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 经济通: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

[转载]陶冬:房子,出手!成功人士,出海!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做演讲,开场白即是“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对中国经济近期走势非常悲观。
  据报,陶冬7月14日在深圳做的这场名为“全球经济与资金出海”的演讲,主要观点有:
  一、中国经济未来一年半的主题是各行业去杠杆,3年内可买到现在无法想像的资产价格。
  二、目前在中国难以找到投资机会,有几套房产的要出手,资金要出海,持有现金保持流动性是首选,而不是赚钱。今后3年有现金流才保命,要提高现金持有量。
  三、从2008年美国及欧洲开始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终以新兴国家市场爆掉而结束。美联储预计在9月初步退出QE3 (量化宽松),明年中全面退出。美国在复苏,而新兴市场估值高,一定会出事。
  四、中国信贷环境已出现拐点。目前经济增长是伪增长,已耗尽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改革、加入WTO的所有红利。三中全会可能会有政策推出,但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五、目前的中国地方政府是庞式骗局、已技术性破产。这轮调整会很惨烈。年末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会到达4% ,明年到5%。中国明年可能会加息,美国明年也会加息。在扩张了十年后信贷会收缩,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会同时出事。
  以下是陶冬演讲全文:
  开场白:
  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信贷拐点:
  目前到了信贷环境的拐点,如60年代的意大利奇迹、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90年代的东南亚、过去10年的美国奇迹之后。
  周期逆转的判据——2C:Credit(信贷),Construction(建设)。
  Shibor(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的急升,是10年扩张由盛转衰的起点。
  2008年至今,中国QE规模远超美、欧、日,是QE之王!
  增长:
  周一公布的2Q GDP不再重要,都是男人脚下的高跟鞋。持续的伪增长、伪周期,给未来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每次陷入增长泥沼,都会催生结构变革:80年代农村改革,92年南巡,01年加入WTO(世贸组织)。目前,改革红利已经耗尽。
  良好的变革会缓慢,会在领导人的第二任期发生。上届领导人也有变革计划,早期甚至抛出陈良宇,但金融危机打乱了结构调整进程,交出了结构改革的白卷。
  展望三中全会的结构性改革部署:
  所有公开的计划,都是怎样花钱,但重要的是如何筹钱?能够最后支持一次(仅一次!)结构改革的资源是大约(?)万亿的国资,需要提高国资分红与划拨社保的比例,但每一步都会踩到利益集团的痛处,会有激烈冲突。
  真实GDP:
  1Q约6.6%,2Q充其量6.0%。本以为3Q的补库存会使GDP(国民生产总值)回稳,但目前看不乐观,从克强指数看,现在比08年困难。估计三中会有小动作,但只是面子,仅小利股市,无助经济。
  现在央行重新注入流动性,但同时告诫去杠杆,地方政府与信托基金已经在静悄悄地做。今后18个月的关键词是“去杠杆”。今天刚开始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今天的CPI实际上被H9N7拉低,它降低了肉类需求,也降低了生产,未来会有巨大的涨价压力。今年CPI可能达到4%,明年可能达到5%,届时必加息,否则房价将暴涨。明年将进入CPI升,GDP降的状态。
  房价:
  房地产业相关的三方购房者、开发商与管理层中,开发商现金流充沛,而管理层尴尬,有效的政策不敢出。李总与李常务副总立场不同,态度不同。13次常务会议,没有一次提过房地产!不排除北京等地推出物业税,但全面推出概率为0。
  目前房地产现状:一线城市价高,深圳房价超过东京,而人均收入为后者1/5;二、三线城市空置率高,海南空置房屋市值超过曼哈顿。
  影子银行:
  1、10万亿信托,规模已超过保险;2、银行理财产品;3、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总量达到24万亿=45%*GDP=25%*信贷。重要的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发改委,未有一家能进行实质监管,更有甚者,这本身就是政府制造出来的!
