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穿越重生完结小说道士的小说,里面有穿越到明朝 天启大爆炸的 有描写要跟魔鬼签订契约的 有成吉思汗 希特什么的

&错缺断章、加书:&&
《他身上有条龙》为作者黑夜与孤城创作,作品他身上有条龙章章动人,凤凰小说网为你第一时间提供黑夜与孤城精心编写原创他身上有条龙及无弹窗他身上有条龙全文免费阅读、TXT下载。
本书简介:
他因爱人背弃而投身军旅,凭着天生军人天赋,被一支神秘没有番号的部队选中经过三年的枪林弹雨,他成为这支部队最强王牌,但也因此看破生死而厌倦了军旅生涯三年
喜欢《》,可从下列图标分享《他身上有条龙》.每人日限一次分享他身上有条龙多了无效,分享越多他身上有条龙更新越快哦.【图片】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连载)【爱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39贴子:
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连载)
作者:聂还贵 序1一座城市,应当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传记。一座历史文化积蕴深厚的城市,有可能成为其所属民族与国家的一镜鉴照。(纪伯伦: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大同,拥有这样的资格。本书,或可名之为——《大同传》。2北魏、大辽、金国,三代京华之地,厚土旷野,浩气烈风;雁门关、北岳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应州木塔、白登山、桑乾河……经天纬地,奇光异射。雪满弓刀,铁马冰河。马背民族拓跋鲜卑氏,将暴风雨所诞生的北魏王朝,化作一滴澎湃之血,注入中国黄龙之躯,赢得中华文明峰回路转,柳绿花明。正如东西魏、北齐周是北魏国家的变奏曲,杨坚开创的大隋与李渊缔造的大唐,实乃北魏羽翼孵化的两个王朝。杨坚、李渊,与高欢、高洋、宇文泰、宇文觉胎记雷同,皆为拓跋魏传人。“汉唐中国”传统概念,是对历史一个漫长误读。秦汉中国与隋唐中国,实为两脉色彩别异的文明与文化。汉承秦制,唐续北魏。中国由汉而唐,其间有飞桥横空,长虹喷彩,即是北魏——一个雕刻在石头上的伟大王朝。3斯宾格勒一边深度观察透析《西方的没落》,一边迈开脚步,丈量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精神,这精神一定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关。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犹如这座城市的流水,浸染润泽着这座城市人的精神发育,气质涵养。4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云:“我将要写的作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形式:男人、女人和物。这就是说,人物和他们思想的物质表现,总之是人和生活。”人,及其生活,再没有比之更深刻、更伟大而永恒的主题了!人与生活,构成永远的历史,永远的现实,永远的未来,永远的美……5天空展无限高阔,大也;人类共一片土地,同也。是谓大同。天生云霓霞彩,百象有序;地产花木鸟兽,万物尊规。故大而类异,同则和美。对一个城市历史作系统梳理,大同具象鲜明;于宏阔时空领域作多元多维透视观照,大同旋转若一座诗意星体。走进历史深水区钩沉诗意的碎片折光亦幻亦真的影像……6在春天的洞房里石头也想做一个新婚的梦……春天,石头,梦。——生命和世界因此而美好,而富有诗意。热爱春天,保卫春天,祈祷春天:年年如期归来,永远不与消逝签约!7不了解北魏,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历史;不了解历史的大同,不会真正了解中国都城的发展演变。8提醒中国:关注,有一座古都叫大同。告诉世界: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是为自序。庚寅冬谨作。第一章 塞上吹来大同风大同境内龙蛇般穿行的外长城,吻合一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划出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及农牧两大文明之分野——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于此天然分界。……美丽的楼兰古城,美丽在传说中;神秘的尼雅古堡,神秘在神话中;千年古都大同,晨光夕照在今日地平线上。在大同的蓝天下,绽放大不同的花朵,这是大同世界最美的春天。大同。大同——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王朝京都。少数民族政权辽、金陪都。明清九边重镇第一边第一府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舞台。中国最大一次民族融合圣地。中国古代“里坊制”创新与成型之城。佛教中国化世俗化发源处。儒释道三教汇流入口。胡汉文化交融之地。太和改革发散中心。中国古代一大批帝王将相摇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族风情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都。中国长城大观园。魏碑发祥地。中国书法名城。音乐故乡。龙壁之乡。皇后之乡。桑乾文明金色之畔。世界文化遗产云冈诞生地。北岳恒山、悬空寺之家。中国煤都。……一道道光环,像晨曦中大海律动的金波,在大同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上空,荡漾绚丽与灿烂。一道道光环,像晨曦中大海律动的金波,在大同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上空,荡漾绚丽与灿烂。天下大同。世界大同。巧合乎?天意乎?至少耐人寻味——“大同”,作为一市之名,乃符号而已;作为一个美好理想的寄托与追求,却是人类携手步入大同世界的神圣象征与召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孔子构想的这一幅人性化蓝图,是东方人心目中暖意融融的“太阳城”,是中华民族生命乐章澎湃激越的主旋律,也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康有为倾一片丹心谱写《大同书》畅想曲:太平之治,大同之乐。孙中山“三民主义”指向鲜明——走向共和,实现大同。毛泽东站在昆仑之巅,双手叉腰,放声吟哦: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生生之谓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台湾学者曾仕强译解《易经》奥秘:孔子希望《周易》“飞起来”……《周易》“飞起来”以后是什么样子?就是世界大同。大同,一座矗立于游牧与农耕过渡地带的塞上古都,左手拉着草原,右手牵着中原,共和国首批发榜24个历史文化名城,其位列第三;历史上有平城、恒州、云中(古有三地:秦汉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唐置云中郡和云中县,今大同;云梦泽别称,今湖北安陆县)之称。地理坐标上的大同:经度与中国长沙、广州连理;纬度与华盛顿、马德里、北京花开一枝。建筑在中国古代,以风水择为首要:“凡立邦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其次必论形势:“近为形,远为势;形言其小者,势言其大者。”形须近察,势可远观;形乘势来,势借形威。夫州县有时而改,山川终古不变。大同地理位置殊然独特,“紫塞明珠”照耀古今:腰缠桑乾河玉带,内外长城合欢而抱;西出杀虎口塞外风光扑面而来;南过雁门关杏花疏影满眼妖娆;境内东南数十里有北岳恒山,唐王李世民祭文为之褒扬:惟灵山之秀峙,亘朔野而标奇。桂花侵月,松萝挂云。幽涧冬暄,飞泉夏冷。宝符临代邦之美,灵蛇表阵势之奇。“大同自古称朔方,密与胡虏连封疆。烽屯官军数百万,斥堠棋布遥相望”;战则“南北交锋,烈马嘶鸣”,和时“贡使络绎,商队接踵”。——大同历史地理特征的人文勾勒与素描。“下代郡而出雁门,抵平城而入北地”。古时大同形势大略:山环采凉,水抱桑乾;“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白登;屏全晋而拱神京,巍然重镇。府东连上谷(今北京居庸逐鹿一带),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塞,为京师之藩屏”(《读史方舆纪要》)。“云中迫于边境,古今用武之地,形胜尤所急也。三面临边,最号要害……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大同府志》)。“大同为古云中地,自武开辟,捍御雄边;洎元魏建都,创设宫阙;辽金复置陪都。民物日繁,规制愈广,屹然为全晋一重镇”。“大同自昔号云中郡,为神京之右卫,全晋之北门……自秦汉以迄于有明,戎马之扰,无代无之”。“云中,朔方重地,中外咽喉,古多兵燹,历朝官其地者,要以武备为先……”“自秦汉以来,开设云中郡,控驭边陲,藩篱燕赵,屹为重镇;至明清而建置节府,屯聚雄兵,尤为天下要塞”。“大同郡即古云中,向为用武地。三代犹在荒服,自战国以及秦汉,李牧、蒙恬、李广、魏尚诸贤勋绩彪炳是时,厥后亦代称剧郡”(清·黎中辅《大同县志》)。清代做过大同知府的胡文烨,自是拥有令人信服的发言权:“帝之右辅,晋之名邦。其命维新,赫赫方昌。凡属统辖,虎踞雉翔。百二关河,万祀金汤。”光阴10万年之前,旧石器时代的文明霞彩,就在大同一带流光若水,润染泽被。大同市阳高县许家窑村,乃中国早期智人化石出土之乡。许家窑遗址,定格着北京猿人后裔中的一支,迁徙到此茹毛饮血、结绳纪事的场景;其以一颗“人类的启明星”在中国学生课本里莹蓝闪亮。历史镜头由近及远,节节向前推移:许家窑人——山顶洞人——泥河湾人,构成绵绵生息的远古生命链条。泥河湾,被尊称为“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圣地”、“东亚地区人类文化的摇篮”、“东亚的奥杜韦峡谷(横亘坦桑尼亚境内,系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旧石器早期文化)”。1923年,任教于燕京大学的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到此考古发现犀牛等淡水哺乳类动物化石,遂将这套含化石的地层,命名为“泥河湾层”。分别发源自山西北部宁武管涔山和左云截口山的恢河、源子河,于朔州马邑村汇合为一条野性雄阔的桑乾河。