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涨,豆油和豆粕的价格关系跌,再次验证了,什么是顺势,什么

豆油期货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豆油期货是2006年获批的第二个商品期货品种,于日在正式上市。其主要用于烹饪、食品、工业及医药。
豆油期货豆油简介
豆油期货食用
。烹饪用油是豆油消费的主要方式。从世界上看,豆油用于烹饪的消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的70%。从国内看,烹饪用豆油消费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约占所有油类消费的35%左右,它和一起成为我国烹饪的两大用油,但是因天气炎热造成大豆产量降低从而造成豆油价格上涨。
食品加工。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豆油可以用来制作多种食用油,如凉拌油、煎炸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此外,豆油还被用于制造蛋黄酱等食品。我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12%左右。由于餐饮习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这一比例要高于中国,如美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国内豆油总消费的25%以上。
豆油期货工业及医药用途
豆油经过深加工,在工业和医药方面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工业方面,豆油经过加工可制甘油、油墨、合成树脂、涂料、润滑油、绝缘制品和液体燃料等,特别在制成生物柴油的需求方面增长强劲;豆油脂肪酸中硬脂酸可以制造肥皂和蜡烛;豆油与桐油或亚麻油掺和可制成良好的油漆。在医药方面,豆油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是制作亚油酸丸、益寿宁的重要原料。
豆油期货合约
豆油期货交割标的物
豆油是大豆加工的油脂产品的总称,豆油按其加工程度可分为大豆原油和成品大豆油。在我国,大豆原油(也称毛油)主要为工厂的,目前我国进口大豆油也全部是大豆原油。由于大豆原油具有贸易量大、品质均一、容易储存、与国际现货和期货市场接轨等优势,所以是比较适合进行期货交易的品种。
豆油期货交割等级
豆油交割质量标准
豆油期货交割质量标准以我国豆油国标为蓝本,项目设置、数值选取基本一致,同时对与发展情况不相符的个别指标及取值进行了微调。如增加了国标中没有但现货企业普遍使用的含磷量指标,并设计含磷量≤200mg/kg,将酸值由国标中的≤4.0mg KOH/g调整为≤3.0mg KOH/g。这样,国产大豆原油基本能够达到该交割标准;进口豆油在溶剂残留量等指标上有可能不达标。但是,经过简单加工,进口豆油完全可以满足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同时为简化合约,豆油期货不设等级升贴水。
豆油期货交割地点
指定交割仓库
按照豆油生产、流通的格局,豆油合约交割地设立于张家港上海、天津和连云港日照地区,其中连云港日照地区的交割库为非基准交割库,可以贴水50元/吨进行交割。张家港上海以及日照地区也是黄大豆2号合约、豆粕合约的交割地,这样的交割地点设置有利于黄大豆2号、豆粕和豆油合约间的套利交易和保值操作。
豆油期货交易单位
上豆油运输使用的罐车最小载重一般是10吨,大商所的大豆、豆粕合约的交易单位都是10吨/手。为了和现货市场接轨、方便跨品种套利交易,豆油合约的交易单位定为10吨/手。
豆油期货最小变动价位
最小变动价位是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的最小单位。大商所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与CBOT豆油合约接轨等角度出发,确定豆油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为2元/吨。
豆油期货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在豆油中,日价格变动在4%以上的概率不足2%,同时考虑到豆油期货与大豆和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豆油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确定为4%。
豆油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7%
为使最低交易保证金与涨跌停板相协调,大商所将豆油合约的最低保证金确定为5%,同时该规定与现有大豆和豆粕品种也保持一致。
豆油期货合约交割月份
1、3、5、7、8、9、11、12月
综合豆油消费、生产和进口的季节性特点和与豆油、豆粕的套利关系,豆油的交割月份设计为1、3、5、7、8、9、11、12月。与豆粕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一致,与CBOT豆油合约相比,大商所豆油合约少了10月合约、多了11月合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跨品种和跨市场交易。
豆油期货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十个交易日
最后交易日与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和豆粕期货合约保持一致。
豆油期货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第三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的规定与黄大豆2号合约相一致。
豆油期货交割方式
豆油的交割方式与豆粕合约保持一致,采用期转现和滚动交割等方式,厂库仓单和仓库仓单相结合的仓单流转方式,方便投资和保值。
豆油期货特点
