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岛房价暴涨涨,为什么开放商拿地却变少了

昨日,公布了2016年和投资情况。去年的上涨幅度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销售也是创下天量,同比增长22%以上。就在这样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拿地的面积却变少了,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0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不是新闻报道开放商热情似火吗?不是天天都在出地王吗?为什么数据显示开发商如此冷静?而情况同样也不是很乐观,对比09-14年,一般增长都是两位数,而去年只有6.9%,这么好的形式下,房价节节攀升,难道脑子都秀逗了,有钱居然放着不赚?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国家土地投放面积减少。在的抢矿下,政府没有动机减少土地供应,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速度。最重要的是开放商的投资意愿极度下降!我多次写文章分析,已经陷入了“”衰退,手中持有现金,却不愿意投资,所以我们的特别是私人投资部分,呈现了断崖式的下的。企业也是如此,已经非常恶化了,基本上负债比例都在70%以上,平均杠杆3-5倍。而今年的房价暴涨,其实开放商有清新的认识,不可持续。所以都在控制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不愿意冒进。只要由涨转跌,那些裸泳的企业自然也就浮出水面了。客观理性*经济思维*一针见血*我不是小编,是小茶漫画最新评论我想一直画到白发苍苍,手牵手和老皮一起看夕阳。相关新闻统计局: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292亿 同比增9.1%
统计局: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292亿 同比增9.1%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2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1%,增速比1-2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2981亿元,增长11.2%,增速提高2.2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
1-3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1373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1-2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3914亿元,增长14.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4005亿元,增长7.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69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33241万平方米,增长2.2%。房屋新开工面积31560万平方米,增长11.6%,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2751万平方米,增长18.1%。房屋竣工面积23031万平方米,增长15.1%,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500万平方米,增长13.7%。
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7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增速比1-2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359亿元,增长16.7%,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0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增速比1-2月份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6.9%,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52.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35.6%。商品房销售额23182亿元,增长25.1%,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0.2%,办公楼销售额增长6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49.3%。
1-3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9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4%,增速比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销售额14600亿元,增长18.7%,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592万平方米,增长26.3%,增速回落6.7个百分点;销售额4372亿元,增长37.0%,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476万平方米,增长25.1%,增速回落11.1个百分点;销售额4211亿元,增长38.9%,增速回落10.6个百分点。
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8810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17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1643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3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84万平方米。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566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2月份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6892亿元,增长10.7%;利用外资74亿元,增长308.0%;自筹资金10894亿元,下降7.2%;其他资金17806亿元,增长27.1%。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0007亿元,增长27.0%;个人按揭贷款5538亿元,增长18.6%。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3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13,比2月份提高0.37点。
表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同比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土地成交价款(亿元)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
商业营业用房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亿元)
其中:国内贷款
其中:定金及预收款
个人按揭贷款
表2月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表3月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销售情况
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额
(万平方米)
1.指标解释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指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额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购置费等的投资。该指标是按照形象进度原则统计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额: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也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待售面积: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实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具体细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房屋施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多层建筑物的施工面积指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面积,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
房屋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土地购置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年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土地成交价款: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活动的最终金额。在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土地最后的划拨款、“招拍挂”价格和出让价;在土地二级市场是指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最后确定的合同价格。土地成交价款与土地购置面积同口径,可以计算土地的平均购置价格。
2.统计范围
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3.调查方式
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4.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要说明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遵循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以景气循环理论与景气循环分析方法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基准指标,选取了房地产投资、资金、面积、销售有关指标,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包含了随机因素,采用增长率循环方法编制而成,每月根据新加入的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国房景气指数选择2012年为基年,将其增长水平定为100。通常情况下,国房景气指数100点是最合适的景气水平,95至105点之间为适度景气水平,95以下为较低景气水平,105以上为偏高景气水平。
5.东、中、西部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60%!楼市行情不好,为什么开发商还敢拿地?|土地出让金|拿地|开发商_新浪网
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60%!楼市行情不好,为什么开发商还敢拿地?
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60%!楼市行情不好,为什么开发商还敢拿地?
2017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最严调控年,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全年的销售情况却创下历史记录,这样良好的表现也给了房企拿地的信心,所以即便开发商知道2018年的楼市调控不会有丝毫的放松,他们也敢大量的拿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前两个月里全国重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去年就上涨了60.5%,那么为什么开发商会在楼市行情明显下行的时候大量拿地呢?先来看看开发商的拿地情况吧,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前2个月里,全国50大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高达6452.3亿,与2017年前两个月的4019.2亿土地出让金相比同比上涨了60.5%。其中,杭州、北京两城的土地出让金超过500亿,其他包括苏州、武汉、广州、天津等14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00亿。就土地市场而言,2018年开年后十分火热。让大家奇怪的是,2018年已经被确认为了房地产的小年,政策不会出现丝毫的放松,事实上在前几天的时候还有城市加码了楼市调控,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开发商还敢大量的拿地?难道他们就不怕亏本吗?其实在笔者看来,道理很简单,因为越是调控的严格就越是拿地的好时机。楼市调控越严格,那么整个楼市就会显得越冷静,在楼市逐渐冷静的带动下土地市场其实也会出现一波降温,这时候开发商拿地的成本其实是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的。就当前的土地市场来看,虽然开发商在大量的拿地,但是土地的溢价率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按照现在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成交的土地中溢价率大概只有10%左右,远远的小于2017年30%的水平。溢价率降了开发商拿地的性价比就更高了,这样一来开发商自然愿意多拿地。另外,现在房地产的集中度在不断的上升,整个市场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的开发商需要拿更多的地来构建护城河,而小开发商为了不被市场淘汰也只能砸锅卖铁的拿地。如果不拿地,那么等到开发商储备的土地被消耗完之后,开发商就会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只能被市场淘汰,所以就算土地价格高,开发商也只能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一方面是拿地的性价比上升,一方面是开发商为了生存为了壮大不得不拿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出现2018年前2个月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60%的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在政策的调控下,为了楼市的走势已经逐渐清晰,所以开发商就算拿地也是拿那些优质地块,对于那些非优质地块的热情就没有那么高了。看房、买房、租房,上楼盘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