生活在桑乾河两岸的泥河湾人,最早点燃了人类文明之光。北京中华世纪坛刻记中国历史文明进程青铜甬道的第一级,便是泥河湾的小长梁。中国迄今发现100万年前遗址计25处中,有21处集中散落在桑乾河流域。中原“仰韶文化”,东北“红山文化”,与西北“河套文化”在此交汇,考古学家苏秉琦一语概之:中华文明的三岔口。唐代诗人贾岛曾辞别咸阳,远《渡桑乾》:“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宋代诗人苏辙作诗《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渡桑乾》,工笔了一幅桑乾流域和平风情图:“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大同民谚:桑乾河里下豆面——汤宽。大同境内的浑河和御河,皆为桑乾河支流。桑乾河穿流大同地区波涌至北京,初名无定河后称永定河;继而奔注天津海河,汇入黄海第一个大海湾——渤海。金光闪闪的桑乾河水,流过作家丁玲手笔,艺术成一部荣获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历史地浸染着人们的心田。桑乾河因桑葚而名,疑似顾名思义,穿凿附会。去鲜卑人那里找寻答案,方为正本清源。桑乾实为“索乾”之谐音,战国时鲜卑亦称“索乾”或“桑乾”,“平城……世号为索干都”,秦曾于代地鲜卑人集中地设“桑乾县”。许家窑人、泥河湾人,皆属“大同湖”演化史的光辉章节。泥河湾盆地,亦称桑乾河盆地、大同湖盆地,二百万年前,“大同湖”浩浩无涯,绿光翠影,荡漾9000平方公里。古湖四周,林海森云:苏铁,云冷杉,枫杨,科达,松柏,鳞木,白榆,新桂,紫箕……是亚热带纳玛象、披毛犀、大角鹿的美丽家园。后地壳运动,湖底隆起,遂成盆地。遮天蔽日的远古森林,摇身幻变为大同侏罗纪煤炭。一树树炽热之躯,一株株碧血精魂,以亿万年蕴蔚的情怀,珠光墨玉地温暖着我们今天的日子。
日,央视科教频道隆重直播中国新疆、宁夏两地大型恐龙化石挖掘场面。随着仿佛回到恐龙时代的震撼体验,一潮“恐龙热”涌荡全国。时光回流到1979年,大同新荣区发现一组恐龙椎体化石,现存大同市博物馆;1983年,大同天镇县村野挖掘出12节恐龙尾椎骨化石,后经1989年至1994年五次相继发掘,采获各类恐龙化石两千余件,包括那一具长近20米、高约5米的“不寻常化石”。这批恐龙化石,以填补我国最晚期完整蜥脚类恐龙化石空白的意义与价值,震颤着人类考古学与生物学研究的琴弦。雁门关外长城下,恒山北边是我家。雁门关,亦名西陉关,古以句(勾)注山名之。《河东记》:“句注以山形句转水势流注而名。亦曰陉岭。自雁门以南谓之陉南,以北谓之陉北。”《吕氏春秋》《淮南子》异口同声:“天下九塞,句注其一。”《唐书·地理志》:“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其“西抵宁武、偏头关,东连紫荆、倒马,北拒塞外高原,南屏京畿防务”,乃长城蜿蜒晋北而雄然挺脊的一座险关峻隘,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三关。作家赵树理改编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演义北宋时期佘太君与辽国萧银宗在此议和,萧银宗帐下有当年随父出征与辽军激战金沙滩、被俘后招为萧银宗东床驸马的杨四郎。佘太君伸张正义,愤然历数驸马丑陋行径,令银屏公主羞撞柱梁,萧银宗当即昏厥,杨四郎饮剑自刎。雁门关设门三重:东西两门及小北门,东西两门分别雕嵌“天险”、“地利”额匾,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名联,曾书于其上: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东西门上曾凌空高筑城楼,飞檐翘阁,状若鸿雁;“李牧祠堂接雁门,青山万仞古台尊。龙蛇古壁秋云暗,剑戟虚廊夜月昏”。东城门外,数株青松环绕李牧“靖边寺”傲雪苍绿,寺旁李牧石碑入地生根。“牧用赵卒,大破林胡”。李牧乃战国时赵国戍关名将,其镇守代郡、雁门郡,御击北狄,护国爱民,战功赫赫,英名垂史。赵武灵王、刘邦、李广、卫青、霍去病、杨广、薛仁贵、杨业……都在雁门关踏下绵绵不绝的足音回响。雁门太守,一个古代文化意味深长的职衔;“雁门太守行”,本为古乐府曲调名,李贺引为诗题,诗彩斑驳浓艳,诗境惨烈离奇。1973年5月,天津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发现一通“汉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立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上刻雁门郡太守鲜于璜祖先世系及其生平。此碑书风方整朴厚,字体结构谨严,笔法方圆结合,为汉隶中方笔流派典型代表。《雁门红》:每逢冬天,总会想起雁门关上道路两边那一丛丛不知其名的小红果。星星点点、红红艳艳的小红果,像一苗苗大风扑不灭的小火焰,像千盏万盏挑着的小红灯笼,让无边的寒冷温暖地感动,让广阔的荒凉拥有一片红烈的生机。小红果有点像杏蕾桃蕊,虽小却鲜亮耀眼。我说不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结成果实的,春天?夏天?秋季?只记得注意到它,是在冬天一次乘车途经塞上的雁门关。塞上高原的冬天,寒风吹彻,万物失色,就是耐寒的松柏,也青消翠谢,黯然无彩了。惟有这一枝枝的小红果,饱满如初,光鲜色泽,红若珠砂,莹润如玉,守护着生命的坚贞,证明着大自然在塞上的最后一片春色。惊奇之际,信手摘下一粒,轻轻一搓,红亮的果皮果肉便碎作粉末,而黄色的果核却坚如金石。这一小红果,当地老百姓叫它们雁门红。说,老早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古战场,鹰闪隼电,残阳苍茫。刘邦困顿白登山,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李自成休整大同府……留下斑斑印痕和磨得发光发亮的传说。或许是古时将士的热血凝精结籽,沃野浸染,方有了这红艳欲滴的雁门红果。自从有了人类,纯粹的自然史就宣告结束。一草一木除了续延自身的植物史之外,也总是折射着人类生长的影子,感染吐纳着人类释放的气息。其实作为生物的一脉,人不过是一种会行走的植物,人类历史一曲一伸的藤蔓中,何尝没有渗透纠结着自然植物的吐纳呼吸。雁门红果令我顿生一份肃然起敬之情。生活中我常常会想到那一片熠熠红焰、落霞丹云一般的雁门红果。想到冬天的衣装图案,不只是白雪和黄土甚至梅花,更有一种颜色,叫雁门红,它是一种小果实,殷红殷红的小果子。又见贾岛。一日,其作诗痴迷,边走边吟:“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吟着吟着便为“推”与“敲”犯了难,那情形就有点像王安石吟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竟换得十字之多,方才酌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文大家韩愈听了,沉吟片刻,随之啪的一声击掌道:“敲”好!这便是“推敲”一词来历。好一个“敲”字!推门无声月寂寞,一敲睡鸟也惊心。正是:贾岛推门韩愈敲,千古文坛响余音。皆说王摩诘诗中有禅,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禅境幽然,深不可测。此处要说的是,贾岛有诗状描恒山:“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恒岳,即北岳恒山。“极目不知千里远,举头唯见万山低”。“朔方名岳有恒宗,虎踞龙盘王气通”。“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北国万山之宗”的恒山,高标大同境内,曾为北魏京畿之属。其或称“元岳”、“紫岳”、“恒宗”、“常山”,封为北岳,乃舜帝所为。据传,舜帝北巡至此,引得灵石飞动,恒山遂有飞石窟一景。班固有赋曰:望常山之嵯峨,登北岳而高游。“恒岳乃玄牡天根,雄镇朔易,包罗燕晋,拱卫京畿”。乾隆年间大同知府嘉祥序《恒山志》曰:“大同为神京门户,而北岳又大同之门户。”同为《恒山志》作序的清代和其衷所见略同:“国朝定鼎燕京,以云中为右臂。而恒山屹然壁立,屏护云中,翊卫畿辅,连紫塞而巩黄图……”恒山主峰天峰岭与翠屏峰相峙之间,但见浑水紫电青霜,劈一道峡谷绝塞,吓得徐霞客面色怯然,仰头叹曰: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拟也。春秋战国,战云密布。赵简子将几个儿子唤至身边,一脸神秘地说,恒山有“宝符”深藏,得之者可继王位。父王话音未落,王子们争相去找,趋之若鹜,旋即皆空手而归。惟赵襄子回禀父王说:宝符找到了!——这便是其后赵国凭据恒山、谋取代国的战略宏图。楚国张仪也窥视到了恒山军事地理天险,遂向楚王密语:“常山之险,必折天下脊。”拓跋北魏择都平城,先得恒山天然屏障一座,摘取一把“得恒山者得天下”的金石锁钥。五岳对照五星,恒岳与北辰呼应。据卦图与五行而考,北岳先天属坤,后天属坎。坤,土也;坎,水也。“水土之气,钟灵毓秀”。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恒山发浑河与唐河之源,酿神溪湖水之秀;一山分两水:桑乾河与滹沱河隔恒山相恋相望;汤头温泉漫过《水经注》,流作一句溪水一样清亮的描述,“温若汤,能愈百病,故世谓温泉”,北魏皇家辟其为游猎享用之所;北魏每朝皇帝屡登恒岳,朝圣祭拜,留下屐痕处处;清光绪帝御笔赐匾:朔野标奇。恒山属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五,以道教圣地驰名天下。主峰层层然叠叠然形成的“三寺四祠七亭阁,九宫八洞十五庙”庞大宗教建筑群,当属一册见证恒山道教发展的视觉历史档案。东汉张陵、张角分别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标志中国道教之形成。《后汉书》载,著名术士于吉,“得仙书于恒山”。仙书,即统领太平道的《太平经》。悠然倒骑驴,回头看万事。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修道于恒山。其常以一匹毛驴为座,且倒而骑之,随风吟咏:野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及至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与王重阳创始全真教相呼应,悬空寺三教殿内又树起一通“三教碑”。——悬空古寺悬半空,恒山永恒寺永恒,一宗三脉儒道释,天人合一千秋风。恒山道教光芒四射之下,北宋神霄派传人元真子张侍宸住持西京大同开元观,其弟子青霞子阎德源接任后曾于大同城西筑建玉虚观,不久又受命提点中都十方大天长观,即今北京白云观。