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买房不先买车还是先买房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那些不买房的人后来都变得怎样了_百度知道
那些不买房的人后来都变得怎样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买50万的车的人大多有能力消费,他们大多是中高收入人群,后来怎么样没人知道。用50万买房的人,无非是炒房,或者自用房,不论是哪一种在我们国家都会应该会增值。
专业贷款|抵押、信用贷款
主营: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短期资金周转,贷款方案设计,财富资源配置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苹果/安卓/wp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中国人正在上的四个大当-
& && &&&第一大当:房产-
& && &&&买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的,你是这样以为,但是在中国你并无法拥有这个房子,只是租给你而已。因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只是把土地使用权70年(从现在退70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谁见过那时候的房子?)。房子通常情况下30年左右就会遇上拆迁或者旧房改造。也就是说你花了买房的钱,却只能得到租房的实际效果。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几十年后你发觉上当了!有一群流氓冲进你用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然后把你的家当全部当垃圾一样的仍出门外,不顾你的苦苦哀求,甚至还在报纸上给你按一个钉子户的臭名,任大众辱骂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这样写的:-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还不是愚民教育的结果,就好象60 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
  而今天所有的狗屁学者又开始了这一套愚弄百姓的旧招:白领一族新标准,成功人士新选择X环X路小户型,X环X路商住型。收了你几十万后,还得每个月收你租金(新物业费),银行利息,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加息、政策等等等等。总之不怕你不被整死,就怕你死得不够惨!老百姓咋就怎么乐于上当,而且百上不厌呢?我真是气得浑身都湿了!
& && &&&第二大当:就业 -
& && &&&当有人终于开始感叹:当年当知青的时候,当有人下岗之后感到没有生路,只能静坐抗议却无人理会,只能沦落街头还被人编首歌嘲笑着人生豪迈,重头再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经和今天的白领一样风光!他们的收入和地位也曾经让周围的人艳羡不已?你可曾想过20年后的今天!你一样会和他们一样沦落街头,众叛亲离?!
  有人说嘿!你不知道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XX保险么?呵呵,我在北京漂泊N年,交了无数保险大概有好几万吧,但失业的时候跑断腿也没人给我啥保险,反而很多保险都被冻结了说我交得断断续续的,我简直又气得……这还不算,你以为你到了60岁真的就可以拿到养老保险了吗?天上又不会掉钱!今天的老年人拿的退休金是我们在挣!而今天30-40岁的人通常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意思就是,今天的老年人能在 60岁拿到养老保险是因为有5个人供一个老人!而我们这一代老去之后则是一个人供我们两个老人!钱从哪里来?没得来!您要是能活到90岁估计能领到一些养老保险,嘿保重吧您。然而即使是这样,家长们还是疯了一样的把孩子往各种企事业国有单位里送,我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家一个远房亲戚,找关系拖朋友,花了七万块钱通过公开招聘把儿子送进了交警队,干上合同制的police。一个月拿800块。结果第三年被竞争上岗给刷下来了。一家人哭哭啼啼,我说刷了好,你上那班一辈子挣不回那七万,赶紧先洗洗睡,改明再凑点钱做小生意去吧!没准还能赚点。-
