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贷款100万,贷款年利率计算公式4.9%,贷30年,还了几年后,银行利率上调40℅,原利率4.9℅也要上调吗

贷款100万30年利率4.9月供是多少_百度知道
贷款100万30年利率4.9月供是多少
贷款100万30年利率4.9月供是多少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9% ,按基准利率试算  目前人行公布的5-30年(含30年) 贷款年利率是4,首月还款金额是6861,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还款,每月还款金额是5307.27元,采用等额本金方式,贷款利率需要结合您申请的业务品种、信用状况、担保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定价,需经办网点审批后才能确定.11元(仅供参考),月还款额逐月递减。  若准备在招行申请贷款
主营:金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年利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全国残联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doc 3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全国残联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全国残联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
改革工作研讨会
中国残联教就部
二00八年七月十五日
1、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残疾人信贷扶贫新路子
————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2、甘肃省平凉市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介绍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3、立足兵团,因地制宜,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新疆兵团残疾人联合会
4、用好贷款贴息
有效扶持残疾人脱贫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
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残疾人信贷扶贫新路子
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近年来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扶贫贷款到位难、资金短缺、扶贫效益不高是困扰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问题,也是我们每个扶贫工作者经常考虑并要努力破解的问题。我省有残疾人近500万,是贫困残疾人数量多的省份之一,如何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增加扶贫资金、提高扶贫效益是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我省残疾人扶贫工作一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199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用于残疾人扶贫。2006年以前,这部分资金一直投放在残疾人扶贫基地上,少则3万、2万,多则5-10万元,虽然在残疾人扶贫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200万元资金数量不多,难以使扶持面扩大。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分析,如果把200万元资金作为贷款贴息资金,按年利率5%补贴,200万元就变成4000万元贷款,同时按5000元到1万元扶持一户残疾人家庭可扶持6000人左右,不仅可以扩大扶贫资金数量,而且可以提高扶贫到人到户的效果。基于这种考虑,经省残联理事会和财政厅同意,我们进行了探索。2007年我们先选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进行了试点,2008年我们又在沧州市青县进行了试点,取得了一定经验。下面,将我们在卢龙县开展小额信贷试点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卢龙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1.8万。全县有各类残疾人301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3%,其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0636人;贫困残疾人543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8%。近年来,卢龙县始终把农村残疾人扶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积极探索出了由残疾人申请小额贷款,残联负责支付贷款利息,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的“造血式”扶贫新路子,三年迈出三大步。
从2005年开始,卢龙县残联就为3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贴息2.8万余元,申请贷款45万元,扶持残疾人发展养殖业、销售农资产品和发展加工业。通过小额信贷贴息项目的扶持,使被扶持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就业,逐步摆脱困境,生活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06年,被省残联确定为全省残疾人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工作试点县后,该县紧紧围绕“为残疾人扶贫工作趟出一条可推广的新路子”的目标要求,以加强管理和服务为突破口,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共为112户残疾人办理了小额贴息贷款,贷款总金额达到113.94万元,其中扶持发展养殖业的82户,种植业的5户,服务业25户。到目前已获毛收入达180余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2008年该县在总结前段的工作基础上一方面结合县域实际,因时制宜的引导残疾人按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鹅、兔养殖等常规项目,使之成为残疾人增收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充分依托县内种鹅厂、冷冻厂、乳制品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式的种养业,尽量减少残疾人的种、养风险,引导残疾人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道路,逐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为全县10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签订了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协议。现在残疾群众创业劲头十足,纷纷搞起短、平、快的就业项目,并开始了由个体经营向联合体方向发展。印庄乡前进、大道王庄、孙庄三个行政村的11户残疾人利用小额贴息贷款组成了养鹅联合体,目前共养了5800多只鹅,鹅的生长周期在80—90天,每只收入在15-20元,效益可观。同时,全县32名残疾人养鹅户还与县勇健鹅业发展有限公司签有协议,厂方低于市场价为残疾人提供雏鹅。交成鹅时,如市场价位低则按保护价每公斤10元收购,如市场价位高,养殖户可以卖给市场,也可以按市场价交与厂方,降低了残疾人养殖户的养殖风险。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形成共识。该县始终把残疾人扶贫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新路子。从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高度,狠抓了残疾人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扶贫工作由“输血”变“造血”。该县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工作,把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把残疾人扶贫工作列入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进行研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张明计划贷款购买一部家用汽车,贷款15万元,贷期为5年,年利率为5.76℅,5年后应偿还银行多少_百度知道
张明计划贷款购买一部家用汽车,贷款15万元,贷期为5年,年利率为5.76℅,5年后应偿还银行多少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有更好的答案
com/CmbWebPubInfo/Cal_Loan_Per.aspx://forum。具体您可以联系就近的网点详细了解。"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cmbchina.aspx?from=B&amp,请您打开以下连接:尝试使用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试算月供.cmbchina.com/cmu/icslogin。具体您可以联系就近的网点详细了解。(如果需要业务咨询,您可以咨询“客服在线”https?chnl=dkjsq尝试使用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试算月供您好,若您目前是想试算一下月供信息以作参考.com/CmbWebPubInfo/Cal_Loan_Per.aspx?chnl=dkjsq尝试使用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试算月供;logincmu=0。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采纳率:8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年利率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及解析
2007――2010 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及解析 1、 假设某国 2009 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 100 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0 元。 2010 年生产甲 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 2010 年的 价格分别是 A. 5 元 6元 B. 10 元 12 元 C. 20 元 24 元 D. 8 元 16 元 解析:选 A。该题考查了价值量。近几年,政治试题无论全国卷和还是地方卷,对计算题的考查比较多, 又是选择题中相对比较难的题目。考查集中在价值量这个重要的知识点上。做好这类试题首先要理解七个 概念的含义,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值总 量、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 ;其次掌握下图中的十对比例关系,其中考查较多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 值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 总量无关。 结合题意,“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示为: 10÷ (1+100%)=5(元) ,其实计算到这里,答案已经出来了,因为 4 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在货币价值不变 的情况下为 5 元,答案选 A。“通货膨胀率为 20%”,则该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应为 5× (1+20%)=6(元) 。 综上,答案选 A。 2.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 36000 元,奖金 8000 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5000 元;其 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5000 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 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 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 元 26000 元 B.36000 元 19000 元 C.49000 元 21000 元 D.44000 元 11000 元 分析: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 解答问题的能力。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 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 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 D。 3、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8 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价值 6 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 2009 年甲种 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 A.增加 8 万元 B.增加 6 万元 C.减少 14 万元 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 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 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 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6 元出信,即 10 万× 6 元= 60 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 生产率)提高 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10%( 10 万件× ( 1+10%)= 11 万件) ,其它 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 ,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 11 万件× 6 元= 66 万元,所 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 6 万元。所以本题选 B 4、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1 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60 元。