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弟子丘处机,“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将铜钱从悬崖上扔进灌木丛,又一枚一枚找回,以砥砺意志;“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静思忘念,密考丹经”。其受成吉思汗遣使,远赴西域雪山,途经西京大同,登临恒山,传教授道,有诗《岭北西京留守夹谷清神索》可觅萍踪:“东海疏狂犹目断,西京留守未心开……北地官荣何日罢?南山道隐几时回。”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将其艺术形象为一个身怀绝技、豪气凌云的道士。其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等养生之理,巧劝成吉思汗戒杀向善,“万里赴诏,一言止杀,悲天悯人”。太祖折服,以虎符及玺书赠之:“天赐仙翁,以悟吾志。”《成吉思汗皇帝赐丘神仙诏碣》碑,现存河南石堂山。元明时期的张三丰,曾于恒山凝神修道,孕炼精华。有《悠悠歌》为证:“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倒不如,携琴剑,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张三丰《无根树》一词,在民间无根而根,非树却香:“无根树,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时。拏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金庸所著《倚天屠龙记》,将张三丰栩栩然塑造为武当派开山始祖。……城市,一册敞然打开来随手可资翻阅的书。
城史,辉兮煌兮。“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以北一带,春秋时为古老林胡、,俗称北狄所居;“封代”,商周时犬戎后裔白狄在此建代国(代王城址在今河北),故有代地之谓,后为赵国所并;战国纷争,赵韩魏(山西简称晋,“三晋”之称,即源于此),大同隶属赵国。自骑射,拓疆扩边,设置(属并州,治今;战国治所为阴馆,今山西西北;汉代治所为善无,今山西南)始,城邑历史年轮,已穿越2300度春秋的朝晖夕阴。初,“亦变俗,习骑射,北破林胡、。筑,自代并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首创以国家组织形式融合与草原文化之先例。后人有诗赋曰:“大漠苍苍山月小,赵王墓枕青山老。怪蝶随风猎野花,黄狐几夜啼秋草。昔时意气何英雄,遗俗能成盖世功。山川想象余威在,断碣残碑认鸟虫。”其陵墓现在市境内。秦设郡县制,属。《元和郡县图志》:()“即雁门郡地。在汉,雁门郡之平城县也……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令止定代地……”刘邦,大汉开国皇帝,中国第一个布衣及诗人皇帝。一首,刮过唐诗庭院,吹过,传颂于千门万户,春春秋秋。其在英国历史学家眼球里,与叠影成双:“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间戏剧过多少场豪华盛宴,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一桌毗连一桌,流水曲觞,珍禽异兽。随即曲终人散,灯火昏暗。惟有千古一宴——鸿门宴,曲未断,人犹在。刀光里沛公神色惶然;剑影中霸王正襟危坐;觥筹交错,亚父举佩暗示;丝竹舞袖,无心赏美;酒酣耳热,项庄舞剑暗藏杀机;披肝沥胆,目眦尽裂。谁也猜不出心中的算盘珠子染着什么颜色。众皆宴兴浓稠,刘邦却开了小差,金蝉脱壳,溜之大吉。大丈夫屈伸自如,三十六计走为上。刘邦做了千秋,项羽博得了盖世英名。偶然性里蕴藏着必然性的因子,历史人物性格的规定值,乃历史逻辑选择的凭据。所有情节与台词,一板一眼,都写在历史无言的剧本里。说来轻松,那时危急。“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南并,遂侵燕代”。刘邦闻之甚怒,亲率32万大军北征匈奴,反被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冒顿统精兵四十万骑,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驡,北方尽乌骊,南方尽骍马。“平城之下亦诚苦”的刘邦,从窗到门七步,从门到窗七步,悲愁哀叹声中,蓦见帷帐掀起,带一束晨光,羽扇英姿,走进谋臣陈平。事以密成,物以泄败,如此这般……陈平一锦妙计,若金霞破雾,新月射岫:施以和亲之策,换得金蝉脱壳。后人有诗评点:汉帝西征陷虏尘,一朝解围议和亲。荒台犹有白登名,一望龙沙万里明。尚想精兵围汉帝,翻怜奇计出陈平。白登山虽无恒山之雄,华山之险,却因“白登之战”或曰“白登之围”显耀史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唐代诗人陈子昂,“苍茫于零塞,今古缅荒途”: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另一位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白描: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书归正传,言归正题。学术尚论,以论见鲜锐且论证博辩为尚;散文贵散,贵在形散而神不散——云卷云舒兮心动,水激水缓兮魂流。王莽篡政,一度改平城为平顺;东汉修正,复称平城;曹魏与西晋,承西汉之制,仍以平城为县。西晋建兴元年(313年)拓跋猗卢创建北魏前身代国,以盛乐为北都,修秦汉平城为南都;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于平城西北牛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聚集拓跋各部首领,恢复代国,所谓“牛川会师”,改国号为“魏”。初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于是始有邑居之制度”。北魏王朝以平城为福地,坐拥北国河山96年(398-494年)。公元526年,六镇之乱,平城废弃。东魏、西魏至北齐,平城或称恒安镇,恒州,或称太平县。自秦汉始,经魏、晋、拓跋代、后赵、前燕、后秦、北魏到北周,即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56年,平城之名响彻历史757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公元557至577年,北周取代西魏并灭北齐,改平城为云中县,此为称云中之始。隋唐称平城为云中或、恒州。唐武宗设武装建制于此,所招募将士源自多样民族,遂取“”之名,曰“大同军”,并设“大同道都团练使”和“大同军节度使”。——红日破晓,飞霞万箭,大同之名诞生之始,历史就赋予她甲光军旅的气质与威武刚毅的血性。公元916年,属鲜卑宇文部的契丹人建国,初号为契丹,后耶律德光改为“辽”,称云中为,并设为陪都称西京(中京今北京,东京今辽阳,南京今开封,北京今承德。西京大同,统辖今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及内蒙古等地),拱卫皇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大同之名移植放大到地方,一座古老城池开始跋涉新的生命之旅。公元960年,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设为云中府。
关于京城中轴线尚有一段美丽传说:燕王朱棣削藩称帝南京城,心却时常念着北平,打算派人重建一座北京城,刘伯温便向他举荐了大将徐达。洪武元年(1368年)攻克元大都后,徐达以北平为大本营,以大同为前线指挥所,频频出击,扫剿元朝残余势力,故而对北平和大同两城了如指掌。刘伯温来到北平对徐达说:“请将军任射一箭,箭落之处,便是北京城开工营建之所。”徐达一声“遵命”,即弯弓向北,箭矢若飞。刘伯温带人登船,顺了大运河一路追踪。徐达神箭穿云破雾,飞落如今北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当地八位大财主先是被这突来一箭吓了一跳,后知悉事情原委,便拔出神箭,偷偷插到现今后门桥处。后门桥跨什刹海而入玉河,始建于元代,初名万宁桥,后改为单孔石拱桥,俗称海子桥。因建自俗称后门的地安门之北,故得名后门桥。刘伯温掐指一算,追至南苑,却不见箭镞,便找来八位财主质询。财主知道刘伯温不是凡夫俗子,遮瞒不过,便赶忙说道:只要不在我们这里建京城,您开什么条件都成。刘伯温一思忖,随机应变道:京城可以不在这里建,但建城银两须由你们来出。从西直门城楼开建,直到整座都城竣工,所用银两皆出自南苑及其他北京当地财主之库……攻克元大都之后,映入徐达眼帘的城邑,呈长方形,旧城周长60里;南北东西城墙皆端正平直,城垣属版筑夯土墙,高12米,宽31米;城垣残破豁豁,刀伤剑痕累累。徐达当即下令重整北平城垣及其防御设施,并禁约士卒:凡典籍、建筑诸物,一律护之若宝;不得侵扰百姓,以稳定城内秩序。修建大都城垣,徐达一是对原夯土作包砖灌浆,加固了城垣,使之更显宏威与观瞻;二是废掉北面原来的光熙、肃清两门,在原大都北城墙以南五里,另筑一道新的更为雄壮的城墙,垣高四丈有余,顶宽五丈之多(其他三面城垣则高三丈,顶阔二丈),显然出于防范逃往北边的蒙古势力之虑。新城垣仍开两门,将原安贞门、建德门分别改称安定门、德胜门;又改东边的崇仁门为东直门,西边的和义门为西直门。朱元璋曾以“万里长城”对徐达溢美,并非空穴来风。攻克大都后,徐达奉命主持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处关城。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洪武六年(1373年),徐达复率诸将北伐,败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后,戍守永平一带。洪武十一年(1378年),领兵在古北口筑关设防,使其成为拱卫北平的重要屏障”;“创建山海关,内设山海卫,领十千户所,属北平都指挥使司”。高筑墙,广积粮。明朝是集历代长城修建之大成的朝代,整个明朝历史,就是一部长城穿越的历史。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长达数千公里,呈拱卫北京态势。居庸关长城属长城重要关隘,为燕京八景之一。为防元顺帝卷土重来,居庸关建起水陆两道关门,每一关门建有瓮城;慕田峪长城传说是徐达大败元兵之处;山海关乃长城的起点,且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其倚山傍海,徐达起名山海关。山海关长城聚集萃显中国古长城之精华,且为卫佑北京之人造屏障。“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从赵国、秦朝到明代,修筑长城皆出于防御心理,防御对象便是游牧民族,或曰是为防御游牧民族的坐骑——马。这里的马,不像“楚河汉界”在中国古代象棋里的马,设个障碍便可绊住马腿,使之无法前行。马背民族长鞭一甩,万马奔腾,盘亘于崇山峻岭之上的长城,跃若小桥流水。康熙就看出了其中破绽,跺了跺脚说:修筑长城,实属无益。徐达与大同别有一番情缘,其女儿后来在大同代王府里做了贵妃。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有记:“大同府为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封国,又纳中山王徐达之女为妃。”徐达将修建北京城的做法用之于大同,甚至大同城与北京城的修筑互为参照,一枝两花。