  影子银行爆破的几个条件:
  1、 通胀,加息,引发大规模违约;
  2、 24个月内,几家大企业破产。目前企业应收账款39%;
  3、 顺差迅速收缩,外储下降;
  4、 QE退出。
  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同时出事!
  港股:
  目前H股P/B已跌破2008年低点。
  A/H股的重大差别:
  1、 H受惠于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程度远超A;
  2、 A供应量远超H,造成A价与风险、增长无关,举例对比希腊银行股价与中国银行股价。
  银行在今后12个月内会有很大集资压力。
  全球:
  预计今年4%,去年3.4%。
  QE退出决定应在伯南克任内(明年1月退休)作出,他爱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欧洲:
  债务/GDP最小,但危机最重,早晚还会重起,源于欧洲财政不统一。法国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情况还会大面积恶化!
  日本:
  不看好安倍经济学,无经济效果。源于日本产品已无竞争力,过去15年日本无R&D投资。安倍汇率下降的可能后果:产生贸易逆差,引起日元被抛售。若加息,可能导致国债利息大幅上升。利息每增加1%,政府利息负担将增加10万亿。
  美国:
  美元进入长期升值轨道。美房仍可买(仍维持一辈子难见的大底的说法)。纽约、旧金山价高,波士顿、芝加哥、迈阿密仍可买。
  美元强势升值,新兴市场必出大事。95年墨西哥,97年亚洲,俄罗斯。目前,巴西、印尼已经加息。日本90年代银行印钞潮使资金潮涌东南亚,这与稍前美国QE资金涌向新兴市场形势相似。
  最大的问题是长债短借。最终以新兴市场爆破为终点。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目前要确保流动性。
  人民币:
  基本面上有贬值的空间,但政府会避免因贬值造成中美两国间的政治问题。2年内或升值2%~3%,中期会贬值,可能有20%的空间。
  澳大利亚:
  是中国的影子,有显著的荷兰病症。澳大利亚5大银行总市值超过欧洲银行总市值。
  国内银行股:
  银行抵押品趋同,全部是土地,即使折价足够,变现时也可能无买家。2004年利差400bp是解决银行技术性破产所必需的。今天的形势是,全国将破产,银行很舒服。
09/15 19:25
成功人士必备十大心理素质
现代人的生存压力除了工作,很重要的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如何,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状态.很多人的烦恼.焦虑也在人际关系.和上级的关系大概最要紧.和同级的关系也常常很棘手.如果你大小是个头目,和下级的关系又常常会让你烦恼.至于和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几乎是营销人员头脑中每天萦绕的事情,这其中有时还夹杂着异性间的相互纠缠.离开了工作,恋爱.交友.业余活动也都少不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常常成为工作与生活中压力的一部分. 不善于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陷入困境. 许多人在遇到人际
07/27 00:57
聚焦陶冬:一个明星分析师的15年 阅读(770) 评论(13) 发表时间:日 00:31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对应于经济环境,分析师成为今日社会最走红的群体,尤其对其中佼佼者而言,比如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的确,在某些时候,分析师的结论体现了惊人的预见性.前传陶冬回忆:我在3.4岁的时候,晚上父母都在读书,我也搬个小凳子在那读书……“当时考
02/05 00:34
[每日生活]10招教你像成功人士一样做个早起鸟(双语) ( 19:38:54) 转载▼ 标签: 生活 早起 成功人士 10招 休闲 分类: 生活调色板
So you've noticed all of those happy and productive early risers who always seem to be on top of things. You probably hate them a little–they're just
09/01 00:32
陶冬: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陶冬认为,对中国人来说,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守住风险门户.如果在中国有一套以上的房子,他会出手套现.如果是成功人士,笔者会选择资金出海.估计几年后可以在中国买到便宜得多的资产. (搜狐理财注) 以下是他在&新财富&中表达的观点: 几年后资产很便宜 这两年作公开演讲时,笔者被问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手头那点钱,该怎么办才好&. 房价还在升,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房地产泡沫抱有戒心.股价不停地跌,不过抄底的人不断被进一步下跌所&q