该部门今年的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 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1 下,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 364 元 B. 400 元 C. 520 元 D. 776 元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 【解析】该题考查计算题,某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 值量要发生变化,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0%,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设为 X, 则 1* 260=( 1+30%)X, 得 X=200 元。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 件商品,那么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2*200=400 元。故选 B 5、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 40 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 150 元/件,在这一年 里每 1 元货币平均流通 6 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 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 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亿元纸币。 A、 B、 C、 D、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的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 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 商品价格水平)/货币 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40 亿× 150 元)/6=1000(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 由 于 该 国 政 府 多 发 行 纸 币 使 商 品 价 格 上 涨 了 25% , 那 么 , 这 一 年 该 国 实 际 发 行 的 纸 币 应 为 : × 25%=1250(亿元)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6、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 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 2%,即 1 美元=8.11 元人民币。据 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 100 元人民币大约兑换______元美元。 A、10 B、8 C、12 D、 14 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 采用 100 单位外币作为标准, 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升值前 1 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为: 8.11 元× v1+2%w =8.2722 元。则 100 元人民币能换的美元为:100÷ 8. 美元。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7、假设 2007 年某国一单位 M 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15 元。如果 2008 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 20%(贬值 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 年一 单位 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 元 B、12.5 元 C、18 元 D、18.75 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 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 15 元看成 2007 年 1 单位 M 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 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50%,即 M 商品的使用价 值量就是 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 2008 年 1 单位的 M 商品的价值量为 15÷ (1+50%)=10;第 二步,该国货币贬值 20%,既过去 1 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 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 M 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 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 M 商品的价格, 如果把其设为 X, 则 80%X=10 有 X=12.5 综合式为 15÷ (1+50%)÷ (1-20%)=12.5。正确答案应为 B 8、假设某国 2007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 100 亿元。如果 2008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它条件不 变,则 2008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A、100 亿元和 110 亿元 B、110 亿元和 110 亿元 C、110 亿元和 121 亿元 D、121 亿元和 121 亿元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如果把 2007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 100 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 年劳动者数 量增加 10%,即为 M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10%,使用价值总量为 1+10%,则 2008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2 额为 100 亿× (1+10%)=110 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M 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 M 商品数量 增加 10%,即现在的数量为 1+10%。把 110 亿元看成 1 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 1+10%个单位的 M 商品 的价格总额为 110 亿× (1+10%)=121 亿元。即 M 商品在 2008 年的价值总额=100 亿× (1+10%)=110 亿;价格总额=100× (1+10%)× (1+10%)=121 亿。正确答案应为 C。 9、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 33 小题。2006 年、某商品价值为 1 元。2007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 元 B、0.80 元 C、0.85 元 D、1.25 元 解析: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 1 元看成 1 单位商品的价 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25%,即商品数量为 1+25%,价值总量依然为 1 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 1 元÷ (1+25%)=0.80 元。正确答案应为 B。 10、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第 27 小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 10 美元/件的价格售出 100 万件某 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 14 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 1 美元兑换人民币 7 元,则该 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 万元 B、5600 万元 C、7000 万元 D、9800 万元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外汇汇率、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知识点。首先,结合汇率知识算出 用人民币表示的每件商品价格为 10× 7=70,其次算出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 70× 100 万=7000 万,最后减去成 本就是利润,7000 万―14× 100 万=5600 万。正确答案为 B。 11、全国高考海南政治卷第 1 卷第 2 题。假设某国生产 M 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 年甲企业的产 量为 10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6 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10 小时。 如果 2008 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08 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 小时 B、7 小时 C、7.5 小时 D、8 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 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从题中可知生产 M 商品的甲乙 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 2008 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 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 M 的劳动时间。 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 2008 年生产 M 商品的 数量和,10× (1+20%)+8=20 万件。并计算出 2008 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 6÷ (1+20%) × 12 万+10× 8 万=140 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 2008 年每件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 万÷ 20 万=7 小 时。此题正确答案是 B。 1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 A 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 动时间为 1 小时,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分别是( )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 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 生产率提高后 4 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 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 4 件,即 使用价值总量为 4。第二步求出 4 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 40 元,价值总量应该为 4× 40=160 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 160 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 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 160 元。 其它相关题目 1、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第 12 小题。某国 2007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价值总额为 100 亿元。如果 2008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它条件不变,则 2008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3 A、110 亿元 B、120 亿元 C、130 亿元 D、132 亿元 2、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 16 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2 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1.8 万亿元 B.2 万亿元 C.2.2 万亿元 D.2.4 万亿元 3、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 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 10 人民币元的 M 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 N 国的关税为 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 l:8。2010 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 产 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 M 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 N 国的 价格用 N 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4、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 36000 元,奖金 8000 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5000 元;其妻 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5000 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 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 元 26000 元 B. 36000 元 19000 元 C.49000 元 21000 元 D. 44000 元 11000 元 5、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 007 年 8 月 24 日,100 美元兑换 756.91 元人民币;2010 年 5 月 4 日,100 美元兑换 682.65 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6、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8 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价值 6 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 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 A.