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区块链虚拟货币合法吗之间,那些不可断绝的关系

区块链与虚拟货币之间,那些不可断绝的关系...
区块链,当你看到这个词时,应该并不觉得陌生,区块链是加密货币的核心技术,已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被公认为是达沃斯论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用于记录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交易细节而开发的无负责人分散式账本记录数据基础技术体系。
那么,区块链虚拟货币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区块链是有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系统,它的特点是不可更改,不可伪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账本”系统。它有一串使用密码学放大产生的数据块组成,每一个区块都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从创始区块开始连接到当前区块,形成块链,从简称区块链。简单的说,区块链是技术基础简称“账本”,那么虚拟货币则是这本账本中的一个应用功能。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在消费过程中,购买到劣质商品,其实除了整个快递和支付过程,自己也可以更跟踪,对商品的起源、生产的源头都可以追溯,那么就可以解决消费时候的疑虑。虚拟货币也是一种金融工具,和传统货币一样,它们同样具有货币价值规律。虚拟货币的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不同于传统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需要和商品总额成正比。否则将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
目前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加入区块链技术,香港万卓资本集团自2016年开始组织并拥有自己的美国技术研发团队,开展区块链技术研发,在今年,终于将MTP正式推出市场,它能用于加速家族与企业之间的交易。
MTP是一个项目交易平台,任何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全球商务办等等组织在通过MTP审核之后,都可以和MTP制定智能合约,发布自己的项目。同时,投资者、家族和企业家也可以通过万世币购买这些项目。
区块链被预测为是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之后很有可能重大改变这个世界的技术,它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全方位影响是巨大的是深远的。因为它打破了中心化的概念,用技术用智能合约让人类第一次可以共同协助合理做事情,效率远远得到了提升,从哲学的层次来讲,区块链比任何的技术都更加以人为本。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2017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十大现象盘点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2017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十大现象盘点》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2017十大现象盘点》 精选一2017年与可谓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套用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体现在,和市值飞涨,其价值被越来越和所认可。同时在**和企业方面,本身也被越来越多监管机构和企业所接受,并积极开始尝试应用。最坏则主要体领域,它在被更多人认可和追捧的同时,虚拟货币以及因为它创造出来的模式正在被全球监管者和部分金融业内人士高度警惕。虚拟货币和这对相生相伴的新生事物,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如果说2016年是发展的元年的话,2017年则是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快速发展和变革的一年。1、成大势所趋标志性事件:多国先后宣布研发法定计划2017年,随着虚拟货币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和监管当局开始正视虚拟货币的存在和价值,也逐渐看到虚拟货币底层术的真正价值。2017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旗下的正式挂牌成立;10月,俄罗斯**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Putin)正式对外宣布,该国将发行其自有的加密卢布。除了中、俄两国以外,日本、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乌拉圭等国都正式对外宣布正在研究各自的法定数字货币计划和方案,其中乌拉圭将该国数字货币--数字化比索已经投入测试阶段,很有可能在2018年下半年正式使用。2、ICO从狂热回归理性国内层面标志性事件:ICO关停、交易所出海2017年的国内ICO以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在央行下发》之前,ICO以及虚拟货币市场空前火热。根据零壹数据显示,截至日央行政策落地前,国内平台发起的ICO项目募集资金总额约在60-70亿元。共计73家,累计参与人次达到10万人以上。另外,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8月前,国内交易量全球第一,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0%。然而,随着央行《公告》的出台,以及中国、北京市互金协会等行业组织风险提示的发出。所有ICO项目以及一、二级全部陆续被关停。在做好监管部门要求的清退和善后工作后,众多ICO项目以及虚拟交易所相继出走海外。纷纷扰扰、喧嚣一时的ICO及虚拟货币暂时退出中国市场,未来如何还尤未可知。国际层面标志性事件:SEC频发风险提示根据CBInsights发布的《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全球ICO项目累计总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参与团队超过250个。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超过55%是在2017年7月以后进行融资的。与中国相比,全球大部分国家对ICO态度远没有那么极端。但是,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ICO存在的风险及问题。美国证监会(SEC)曾在8月及11月两次发布ICO风险提示,警示ICO存在市场操纵、金融欺诈等风险;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以及在区块链领域较为激进的英国都对外发布过正式的警示通知,认为ICO存在不受监管、无保障、价格波动大、存在欺诈风险、不足等多项风险。虽然ICO潜在的风险点很多,但是ICO这种模式却无可辩驳的给很多有价值的团队提供了及时、便捷的融资渠道。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一边在积极提醒投资者相关风险的同时,也在积极制定相关的监管思路,能够促使ICO能够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健康发展。当下监管思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法国、新西兰、加拿大为代表,意图通过制定新的监管规则对ICO进行监管。另一类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为代表,希望通过确定每个ICO项目性质,然后通过相应性质来对应现有的监管领域进行监管。3、虚拟货币正走向标志性事件:陆续出台随着,达到6000亿美元。虚拟货币领域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忽视的新兴领域。很多国家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日本在9月正式通过11家所牌照申请,意图通过牌照制来管理国内虚拟货币的发展。俄罗斯则是开始对矿工实行登记备案管理。11月,新加坡正式出台《数字代币指引》(下称指引),《指引》包括代币的法律界定、代币发行的平台和交易所、跨境监管、问题、案例分析及等七大块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引》是全球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专门针对虚拟货币制定的监管文件,也会为之后其他国家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此外,韩国、加拿大、等国也在积极拟定草案,正式监管虚拟货币领域的发展。我们猜测,2018年将会有更多关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出台,虚拟货币领域也将走向合规化道路。4、与市值突飞猛进标志性事件:,市值突破3000亿大关自2017年以来,格飞涨,据统计,2017年年初,价格不足,截至目前价格目前已经突破,翻了15倍还多。而且据华尔街见闻统计,速度也越来越快。比特币自涨至用了8天,之后每涨破千美元整数位关口依次花了8天、14天、9天、2天、1天、6天、17天和三个小时。从1到15000美元,比特币则花了不到十个小时。比特币价格高峰时曾接近大关,虽然截至12月22日其价格已经跌至11000美元大关,但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只是属于间价格涨幅过快,需要短期回调的正常现象。仍然被很多投资者看好。根据CoinMarketCap.com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经超过1300种,已经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603。其中,比特币占据半壁江山,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另外,Blockchain首席执行官PeterSmith预测将在2018年将超过1万亿。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价格的快速增长,已经引发很多知名人士的担忧甚至质疑。虚拟货币的泡沫论和威胁论甚嚣尘上。5、IFO迅速崛起,BCH雄心勃勃标志性事件:(BCH)价格超越,成为全球BCH是IFO系列最早诞生的,同时也是目前分叉币系列价格最高的。截至12月21日,BCH价格为3550美元,其价格已经超越以太币(835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虚拟货币。同时,相较于BCH拥有低手续费等优势,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随着价格的飞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或者者)进入。同时,随着这种的火爆,开始变得非常拥堵。变长、交易手续费也越来越高。于是,部分参与者(矿池负责人、钱包商、交易所负责人等)希望通过分叉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些参与者在分叉的解决方案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所以IFO系列就应运而生。目前,IFO已经出现了金、、等。2018年将会诞生更多的分叉币。虽然目前在众多分叉币中只有BCH开始进入中,但是未来不能排除会有更多分叉币被认可。6、衍生物出现,风险与机遇并存标志性事件:,衍生品首次出现很多权威人士定性为泡沫,的诞生,标志着投资者可以通过大规模的交易所进入比特币市场,同时也代表着被主流交易所认可,更多的虚拟货币投资衍生品或将出现。