大同城墙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方为基础,分段逐层夯成;墙体所砌青砖,重约18公斤;城墙高约14米,最宽处有16米左右;城墙四面建有580多对垛子,暗合当时大同所辖村庄之数;城墙之上,有62座雄伟的门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矗,与96座窝铺呼应为壮观气象;四面城墙中心部位,各有1座门楼,均为重檐九脊歇山式屋顶,与城墙平面构成“凸”字形。城墙折角,雄立四座角楼,西北八角楼起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乾”位,曰“乾楼”或“八角楼”,因其高峻拔萃,亦称“镇城之楼”。人们常常登楼览胜,遂名云中八景之一“镇楼秋爽”。“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山云低薄暮,楼日压重阴”。——公元1507年春天,明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贽从南国泉州来大同拜会好友时任大同巡抚的梅国桢,以《乾楼晚眺》五言律诗三首,登楼抒怀。时人曾将大同乾楼媲美于“秋风楼”、“滕王阁”、“岳阳楼”。秋风吹楼千声漫,白云洗空一碧鲜。“秋风楼”因汉武帝《秋风辞》得名:“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四望河山连朔漠,一天风露倚清秋”;“半壁夕阳红影瘦,一钩山色翠眉纤。我非能画王摩诘,谁是先忧范仲淹?遥想滕王旧时阁,潇潇暮雨卷珠帘”。“滕王阁”与“岳阳楼”同为中国名楼,尤借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翼而飞,盛名传世。乾楼之东的望楼——洪字楼,结构与造型甚为精美,属望楼之最。望楼为中国古城墙之鲜见,乃研究中国城垣建筑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大同城池方正若砚,光风霁月,现存文峰雁塔,恰如一支古笔,插于其上。文峰塔竣工于明代天启年间,高约14米,为八角七级砖构宝塔,秀然端庄,玲珑雅致。宝塔下部每面石碣上镌刻着全城历朝举子姓名及其功名,以资奖掖,雅称“功名碑”。如其上所刻:李殿林,内阁中书,同治辛未二甲进士,钦点翰林云云。清宣统皇帝经筵侍讲官(宣统帝老师)、典礼院掌院大学士李殿林,系大同县西册田乡大王村人,其祖上为蒙古族。李殿林曾为故乡桑乾河铁索桥书写普济桥碑文,石碑正面“普济桥”三个大字,沉雄苍劲,气势凌霄;石碑后面有诗云:西望河源来马邑,东连山势拱燕京。悬崖陡立千寻峭,铁索凌虚一道横。说到进士,不可忽略的是东汉明帝时,一个叫卫暠的读书人,来自代郡(今大同阳高县,古称高柳,曾为东汉代郡治所。阳高县境内所发现高柳遗址,与《三国演义地图》所标“代郡”相吻合),被举荐(唐以前州郡中正举荐选拔人才方式之一)为进士,可惜从代郡至洛阳拜见皇帝途中,卫暠客死于安邑(今山西夏县)。汉明帝闻知,扼腕下诏,令厚葬安邑之地。“千柯繁茂,万叶云兴。”卫暠后代因荣及茂,遂成名门望族,尤以书道名世传代,如曹魏时的卫觊、卫瓘,两晋的卫恒、卫宣、卫庭兄弟,以及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卫觊传世拓本《受禅表碑》,康有为以“鸱视虎顾,雄伟冠时”赞之;唐人张怀瓘《书断》将卫瓘篆、隶、行、草均列入妙品,尤赞其“草稿”之书“天资特秀,若鸿雁之奋六翮,飘摇乎清风之上”;《宣和书谱》评价卫恒书法“博雅不凡……论者以谓如插花美女,舞笑鉴台”。卫恒《四体书势》文章,以经典文献载入中国书法史册。卫夫人卫铄,东晋初年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卫瓘的族孙女。其上承钟繇,门出王羲之。卫夫人书法或如“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或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其所著《笔阵图》书论,阐发“多力丰筋”之创见,并分别以“横”如千里阵云、“点”若高峰坠石、“撇”似陆断犀象、“努”像百钧弩发、“竖”以万岁枯藤、“捺”状崩浪奔雷、“钩”显劲弩筋节,释论汉字偏旁书写法度与技巧,被后世尊崇为千古法度。春秋四载,大同府衙率先落成揭幕。门楼气派,耸然入云,“三晋名邦”巨匾赫然悬挂其上。门前三座牌坊,分别为正坊“云中郡”坊,迤东“师帅”坊,迤西“承宣”坊。另有一座照壁,雕镂画刻,雄矗正南。府门左为银亿库,牌坊门之右为迎宾馆。大门内正中大堂“牧爱堂”匾额,壮观中显平和,庄严里有暖情。尤是动词“牧”,画龙点睛,生动传神。拳拳爱民之心,跃然其上。既切合大同游牧农耕交汇之特征,又使其后的宾语“爱”活然有形,可感可触,可谓用心良苦。重修大同城竣工后,为壮军威,彰耀功德,徐达特令在城中心四条大街交汇处,建起一座木式东西南北四个正面的牌坊。其结构精巧,势态宏美,民间称四牌楼,有坊额赫然。环而抱之,十字街东名和阳街、西名清远街、南名永泰街、北名武定街。四大街每条中段十字路口处,各建一楼:太平楼与钟楼东西相望,鼓楼与魁星楼南北呼应。四条大街连通四座城门,每门之外是瓮城;瓮城之外,有一道弧形城墙,将瓮城圈拢在内,谓之“月城”。瓮城旁设城门,城门上建“箭楼”,或称“匾楼”。
明代宗景泰年间,大同两任巡抚年富和韩雍,分别主持修建了北小城,亦称新城,及东小城、南小城,即东关与南关。北小城周长三公里,高三长八尺,设有三门:东曰长春,南曰大夏,北曰元冬;东小城、南小城周长皆2.5公里。出瓮城即是小城,或称关城,关城门上各建重檐阁楼,计有17座。小东门和小西门上分别建设“四仙阁”和“三星阁”;北关门楼于明万历二十年(1582年)改建为文昌阁。文昌阁建有正殿、牌坊、钟鼓楼等,雕梁画漆,书卷诗韵。莫非徐达功高盖主,令朱元璋疑心再起?明代“吴中四才子”徐祯卿《翦胜野闻》:徐达患有背疽,朱元璋特赐蒸鹅一席。徐达晓知皇上意思,无奈含泪咽下。因鹅为发物,遂毒发而亡。惟愿这一“野闻”纯属人们笑谈而已,不足为凭。从书架上找出《辽史》,中有“地理志”:辽代在西京大同府建“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门,东曰迎春,南曰朝阳,西曰定西,北曰拱极。” 金代因循守旧,城开三门:“南曰奉天,东曰宣仁,西曰阜成。”明代大同府城与辽金时代的承启渊源,由此洞然明了。牌楼坊表,乃用以表彰忠孝节义功德科第者。大同牌坊林立,远与北魏平城里坊民居溯为源流,近同徐达“四牌楼”支脉依系。明代时大同牌坊90多座,清初扩展为105座,建国初尚存30余座。除知府门前建“云中郡坊”,左右辅之以“师帅坊”、“承宣坊”外,抚院门前立“都御史台坊”,东西另有“扶镇华夷坊”,“激扬文武坊”;帝君庙前筑“佑文广化坊”,左右是“翊赞元化坊”和“阐扬文明坊”;玉皇阁前矗有“苍穹真境坊”;官圣庙东西排列“匡扶社稷坊”,“巩固边疆坊”。另有东岳庙牌坊、极乐寺牌坊、“尽忠言事坊”、“烈妇坊”、“黄甲题名坊”、“进士坊”、“五代一品坊”、“父子登科坊”、“昭代名臣坊”……御河桥东西两端,尚建有“兴云桥坊”,桥下流水翻腾如龙,桥头牌坊翩然若凤,端的是天生一好景也。清代有《兴云桥碑记》:乃采石于宏山之下,凡为柱二十四,自上下流而望之,屹然壁立……表门阙,饰神祠。牌坊蔚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甚为普及。其不仅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多类于一体,且升华为一座功德道义及温良恭俭让的表征。或木或石,肃然神圣。福州戚继光祠堂牌坊里街东西两端,分别立有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所建的“母子节孝”、“父子总督”两座花岗岩石雕坊,为明代大型石雕珍品。徐达筑墙起垣余韵萦回,明大同城增建不止,其特点愈益鲜明:之一,外轮廓未采用通常的平直做法,而像齿轮咬合,凸凹相间排列有序;之二,在南城墙东部,建前面提及“雁塔”一座,俗称瞭望塔,乃中国城墙史上稀缺之笔;之三,登临城墙,城内街衢四合院尽收眼底。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以“十”字通衢,将城区划分为四个板块,每板块又由次十字街将其分为四片,每片再由两层十字街分为若干小区。所谓“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说的就是这种具有北魏平城坊特色的格局;之四,以高大坚固的镇城为主体,南、东、北墙外各有一座自成一体的四边形小城:南小城、东小城、操场城。各小城又有独立的瓮城和月城,通过吊桥与主城连接。主城吊桥若高悬不放,纵然入了外围小城,也难以进到大同镇城。之五,整座城墙之外又筑以壕堑,即护城河。夏秋之际,护城河绿水绕城,波光镜荧,城墙倒影,天上人间。大同府城设计之精巧,防卫之严密,使成语“固若金汤”因找到极佳例证而焕然生彩,也使大同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罕见的“巍然天镇”。明代著名政治家、爱国将领和杰出诗人于谦,多次巡边大同,几度奏请朝廷调粮拨银救济大同府民,“兵部右侍郎于谦复请,拨钞五十万贯于大同府积贮支给”。于谦信步大同城墙,放声吟哦《云中即事》:目击烟沙草带霜,天寒岁暮景茫茫。炕头炙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百二连营秦壁垒,五原封锁汉封疆。边陲无事风尘静,坐听笳声送夕阳。李贽登临大同城更是慨叹不已:此城真与铁城同。