增加 8 万元 B.增加 6 万元 C.减少 14 万元 D.不变 7、2008 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 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6 元。如果 2009 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 万元,6 元 B.720 万元,5 元 C.600 万元,5 元 D.600 万元,6 元 8、假定原先 1 台电脑与 4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 1 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 2 B. 4 C.8 D.16 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 40 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 2 年,贷款年利率 5%。如果按复利计 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C A .2 万元 B. 4 万元 C.4.1 万元 D. 4.2 万元 10、小张按 1 美元兑换 8 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 1000 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 20%。 小张又将 1000 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 1600 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 1600 元 C. 损失了美元 160 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 160 元 11、假设 2007 年 1 单位 M 国货币/1 单位 N 国货币为 1:5.5。2008 年,M 国的通货膨胀率 10%,其他条 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B.1:5 C.1:5.6 D.1:6.054 12、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 5 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 1 欧元=10 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 元升值了 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A、多支付人民币 0.5 元 B、少支付人民币 0.5 元 C、少支付人民币 2.5 元 D、多支付人民币 2.5 元 经济生活计算题解析 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 转换计算能力, 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 符合新课程改革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 所以它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当然,也成了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如 09 年全国文综 I 卷第 24 题易误选 A 项,第 25 题易误选①项。 2008 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 7 道计算题,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流通中 所需要的货币量、利息率、纳税额、汇率、需求的交叉弹性等六个方面。 2009 年高考的文综政治和政治单科试卷中出现了 8 道经济常识计算题,相对集中在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 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利润与生产成本、币值变化的影响,汇率变化等问题上. 2010 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 15 道有关计算的题目,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 系、通货膨胀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企业利润、税收和税率、银行和投资理财、 外汇和汇率等几个方面。 与计算题相关的考点知识不是集中在某一课,而是分散在经济常识上下册。如商品价值量和流通中实际需 要的货币量在第一课,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第二课第二节,经济效益在第三课,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在 第五课第一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集中在第五课第二节,股票价格、银行利润和利息在第 三、六课,外汇和汇率在第八课。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及纸币发行量的计算;经济效益、利润的计算;增殖税个人所得税 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银行利润的计算;利息、利率的计算;股票价格的计算;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的 计算;外汇、汇率的计算等等。 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出现的计算题不断变化,尤以 09 年高考最多, 观其变化, 今后计算题有增多的趋势, 2011 高考复习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计算型选择题一般涉及经济常识的内容,从整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显性计算题,即要进行具体的数字 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关 经济学理论和计算公式并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交换价值 3 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4 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 5 货币的需求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 6 分配方式(个人消费品、国民收入的分配) 7 股票价格 8 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 9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增殖税 10 存款利息、银行的利润和投资理财 11 恩格尔系数 12 贸易差额 13 外汇汇率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 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理解上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5 在当时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其次,“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因此,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这里,前一个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物的因素;后一个决定因素是主观条件,人的因素。“两个决定因 素”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二者共同参与平均的结果。 例 1 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他们都生产布匹,当时绝大部分布匹都用织布机生产。 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耗费 10 小时,乙耗费 12 小时,丙耗费 8 小时, 丁耗费 20 小时。试问: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解: (10+12+8)÷ 3=10 小时 分析:试题已明确指出当时绝大部分布匹都是使用织布机生产,这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而丁用手工织 布,这不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平均消耗的劳动时 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能用甲、乙、丙的生产时间来计算。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平均”只是一个 理论上的抽象,并非由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的,而是在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例 2、 (2008 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 2 题)假设某国生产 M 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 年甲企业的产量 为 10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6 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10 小时。如 果 2008 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08 年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 小时 B. 7 小时 C. 7.5 小时 D. 8 小时 解析: 在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 要注意在同样条件下, 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2008 年甲企业生产每件 M 商品所用时间为 6 小时÷ (1+20%)=5 小时;2008 年甲企业所生产的 M 商品数量为 10 万件× (1+20%)=12 万件;2008 年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 小时× 12 万件+10 小时× 8 万件) ÷ (12 万件+8 万件)=7 小时。答案为 B。 【启示】 :解答本题要紧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二.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考点】 : (1)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方法】 :找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例 1:若 1 双皮鞋=2 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1 倍,而生产上 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 1 双皮鞋可以换 A、1 件上衣 B、4 件上衣 C、8 件上衣 D、16 件上衣 解析:大家都知道,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在这道题中,我们只要把 “ 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 ” 理解为 “ 商品交换中交换双方的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 &, 即根据时间相等确定交换比例。 解:设原来生产 1 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X,原来生产 1 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y。则等式 为 x=2y 设现在生产 1 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现在生产 1 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b。则等 为 a=2x b=y/2 a:b=2x:y/2=4y:y/2=8 例 2 (2009 年高考江苏单科政治 7)假定原先 1 台电脑与 4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 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 1 台电脑 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 2 B. 4 C .8 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 1 台变为 2 台;生产手机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 4 部变 为 8 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 2 台电脑=8 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 台电脑与 4 部手机的 价值量相等。 答案:B6 【启示】 : 注意解题步骤。 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考点】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 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个别劳动时间的短长(反比) 。商品价值总量 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注意: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 量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变化。 例 1. (05 广东综合卷)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4 小时,售出后收入 60 元。某一生产者 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 4 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 A.30 元 B.60 元 C.90 元 D.120 元 解析:题目中“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后该生产者在 4 小时内生产 2 双皮鞋。但该变化的 只是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 1 双皮鞋的价值量)没变。故本题的正确答 案为 D。 