  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我不文明用语也是领着我抱着钱,把我往XX部送。我一看负责招工那人那德行,就忍不住的恶心,再一看薪水,不文明用语呀,我这不是白干10年不吃不喝才拿回成本。所以我私下威胁了那家伙一把,吓得那个大腹便便的X科长再也不敢招收我。我才得已:离家出走。-
  我就想不明白?中国人咋就这么傻?这么迷信国字呢?醒醒吧,思维正常一点行不?做事之前自己算算合算不合算成不?-
  还有那些年纪轻轻的小白领们,找工作最好把薪水要高点,别要医疗保险和啥保险,然后自己把钱存起来最保险,将来用得着。 -
  第三大当:教育 -
& && &&&一张文凭值多少钱?一张文凭值多少钱?一张文凭值多少钱?印刷成本两块钱顶了天了。一个老师工资多少?嘿,两个学生的学费足够一学期了!一个班的书本印刷多少钱?两个学生的足够了!一个班房租多少钱一学期?嘿嘿两个学生足够了。!嘿!中国教育你凭啥收那么多钱!?-
  嘿!百姓们!我们为啥要上当?因为从小统治阶级就告诉我们考上秀才才光荣。哦对不起我说错了,是考上大学才光荣。但老百姓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光荣?为什么光荣…… 大学秀才又怎样还不是废物!-
  你知道你的孩子是什么人在教么?在中国一般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人才会沦为一个教师,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因为一个项目的关系,找了几个大学的硕士生做程序。结果有几个人笨得很,完全不给你考虑,非得你守着才干活,而且给个文件明显有一个错别字,也不给改,等你发现了还跟你较真,是这不是他的错,是你给的就是错的。一点责任感,一都不会考虑究竟是为了做事而做事还是为了做好一件事而做事。我还是很心平气和的给他们讲道理:你们必须学会为别人思考,思考别人想要什么结果再去做事情。否则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结果那几个说:我们才不要去社会上,我们考试成绩好得很,学校要我们留校做老师。再说了本来我们就没什么错,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做,你不安排我们就不做。这是我们的尊严和原则。我说:如果你去守门,老板没安排你下班的时候锁好仓库你就不锁了吗?您心寒吗?以后您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人的指导下学习和成长。您放心么?-
  难怪现在读大学的同居,逃课,打架,自杀…… 但家长们还是愿意花钱把孩子送进学校去,而且是花一辈子的钱。 -
& && &&&第四大当:买车 -
& && &&&中国人疯了吗?买车?为什么要买车???当然您有了钱花不光了,您爱怎么买怎么买,买车买房,反正油价怎么涨你也花不完钱,房子要拆迁你也不心疼。但是大多数老百姓呢?-
  我以前有个同事住北二环,公司西直门那里。每天坐地铁上班最多半小时。可非得买一二手夏利,每天早上8点开始在路上堵着,然后一点一点的挪到公司。嘿,一个月停车费都不少。可人家就觉得开了车自己身份高级一点。别说开个夏利,就是开个奥迪我也没见谁对谁三磕九拜。除了显得自己比别人傻一点外完全没有别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遇见一个月收入才4000的小姑娘,在计划贷款买车。于是我就问她:小姑娘,你又没做生意,自己按时上班,地铁又方便,买车干什么呢?想了半天,实在估计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了就说:有时候去超市买东西吧,打车又觉得近了点不划算,走路又远了点。所以自己开车去了!听得我差点没恶心死。你开车去超市买个方便面不觉得恶心么?装备了大哥大去拣垃圾,也是拣垃圾的!别以为买了车能证明什么。-
  比如我现在自己做生意,很忙,一天大概要跑4-5个地方,见很多客户。但我就不买车,为什么?我打车随招即来,打完就走,不用担心停车没地方,不用担心挂了碰了,不用担心被贼偷了绑了,无论挂风下雨都有司机。万一碰着个堵车还可以下车坐地铁。一年也就一万多块RMB!要买一车!一年停车费都得一万多!这不是傻么?-
  说别买车别买车,可就有无数的人疯了一样的去贷款买?一定要嫌自己将来死得不够惨似的!买吧,买完了加息了不是?油价涨疯了不是?停车又贵了不是?后悔了不是?新车一上路就掉价了卖也卖不掉了不是??-
  告诉你,油价还得涨。一定要涨到和美圆一样的油价。嘿嘿!您拿老美1/10的收入,养和人家一个价的汽油。我看您还得瑟不。-