大同军事地位之显要,向来“非亲王不得主之”。行伍出身的朱元璋目光犀利,特将第十三子豫王朱桂改封为代王坐镇大同。朱桂仗着与燕王朱棣同父异母兄弟,又加其宠妃徐氏与朱棣爱妃徐氏同属徐达之女,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代皇帝号令塞上。为展示皇家气派,朱桂在城内东北隅扩地18万平方米,矗立起一座城中之城——代王府。现今大同正殿街、皇城街、后宰门,即为代王府遗迹。代王府实由辽金国子监改建而成:东区有广赡仓、望亲楼、清暑殿、宗庙、燕居殿;西区为戟门,区内左为社稷坛,右为风云雷雨山川坛,前有大成殿,北有谨德殿;中区沿一条中轴线,由南向北有裕门、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府内有审理、典膳、奉祠、典宝、纪善、良医、典仪、工正、仪卫各所。王府四周筑以土夯砖砌的高大围墙,与外隔绝,自成春秋,老百姓时称“皇城”,一如北京紫禁城。大同现存金碧辉煌的九龙壁,即为当日代王府前照壁。清道光年间来大同做官的方坦,有《九龙壁歌》咏曰:“琉璃照壁盘九龙,之而恍惚腾云中。传是前明代王府,规模直似皇居崇。运斤既极大匠巧,陶埴更费官窑工。殿阁已随劫灰尽,空余此壁前街东……数仞雕墙饰金碧,万民膏血涂青红。圣朝制度迈千古,京师赐第分藩封。花萼楼高翠被大,诸王聚处欢无穷。我观九龙并夭矫,鳞爪奋飞霄可冲。即今塞外节候异,一冬无雪春融融。何妨破壁竟飞去,霖雨关塞频年丰。”毕竟朱桂不是朱棣,大同亦非北京,皇城与皇宫不可同日而语,故北京龙脚五爪,大同只可四指。代王府虽为大同新添一景,却侵占拆毁了徐达时代所建的一大片风韵着北魏里坊气质与传统的民居四合院。作为连接北方与京都的一座宏巍重镇,大同气象开张,繁华喧闹,身临其境的年富以《丙子各蕃使来朝》一诗,描画当时北方各邦国使节由大同进京朝拜的盛况:北渡龙沙万里遥,诸蕃小国尽来朝。皇明一统乾坤大,万岁山呼祝舜尧。秋风吹愁,春色惹恨。清顺治六年(1649年),多尔衮围攻大同城,写下一页血腥“屠城”、“斩城”的历史惨案——屠杀全城百姓,削斩城墙5尺。可怜徐达心血凝成的一座巍然府城,毁于一旦。就在清军磨刀霍霍进城之际,东门外匆匆走来一个大同府民,立刻被清军捉拿到多尔衮那里。此人系杨家将杨四郎后嗣,家住当初辽国萧银宗赐予杨四郎的住宅杨家巷,多年在外贩粮运茶,此番回家探亲,不料误撞多尔衮屠城刀口。不过毕竟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些世面,杨氏便唱个诺:小的知道大军辛苦,特地送点大米来,聊表寸心云云。清军听说送将一袋大米来,大喜,即刻为之松绑,并问其家住哪里。杨氏紧张,答非所问,又是满口大同方言,对方将家里“只住有一间房”,听作就住在叫“一间房”的地方,并令其画了一张草图。于是,除了杨家巷这个“一间房”地方的几十口人之外,全城百姓皆遭屠杀。后来杨家巷便又多了一个“一间房”的名字。现在大同市上下寺西面的杨家巷口,尚有风雨剥蚀的木制标牌“一间房”。当朝进士魏象枢有《过大同废城》一诗录照“屠城”:“杀气孤城黯,颓墙血溅纹。黄沙三月草,白骨万家坟。”曾为明朝官员、时为清人的薛所蕴,模仿北魏王肃诗体《悲云中》泣诉心中之痛:“悲云中,千年雄镇一时空。青燐夜夜颓垣里,殷红血涨桑乾河。”清顺治进士刘国钦于公元1651年《再入云中》:“临风自啸顿忘言,重游踏破云中城……月下漏声滴夜半,断鸿空逐亦茫然……丘墟花柳怪冤魂,颓垣一片添寂寞……十室九空遗民老,飞鸟仍如鳞集时。危楼影照斜阳里,剩有残阳影向谁?”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开创清代朴学风气,被誉为明清学问第一人。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喊出了中国人心底不屈的声音。康熙三年(1664年),顾炎武索性将姜镶反清、多尔衮屠城,祭为“国殇”,并以五言律诗记录了当时的物境与心境:“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先朝曾驻跸,当日是雄藩。彩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一逢三月火,唯吊国殇魂。”恨不能“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反清勇将、文学家屈大均,看到躺在多尔衮“屠城”血泊中的大同城,仰天“感叹”:“杀气满天地,日月难为光;嗟尔苦寒子,结发在战场;为谁饥与渴,草履践严霜;朝辞大同城,暮宿青燐旁;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大同博物馆现存一通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石碑——《重修大同镇城碑记》,凿凿然记述了多尔衮“屠城”惨象:“盖以楚猿祸林,城火殃鱼,此亦理与势之所必至者。睇此芜城,比于吴宫晋室,鞠为茂草,为孤鬼之场者,五阅春秋。”屠城15年后,秉康熙御旨,大同于华严寺西北角建起一座圆通寺,以超度屠城冤死亡灵。节外生枝的是,《重修大同镇城碑记》落款名单中引出一位特殊人物,乃《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祖曹振彦:“襄平(今辽阳)曹公讳振彦。”多尔衮杀戮大同其时,曹振彦与儿子曹玺披肝沥胆,冲锋陷阵,皇帝遂以“慎以持躬,敏以莅事……官常彰廉谨之声,吏治著循良之誉”褒奖,并授其妻为“诰命夫人”,赏功大同大东街一处四合院豪宅,街内有巷名曰“曹家巷”。知府大同之后,满目惨状撼震良知,曹振彦请旨免去大同三年钱粮征税,整修城池,安抚百姓。四年后升任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运使,遂成“钟鸣鼎食”一时富家。《红楼梦》是一部曲折反映一个华丽家族由盛到衰的变迁史,其“甄士隐”隐秘的正是上述这一段史实。《红楼梦》荣府宗祠门刻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第六回中凤姐对一进荣国府的刘姥姥笑道:“不过借赖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罢了,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第七回里尤氏数落焦大:“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难怪焦大胆敢撒泼指着贾蓉鼻子醉骂:“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曹雪芹取“焦大”之名,暗含“交大同好运”之意,并索性将大同敬称为“榆荫堂”。而大同方言,“炮燥”、“将就”、“营生”、“那厢”、“滚水”……在《红楼梦》里撒落如珠。乃至贾母之婢“袭人”的名字,也仿佛取自大同方言。“这姑娘生得真袭人”,此乃大同人夸赞女孩的惯常用语。《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说:“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至交。”迎春所嫁夫婿,名孙绍祖,其祖上孙有光,曾与曹氏父子并肩有功于多尔衮屠斩大同城。曹氏父子离开大同时,将皇上所赐豪宅留赠孙家。孙有光之弟孙思克后与曹玺一起作了清宫侍卫,孙思克之妹被选为康熙皇帝的保姆,并嫁与曹玺作妻。曹孙两家遂联姻为一时豪门贵族。大同府既是婆家之地,想必迎春姑娘一定曾到塞上住留几度时光。大同既是曹氏家族发迹之乐土,且为佛教圣地,佛音梵韵弥漫了《红楼梦》,使之同时成为一部文学化的“佛书”。又因碑碣曹振彦姓名之前刻有“襄平”字样,便使曹雪芹出身何地有了分晓。名花有主,至此有关曹雪芹祖籍的论争偃旗息鼓,尘埃落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顺治八年(1651年)“大同还治”(多尔衮屠城后,大同府移迁阳和府,这时重新回归大同),古城渐渐复苏,屋舍店铺次第而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克北京,慈禧身着蓝色夏布衣衫,扮作乡间农妇,徒步仓惶离宫,于8月30日奔至大同。大同府县官员,塞上黍子一般,头颅低垂,齐刷刷跪于东门外御河岸迎驾。慈禧、光绪下驿车,换官轿,从和阳门入城,朝总镇署绣楼而来。沿城看到这座北方军事重镇,城墙宛在,角楼威然,街衢规整,市面繁华,慈禧悬在嗓子眼的心缓缓落下。忽地,一座木制楼阁扑入眼帘,楼匾庄严,赫然醒目三字——太平楼。 慈禧长长吁一口气,脱口一声:太平了,总算太平了!“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月,一支由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作家、诗人冰心,社会学家雷洁琼,人类和民族学家吴文藻,历史学家顾颉刚,经济学家陈其田,考古学家容庚,翻译家文国鼐,摄影家赵澄组成的精英小分队,从北京经大同抵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采风考察。时任山西骑兵司令赵承绶和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分别在大同和呼市为之设宴接风。繁星春水,华彩丽章。这一以奋然自觉担当为己任的高端“平绥文化之旅”,成为中国现代人文史上一段传奇佳话。这批文化精英,著作了一篇篇有关大同的珍贵诗文日记、科考报告。随了历史镜头的回放,清晰响起他们深情如歌的画外音:在大同,便够你逛个十天八天,逛个心满意足,还使你流连徘徊,不忍即返……美丽的楼兰古城,活在美丽的传说中;神秘的尼雅古堡,飘拂在神秘的神话中;千年古都大同,吐纳呼吸着人间烟火,风姿绰约在今日地平线上。“风起于青萍之末”。21世纪早春,塞上古都大同,刮起一场古城修复与保护的浩荡惠风。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清真寺、纯阳宫修葺一新。云冈石窟前曾经散落的村庄搬迁一空,密林深邃、一步一景的云冈大景区神话般摄入人们眼帘,佛光大道,祥云飞渡,山堂水殿,林渊锦镜……;华严广场宏然幅展,空灵诗质;法华寺宝瓶状的白塔芳容绽露,光照人间;湮灭百年风尘的明代古城城墙,穿越万重雾霭现身崛起:角楼、望楼、箭楼、瓮城、月城、护城河……;一处处残破剥落的四合院,正在古都修复的春风里找回遗失的容颜、年华与记忆。到处是一片喧腾到处生长着希望“一切翻了一个个儿一切又好像从新开始”……
大同法华寺门前有一株古槐,岁近千年,浓荫匝地。夏如云蒸,秋若禅静,人们敬为神灵。忽有一春,绿芽未发,恍似冬眠。时隔一年,古槐老树新花,枯木逢春,树腰之间,树底根部,枝条丛生,万叶争翠,行人见之,皆肃然称奇。“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大同古有凤城别名,有凤来仪,“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同这座千年古都,山重水复,渡尽劫波,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多难必兴。这当儿,何处传来一曲童声合唱——走过西口望草原桑乾河水连北京黄花开时一片片金荞麦收来三道道棱内外长城保平安平城凤城是乳名胡服骑射任驰骋白登之战和亲颂北魏京华创辉煌辽金陪都续光荣游牧农耕中华情人间和谐唱大同
好长啊,分段看
缺钱?宜人贷贷款,月费率可低至0.78%,可快至30分钟到账!「宜人贷」贷款,是宜信旗下信用贷款服务平台,让信用变价值,立即注册!
