的效用偏好、替代效应、弹性、约束条件等内容。
(4)管理。传媒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体是传媒企业,这就必然要牵涉到企业的管理,甚至是整个产业环境的制度制定等问题。传媒企业内部管理的一大特点是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委托-代理关系,可以说传媒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激励与约束机制最能充分发挥的地方。在这种关系中,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常见的问题。
8.媒介管理学
所谓媒介管理,是指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媒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媒介管理现象,它既包括媒介战略管理现象,又包括媒介经营管理现象;既包括媒介管理活动现象,也包括媒介管理意识现象、媒介管理关系现象和媒介管理规范现象。媒介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从媒介管理的各种现象和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媒介管理的原理和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为媒介管理与媒介组织分析、媒介管理的任务分析、媒介产品生产与营销分析、媒介管理的领域分析。
1.4.2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书采用比较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
1.比较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国际比较,介绍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大众传媒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试图找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通过规范性分析对中国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的现实或现象作出价值判断。正是在这一研究思想的指导下对涉及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时,本书在两者的倚重上注意到比较分析的重要性。中国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问题因区域、制度、文化环境及其市场体制等宏观因素的不同而在问题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也因各地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而在具体的政策建议中有所不同。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涉及的研究领域相当宽泛,它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信息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本书重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研究中的应用。当然,本书更主要的还是在基本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事实说话”,强调的是结论以数据分析为依据。
3.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案例分析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之一,“用事实说话”不仅仅是对观念加以解释的一种方式,而且其中还隐含着这样的事实:一些精心寻找的案例往往提供了比任何一种理论模型都丰富得多的内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通过精心收集的案例来发掘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历史与现实中的新的事实,在强调事实的同时,结合理论归纳,归纳出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发展的新方向、模式和一般性规律的特征。
  4.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方法又称主题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是要弄清被分析文献“究竟讲什么”,以便给予检索标识。文献分析的方法可归纳为:(1)通过浏览文献的篇名、目次、摘要、引言、结论以至正文,对文献内容作调查;(2)对调查所得的情况作分析判断,形成主题概念。
1.5本书的意义和创新
1.5.1理论意义
本书的研究是市场营销理论和城市相关理论融合和跨学科渗透的成果,市场营销理论和城市相关理论是本研究的两个重要知识背景。在此知识背景下,通过长期跟踪地区营销和城市营销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力争使本书的立论具备国际视野,研究方法也尽量符合国际规范,以期在城市传媒营销战略和策略理论研究方面有所贡献和创新。同时,对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传媒营销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力求反映国内外在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和城市传媒营销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经验和专业特长,对城市传媒营销等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本书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结合传媒经济学理论成果,努力使之与国情相适应,从而产生真正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有指导意义的城市传媒营销理论。
1.5.2实践意义
本书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形象的设计、塑造和提升以及我国城市营销活动的开展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指导和帮助城市管理者系统开展城市形象的设计和塑造,科学有效地开展城市营销活动,尤其是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城市营销活动,通过立体化多维营销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大发展。
二是通过不断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招商引资,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有助于引导我国广大城市管理者走出“经营城市”的种种陷阱,从城市营销的角度为我国城市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城市提供城市传媒营销战略、策略以及案例借鉴。
1.5.3创新之处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城市传媒营销方面的专著。国内第一手资料甚缺,系统研究尚少,本书这方面做了大量发掘、整理、系统研究和阐述的工作。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学术视野,富有创新的传媒城市营销理论框架的搭建,经典式的案例提炼,将为中国城市传媒营销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本书的研究综合市场营销与城市管理学等多种理论,从目标顾客的需求入手,探讨城市该如何通过大众传媒来营销其城市形象,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材料分析、历史梳理、理论阐发等方面都有所突破。资料较完备新颖、观点周详独到,具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本书首先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和深刻地了解城市形象与城市营销的产生发展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和深刻地了解城市营销战略和策略,特别是其中的城市传媒营销战略和策略,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借鉴。该内容有一定原创性。其次在我国传媒城市营销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突破性贡献,填补了城市传媒营销方面的空白。再次,对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使我国传媒城市营销的创新和发展获得了具有现代性的重要参照系,而且也可以说,成果本身就是中国当代城市传媒营销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成果。
本书的观点及相关研究结论,为帮助地区营销者获取更高效的方法及提升营销绩效,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它不仅给中国城市形象的提升带来切实的启发,也将为城市营销和城市发展的学术研究作出一些贡献。
1.6本章小结
改革开放后迅速加快的城市化步伐和加入WTO后所面对的全球城市间的激烈竞争,推动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的理念在我国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所接受和推崇。
本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别就大众传媒在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和城市营销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从传媒对城市形象塑造和提升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营销中的角色定位等角度,研究如何让大众传媒更好地营销城市形象,无疑是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对城市传媒营销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第四部分指出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五部分对本书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韩隽.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J].人文杂志,2007,(02).