  最后说一句,每个人都不傻,都是从小被愚民教育给弄啥了。傻点不要紧,但性命悠关的事儿您还是紧着点,多盘算盘算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别到头来,房产一跌,油价一涨,交了半辈子钱拿了毕业证还是啥啥不会干,交了几十年苛捐杂税还啥啥福利没有。您亏的可不仅仅是差价几十万。-
  有人还说什么?哎呀没办法,难道不住了,不买车啦,公车好挤呀。我说全是愚民教育出来的虚荣心在做怪。您看看我,租一个房子住才一千多块一个月,也就相当于有些人的物业费。如果要结婚我还租得起3-4千的,家具装修一应具全。而且还哪方便我住哪儿。不想搬就长期租。也和交物业费一个样。还白白省出还银行贷款、利息、首付一大堆。有事就打车,没事就地铁,一年一万顶天了,还省了车库费,停车费,罚款等一堆,油价涨到10块也乐呵,也不耽误事。俺大学没念完就跑了,一边自学一边自己钻研市场出策划跑业务,不也同样可以进外资企业,上市企业做经理么?还省出好几万学费来。 -
  当然有的人会说:你连个房子都不买,指定结不了婚。我心想:我是没有,您以为您有啊?有人说租房子不划算,租完了还是别人的,嘿嘿,你以为买房子还了几十年贷款,还清了就是你的了啊……
有 同感呐& &&&lz是你 写的 吗
有人说租房子不划算,租完了还是别人的,嘿嘿,你以为买房子还了几十年贷款,还清了就是你的了啊……
--这句说的很在理呵呵
当年当知青的时候,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楼主您贵庚?
生产者统治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楼主有个性!!佩服!!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大学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
....今天看到2次了,楼主是不是和那小子商量一下,错开发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那些用50万买车不买房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各位老司机好~
还记得去年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聊得挺热火的
《如果你有50万,是先买房还是买车?》
里面很多回答都见仁见智,各说各有理!
看完了所有答案,大概总结出几个派别的观点
讲道理,每个人所处的地区、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问得如此广泛,在北上广深50万首付都不够谈何买房呢?那在我那十万大山的十三线小县城,买房买车都可以同时进行!要是买车,你喜欢车吗?你买车的初衷是想要那台dream car还是只是买个十万八万的代步车呢?那剩下的几十万再东借西凑还能付个小公寓的首付呢。
所以,看了些个案,十几年前、几年前买的房子还是几千、一万多一平,现在翻了几番净赚了上百万、几十万的,然后就屁颠屁颠跑去买房子。要是刚需自住的倒是在理,要是投资的,现在房价调控得厉害,以后是涨是跌,还不知道呢?
还有听到一些用50万买了中高档的车的,扩大了交际圈,娶到了白富美老婆,实现了人生巅峰的,然后也屁颠屁颠去买了个好车。结果自己还是混成个土大款一样,人家还以为你这车是租来的呢?原来你还不知道人家靠的是七分实力三分美貌。
感觉好像跑题了,
回到今天的主题
#那些当初用50万买车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为此我采访了一位自主创业的老铁↓↓↓
(回答得一本正经,戏真多!)
和知乎里有些答主的经历是差不多的,老铁当初有钱不买房而是选择买了车,不仅仅为了把妹,他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车子买来是做什么用的。
买车子并不仅仅因为它本身的价值,它会掉价、贬值、消耗大,但它能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什么高度,创业的利用好车能跑到大生意,车迷买到dream car能真实感受到那轰轰的引擎声也宛如天籁;哪怕你买辆代步车,平常只是去买买菜,也车子带给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优质的生活......当然,买房也是同样道理的,只要你觉得买值了、过得舒心就行!
选择买房还是买车,是时下很多年轻人所要面对的抉择,结合自身情况与条件,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最重要的,在这个社会中,也是最需要的。
今天讲到这里
老司机们也可以垫高枕头想一想
如果有50万,买房还是买车?
如果买车的话,会用一部分来买车位吗?