与此同时,体也在发生变化,投资群体方面正在扩容。从最早的只是极客参与,再到后来的个人投资者以及如今的和金融机构。投资群体也在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首席国际***家TorstenSlok在其发布的2018年市场简报中曾经提到,对首要担忧就是是新的出现。他认为,如果衍生品交易市场出现重大崩盘很有可能影响目前欣欣向荣的,进而造成这个虚拟货币交易市场的崩盘。虽然上述观点支持者甚少,但是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7、黑客攻击事件频出,技术安全问题引发关注标志性事件:多家虚拟货币交易所受黑客袭击,损失惨重技术发展与技术安全是自区块链甚至是每一项技术诞生以来永恒的焦点,也是技术未来能够到达高度的下限,技术安全问题无法解决就一定会制约着。2017年12月,韩国著名虚拟货币交易所Youbit受到黑客袭击,最终宣布破产。这次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2011年的MtGox黑客攻击事件、2012年Paxum被攻击事件、2016年Bitfinex黑客袭击事件以及今年的Bithumb和Youbit事件。随着的日益高涨,虚拟货币交易所被攻击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如何解决好日益严重的技术安全问题,是保障虚拟货币良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另外,安全问题也应该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随着更多金融企业将相关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虚拟货币交易所出现的数据被盗、信息泄密等问题将是前车之鉴。8、金融机构拥抱区块链态度更加积极,合作愈加频繁国内层面标志性事件:银行业、、纷纷布局区块链领域2017年以来,快速发展,更多企业参与到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来。传统银行方面:工农中建四大先后和达成战略合作,建立,研发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则是更进一步,纷纷在跨境支付结算以及领域等领域,开始落地尝试。传统领域:、、等传统也在2017年开始布局区块链领域,意图改造传统,提升自身的效率和精准度。公司方面:、、、等企业则是重点在以及等领域陆续落地。区块链创业企业方面,区块链技术的火热,带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尝试与区块链创业企业尝试合作,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其中矩阵金融、银链科技、布比等初创企业开始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参与现有金融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造。国际层面标志性事件:机构与企业间合作愈加频密,落地产品也越来越多元化纵观2017年,全球范围内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之间、金融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在区块链领域的合力也愈加频密。美国方面,纳斯达克在7月与瑞士交易所签署协议,用于进一步推动纳斯达克金融的商业化;欧洲方面,英国汇丰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百达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等九家欧洲银行在10月发起了的试点Fundchain;12月,澳交所(ASX)正式宣布经过两年的概念验证阶段,基于结算系统将正式落地。与此同时,国际落地层面,落地领域和产品也愈加多元化。例如在8月,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纽约梅隆银行(BNYMellon)、道富银行(StateStreet)以及荷兰安智银行(ING)等七家联合推出名为FusionLenderComm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团贷款产品;10月,日本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对外宣布与三菱东京UFJ银行(MUFJ)、瑞穗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进行合作联合开发测试基于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即时共享个人信息平台。9、国内外制定稳步推进标志性事件:ISO委员会举办第一次全球大会;2017年4月,ISO(国际化标准组织)成立的全球范围内首个区块链标准委员会ISO/TC307正式举办第一次大会,并在该大会上正式成立语工作组、参考架构、分类和本体工作组、用例研究组、安全隐私工作组、身份认证工作组及工作组等七个小组来推进的全球标准制定进程。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区块链标准委员会是在2016年4月由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向ISO首先提出,并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中国也在其中。工信部发布首个区块链行业参考架构标准报告--《》5月,由中国工信部主导的,蚂蚁金服等十多家企业做技术支持的国内首个区块链行业技术标准参考--《区块链参考架构》正式在杭州发布。国内外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全球区块链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在稳步进行。10、大额融资层出不穷,资本市场青睐度持续升温标志性事件:R3完成1.07亿美元A轮融资;虚拟货币交易所Coinbaise完成金额D轮融资。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BInsights发布的《2017年三季度全球区块链投资趋势报告》称,投资至少一家的风投机构数量截至2017年3季度已经达到了95家,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的90家。根据该报告预测,2017年全年参与区块链领域的风投机构可能达到120家。方面,该报告预测,2017年全年企业数量将达到188家,融资金额全年将超过8.3亿美元,分别比2016年的138家和5.4有较大幅度提升。大机构面,大公司在区块链领域也开始日益活跃,根据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前三个季度,在区块链领域大公司投资机构已经达到91家,而同期风投机构数量是95家,两边已经相差无几。综上所述,风投机构数量、股权融资企业数量、股权融资总金额、单笔融资金额以及大企业投资数量相较于2016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相信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热会给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助力。《2017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十大现象盘点》 精选二本文根据未央网“Fin-Lab线上沙龙第十七期:ICO:馅饼还是陷阱?”整理,本期嘉宾为清华大学金融学院实验室基础研究部分析师戴祎程。近期,被推向风口浪尖的ICO活动以及监管出台的相应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ICO作为金融和科技共同发展而诞生的新型,在我国被正式定性为,也标志着最近两三年,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我国酝酿的ICO泡沫,宣告破裂。许多融资者在短时间吸收了大量的资产,也有不少通过购买,当然,可能更多的投资者运气不够好,买入的代币迅速贬值,承受巨额损失。那ICO对于投资者和发行人来说究竟是天上掉的馅饼还是巨大的陷阱呢? 我们今天就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一看ICO。一ICO是什么首先,先提一下ICO的定义,以及。然后举例给大家展示一个直观生动的ICO。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进行ICO的解析,从各个角度解读一下ICO的特点,接下来分析ICO的风险,以及泡沫的产生原因和规模,之后谈谈个人对监管一刀切政策的理解。之后,如果有时间,再针对三个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之后回答大家的问题。1. ICO定义下面开始介绍ICO是什么。先来介绍几个意义几乎相同,并且经常被替代使用的词汇。英文中最早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缩写,译为初始,后来,也将ICO解读为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通常用Token替代Coin的原因是 项目试图避免法律方面的问题,还有ITO,Initial Token Offering。英文文献中,区别于传统的众酬CrowdFunding一词,ICO项目也尤其特有的CrowdSales一词,表示公开售卖代币。通常ICO项目也常被称作。ICO的定义通常指,一个项目通过指定发行平台进行项目公示、信息披露,约定在特定日期、以特定方式发行代币,并授予该代币特殊权益(产品使用权等、股权、、收益分配权等);投资者基于对发行项目前景的乐观预测,以其他数字货币(如比特币、等)支持项目发展,并获得新发行代币;新发行代币发行后也可以在指定平台自由流通,投资者可以在约定日期后出售套现换取法币(如人民币)来寻求退出或继续增持。简单说,ICO是融资者 通过发行 项目自身代币,融得的一种途径。以虚拟货币换虚拟货币的行为。这里还有一个最新的官方定义,在9月4日,我国ICO活动被**叫停,被定性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通常以ICO方式融资的项目多为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项目。因为构建虚拟数字货币货币的重要底层技术,无论是项目本身和代币发行通常都与区块链有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后续内容,简单提一下区块链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图中给出3个定义描述,但无论是哪种叙述方式,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像右下角图是我总结了,如中间圆圈代表区块链,它是一种新型协议构建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能安全地存储或其它数据,具有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维护,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信息一致性并且由多方共同记录的特点。简单讲,区块链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存储基础设施,用于多个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去中心化的记录、分享、存储以及分发信息。2. ICO案例举例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ICO项目。大家可以通过项目形成对ICO活动更加直观的理解。第一个项目是,我把它称为ICO项目的布道者。大家都知道ICO项目多数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应用程序。使得区块链技术可以便捷地构建应用,是绝大多数