03/21 11:30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在第六届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春季论坛上指出,近期中国贷款量与当年&四万亿&有一拼,但民营企业没有响应,这是因为流动性扩张未传导到实体经济--货币的乘数效应快速下滑,钱实际上去了房地产市场,流动性拉动了房价. 与此同时,2015年地方政府的杠杆下来了,但居民的杠杆率上升了.2014年到15年从36%升到40%.2016年的数字估计会超过50%.老百姓的高储蓄被引了出来,这是维稳的需要也是买房子的必然结果. 去年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中产阶级拼命在买
03/23 01:43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在第六届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春季论坛上指出,近期中国贷款量与当年&四万亿&有一拼,但民营企业没有响应,这是因为流动性扩张未传导到实体经济--货币的乘数效应快速下滑,钱实际上去了房地产市场,流动性拉动了房价. 与此同时,2015年地方政府的杠杆下来了,但居民的杠杆率上升了.2014年到15年从36%升到40%.2016年的数字估计会超过50%.老百姓的高储蓄被引了出来,这是维稳的需要也是买房子的必然结果. 防失联,高度认可海外博士学者圈理念的,
03/28 23:08
'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在第六届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春季论坛上指出,近期中国贷款量与当年&四万亿&有一拼,但民营企业没有响应,这是因为流动性扩张未传导到实体经济--货币的乘数效应快速下滑,钱实际上去了房地产市场,流动性拉动了房价. 与此同时,2015年地方政
08/05 20:52
这两年作公开演讲时,笔者被问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手头那点钱,该怎么办才好&. 火烧连营&绝非天方夜谭.笔者认定几年后中国会出现现金为王的局面,那时候的资产价格会比目前低许多. 周期错配,指的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开始个别发展,危机后几年各地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已经改观,各国经济.资产种类和风险呈脱钩状态.此时美国经济的升温和复苏,不确定性最小.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不过银行流动性危机告一段落.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期,又面临去杠杆,未来几年的不确定性最大. 基于上述
11/13 21:49
瑞信董事总经理
编辑:扑克投资家 本文为陶冬在由亿信伟业主办的第三届私募基金发展黄金十年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相信各位很想听听陶冬说怎么赚钱,我想告诉大家经过这三十年是黑天鹅迭起的时期,你应该考虑的是怎样保护你的钱袋子,刚才主持人已经提到过今年初很多黑天鹅事件,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就在说今年会有市场非常动荡的一年,黑天鹅事件可能不会少.这个就是其中的一个.说黑天鹅事件就是不可控的,很多时候是没有预料到的,但是黑天鹅事件是有迹可循的.当经济.政治.社会.政策的弦绷到了极度的环境下,出事情[转载]陶冬: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7月14日在深圳做了“全球经济与资金出海”的演讲。主要观点:
一、中国经济未来一年半的主题是各行业去杠杆,3年内可买到现在无法想象的资产价格。
二、目前在中国难以找到投资机会,有几套房产的要出手,资金要出海,持有现金保持流动性是首选,而不是赚钱。今后3年有现金流才保命,要提高现金持有量。
三、从2008年美国及欧洲开始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终以新兴国家市场爆掉而结束。美联储预计在9月初步退出QE3,明年中全面退出。美国在复苏,而新兴市场估值高,一定会出事。
四、中国信贷环境已出现拐点。目前经济增长是伪增长,已耗尽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改革、加入WTO的所有红利。三中全会可能会有政策推出,但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五、目前的中国地方政府是庞式骗局、已技术性破产。这轮调整会很惨烈。年末CPI会到达4%,明年到5%。中国明年可能会加息,美国明年也会加息。在扩张了十年后信贷会收缩,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会同时出事
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信贷拐点:
目前到了信贷环境的拐点,如60年代的意大利奇迹、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90年代的东南亚、过去10年的美国奇迹之后。
周期逆转的判据——2C:Credit,Construction。
Shibor的急升,是10年扩张由盛转衰的起点。
2008年至今,中国QE规模远超美、欧、日,是QE之王!