[2]王娜.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J].青年记者,2006,(8).
[3]菲利普·科特勒.社会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郭鸿雁.论媒介整合营销[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5]张敏.城市整合营销传播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6]卫军英.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中的极限与局限[J].今传媒(学术版),2005,(11).
[7][美]舒尔兹,田纳本,劳特朋著,吴怡国等译.整合营销传播——谋霸21世纪市场竞争优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8]袁菱.试论城市的整合营销传播——以CD城市营销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张卫国,何宛夏.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0][美]凯文·林奇,项秉仁译.城市的形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1]董晓峰.城市形象研究的兴起[J],西北史地,1999,(3).
[12]郑昭,李军波,刘波.城市营销:理论回眸与前景展望[J].软科学,2005,(5).
[13]于涛,张京祥.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思考[J].城市问题,2007,(9).
[14]郭国庆,刘彦平.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2):5-12.
[15]郑昭.国内外城市营销理论综述[J].经济纵横,2005(7):75-79.
[16]诸大建,邱寿丰.城市营销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突破方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7]梅保华.关于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2,(5).
[18]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张卫宁.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
  2.1城市形象概论
城市形象是城市科学研究领域里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是在现代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逐渐产生和兴起的,是关于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科学新分支。
2.1.1城市形象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有多种方法对“城市形象”进行定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
一是把城市形象作为地区形象的一部分来考虑,着重对地区形象进行概念界定。
罗治英认为,所谓地区形象,是表示一个地区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具体从地域空间与行政区划的角度,可分为乡镇形象、农村形象、城市形象、区域形象、国家形象等;除国家形象外,其他的几类可统称为地区形象。王德业认为区域形象是人们(区域内外公众)对区域的一种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并将区域分为三种类型:一般行政区、特殊经济区、综合经济区。因此,地区形象、城市形象、社区形象等都可以认为是区域形象。
另一种是把城市形象作为独立的主体来进行定义。
即把城市形象作为独立的主体进行研究,此类对城市形象的定义大体上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从城市形象的直观性、客观性入手进行定义。如早期有些学者认为城市形象指城市的整体形态和特征。这样定义城市形象主要是基于形象一词的原意,即形象原指人的形状、相貌和模样,后泛指事物的具体形态和特征。另一类是从城市形象的主观性感受入手进行定义。孙黎认为城市形象是某一城市内外部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括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也是城市同群众进行信息交流、思想联络的工具,代表了一种由个人或集体的意向所支持的现实。这个概念强调公众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价,主观性较强,但忽略了城市形象的客观性。
从理论上讲,城市形象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城市形象具有客体属性,即城市本身包括城市建筑、地形地貌、城市空间等一切城市范围内的客观实体,这些客观实体更多地涉及视阈活动,表现为各种城市景观,它们构成了城市形象的物质基础。同时,城市的实体存在更为本质地反映了城市形象的社会、经济、人文等文化信息,这就构成了城市形象的精神基础。其次,城市形象作为人们的综合印象、看法和评价,又具有主体属性。任何一种客观而具体的形象都是通过人的感受反映出来的,所以城市形象的产生,也同时建构在主体意识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在其经济、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整体风貌,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对于城市的印象、看法和总体评价。城市形象往往综合各种因素形成一种氛围和个性,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2.1.2城市形象的特征和组成要素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经营城市作为实现城市资产增值的有效途径,成为各城市政府的必然选择。因为城市形象不仅是可供城市经营的无形资本,而且还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增量资源。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形象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有必要认识城市形象的具体特征和有关组成要素。
1.城市形象的特征
由于现代城市尤其大型城市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综合体,城市形象状况是多个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形象也必然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城市形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
整体性是城市形象的基本特征。城市形象包括诸多要素,公众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城市进行认识和评价;城市在塑造自身形象时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媒介、方式和渠道;在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在设计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时,则须从经济、科技、文化、制度、道德、精神等多方面设立为数众多的指标。但是,社会公众综合多方面信息,往往对城市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印象,城市传播各种信息的目的也在于让公众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印象,从这一点来说,城市形象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塑造一个完善的、整体的城市形象,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一旦某一个维度上出现失误,就会破坏城市形象的整体性,导致整个城市形象塑造的失败。
(2)独特性
每个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规模、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并且各自的发展理念、方针、战略规划也截然不同,所以每个城市的形象都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任何城市都会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任何城市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城市形象体现了城市的特点,体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个性差异。某种意义上讲,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往往可以增强城市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城市形象的塑造必须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与众不同,体现一个城市的独特性。
(3)相对稳定性