第二章 火焰在路上行走每逢寺内有佛像塑成,京城便会揭开一幕盛大欢庆:出像之日,千骑开道,万乘护拥;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丝竹杂技雷动,梵乐法音四合;僧人跳金刚舞,善男信女叩拜;太皇太后和皇上散花,万人空巷一睹真颜……我们一路歌唱从印度河,从阿尔菲奥斯河远道而来……
印度佛教袈裟,像一片祥云,镶着大乘小乘的金边,于东汉时期由西天飘落中国,在北魏平城时代,化成一座灵岚秀雾的峰岭。“未成曲调先有情”,“梅花未动意先香”。“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佛教东渐途中,丝丝然氲氲然不断注入中国本土的儒道元素,汇涌到北魏,赢得皇权青睐,帝佛相拥,会心而笑。藉此,以平城为转折,佛教找到一条中国化世俗化传播道路。这一切的标志,便是包括云冈石窟在内的北魏京都平城。
人说北魏是一个佛教王朝,平城则是一座盖世佛城。禅林巨嬖,紫气花团,故大同有佛国龙城之盛誉。“雕饰奇伟,冠于一世”的武州山灵岩石窟寺之外,尚有享誉“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七级佛塔;蔚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而静轮宫“榭台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皇舅寺五层佛塔,宝相庄严,塔内青石造像,金银装点,光华万道。每逢寺内有佛像塑成,京城便会揭开一幕盛大欢庆:“出像之日,千骑开道,万乘护拥;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丝竹杂技雷动,梵乐法音四合;僧人跳金刚舞,善男信女叩拜;太皇太后和皇上散花,万人空巷一睹真颜。”正是:楼台烟寺绕云彩,更有梵音真天籁。冠世灵岩万佛堂,众生芸芸京华来。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二千余人”。僧侣成群,袈裟光耀,若“火焰在路上行走”。全国寺院6478所,僧尼近8万人;到北魏正光年间,“略而计,僧尼大众二百余万”。《魏书》称:“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京都兴佛,举国造像。北魏佛教流衍之势,一如春波荡溢,芳草天涯,既蓬勃于平城,风行于洛阳,亦蔓延敦煌、麦积山、天龙山、响堂山。五台山佛光寺、清凉寺、灵鹫寺(今显通寺),浑源悬空寺,灵丘觉山寺,交城玄中寺,朔州崇福寺千佛石塔,沁县红砂岩造像……纷纷营造,盛况空前。今发现山西沁源县石窟雕像群、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西部苏默尔图阿尔寨山石窟建筑群——“草原云冈”,都是北魏佛教文化珍美遗存。沿108国道,穿滹沱河谷,入五台山界域,有一座名字好听的村庄——公主村。村里有一座寺:公主寺。该寺建于1500年前北魏,乃五台山创寺最早佛寺之一。公主何许人?北魏孝文帝诚信公主是也。孝文帝亲旨为削发而尼的公主建寺,并金口玉言,赐名:公主寺。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乃文殊菩萨道场。分别成书于唐高宗永隆、弘道年间的《古清凉志》及后唐同光、天成其时的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皆录记有文殊菩萨弘化五台山及孝文帝舍山创寺传说:孝文帝巡幸至此,遇一老僧乞求,望能将其坐席下的土地赐用于建寺。孝文帝应声未落,老僧身下坐具晃然动将起来,若莲花盛开,且越铺越大,直至绕山五百里,遂有今日五台山阔袤之境。孝文帝先是一惊,随之便笑出了声。原来,老僧者乃文殊菩萨化身是也。佛光寺坐落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腰间,坐东面西,依山而建。从北魏到隋唐,佛光寺古刹钟声,祥云瑞气,道场炽盛。孰料唐武宗点一把灭佛之火,佛光寺一夜间砖木尽焚,光华顿息。现存东大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殿内唐代彩塑、壁画、墨书题记与建筑,并称唐代佛寺遗存“四绝”。殿内众佛像间,一尊仕女塑像,挽住人们的目光。此塑像民间传为武则天之身,后经梁思成、林徽因实地考察破解,原为大殿施建者佛门女弟子,所谓“佛殿主宁公遇”者。林徽因感其高行大德,特地与之合影留念,并不无真诚地说,多么愿意塑一尊自己的像于这里,陪伴宁公遇守护佛光寺一千年一万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高举北魏王旗,率众由大同向洛阳南迁。队伍中百名巧工艺匠,一路行进,一路雕凿,开辟了一条佛教艺术尤是石窟雕刻长廊。北大考古教授李零曾沿昔日梁思成考察山西路线图记道:南北朝时期,北朝佛教艺术从大同到洛阳是一条传播线路(南北线),从长治地区到河北和山东是一条传播线路(东西线)。峰峰一带的响堂山石窟,还有远至山东的摩崖刻经,都属于后面这条线。隋朝“定慧双修”新型格局,唐代佛寺葱茏蔚为壮观,皆一脉根系于北魏佛业之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南朝梁代佛像,既有中国样式,又有印度笈多风格,后者便是由北魏平城传输而来。
《旧唐书》载,天授二年(691年)四月,武则天颁布法令,规定佛教优于道教之上:“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像,作为菩萨,女性容态鲜明,且“方额广颐”,象征武则天,有碑证言: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欲造浮图大像,需钱数百万,诏令天下僧尼施钱以助,宰相狄仁杰一旁力谏:“佛教本以慈悲为主,明主理应宽徭免赋,方可致万事太平。”武则天开明纳谏,乃止。劝谏与纳谏,乃中国古代君臣之间一种独特沟通方式,是中国封建王朝一条“民主”对话渠道。《邹忌讽齐王纳谏》《谏逐客令》《谏太宗十思疏》……谏,几乎就是古代一种特殊文体。能否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近君子,远小人,是对封建帝王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明君与昏君的一道重要分界线。纳谏,需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需有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样的雅量。武则天读到骆宾王讨伐她的檄文,并没有勃然大怒,却是一副欣赏的样子 ,“入门见妒,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令武则天面有得意之色。及至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女皇竟失声惊呼:此文何人所写?安得失却此人!日,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播出一期节目,介绍保存于北京海淀区聂各庄乡车耳营村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北魏太和造像”。石破天惊——三天之后,公安机关接到报警,佛像被盗。日,《北京青年报》显著位置刊登新闻:魏太和造像失窃案最后一名逃犯被抓获归案……佛像高近两米,百十公斤,罪犯盗时碎其六瓣方才得逞。太和造像底部刻有字样:太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阎惠端为皇帝太皇太后造像。这皇帝即为当时执政的北魏拓跋宏孝文帝,太皇太后便是拓跋宏的祖母又是乳母的冯太后。冯太后虽为汉家之女,却是一位北魏传奇皇后。其为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祖父冯弘(字文通)是北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国君。北魏吞并北燕,不满十岁的冯太后作为降臣之女被掳至平城皇宫。冯太后天资聪慧,机敏伶俐,熟谙宫廷机关内幕,不久被选为文成帝拓跋浚的贵人;14岁时因铸造金人精致祥瑞,在众贵人中脱颖而出,竞选为文成帝皇后。文成帝之子献文帝拓跋弘被立为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宫禁,其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太后遂作了献文帝的乳母。文成帝英年早逝,24岁的冯太后辅佐12岁的献文帝打理朝政。数年后,冯太后逼迫献文帝让位于献文帝之子、年仅5岁的孝文帝拓跋宏(有说系冯太后私生子),自己垂帘听政,遂以北魏女皇威仪,叱咤风云。“四季之美尽在晚秋”,“独留青冢向黄昏”,公元490年9月,冯太后驾崩,葬于平城方山永固陵,孝文帝尊谥其为“文明”冯太后。镇压丞相乙浑叛乱,主政云冈中期工程,扩建平城皇都,描画太和改革。承吕后、启武则天的一代杰出女皇——如此评说冯太后,历史定会默然赞许。北魏《晖福寺碑》,将冯太后与皇帝并称为“二圣”“二皇”:我皇文明自天,超世高悟……太皇太后圣虑渊详,道心幽畅……”故“择形胜之地”,“为二圣造三级佛图各一区(躯)。”公元397年,北魏占领了蓟城,即现在的北京城。郦道元《水经注》:“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当时蓟城仅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北魏太和佛像发现于北京永定门一带,《光绪顺天府志》:“光绪六年(1880年),通州张云翼访得之。”光绪获知,即命有关部门将佛像运往西山,并拨款为之建立石佛殿,差专人看护。《妙峰山琐记》:(石佛殿)其处久远无僧徒,现一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姓姚者居守,庙以“石佛殿”称,不知有无寺庙也。这姚姓人家,原居安定门,系贵族出身,奉了护佛圣旨,举家迁到西山车耳营村。迄今,姚家传人已是第六代。姚氏一家佛心昭日,虔诚至极。由市民变为农户,无怨无悔。“文革”时为保护佛像,日夜轮值守在石佛殿,风餐露宿。专家修复佛像认定,太和造像所用材料属大同武州山石材。修复后的北魏太和佛像原真如初,现存首都博物馆。石雕之气正浓,铜塑风尚愈兴。北魏佛教造像形式多样,石窟之外尚有金铜铸錾。“兴光元年秋,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尊释迦牟尼佛铜鎏金坐像,高约20厘米,工艺精湛,佛相端好,惊羡无数目光。佛像背光处纪念明确: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北魏金铜造像,除京都平城之外,时以河北定州与山东青州为盛。北魏铸造金像风气由来已久,凡立皇后必令其手铸金人,成者为吉,不成则废,为北魏王朝一条钢性宫律。——后妃将铜液灌入工匠备好的模具,从而生成光华绽放的铜鎏金像。初,左丞相卫王仪等奏请立慕容氏为道武帝皇后,道武帝拓跋珪“从群臣议,令后铸金人,成,乃立之,告于郊庙”;“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刘眷女也。登国初,纳为夫人,生华阴公主后生太宗。后专理内事,宠待有加,以铸金人不成,不得登后位”;“明元昭哀皇后姚氏,太宗以后礼纳之,后为夫人,后以铸金人不成,未升尊位”。冯太后竞选文成帝皇后,正是因铸造金人抢占先机,遂力克群芳佳丽,赢得施展政治才华的第一块金砖。北魏京都平城的完整建成,绝非朝夕之功,于一夜间拔地而起,其经历了几代帝王薪火传递,“镜镜继照,灯灯相传”。与和平年间轰轰烈烈开凿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的云冈石窟相辉映,风生水起,出神入化,在古老而得天独厚的雁塞代地,巍然矗立起一座惊世骇俗、气势恢宏的世界城池。雕梁画栋昭日月,飞阁流丹绕春风。都城,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文明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防御外寇的物质屏障,更是其精神强盛的标志、象征和宣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而居其所,众星拱之”。一个雄心勃发的王朝,总是把百姓安居乐业视为国家长治久安之基础。《说文》曰:“城以盛民也。”《博物志》云:“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吕氏春秋·先识》:“地从于城,城从于民,民从于贤。故贤主得贤者而民得,民得而城得,城得而地得。”公元前1109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周公就在今洛阳西金谷园筑城,谓之“王城”,后又于20公里处的洛水之北筑城谓之“成周”。西汉长安城和洛阳城,在班固《两都赋》里,灵草冬荣,金石峥嵘。“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张衡继而作《两京赋》,激烈强化帝王将相的都城意识;左思《三都赋》竟然催生了一个中国成语:洛阳纸贵。北魏选址营建城郭,跋涉了一个由草原文明向农业文明过渡转型的艰难途程。猗卢“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什翼犍“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其“初定于灅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什翼犍此种担忧画出游牧民族首领普遍心理,《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诸将又复言于勃勃曰:“陛下将欲经营宇内,南取长安,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有所凭系,然后大业可成。高平险固,山川沃饶,可以都也。”勃勃曰:“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后,救后则击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此后经年,勃勃改变主意,高筑了闻名于世的统万城。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早先为后秦将军、胡夏天王,因称“帝王系天之子,其徽赫与天连”,遂更其名曰赫连。直至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北魏方“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同年12月改元天兴,“徙山东6州22郡豪门人杰2000家及高丽杂夷36署,百工技巧10万余口于平城”。自公元398年到481年,据《魏书》所计,仅万人以上徙民至平城即达10多次,人口逾150万。北魏平城从一开始便谱定了移民城市基调,演进到百万人口“国际大都市”,便迎来多民族引吭大合唱辉煌一幕。