周一公布的2Q GDP不再重要,都是男人脚下的高跟鞋。持续的伪增长、伪周期,给未来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每次陷入增长泥沼,都会催生结构变革:80年代农村改革,92年南巡,01年加入WTO。目前,改革红利已经耗尽。
良好的变革会缓慢,会在领导人的第二任期发生。上届领导人也有变革计划,早期甚至抛出陈/良/宇,但金融危机打乱了结构调整进程,交出了结构改革的白卷。
展望三中全会的结构性改革部署:
所有公开的计划,都是怎样花钱,但重要的是如何筹钱?能够最后支持一次(仅一次!)结构改革的资源是大约(?)万亿的国资,需要提高国资分红与划拨社保的比例,但每一步都会踩到利益集团的痛处,会有激烈冲突。
1Q约6.6%,2Q充其量6.0%。本以为3Q的补库存会使GDP回稳,但目前看不乐观,从克强指数看,现在比08年困难。估计三中会有小动作,但只是面子,仅小利股市,无助经济。
现在央行重新注入流动性,但同时告诫去杠杆,地方政府与信托基金已经在静悄悄的做。今后18个月的关键词是“去杠杆”。今天刚开始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今天的CPI实际上被H9N7拉低,它降低了肉类需求,也降低了生产,未来会有巨大的涨价压力。今年CPI可能达到4%,明年可能达到5%,届时必加息,否则房价将暴涨。明年将进入CPI升,GDP降的状态。
房地产业相关的三方购房者、开发商与管理层中,开发商现金流充沛,而管理层尴尬,有效的政策不敢出。李总与李常务副总立场不同,态度不同。13次常务会议,没有一次提过房地产!不排除北京等地推出物业税,但全面推出概率为0。
目前房地产现状:一线城市价高,深圳房价超过东京,而人均收入为后者1/5;二、三线城市空置率高,海南空置房屋市值超过曼哈顿。
影子银行:
1、10万亿信托,规模已超过保险;2、银行理财产品;3、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总量达到24万亿=45%*GDP=25%*信贷。重要的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发改委,未有一家能进行实质监管,更有甚者,这本身就是政府制造出来的!
影子银行爆破的几个条件:
1、 通胀,加息,引发大规模违约;
2、 24个月内,几家大企业破产。目前企业应收账款39%;
3、 顺差迅速收缩,外储下降;
4、 QE退出。
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同时出事!
目前H股P/B已跌破2008年低点。
A/H股的重大差别:
1、 H受惠于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程度远超A;
2、 A供应量远超H,造成A价与风险、增长无关,举例对比希腊银行股价与中国银行股价。
银行在今后12个月内会有很大集资压力。
预计今年4%,去年3.4%。
QE退出决定应在伯南克任内(明年1月退休)作出,他爱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债务/GDP最小,但危机最重,早晚还会重起,源于欧洲财政不统一。法国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情况还会大面积恶化!