城市形象一旦在公众心目中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首先,城市的基础设备、建筑风貌等物质基础在短期内从整体上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而城市形象的树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物质基础;其次,人们往往具有相似的审美观和好恶感,这也决定了城市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最后,社会公众改变对一个城市的集体印象,一般需要经历一个重新接受信息、重新评价新信息并重新感知被评价对象的复杂过程,因此,短期内公众对某一城市的形象评价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性,这个特征在城市形象重新定位时表现最为突出。
(4)动态可塑性
城市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城市形象的固化和不可改变,只是城市形象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其内部的人才、物资、能源、信息等每时每刻都在同外界进行着交换。城市在不断的交换过程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变化和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改变人们头脑中原有的印象和观念,对其产生新的判断和评价。就一般认识规律而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而形成的,有关城市的信息传递与接收使人们产生了对某城市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进而综合形成了对该城市的整体印象。城市形象的可塑性就在于要想改变业已形成的形象必须具有一个比已有形象更强烈的刺激。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可能会因为城市管理的不善而逐渐失去好的名声,而形象较差的城市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消除不良影响,显示出新的风貌。城市形象具有可塑性,也便意味着良好的城市形象的树立要靠城市不断地培育,对不良形象的改变更需作长期的艰苦努力。
(5)综合性
城市形象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形成的,其丰富的内涵表现为城市形象的综合性。从城市形象的概念中可以看到,城市形象既有具体物质要素,如城市的道路、桥梁、建筑、设施等;又有抽象精神要素,如城市的价值观念、发展方针等,这两方面的诸多要素共同构成城市形象的客观存在。
2.城市形象的组成要素
城市形象是城市空间、城市实体、城市建筑风貌、城市环境、城市功能、城市景观等多方面的整体缩影,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仅以城市功能形象、景观形象、环境形象、空间形象等要素进行划分。
(1)城市功能形象
功能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核心,是城市形象的本质表现。城市功能形象是由城市性质和城市主要职能决定的,所以最能体现城市个性。城市功能形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即规模形象和产业形象。
规模形象主要和城市面积、人口、实力等有关。大城市的功能形象往往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其辐射和带动功能较为明显,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上海市、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市等。小城镇需要在城市网络中寻求发展,以便与自身的功能形象相适应。
产业形象则以特色鲜明的产业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而不一定以最大的产业作为代表。如桂林以旅游产业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刻意塑造“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城市形象;铜陵市以冶金行业作为产业形象,塑造“铜都”城市形象;呼和浩特市以乳业作为产业形象,塑造中国“乳都”的城市形象;澳门以博彩业作为产业形象等。不同的功能形象决定了城市形象其他内容的差异。
(2)城市景观形象
城市景观形象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包括反映城市特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要素。自然景观是由城市区域中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人为创造的人文景观加深和渲染了自然景观的特征,如城市主干道、特色商业街及城郊的风景区、度假区、城市公园、大型游乐场所、城市夜景、城市主要广场、主要道路交叉口、代表性建筑及城市出入港、站等。北京方正严整的布局,烘托出古都王城的气派;纽约曼哈顿耸立入云的楼群,展现了现代都会的风采;苏州小桥流水的氛围,充满了园林城市的情调;东京银座喧闹繁华的街市,洋溢着商业中心的活力;而桂林漓江的林**,蕴含着风景城市的温馨。
(3)城市标志形象
城市标志形象是指城市中用以反映城市思想文化积淀,并取得公众一致性认同的标志性物体,如北京的天安门、鸟巢,上海的东方电视塔,都是经过抽象化的典型标志。它可以分为直观标志形象和无形标志形象两大类。城市的直观标志形象包括市徽、市旗、市花、市树、市鸟以及带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城市雕塑和建筑。城市的无形标志形象包括城市的名称、美称、市歌及宣传口号等。如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电视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新加坡市的鱼尾狮、悉尼歌剧院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城市精神和城市文明。这些标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所在城市的形象,人们一看到这些标志,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其所代表的城市形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宣传口号,同样能够帮助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城市的感召力。
(4)城市政府形象
城市的形象通过政府的行为在城市内、外公众中得以塑造,对于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形象本身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政府还肩负着指导、管理城市形象建设的使命。小到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到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无不印刻着政府行为的痕迹。政府形象的好坏可以从政府成员是否廉洁、是否开明、是否有远见、是否有魄力、是否管理有效、是否政绩卓然等方面来进行衡量。政府机关部门塑造公正、廉洁、团结、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合理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民、政府与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关系,提高政府各部门办事效率,不但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还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有力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5)城市市民形象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修养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反映了市民的整体素质高低,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风貌。人们尤其是外部公众往往将与一个普通市民打交道中的感受与评价转化为对一个城市形象的直观判断。
(6)城市环境形象
城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工环境和社区环境三个层次。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和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幽雅、和谐的自然环境将为市民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体现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不仅会制约城市的长期发展,也会破坏城市留给人们的美好形象。人工环境则是指城市建筑和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建筑物和构筑物是人们捕捉城市形象特征的重要渠道,也是展示城市个性的重要媒介。社区则是人与人交往以及感情结合的纽带,是精神文明体现的重要窗口。城市这三个层次环境的好坏是形成城市形象主体认同意识的关键。
  2.1.3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城市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根本意义在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为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城市形象研究的理论意义