拓跋珪登上平城舞台开启历史大剧第一出戏,即是筑城安民。后人有赋赞美:“池桑乾之水,苑秦城之墙。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武破六州之内,文宅山川之阳。”明元帝拓跋嗣即位短暂,却也于“辛亥,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北魏城邑形貌的完整塑成,特别是“北魏平城坊”的开创定型,无论怎样都基于太武帝。“婢使千余人,织绫锦贩卖,沽酒,养猪羊,牧牛马,种菜逐利”。绸缎丝滑,酒香清冽,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菜畦油绿,牧歌唱晚,人影忙碌,牛欢马叫,一幅多么富有世俗气息、生动沸腾的生活图景。——“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在京城内养猪羊、放牛马,是平城特有风情,与中国内地城市反差迥然。《魏虏传》还告诉我们,平城不仅设有掌管牛、马、驴、骡等牲畜的“驾部尚书”,同时设置管理南北两边州郡有关事务的南部尚书与北部尚书。——针对游牧民族与汉人生活习俗而设置“一国两制”模式,乃平城又一特色。之后的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也均在平城建筑史上,留下了各具千秋、诗意葱郁的创造。如献文帝皇兴年间(467—470年)于如浑水西侧建造三级石佛图,与如浑水东侧大道坛庙隔河相望。站在《水经注》漯水(桑乾河)之岸,看一河绿波“南经永宁七级浮图西,其制甚妙,工在寡双。又南远出郊郭,弱柳荫街,丝杨被浦。公私引裂,用周园溉长塘曲池,所在布濩。故不可得而论也”。拓跋珪所建新都平城,基于汉代平城县址。《水经注》有记:其水(如浑水)又南,屈迳平城县故城南;《史记音义》曰:“在雁门,即此县矣……魏天兴元年,迁都于此。”平城城郭在不断拓展扩大中,渐进而成。北魏泰常六年(421年)“发京师六千人筑苑,起自旧苑,东包白登,周回三十余里”。泰常七年,垒筑周回三十二里的平城外郭;一年后,“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北魏平城,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依层级,分为宫城、外城和郭城三个板块。北高南低,故宫城在北,外城和郭城依次绕宫城之南。宫城是皇帝理朝及皇亲国戚起居之所。“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北魏宫城筑建,潮涌两个波峰:从天兴元年(398年)七月始建到延和三年(434年)七月,共36年为第一波峰,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代。城内主要建有天文、天华、中天、天安、紫极、西昭阳、永安、安乐八殿;第二波峰从承明元年(476年)七月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十一月,共17年,主要建有七宝永安行殿、太和殿、安昌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太极殿六座宫殿。外城周长20里,郭城周回30里。外城之南,筑一片大型宅邸特供豪门贵族居住,《魏书·列传》:冯太后为嘉表张佑忠诚,特令建造甲宅赐之。“宅成,高祖、太后亲率文武往燕会焉。……备威仪于宫城之南,观者以为荣。高祖、太后亲幸其宅,飨会百官”。周遭30里的郭城,被3条大街平分为16个大的里坊。街坊间拓有9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是为9衢。东西南北四面,开设12个城门。郭内“悉筑为坊”,安置臣民。整个城市气象严整,布局井然。
中国历朝都城,共性特点有二:一是农业文化产婴。中国为农业古国,在人们印象与想像中,疆域辽阔,土地富足,因而都城村落皆沿地面大幅扩展。高墙大院,豪门深宅。二是皇权文化产物。《吕氏春秋》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皇宫以“深”显“秘”,营造威严氛围。飞檐翘角,金碧辉煌,三重九叠,曲径通幽,盘龙藏凤,垂帘照影。从秦汉长安到北魏平城到唐代长安再到北京紫禁城,一脉相袭。西方城堡则属神权产物,宫殿以“高”显神,极具夸张。如哥特式建筑强调神的万能,反差人之渺小。中国儒教、道教也曾试图与皇权分庭抗礼,怎奈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之元气大伤。佛教于北魏隆盛一时,寺院林立,僧侣云集,寺院经济空前雄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政治话语权。便有僧人私藏兵器,跃跃然欲与皇权试比高。可惜太武帝一旨令下,举国“焚寺灭佛”,佛教气焰骤消,难以抬头。之后稍有伸张,又经“二武一宗灭佛”打压,遂失去信心与勇气,再没有找回抗衡能力。至此,无论哪门教派,在中国皆臣服于皇权,以“礼帝即为礼佛”为旨,屈尊旁坐,甘拜下风。“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平城百年,北魏王朝兴建天文、天华等殿宇24座;西宫、东宫、宁宫等宫室15座;云母、金华等厅堂6座;蓬台、白台、玄武等高楼及台榭10座;凉风、临望、东明观阁3座;郊坛、方坛、五精帝坛道坛3座;东苑、西苑、北苑、鹿苑等苑囿4处;华林、永林、永兴园林3处;鸿雁、天渊等水池6道。此外还有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太学、仓库、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以及佛庙道观、天地山川众神祠堂。平城宁先宫下面立有两根石柱,《水经注》著者郦道元解释说,是从石虎邺城(今河北临漳)东门的石桥拆迁而来:“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亲所经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螭,甚有形势,信为工巧。”绕过这两根石柱,步入《水经注》所记的皇信堂和永固堂:“太极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台(白台)甚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国之图箓秘籍,悉积其下。”永固堂“四周隅雉,列榭阶栏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跌,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北魏平城时代,生态环境天然如初。其天高蓝碧,云静生白,绿树荫茂,花草鲜丽,皆因水源丰沛,湿漉潮润。桑乾河、武川河、御河、饮马河、万泉河、神泉河、青龙泉、清水泉……曲径分叉,回环盘绕。时至清代,一些诗人游目骋怀于大同,或“柳港泛舟”,或“柳港题诗”:“柳寺城南日午钟,浮图映带九芙蓉”;“迎风柳眼千条绿,向日葵心一半红”。据清道光年间大同知县黎中辅记说:“元魏时,由东郊御河水通西关,谓之柳港。两岸楼台相接,笙歌载酒,游艇如织,旧八景之一也。”曲水穿城,清流绕郭,是中国古都一道水景。无论邺城,无论平城,及至元大都。元大都流转两大水系:高粱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漕运;金水河、太液池勾连的宫苑水道。及至上世纪50年代,大同御河四季流水潺潺,浪花飞溅,桥孔内水深约1.3丈,流速每秒1.2丈。御河东望有文莺(瀛)湖,俗名小东海——“谁言西北少平湖,偏有文莺入画图”;“十里莺啼啼不住,绿荫深处又渔歌”。渐渐然,御河干涸,文莺湖枯竭,大同地区曾经波光粼粼的河流水泊,大都不翼而飞,杳无影踪。“我知道河流 / 我知道那天地般古老的河流 / 它们比人类血管中流淌的鲜血更为古老 / 我的灵魂变得和河流一样深邃 ……”美国“黑人桂冠诗人”兰斯顿·休斯河流一般轰鸣的吟诵,常常海浪般拍打我心胸的岸壁,尤在夜深人静时分。
走过天南海北梦里总是亲亲故乡即使没有了爹娘也想着那片无声的土地想着那条脐带般牵魂连心的河流我知道,我知道河流,那灌溉我们生命的河流,跟随在我们身边日夜歌唱的河流,一条一条,银鱼一样正离我们远去。没有了河流,日子就缺少了诗意,缺少了欢乐浪花;生活就缺少了畅美曲线,缺少了生命的灵动与灵性。灵芝冰清雪是本,莲花玉洁水为根。河流是地球最早的生命元素,中非波桑歌人传说:太初只有黑暗、水和伟大的天神奔巴。一天,奔巴胃病发作,首先呕吐出太阳。太阳灼干了一部分水,留下大地。接着,奔巴又吐出来月亮、星辰和一些动物:豹、鳄鱼、乌龟……最后吐出来的是人。就像希腊神话信奉海神创世说一样,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玛雅人这样描述创世情境:那时只存在海洋、天空和造物主。造物主创造了土地、山岳、树林和大多数动物。但他不快活,因为没有赞美者。动物不能说话,于是才创造了人类。“第一位哲学家”、古希腊泰利斯宣扬:水是万物本原,是万物之魂。世界万物皆赖湿性滋养,所以物质的种子,皆以潮湿为本性。泰利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声音更为洪亮:人是从水里的动物变化而来。温度升高,气候异常,物种灭减,都可在水那里找到科学而权威答案。水决定生命的温度,温度决定人的健康,决定世界万物的生死存亡。水是空气调节剂,调谐着宇宙间的温度与湿度,影响着人类的情绪和心态。当代人心境浮躁,焦虑,纠结,易怒,中医说肝火旺盛,皆与干燥紊乱的气候有关。人体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别应为摄氏36.5度和14度,升至一定高度,世界就可能重新洗牌,面目全非。乞力马扎罗雪山,已经大面积融化。雪山消融,还会有雪莲盛开?还会有雪域奇观?“泉水从山上下来。老树说:我看你很忙。可以停一停吗 ?泉水问:你有什么事?老树说:请你帮助我,我渴得很。泉水跑过老树根下,对老树说:现在你不渴了。再会吧 !( 叶圣陶编《开明国语课本》)”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缺水,令天上的云彩也变得稀薄,颜色没有从前那样鲜亮了。这些年,草原上空的白云瘦了许多,不再像肥硕的羊群那样绵绵滚动。缺水,使得一些曾经绿草丰茂的地域,眼巴巴被光裸和荒芜覆盖,而一任沙漠得意地吹着呼哨狂舞蔓延……缺水,常常令北方因无雪之冬陷入寂寞与困惑。中国北方,冬天大雪丰收,一如江南稻花飘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战罢玉龙三千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中国24节气有大雪小雪两个席位。飞雪迎新春,瑞雪兆丰年。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追月,那一定是好年景的吉象。民谚说“一腊三白”,而今落一场像样的雪,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地球,宇宙间一朵最美的花,只是缺了水,地球之花也会枯萎凋谢,像秋风里飘零的一瓣黄叶。中国曾经美如神话传说的楼兰,最终成为了被沙漠掩埋的永远的传说神话,水源破损是大自然法庭最严正的指控。当年,恩惠楼兰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像一柄折扇,打开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公元4世纪后,楼兰突然香消玉殒,坠若流星。