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罗马全面战争mod自己制作mod,如何删除阵营,把整个欧洲大陆只有6个国家,

罗马2Mod制作求教【罗马2全面战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8,865贴子:
罗马2Mod制作求教
想自己做一个mod,但是不知道怎么用PFM单独提取db文件。简单来说就是用PFM打开data_rome2.pack之后,想要打开的pack文件里面只有db这一项,这样文件小一些容易保存,求问应该怎么办。
罗马2全面战争战争艺术网游展现电影级战争视觉冲击,重现二战,现在注册更有168新手特权礼包!罗马2全面战争大舰巨炮才是男人的浪漫,300艘二战名舰,40场经典海战,3000万玩家..
用pfm新建一个文件,添加文件,from pack,data,然后就有单独的mod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如果1930s日本占领东北地区后不入侵关内,历史会怎样? | 煮酒论史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855人加入此小组
如果在“九一八”日本人占领东北地区后,不发动对华全面战争,不进攻华北和上海,那么历史会怎样演变?如果日本当时制定并实施这样的战略:将帝国范围限定为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台湾,在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巩固统治后会抛弃傀儡政权直接统治),开发东北丰富的矿产,建立大规模近现代工业,对北修建大量防御工事抵抗苏联,对南与蒋介石政府(当时的苏维埃政权还不值一提)维持关内外的对峙局面。到40年代欧洲纳粹发动战争后,加入盟国体系,换取美苏英等国对其占领东北的承认,在保持东亚地区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谋求国力发展……那会有什么样的局面?我想,国民党政府由于软弱和实力不够,无法光复东北。美国不会直接介入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变成一战一样,基本局限于欧洲地区,纳粹德国在东征苏联遭遇失利后,东西两线分别与苏联及盟国陷入僵持阶段,随着战争消耗的不断加剧,最后参战各方妥协谈判,召开新版“国联大会”,欧洲大陆版图被重新划分……美、苏、德、日等成为一流大国,英国沦为二流国家,法国版图大大缩小,中国继续挣扎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共产主义与西方的冷战和铁幕不会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主要国际矛盾,民族解放运动也不会有大的进步,亚非拉的独立运动很少,印度、东南亚、南美、非洲的独立国家远不如现在这么多……电气时代和信息产业革命依然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由于不再有两大超级大国的平衡,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状态,地区冲突不断。地缘政治冲突是主要矛盾,而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表现得不那么明显,中东地区由于石油的原因依然成为几个大国角力的舞台,伊斯兰国家大部分处于大部分处于半殖民地控制状态,原教旨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族独立运动方面……
建立世界新秩序~
纳粹德国在西征苏联失利后与盟国陷入僵持阶段,——————————————————————————我觉得苏联还是会胜利,只不过胜得更加艰难一些,付出的代价更大一些。美国开始保持中立,看到纳粹德国实在不行了,才加进来摘桃子。
你可以写本穿越小说来说这个事情。
1、当时的历史大环境是日美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竞争,都在竞争因英法在太平洋地区衰弱后遗留的殖民地资源。两者很难达成妥协。即便达成妥协,保持了太平洋地区的相对稳定,两者都会集结重兵相互盯着。对美国而言,也不能分兵增加欧战力量。2、苏联肯定会在欧战中干翻小胡子,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等苏联解决完东线后,斯大林还会反过头解决西线日本人的问题。3、从历史记录上看,日本发动9.18不是其政府行为,而是政府所控制不住的关东军的独立行为,政府和天皇是被军部带动进入整个中国战场……换个角度,日本长期实行军国主义,在基本政体上,政府已不再控制军队,军队为了其自身利益,是不会顾及外交利益或者其他长期战略利益。总的看,作为整体存在的日本国,主观上形成了利益熏心,尚失战略理智的局面,客观上外部国际力量迟早会出现一决雌雄的战争。即便没有9.18,也会有其他引发其全面战争的事件发生。
的话:总的看,作为整体存在的日本国,主观上形成了利益熏心,尚失战略理智的局面,客观上外部国际力量迟早会出现一决雌雄的战争。即便没有9.18,也会有其他引发其全面战争的事件发生。同意,这或者可以叫历史的必然性?