文章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 2005年本来打算买房,工作5年多攒了20万钱,房价25万左右,110平方3居室,首付15万,按揭10万,家里反对按揭,无奈没买,最后2006花了14万多买了一辆标致307,车现在还在开,开了11年18万公里了,估计值1万多元,舍不得换新车,标致好车,没出现过任何问题,打算开到报废。不过当初打算买的那套房子价值现在是150万左右,一个是1.5万一个是150,相差100倍,好处是我那时买车挺牛的,10多万的车好比现在的宝马5系。
& & 有人是来分析的,有人是来炫耀的,有人是来凑热闹,我是来吐槽的,2005年底,北京东五环附近,每平米3300一平米,我的一个同事,有一套60多平米房没人住,一家三口经常住婆婆家,就把房卖了17万。然后把钱借给自己的娘家弟弟,买了一辆车,大概20多万。说是为了弟弟做生意,撞撞门面,当时我觉得真是爽快,可想而知,当时一辆车和一套房价差不多。看到别人换车,我的脑子也被门挤了,2006年把一套50多平米卖了23万,觉得自己卖价钱更高,还挺知足,不到一年房价慢慢开始涨了,越长越高,我偷偷的哭了,但是还装的满不在乎,因为女儿快结婚了,赶快悬崖勒马,让孩子又买了一套房子,亲家也给孩子买了一套。四五年以后,我和同事都有了小外孙子,有一次见面聊天,说起孙子上学的事,她说后悔死了,因为她的学区房没有了,再也买不回来了。现在我们这里房价六万多一平米,好一点的七万多。嗨!说起房子,谁都有一肚子话,后悔、房产官司、赡养等等。卖房买车是最悲催的,10几年前,没有人想到房价和车价,原来是这样的走势。就像岳云鹏说的:啊!太神奇了!
& & 我记得2000年左右我在一本杂志上看的售楼广告。北京东三环附近的楼盘是2000多不到3000一平米,贷款的话首付百分之二十。一套房子全款也就不到30万。那时的一辆车,普桑,就是最老的那种桑塔那,现在己经不产了也20多万,基本上跟那时三环的一套房价值相当。放到现在,车子早没影U。房价怎么也上v十万一平米了吧。
& & 10年前买一辆车开到现在也差不多成废铁了,反正我8年前买了一块地皮两万,到现在有人给16万我不卖,10年前买个五六万的车算老有钱,现在十万买个车算没有钱;十年前有十万可以买一栋房,今天两万都租不到一栋房,就这样,十年前拿钱买房了现在可以买车了,十年前买车了现在不一定能买房;总之房价飞涨该先买房,车辆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当然土豪不算,想什么时候买房买车都行!不差钱。
相关文章推荐年轻人不买车、不买房、不结婚……“低欲望社会”让日本慌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国书坊(ID:boshizhongguo888)     来源:《信报财经月刊》    不婚、不生、不买房,这是日本楼市泡沫破裂的后遗症。然而在有的国家,房价泡沫坚不可破,却依然造成了相同的问题,只不过顺序要换一下:不买房(买不起),不结婚(结不起),不生子(生不起)。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世界五大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写过一本《低欲望社会》,副标题叫「大志なき時代(胸无大志的时代)」,他感叹道:    “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自从1991年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被称之为「失落的20年」,有一说是「失落的10年」,从1991年开始到2002年小泉政治改革结束,经济开始出现恢复,然而随着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再度陷入低迷。  未满35岁的日本人,从懂事以来就面对「失落的20年」,大多数人的心态不只是不愿意背负房贷或结婚生子,所有的风险及责任都不想承担。    所谓的「低欲望社会」是指:    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      在「低欲望社会」的背后,原因很多:    既有一个社会高速发展趋向成熟后的一些共同原因,也有日本在税收政策上的倾斜因素,更有日本社会独特的传统文化基因因素。      — 1 —  夫妻亲密度不够、出生人口减少  日本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出生人口减少和人口高龄化问题。  在日本有过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年,第二次是年左右,每年的生育人数在260万和200万以上,被称为「团块时代」和「小团块时代」。    团块时代出生的人经历了战后的高速发展期和经济泡沫期(日本最辉煌的时期),这些人现在都在70左右的高龄。  