(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形象概念已由个人形象、企业形象发展深化为城市和地区形象。同时,市场的竞争力也从人力、财力、物力的传统三要素竞争发展成第四要素——形象的竞争,传统的消费和竞争时代逐步转变为形象消费、形象竞争时代。形象消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消费者根据所接受的企业形象选择消费品,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同类产品数量大、品种多,且由于激烈的产品竞争使得产品质量相差不大,消费者只能根据熟悉的、能接受的各企业形象来选择消费品;二是指消费者在基本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在精神需求驱使下滋生出来的对“形象”本身的消费,如考虑商品品牌、包装等。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家之间、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形象与科技的竞争。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外具有吸引力,对内具有凝聚力。形象竞争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获得社会认同,这对于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城市形象也关乎其内在的凝聚力和市民的自豪感,这对于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意义重大。
(2)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特色的需要
城市特色是城市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是地域的分野和历史、文化的沉淀。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一提到香港,人们自然想到它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而新加坡,人们想得更多的是滨海花园城市。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都是有特色的城市,地不分南北,城不分大小,形象相似、风格一致的城市无特色而言,也往往让人印象淡薄。当今和未来城市的发展,只有靠特色取胜。
城市特色蕴含于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有历史的、传统的特色,有民族的、地方的特色,也有新兴的、时代的特色。城市特色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山川名胜;也有人工因素,即人为建造活动的成果;还有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习俗、道德情趣和生活行为方式等。而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塑造自身的特色,便是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的意义之一。
(3)城市形象研究对于指导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形象作为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与综合评价,是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也是城市发展成果的外在表现。当城市形象成为经营城市的投入时,其经济性得以显现。对城市形象的发掘、培育、开发与利用,会加快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城市的总体价值获得增值。城市形象转变为经营城市过程中政府可调控的、市民所共同拥有的城市资源之一,即城市形象资源。
城市形象研究针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如城市发展思想不明确、主题不鲜明、个性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缺乏城市与人的情感联系等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方案,将有助于繁荣城市经济,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构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交流环境,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通过城市形象的研究与塑造,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城市获取资源、配置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进而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提升城市竞争力,全面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提升和改善城市形象使城市生活及投资环境改善、政府管理效率提高、城市文化得以发展,不仅为城市现实竞争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的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同时,鲜明的城市形象让社会公众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使得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城市个性,赢得竞争优势,所以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手段。新加坡通过创立自己的城市形象,开创了新加坡经济的新纪元,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著名的信息交通枢纽,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2)吸引人才和资金,推进城市整体建设
人才和资金所代表的技术素质和资本要素是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城市在投资者和技术人才心目中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使他们倾向于对该城市产生认同的态度。这种印象、经验和直觉往往会在投资者投资决策、个人就业决策中起到主导性作用。良好的城市形象表现为城市的管理规范、观念创新、办事效率高、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强等,这些必然会使每一个潜在的投资者感到宾至如归,从而对城市产生较高的总体评价。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投资,这两者又是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3)改善外部环境,促进城市开展对外协作
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往和协作,既是城市竞争能力的表现,又是不断增强竞争能力的途径。良好的城市形象形成后就像树立了一面旗帜,必然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渗透到周边地区乃至国内外。接受信息的各个主体便能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和确定与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城市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4)增强内聚力,提高市民满意度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良好城市形象,市民居住环境、交通状况、休闲设施等硬件和软件得到很大改善以后,每个市民都可以从城市形象这一“公共产品”中受益,有助于市民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重大的文化象征作用和宣传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形态和精神。
(5)以德治市,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城市形象除了能够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对外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内增强内聚力与奋进力,还能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地发展。