的话:同意,这或者可以叫历史的必然性?+1
没错。但不过是一个假设而已。
电气工程师
当时日本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军队,所以无论如果军人为了立功和晋升,还有如果和平需要裁军所以要保住饭碗的目的需要发动战争。而且日本自从伊藤博文死后,没有能够镇得住陆军和海军的人物。陆军可能会想北发展,但是海军一定会向东南亚发展。这样日军了利益总会和英,美冲突。另外国府不会任由日本人占领中国,只要是个政府都需要保证自己的地盘,除非有更紧要的事情,比如攘外必先安内,或者河蟹之类的。等国府安内之后,必然会攘外。虽然国府的实力不能赶走日本人,但是双边态势恶化必然使英美介入。因为他们需要中国拖住日本的国力。
天诛你个国贼 ^^
的话:当时日本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军队,所以无论如果军人为了立功和晋升,还有如果和平需要裁军所以要保住饭碗的目的需要发动战争。而且日本自从伊藤博文死后,没有能够镇得住陆军和海军的人物。陆军可能会想北发展,但是海军一定会向东南亚发展。这样日军了利益总会和英,美冲突。另外国府不会任由日本人占领中国,只要是个政府都需要保证自己的地盘,除非有更紧要的事情,比如攘外必先安内,或者河蟹之类的。等国府安内之后,必然会攘外。虽然国府的实力不能赶走日本人,但是双边态势恶化必然使英美介入。因为他们需要中国拖住日本的国力。国府会不会攘外很难说,首先安内这事儿一直到老蒋跑到台湾都没办成,共军不算,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什么的哪个他都摁不住。其次就算安内了,以国军那个怂样想打出山海关也基本不太可能。估计最终会像南宋招蒙古灭金一样把苏联人招来一路从东北往下推。。。
都提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本能造成无法控制战争的边界,这确实就是历史的必然。同样的,纳粹德国也不可能在占领波兰后就停止进军的步伐,即使是英法还在执行绥靖政策。总而言之, 如果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懂得克制和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电气工程师
的话:国府会不会攘外很难说,首先安内这事儿一直到老蒋跑到台湾都没办成,共军不算,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什么的哪个他都摁不住。其次就算安内了,以国军那个怂样想打出山海关也基本不太可能。估计最终会像南宋招蒙古灭金一样把苏联人招来一路从东北往下推。。。这就是国军最经典的地方,发动淞沪会战,20世纪战略的经典。把日军吸引到江南水乡,日军的进攻的路线也就不可能沿蒙古灭宋的路线进攻。从日军增兵淞沪开始就决定了日军不可能胜利。
电气工程师
的话:和都提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本能造成无法控制战争的边界,这确实就是历史的必然。同样的,纳粹德国也不可能在占领波兰后就停止进军的步伐,即使是英法还在执行绥靖政策。总而言之, 如果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懂得克制和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了。独裁的特征就是对内压制人性,对外扩张。自古都一样。
的话:这就是国军最经典的地方,发动淞沪会战,20世纪战略的经典。把日军吸引到江南水乡,日军的进攻的路线也就不可能沿蒙古灭宋的路线进攻。从日军增兵淞沪开始就决定了日军不可能胜利。日本输的前提是美国参战,美国不参战,淞沪会战的作用及其有限
的话:独裁的特征就是对内压制人性,对外扩张。自古都一样。对外扩张这个...民主国家也扩张吧
的话:这就是国军最经典的地方,发动淞沪会战,20世纪战略的经典。把日军吸引到江南水乡,日军的进攻的路线也就不可能沿蒙古灭宋的路线进攻。从日军增兵淞沪开始就决定了日军不可能胜利。国军蠢就蠢在,既然是自己主动在淞沪地区发起大规模会战,却不提前有计划地,全面的迁移该地区的工业,导致额外的损失。