(一)流通量大,商品率高。近几年,我国压榨、食品及饲料行业迅速发展,豆油产量、上下游相关行业规模及商品流通量都非常大。2004年,我国豆油年产量达到577万吨,其商品率在90%以上,这为豆油期货交易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豆油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对于众多的豆油生产、经销和消费企业来说,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套期保值是众多豆油相关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迫切需要。
(二)价格波动大。大豆供给、豆油消费的季节性以及豆油不易储存的特点,导致豆油的价格波动性较大。同时,大豆、豆油的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和配额政策对豆油价格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三)品种成熟,历史悠久。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950年7月就推出了豆油期货合约,多年来一直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交易量增长超过15%。2010年,豆油期货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农产品期货品种。
(四)具有国际性特征,与国际市场接轨。大商所上市的豆油期货合约标的物,无论是进口豆油还是国产豆油,只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都可以交割,真正体现了容纳全球豆油的国际性特征。
(五)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考虑到豆油与大豆、豆粕的关联性,大商所借鉴大豆和豆粕期货合约的风险控制的经验,并参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风险管理办法,制定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同时,为保证市场运行效率,在对市场风险管理量化中,考虑到豆油期货与大豆、豆粕期货的高度相关性,在相关数值选取上与大豆合约管理制度基本统一。如递增保证金单边持仓量起点设置为40万手,与大豆相同;豆油期货合约限仓数额与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保持一致等,方便现货企业,鼓励期货公司做大做强。
(六)交割方式多样,贴近,企业可以灵活操作。豆油期货采用期货转现货、滚动交割等方式,采用厂库仓单和仓库仓单相结合的仓单流转方式,符合现货流通习惯,便于企业灵活操作和节省成本,高效、快捷地完成交割。
(七)完善了大豆避险体系,实现品种间的套利操作。继大商所推出的两大成熟交易品种¾大豆、豆粕之后,豆油期货的上市,完善了大豆避险体系,从而为国内的油脂加工、贸易、消费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套期保值操作品种,可以实现品种间的套利操作,真正为企业提供避险的工具,为投资者发现投资机会创造了条件。
豆油期货市场
豆油的供给与需求
豆油期货国际市场
2004年世界豆油产量与棕榈油的产量相当,位居所有植物油的前两位。豆油贸易量占世界植物油总贸易量的23% ,居各类植物油的第二位。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2004/05年度四个主产国的产量占到世界总量的91%,从历史统计数据看,大豆主产国就是豆油的主要生产国,2004/05年度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的豆油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7%、17%、16%、17%,四国产量之和占世界豆油总产量的77%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产量也比较高,占世界总产量的8%。
世界豆油产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04/05年度与1993/94年度相比,产量增加了79%。在世界四大豆油主产国中,美国始终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但其占世界豆油总产量的份额已经由1993/94年度的35%下降至2004/05年度的27%;巴西豆油产量在1993/94年度至2004/05年度间增长了59%,占世界豆油总产量的份额保持在17%左右;在此期间,中国豆油产量增长了397%,占世界豆油总产量的份额由1993/94年度的6%增长至17%,2010年已经超过阿根廷成为第三大豆油生产国。
在世界豆油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世界豆油贸易量也不断上升。2004/05年度世界豆油的出口量达到933万吨,较1993/94年度增加193%。其中,阿根廷出口量增长很快,2004/05年度较1993/94年度提高了248%,占世界豆油出口总量中的比例也由30%提高至53%,世界豆油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日益巩固;巴西和美国的出口量也较大,2004/05年度上述两国豆油出口量占世界豆油出口总量的25%和7%。
从2004年至今,世界豆油进口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进口量增加很快,2004/05年度较1993/94年度增加了191%。变化最明显的是印度,在1993/94年度印度的进口量为2.9万吨,2001/02年度则达到135.8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9%。中国也是重要的豆油进口国,除2000/01年度和2001/02年度以外,中国在4/05年度期间的豆油进口量均占世界豆油进口总量的10%以上,2003/04年度中国豆油进口增加迅猛,较2002/03年度增加了1倍多。