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城市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表现为发达的精神文明。城市形象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重叠、相互促进的关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人,在于提高市民的素质,用城市精神感染市民和鼓舞市民,通过文明的市民展示出文明的城市形象。通过城市形象的建设,可以比较有效地释放人的社会性潜能,促使市民关注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建设旨在创造一种无形的力量,增强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激起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城市的热情与活力。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样,城市形象的建设也是一项伟大的群众性事业,只有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总之,城市形象建设除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外,还兼顾着促进城市政治和文化的协调与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整个社会的全面综合发展的任务。
2.2城市形象理论综述
2.2.1我国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加快,这一时期有关城市美学、城市艺术设计理论蓬勃兴起;20世纪90年代,国外企业形象塑造策略的成功运作引起了中国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在这些理论的孕育推动下,学术界明确提出了城市形象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近年来,有关城市形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在各类城市中得以应用。
我国城市形象研究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理论的酝酿期(年)
我国城市形象的研究最初是以建筑学、规划学为研究视角,这时期很多学者从环境美学和纯美学的意义上对城市形象进行研究。如郝慎钧的《城市风貌设计》(1988)、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1991)、罗治英“花都市形象设计课题报告”(1993)、陈俊鸿的《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课题》(1994)、王家善的《加强街面管理,树立城市形象》(1994)、朱铁臻的《建立现代城市形象》(1994)等。
第二阶段: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期(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面对市场的巨大压力,注重借鉴国外著名企业进行企业形象塑造的成功经验,企业形象战略在中国企业界引起广泛重视,企业纷纷导入CI战略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些从事地区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始把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地区形象、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涉及的主要方面有: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研究。张鸿雁把企业形象设计思想引入城市形象研究中,提出了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城市形象系统的组成,使我国的城市形象研究进入CIS时代;仇保兴较早地进行了浙江金华市城市形象建设的实践,研究了文化因素在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作用;赵中框提出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从物质空间、社会组织系统、市民生活系统三方面设计规划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战略研究。柳中权提出区域城市化概念,并对大连的城市概况进行分析,提出大连区域城市化的战略选择;认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城市发展应力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提出城市形象战略的三大策略:CBD的开发建设、立体化道路网络和交通管制、人才开发等。
城市形象其他相关研究。有的学者介绍了国外一些城市的文化定位、总体形象,以及信息和城市识别系统、城市景观、城市传媒、城市交通系统等;有的学者介绍了国际文明城市评估的标准等。
在这期间,一些城市开展了城市形象建设的实践,同时召开了较有影响的城市形象设计研讨会,如广东花都市形象建设课题、广东兴宁市形象设计与建设论证会暨地区形象理论研讨会、全国地区形象理论研讨会暨金华形象设计论证会、广东茂名城市形象工程建设研讨会等。
第三阶段:理论和实践的升华期(2000年至今)
这一阶段,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理论界除了借鉴企业形象策略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外,不少专家学者还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科角度对城市形象展开研究,全国各地对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建设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城市形象核心竞争力研究。张鸿雁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要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必须创造性地开发城市的意象要素;陈秀华认为经营城市不仅仅包括土地、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等有形资产的配置和盘活,还应包括城市魅力、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的竞争力等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的提升。
城市形象的营销与个性研究。张卫宁认为应以营销理念为核心对城市形象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武汉市城市形象设计为对象,借鉴企业形象设计技术研究城市形象设计的优化。赵丽芳提出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应保护城市的文化遗迹,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挖掘城市的地域特点,凸显城市的地域风格;重视城市标志性建筑,精心刻画城市形象。李小霞指出城市品牌的内涵是城市的特有资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生成的特殊的识别效应,主要是指城市特有的自然资源、土地、人口、文化、生产能力等资产;城市品牌是城市本质的某种表现,是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独特标志;城市品牌具有独特性、无形性、多样性、延展性等特征,是城市特有竞争优势和城市形象的体现。
城市形象的广告效应和评价研究。崔凤军以杭州在中央电视台的城市形象广告效应为例探讨了城市形象广告如何在电视频道、栏目、时间、广告创意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杨刚认为科学地制定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对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并按“系统综合性”原则提出了城市形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模型。
在这期间,全国各地召开了一系列大中型研讨会,如西安形象工程研讨会、浙江嘉兴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专家研讨会、广州城市形象建设研讨会、云南迈向21世纪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暨实施云南形象塑造工程研讨会、广东城市形象建设座谈会、肇庆形象宣传工程座谈会等。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关注或着手地区形象、城市形象建设。
  2.2.2西方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
西方对地区或区域的特色研究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主要是为了了解地区及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延续性以及在公众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这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较多的理论专著和论文,其中凯文·林奇(K·Lynch)著的Image of the City(译为《城市的意象》)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自80年代以后,大部分学者对地区和区域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研究得较多。
西方相关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