如果日本当年不入侵关内,我能想到的最直接结果是东北“独立”,但战争仍然不会只局限于欧洲。918的主谋石原莞尔有一本著作《世界最终战论》,他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期会有一场世界大战,对决的双方是以日本为首的黄种人和以英美为首的白种人。石原莞尔并不主张日本全面侵华,他主张在东北四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和蒙古,以宣统帝为首建立一个独立的满洲国,日本不应该把国力消耗在对中作战上,而应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为最终与美国的决战做准备。但是,918的“成功”,让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越发狂热,越来越多的军人希望模仿石原莞尔成为“爱国英雄”,至此,战争方向已经完全不是石原莞尔能够左右的了。而且由于与东条英机长期意见不和,石原莞尔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及至1931年12月,若榇内阁倒台;1932年5月,首相犬养毅被杀害;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际联盟……不可控制的军国主义步伐决定了日本必败。可是,如果按照石原莞尔最初的设想发展呢?我认为当时那个四分五裂的中国无力收回东北,但日本还是会挑起与美国的战争,最终仍然免不了失败吧,毕竟实力摆在那了。
那么日本的智商有问题
这个架空理论有点像是高堡奇人里面的论调日本的"黄种至上"理论是太平洋大战的根源,所以如果真是按照po主的理论的话到时候日本还是要和美帝开战
最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颇有道理:节选:日本(对华侵略)只有三种选择,1,撤出中国,结束侵华战争,但这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因为日本伤亡已达数十万,。。。并且已经耗费了几百亿元的军事开支,而且这将使因战争而掩盖的财危机爆发,从而导致经济崩溃,2,以对日本有利的条件来停止侵华战争,但在中国方面的顽强抵抗下,无法实现,据日本在1941年估计,要想打胜侵华战争,至少还需要3年,而且这是在中国无外援条件下的估计,而日本的黄金外汇储备是无法支撑这样长的时间,3,南进掠夺资源以支撑对华战争,而日本南进的作法又触犯了美国,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进而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老美为了给自己脸上帖金,硬是倒果为因,说什么是美国的经济封锁,导致了日本的发动太平洋战争,[中略..]美国不对日本实行石油和废钢等战略物资禁运,日本也快无钱采购这些物资了,正如水桶理论所说-水桶的容量是由水桶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了正是因为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占领了东南亚,才使日本能够将战争支撑到1945年中的,
这也是日本人现在认为的最大失误之一,实际关于“支那事变”的扩大化,在当时日本军政内部也是分歧严重,当时美国都已经准备承认日本的既得利益了,并准备再此基础上谈判,但丘八军头占了上风,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最终导致彻底战败。所以有人感叹“天佑中华”。
不是历史的必然,可以参考下以下资料事实上,日本以及小胡子是一再在时代的分岔路口上人为选择错误:1、占据东北后,对中战争难易度误判,陷入泥潭,造成资源入不敷出(但这点最远原始的错误已经被lz假设摒除掉了)2、对国际形势误判a以及急功近利。从中国开始,到东南亚,削英法(殖民地)削得太厉害,自然会在英法债主美国那边拉仇恨。3、对国际形势判断失误b,假如苏德战场德国开始不利,正确的做法是不上也得上。德国假如被干翻,苏联必然之后会在东三省找日本算账,唇寒齿亡的道理而已。4、日德之间通气有误,小胡子保密足够好,不仅骗过了苏联,连日本都骗过了……导致日本之前长期在北进政策上游移不定,进而导致战略不清晰,无远见的南进小动作一再惹怒美国(关于什么是远见,请参考俾斯麦)5、按lz假设,日本在东三省和朝鲜半岛屯田稳扎稳打的话,德国入侵苏联后在远东配合的话,确实有可能将苏联打散,尽管事实证明以苏联陆军的实力可以碾压日本陆军,但可以想象至少牵制作用会很大6、日德联手搞苏联的话,美帝喜闻乐见,或许可以容忍日本在东南亚小打小闹拿英法荷几个资源点,甚至有可能在物资上支持日本。有资源支持的日本干苏联的话会有加分。7、小胡子判断一再失误,开始以为三国联盟是1+1+1,事实证明意大利是-0.5,最后落个分兵北非的下场;后来没集中力量先将英国摁死或者开始巩固胜果种田;对打苏联的难度、战略判断失误。