目前常见项目的基石。2014年,以太坊项目致力于形成一个,方便开发者在链上构建智能合约执行和处理功能。表格上方简单描述了区块链项目技术层次示意图。区块链作为存储基础是最底层的技术,多数区块链项目或者说应用要想构建,需要区块链上支持所谓的智能合约,也就是支持自定义的多方共识协议。一个或多个协议的组合可以构建不同用途的去中心化应用。也就是最顶层的DApp,他是去中心化应用的缩写,这也是通常提到的去中心化的由来。与互联网上的应用叫App是类似的。以太坊就是使得区块链支持智能合约的科技项目。项目由于技术开发、社区构建等方面需要融资,因此,考虑对公众募集比特币,来融资维持项目发展。2014年9月,以太坊项目以合美元0.31刀的价格发行项目自身加密代币以太币募资,为期42天,目标金额为1970。在第一阶段的14天里,以太币:比特币的兑换比例为2000:1,随后降至1337:1,最终,项目共ICO募资31000枚比特币,以当时的汇率,约合1840万美元。2015年8月,以太坊在全球各大 挂牌交易,刷新了投资者们对估值的认知,以太币开盘价17元,到今天,以太币价格一度接近,当初众筹的参与者如果持有以太币至今的话,以的收益超过200倍,而如果以收益的话,收益近1000倍。这里我也提示一点,那就是,由于项目涉及募资的代币种类不止一种,而且虚拟货币本身波动非常大,所以,项目的收益情况,用不同币种衡量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代币的一大特点和功能就是,一旦代币登录二级交易市场,则可以在以极低的成本流通,与其他虚拟货币或法币进行交易和兑换,从而实现代币持有者的获利退出,因此代币类似,也是可以炒的,很多情况下高价位是炒出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项目Filecoin,这个项目是目前为止募资最多的ICO项目。项目也非常的新,就在几天前刚刚完成募资。该项目就基于前面提到的以太坊项目,想要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点对点文件系统,并且完善其配套文件检索机制,提升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效率。直观理解,有点类似,一个BT网络。举这个例子只是想介绍ICO项目的融资能力,对上述名词不理解也没有关系。该项目ICO分为两个阶段,预售代币阶段和公开发行阶段。前者面向和机构募资,包括红杉资本、安德森霍洛维茨,以及联合广场创投。后者面向CoinList,一个ICO的投资者。在公售阶段,仅30分钟,该项目就获得2亿美元的投资,在加上之前预售得到的5200万,共获得约2.5亿美元的投资。经过了数天的融资,该项目最终融到相当于2.578亿美元的数字货币。可见ICO的融资速度和效率是相当高的。此次ICO作为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ICO,超过了7月中旬的Tezos项目的2.32亿美元的纪录。再来看一个 个人认为最具故事性的史诗级ICO项目。THE DAO是一种用计算机代码设计的智能合约系统。该系统建立在上,实现以一种去中心化组织的形式来进行投资。该组织以盈利性运营为目的,通过向投资者出售DAO代币进行融资,资金将用于投资其他区块链“项目”。DAO的运作模式类似于/,区别在于The DAO并无/受人这一角色,而是靠计算机程序来自动履行组织内部的投票结果。根据投票结果决哪些项目。DAO代币给予代币持有者一定的投票权与所有权。The DAO会通过投资有潜力的区块链项目来盈利,而DAO代币持有者将会获得投资回报,投资所用代币为以太币。DAO代币持有者随后将可以投票决定是用这些奖励继续投资新的项目,或是将以太币分发给DAO代币持有者。除此之外,DAO代币持有者可以在很多支持DAO代币二手交易市场上转让他们持有的DAO代币,从而实现投资的退出。THE DAO项目对智能合约本身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其设计本身就十分新颖,它构建了一个无需的。所有持币者共同维护和进行投资判断。与项目同样精彩的还有这个项目经历的故事,限于篇幅和时间。简单笼统给大家讲一下。时间回到2016年4月底,THE DAO项目即将上线和发起全球代币发行。发行前一天,有专家指出DAO的智能合约以及机制存在问题和风险,希望暂停项目发行。但该信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项目融资异常顺利和火爆,5月10日,10天的时间,该项已获得相当于3400万美元价值的以太币。5月28日,众筹结束,融得超过1150万个以太币,相当于超过1.5亿美元价值,成为全球历史上最大金额众筹项目。同日,The DAO开始在各大进行开放交易;6月9日,人员Peter Vessenes指出The DAO项目存在递归调用漏洞;6月14日,修复方案被提交,等到The DAO成员的审核;两天后,递归调用问题再次被提及;6月17日,黑客发起针对The DAO智能合约多个漏洞的攻击,其中也包含了递归调用漏洞,并向一个匿名地址转移了3600万个以太币,达到了The DAO众筹总量的三分之一。受制于The DAO的28天锁定期原则,黑客需要等到7月14日才能对这部分资金进行转移。当天 以太坊停止了对所有交易的验证,此行为被社区诟病为“中心化”干涉,违背区块链本意;同时以太币币价大跌,从145元人民币跌落至68元人民币。日,重新开放交易验证后,社区号召大家通过发送大量垃圾交易阻塞交易验证的形式减缓黑客的继续偷盗;同时白帽通过使用与黑客同样的方法将剩余2/3未被盗取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6月24日,提交了软分叉提案,希望通过阻止所有人从The DAO中提取资金,为找回被盗资金争取时间;6月28日,有人指出软分叉提案存在DoS攻击风险,能够让黑客伪造gas,并通过广播大量无效却标有高价gas的智能合约,吸引矿工验证它们,从而使整个区块不能处理真实有效的交易;以太币币价从逐渐回升到的96元人民币再次下跌至76元。6月30日,Vitalik Buterin提出硬分叉设想;这里硬分叉意味着大家共同不承认黑客攻击的记账记录,账本从攻击前,开始重新进行记账。7月15日,具体硬分叉方案公布,DAO项目也建立退币合约,准备退币。但7月21日之后黑客将可以进一步通过分离创造子The DAO,造成所盗取资金不被退币合约影响。因此7月21日将成为硬分叉执行的最终期限。日,超过85%的算力支持硬分叉,以太坊硬分叉成功。THE DAO项目也随着硬分叉成功而终止运行。投资者可以按比例将DAO币转换回以太币。这次分叉也使得以太币出现了两种形态,一类叫以太经典,ETC,代表硬分叉之前的链;另一类叫以太坊,代表硬分叉之后的链。硬分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这指的是在分叉后的新链上。对于以太经典这条链,黑客还是真实地盗走了约7千万美元的资产。链的分叉相当于账本的复制,对于传统金融业,相当于货币量突然增加了一倍,势必会造成货币的大幅贬值。然而神奇的是,以太币和以太经典,目前都有着比较好的交易价格,而且价格还在快速增长。这点我们在后面也会谈到。二ICO深度解析1. 融资流程下面我们开始具体介绍一个ICO项目的发型流程是怎样的。一个正常且正经的ICO发行流程一般而言包括以下步骤:项目策划、白皮书编写、募资与发行代币、后续项目开发等。(1)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发起人需要策划项目的商业模式、产品、技术目标、技术路线、研发周期等一系列项目相关要素设计。由于ICO项目通常为技术类研发项目,因此,相关的技术的实现难度、实施细节、技术难点理论上需要得到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评估,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2)白皮书准备。接下来,发行人需要为每个项目着手准备项目白皮书。白皮书是整个ICO过程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官方公开文件,类似于中的项目计划或者过程中的招股说明书。每个ICO项目的白皮书中需详细说明:项目的商业模式、产品描述、产品原理、关键时间点、募集资金类型和平台、兑付方式、投资者回报方式、技术路线、技术难点、技术可行性、相关项目软件地址、团队成员等内容。但是,目前,ICO项目白皮书没有官方的书写要求,并非每个项目白皮书都包括上述内容。很多项目白皮书中内容并不详实,甚至会有多个版本以及在发行过程中不断更新白皮书的现象。而且,从法律意义来看,白皮书并非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其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目前无法得到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ICO项目投资者的保护带来难度。(3)募集资金与发行代币。目前,ICO项目的资金募集一般以较好的主流加密数字代币如比特币或以太币为交易对象,其推广和募集平台通常为该项目所构建的自有社区或者相应ICO发布平台。募资可以由一个阶段完成,也可以包括多个轮次。通常,较早的募资轮次具有较为优惠的募资价格(或者称之为代币对价)。对项目有兴趣的投资人,按照白皮书中的规定,自愿将项目支持的加密转账到项目募资地址即可完成投资,ICO发行方会向投资者发行相应项目代币作为投资凭证。通常,发行代币给投资人,一般占其中50~70%的份额。剩余部分留给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如创始人,项目团队,赏金项目参与者,或留作未来储备代币。(4)在成功完成募资后,ICO项目将按白皮书中对项目进行开发和运营。对于IT项目,资金通常用于完成软件开发、市场推广、销售、社区建设。持有代币的投资人可以根据代币在白皮书中约定的功能享受项目开发的产品或服务,或分享其他收益等。后面会具体介绍项目代币的用途。也可以将代币在二级市场中进行交易。上述过程是一个笼统的ICO发行通常都要经过的几个步骤。但ICO项目、ICO代币、ICO发行方式,也没有完善统一的分类框架。通常是随着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ICO项目的出现,不断地在进行分类的完善。2. 项目类型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ICO。首先ICO融资的项目类型多种多样。最早都是科技项目,与区块链技术相关,包括:(例如Ripple)、区块链的共识协议、以及区块链应用,近期ICO融资项目类型也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有类似的、化的、的项目等等。3. 融资主体类型再来看ICO的融资主体类型。全球的ICO融资主体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上市或非上市公司主体融资的,有自行发起的项目组织发行融资的,还有以项目本身运行创建的去中心化组织为主题发型融资的,国外甚至有匿名主体融资的案例出现。4. 代币用途关于代币的用途,网上很多分析师和学着给出了多种分类方式,我这里总结为一下五种类型:获得项目的产品和服务的权利。包括去中心化应用的信用、会员资格,产品使用机会等。分享项目内部产生的未来收益。如,持币的用户在项目内会有代币等。 参与组织投票,并分享的组织的运营收益。分享项目带来的收益,类似于资产证券化情况。最后一种是持有。其中有些代币可能同时具有上述多个用途。在项目以外,代币还有一个共性的用途,那就是在,兑换为主流虚拟货币,如以太坊、比特币,或间接兑换为法币,以获得巨额利润。5. ICO分类基于上述代币用途,也有学者将ICO分为四个类型,包括虚拟商品类、收益权凭证类、类和类。其中绝大多数的ICO项目都属于虚拟商品类。三ICO风险有多大1. 项目风险ICO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包括:基础项目伪需求、技术实现风险、技术安全风险、开发者匿名、没有钱包、融资用途不明、没有补偿方式、代币价值没有法律保障、投资者认知风险等。2. 难以监管基于具有上述风险的虚拟货币构建的ICO行为和项目为何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及时出台有效有力的监管政策和方案呢? 这是因为ICO项目并不好管。项目种类繁多,这也是为何监管政策由7部委联合发布。此外,项目技术细节复杂、技术可行性无法评估、系统安全性无法评估、项目主体虚拟以及项目估值困难。中国人民银行姚前曾在ICO监管研究文章中提到技术创新高度不确定,导致ICO无法按股市持续盈利的模式进行估值。风险和投资者偏好均难以确定,导致定价模型的失效。代币价值与其他代币之间的互利共生,且投资、回报、变现往往不是以法币为形式。代币的经济价值看作以项目未来价值为的看。然而项目未来价值本身也由于项目,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高度不确定性难以量化。对于难以监管的ICO项目,在被禁止前,普华永道曾经出过一个报告尝试引导投资者正确评估项目情况。其中包含60多项考量指标,然而可能绝大多数的指标判断需要的信息,投资者并不能清楚的了解到。四ICO泡沫1. ICO为何受欢迎如此多风险,且又难以监管的ICO项目,难道不应该人人避之? 