不看好安倍经济学,无经济效果。源于日本产品已无竞争力,过去15年日本无R&D投资。安倍汇率下降的可能后果:产生贸易逆差,引起日元被抛售。若加息,可能导致国债利息大幅上升。利息每增加1%,政府利息负担将增加10万亿。
美元进入长期升值轨道。美房仍可买(仍维持一辈子难见的大底的说法)。纽约、旧金山价高,波士顿、芝加哥、迈阿密仍可买。
美元强势升值,新兴市场必出大事。95年墨西哥,97年亚洲,俄罗斯。目前,巴西、印尼已经加息。日本90年代银行印钞潮使资金潮涌东南亚,这与稍前美国QE资金涌向新兴市场形势相似。
最大的问题是长债短借。最终以新兴市场爆破为终点。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目前要确保流动性。
基本面上有贬值的空间,但政府会避免因贬值造成中美两国间的政治问题。2年内或升值2%~3%,中期会贬值,可能有20%的空间。
澳大利亚:
是中国的影子,有显著的荷兰病症。澳大利亚5大银行总市值超过欧洲银行总市值。
国内银行股:
银行抵押品趋同,全部是土地,即使折价足够,变现时也可能无买家。2004年利差400bp是解决银行技术性破产所必需的。今天的形势是,全国将破产,银行很舒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陶冬: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7月14日在深圳做了“全球经济与资金出海”的演讲。主要观点:
一、中国经济未来一年半的主题是各行业去杠杆,3年内可买到现在无法想象的资产价格。
二、目前在中国难以找到投资机会,有几套房产的要出手,资金要出海,持有现金保持流动性是首选,而不是赚钱。今后3年有现金流才保命,要提高现金持有量。
三、从2008年美国及欧洲开始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终以新兴国家市场爆掉而结束。美联储预计在9月初步退出QE3,明年中全面退出。美国在复苏,而新兴市场估值高,一定会出事。
四、中国信贷环境已出现拐点。目前经济增长是伪增长,已耗尽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改革、加入WTO的所有红利。三中全会可能会有政策推出,但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五、目前的中国地方政府是庞式骗局、已技术性破产。这轮调整会很惨烈。年末CPI会到达4%,明年到5%。中国明年可能会加息,美国明年也会加息。在扩张了十年后信贷会收缩,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会同时出事
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信贷拐点:
目前到了信贷环境的拐点,如60年代的意大利奇迹、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90年代的东南亚、过去10年的美国奇迹之后。
周期逆转的判据——2C:Credit,Construction。
Shibor的急升,是10年扩张由盛转衰的起点。
2008年至今,中国QE规模远超美、欧、日,是QE之王!
周一公布的2Q GDP不再重要,都是男人脚下的高跟鞋。持续的伪增长、伪周期,给未来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每次陷入增长泥沼,都会催生结构变革:80年代农村改革,92年南巡,01年加入WTO。目前,改革红利已经耗尽。
良好的变革会缓慢,会在领导人的第二任期发生。上届领导人也有变革计划,早期甚至抛出陈/良/宇,但金融危机打乱了结构调整进程,交出了结构改革的白卷。
展望三中全会的结构性改革部署:
所有公开的计划,都是怎样花钱,但重要的是如何筹钱?能够最后支持一次(仅一次!)结构改革的资源是大约(?)万亿的国资,需要提高国资分红与划拨社保的比例,但每一步都会踩到利益集团的痛处,会有激烈冲突。
1Q约6.6%,2Q充其量6.0%。本以为3Q的补库存会使GDP回稳,但目前看不乐观,从克强指数看,现在比08年困难。估计三中会有小动作,但只是面子,仅小利股市,无助经济。
现在央行重新注入流动性,但同时告诫去杠杆,地方政府与信托基金已经在静悄悄的做。今后18个月的关键词是“去杠杆”。今天刚开始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今天的CPI实际上被H9N7拉低,它降低了肉类需求,也降低了生产,未来会有巨大的涨价压力。今年CPI可能达到4%,明年可能达到5%,届时必加息,否则房价将暴涨。明年将进入CPI升,GDP降的状态。
房地产业相关的三方购房者、开发商与管理层中,开发商现金流充沛,而管理层尴尬,有效的政策不敢出。李总与李常务副总立场不同,态度不同。13次常务会议,没有一次提过房地产!不排除北京等地推出物业税,但全面推出概率为0。
目前房地产现状:一线城市价高,深圳房价超过东京,而人均收入为后者1/5;二、三线城市空置率高,海南空置房屋市值超过曼哈顿。
影子银行:
1、10万亿信托,规模已超过保险;2、银行理财产品;3、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总量达到24万亿=45%*GDP=25%*信贷。重要的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发改委,未有一家能进行实质监管,更有甚者,这本身就是政府制造出来的!
影子银行爆破的几个条件:
1、 通胀,加息,引发大规模违约;
2、 24个月内,几家大企业破产。目前企业应收账款39%;
3、 顺差迅速收缩,外储下降;
4、 QE退出。
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同时出事!