在苏德战争中丢分,再次让日本不坚定的北进计划流产所以,历史固然有一定必然性,但很多很多历史事件都不是必然,却是各种人为判断或机缘巧合的产物。至于lz的问题,不打中国的话,可能最终三国同盟最终获胜,tg也无力回天被光头剿灭,但光头又无力打破封建经济的桎梏导致中国国力不济等等……东三省在若干年后,随着时间对仇恨的消磨、以及在某共荣圈的形成的利益谈判中,作为经贸筹码就永远出去了,有如海参崴、半个黑瞎子岛之类之于今日中俄。当然,这也只是各种平行宇宙中的一种而已。事情的发展很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有着各种蝴蝶效应。
的话:和都提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本能造成无法控制战争的边界,这确实就是历史的必然。同样的,纳粹德国也不可能在占领波兰后就停止进军的步伐,即使是英法还在执行绥靖政策。总而言之, 如果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懂得克制和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了。看21楼,本身就有机缘巧合的原因。扩张本能是扯谈,普鲁士也有扩张本能,偏偏俾斯麦就能压得住,稳扎稳打。再者,扩张本能可没说过一定要将炮口对准大陆,去先收拾东南亚石油橡胶产区也行;在东三省种田伺机配合德国打苏联也行。之所以打中国,很大原因是热血上头的误判。也就是说,就算是扩张本能按捺不住,找个扩张的正确对象或者实行更理智的扩张也会改变历史的走向。人类思维本来就是可变化之物,万众一心固然形成历史必然,但“万众”也意味着出现不可预期的命运分歧的概率极大。动辄就拿“历史必然性”来说事,只是中小学教科书糊弄学生的马后炮理论而已,片面而违反科学精神。
的话:日本输的前提是美国参战,美国不参战,淞沪会战的作用及其有限首先,二战全世界不靠美国就打赢战争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美国,英国的所有计划都是建立在美国参战的基础上的,难道也没意义?其次,打到了1939年,日本灭亡中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而日本的政策早晚要逼美国参战,这是必然的,美国参战是和中国有效的抵抗是有因果联系的(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是重要的原因)。
的话:人类思维本来就是可变化之物,万众一心固然形成历史必然,但“万众”也意味着出现不可预期的命运分歧的概率极大。动辄就拿“历史必然性”来说事,只是中小学教科书糊弄学生的马后炮理论而已,片面而违反科学精神。+1,已经发生的就说是历史必然性,这是偷懒的教条做法。结合史实,窥探过去的时光,才更有意思
的话:首先,二战全世界不靠美国就打赢战争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美国,英国的所有计划都是建立在美国参战的基础上的,难道也没意义?其次,打到了1939年,日本灭亡中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而日本的政策早晚要逼美国参战,这是必然的,美国参战是和中国有效的抵抗是有因果联系的(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是重要的原因)。淞沪会战的意义,你认为是什么?
的话:淞沪会战的意义,你认为是什么?实现把日中战争变为世界战争,保卫宁、沪这一经济和政治中心,牵制华北日军兵力等目标。
的话:实现把日中战争变为世界战争,保卫宁、沪这一经济和政治中心,牵制华北日军兵力等目标。引用
的话:这就是国军最经典的地方,发动淞沪会战,20世纪战略的经典。把日军吸引到江南水乡,日军的进攻的路线也就不可能沿蒙古灭宋的路线进攻。从日军增兵淞沪开始就决定了日军不可能胜利。淞沪会战的交战地点是国军选择的还是日本人选择的?日军是被国军吸引到江南水乡,还是国军被迫在江南水乡与日军交战?
的话:淞沪会战的交战地点是国军选择的还是日本人选择的?日军是被国军吸引到江南水乡,还是国军被迫在江南水乡与日军交战?国军选择的。日军不想在这里与国军交战,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完全是被动应对,这一点没有争议。争议的是,国军这样做是否更有利。
的话:实现把日中战争变为世界战争,保卫宁、沪这一经济和政治中心,牵制华北日军兵力等目标。最后一个目标不说,前两个做到了吗?