为何还如此受欢迎呢?对投资者来讲,暴力的利润,投机心态是投资者加入的最大原因,此外,越早进入赚钱越多的宣传、快速变现的退出方式、门槛极地的参与方式以及项目有知名大佬站台使投资者难以拒绝巨大的诱惑。对于发行人来讲,与传统的、VC等融资方式相比,ICO参与面广门槛较低,数字货币持有者都可投资,不局限于职业投资机构或个人;项目发行目前基本不受监管;不用去任何**机构登记注册;项目方无需接受漫长的尽值调查;不约见投资人,也能得到资金;无需任何资质认定;项目自己可以自主发行代币,自主定义代币,代币无需绑定具体产品或股权。以及,项目低且融资周期短。如此方便的融资途径,加上极低的融资成本,使许多不具备上市资格、没有或缺少风投资源的企业,尤其是创业型组织,都能轻易发起融资。2. 泡沫有多大ICO目前有多火呢?最早的ICO项目可追溯到2014年。“以太坊”项目并不是第一个但是是早期项目中很著名的项目。同年,还有MaidSafeCoin、Storj等项目也采用了ICO方式。2015年,出现了6个较为主流的ICO项目,但其融资额度均较小,大部分项目融资额在左右。在2014年和2015年,通过ICO方式进行融资的企业通常为区块链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企业。2016年,ICO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首先,在数量和上有了飞速增长。该年全球出现了近20个ICO项目,较为知名的The DAO项目融资额高达1亿5千万美元, Waves、ICONOMI等项目也达到了千万美元量级。第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比特币价格的逐步提高,一些非区块链技术项目也试图采用ICO的方式进行融资。早期的ICO集中在区块链、、智能合约以及相关周边平台等方面的创新项目。而从2016年开始,ICO涉及的领域从硬科技领域扩展到、投资、传媒、游戏、博彩、支付、金融市场活动等各个领域。2017年,ICO开始成为VC/IPO的比较对象,被众多初创企业、上市企业视为“一夜暴富”的机会的进入爆炸增长阶段,项目数量难以统计,项目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大量ICO项目与区块链技术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把自身项目形式上进行了代币化,通过发行自身代币来实现ICO的形式。由于融资成本极低、缺少监管监督、募集资金使用不受限等诸多特点,极大方便了涉嫌诈骗的项目面向公众进行募资。这张图是来自CoinDesk的一张关于全球ICO累计融资规模的趋势图。图上的点代表一次ICO的发行,可以看到ICO的发行规模呈现指数增长特性,并且累计已经超过20亿美元,并且在短期内连续翻倍。这张图虽然看起来没到20亿美元,是因为图中只统计到7月,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融资额最多的项目,2.57亿美元还没有统计在内。这样的图线是很可怕的。我想,如果能有一种衡量的指标,并且将其按时间点同时画在这张图上的话,可能技术的发展完全达不到融资规模的增涨情况。再来看全球的情况。传统的初创技术公司,依赖风险投资进行融资。而ICO这种融资方式出现之后,大量项目选择ICO融资。这是一张累计的融资分布图,可以看到ICO项目融资量正在飞速追赶VC。并在今年上半年在区块链领域,成功超过传统风投的融资额,成为主流。两种方式的增长速度一个呈现线性趋势,另一个呈现指数趋势。下面再来看我国的情况,国家互金专委会(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显示,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43家,截至日,监测发现在上述平台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2017年以前共上线完成5个项目,今年1-4月份上线8个,5月份上线9个,6月份上线27个,7月份(截至7月18日)已上线并完成16个。从ICO支持的融资币种来看,占比最高,二者合计占比达90%以上。另有少量的ICO支持人民币以及其他虚拟币种,如以太经典、EOS、ICO币等。以日零点价格换算,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这张图是我国ICO参与趋势的一个情况。可以看到仅仅从今年3月到6月,ICO的突然火爆。这张图只统计到了6月,这并不是ICO项目发行的高点,如果国家没有及时出台相应政策组织ICO,那么统计到9月,相信人数增长趋势并不会减缓。下面这张图列举了全球范围内一些比较知名的ICO的发行情况和,这是截止到今年7月份的数据,最后一行收益率普遍都在10倍以上。前面提到的以太坊项目,更是高达百倍。对于单个ICO项目来说,民间流传着的话很好地说明了,ICO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收益率不到10倍的项目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相比两年前的P2P泡沫年化百分制三四十的收益率来说,ICO项目动辄翻十倍,甚至百倍的收益率确实是ICO项目火爆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可以体会到ICO在我国形成的泡沫大小。关于ICO在我国融资多快,代币波动多大的例子,这里不过多列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很容易从百度上获取各类ICO暴富和敛财的神话般的新闻。9月4日,我国七部委给出了ICO的定性结论,算是暂时性地终止了ICO泡沫的发展。通知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五ICO为何被定性为非法集资ICO为何被定性为非法集资?首先,代币可以通过在交易所流通从而兑换成主流虚拟货币,进而兑换成法币,或直接兑换成法币。因此,ICO发行人募集的实际上是非常容易兑换成法币,并且价值很容易用法币衡量的资产。符合集资的本质。第二,ICO项目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货币,股权等方式,返还利息和给付回报。第三,ICO利用互联网宣传扩散,具有向社会公开宣传的行为,并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属于向社会公开募资的一种。第四,ICO的行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没有受到相关法规的授权,也没有合法化的审批和监管机制。因此ICO项目被顶行为非法集资也就不难理解。对于有非法占有资金的行为的,还可以认定为金融诈骗。据报道,9月4日下午15时,七部委公告发出后。24小时后,90%的数字代币们仍处于下跌状态。全球市场上正在交易的580多种数字代币中,约520种处于下跌行情。我国ICO项目代币,有跌幅达到98%的情况出现。对这样的认定,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个人认为,中国的ICO项目以及投资人,以炒为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百种代币的价格和涨跌幅看出来。由于ICO活动难以监管,尚未出现有效的监管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及时禁止ICO活动,本质上禁止的是蕴含巨大风险的波动性极大的投机市场。是对我国公民的控制和保护措施。为我国的投资人指明了风险,避免非合格投资者被忽悠从而造成资金蒙受巨大损失。国家禁止的并不是靠谱ICO背后的优秀区块链项目的开发和研究。与其他行业初创企业一样,好的项目同样可以在中国进行、以寻求VC、PE等专业机构的资金支持。对于真正有实力,自认为优秀的,全球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同样可以通过社区、网络等途径,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区上线项目面向全球相对专业的投资人进行代币发行。到目前为止,关于ICO的介绍内容已经全部讲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文字在直播间里提出来。六问题讨论接下来,我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一个补充讨论。1. 区块链与ICO到底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简单介绍了区块链实际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多方共识可信分布式存储技术,记在链上的信息由区块链的核心机制,如工作量证明机制,或其替代方案保证信息的公允、公开和可靠。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构建了一套无需专门第三方信任机构维护的信息记录机制。区块链与ICO的联系有以下几点:大部分ICO项目项目本身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相关的应用开发或协议研究;ICO项目发行的代币,利技术记账。这是几乎所有ICO项目都具有的共同特征。大家信任的是一套经过时间检验的,有理论支持的协议,也可以说是程序。而这套程序的成本又是极低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出区块链究竟有什么用处。凡是需要高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复杂流程)依赖第三方信任机构维护来完成的数据记录活动,都可以考虑用区块链技术来替代第三方信任机构。区块链技术还是被业界看好的一种技术,不光是创业公司,传统公司,大型IT、互联网公司也都在探索区块链技术,使其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目前看来,区块链可以在医疗、法律、军事、金融、注册证明(出生、结婚、死亡)、数字追踪资产、公益、版权等多个领域。这里我也简单提示一下区块链这种机制的一个负面作用。之所以代码和程序构建的协议可以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是因为它构建的协议是一视同仁的,任何人和组织都无法改变的。就像对于比特币这样的区块链应用,“”本人,也就是本人也无法控制和改变这一机制,甚至于他是否活着,是否存在也不会影响的运行。这样的副作用在于,当这个协议和机制运行出现问题,或存在缺陷的时候同样,没有一个组织和个人能够快速干预和修复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区块链受到黑客攻击后,所有人也只能默认接受,因为的特性,对于黑客的攻击同样保护。如果想修复,只能采取全民投票,全体参与者一起重新基于出问题的区块之前的区块开发新的区块,抛弃原有的攻击记录链。但理论上,这种做法反而破坏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也就是通常提到的硬分叉方案。再或者利用其他技术漏洞进行干预。2. 虚拟货币具有哪些属性?有哪些风险?这里也总结了一下ICO发行的代币具有如下的属性:o
应用和流通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一体系或系统内部,区别于游戏币等;o
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有价值,可征税o
虚拟货币不等同于法币,不受到法律保护。不具有法定货币的法偿性和强制性。o
在多数国家的体系中,虚拟货币不算一种货币。因此,常常避开货币字眼叫做代币。o
是否具有证券属性,需要根据具体虚拟货币的具体意义来判断。如果代表了股权或份额多少,那么通常也认为其具有证券属性。为什么前面讨论了ICO的风险,现在还要讨论呢?ICO不是已经被一刀切了么?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虚拟货币市场本身久也有泡沫。让我们看看这个泡沫中的风险有哪些。代币持有风险:1.
代币的持有这无法完全掌控代币的归属。代币的运营机构可以对代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控制,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2.
代币持有者没有相关法律保障。出现事故,无法保障自己的权益。3.
代币运营服务机构缺乏必要约束,无法保障代币的安全行和稳定性。4.
投资者难以真正了解ICO项目机制、技术和运营情况5.
项目没有监督,没有像:私募靠和熟人关系,保证项目的可靠,降低;公募靠大量的强制信息披露与监管,保证的准确。6.
项目承诺内容变更风险。许多白皮书随着项目的进行,修改多个版本。7.