目前H股P/B已跌破2008年低点。
A/H股的重大差别:
1、 H受惠于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程度远超A;
2、 A供应量远超H,造成A价与风险、增长无关,举例对比希腊银行股价与中国银行股价。
银行在今后12个月内会有很大集资压力。
预计今年4%,去年3.4%。
QE退出决定应在伯南克任内(明年1月退休)作出,他爱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债务/GDP最小,但危机最重,早晚还会重起,源于欧洲财政不统一。法国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情况还会大面积恶化!
不看好安倍经济学,无经济效果。源于日本产品已无竞争力,过去15年日本无R&D投资。安倍汇率下降的可能后果:产生贸易逆差,引起日元被抛售。若加息,可能导致国债利息大幅上升。利息每增加1%,政府利息负担将增加10万亿。
美元进入长期升值轨道。美房仍可买(仍维持一辈子难见的大底的说法)。纽约、旧金山价高,波士顿、芝加哥、迈阿密仍可买。
美元强势升值,新兴市场必出大事。95年墨西哥,97年亚洲,俄罗斯。目前,巴西、印尼已经加息。日本90年代银行印钞潮使资金潮涌东南亚,这与稍前美国QE资金涌向新兴市场形势相似。
最大的问题是长债短借。最终以新兴市场爆破为终点。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目前要确保流动性。
基本面上有贬值的空间,但政府会避免因贬值造成中美两国间的政治问题。2年内或升值2%~3%,中期会贬值,可能有20%的空间。
澳大利亚:
是中国的影子,有显著的荷兰病症。澳大利亚5大银行总市值超过欧洲银行总市值。
国内银行股:
银行抵押品趋同,全部是土地,即使折价足够,变现时也可能无买家。2004年利差400bp是解决银行技术性破产所必需的。今天的形势是,全国将破产,银行很舒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瑞银董事总经理陶冬: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评:我的观点基本和陶总一致,中国经济几乎不可能完好无损地逃过这一劫。在对人民币的观点上,我和陶总的意见不同。陶总认为“基本面上有贬值的空间,但政府会避免因贬值造成中美两国间的政治问题。2年内或升值2%~3%,中期会贬值,可能有20%的空间”,但我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危机爆发,外资必然出逃,民众也会把人民币换成美元避险。3.4万亿的外汇储备,根本不够换的,到时候政府控制不住汇率,至少控制不住黑市汇率。】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7月14日在深圳做了“全球经济与资金出海”的演讲。主要观点:
一、中国经济未来一年半的主题是各行业去杠杆,3年内可买到现在无法想象的资产价格。
二、目前在中国难以找到投资机会,有几套房产的要出手,资金要出海,持有现金保持流动性是首选,而不是赚钱。今后3年有现金流才保命,要提高现金持有量。
三、从2008年美国及欧洲开始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终以新兴国家市场爆掉而结束。美联储预计在9月初步退出QE3,明年中全面退出。美国在复苏,而新兴市场估值高,一定会出事。
四、中国信贷环境已出现拐点。目前经济增长是伪增长,已耗尽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改革、加入WTO的所有红利。三中全会可能会有政策推出,但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五、目前的中国地方政府是庞式骗局、已技术性破产。这轮调整会很惨烈。年末CPI会到达4%,明年到5%。中国明年可能会加息,美国明年也会加息。在扩张了十年后信贷会收缩,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会同时出事。
若你有多套房子,出手!若你是成功人士,出海!
信贷拐点:
目前到了信贷环境的拐点,如60年代的意大利奇迹、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90年代的东南亚、过去10年的美国奇迹之后。
周期逆转的判据——2C:Credit,Construction。
Shibor的急升,是10年扩张由盛转衰的起点。
2008年至今,中国QE规模远超美、欧、日,是QE之王!