从2004年至2010年之间,世界豆油的消费量一直保持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世界产销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之一。1996/97年度豆油消费量突破了2000万吨之后,2004/05年度豆油消费量提高至3193万吨。欧盟、美国、中国是豆油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豆油消费的明显特点是:主要的生产大国阿根廷消费量一直较低;中国是豆油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4/05年度较1993/94年度增长了327%,消费量增加了552万吨。
从豆油消费的区域特点来看,主要的消费大国是美国、中国、巴西和欧盟。另外,日本、、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费量也较高。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消费量都比较小。
豆油期货国内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国家,历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豆油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05年度豆油产量为577万吨,消费量为785万吨。2010年至2013年间,豆油市场比较活跃,市场价格变动较为剧烈。
我国是世界四大豆油生产国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豆油产量增长很快,从不足100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577万吨的水平。
年是我国植物油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产销出现缺口,必须依靠进口来缓解国内的供求矛盾。1990年我国政府提高了油脂定购价格,从而刺激了大豆生产和豆油加工业的发展。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后,大豆加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国内豆油产量提高到80-100万吨。随着进口大豆数量的增加,我国可供榨油的大豆数量明显提高,豆油产量增长很快,2004/05年度达到577万吨。
我国豆油的生产分布面较广,在上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我国豆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等大豆主产区。2004年以后的五年中,南方沿海地区兴建了很多大豆加工厂,它们大多使用进口大豆进行加工,其中江苏、山东、辽宁、广东等四省区是榨油能力最集中的区域。
我国大豆的人均产量较低,豆油一直存在供给缺口。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豆油进口量逐年增加,7/98年度曾经超过100万吨,而后逐渐稳定,2003/04年度,进口量近300万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豆油出口量很少,近几年,年均出口在5万吨左右。
从豆油进口的主要国家来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国豆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近几年,我国豆油进口量90%以上来自这两个国家,而美国对我国豆油进口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豆油的销售辐射范围主要受到费用的制约,其中运输成本是影响销售费用的重要因素。2000年来随着铁路运输费用的逐步降低,豆油的销售区域和辐射范围正呈现着稳步扩大的趋势。
由于销售价格越来越透明,中间经销商的利润越来越低,原有的贸易公司正逐渐淡出豆油的流通环节,更多的是大豆加工厂直接将豆油送达终端销售商或用户手中。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豆油消费量只有100万吨,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豆油消费增长很快,十多年来增长了近6倍,2004/05年度已经达到700多万吨,豆油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植物油品种。
豆油期货合约
CBOT豆油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豆油
交易规格 60000磅
交割等级 符合交易所规定的等级和标准(具体见规则附件)
最小变动单位 1/100美分/磅(6美元/张)
报价单位 美分/磅
合约交割月份 10,12,1,3,5,7,8,9
最后交易日 交割月份第十五个自然日前一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交割月份的最后交易日
交易时间 公开喊价:星期一~星期五 芝加哥时间9:30 a.m.—1:15 p.m.;
电子交易:星期日~星期五 芝加哥时间8:30 p.m.— 6:00 a.m.;
到期合约交易到最后交易日中午。
交易代码 公开喊价:BO 电子交易:ZL
涨跌停板幅度 2美分/磅(1200美元/张)(交割月之前两个交易日起无限制)
在美国,豆油的运输和储存都是用油罐进行装运的,一个油罐的容积是60000磅。为了体现这一流通特点,方便交割,CBOT把每张豆油合约设计为60000磅。
在,豆油和豆粕是大豆的下游产品,1吨大豆可以产出0.8吨豆粕和0.2吨豆油。CBOT在设计豆油合约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相对于大豆合约每手5000蒲式耳(相当于300000磅)的规格,将1手豆油的规格确定为60000磅,为大豆规格的1/5。
大豆原油具有品质均一、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等特点,在美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一般都是采用大豆原油。为了与现货接轨,CBOT把豆油合约的标的物设计为大豆原油。