代币认知风险,代币作为虚拟物品,其价值完全取决于大家对其的认同,并没有法律保障。因此价值随认知会剧烈波动。所以代币本身的泡沫,目前并不会因为ICO叫停而破裂。目前似乎也没看到阻止泡沫成长的有效方式。自己总结了一个判断是否会存在泡沫的公式,与大家探讨和分享那就是:自主发行 + 投机市场 + 滥用信任 = 金融泡沫3. 虚拟货币是否值得投资?先来展示一下最具代表性的。ICO这种融资途经的出现,直接带动加密数字代币的价值爆炸式增长。加密数字代币的市值在2017年初开始出现飞速增长。下图所示为,可以看出,比特币价格从2016年开始起飞,今年更是呈现了不可遏制的增长态势。今年4月份以来,比特币价格逐步走高,从6000多元一路,飙升至3万元人民币附近。当然,除了ICO项目火爆之外,加密数字代币被部分国家官方定义为合法、使得ICO被更多人接受和看好,可能也是带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密数字代币作为ICO项目的融资资产,其市场规模与ICO项目火热程度表现出了紧密联系。根据CoinMarketCap的披露,截止2017年8月底,共有866种加密数字代币,在5416个虚拟交易市场上流通,虚拟货币的总市值达到1700亿美元。其中,已经达到782.3亿元,总市值达到346亿元。下面这张图显示了易都由哪些币种构成。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在比特币市场中的核心和重要作用。后面之所以人民币的交易消失是因为今年年初我国发布了相关的通知,禁止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交易可以看见中国的炒币力量是全球的主力。这恐怕也是为何中国**对ICO活动一刀切的原因。因为参与的群众和资产太多太大了。下面这张图反映了2017年不同种资产的收益情况。可以看到,相比于,房地产、、等市场,虚拟货币市场,确实有机可投。相比主流的比特币,非主流的新生代币更是蕴含暴富机会。但这种机会能持续多久,能否把握好,其蕴含的风险是否远大于机会,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和把握。我们在来看现在虚拟货币的交易情况。下面两张图显示了交易手续费变化情况和交易量变化情况,供有的朋友参考,图表都是来自CoinDesk到今年7月份左右,最新数据可以在各大行情软件上看到。当然手续费变高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原因,可能也有管理原因。但比特币自身,最新的隔离见证技术(SegWit)的采用,在未来可能会导致将大幅下降,下降幅度甚至有可能超过50%。可以发现,交易手续费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涨势趋于平缓,但稳中有升;出现大幅增长,这可能也与大量的项目的出现相关。最后,个人也对虚拟货币市场,做了个简单的总结。ICO市场具有以下特点:7x24小时,无休市;没有涨跌幅限制;上百种代币共存;每种代币市值较小易操控;一秒涨跌幅可以达到10%以上;无监管;场内参与者均看好;参与者目标是抛币波动因素有:发行人公开活动——上涨;周末、监管活动——下跌;深夜——波动大,缺少流动性。投机逻辑:急涨套现——容易持币时间短;急跌抄底——容易抄在半山腰;庄家抬价收割韭菜——屡试不爽。个人认为这个市场目前完全是一个投机市场,机会存在,风险存在。因此适不适合各位投资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如果完全有能力承受投资全部打水漂的风险,是可以考虑通过自己的判断实现高额的可能。但是对于以炒作为主的项目。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区块链是创新型技术,可以够建可信的信息记录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需求,还是要靠传统VC、PE等机构更为专业的评价,募集对象也应该符合我国证券法规定;构建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智能合约和只能应用存在安全风险,需要专业人士评估;可靠的区块链应用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一夜暴富的机会可能存在,但多为泡沫;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祝各位听众,不管未来是参与全球ICO项目,还是参与,都能明鉴项目风险,把握市场脉搏。谢谢大家!◆◆◆◆◆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精选文章名家周小川:积极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市场要统一认识 完善法律田轩:银行竞争与企业创新吴晓灵:构建个人数据保护体系周皓:的路径选择和节奏把握:渐行渐近研究在硅谷:技术如何重塑金融格局如何用金融手段改善买房困境?硅谷的实践: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的连接者Branch:面向非洲、印尼等国家的技术驱动下的了解互联网金融不可错过的十大案例FinTech如何给传统券商行业带来新生机?国际关于市场,你该了解什么?日本市场现状概述人工智能交易可能引发哪些问题***人:加密代币泡沫即将破裂Facebook广告+支付的另类发展模式创业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领袖项目第二届投资者训练营廖理:中国正在成为创业大国吴蓉晖:让创新创业成为常态小猪创始人陈驰:将成经济新引擎会分期:赋能长租公寓 打造租房界天猫平台孵化罗川:用大白话聊聊理念道口贷2017半道口贷服务企业超1000家道口贷宣布上海银行直接存管系统上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专业研究 |商业模式 o 政策研究 o 行业分析内容平台 |未央网o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o全球创业领袖项目《2017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十大现象盘点》 精选三■胡金华你可以不懂区块链技术,但是未来,人类必将进入区块链的时代。曾几何时,当投资者还沉迷于、、、房地产市场时,一小批聪明人却开始玩起比特币。这种流通于互联网、全球24小时交易且可兑换各国货币的,自2008年全球肆虐之时由“中本聪”创设,2009年投资者挖矿热情被点燃,2010年后开始交易,2015年价格呈几何级增长,2017年其价格从最初的/个暴涨至最高点的3123美元/个,短短9年时间,如果说有一种可以让人实现暴富目话,只要买几台挖矿机连接电脑24小时挖比特币,今天的你就可以成为亿万富豪,只要你挖到的比特币足够多。2017年,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交易依然沉浸在“牛市”的狂欢中,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的投资者竞相加入,3000多倍的涨幅让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的机遇,殊不知这也是在刀尖上跳舞。而那些隐身背后的成功者却开始研究起基于的区块链,挖掘其覆盖所有行业的应用场景,并试图掀起另外一场“互联网革命”。从开始绝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为/个是在什么时候,300美元/个又是什么时候,当想要去投资的时候,发现它早已经蹿升到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样,你看不见摸不着,反映的只是数字和的变化;然而,后两者相比,它的迷人之处在于,你最初想要获得它甚至不需要付出成本,无非是购置挖矿机无限度地消耗电量。“中本聪”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创造比特币的时候就只设置了2500万个的数量,至今只挖掘了1000多万个,而且每4年矿机开采的数量就减少一半,直至将完。“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两年来比特币的价格涨到/个,在中国的交易价格突破了20000元人民币/个。但是你要问我,?或许就是投机,或许就是,或许在国外可以用来当做货币使用,或许用它来犯罪等。那么又是谁开始?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因为不知道。比特币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不一样,前者是全球自发形成且还没有形成完善监管的虚拟货币交易市场,而后者都是由各国**设立并执行严格监管制度的市场。因为不受监管,所以全球24小时交易;因为不受监管,所以价格才会失控。”在上海资深陈超(化名)的眼中,比特币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计算得出的是,假设以人民币2万元均价来计算,全球2500万个是5000亿元,但是谁知道3年之后?10年之后的价格又是多少呢?然而,支撑的区块链技术,不仅创造了比特币,还衍生出了莱特币、以太币等各种各样其它虚拟货币,都在大行其道,价格暴涨暴跌犹如过山车。在中国市场,央行作为金融监管最高层数度出手打击虚拟货币交易,在2017年初甚至整顿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难以遏制虚拟货币交易这头几近疯狂的“牛”。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产生之后在中国形成了两个“圈子”,一个是,就是主攻区块链技术的群体;一类是,以玩的群体。如今这两大群体的融合,又形成了一个新的融资模式ICO。《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当比特币已然高处不胜寒的时候,所谓ICO,是指项目融资团队直接“创造”一些数字货币,冠以名头,在互联网渠道或者线下进行代币融资,没有实体投资项目,没有信誉担保,甚至没有承销机构为项目背书,ICO融资渠道正在国内一线城市蔓延开来,且渐有难控之势。“一些隐藏在一线城市打着初创企业,开始借助自建互联网平台发行或代为发行虚拟代币筹集资金,投资者出资认购虚拟代币,但资金用途去向不明。这些互联网平台对投资者允诺在经过一段时间持有之后,可以在交易所平台流通转让。而这种融资方式至今没有一个官方明确的定义,只是区块链行业将其定义为ICO。”有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如是评价称。在上海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孙杰看来,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官方或者词典定义,改编自证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就本质上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不过把虚拟代币作为融资工具向不特定公众募集是否合法尚不能定性。央行对至少目前是不认可的,而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融资方式是不是存在高风险,是不是涉及到非法集资,金融监管部门是否已经关注到,现在都不得而知。《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国内某个互联网交易平台上,从虚拟博彩、代币化、全球化闪电智能合约、交友平台、开挖金矿、投注游戏乃至设立在开曼群岛的金融投资项目,应有尽有。而这些项目均是以各家机构发行的不知名虚拟代币进行ICO,动辄数千万上亿估值的虚拟代币,这些代币又直接与比特币或者其他代币挂钩,融资规模从数千万到上亿不等。有行业内人士直接指出,在数字货币和,投资玩法早已与传统金融领域大有不同,无国界、无门槛、无监管的全球性群体参与某一项目成为了“新常态”,由此发展出了一个看似欣欣向荣的ICO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区块链技术之双刃一柄双刃剑,冰火两重天。如果来形容虚拟货币的汹涌市场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这或许是一个合适的词。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则开始深入研究区块链的场景,并对虚拟货币的狂热嗤之以鼻。众安科技的、蚂蚁金服的、中南资本和北大荒联合开发的区块链种粮、中国平安的四大运用平台等等,渐渐走向成熟。“众安科技和贵州省的合作主要是运用实体经济,比如在医疗领域,现在中国的医疗信息是割裂的,就如社保一样,全国很少有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我们想和贵州省一起联合做可以在全国查询的个人健康档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业,当然我们也知道要做成很难,因为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居民的医疗记录收集齐全是难如登天。