而「小团块」则在大学毕业就职高峰期恰好遇到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为了生存不得不调整知识结构进入各种领域重新奋斗,这些人目前在40岁以上,仍然在各个企业中扮演中坚角色。  然而在此之后,日本一直没有新的生育高峰形成,人口逐年递减。    低出生率有很多原因。  首先,日本结婚年龄普遍较高。  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于传统家庭的男女模式开始感到厌倦,而男性觉得婚后自己像是挣钱机器,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加享受单身生活的自由自在。    其次,日本男性工作时间过长,夫妻之间亲密度不够,因而生育率持续走低。    再次,日本男性婚后育儿时间非常低,最新统计是每天1小时左右,很多夫妻没有精力抚养孩子。    最后,虽然日本对两性关系在亚洲地区属于比较开放,但是对非婚生子女、婚外子女却一直持非常保守的态度,政府在非婚生子女的福利和扶持上,并不如欧美一些国家那么愿意投入,因此,隐蔽的人工流产仍然不少。    — 2 —  劳动力不足、消费萎缩教育危机  低出生率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劳动力严重不足。  日本独特的情况是女性婚后就业率很低,因此实际劳动力更加少。  首相安倍晋三今年提出税制改革,鼓励女性就业,然而社会对此反应冷淡,因为只是推进女性就业,所要解决的育儿设施的增加和福利补贴没有跟上。    低出生率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消费萎缩。  新技术、新设计以及各种时尚潮流的消费对象是年轻人,然而随着年轻一代数量的逐年递减,消费趋于饱和。  相反,面向高龄阶层的消费品开发似乎成了新的热点,但高龄阶层对于时尚等消费能力有限,能够开发的产品集中在一些未来疾病和护理等方面。    少子化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教育危机。  日本的教育资源并不缺乏,但是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用有限。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混合的社会,教育处于两难境地。    统一的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追求精英教育的父母督促孩子去上各种私塾补课。  另一方面,孩子对于老师的权威嗤之以鼻,对于父母传统的生活态度感到虚幻,「人生如同是在一个轨道上,还没有进入轨道,就已经知道轨道那头的结果」。  「团块」那一代,仿佛是造就了一个人生的模式,在学校做优等生,进入一流大学学习,然后进入一流企业就职,在企业的升职阶梯中一点点往上爬,直到退休。而女性则是一流大学加一流企业,再找个优秀男人结婚,做全职太太。    当父辈要将这个模式套入下一代,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或许还有一些吸引力,因为虽然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了,但依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而对于之后出生的80、90后则没有任何吸引力。    — 3 —  年轻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获取社会的认可,牺牲自己的个性为公司而努力,从而得到富裕中产阶级的生活,年轻一代觉得这样的价值观简直庸俗到令人作呕。  物质上已经极为发达的日本,文化上对于欧美文化是崇拜和模仿的,随着矽谷精神的崛起,简素的生活,回归生命本质的探索,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主流。    开一间小面包房,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发型师,比在大公司爬格子要酷得多,做一个时尚设计高手,开自己的事务所,或者电脑开发从业者,做自由职业者,自己签约而不是受制于公司的固定上下班制度,都是一些流行的个性表现。  当个性渐渐高于共性,对于比较也渐渐失去了兴趣,那些奢侈品的消费变得毫无意义。    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日本的税制和工资问题。  日本是个平均主义的国家,工资集中在平均线左右,国家采用累进税制,年收入愈高则税率愈高。  因此,日本国内年收入1500万日元以上的人群比例极低,经济学家感叹有钱人都离开日本,到税制比较宽松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