合约中规定最小变动价位0.01美分/磅,每天波幅限制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2美分/磅,意味着市场参与者有400个价位可以选择建仓,与大豆一样,远高于小麦、玉米等品种,豆油期货的市场参与者可以获得比较从容的出入市场的机会,增加了市场深度,提高了市场流动性。
1950年7月CBOT推出豆油期货合约后,1987年推出了豆油期权合约。作为市场派生的子品种并与大豆合约密切相关的期货品种,CBOT豆油合约上市后受到投资者欢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CBOT最活跃的交易品种之一,在CBOT大豆品种系列中,豆油年成交量、持仓量所占份额均保持在20-30%。
CBOT豆油上市后,推动了套利交易的发展,大豆与豆油、豆粕等产品共同构成世界上少有的原料和加工产品组合,投资者充分利用豆油与大豆、豆粕期货价格的相关性,积极参与品种间套利组合交易,CBOT大豆压榨利润交易即是套利交易发展的结果。套利交易使市场价格更为合理,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与流动性。
豆油期货交易规则
(一)保证金制度
豆油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交易所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当豆油合约出现连续涨(跌)停板时,交易所将适当提高交易保证金。
1、豆油合约临近交割期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交易时间段
交易保证金(元/手)
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10%
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六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15%
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十一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20%
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十六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25%
交割月份第一个交易日
合约价值的30%
2、豆油合约持仓量变化时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
合约月份双边持仓总量(N)
交易保证金(元/手)
手合约价值的5%
按上述文字描述规则
按上述文字描述规则
按上述文字描述规则
3、当豆油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第N个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当日结算时,该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6%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6%的,按原比例收取)。若第N+1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第N+1个交易日结算时起,该豆油合约交易保证金按合约价值的7%收取(原交易保证金比例高于7%的,按原比例收取)。若某期货合约在某交易日未出现与上一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该交易日结算时交易保证金恢复到正常水平。
(二)涨跌停板制度
交易所实行价格涨跌停板制度,由交易所制定各期货合约的每日最大价格波动幅度。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各合约涨跌停板幅度。
豆油合约交割月份以前的月份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
新上市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一般月份涨跌停板幅度的两倍,如合约有成交,则于下一交易日恢复到一般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如合约无成交,则下一交易日继续执行前一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
当某合约第N+2个交易日出现与第N+1个交易日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第N+2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暂停交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强制减仓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三)限仓制度
交易所实行限仓制度。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
当豆油一般月份合约单边持仓大于10万手时,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不得大于单边持仓的20%,非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不得大于单边持仓的10%,客户该合约持仓限额不得大于单边持仓的5%。
当豆油一般月份合约单边持仓小于等于10万手时,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为20,000手,非经纪会员该合约持仓限额为10,000手,客户该合约持仓限额为5,000手。豆油合约进入交割月份前一个月和进入交割月期间,其持仓限额为:
交易时间段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客户
交割月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起 8,000 4,000 2,000
交割月前一个月第十个交易日起 4,000 2,000 1,000