例 2:(2007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 1 克 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 1 克 白银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8 倍, 且 5 件 A 商品= 2 克 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 倍,那么 5 件 A 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 A. 4 克 B. 8 克 C. 16 克 D. 32 克 去年: 1 克 黄金= 8 克 白银 5 件 A 商品= 2 克 黄金= 16 克 白银 今年: 2 克 黄金= 8 克 白银( 1 克 黄金= 4 克 白银) 5 件 A 商品= 4 克 黄金= 16 克 白银 答案:C 解析:这一试题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更注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各种关系的灵 活运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 例 3:(2007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 如果生产者 A 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 1 小时,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 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 ) A.2 80 40 B.2 40 20 C .4 80 20 D.4 160 40 解析: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总量与(个别、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生产出的商品的交 换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说明:该题同样主要考查学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同时涉及到了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 值总量。可以分三步解决: 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 4 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 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 商品数量为 4 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 4。 第二步求出 4 件商品的价值总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 40 元,价值总量应该为 4× 40=160 元。 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 160 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应该是 160 元。 例 4. (2008 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 33 题) 2006 年,某商品价值为 1 元。2007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 生产率提高了 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 0.75 元 B. 0.80 元 C. 0.85 元 D. 1.25 元 解析:由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 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5%以后,原来的价值量是现在的(1+25%) 倍,则现在的价值量为 1 元÷ (1+25%)=0.80 元。故选 B。也可以设 2006 年 1 小时生产某商品的数量为 a, 2007 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 x,则 2007 年生产的数量为(1+25%)a,那么 1× a=x× (1+25%)a7 启示:本题设计意图很好,经济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提高 25%的理解,提高 25%后,现在的劳动生产率是原来的(1+25%)倍。 例 5:(2008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5)假设 2007 年某国一单位 M 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15 元。 如果 2008 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2008 年一单位 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 元 B.12.5 元 C.18 元 D.18.75 元 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 首先,可以把 15 元看成 2007 年 1 单位 M 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 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50%,即 M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 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 2008 年 1 单位的 M 商品的价值量为 15÷ (1+ 50%)=10; 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 20%,既过去 1 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 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 示 M 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 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 M 商品的价格, 如果把其设为 X, 则 80%X=10 有 X=12.5 综合式为 15÷ (1+50%)÷ (1-20%)=12.5。正确答案应为 B.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 50%的理解。提高 50%不是提高一倍,应该是 1+50%,即生产率提高 50%以后, 应该是 1. 5M =15,即 1M =10。货币贬值 20%,相同货币只能购买到 1-20%的商品,即 0. 8M =10。因此答案就是 12.5。 上两题要考虑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得出求单位商品价值量要用除法处理。下面两题中的社会劳动生产 率为迷惑性词语,可不考虑它。而且这两题得出价值总量要用乘法处理。 例 6(2009 年高考全国文综 I 24)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8 元,产量为 10 万 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6 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 A.增加 8 万元 B.增加 6 万元 C.减少 14 万元 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 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 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6 元出信,即 10 万× 6 元=60 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10% (10 万件× (1+10%)=11 万件) ,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 ,所以,该企业的销 售收入为 11 万件× 6 元=66 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 6 万元。所以本题选 B 【启示】 : 解题时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干扰信息。 例 7(2009 年高考全国文综 II 24)2008 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 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6 元。如果 2009 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 其他条件不变, 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 值量分别为 C A.720 万元,6 元 B.720 万元,5 元 C.600 万元,5 元 D.600 万元,6 元 解析: 2009 年甲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 6÷ (1+20G)=5 元,2009 年该 国生产甲种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为 100× (1+20G)=120 万件,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120× 5=600 万元 或 100× 6=600 万元。 【启示】 : 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某一产吕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例 8(2009 年高考四川文综 24)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 18 道工序。这家工厂由 10 个工人分别承担 1-2 道工序,每天共生产 48000 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 4800 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 20 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 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D)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 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 解析:本题沿用了 2008 年的计算题类型,但是难度稍低。旨在考察商品价值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8 动生产率的关系,着重考查学生的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材料以某家工厂为例来说明问 题,说明分析问题时,要着眼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企业内部分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说 明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即降低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 【启示】 : 注意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区别。 例 9(2009 年高考安徽文综 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1 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 示为 260 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 件商 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 元 B. 400 元 C. 520 元 D. 776 元 解析:该题考查计算题,某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 量要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0%,则该部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30%) ,单位商品的 价值量设为 X,则 1× 260= (1+30%)X,得 X=200 元。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 件商 品,那么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2× 200=400 元。故选 B 【启示】 :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商品的数量与商品的价值量都会发生变化,且它们之间正好 此消彼长。 四.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 【考点】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 商品数量。 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 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 例 1. (2008 年宁夏文综第 12 题) 某国 2007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价值总额为 100 亿元。如果 2008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08 年 M 商 品的价值总额为 ( ) A. 110 亿元 B. 120 亿元 C. 130 亿元 D. 132 亿元 [思路点拨]找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以及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方法。 2007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价值总额为 100 亿元,这说明单位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2008 年该国 M 商品因增加劳动 者 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该国 M 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 亿件× (1+10%)=11 亿件;而不论社会劳动 生产率怎么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 2008 年的 M 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 亿件× 10 元/件=110 亿元。 故选 A。 [解题启示]解答此题一要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实为干 扰因素。 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总额的变化无关,所以本题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这一条 件对于计算“2008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没有任何实质影响,命题人设置这一条件一方面在于考查我们基 础知识是否牢固,另一方面意在干扰我们解题思路。 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那么 08 年的 M 商品的价值总额仍为 100 亿元。可是 由于生产 M 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所以,其产品数量也相应增加了 10%,相应的价值总额也增加 了 10%,为 110 亿元。 启示:分析试题材料过程中,思路要清晰,要注意排除无关的干扰条件。 