周一公布的2Q GDP不再重要,7% or 8% 都是男人脚下的高跟鞋。持续的伪增长、伪周期,给未来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每次陷入增长泥沼,都会催生结构变革:80年代农村改革,92年南巡,01年加入WTO。目前,改革红利已经耗尽。
良好的变革会缓慢,会在领导人的第二任期发生。上届领导人也有变革计划,早期甚至抛出陈/良/宇,但金融危机打乱了结构调整进程,交出了结构改革的白卷。
展望三中全会的结构性改革部署:
所有公开的计划,都是怎样花钱,但重要的是如何筹钱?能够最后支持一次(仅一次!)结构改革的资源是大约(?)万亿的国资,需要提高国资分红与划拨社保的比例,但每一步都会踩到利益集团的痛处,会有激烈冲突。
1Q约6.6%,2Q充其量6.0%。本以为3Q的补库存会使GDP回稳,但目前看不乐观,从克强指数看,现在比08年困难。估计三中会有小动作,但只是面子,仅小利股市,无助经济。
现在央行重新注入流动性,但同时告诫去杠杆,地方政府与信托基金已经在静悄悄的做。今后18个月的关键词是“去杠杆”。今天刚开始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今天的CPI实际上被H9N7拉低,它降低了肉类需求,也降低了生产,未来会有巨大的涨价压力。今年CPI可能达到4%,明年可能达到5%,届时必加息,否则房价将暴涨。明年将进入CPI升,GDP降的状态。
房地产业相关的三方购房者、开发商与管理层中,开发商现金流充沛,而管理层尴尬,有效的政策不敢出。李总与李常务副总立场不同,态度不同。13次常务会议,没有一次提过房地产!不排除北京等地推出物业税,但全面推出概率为0。
目前房地产现状:一线城市价高,深圳房价超过东京,而人均收入为后者1/5;二、三线城市空置率高,海南空置房屋市值超过曼哈顿。
影子银行:
1、10万亿信托,规模已超过保险;2、银行理财产品;3、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总量达到24万亿=45%*GDP=25%*信贷。重要的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发改委,未有一家能进行实质监管,更有甚者,这本身就是政府制造出来的!
影子银行爆破的几个条件:
1、 通胀,加息,引发大规模违约;
2、 24个月内,几家大企业破产。目前企业应收账款39%;
3、 顺差迅速收缩,外储下降;
4、 QE退出。
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可能同时出事!
目前H股P/B已跌破2008年低点。
A/H股的重大差别:
1、 H受惠于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程度远超A;
2、 A供应量远超H,造成A价与风险、增长无关,举例对比希腊银行股价与中国银行股价。
银行在今后12个月内会有很大集资压力。
预计今年4%,去年3.4%。
QE退出决定应在伯南克任内(明年1月退休)作出,他爱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债务/GDP最小,但危机最重,早晚还会重起,源于欧洲财政不统一。法国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情况还会大面积恶化!
不看好安倍经济学,无经济效果。源于日本产品已无竞争力,过去15年日本无R&D投资。安倍汇率下降的可能后果:产生贸易逆差,引起日元被抛售。若加息,可能导致国债利息大幅上升。利息每增加1%,政府利息负担将增加10万亿。
美元进入长期升值轨道。美房仍可买(仍维持一辈子难见的大底的说法)。纽约、旧金山价高,波士顿、芝加哥、迈阿密仍可买。
美元强势升值,新兴市场必出大事。95年墨西哥,97年亚洲,俄罗斯。目前,巴西、印尼已经加息。日本90年代银行印钞潮使资金潮涌东南亚,这与稍前美国QE资金涌向新兴市场形势相似。
最大的问题是长债短借。最终以新兴市场爆破为终点。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目前要确保流动性。
基本面上有贬值的空间,但政府会避免因贬值造成中美两国间的政治问题。2年内或升值2%~3%,中期会贬值,可能有20%的空间。
澳大利亚:
是中国的影子,有显著的荷兰病症。澳大利亚5大银行总市值超过欧洲银行总市值。
国内银行股:
银行抵押品趋同,全部是土地,即使折价足够,变现时也可能无买家。2004年利差400bp是解决银行技术性破产所必需的。今天的形势是,全国将破产,银行很舒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冬新浪博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