交割月份 2,000 1,000 500
套期保值头寸实行审批制,其持仓不受限制。
豆油期货合约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1,3,5,7,8,9,11,12月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第3个交易日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交割质量标准
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上市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豆油期货国际供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日公布的全球油籽供求预测,全球12/13年度油籽产量预测为4.669亿吨,较上月预测增加11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预计2.695亿吨,略微上调10万吨,其中巴西大豆产量上调量略超过阿根廷产量下调量。
  因巴西中西部适宜的气候,预测巴西大豆产量增加100万吨至纪录水平8350万吨。由于近几周持续干旱,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300万吨,较上月预测减少近100万吨。
  预计美国12/13年大豆压榨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达到16.15亿蒲式耳。由于大豆压榨量上升,豆油产量上调,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25亿蒲式耳,下调1000万蒲式耳。
  由于销售好于预期,美国豆油出口量较上月上调1.5亿磅,预计美国12/13年度豆油出口量为23亿磅。用于甲基脂的豆油消费量没有变化,尽管市场年度第一季度用量相对较低,未来几个月使用量会扩大。美国豆油期末库存上调1.25亿磅,预计为16.65亿磅。
  下面图表是USDA年度全球豆油供需报告图表(单位:百万吨)。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豆油产量与消费量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上升,豆油产量与消费量大致相同,但全球豆油总供给超过消费量。预计12/13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4341万吨,较上月预测下调1万吨。预计消费量为4362万吨,较上月预测下调5万吨。预计期末库存为332万吨,较上月预测上调6万吨。上年度全球豆油期末库存382万吨,是近五年最高的,预计全球豆油供给超过需求。
豆油期货国内供求
根据USDA发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豆油供求报告(见下面图表,单位:百万吨),年之间中国豆油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增长,豆油产量一直低于消费量。USDA最新估计,中国12/13年度豆油产量将达到1175万吨,与上月估计持平。消费量将达到1294万吨,较上月估计上调3万吨。预计产量比消费量少119万吨。12/13年度期初库存为62万吨,预计豆油纯进口151万吨,期末库存为94万吨,为近5年最高水平。豆油进口超过豆油产量与消费量的缺口,豆油库存继续增加,不支持豆油价格大涨。
豆油期货宏观经济
美联储(FED)1月30日公布了2013年首次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并帮助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与目标最一致的水准,委员会将继续以每月400亿美元的进度购买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以及以每月450亿美元的进度购买较长期国债。
  委员会维持把所持机构债和机构MBS回笼本金再投资到机构MBS的现有政策,以及通过标购继续延长所持国债年期。上述措施,应会对较长期利率构成下压,支持抵押贷款市场,并扶助更广泛金融市场环境更为宽松。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0-0.25%的区间不变,2010年预计只要失业率仍在6.5%之上,一两年内不超过2.5%以及较长期通胀预期仍良好受控,这一水平将是合适的。
  为决定维持高度宽松货币政策多久,委员会还将考虑其他信息,包括其他就业市场状况数据、通胀压力指标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读数。在委员会决定开始撤出宽松政策时,将采取符合就业最大化和通胀2%较长期目标的均衡措施。
  美国国会众议院1月23日以285票对144通过了此前由共和党方面提出的临时性债务上限提高方案,从而使美国联邦政府在日之前继续进行必要的举债活动,以防发生债务违约。白宫方面对此表示认可和欢迎,称这使得美国暂时远离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美国2012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2%,二季度实际环比增长1.3%,三季度实际环比上升3.1%。美国商务部1月30日公布初步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环比下降0.1%,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萎缩,远逊于预期的增长1.2%。2012年GDP同比增长2.2%。