早期的环境认知的研究。西方对地区和城市的研究思想主要是从环境认知研究中衍生出来的。早期的环境认知研究主要根据地区及区域的内在精神和意识,着重于城市和区域独特性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于分析环境和行为,提倡对具体的环境差别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对感性认识的准确性和环境信息的收集加工过程进行验证;也有的学者着重于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描述和阐释,他们侧重于研究个体的活动经历及对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早期的城市意象的研究。“image”一词的中文意思是“形象、概念、意象”等,在西方地理学中,用于表示对现实的全部真实反映,后来慢慢地演化成用文字、图像形象化、比喻地表示现实的部分。在城市意象研究领域,意象则指综合个体和群体的“地区意义”,即人们使用这个词表达他们所知道的、所相信的对该地区的感受,从而揭示该地区的可视特征。由此可以看出,“image”一词由最初的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演变为综合了个体和群体的对地区的看法。对城市意象的研究着重于个体对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对个体进行的调查都局限于专家范围,即地理学家、建筑师、诗人和小说家等。
2.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环境认知研究。在六七十年代,环境认知理论对环境特色的研究着重于两个互有联系的主题上。部分学者研究个体和群体在某地区的活动经历以及对环境特性的认知,他们认为地区特色是由个体的活动经历所构成的意义综合而成;而另一部分学者研究的是能引起情感反应的独特环境品质,他们认为环境作为一种氛围,很难定义却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可以对形成环境氛围的环境特征进行一番深思熟虑,而环境氛围对环境认知研究来讲是最重要的。即这个阶段的环境认知主要研究能被主观反映的现实,着重于个体对环境的理解和感受。
城市意象的研究。城市意象的研究内容随着环境认知研究内容和意象概念的演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意象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与个体活动经历的相互作用,并在意象、环境和个体行为之间寻求它们的差别。在这一阶段,凯文·林奇创造并提出城市意象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的方法——“内心地图(mental maps)”法。这种研究方法衡量意象的结构因素,而不考虑观察者对内涵和价值的判断。他请被测试者在图上画出他们对城市的印象,然后将这些图上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分类——结点(nodes)、边界(edges)、标志物(landmarks)、地区(districts)、道路(paths)。凯文·林奇的“内心地图”法为城市形象的内心表达、认知的准确性以及认知形成过程的调查奠定了基础。
有些学者通过个体直接接触的经历产生地区意识的方法和非直接接触所获得的信息产生对地区的理解的方法,来阐明对城市的印象,并使用语义差别测试法通过文字描述探索地区意义的内涵。
3.20世纪80年代以后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城市意象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了城市和地区的内涵和意义上,采用的方法大多是语义差别测试法。
2.2.3中西方城市形象理论比较
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发展所作的回顾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形象理论与西方城市意象理论有一致性,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1)概念内涵的一致性。我国城市形象理论对城市形象的定义是城市的现实外在面貌和状态及公众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价;西方城市意象理论对“意象”的定义则为综合了个体和群体的对地区的看法,它们之间具有一致性。
(2)研究方法的部分一致。在我国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形象定位和评价需要大量的实践调查,这一方法与西方城市意象中的语义差别测试法一致。另外我国城市形象建设所使用的视觉形象的塑造方法即通过引进CI战略,改善城市硬件设施如自然人文景观、建筑规划、基础设施、环保等来塑造形象的方法,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思路方法相一致。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理论起源不同。我国城市形象理论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受到企业形象策划理论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并开始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西方城市意象理论起源于19世纪,主要是受到环境认知研究理论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
(2)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我国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形象这一无形资产。而西方城市意象研究是为了了解地区和城市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延续性以及公众文化中存在的心理状态。
(3)研究内容的不同。我国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塑造城市的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进而推动整个城市、整个社会的全面综合协调发展。西方城市意象理论研究的内容是个体和群体在某地区的活动经历和能引起情感反应的独特环境品质。
(4)研究方法的部分不同。我国城市形象理论研究中所采取的通过改善地区软件设施,如改善市民形象、政府形象、服务水平等来塑造良好形象的方法在西方城市意象理论中并没有提及。
由以上对比可知,我国的城市形象理论与西方的城市意象理论虽在概念、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它们在理论起源、研究内容、研究的出发点上均存在较大差异。
2.3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形象的塑造就是指在确立了城市形象目标之后,对城市的实体和精神层面进行建设和提高。只有城市自身的环境、科技、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才有深厚的基础和成功的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城市形象的功效。
2.3.1城市形象塑造原则
城市形象的塑造应强调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城市个性的塑造,从全面提高城市竞争力出发来建设个性鲜明、环境优美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塑造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长远原则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长期工程,为了适应公众变化着的评价标准,必须进行长期的城市形象的塑造与维护,而不能把城市形象建设看做一项短期的工作,也不能把形象建设作为城市社会发展的一般策略。城市形象的塑造要从长远的角度、长期的利益出发,把塑造城市形象放到关系城市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中,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最终目的。
2.特色原则
在塑造城市形象时要突出城市的特色、优势。城市形象塑造要扬长避短,突出城市的优势和长项。城市除存在共性外,往往还具有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和资源优势,如优美的自然环境、著名的历史古迹、曾经的革命圣地等。因此,每个城市除了建设好硬件环境外,还要大力开发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3.一致性原则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各个领域,如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城市标志、政府行为、市民素质等,必须对影响城市形象的因素加以细分和研究,在价值层次、目标层次、行为层次、视觉层次、评价体系上进行系统的设计,使诸因素之间彼此协调一致。
4.传播原则
城市形象塑造的最终目的是给公众留下良好印象,传播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城市形象的传播涉及三个要素:形象客体、评价主体和沟通中介,沟通中介是形象客体、评价主体之间实现沟通、相互影响的桥梁,其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就是大众媒体。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传播原则,在确立城市口号、城市精神时,应使用言简意赅、易于记忆和流传的标语;在城市视觉效果设计中,要考虑具有特色的城市标志,如标志性建筑、雕塑等,以利于城市形象的传播。
2.3.2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