例 2. (2008 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 24 题) 假设某国 2007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M 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 100 亿元。如果 2008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 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08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C ) A. 100 亿元和 110 亿元 B. 110 亿元和 110 亿元 C. 110 亿元和 121 亿元 D. 121 亿元和 121 亿元 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劳动者增加 10%,导致 w 数量发生变化(1+10%) ,同时社劳率提高 10%,商品数量随之发生变化(1+10%) ,因此 08 年 W 总数量为 10 亿× (1+10%)× (1+10%)=12.1 亿 件。已知价格未发生变化.故 08 年商品价格=12.1 亿× 10 元=121 亿元 五.货币的需求量(纸币发行量)纸币购买力9 【考点】 :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水平× 商品总量)÷ 货币流通次数。纸币的发 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 “通货紧缩”。 考查知识点: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关系 【方法】 :记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并能熟练使用。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数量× 商品单价/货币流通次数 例 1[2007 年高考四川文综 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 16 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2 万亿元。假如 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1.8 万亿元 B.2 万亿元 C.2.2 万亿元 D.2.4 万亿元 解析:解答此题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求出货币流通次数。根据题意,去年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总额/流 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2=8 次。根据题目条件,今年货币流通次数不变,仍然为 8 次。 第二步,依据公式,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16+16× 10%=17.6 万亿元,所以今年流通中 所需要的货币量=17.6 万亿元/8=2.2 万亿元。正确答案为 C。 通货膨胀与纸币的购买力 考查知识: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 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在 商品可供量不变的情况下: 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例 2:在商品可供量不变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应为 100 亿元,而事实上发行了 200 亿元,这时的 1 元 只相当于多少元? 解析:0.5 元 在商品可供量不变的情况下,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据次可得 出 0.5 元。 例 3(2009 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2)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 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 数(CPI)同比上涨了 7.9%。小张年初存人了 1 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 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 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 D.CPI 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 解析:这题不必计算,从数字比例可以看到 CPI 的上涨幅度大于存款息率水平,则选出正确答案为 B 项。 【启示】 : 做好计算题,还要不断注意生活实际。 例 4(2009 年高考海南单科政治 1)假设 2007 年 1 单位 M 国货币/1 单位 N 国货币为 1:5.5。2008 年,M 国的通货膨胀率为 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B、1: 5 C 、1:5.6 D、1:6.05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08 年 M 国的通货膨胀为 10%,据此可以判 断出,2008 年 M 国货币贬值,1.1 单位货币相当于 2007 年的 1 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 据此,M 国和 N 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Ⅹ/5.5,得出 X=5,即汇率为 1:5,故 B 项正确。 【启示】 :通货膨胀率为 10%是指物价上涨了 10%,而不是纸币贬值了 10%,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 淆。假如是纸币贬值了 10%的情况下,则 M 国和 N 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0%)=5.5/X, 得出 X=4.95,即汇率为 1:4.95,此时答案为 A 六.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 【考点】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多种分配方式包括按个体劳动成 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 。 【方法】解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按劳分配与非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等易混淆概念。 例 1:某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张华每月工资 800 元,奖金 200 元,投入 10000 元作为企业的股份,每年可得 股息 2400 元,同时张华以技术入股,每年可得股息 12000 元。张华有店面 2 间,每月要得租金 600 元。10 张华平均每月非劳动收入是__元 A.800 B. 1000 C .1800 D.600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非劳动收入”,即不是通过劳动而取得的收入。在该题中股息、出租房屋 才是非劳动收入,工资奖金等都是劳动收入。正确答案是 C 例 2(2009 年高考安徽文综 1)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 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 2000 亿元债券,由财 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A. 债务收入 B. 红利收入 C. 劳动收入 D. 资本收入 解析:材料以当前政府扩内的措施之一:发行政府债券为背景,考查了政府债券有关知识,政府债券对于 债务人来说是一种集子方式,而对于债权人来说就是一种投资方式。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 收入,是非劳动收入,也是资本收入,既不是债务收入也不是红利收入。故选 D 【启示】 : 注意区分各种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 七.股票价格计算 【考点】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的 票面金额有所不同。股票的票面金额仅仅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是固定不变的;而股票价格是经 常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 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方法】 :掌握并熟练运用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票面金额× 预期股息率/银行利息率 例 1:(06 文综全国卷Ⅱ25)股票 W 的票面金额为 1 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 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 利息为 4%。一投资者若以 10000 元购买股票 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 W 的数 量为: A.12500 股 B.10000 股 C.8000 股 D.7500 股 例 2: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 2000 万股,当预期股息为 0.4 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 20 元。如果银行利 息率提高了 2%,当预期股息为 0.6 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A.1 5 元 B、20 元 C、30 元 D.40 元 解析:解答此题需三步:首先,明确股票价格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其次,根据 公式算出银行利息率,即银行利息率=预期股息/股票价格=0.4/20=2%;再次,根据公式算出股票价 格,即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0.6/(2%+2%)=15(元) 。所以,答案为 A。 八.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的计算 【关于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益=企业的生 产总值/生产成本。而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是利润。公式表示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利润)÷ 生产成本=1+利润÷ 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与生产总值成正比,与生产成本成反比。但一 定要要注意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提高. 例 1.(2008 年高考政治上海卷 B 组第 33 题)下表是某年份内两家制造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 的几组数据比较。 产量 活劳动和物质消耗单 位 产 品 平 均 销销出产品数量(万 (万台) 总量(万元) (元) 台) 甲企业 乙企业 1 0.6 300 300 400 550 0.7 0.6注:活劳动与物质消耗总量=总成本 企业利润=总收益(平均售价× 销售量)-总成本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该年份内哪家企业经济效益较好?11 解析: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根据公式,可以计算二者的经济 效益情况:甲:0.7×400÷300≈0.933;乙:0.6× 550÷ 300=1.1。因此,乙的经济效益较好。答案:该年份内乙 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总值是指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 果,而不是全部产量。 【关于企业利润】 生产总量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 用公式表示:利润=生产总量-生产成本。 例 2:(2008 年高考文综重庆卷 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 10 美元/件的价格售出 100 万件某商品, 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 14 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 1 美元兑换人民币 7 元,则该企业可 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 万元 B.5600 万元 C.7000 万元 D.9800 万元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企业效益利润等相关知识。涉及数学计算,综合考核学生的能力。 首先,结合汇率知识算出用人民币表示的每件商品价格为 10× 7=70, 其次算出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 70× 100 万=7000 万,最后减去成本就是利润,7000 万―14× 100 万=5600 万。 正确答案为 B。 九.税收的计算 【考点】 : 1、个人所得税 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在将个人的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 2000 后的余额。 它实行累进税率制,纳税人应交的纳税额为应税部分与相应税率之积,用公式表示即:纳税额=(月工资 ―起征点)× 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课税越重;所得越少,课税越轻.“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征。 方法指要: (1) 、注意 2008 年 2 月先扣除 1600 元, 2008 年 3 月 1 日 后,注意先扣除 2000 元 (2) 、分段计算,分段计算时要注意各段相加不能大于或小于总收入。 (3) 、另外还要看清题干是要求选择按照新标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总额还是选择比以前少缴纳的个人所得 税额,避免过失性失分。 例 1: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 2008 年 3 月 1 日 起由 1600 元/月提高到 2000 元/月。假设小李 2008 年 2 月份和 3 月份的工资都是 4000 元,那么他 3 月比 2 月应少纳税 元。 税率如下: X≤500 5% 500<X≤00< X≤5000 15% A.2 1 5 元 B.235 元 C.60 元 D.360 元 解析:C.起征点为 1600 元,2 月时,小李的应纳税部分为:=2400(元),小李应纳税:500 x5% +1500× lO%+400× 15%=235(元);起征点为 2000 元,3 月时,小李的应纳税部分为:=2000(元), 小李应纳税:500x5%+1500x10%=175(元);那么小李 3 月份比 2 月份少纳税:235 一 175= 60(元)。 2、企业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 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领悟:增值税要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所以会扣除前面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款。 