  区自2011年1季度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负增长,第三季度下降减缓,同比增长-0.8。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回落到较低水平,2012年11月、12月和2013年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2%、2.2%、2.0%,欧洲经济有趋于稳定迹象。欧元区1月经济景气指数继续回升,已连续三个月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回升,已连续四个月回升。1月10日,欧洲央行决定维持指标再融资利率在0.75%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随后发表讲话,指出欧元区经济的弱势将持续至2013年,但区经济将在2013年逐步好转,欧洲央行主要职责是维持物价稳定,而非充分就业。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2月14日表示,欧洲央行购债计划-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已经使得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信心得到明显改善,但形势依然较脆弱,若有需要,可随时启动。欧洲央行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将支付给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至零以下的准备。欧洲央行还没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1月29日,日本政府内阁批准了92.6万亿(1.02万亿美元)的2013财年预算草案,这也创下了日本财政预算的记录最高水平。根据该预算案,在92.6万亿日元的预算中,有43.1万亿将来自于税收,另外42.9万亿将来自于发债。日本央行2月14日宣布,决定维持0-0.1%的隔夜拆款利率不变,并暂不扩大资产购买和贷款计划。该央行在宣布政策决定的声明中称,日本经济似乎正在触底反弹,预计日本经济暂时将趋于平稳,然后恢复温和复苏。日本央行审议委员宫尾龙藏建议保持零利率直至有望实现2%的率,但他的提议以8比1的投票结果被否决。日本央行还称,将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以尽早实现通胀目标;将通过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实质零利率及资产购买,大力放宽政策。
  上述国际三大经济体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经济体也都不同程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国际宽松政策持续扩张以及经济好转,将支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豆油期货现货价格
下图是2008年2月到2013年2月的、大豆、豆油现货价格图表(单位:元/吨)。可以看到三者价格处于2009年到2013年之间4年的偏低水平。
下图是2012年1月到2013年2月、大豆、豆油的现货价格图表。三者在11月下旬反弹后,2013年开始略有回落。
下面两个图表是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可替代产品菜籽油的价格图表(单位:元/吨)和2007年12月至2013年2月花生油的价格图表(单位:元/公斤)。可以看到花生油的价格从2012年9月开始不断上升。但菜籽油的价格在2012年9月中旬达到高点后回落,2012年12月企稳反弹,价格在每吨10730元。
.最好豆油 [引用日期]
.新财网.[引用日期]
.新财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豆粕豆油双双下跌,油强粕弱格局延续-FX168财经网
豆粕豆油双双下跌,油强粕弱格局延续
  外盘走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三继续下跌,因对美中贸易关系转趋紧张感到担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CBOT7月大豆合约收低9.50美分,报每蒲式耳10.21美元。7月豆粕合约收低4.30美元,报每短吨375.90美元。7月豆油合约上涨0.26美分,报每磅31.47美分。
  国内走势:豆一1809合约弱势下跌,收报3687元/吨,下跌1.07%,持仓量减少手;豆二1809合约振荡收跌,收报3402元/吨,下跌0.67%,持仓量减少手;豆粕1809合约减仓下跌,下跌1.11%,收报3020元/吨,持仓量减少3手;豆油1809合约小幅下跌,收报5844元/吨,下跌0.34%,持仓量增加手。
  消息方面:1、阿根廷政府内阁总长马科斯·培尼亚称,政府目前并未考虑中止逐月下调大豆出口关税的政策,但是可能会在今后讨论这一政策。2、交易商指出,周二美国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河岸大豆现货价格走低,反映出驶往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驳船报价走低。3、巴西卡车司机罢工和示威活动已进入第九日,农业生产和出口行业受到波及,其中豆粕和生物柴油生产已经停滞。
  现货方面:山东日照地区:黄海报价,一级豆油5720元/吨。张家港地区:贸易商报价,一级豆油5800元/吨。江苏泰州地区油厂豆粕价格:43%蛋白:2900元/吨。山东日照地区油厂今日豆粕价格:43%蛋白:基差报价对连豆粕1809-80元/吨(18年6月);基差报价对连豆粕1809+10元/吨(18年7月﹑8月﹑9月)。
  观点总结:春播时节,产区现货购销清淡,南方出货增加,国产大豆价格稳中偏弱运行;美豆维持偏强振荡,豆粕盘面跟涨。从主力合约看,豆一1809合约弱势收跌,短期基本面缺乏实质性利好,建议空单继续持有;豆二1809合约盘中振荡偏弱,短期期价反复,建议多单逢高离场观望规避风险;豆粕1809合约减仓下跌,期价再度走弱,不过下方空间有限,等待中美谈判结果,建议回调至元/吨区间内轻仓短多,止损2960元/吨;豆油1809合约小幅下跌,下方5700元/吨强支撑,预计维持在这一线上方波动,建议回调至元/吨附近做多,止损5680元/吨。
来源:瑞达期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广告】更多黄金外汇原油行情分析指导合作添加官方微信:jyj557766编辑:Famil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全国豆粕价格涨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