的话:国军选择的。日军不想在这里与国军交战,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完全是被动应对,这一点没有争议。争议的是,国军这样做是否更有利。确实日本没有这个计划,从日方的资料来看,当时日军甚至没有在1937年全面开战的计划吧
的话:最后一个目标不说,前两个做到了吗?没有,不过说真的,不发动淞沪会战,这两个目标也做不到,关于淞沪会战,资料很多,我不想在搬运,把研究结果贴上来,但可以从蒋介石的思维中可以看出来,蒋介石说过,中国大,不怕鲸吞,就怕蝉食。所以双方进入全面战争,战略上对中国有好处从结果看,是达到了目的。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蒋介石的战略和判断非常相似,都提到了国际形势变化,我想,这不是谁抄谁的,而是英雄所见略同。
再加一句:淞沪会战以及后来的战略,不是蒋介石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事先几年就有了作战计划的雏形了。
的话:确实日本没有这个计划,从日方的资料来看,当时日军甚至没有在1937年全面开战的计划吧是的,日本还真没有准备全面战争。
的话:没有,不过说真的,不发动淞沪会战,这两个目标也做不到,关于淞沪会战,资料很多,我不想在搬运,把研究结果贴上来,但可以从蒋介石的思维中可以看出来,蒋介石说过,中国大,不怕鲸吞,就怕蝉食。所以双方进入全面战争,战略上对中国有好处从结果看,是达到了目的。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蒋介石的战略和判断非常相似,都提到了国际形势变化,我想,这不是谁抄谁的,而是英雄所见略同。
再加一句:淞沪会战以及后来的战略,不是蒋介石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事先几年就有了作战计划的雏形了。蒋的"持久战"更像是苦撑待变吧,这和毛的持久战很不一样,可以说是消极与积极的区别。1937年要打淞沪,把日军拖下水可以,但是仗打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兵败如山倒,在挽救经济设施,实施工业西迁的工作也是毫无组织。还是kmt不行啊
的话:蒋的"持久战"更像是苦撑待变吧,这和毛的持久战很不一样,可以说是消极与积极的区别。1937年要打淞沪,把日军拖下水可以,但是仗打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兵败如山倒,在挽救经济设施,实施工业西迁的工作也是毫无组织。还是kmt不行啊在抗日方面,毛也没什么作为的,谈不上积极二字,国、共双方都是尽了自己的力,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说蒋苦撑待变不为过,但谁不是苦撑待变呢,苏联在战争初期不也一样,撑来了美国参战,英国更是如此。另外,国军可完全没有兵败如山倒,淞沪会战,打的很好,后来的整体战略和表现看,也可圈可点,真正让然惨不忍睹的是1944年那场惨败。可那样的惨败,各国都有,苏联、英国、法国,甚至美国也勉强算得上。
至于我那就经济措施,也不错了,永不能提前疏散,(需要保持战略的隐蔽性),后来的疏散,也都近尽量做到了,来呢故宫的文物,清华、北大、等学校,都有计划的扯到后方还保持运行了,尤其是武汉会战,持续了三个月,后方的撤退还是有组织的,虽然也有长沙大火的乌龙。
的话:在抗日方面,毛也没什么作为的,谈不上积极二字,国、共双方都是尽了自己的力,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说蒋苦撑待变不为过,但谁不是苦撑待变呢,苏联在战争初期不也一样,撑来了美国参战,英国更是如此。另外,国军可完全没有兵败如山倒,淞沪会战,打的很好,后来的整体战略和表现看,也可圈可点,真正让然惨不忍睹的是1944年那场惨败。可那样的惨败,各国都有,苏联、英国、法国,甚至美国也勉强算得上。
至于我那就经济措施,也不错了,永不能提前疏散,(需要保持战略的隐蔽性),后来的疏散,也都近尽量做到了,来呢故宫的文物,清华、北大、等学校,都有计划的扯到后方还保持运行了,尤其是武汉会战,持续了三个月,后方的撤退还是有组织的,虽然也有长沙大火的乌龙。国军的苦撑待变和苏联的苦撑待变一样吗?淞沪会战打的好,好在哪里?工业迁移有没有?没有的话,保卫浙沪一带经济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保存工业力量,虽然国民党没什么工业力量,是持久战的根本。其实工业西迁从1931年就应该开始了,只不过国民党政府没有这个意识。kmt管经济的能力基本为0啊
的话:人类思维本来就是可变化之物,万众一心固然形成历史必然,但“万众”也意味着出现不可预期的命运分歧的概率极大。动辄就拿“历史必然性”来说事,只是中小学教科书糊弄学生的马后炮理论而已,片面而违反科学精神。课本上就是这么写的额。。。。我被骗了这么多年?。。。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整体来说的话,日本财力还是吃不消,所以918之后暂时只是经营东三省而已,占领了未必代表就能立马获得利益,宛平事变是纯粹一群狂热好战分子挑动起来的,显而易见并没有考虑太多战略问题,和国军相持也只是因为日军战略机动能力不足,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侵华总部机动兵力只剩一个11军,而且还一直出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一直需要堵漏子,所以要是从整体战略来看的话,日本什么时候发动这次事变都是撑不下去的。