注意: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其中一项是机器设备购买所纳税金可以抵扣。 例: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服装厂应付的款项共计 9945 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格为 8500 元。纺 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1445 元 (8500 元乘以 17%的增值税率) , 这笔增值税由纺织厂上缴国 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发票上明示,同时服装厂从机械设备厂购进一台机器价值为 3000 元,服12 装厂要付 3510 元给机器设备厂(其中增值税为 510 元) 。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 服装的销售价格为 15000 元。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是( ) A.1105 元 B.595 元 C.1200 元 D.2550 元 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第一,找出增值额部分,即 =6500(元) ,然后用增值部分乘以税率,即 05(元)3000X17%=510(元) ;第二,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即 45-510=595(元) 。答案为 B。 3、企业所得税计算办法 企业所得税=企业利润 X25%(普通企业) =企业利润 X15%(高新技术企业) 例:某普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 350 万元,其中成本 310 万,则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A、6 万元 B、10 万元 C、8 万元 D、5 万元 答案、B 4、营业税的计算 营业税是以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例(2009 年高考北京文综 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 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 万元× 税率 B 增值税=1000 万元× 税率 C 营业税=650 万元× 税率 D 增值税=650 万元× 税率 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 象的税种。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 1000 万元。所以营业税=1000 万元× 税率; 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 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增值税=1000 万元× 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 所以我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 A 启示:熟悉各种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算方法 5、关于税收 例(2009 年高考全国文综 I 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 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 200 元, 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 4 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 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 6 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 6 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贴近生活,最容易迷惑学生的是选项①,实践中学生误选最多的也是这项。因为在小明和他爸 的这次消费中,该餐馆应纳税额是:200× 5%=10 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 10 元。如减去 4 元的 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 6 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 10 元,这是不变的。另外, 消费不开具发票,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所以本题选 B 十.关于存款利息和银行利润的计算 【考点】 :利息是借款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而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它是根据利息率来计算的,一定时期 存款或贷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 银行利息=存(贷)款数× 利率× 时间间 方法:注意材料提供的是何种利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指年利率,那么 年利率=月利率× 12 月利率=日利率× 30 银行利润等于存、贷款利息差额减去银行费用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例 1: (2007 年高考天津卷Ⅲ文综试题第 29 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 2007 如果你以 7.70 的汇率卖出 1 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 4%,利息税率 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 A.7392 元 B.79464 元 C.84392 元 D.86240 元13 解析:根据利息计算公式:税后利息=本金× 利率× (1-利息税率) =(10000× 7.70)× 4%× 3× (1-20%) =7392(元) 。 最后,本息共计 84392 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启示:一定要明白,利息税是指利息收入的 20%,而不是本金的 20%;另外要注意储蓄存款在 2007 年 8 月 15 日 至 2008 年 10 月 8 日 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 5%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 2008 年 10 月 9 日后(含 9 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收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自去年 10 月 9 日起停征 利息税,但对此前的储蓄存款孳生利息所得,要以同期法定税率分段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 2: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息。假设某储户有 5 万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 2.2% (利息税 20%) 。当年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了 5%,则该储户的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 ) A、880 元 B、924 元 C、1100 元 D、836 元 计算过程:50000× 2.2%-50000× 2.2%× 20%=880 元 880-880× 5%=836 元 例 3(2009 年高考辽宁文综 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 400 万元,银行贷款 100 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 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 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 29.2 万元 B 32 万元 C 39.2 万元 D 42 万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注意读懂题意,列出公式就行。可先设企业的 年毛利润为 x,则企业的毛利润率为:x/(400+100)=10%,算出毛利润为 50 万元。毛利润减去贷款利息就是 企业的年利润,即 50-100x8%=42 万元 答案: D 【启示】 : 注意区分毛利润与净利润。 例 4(2009 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 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 40 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 2 年, 贷款年利率 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 .2 万元 B. 4 万元 C.4.1 万元 D. 4.2 万元 解析: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一年后应偿还的本息合计是 40 (1+0.05) ,2 年后应偿还 40× (1+5%)× (1+5%)-40=4.1 答案为 C。 【启示】 :此题要注意复利的计算。 十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考点】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100%。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 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例 1. (2008 年高考政治上海卷第 8 题) 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 59 以上为绝对贫困; 50~59 为温饱水平;40~49 为小康水平;20~40 为富裕水平;20 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 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项目 吃 穿 用 其他 总计 500 0 金额(亿元) 1700 A.温饱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极度富裕 解析:某市恩格尔系数=1700÷ 4000× 100%=42.5%。因此,其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故选 B。 【启示】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 消费支出总额× 100%。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依据, 先计算出恩格尔系数,然后再确定其消费水平。 十二.关于贸易差额(商品进出口差额)的计算 【考点】 :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 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 例(2005 年广东单科政治 15)据海关统计,2004 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14 5933.6 亿美元,进口 5613.8 亿美元。数据显示该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 )阶段。 ①.逆差 ②.出超 ③.顺差 ④.入超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判断对外贸易处于出超或入超地位,关键是比较二者的大小。根据材料,显然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 额,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十三.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 【考点】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 100 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折算成 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当 100 单位的外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或 100 单位的人民币兑换的外币减少)时, 外汇汇率升高,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说明外汇汇率降低,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升值。 以 100 外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的人民币,也就是用人民币表示某种外币的价格,表示公式为:100 单位外币=× × × 人民币。 说明: (1)当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外汇汇率升高,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外币与人民币 的比价上升;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外币与人民币的比价下跌。 (2)人民币汇率是指以美元为主要代表的外汇均衡价值,即用外汇表示人民币的价格。其它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兑换更多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高。由此可见, 外汇汇率与人民币汇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升跌正好相反。但表示形式往往是一样。即既可用 100 外币=XXXX 人民币表示,也可用 1 外币=X.XXXX 人民币表示。 例 1、 (05 全国文综)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 5 欧元的一件小饰品, 那时的汇率为 1 欧元=10 元人民币。 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 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 0.5 元 B.少支付人民币 0.5 元 C.少支付人民币 2.5 元 D.多支付人民币 2.5 元 解析:欧元升值 5%,则原来的 1 欧元=10 元人民币变为 现在的 1 欧元=10+10× 5%=10.5 元人民币. 小张购买 5 欧元的小饰品,原来应支付 5× 10=50 元人民币,现在应支付 5× 10.5=52.5 元人民币 例 2:(2007 年高考北京文综)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 7700 元,如果 目前汇率是 1 美元=7.7 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 3%,美元是 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 1 美元=7.5 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 8142 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 7931 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 1057 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 1040 美元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的计算和利息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该题可以分两步解决。 