城市形象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与地区的各个方面,国内学者对城市形象建设内容的划分不尽一致:有的按主体的存在形式将城市形象划分为物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有的将城市形象划分为硬件系统部分和软件系统部分;有的则根据形象的可视性将城市形象划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还有的引用企业形象策划理论(CIS)将城市形象划分为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城市视觉识别。虽然划分的方法和种类不同,但它们具体内容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从总体上,可将城市形象建设内容分为城市社会整体风貌与城市视觉系统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政府形象、城市市民形象、城市窗口行业形象等,后者包括城市标志形象、城市公共建筑形象、城市广场形象、城市市政形象、城市雕塑形象等。
城市形象的建设涉及面极宽,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应统筹规划,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重点,通过投资少、收效快的方式突出解决几个关键建设问题,逐步完成城市形象塑造的系统工程。城市形象塑造与设计的程序一般应包括:
1.计划阶段
即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包括城市形象设计研究的目标设定与组织机构的设立。
研究的目标设定包括城市形象塑造设计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拟解决的中心问题、设计工作的研究范围、设计基础任务与初步规划。
目标设定后,关键的工作是组织机构的设立。城市形象设计一方面应由市政府或某级政府部门直接负责,同时成立相应机构,聘请专家、顾问专门负责组织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实施。另一方面有关研究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设计研究。
2.调查阶段
是否全面透彻地了解城市形象现状与有关的实际问题是决定城市形象塑造成败的关键。现有城市形象状况的调查与评价是基础,决定着城市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通过调查摸清城市现有条件是什么,可供利用的资源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各是什么;通过调查把握城市及其未来发展的性质,即城市的区位优势、文化内涵、经济实力、资源条件等,这样才能在城市形象规划设计中把握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调查内容一方面是现状的评价调查,调查中的评价内容与标准须组织专家、市民代表、政府官员共同研究设计;另一方面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形象设计思路和有关方案的调查,通常是专家先进行多方案初步设计,再进行社会公众方案优选调查。
  3.设计阶段
每个城市在功能、性质、特征等方面各有不同,因而,进行城市形象设计的具体技术会有所不同,但有些基本原则应是共通的。
城市形象设计的整体效应。城市形象设计中既要优化各个要素,更要追求城市形象整体的最佳功能。有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因忽略对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特色景观的保护,使得城市风貌趋于雷同,缺乏特色,最终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城市形象设计的协调效应。城市形象的设计不仅要注意硬质景观的设计,如城市建筑、街道、小品、雕塑、城市标志等,同时还需要对软质环境形象进行设计,如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市民形象、领导形象、窗口行业形象、政府机关形象及城市形象的传播与管理等,城市形象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互补协调,就可产生一种交叉协同效应。
城市形象设计的动态效应。城市与其内部系统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变化,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眼光放长远些,在动态中把握和协调各子系统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现代化的科学预测,对有关制约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估计和分析,并在设计中及早作出安排。
4.实施阶段
城市形象规划在有关部门批准之后,进入推广实施阶段,即城市形象的建设阶段。在城市形象规划推广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信息反馈以修改方案,使其不断完善。
在城市形象建设中,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要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人口增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均衡协调有序的状态,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形象设计与建设要以人为本。人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具有巨大的主观能动性,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唤起人们主体意识的新觉醒,激发人们对人性美与人类良知和文明行为的主动追求,达到推动城市发展以及塑造良好新形象的目的。城市形象的建设,要以人为中心,不仅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更要力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一致。
2.4城市形象的综合评价
城市形象评价对于制定和实施城市形象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城市形象建设之初可通过城市形象评价了解城市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现状,找准形象建设的重点,对于制定正确的城市形象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城市形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建设的特定阶段进行城市形象评价,可以了解其较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以及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从而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方面,为进行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提供依据。
2.4.1城市形象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必须是全方位的,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为此,首先必须根据一定原则选定指标,建立城市形象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一般说来,建立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城市形象是人们通过对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的感觉和知觉所产生的有关城市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影响城市形象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城市形象评价应该全面分析城市特点,针对整个城市进行整体评价,因此构建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地评价城市各个侧面的基本特征,每个侧面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评价系统。
2.动态性原则
人们对城市形象的看法既是对现状的印象,也是对城市发展趋势的估计。因此评价指标的设计要考虑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反映城市动态发展的特点。
3.量化、可比性原则
量化原则一是要求定性指标可以间接赋值量化;二是定量指标直接量化,并以现实统计数据作为基础,容易获取,易于分析计算。可比性原则要求评价结果在空间上不同城市之间可比,以反映各城市形象建设之间的优势与缺陷,以便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这要求选取的评价指标应是城市形象某一属性的概括,具有可比性。
2.4.2城市形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研究的基础理论,指标体系由影响城市发展的环境、经济、社会三大因素、13个次因素和30项因子构成。