电气工程师
的话:淞沪会战的交战地点是国军选择的还是日本人选择的?日军是被国军吸引到江南水乡,还是国军被迫在江南水乡与日军交战?从记载上看是国军吸引日军过来。因为这是基于蒋介石和陈诚的计划迫使日军从华北分兵。并且淞沪会战国军也做了准备,不是匆促应战的。当然后期撤退过程中国军组织混乱,这个我觉得不是高层的本意,只不过高层最后失去了协调能力。
的话:课本上就是这么写的额。。。。我被骗了这么多年?。。。表示从来没被骗过……小时候刚听那些话就觉得不对劲了:明末清兵入关就是最典型的多个偶然事件的组合,清朝就是个偶然性产物。而且凭啥日本战败就是历史必然;同样被外族侵入,结果却是中原被征服的元、清,那些“历史必然说”“人民战争说”“正义必胜说”调调就不见之了呢?这种论调别说深入研究各国历史,光是教科书上随便找几例已难以自圆其说,百口莫辩最后就会变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是螺旋前进的”的诡辩,于是说了等于没说。
游戏策划,兵器爱好者
的话:课本上就是这么写的额。。。。我被骗了这么多年?。。。淞沪会战的时候国军的3个装备最好的甲级师有2个在上海 国军87/88师 而且是87师向日军率先发动攻击的
暴走的军部怎么会是日本政府控制得了的,侵华的全面扩大是不可避免的。
法理学硕士
谁知道呢?二逼去打苏联,被虐,打米国,继续被虐。。然后我们就胜利的收回了台湾岛和东北==或者谁都不去打,然后日本的版图就终于扩张到大陆了,多开心啊。。。。。或者只跟中国死尅,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米国苏联最开心。。。多么丰富的坑啊,永远填不完==
进军关内是日本既定国策。“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引用 的话:谁知道呢?二逼去打苏联,被虐,打米国,继续被虐。。然后我们就胜利的收回了台湾岛和东北==或者谁都不去打,然后日本的版图就终于扩张到大陆了,多开心啊。。。。。或者只跟中国死尅,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米国苏联最开心。。。多么丰富的坑啊,永远填不完==没有石油、橡胶连中国也打不过,日本如果一心入侵中国,发展那么牛B的海军干嘛。
引用 的话:但是军部本身也能控制。1939年参本和陆军省开过会议,出席的包括参谋总长、次长、总务部长、作战部长、情报部长、陆军大臣、陆军次官、军务局长。作出了一项决定,如果1940年日本仍无法解决“支那事变”,则除在外蒙古、满洲保留少量军队外,全体陆军撤离中国大陆。只不过希特勒这个疯子发动了二战,使得历史的车轮向着完全碾碎“大日本帝国”的方向滚去。在当时那种条件下这项决定有任何的意义么?中层军官对功劳的狂热在与日本以下克上的传统一结合,谁又能阻止扩大战事。而且,在1939年日本其实已经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这种情况下,军队撤回国会导致国内矛盾迅速激化,这样崩溃的速度更快
法理学硕士
引用 的话:没有石油、橡胶连中国也打不过,日本如果一心入侵中国,发展那么牛B的海军干嘛。跟当时日本的既定国策有关吧。。。可惜他们错误评估了美国的实力和外交政策==
引用 的话:跟当时日本的既定国策有关吧。。。可惜他们错误评估了美国的实力和外交政策==日本当时就没有确定的国策,内斗太历害。天皇想借军部下层军官的手重新掌权,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政府原来的计划就靠边站了。如果不炸死张作霖,以他为傀儡蚕食东北,挑动军阀内战,肢解中国是符合各方利益的。天佑中华
引用 的话:在当时那种条件下这项决定有任何的意义么?中层军官对功劳的狂热在与日本以下克上的传统一结合,谁又能阻止扩大战事。而且,在1939年日本其实已经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这种情况下,军队撤回国会导致国内矛盾迅速激化,这样崩溃的速度更快等级森严的日本出现下克上是因为下有天皇撑腰
二战的时候日本陆军80%以上的军力在中国战区,如果止步于东三省,那么这部分力量要么北上捅苏联的后背,要么南下打到澳洲。不管向哪个方向,盟国都不会愿意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美国会给老蒋施压,出装备出物质让中国人去收复东三省。在大片国土都在手中的情况下,兵源不成问题,大城市的工业还在,在扶植下可以很快形成生产力,于是日本会在更早战败。东三省沦陷了,中国不可能不参战的,维护不了领土完整政权还有什么合法性。如果真的日本先停止进攻,那么党国也不会最后逃去台湾了。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全面战争女兵mo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