但并非不能做到,我们用、区块链技术去做,相信未来会实现国内个人健康档案全流通的局面。”在之前的朗迪峰会上,众安科技CEO陈玮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而在陈玮看来,虽然他并不对眼下虚拟货币的风控和ICO的风险作定性的评论,不过他比喻称,区块链技术就像一把刀,能够切割万物,也能够杀人。正确应用区块链技术,就像刀一样被用在正确的场景里面,可以造福人类;如果走入歪门邪道,最后则将会自取灭亡。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5月,国内货币出版了第一本深入浅出介绍《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其中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对未来金融与经济带来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人类的生活,包括医疗健康、司法、智能合约、结算、、众筹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而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要解决的一小部分问题。“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该书作者张健称。数字货币时代何时来临在这本书中不难看出,其实来就是依附于真实货币的产物,而也深知,比特币不与货币捆绑在一起,它将一无是处,但是人及其追随者的“野心”,却开始想要走上一条去取代真实货币的道路。“可以透露的是,就国内监管机构而言,包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探讨已经很前沿,他们对于市场的一举一动也看得非常清楚。一行三会中设立的专家委员会对于未来中国可行性研究、虚拟货币接下来的政策监管、金融领域的场景应用都心中有数,但是市场上的投机者却还未清醒。”有接近监管层的匿名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发表在《清华金融评论》上的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发行。由世界银行、及美联储联合举办的第16届“金融行业政策与挑战会议”上,成为世界90多国央行行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周永林称,中国央行是最早明确提出要尽快推出的国家,从央行的角度,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央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重在利用实现自己的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设计符合自己需要的数字货币;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按照央行行长周小川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央行数字货币仅仅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不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总量,因而与没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可以增强消费者金融自我掌控能力。”文章指出。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以区块链技术催生的可期,而当越来越多的推动金融业以及其它行业走向更为安全、便捷、诚信的时代时,那时候比特币价格,会超过1万美元、吗?大事记1991年国外两名专家Stuart Haber和W.Scott Stornetta第一次提出关于区块的加密保护链产品1998年外国人Nick Szabo提出电子货币分散化机制研究,被称为比特金2008年中本聪原始论文正式提出区块链概念2009年根据中本聪区块链理论设计出P2P形式的年逐渐在全球形成气候,基于比特币交易的区块链技术也受到全球金融巨头和**的关注2014年全球成立诸多基础区块链技术的联盟,诸如全球知名的、等2015年比特币交易进入真正的牛市,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参与2016年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应用探讨进入高潮,中国央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证券交易所等金融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2017年市场迎来分化,以大中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技术圈和以科创机构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圈。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2017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十大现象盘点》 精选四■胡金华你可以不懂区块链技术,但是未来,人类必将进入区块链的时代。曾几何时,当投资者还沉迷于股票市场、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时,一小批聪明人却开始玩起比特币。这种流通于互联网、全球24小时交易且可兑换各国货币的加密数字货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时由“中本聪”创设,2009年投资者挖矿热情被点燃,2010年后开始交易,2015年价格呈几何级增长,2017年其价格从最初的1美元/个暴涨至最高点的3123美元/个,短短9年时间,如果说有一种投资品可以让人实现暴富目标的话,只要买几台挖矿机连接电脑24小时挖比特币,今天的你就可以成为亿万富豪,只要你挖到的比特币足够多。2017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交易依然沉浸在“牛市”的狂欢中,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的投资者竞相加入,3000多倍的涨幅让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财富增值的机遇,殊不知这也是在刀尖上跳舞。而那些隐身背后的成功者却开始研究起基于技术的区块链,挖掘其覆盖所有行业的应用场景,并试图掀起另外一场“互联网革命”。从虚拟货币暴涨开始绝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比特币的价格为30美元/个是在什么时候,300美元/个又是什么时候,当想要去投资的时候,发现它早已经蹿升到2000美元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和股票、债券一样,你看不见摸不着,反映的只是数字和K线图的变化;然而,比特币和后两者相比,它的迷人之处在于,你最初想要获得它甚至不需要付出成本,无非是购置挖矿机无限度地消耗电量。“中本聪”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创造比特币的时候就只设置了2500万个的数量,至今只挖掘了1000多万个,而且每4年矿机开采的数量就减少一半,直至将比特币挖完。“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两年来比特币的价格涨到3000美元/个,在中国的交易价格突破了20000元人民币/个。但是你要问我,里?或许就是投机,或许就是洗钱,或许在国外可以用来当做货币使用,或许用它来犯罪等。那么又是谁开始炒作比特币的?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因为不知道。比特币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不一样,前者是全球自发形成且还没有形成完善监管的虚拟货币交易市场,而后者都是由各国**设立并执行严格监管制度的市场。因为不受监管,所以全球24小时交易;因为不受监管,所以价格才会失控。”在上海资深比特币玩家陈超(化名)的眼中,比特币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计算得出的是,假设以人民币2万元均价来计算,全球2500万个比特币的总市值是5000亿元,但是谁知道3年之后比特币的价格是多少?10年之后的价格又是多少呢?然而,支撑原理的区块链技术,不仅创造了比特币,还衍生出了莱特币、以太币等各种各样其它虚拟货币,都在大行其道,价格暴涨暴跌犹如过山车。在中国市场,央行作为金融监管最高层数度出手打击虚拟货币交易,在2017年初甚至整顿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难以遏制虚拟货币交易这头几近疯狂的“牛”。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产生之后在中国形成了两个“圈子”,一个是链圈,就是主攻区块链技术的群体;一类是币圈,以玩炒虚拟货币的群体。如今这两大群体的融合,又形成了一个新的融资模式ICO。《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当比特币已然高处不胜寒的时候,所谓ICO,是指项目融资团队直接“创造”一些数字货币,冠以名头,在互联网渠道或者线下进行代币融资,没有实体投资项目,没有信誉担保,甚至没有承销机构为项目背书,ICO融资渠道正在国内一线城市蔓延开来,且渐有难控之势。“一些隐藏在一线城市打着的初创企业,开始借助自建互联网平台发行或代为发行虚拟代币筹集资金,投资者出资认购虚拟代币,但资金用途去向不明。这些互联网平台对投资者允诺在经过一段时间持有之后,可以在交易所平台流通转让。而这种融资方式至今没有一个官方明确的定义,只是区块链行业将其定义为ICO。”有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如是评价称。在上海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杰看来,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官方或者词典定义,改编自证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就本质上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不过把虚拟代币作为融资工具向不特定公众募集是否合法尚不能定性。央行对比特币的价值至少目前是不认可的,而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融资方式是不是存在高风险,是不是涉及到非法集资,金融监管部门是否已经关注到,现在都不得而知。《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国内某个互联网交易平台上,从虚拟博彩、代币化封闭式基金、全球化闪电智能合约、交友平台、开挖金矿、投注游戏乃至设立在开曼群岛的金融投资项目,应有尽有。而这些项目均是以各家机构发行的不知名虚拟代币进行ICO,动辄数千万上亿估值的虚拟代币,这些代币又直接与比特币或者其他代币挂钩,融资规模从数千万到上亿不等。有行业内人士直接指出,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世界,投资玩法早已与传统金融领域大有不同,无国界、无门槛、无监管的全球性群体参与某一项目成为了“新常态”,由此发展出了一个看似欣欣向荣的ICO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区块链技术之双刃一柄双刃剑,冰火两重天。如果来形容虚拟货币的汹涌市场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这或许是一个合适的词。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则开始深入研究区块链的场景,并对虚拟货币的狂热嗤之以鼻。众安科技的区块链养鸡、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慈善、中南资本和北大荒联合开发的区块链种粮、中国平安的四大区块链金融运用平台等等,渐渐走向成熟。