(1)环境保护与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能力。主要包括城市的地理环境、灾害、城市建设与市容市貌等四个方面。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城市规划布局协调、房屋建筑美观有特色、道路设施完善美观、排水供水状况、供电情况。
城市的地理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三方面。
环卫和市容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市容环卫方面的指标有:绿化、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公园游乐地。
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灾害也被选为指标之一。
(2)城市经济效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动状况最能反映城市的实力,是评价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经济的评价指标有:城市经济总体水平、人均经济收入、就业状况。
商贸水平是城市商品交流的窗口,商品的丰富程度、质量和市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以及市场秩序都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评价。相关的指标有:商业市场发展状况、商业服务质量。
交通及通信都是制约公众生活与交流的重要因子,主要指标有城市交通、邮电通信状况。
(3)城市社会效益。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对外交流、社会安全、科学与教学、历史文化等。
城市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政府行为对于城市形象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指标有:廉政开明、政绩、办事效率及信誉。
市民行为直接反映城市文化的积淀、文明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市民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服务态度、法治观念等作为评价指标。
对外交流体现现代社会的开放程度,特别是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更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以“社会经济、文化、体育交流”为评价指标。
社会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社会治安混乱的城市的形象是低劣和负面的,这里评价指标即为社会治安。
科学与教育是反映城市发展内在实力的重要因素,以人才及科技发展、教育作为评价指标。
历史文化是城市长期发展中所产生的传统习俗、文明风气的积淀,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评价指标。
以上共选取13个方面的30个指标构成城市形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单项指标权重及指标值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这是一种综合专家经验判断的方法,故又称为专家问卷法。AHP法将要识别的城市形象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计算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指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专家对城市有全面认识,确定权重值的客观性强,评定的可信性较高。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价,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公众对城市的评价,应对公众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根据被调查公众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赋值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
3.城市形象综合评价方法
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城市形象建设情况的,要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还需进行综合评价。一般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综合评分法,其函数表达式为:
y=∑(∑Ij·Rj)·Wi×100
式中y为总得分即综合评价值,Ij为某单项指标的评分值;Rj为某单项指标在该层次下的权重值;Wi为环境、经济、社会三大因素的权重。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城市形象的评价分析。综合评价值接近100为好,值越小,城市总体形象越差。针对评价结果可分析影响城市形象的主要问题,或者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2.5本章小结
本章对城市形象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在其经济、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整体风貌,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对于城市的印象、看法和总体评价。城市形象往往综合形成一种氛围和个性,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城市形象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塑性、综合性等特征;城市形象可划分为城市功能形象、城市景观形象、城市标志形象、城市政府形象、城市市民形象、城市环境形象等具体形象。
城市形象理论研究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特色的需要,指导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全面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城市开展对外交往和协作;有助于增强内聚力以及促进以德治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形象塑造中应遵循的原则有长远原则、特色原则、一致性原则、传播原则;城市形象设计与塑造的基本阶段可划分为计划阶段、调查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
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必须是全方位的,应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为此,应根据一定原则选定系列指标,建立城市形象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治英.地区形象理论与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德业.区域形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6,(2):79-82.
[4]周朝霞.多维视角的城市形象定位、设计及传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市的整体“CI方略”导入[J].城市问题,1995,(6):45-47.
[6]孙黎.企业形象策划[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7]仇保兴.金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8]赵中框.深圳现代名城创新设想[J].城市发展研究,1997,(3):38-40.
[9]柳中权.借鉴国际化城市建设经验塑造海口未来城市形象[J].城市问题,1996,(1):20-23.
[10]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1]陈秀华.城市形象塑造应突显文化的核心地位[J].科技信息,2007,(15):280-281.
[12]张卫宁.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103-108.
[13]李小霞.试论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塑造[J].沈阳大学学报,2008,(10):44-45.
[14]崔凤军.旅游宣传促销绩效评估方法与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15]杨刚.城市形象的若干理论问题与重庆城市形象建设[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16]祁巍锋.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17]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8]张秀红.城市形象评价[N].中国民航报,(7).
[19]赵丽芳.浅谈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塑造[J].国外建材科技,):138-140.
  3.1中国城市形象建设发展及现状
城市是当代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营销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