公元630年前后,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享誉“东方庞贝城”的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 或许楼兰的消失震惊和警示了西域另一座古城尼雅,于是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森林保护法”。美国刘易斯·托马斯长歌一曲《细胞生命的礼赞》:“站在月亮上远望地球,让人惊讶得敛声屏气的是,它活着……看上去,地球就是一个有组织的、自成一体的生物……”是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生命,其水脉犹人之经络,其造水功能如人之造血功能。涌泉之溪非同季节之河,地表雨水蒸降与地球内部水系结构,虽互不绝缘,却终究属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中医之道切中地球之脉。肆意建筑,疯狂采掘,令地球经络阻断,遍体鳞伤。“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人类采掘地球里的所谓金银铜铁,无异于伤及人体的红血球白血球。昔日井筒,舀出一瓢水转瞬间即可溢满补平,如今水位日渐下降,必有探底穷尽之时。水匮乏与水污染,仿佛两把悬浮在达摩克利斯头顶的利剑,寒光刺目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今日非洲,每年有多少花样儿童,像春苗刚刚伸展绿色手臂,绿色希望,就被缺水的利爪摧折掐断。而名目繁多的化学污染,更使地球母亲毒素浸淫,痛不欲生。楼兰的消逝是可悲的,可怕的是整个人类正在滑入楼兰怪圈。——任何黄金和白银、翡翠和钻石,在水的面前,都将黯然失色,一文不值。“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当河流成为传说的时候,人类距离挽歌响起还有多远?!美国物理学家普·巴克实验证明:一粒一粒堆沙子,堆至一定高度,即使落下一粒,也会导致整个沙堆坍塌,那情形正如阿拉伯谚语所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有句诙谐的话: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法国有一则幽默:伦敦有个皮鞋匠,手工皮鞋做得格外好,只是交货日期略微显长。一个顾客就抱怨说,上帝造一个世界才花7天,你做一双皮鞋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皮鞋匠把顾客拉到窗口,指着外面说:“你看看上帝造的这个世界,再看看我做的这双皮鞋……”这上帝不是别人,正是人类自己!一堵倾斜的墙,所有人都不希望其垮塌,可它毫无悬念地倒下了。极富讽刺意味的是,散落的零砖碎瓦上,印有现场每个人的指纹。
玛雅人关于太阳第五纪的预言,令人心生恐惧。而我宁肯理解为是对人类糟蹋大自然的另类警示与黑色幽默。生命有尽而宇宙无涯,以有限之胃去贪欲宇宙浩瀚之广,是人类一个致命之伤;人类层出不穷而地球终究有限,以一星之体,承载人类无限索取,是地球一个无言之痛。黑洞般欲望驱使下,人类将上帝播种的欢乐,践踏如暴风雨摧残过的荷塘。赫拉克利特远见卓识:“按照自然行事,就是真正的智慧,就是道德。”贝克莱一语破的:“上帝的宗旨就是自然规律。”“假如我们所有的人都能严格按照自然的要求生活,我们的生命就能像宇宙万物那样的永恒”,罗素说这句话时,我看见,他目光忧郁,眉峰锁满悲戚与无奈。夜读“克里希那穆提”,眼前浮现一幅N维图像:一滴水,倏然发现河流奔错了方向,它大声呼喊:“回来,不是那边,是这里……”但是,它的声音被大河汹涌的呼啸淹没了,吞盖了。一滴水,一颗琥珀色的泪珠,在历史眼角沉重挂着智慧与光芒……动物对地球亿万年管理是成功的,是人类使大自然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尤其工业文明,一个社会怪胎,冠之以“文明”,实乃对文明的讥讽与亵渎。安东尼·吉登斯将工业文明开创的“现代世界”,论为人类文明“大断裂”的标志:它绝非任何一种人类文明形态和传统(比如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与延续,却是“上帝发错了牌”的唯一注释——军事暴力和伪科技非科技掠夺所造成的世界“失序”……卢梭与休谟一唱一和,问诘社会痼弊之因。前者说,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后者道,财产是导致社会产生“纷乱”的主要根由。人类有理由怀念最人性最和睦的童年时光;有理由谴责私有物,是这一魔鬼,催生了“我的”降临,改变了人类公共性质,让狭窄的方向和道路取代了自由与辽阔。姓氏、家族、等级、疆界……完美的整体破绽成碎片,叶脉般平等和谐的关系断裂,混乱冲突的烽烟四起,人类陷于痛苦与悲伤的泥沼。若不从每个人自身觉醒,任何试图改变,都可能是一种枝蔓意义上的逃避,从一扇苦难之门,转入另一座苦难之屋。“子规夜半犹啼归,不信东风唤不回”,人类发出一浪高一浪的强劲心声——天下大同,世界大同。希冀在终极层面上,让世界,让生活,洒满童年时代那样美丽的阳光。
世界宗教会议《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着一个根本的危机:一场发生在全球经济、全球生态和全球政治中的危机……对于种种新的挑战,有太多的回答已过于陈旧”;“我们的星球继续在遭受无情的掠夺。生态系统的崩溃正在威胁我们。”来自全球的1575名科学家于1992年同声发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约旦学者哈桑王子呼吁重新定义贫困:“应当从人类生活条件,而不是物质财富的角度。”不,如此定义,仍属隔靴搔痒,地球资源减少及受损程度,才是贫困的最后结论。讨论全球化是重要的,但正视“人与地球关系”,确立“天人合一”思维比重要更重要。“天道精微,四时密致”。社会法律与自然法则一旦牴牾,人类必须放弃自身利益与尊严,无条件捍卫地球的神圣性。地球是所有生命须臾不可游离的依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纵有诺亚方舟可乘,宇宙间能觅第二颗蓝色星球?可有和平鸽翔飞,橄榄枝鲜绿?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说到根子上乃文化危机。文化,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维度的指向与牵引。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出现在古代文明先进的中国,却发生在了当时文明相对并不发达的西方?答案:中国压根不会将自己的生存快乐,建立于大自然痛苦之上搞什么“工业革命”。中华民族的文化信念在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西方价值观孵化的工业革命,锋芒直逼大自然,暴力索取,贪婪征服,带给生态环境以累累创伤。而中国,奉“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为宇宙大观,追求天人和美,对大自然充满人文关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流贯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包括阴阳五行,儒道精神,充溢着丰沛的东方文化气息。即使火药,也只用于制作迎春的爆竹,以点燃生活诗情,烘托节日气氛。真科学与伪科学如何甄别检验?——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进步。“机器工业的经济强迫工人服从,它对企业家的力量也毫不逊色。双方都变成了奴隶,谁也不是机器的主人,它第一次积聚起自己神秘的力量……西方的工业改变了其他文化传统的走向。经济生活的潮流冲向煤炭王座和各种资源的广大产地。自然日益枯竭”,而“1789年以来,银行和交易所已经从空前增长的工业的信用需求中发展成一种力量,并且它们将成为唯一的力量”,但是“金钱已经走到了尽头——金钱和鲜血的冲突——已迫在眉睫”。这将是西方文化最后的历史阶段,也是斯宾格勒前瞻的《西方的没落》。只有中国的伦理思想,才是纠正西方偏斜失衡的法宝!——李约瑟幡然醒悟道。“人们会打开紧闭的门窗向外张望,今日的春天是否寂静?明天的春天是否会寂静?”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潜入“海风的下面”,酿成一部《寂静的春天》文学作品,发射一枚惊呼生态环保的绿色信号弹,催生了“世界地球日”的设立。因其与牛顿、爱因斯坦一样伟大,遂获得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奖“总统自由奖章”。不要说改变大自然大自然已足够美丽丑陋或许是我们自己不要滥用改变这个动词大自然已足够经典改变应当是我们自己歌德表情凝重,声音略带沙哑:大自然从未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恩格斯手里躺着一棵枯黄的小草,他摇着头喟叹: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夜深沉,是谁弹响波兰女作曲家巴达尔泽夫斯卡18岁谱写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何处传来圣诞歌曲《平安夜》:“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1816年一个神圣之夜,奥地利一个乡村小教堂管风琴坏了,教堂神父与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怀着一颗“圣善”之心,应急创作了这首歌曲。)我知道河流,我知道人类只有在河流的歌唱声中,才能找到安宁与幸福……风舞春柳千叶翠,雪飞腊梅万枝春。鼎盛之时的平城,青墙万仞,方正如磐。宫城森严,气象浩然。里坊井织,寺庙林立。仙山琼阁,风华绝代。“至于春风动树,则兰开紫叶;秋霜降草,则菊吐黄花”。西有武州川“叠嶂峥嵘而西去,长河浩渺以东来”,灵岩石窟寺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隔水相望,便是耸立如轴的郊天坛,郊天坛下有刻录《五经注》和北魏“国书”的“碑林”,金镂石刻,布列如阵。《五经注》与北魏“国书”系崔浩所著。崔浩是汉臣在北魏王朝参政议国的领衔人物,深得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垂青。拓跋焘令其修撰北魏国史,“务从实录”。崔浩秉笔直言,如实道来,书成刻于碑石之上。拓跋鲜卑群臣看后却以其暴露丑化族人为由纷纷上书,拓跋焘恼羞成怒之下,将其斩杀并株连九族,史称“国史之狱”。——用之则瓦砾生辉,弃之则金玉失色。谁执掌了政权,谁就掌控了话语权,获得历史文本书写权和删改权。郊天坛之西、碑林旁边,是明元帝所筑皇家园林之一的西苑苑囿。苑内珍禽异兽,虎啸猿啼。武川水“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西苑),溉诸园池。苑有洛阳殿,殿北有公馆”。东有“白登庙”,穆然宏壮,肃立如屏。白登庙系一组宗庙群建筑,据《魏书·礼志》,其有“三层之宇……方丈之室”,序次排列,错落有致。祭祀之日,丝乐如涛,香火极盛。庙旁是道武帝所建东苑。白登山之南辟有一片开阔地,为习武演练场。北有北苑,北魏皇室礼佛圣地之一,“神僧居其中焉”。鹿是北魏王朝眼里的吉祥动物,因其与拓跋氏在草原岁月里艰难困惑中遇到的“神兽”相像,故而他们在北苑养了一大群鹿,好生侍奉。又凿琢了一窟窟佛像,曰“鹿野佛图”和鹿野苑石窟。鹿苑内又建鸿雁池、鱼池、虎圈和宫殿,游乐、闲居、狩猎,众声交响,多彩汇织。“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若逢鹰隼之秋,羽猎之日,皇帝便率文武大臣浩浩荡荡奔围场抒情扬志,金戈铁骑,挽弓射雕,梦回马背岁月,尽展拓跋雄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借苏子瞻一首妙词,权作狩猎场面写照。北苑毗邻的方山永固岭,“南面旧京,北背方岭,左右山原,亭观绣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水倒下”。方山思远寺劲松傲柏,苍云翠雾,晨钟暮鼓,经声梵韵,与西边的灵岩石窟寺遥相呼应。岭下有“灵泉宫池,皎若圆镜”。有黄甲紫鳞,出没于蘩藻;有青凫白雁,沉浮于绿水。若遇外事活动,冯太后便与孝文帝邀约外宾泛舟于湖面,吟诗唱和,风雅扬飞,俨然游兴于江南水乡。南有明堂、大道坛庙、三级石佛图,及大片春夏之日云蒸霞蔚、喷彩吐艳的药圃。又分别从城北和城西引如浑水、武川水入城,蔚然一派“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春城”灵美圣境。明堂既是一组建筑群的总称,也为其中一堂之名。其特征是圆顶方体,寓“天人合一”之意,所谓“天道之堂”。《人间训》有释:“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回望半信史时代,就有周公在明堂接见各路诸侯的记载。明堂里面大有“名堂”。蔡邕《明堂月令章句》写道:“周人之明堂,飨功、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穿越到古代的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