第一步,先分别计算出按照美元和人民币存款的利息收入。根据利息计算公式,依据题意,存入人民币, 利息=本金 7700× 年利率 3% =231 元(税前利息) ;存入美元,利息=本金 1000× 年利率 4%=40 美元(税前 利息) 。 第二步,按照 1 年后的汇率计算以上两种方式的本息收入。存入美元,折合人民币: (1000+40)× 7.5=7800 元人民币,存入人民币,本息为 1。显然,存入人民币合算。所以答案应选 B。 【启示】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细心,要把涉及到的因素考虑周全,避免遗漏条件或者看错条件,造成 计算错误。 例 3. (2008 年高考文综天津 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 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 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 标价应( ) A.上涨不足 5% B.上涨 5%以上 C.下降不足 5% D.下降 5%以上 点拨:解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何种货币变化。 解析:解法一:本题以天津“泥人张”彩塑出口价格为情景,考查对汇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旨在考查 考生的解读信息和实际运用能力,难度稍大。美元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由此,以人民币为标价出口时15 商品价格已经上涨 5%,再加上美元贬值,那么商品以美元标价应该是上涨 5%以上。故选 B。 解法二:解答本题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事例计算。比如这个商品价值 100 元,上涨 5%后,其价格为 105 元。 按汇率为 1 比 7 来算的话,100 元时,该商品为 14.28 美元;105 元时,该商品为 15 美元。从美元角度算, 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5-14.28)÷14.28≈0.0504,上涨 5%以上。 【启示】 :本题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在遇到计算题时,要学会冷静对待,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去解答;二是 要注意区分外汇汇率(间接标价)和本币汇率(直接标价) ,不要把外汇汇率与本币汇率弄混了。 例 4(2009 年高考四川文综 26)小张按 1 美元兑换 8 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 1000 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 民币的汇率下跌了 20%,小张又将 1000 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 1600 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 1600 元 C.损失了美元 160 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 160 元 解析:本题以 08 至 09 年国际金融危机下为大背景,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 汇率的转换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连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问题逐个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和观察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根据“小张按 1 美元兑换兑 8 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 1000 美元”,可以推算他 拥有 0 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 20%”,又不难得出现在 1000 美 元可换人民币为 1000*8*(1-20%)=6400 元人民币。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 00 元人民币。 【启示】 : 切忌主管猜测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步运算。 例 5(2009 年高考重庆文综 35)表 1 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根据表 1 数据计算判断,汇率的 变化将有利于 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 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 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经过模糊计算可知,人民币的升值比率小于欧元的升值比率,所以有利于中国向欧洲 出口产品。欧元兑美元升值比率为( 1.59-1.46)/1.46≈1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比率为( 7.18-6.83) /7.18≈5%。 答案:C 【启示】 : 作为计算题有时不用直接计算,可以通过倾向升值或者贬值的幅度大小来作出判断。 例 6(2009 年高考广东单科政治 8) 、 右图(人民币元/100 美元)表明 ①A 点到 B 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 点到 C 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 点到 B 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 点到 C 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外汇汇率,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A 点到 B 点表示美元的汇率上升,B 点到 C 点 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据此相应推测,②④符合图意。 答案: D 【启示】 : 注意本币汇率和外汇汇率的转换。 例 7.假如国际市场某商品单价从 60 美元涨到 90 美元,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 8:1 变为 7:1。在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如果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该商品价格( ) A.约降了 14.3% B.涨了 31.25% C.约涨了 14.3% D.涨了 50% 解析:本题考查美元标价和汇率变动后,用人民币购买时付出人民币变化的幅度。由题意知,原来用人民 币购买要花 480 元,后来要花 630 元,因此,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价格涨幅是 150/480=31.25%,答案 B 例 8.读图表“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一批定价 1 万美元的货物,若选择在图 表中显示的某一天用人民币购买,最合算的时候比最不合算的时候要少支出 : ()16 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元)
日期 6.5 6.8328 1 美元对人民币 6.8321 A.多支出 75 元 B.多支付 57 元 C.少支付 75 元 D.少支出 57 元 解析:对于消费者而者,购买商品时只有少支出才合算,即用较少的价值交换较大的使用价值,因此排除 AB。一个“最”字说明我们要从中注意最高与最低汇率之间的差。最合算时要付出 68253 元人民币,最不合 算时付出 68328 元,二者差 75 元。故选 C 总结:2010 年高考的计算题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同时,人民币升值、股市波动、央行货币政策的 出台、增值税转型从近几年高考题中计算题的特点来看,组合型的计算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 高考政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方法 近几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内容涉及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 与通货膨胀、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存款利息、汇率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对学生的能 力要求高,学生在这一块知识比较容易出错,一来自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另外来自于学生没有弄清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学生对此块知识模糊不清,做题感到紧张。为此在高考中花去大量时间去解这一 道题而本末倒置,影响后面答题的速度。虽然此处只有 4 分,但要求我们势在必得。因为突破这些计算题 往往成为我们学生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现将经济常识中涉及计算的十 多个知识点,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 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进行归纳,并作简要 举例分析。 1.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 例 (2008 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 2 题)假设某国生产 M 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 年甲企业的产 量为 10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6 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10 小时。 如果 2008 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 其他条件不变, 则 2008 年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 A. 5 小时 B. 7 小时 C. 7.5 小时 D. 8 小时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08 年甲企业生产 每件 M 商品所用时间为 6 小时÷(1+20%)=5 小时;2008 年甲企业所生产的 M 商品数量为 10 万件× (1+20%)=12 万件;2008 年 M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 小时×12 万件+10 小时×8 万件)÷(12 万件+8 万件)=7 小时。答案为 B。 假设 1 部手机=4 部自行车=2 克黄金成立,若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翻一番,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番两番, 而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一倍,其他条件忽略不计,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1 部手机=16 辆自行车=1 克黄金 B.1 部手机=8 辆自行车=1 克黄金 C.2 部手机=16 辆自行车=1 克黄金 D.2 部手机=32 辆自行车=1 克黄金 解析:1 部手机 = 4 部自行车 = 2 克黄金 假设:100 小时×1 部 = 25 小时×4 部 =50 ×2 克 手机:50 小时×1 部=25 小时×2 部 =50×1 克 自行车:50 小时×1 部=25/4 ×8 部 =50 ×1 克 黄金:50 小时×2 部=25/4 ×16 部 =100 小时×1 克 选C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计算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例】 (2008 年北京文综,33)2006 年某商品价值为 1 元。2007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 元 B.0.80 元 C.0.85 元 D.1.25 元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5%,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 1/(1+25%)=0.80 元,故选 B。17 【解题技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则 有公式:现在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依据该公式, 只要已知其中两个量,则可以求出另一个量。 〖变式题〗2009 年某部门生产某种商品 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8 元,如果 2010 年该部门每件商 品的价值量为 5 元,那么该部门 2010 年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 2009 年提高了( ) A.50% B.35% C. 60% D. 45% 【解析】2009 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8 元,2010 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5 元,依据上面的公式,设 2010 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X,则 8/(1+X)=5,解之,X=60%。选 C。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关系 【例】(09 全国Ⅱ,24)2008 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 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6 元。如果 2009 年该国 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 ) A.720 万元,6 元 B.720 万元,5 元 C.600 万元,5 元 D.600 万元,6 元 【解析】2008 年每件甲商品的价值量为 6 元,2009 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依据上 面的公式,则 2009 年甲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6/(1+20%)=5 元。2008 年甲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6× 100=600 万元,因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故 2009 年甲商品的价值总量仍为 600 万元。