“众安科技和贵州省的合作主要是运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比如在医疗领域,现在中国的医疗信息是割裂的,就如社保一样,全国很少有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我们想和贵州省一起联合做可以在全国查询的个人健康档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业,当然我们也知道要做成很难,因为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居民的医疗记录收集齐全是难如登天。但并非不能做到,我们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去做,相信未来会实现国内个人健康档案全流通的局面。”在之前的朗迪峰会上,众安科技CEO陈玮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而在陈玮看来,虽然他并不对眼下虚拟货币的风控和ICO的风险作定性的评论,不过他比喻称,区块链技术就像一把刀,能够切割万物,也能够杀人。正确应用区块链技术,就像刀一样被用在正确的场景里面,可以造福人类;如果走入歪门邪道,最后则将会自取灭亡。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5月,国内货币中心出版了第一本深入浅出介绍籍《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其中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对未来金融与经济带来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人类的生活,包括医疗健康、司法公证、智能合约、清算结算、物联网、众筹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而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要解决的一小部分问题。“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该书作者张健称。数字货币时代何时来临在这本书中不难看出,其实比特币本来就是依附于真实货币的产物,而比特币创始人也深知,比特币不与货币捆绑在一起,它将一无是处,但是比特币创始人及其追随者的“野心”,却开始想要走上一条去取代真实货币的道路。“可以透露的是,就国内监管机构而言,包括一行三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探讨已经很前沿,他们对于市场的一举一动也看得非常清楚。一行三会中设立的专家委员会对于未来中国数字货币的可行性研究、虚拟货币接下来的政策监管、金融领域的场景应用都心中有数,但是市场上的投机者却还未清醒。”有接近监管层的匿名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发表在《清华金融评论》上的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发行官方数字货币。由世界银行、国际及美联储联合举办的第16届“金融行业政策与挑战会议”上,区块链成为世界90多国央行行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周永林称,中国央行是最早明确提出要尽快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从央行的角度,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为央行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央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重在利用数字货币技术实现自己的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设计符合自己需要的数字货币;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按照央行行长周小川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央行数字货币仅仅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不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总量,因而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可以增强消费者金融自我掌控能力。”文章指出。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以区块链技术催生的数字货币前景可期,而当越来越多的区块链技术场景推动金融业以及其它行业走向更为安全、便捷、诚信的时代时,那时候比特币价格,会超过1万美元、10万美元吗?大事记1991年国外两名专家Stuart Haber和W.Scott Stornetta第一次提出关于区块的加密保护链产品1998年外国人Nick Szabo提出电子货币分散化机制研究,被称为比特金2008年中本聪原始论文正式提出区块链概念2009年根据中本聪区块链理论设计出P2P形式的数字年和交易逐渐在全球形成气候,基于比特币交易的区块链技术也受到全球金融巨头和**的关注2014年全球成立诸多基础区块链技术的联盟,诸如全球知名的R3联盟、以太坊联盟等2015年比特币交易进入真正的牛市,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区块链技术研究2016年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应用探讨进入高潮,中国央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证券交易所等金融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2017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市场迎来分化,以大中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技术圈和以科创机构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圈。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2017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十大现象盘点》 精选五
本文根据未央网“Fin-Lab线上沙龙第十七期:ICO:馅饼还是陷阱?”整理,本期嘉宾为清华大学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基础研究部分析师戴程。近期,被推向风口浪尖的ICO活动以及监管出台的相应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ICO作为金融和科技共同发展而诞生的新型融资方式,在我国被正式定性为非法集资,也标志着最近两三年,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我国酝酿的ICO泡沫,宣告破裂。许多融资者在短时间吸收了大量的资产,也有不少投资人通过购买虚拟货币一夜暴富,当然,可能更多的投资者运气不够好,买入的代币迅速贬值,承受巨额损失。那ICO对于投资者和发行人来说究竟是天上掉的馅饼还是巨大的陷阱呢? 我们今天就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一看ICO。一ICO是什么首先,先提一下ICO的定义,以及区块链概念。然后举例给大家展示一个直观生动的ICO。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进行ICO的解析,从各个角度解读一下ICO的特点,接下来分析ICO的风险,以及泡沫的产生原因和规模,之后谈谈个人对监管一刀切政策的理解。之后,如果有时间,再针对三个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之后回答大家的问题。1. ICO定义下面开始介绍ICO是什么。先来介绍几个意义几乎相同,并且经常被替代使用的词汇。英文中最早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缩写,译为初始数字货币发行,后来,也将ICO解读为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通常用Token替代Coin的原因是 项目试图避免法律方面的问题,还有ITO,Initial Token Offering。英文文献中,区别于传统的众酬CrowdFunding一词,ICO项目也尤其特有的CrowdSales一词,表示公开售卖代币。通常ICO项目也常被称作区块链项目。ICO的定义通常指,一个项目通过指定发行平台进行项目公示、信息披露,约定在特定日期、以特定方式发行代币,并授予该代币特殊权益(产品使用权等、股权、期权、收益分配权等);投资者基于对发行项目前景的乐观预测,以其他数字货币(如比特币、莱特币等)投资项目支持项目发展,并获得新发行代币;新发行代币发行后也可以在指定平台自由流通,投资者可以在约定日期后出售套现换取法币(如人民币)来寻求退出或继续增持。简单说,ICO是融资者通过发行项目自身代币,融得虚拟数字货币的一种途径。以虚拟货币换虚拟货币的行为。这里还有一个最新的官方定义,在9月4日,我国ICO活动被**叫停,被定性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通常以ICO方式融资的项目多为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项目。因为区块链是构建虚拟数字货币货币的重要底层技术,无论是项目本身和代币发行通常都与区块链有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后续内容,简单提一下区块链概念。区块链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图中给出3个定义描述,但无论是哪种叙述方式,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像右下角图是我总结了区块链特点,如中间圆圈代表区块链,它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构建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能安全地存储比特币交易记录或其它数据,具有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维护,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信息一致性并且由多方共同记录的特点。简单讲,区块链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存储基础设施,用于多个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去中心化的记录、分享、存储以及分发信息。2. ICO案例举例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ICO项目。大家可以通过项目形成对ICO活动更加直观的理解。第一个项目是以太坊,我把它称为ICO项目的布道者。大家都知道ICO项目多数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应用程序。以太坊项目使得区块链技术可以便捷地构建应用,是绝大多数目前常见区块链应用项目的基石。2014年,以太坊项目致力于形成一个区块链协议,方便开发者在链上构建智能合约执行和处理功能。表格上方简单描述了区块链项目技术层次示意图。区块链作为存储基础是最底层的技术,多数区块链项目或者说应用要想构建,需要区块链上支持所谓的智能合约,也就是支持自定义的多方共识协议。一个或多个协议的组合可以构建不同用途的去中心化应用。也就是最顶层的DApp,他是去中心化应用的缩写,这也是通常提到的去中心化的由来。与互联网上的应用叫App是类似的。以太坊就是使得区块链支持智能合约的科技项目。项目由于技术开发、社区构建等方面需要融资,因此,考虑对公众募集比特币,来融资维持项目发展。2014年9月,以太坊项目以合美元0.31刀的价格发行项目自身加密代币以太币募资,为期42天,目标金额为1970万美元。在第一阶段的14天里,以太币:比特币的兑换比例为2000:1,随后降至1337:1,最终,项目共ICO募资31000枚比特币,以当时的汇率,约合1840万美元。2015年8月,以太坊在全球各大数字 挂牌交易,刷新了投资者们对数字货币项目估值的认知,以太币开盘价17元,到今天,以太币价格一度接近300美元,当初众筹的参与者如果持有以太币至今的话,以比特币计算的收益超过200倍,而如果以美元计算收益的话,收益近1000倍。这里我也提示一点,那就是,由于项目涉及募资的代币种类不止一种,而且虚拟货币本身波动非常大,所以,项目的收益情况,用不同币种衡量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代币的一大特点和功能就是,一旦代币登录二级交易市场,则可以在二级市场以极低的成本流通,与其他虚拟货币或法币进行交易和兑换,从而实现代币持有者的获利退出,因此代币类似二级市场的股票,也是可以炒的,很多情况下高价位是炒出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项目Filecoin,这个项目是目前为止募资最多的ICO项目。项目也非常的新,就在几天前刚刚完成募资。该项目就基于前面提到的以太坊项目,想要构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点对点文件系统,并且完善其配套文件检索机制,提升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效率。直观理解,有点类似,一个基于区块链的BT网络。举这个例子只是想介绍ICO项目的融资能力,对上述名词不理解也没有关系。该项目ICO分为两个阶段,预售代币阶段和公开发行阶段。前者面向合格投资者和机构募资,包括红杉资本、安德森霍洛维茨,以及联合广场创投。后者面向CoinList,一个ICO融资平台的投资者。在公售阶段,仅30分钟,该项目就获得2亿美元的投资,在加上之前预售得到的5200万,共获得约2.5亿美元的投资。经过了数天的融资,该项目最终融到相当于2.578亿美元的数字货币。可见ICO的融资速度和效率是相当高的。此次ICO作为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ICO,超过了7月中旬的Tezos项目的2.32亿美元的纪录。再来看一个 个人认为最具故事性的史诗级ICO项目。THE DAO是一种用计算机代码设计的智能合约系统。该系统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实现以一种去中心化组织的形式来进行投资。该组织以盈利性运营为目的,通过向投资者出售DAO代币进行融资,资金将用于投资其他区块链“项目”。DAO的运作模式类似于公募基金/公募信托,区别在于The DAO并无人/受托人这一角色,而是靠计算机程序来自动履行组织内部的投票结果。根据投票结果决定投哪些项目。DAO代币给予代币持有者一定的投票权与所有权。The DAO会通过投资有潜力的区块链项目来盈利,而DAO代币持有者将会获得投资回报,投资所用代币为以太币。DAO代币持有者随后将可以投票决定是用这些奖励继续投资新的项目,或是将以太币分发给DAO代币持有者。除此之外,DAO代币持有者可以在很多支持DAO代币二手交易市场上转让他们持有的DAO代币,从而实现投资的退出。THE DAO项目对智能合约本身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其设计本身就十分新颖,它构建了一个无需基金经理的模式。所有持币者共同维护和进行投资判断。与项目同样精彩的还有这个项目经历的故事,限于篇幅和时间。简单笼统给大家讲一下。时间回到2016年4月底,THE DAO项目即将上线和发起全球代币发行。发行前一天,有专家指出DAO的智能合约以及机制存在问题和风险,希望暂停项目发行。但该信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项目融资异常顺利和火爆,5月10日,10天的时间,该项已获得相当于3400万美元价值的以太币。5月28日,众筹结束,融得超过1150万个以太币,相当于超过1.5亿美元价值,成为全球历史上最大金额众筹项目。同日,The DAO开始在各大所进行开放交易;6月9日,以太坊开发人员Peter Vessenes指出The DAO项目存在递归调用漏洞;6月14日,修复方案被提交,等到The DAO成员的审核;两天后,递归调用问题再次被提及;6月17日,黑客发起针对The DAO智能合约多个漏洞的攻击,其中也包含了递归调用漏洞,并向一个匿名地址转移了3600万个以太币,达到了The DAO众筹总量的三分之一。受制于The DAO的28天锁定期原则,黑客需要等到7月14日才能对这部分资金进行转移。当天 以太坊停止了对所有交易的验证,此行为被社区诟病为“中心化”干涉,违背区块链本意;同时以太币币价大跌,从145元人民币跌落至68元人民币。日,重新开放交易验证后,社区号召大家通过发送大量垃圾交易阻塞交易验证的形式减缓黑客的继续偷盗;同时白帽通过使用与黑客同样的方法将剩余2/3未被盗取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6月24日,以太坊社区提交了软分叉提案,希望通过阻止所有人从The DAO中提取资金,为找回被盗资金争取时间;6月28日,有人指出软分叉提案存在DoS攻击风险,能够让黑客伪造gas,并通过广播大量无效却标有高价gas的智能合约,吸引矿工验证它们,从而使整个区块不能处理真实有效的交易;以太币币价从逐渐回升到的96元人民币再次下跌至76元。6月30日,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硬分叉设想;这里硬分叉意味着大家共同不承认黑客攻击的记账记录,账本从攻击前,开始重新进行记账。7月15日,具体硬分叉方案公布,DAO项目也建立退币合约,准备退币。但7月21日之后黑客将可以进一步通过分离创造子The DAO,造成所盗取资金不被退币合约影响。因此7月21日将成为硬分叉执行的最终期限。日,超过85%的算力支持硬分叉,以太坊硬分叉成功。THE DAO项目也随着硬分叉成功而终止运行。投资者可以按比例将DAO币转换回以太币。这次分叉也使得以太币出现了两种形态,一类叫以太经典,ETC,代表硬分叉之前的链;另一类叫以太坊,代表硬分叉之后的链。硬分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这指的是在分叉后的新链上。对于以太经典这条链,黑客还是真实地盗走了约7千万美元的资产。链的分叉相当于账本的复制,对于传统金融业,相当于货币量突然增加了一倍,势必会造成货币的大幅贬值。然而神奇的是,以太币和以太经典,目前都有着比较好的交易价格,而且价格还在快速增长。这点我们在后面也会谈到。二ICO深度解析1. 融资流程下面我们开始具体介绍一个ICO项目的发型流程是怎样的。一个正常且正经的ICO发行流程一般而言包括以下步骤:项目策划、白皮书编写、募资与发行代币、后续项目开发等。(1)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发起人需要策划项目的商业模式、产品、技术目标、技术路线、预期研发周期等一系列项目相关要素设计。由于ICO项目通常为技术类研发项目,因此,相关的技术的实现难度、实施细节、技术难点理论上需要得到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评估,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2)白皮书准备。接下来,发行人需要为每个项目着手准备项目白皮书。白皮书是整个ICO过程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官方公开文件,类似于风险投资中的项目计划或者股票发行过程中的招股说明书。每个ICO项目的白皮书中需详细说明:项目的商业模式、产品描述、产品原理、关键时间点、募集资金类型和平台、兑付方式、投资者回报方式、技术路线、技术难点、技术可行性、相关项目软件地址、团队成员等内容。但是,目前,ICO项目白皮书没有官方的书写要求,并非每个项目白皮书都包括上述内容。很多项目白皮书中内容并不详实,甚至会有多个版本以及在发行过程中不断更新白皮书的现象。而且,从法律意义来看,白皮书并非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其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目前无法得到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ICO项目投资者的保护带来难度。(3)募集资金与发行代币。目前,ICO项目的资金募集一般以流动性较好的主流加密数字代币如比特币或以太币为交易对象,其推广和募集平台通常为该项目所构建的自有社区或者相应ICO发布平台。募资可以由一个阶段完成,也可以包括多个轮次。通常,较早的募资轮次具有较为优惠的募资价格(或者称之为代币对价)。对项目有兴趣的投资人,按照白皮书中的规定,自愿将项目支持的加密转账到项目募资地址即可完成投资,ICO发行方会向投资者发行相应项目代币作为投资凭证。通常,发行代币给投资人,一般占其中50~70%的份额。剩余部分留给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如创始人,项目团队,赏金项目参与者,或留作未来储备代币。(4)在成功完成募资后,ICO项目将按白皮书中对项目进行开发和运营。对于IT项目,资金通常用于完成软件开发、市场推广、销售、社区建设。持有代币的投资人可以根据代币在白皮书中约定的功能享受项目开发的产品或服务,或分享其他收益等。后面会具体介绍项目代币的用途。也可以将代币在二级市场中进行交易。上述过程是一个笼统的ICO发行通常都要经过的几个步骤。但ICO项目、ICO代币、ICO发行方式,也没有完善统一的分类框架。通常是随着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ICO项目的出现,不断地在进行分类的完善。2. 项目类型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ICO。首先ICO融资的项目类型多种多样。最早都是科技项目,与区块链技术相关,包括:技术(例如Ripple)、区块链的共识协议、以及区块链应用,近期ICO融资项目类型也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有类似基金的、资产证券化的、股权众筹的项目等等。3. 融资主体类型再来看ICO的融资主体类型。全球的ICO融资主体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上市或非上市公司主体融资的,有自行发起的项目组织发行融资的,还有以项目本身运行创建的去中心化组织为主题发型融资的,国外甚至有匿名主体融资的案例出现。4. 代币用途关于代币的用途,网上很多分析师和学着给出了多种分类方式,我这里总结为一下五种类型:获得项目的产品和服务的权利。包括去中心化应用的信用、会员资格,产品使用机会等。分享项目内部产生的未来收益。如,持币的用户在项目内会有代币分红等。 参与组织投票,并分享的组织的运营收益。分享项目基础资产带来的收益,类似于资产证券化情况。最后一种是持有企业股权。其中有些代币可能同时具有上述多个用途。在项目以外,代币还有一个共性的用途,那就是在二级市场流通,兑换为主流虚拟货币,如以太坊、比特币,或间接兑换为法币,以获得巨额利润。5. ICO分类基于上述代币用途,也有学者将ICO分为四个类型,包括虚拟商品类、收益权凭证类、基金份额类和公司股权类。其中绝大多数的ICO项目都属于虚拟商品类。三ICO风险有多大1. 项目风险ICO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包括:基础项目伪需求、技术实现风险、技术安全风险、开发者匿名、没有托管钱包、融资用途不明、没有补偿方式、代币价值没有法律保障、投资者认知风险等。2. 难以监管基于具有上述风险的虚拟货币构建的ICO行为和项目为何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及时出台有效有力的监管政策和方案呢? 这是因为ICO项目并不好管。项目种类繁多,这也是为何监管政策由7部委联合发布。此外,项目技术细节复杂、技术可行性无法评估、系统安全性无法评估、项目主体虚拟以及项目估值困难。中国人民银行所所长姚前曾在ICO监管研究文章中提到技术创新高度不确定,导致ICO无法按股市持续盈利的模式进行估值。风险和投资者偏好均难以确定,导致定价模型的失效。代币价值与其他代币之间的互利共生,且投资、回报、变现往往不是以法币为形式。代币的经济价值看作以项目未来价值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然而项目未来价值本身也由于项目,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高度不确定性难以量化。对于难以监管的ICO项目,在被禁止前,普华永道曾经出过一个报告尝试引导投资者正确评估项目情况。其中包含60多项考量指标,然而可能绝大多数的指标判断需要的信息,投资者并不能清楚的了解到。四ICO泡沫1. ICO为何受欢迎如此多风险,且又难以监管的ICO项目,难道不应该人人避之? 为何还如此受欢迎呢?对投资者来讲,暴力的利润,投机心态是投资者加入的最大原因,此外,越早进入赚钱越多的宣传、快速变现的退出方式、门槛极地的参与方式以及项目有知名大佬站台使投资者难以拒绝巨大的诱惑。对于发行人来讲,与传统的IPO、VC等融资方式相比,ICO参与面广门槛较低,数字货币持有者都可投资,不局限于职业投资机构或个人;项目发行目前基本不受监管;不用去任何**机构登记注册;项目方无需接受漫长的尽值调查;不约见投资人,也能得到资金;无需任何资质认定;项目自己可以自主发行代币,自主定义代币,代币无需绑定具体产品或股权。以及,项目融资成本低且融资周期短。如此方便的融资途径,加上极低的融资成本,使许多不具备上市资格、没有银行或缺少风投资源的企业,尤其是创业型组织,都能轻易发起融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虚拟货币合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