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 2009 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 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解题技巧】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但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 变。即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变式题 1〗(09 全国Ⅰ24)某小企业 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8 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 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6 元。如果该企业 2009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该企业 2009 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 ) A.增加 8 万元 B.增加 6 万元 C.减少 14 万元 D.不变 【解析】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 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 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 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6 元出售,即 10 万× 6 元=60 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 劳动生产率)提高 10%, 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10%(10 万件× (1+10%)=11 万件), 其它条件不变 (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 11 万件× 6 元=66 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 售收入增加 6 万元。所以本题选 B。 〖变式题 2〗某国 2009 年生产 M 商品 10 亿件,价值总额为 100 亿元。如果 2010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 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10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 A.110 亿元 B.120 亿元 C.130 亿元 D.132 亿元 【解析】劳动者数量增加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生产产品的数量增加 10%,则商品价值总 额相应增加 10%, 则为 100 亿元× (1+10%) =110 亿元。 因为商品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为干扰信息,不予考虑,故选 A。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例】(2010 全国 II,24)假设某企业 2008 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 为 6 元,产量为 10 万件。2009 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 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 元、4 元、60 万元 B、6 元、8 元、90 万元 C、4 元、6 元、90 万元 D、8 元、6 元、120 万元 【解析】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变小,2009 年该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价 值为 6/(1+50%)=4 元。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 品的社会价值不变,仍为 6 元。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18 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2009 年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10 万件×(1+50%)×6 元=90 万元。 故选 C。 【解题技巧】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变小,企业生产的 产品数量增加,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这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原因。 〖变式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 A 生产该商品 的个别劳动时间为 1 小时,那么,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与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 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 A、4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中的有关概念。这里的使用价值总量是指商品的数量,依据题 意,该生产者每小时生产 1 件甲商品,因此 4 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是 4 件;每件商品的价值是 40 元,4 件 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是 160 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仍 为 40 元。故 D 正确。 ★对于涉及价值量这个重要知识点的计算题的考查屡见不鲜,做好这类试题首先要理解七个概念的含义,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值总量、使用价值 量(商品数量) ;其次掌握下图中的十对比例关系,其中考查较多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无关、个 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正比 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 无关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X商品数量个别劳动时间反比价值总量反比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正比3.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通货膨胀率关系的计算 (1)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关系的计算 【例】(08 全国卷Ⅰ,25)假设 2007 年某国一单位 M 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15 元。如果 2008 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2008 年一单位 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 A.12 元 B.12.5 元 C.18 元 D.18.75 元 【解析】该题把数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 在此题中,07 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1M=15 元。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 1 件,那 么当 08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 1×(1+50%)M=15 元,通过计 算可得出此时 M 商品用货币表示为 10 元,即 M=10 元。此题的一半完成,容易造成失误的就是后半部分, 即对贬值 20%的理解。很多考生认识货币贬值 20%,那么 10 元钱的商品,就要用 12 元钱来购买,由此得 出 A 项答案,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此种推理用公式表示是:M=10×(1+20%)=12 元。这一公式表示的不 是货币贬值 20%,而是商品增值 20%,因此是一种错误的推理,也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计算货币贬值后 该商品的货币表示,我们可以先假设货币贬值后该商品货币价值为 X,那么当货币贬值 20%后,则有 X× (1-20%)=10,通过计算 X=12.5 元。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理解货币贬值 20%:货币贬值,通俗地说就是货 币不值钱了,不能买到原来它所能买到产品了,那么货币贬值 20%后,原来用 10 元能买到一单位 M 商品, 那么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 M 商品。即 0.8M=10 元,计算可知 M=12.5 元。 【解题技巧】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则有公式:价格=原价格/(1-货币贬值率) ; 货币升值,则公式为:价格=原价格/(1+货币升值率) 。 〖变式题〗假设 2008 年某国一单位 M 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39 元,如果 2009 年生产 M 商品的19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30%,同时该国货币升值 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9 年一单位 M 商品的 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20 元 B.30 元 C.45 元 D.15 元 【解析】 2009 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30%, 一单位 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39/ (1+30%) =30 元,该国货币升值 50%,一单位 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30/(1+50%)=20 元。 7.假设某国 2007 年 M 商品的单价是 30 元。2008 年上半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 2009 年上半年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08 年上半年,M 商品的单价 分别是(A) A.25 元 31.25 元 B.24 元 30 元 C.25 元 30 元 D.36 元 30 元 解析:商品的价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意味着它的价 格是 30/(1+20%)=25 元。而商品的价格与货币价值下降也是成反比例关系,所以 25/(1-20%)=31.25 元。 (2)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计算 【例】(2010 全国 I,24)假设某国 2009 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 100 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0 元。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 品 2010 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 元 6 元 B. 10 元 12 元 C. 20 元 24 元 D. 8 元 16 元 【解析】 结合题意,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 则甲产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示为: 10÷(1+100%)=5(元) ,其实计算到这里,答案已经出来了,因为 4 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在货币价值 不变的情况下为 5 元,答案选 A。 “通货膨胀率为 20%” ,则该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应为 5×(1+20%)=6 (元) 。综上,答案选 A。 【解题技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发生通货膨胀后,则有公式:现在 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货膨胀率) 。 〖变式题〗某国 2009 年生产 M 商品 20 亿件,价格总额为 460 亿元,2010 年生产 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 率提高 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 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 2010 年 M 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 A.728 亿元 B.460 亿元 C.552 亿元 D.828 亿元 【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格总额不变,2010 年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前提下,商品的价格总 额仍为 460 亿元;通货膨胀率为 20%,2010 年 M 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460×(1+20%)=552(元) ,选 C。 4.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和贬值幅度的计算 例:2009 年,某国待售商品 1500 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 20 元,该年度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 3 次,受金 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投放了 12500 亿元的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通货膨胀率是 __________,该国当年货币贬值_________。 ( ) A.20% 25% B. 25% 20% C. 25% 25% D. 75% 80% 【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009 年某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1500 ×20)/3=10000 亿元,该国实际投放货币 12500 亿元,通货膨胀率为()/10000=25%。设货 币贬值率为 X%,则 10000/(1-X%)=12500,解之,X=20,故选 B。 【解题技巧】通货膨胀率是多发行的纸币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的比率,因此,通货膨胀率=(现 在已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贷款年利率计算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